一、2002年青岛商业关键词(论文文献综述)
高浩楠[1](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发展世界顶流的海洋港口,健全现代海洋贸易体系,营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日照港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重要战略支点,应“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经略海洋的重要支撑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日照港应聚焦“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构建内外贸互补、干支线联动、远近洋兼备的航线体系,提高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水平,进一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扩大日照港在山东、乃至全国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综合影响力。物流发展水平作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港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程度。本文选取日照港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构建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TOPSIS法对日照港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深刻的剖析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加快推动日照港口转型升级,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阐述了评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背景和重要意义。通过阅读文献,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结合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建立评价指标全集,并利用Vague集对指标进行筛选,结合指标选取原则,形成最终的港口物流评价指标体系。(2)其次,本文运用评价体系,结合AHP-TOPSIS法对日照港2009-2018年的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选取青岛港和威海港两大港口与日照港进行纵向的比较,对比分析三港的物流发展水平,并从总体角度和港口物流发展规模、港口基础设施、港口腹地能力、港口物流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三大港口的物流发展水平。(3)最后,本文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结合新发展格局对港口物流的要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探索港口物流发展策略。通过研究内容,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港口物流发展规模、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情况、港口城市及腹地经济状况和港口物流发展潜力是影响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直接因素。在评价分析中,港口物流发展规模的影响占比最高,港口物流发展规模既反映了每个港口的规模现状,也反映了港口的物流发展水平。因此,提高港口物流发展规模是提高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根本。(2)考虑新发展格局背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局面,对日照港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新要求,并结合国内外港口的先进经验和日照港发展现状,提出日照港应抓住国内超大市场优势和国际市场机遇,促进国内国际港口联动,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港口物流功能等建议。
王斌[2](2021)在《基于港城关系理论的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青岛大港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诸多传统工业面临产业结构的转型,港口工业作为传统工业的巨头之一也无法幸免。旧港区作为城市交通的核心作用被不断削弱,诸多港口工业和临港产业也面临搬迁和被其它新兴产业所取代,港口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逐渐降低,旧港区衰败后造成的环境污染、破旧仓库遗留、设备老化安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港口工业遗产见证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对于延续城市工业文明、传承港口城市记忆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对旧港区进行修缮改造,将旧港区纳入城市化进程的规划之中,对于港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有着先进的实践经验。通过对港口工业遗产合理的规划利用,协调港口和城市之间的矛盾,构建合理的港城关系,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目前,青岛城市与港口之间矛盾严重,旧港区落后的设备、衰败的码头无法满足青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国内对于港口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为促进青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受启于此,深入探究如何在对大港地区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基础上,建立适宜青岛发展的港城关系。首先,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案例,探索港口与城市之间统一且对立的关系,总结归纳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梳理青岛港口发展的历史脉络及青岛港城关系的演变,肯定港口在青岛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调研港口工业遗产现状,阐明大港港口工业遗产具有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结合相关政策与优势,分析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可行性。根据前文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适合青岛大港地区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原则,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最后,为营造科学合理的青岛港城关系提出针对性的方法,为青岛市及相关地区的港城关系的建立和港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李珍珍[3](2020)在《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对公共生活的渗透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各地方政府为公众开通了多种在线平台,公众可以登录这些平台对政府提出投诉、建议、咨询和求助。2016年以来,“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国家对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在这项“上网令”之后,各地方政府部门迅速建立和完善在线诉求平台的工作机制,平台答复率明显提高,引发了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繁荣的现象。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规模在2015年不足15万件,而在2020年仅上半年度就超过30万件;青岛市政府信箱来信规模在2015年约为4万件,而在2019年超过9万件。公众线上诉求是政民互动的突出表现形式,可用来理解当代国家—社会关系。已有文献对公众诉求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性阶段,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公众线上诉求模式及其解释因素。公众线上诉求包含多个维度,本文重点研究该现象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发生规模、渠道使用、公开留言以及对政府回应的评价。发生规模指地区公众线上诉求总量;渠道使用指公众进入诉求平台所用的渠道;公开留言指公众在平台上选择将自身诉求内容对其他网民可见;回应评价指公众对政府答复其诉求的满意度评价。这些维度涉及到政治信任、国家信息收集、个体信息披露以及政治支持,是解读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角度。为了解释这四个维度,本项研究从政治、技术和议题三个方面探究理论线索。政治因素指政府和官员的意愿、动机和工作能力;技术因素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议题因素指公众诉求的具体客观内容。三种因素作用于四个维度,构成公众线上诉求的政治逻辑、技术逻辑和议题逻辑。为检验公众线上诉求的四个维度与三种逻辑,本项研究收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和青岛市政府信箱的线上诉求痕迹大数据,并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百度检索指数、政府热线评估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结构主题建模,研究发现如下。(1)地级市的公众线上诉求规模受到政治、技术和议题因素三重影响:在政治因素上,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感知越高,地级市线上诉求规模越大;在技术因素上,互联网扩散和规模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互联网扩散和回应性感知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在议题因素上,地方环境污染程度越高,环境保护议题越突出,因此线上诉求发生规模越大。(2)渠道使用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手机硬件和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公众逐渐转向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渠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使用甚至超过了对PC互联网渠道的使用;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是仅以手机为上网设备的网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依赖性更高。(3)公开留言受到议题因素的影响:议题类型、议题领域、议题抱怨对象的公共性越强,留言就越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类型上,建议和投诉比咨询和求助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类型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领域上,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比人事管理、计划生育、劳动保证等领域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领域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抱怨对象上,政府机构比单个政府官员的受众范围更广,因此抱怨对象为政府机构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4)回应评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回应速度越快,公众越有可能满意;政府回应模式出现行动时,公众更有可能满意。公众线上诉求具备制度内参与和互联网络参与的双重特征,国家设置线上诉求平台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这种参与形式在理论脉络上衔接着四个核心内容:公众输入制度建设、网络国家能力、国家信息收集以及回应型政治。本项研究的意义是拓展了这四个核心讨论。第一,有助于把握我国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稳定的深层次制度逻辑。国家常常通过成立制度以促进稳定,我国线上诉求平台就是面向广泛公众的意见输入制度。第二,有助于理解我国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与信息技术演进的关系。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最初被视为“解放技术”,但是互联网也能被国家利用用来发动“有序的”政治参与以促进政治稳定,因此互联网络也可能是“巩固技术”。国家日益有能力控制、使用互联网络,发展出强大的网络国家能力,基于互联网络的有序参与就是国家实施网络国家能力的日常政治过程。第三,有助于了解我国国家信息收集的条件和过程。国家治理需要收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公众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的反馈是国家最重要的治理信息来源,常被用于政策制定、监督下级政府、评估社情民意。第四,有助于深刻把握我国国家治理中的抗争性政治到回应性政治的历史转型。抗争性政治表明,公众需求若无法通过制度内途径得到满足,势必以抗争的形式爆发,化解抗争性政治困境的方法是向回应型政治转型。本项研究结合了政府回应性来考察公众线上诉求,顺应了从抗争性政治到回应型政治的转型趋势,为回应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提出了一个包含政治、技术和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将公众诉求放置到“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填补了该主题研究分散、缺乏分析框架的不足;二是在实践层面上,助力国家信息治理能力建设、为打造回应性政府提供建设性意见;三是创新性地结合多源数据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我国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的特点、趋势与影响因素,为今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量化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
邢琪[4](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张璐[5](2020)在《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品种权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知识资产。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品种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植物品种权进行证券化融资,成为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创新动力和发展资金的重要契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既需要依靠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发挥产权自身的经济与金融特性,在证券化融资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发展,证监会也加大了对相关项目的扶持,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发展拓宽道路。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多侧重于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讨论,因此,本文针对植物品种权特性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破解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融资困境,提高行业竞争力。本文从植物品种权的一般理论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将理论与实务纳入统一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分析框架,运用知识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风险决策理论等,通过数值模拟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定价、风险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阐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内涵、要素与运作流程,论述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风险决策理论等相关理论,构筑和形成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本章对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与总结,分析了引入种业保险、引入担保机构、引入“银政企”、引入股权众筹等几种适合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的方式。研究表明,引入股权众筹方式能够符合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特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产品质量信号、项目资金、消费效用等因素都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有正向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第三,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本章通过总结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归纳出适用于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方法。研究发现,运用实物期权法进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具有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期权时间、波动率、期权障碍价格都是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重要因素。植物品种权证券化价格仿真实验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产品定价发行后植物品种权未来收益能力的的预期,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定价提供了参考。第四,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本章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和定价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归类,探讨了风险的形成与传导路径,分析了具有资产证券化性质和具有知识产权特性的风险因素。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进行了风险测度和评估,并运用区间直觉模糊梯形算法对多种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信用风险、价值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市场风险、巨灾风险等都是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第五,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管理策略。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是在资产证券化理论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基础进行的创新发展。本章根据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方式、运行模式和定价机理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促进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发展的管理策略。主要从创新策略、监管策略、市场策略、环境策略、法律策略方面提出以下建议: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创新发展;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规范交易市场,维护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有效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投融资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高效发展。虽然我国目前推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运行的障碍。为此应当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加快推动植物品种权成果转化,促进金融机构与种业企业的合作,健全证券化运行平台和交易体制,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有效运营创造合适的条件。
刘伟[6](2020)在《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所谓“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1],港口和城市相互作用,二者存在着重要的因果关系。港口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港口——城市及腹地的物流转运需求,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城市形态的延伸。而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港口向专业化、机械化发展,提高了港口转运效率和吞吐量。但无论是城市还是港口,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多样性的变化,有变化便容易产生冲突,在各种矛盾冲突下,港城的相互作用力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的负面作用。在港城相互作用下,港口和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也随之变化,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但达到一定的上限时,关联性开始有所降低,最终重新建立新的空间关系,关联性再次加强或随老港区的消亡,关联性降至零点。青岛港是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对青岛市的发展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港口竞争愈发激烈,港口吞吐量呈现新一轮的高涨,青岛老港区开始出现结构性矛盾突出、功能适应性不强、管理体制约束生产力发展、航运功能退化、景观环境较差等自身发展矛盾。且随着城市的发展,港区与城区开始出现用地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满足现代港口城市发展要求,处理好老港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老港区进行更新改造,逐步缩小老港区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矛盾,采取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和政策管理对老港区和城市进行“缝合”。本文立足于港城发展历史,对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整理国内外港口和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相关理论,学习相关研究经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港城空间发展相关方面的历史着作、青岛档案馆和青岛城市规划展览馆资料和图纸、历史新闻和相关记事等一手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分析青岛城市和老港区的发展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将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历程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独立——相互分离四个阶段,并对港城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总结。然后,以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用地功能发展为研究重点,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时期以港城主要联系功能:交通、工业、居住和商业四个方面研究港城用地功能演变特征。最后,基于港口和城市空间发展历程,提炼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影响因素。从历史角度对于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探索每个时期青岛港城空间发展规律,还能从其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为未来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的共融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纪露雪[7](2020)在《基于FCFF模型的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啤酒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成为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酒种。近代,啤酒酿造技术传入亚洲,已在中国有100多年的历史,企业在发展中以融资扩股、并购交易等经济活动来壮大自身规模,这无疑也对啤酒生产企业在并购估值中的精准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用FCFF二阶段增长模型对青岛啤酒进行企业估值,将评估结果和相对估值法下的市盈率倍数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FCFF模型在评估企业内在价值方面的长处,希望本文可以为啤酒行业内的交易行为的合理定价提供思路。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FCFF模型具体公式以及适用情况,并对采用的FCFF二阶段折现模型参数的选取做了研究与说明。随后选取啤酒行业龙头企业青岛啤酒作为研究对象,在营业收入预测上选取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并对残差进行ARCH检验,以求准确预测未来营业收入,其他费用选择销售百分比来计算,求得整体企业价值以及每股内在价值。之后选取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其他可比企业,用市盈率法求取每股内在价值,把两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与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进行比较,观察到更接近市场价格的是用FCFF模型评估出来的结果,此方法更能反映出公司内在价值。随后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与股票市场价格产生差距的两大原因:一个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投机性较强;另一个原因在于选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导致评估结果的不一样。通过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能够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投资与融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
王若愚[8](2020)在《新时代山东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以《走向世界》封面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在该视域下审视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笔者认为我国对外传播已步入“3.0时代”,意味着我国对外传播事业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传递好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是新的要求;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卷土重来,舆论环境愈加多元化、复杂化,对外传播面临转型“阵痛”是新的挑战;“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创新性国际新秩序的提出是新的机遇。在该背景下,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的中国以及各地市必须面对的问题。《走向世界》杂志由山东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山东唯一的中英双语外宣期刊。杂志已创刊30多年,是山东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对山东形象的国际传播起到重要桥梁作用。封面报道是杂志每一期最核心内容的集中呈现,一般占据杂志绝大部分的首部体量,同时该杂志的封面报道揉合了质量精良的封面图片、干练有力的封面配字以及深度细致的专题报道,是杂志期望引导观察者优先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海内外对山东要事信息有需求的受众提供了权威的官方话语诠释。本研究对2012-2019年共405期《走向世界》杂志的封面报道进行了类目建构,梳理并提取了杂志呈现的山东形象元素;再通过量化的内容分析和质化的文本分析,结合“框架的三层次”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将杂志封面报道建构的山东形象进行了低层次操作框架、中层次实证框架、高层次界定框架三个层次框架的分析。最后针对杂志在山东形象对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4条解决路径。各章节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成果如下: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的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难点与创新点5个主要部分,交代研究的背景。第一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特点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山东形象的低层次操作层面框架分析。笔者从杂志综合版封面报道的图片元素、文字元素、议题与事件三方面入手进行了量化的内容分析。发现杂志对高清精美的航拍全景摄影具有选择倾向性,杂志呈现的山东景观元素偏向选择游憩景观、海河湖景观和城市景观,而对山东标志性元素偏向选择人文标志符号,出现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视觉符号;封面配字最常见的表达式是“A的B”的短句式,语言风格口号化倾向明显;人文与历史、经济与科技以及省市发展规划是杂志最为关注的议题。第二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构建的山东形象。该部分主要是山东形象中层次实证导向框架分析。该章节结合杂志封面报道的文本内容和相关山东时事历程,详细阐述了杂志封面报道构建的7个中层次实证导向框架,即“建设文化强省的山东”、“幸福山东”、“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建设创新强省的山东”、“建设农业强省的山东”、“建设品牌强省的山东”和“建设开放强省的山东”。这7个中层次框架共同指向“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山东”这一高层次界定框架。第三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山东形象界定框架分析。本章节通过文本分析和归因分析两个维度探讨高层次界定框架是如何呈现的以及呈现该框架的动因。笔者发现高层次框架构成的途径是封面报道作为行为者采用“问题→转机”的转折关系话语使观察者生成认知框架,即将负面的先前事件通过“虽然有问题,但积极解决问题”式的话语引向正向的主要事件,其中存在强转折、中转折、弱转折三个层面的转折关系。又通过归因分析发现杂志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高层次框架是因为行为者张力、观察者张力、时代要求张力相互作用下的结果。第四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对外传播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该章节指出《走向世界》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话语权与话语力不相匹配的困境,话语力弱明显制约着山东形象的建构,杂志应从“掌握话语权”到“提升话语力”转变。具体的解决路径是:一是重构话语体系,打通“话语流”;二是融合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商业化;三是延伸传播主体,构筑话语同盟;四是改进话语策略,创新修辞表达。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
王松[9](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张明雨[10](2020)在《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教育的重点和趋势,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地理优课中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行为是发生在课堂中的为促进学生学习,由教师引起和维系的所有行为。优课是教师根据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并能起到示范作用和参考作用的教学资源。优课中呈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具有“榜样”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中一线的新教师启示意义更大。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效果,为学生呈现科学、丰富且有趣的地理课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优课、教学和课堂教学行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进一步确定本文研究内容的范围,即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师生互动行为、教学目标实施行为、教学方法应用行为、提问行为以及板书与板图行为五个方面。NVIVO11是帮助使用者整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场所,帮助使用者能对研究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见解,建立多种研究模型,帮助分析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以NVIVO11作为研究工具对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当前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归纳当前高中地理优课课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供参考,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师生互动行为方面,大部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方式以师生互动为主,且互动方式主要以问答形式进行,互动形式略为单一。因此建议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可以增加生生互动或教师-教学工具-学生的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教学目标实施行为方面,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看出,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评价能力有所欠缺。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角度来看,教师在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上不够完善。因此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应着重注意明确目标体现的核心素养和目标应该如何实现的行为动词。(3)教学方法应用行为方面,教师过于注重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上有所欠缺。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法时可以采取先学后讲的方式,有重难点地选择讲授内容,适当增加语言的幽默性。其次多设计地理情境,采取以学生探究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此类方法在应用时,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行为做出适当评价。(4)提问行为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问题类型主要是知识型和事实型,发散型和思考型的问题偏少,且选择性问题难度普遍简单。二是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反馈措辞简单或没有给予适当反馈。因此建议教师设置问题类型要多样化,提高思考型和发散型问题的比例,注重问题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思考。其次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有意义的评价,多引导学生发问。(5)板书与板图行为方面,主要采取框架式、图解式的板书和板图,但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板书与板图的重要性。因此建议教师要提高对板书与板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不同类型板书板图的结合应用。每一教学行为不是由单一因素影响,影响因素有地理教师专业知识;地理教师教学技能;地理教师教育理念;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二、2002年青岛商业关键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青岛商业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发展格局下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港口物流与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研究 |
1.3.2 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研究现状 |
1.3.3 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新发展格局战略 |
2.1.1 新发展格局的背景 |
2.1.2 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概念 |
2.1.3 新发展格局的深层理解 |
2.2 港口物流的相关概念 |
2.2.1 港口物流的定义 |
2.2.2 港口物流的特征 |
2.2.3 港口物流的功能 |
2.2.4 港口物流水平概述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SWOT分析 |
2.3.2 Vague集 |
2.3.3 层次分析法 |
2.3.4 Topsis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3.1 日照港港口概况 |
3.1.1 港口发展概括 |
3.1.2 日照港口物流运输网络概况 |
3.1.3 港口货物吞吐量基本概况 |
3.2 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
3.2.1 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2 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的问题分析 |
3.2.3 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机会分析 |
3.2.4 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威胁分析 |
3.3 日照港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
3.3.2 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
3.3.3 人才培养与引进环境改善 |
3.3.4 港区联动的支撑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1 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建立港口物流水平评价全集指标 |
4.3 筛选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核心指标 |
4.3.1 基于Vague集的评价指标筛选 |
4.3.2 港口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4 指标权重计算 |
4.4.1 构建指标判断矩阵 |
4.4.2 计算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4.4.3 权重计算和排序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发展格局下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5.1 样本港口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1 港口的选取 |
5.1.2 港口基本情况 |
5.2 基于AHP-TOPSIS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5.2.1 日照港2009-2018 年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总排序 |
5.2.2 日照港2009-2018 年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分项排序 |
5.2.3 日照港2009-2018 年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5.3 日照港与其他港口的对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发展格局下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 |
6.1 新发展格局下港口物流发展的新要求 |
6.2 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的经验借鉴 |
6.2.1 国际港口发展策略借鉴 |
6.2.2 国内港口发展策略借鉴 |
6.2.3 省内港口发展策略借鉴 |
6.3 新发展格局下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6.3.1 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物流规模 |
6.3.2 加强基础设施,明确功能区域布局 |
6.3.3 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实施港口竞合战略 |
6.3.4 完善港口物流保障机制,提升港区发展潜力 |
6.3.5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9-2018 年日照港港口基础数据 |
附录B 2016-2018 年青岛港港口基础数据 |
附录C 2016-2018 年威海港港口基础数据 |
致谢 |
(2)基于港城关系理论的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青岛大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引入 |
1.3.1 港城关系理论论述 |
1.3.2 港城关系发展脉络 |
1.3.3 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
1.3.3.1 港口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
1.3.3.2 港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 |
1.3.3.3 港口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 |
1.3.4 相关名词 |
1.4 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层面 |
1.4.2 研究深度层面 |
1.4.3 研究成果层面 |
1.5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产及港口关系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概况 |
2.1.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概况 |
2.2 国内外港口工业遗产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港口工业遗产研究概况 |
2.2.1.1 国外港口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概况 |
2.2.1.2 国外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例 |
2.2.2 国内港口工业遗产研究概况 |
2.2.2.1 国内港口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概况 |
2.2.2.2 国内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例 |
2.2.3 国内外港口工业遗产研究概况 |
2.3 国内外港城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港城关系理论研究概况 |
2.3.2 国内港城关系理论研究概况 |
2.3.3 基于港城关系理论下的国内外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港城关系进程与演变 |
3.1 青岛市大港地区的发展沿革 |
3.1.1 青岛港口的初步发展(1949年之前) |
3.1.2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年) |
3.1.3 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以后) |
3.2 青岛市港城关系演变的阶段特征 |
3.2.1 紧密的空间和功能联系 |
3.2.2 城市和港口的扩张而使城市和港口分离 |
3.2.3 港口地区向多元化功能转型 |
3.2.4 港口——城市一体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大港区港口工业遗产现状研究 |
4.1 青岛大港区工业遗产进程与现状 |
4.1.1 大港区码头 |
4.1.2 大港港口工业遗产单体 |
4.1.3 大港区相关建筑物 |
4.2 大港地区港口工业遗产现状问题 |
4.2.1 遗产损毁严重,欠缺整体规划 |
4.2.2 认定过程复杂,价值未受重视 |
4.2.3 地块产权交错,保护进展缓慢 |
4.2.4 地产无序开发,缺乏法律约束 |
4.3 大港区港口工业遗产的价值 |
4.3.1 历史价值 |
4.3.2 经济价值 |
4.3.3 社会价值 |
4.3.4 艺术价值 |
4.3.5 科技价值 |
4.3.6 文化价值 |
4.4 青岛港城联动发展下大港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优势 |
4.4.1 基础优势 |
4.4.1.1 区位优势 |
4.4.1.2 基础设施完备 |
4.4.1.3 景观资源丰富 |
4.4.2 治理优势 |
4.4.2.1 经济层面 |
4.4.2.2 文化层面 |
4.4.2.3 社会层面 |
4.4.3 政策优势 |
4.4.3.1 国家层面 |
4.4.3.2 山东半岛层面 |
4.4.3.3 青岛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港城关系理念下的大港区港口工业遗产研究 |
5.1 保护与再利用的原则 |
5.1.1 真实性原则 |
5.1.2 整体性原则 |
5.1.3 延续性原则 |
5.1.4 合理性原则 |
5.1.5 多样性原则 |
5.2 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 |
5.2.1 城市统筹模式 |
5.2.2 经济调控模式 |
5.2.2.1 绿色开发,生态经济 |
5.2.2.2 以用促保,循环利用 |
5.2.2.3 功能置换,旧物新生 |
5.2.3 文化继承模式 |
5.2.3.1 港区空间的再利用 |
5.2.3.2 单体建、构筑物的再利用 |
5.2.3.3 公众共同参与 |
5.3 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 |
5.3.1 从城市角度出发——构建港口城市界面(滨水区) |
5.3.2 从经济角度出发——构建遗产保护可持续模式 |
5.3.3 从文化角度出发——构建历史城市景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网络时代的公众与政府互动 |
1.1.2 理论背景: 网络空间的公众诉求研究不足 |
1.2 研究问题: 公众线上诉求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数据和技术 |
1.5 研究创新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公众诉求、线上诉求以及相关概念 |
2.2 公众诉求的发展:从线下到线上 |
2.2.1 信访制度与群众信访 |
2.2.2 电子政务建设与线上诉求 |
2.2.3 网络群众路线及其践行 |
2.3 公众诉求的特征、功能与后果 |
2.3.1 公众诉求的特征 |
2.3.2 公众诉求的政治功能 |
2.3.3 公众诉求的政治后果 |
2.4 制度、技术与参与空间 |
2.4.1 参与空间划分 |
2.4.2 制度内参与 |
2.4.3 互联网络内参与 |
2.4.4 制度内线上空间 |
2.5 公众线上诉求研究的方法论 |
2.5.1 问卷调查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
2.5.2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
2.5.3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文本分析 |
2.6 文献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公众线上诉求: 维度及具体问题 |
3.1.1 发生规模 |
3.1.2 渠道使用 |
3.1.3 公开留言 |
3.1.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 |
3.2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整合的分析框架 |
3.2.1 政治的逻辑: 政府回应性 |
3.2.2 技术的逻辑: 互联网扩散 |
3.2.3 议题的逻辑: 环境问题和公共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 |
4.1.1 线上诉求的痕迹数据介绍 |
4.1.2 领导留言板数据 |
4.1.3 青岛市政府信箱数据 |
4.1.4 其他数据 |
4.2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2.1 发生规模: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2.2 渠道使用: 结构主题模型 |
4.2.3 公开留言: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2.4 评价回应: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发现与主要结果 |
5.1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型结果 |
5.1.1 模型1: 诉求规模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
5.1.2 模型2: 诉求渠道的使用模式与影响因素 |
5.1.3 模型3: 公开留言的策略选择与影响因素 |
5.1.4 模型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与影响因素 |
5.2 实证结果的三种解释逻辑 |
5.2.1 政治的逻辑 |
5.2.2 技术的逻辑 |
5.2.3 议题的逻辑 |
5.2.4 三种逻辑之间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发现与反思 |
6.2 对政府治理的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领导留言板部分爬虫程序 |
附录2 青岛市政府信箱部分爬虫程序 |
附录3 山东省网民投诉类留言的主题关键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2.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内涵界定 |
2.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要素与运作流程 |
2.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相关理论与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 |
3.1 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 |
3.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主要方式 |
3.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 |
3.4 本章小结 |
4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 |
4.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基础 |
4.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方法 |
4.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
4.4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价格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 |
5.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风险形成与传导 |
5.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测度 |
5.3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梯形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管理策略 |
6.1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创新发展 |
6.2 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
6.3 规范交易市场,维护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有效运行 |
6.4 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投融资环境 |
6.5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高效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调查问卷 |
附录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 |
1.3 港城空间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3.3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2.1 港城相互依赖发展阶段(1897-1949年) |
2.1.1 港口建设几经发展与停滞 |
2.1.2 港城空间相连,功能依赖 |
2.1.3 港为结点,城市“人”字形带状发展 |
2.2 港城相互促进发展阶段(1949-1978年) |
2.2.1 港口建设平稳发展,逐渐机械化作业 |
2.2.2 港城空间发展,功能增加 |
2.2.3 港为核心,城市“一”字形带状发展 |
2.3 港城相互独立发展阶段(1978-1992年) |
2.3.1 港口建设实现机械化,集装箱运输逐渐发展 |
2.3.2 港城空间矛盾,功能独立 |
2.3.3 港城独立,城市“人”字形带状发展 |
2.4 港城相互分离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
2.4.1 港口建设发展迅速至饱和 |
2.4.2 港城空间分离,功能冲突 |
2.4.3 港口转移,城市“品”字形环状发展 |
2.5 小结 |
第3章 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用地功能演变特征 |
3.1 港城交通用地演变 |
3.1.1 港城交通联系密切,交通边缘式布局(1897-1949年) |
3.1.2 港城交通联系受阻,疏港交通负荷严重(1949-1992年) |
3.1.3 港城交通多样化发展,交通压力趋于缓和(1992至今) |
3.2 港城工业用地演变 |
3.2.1 港城工业分散,呈斑块状扩大发展(1897-1949年) |
3.2.2 港城工业集聚,呈带状延伸发展(1949-1978年) |
3.2.3 港城工业转移,呈斑块状缩小发展(1978年至今) |
3.3 港城居住用地演变 |
3.3.1 港城居住组团发展(1897-1949年) |
3.3.2 港城居住填充发展(1949-1978年) |
3.3.3 港城居住更新发展(1978至今) |
3.4 港城商业用地演变 |
3.4.1 港城商业“丄”形向港区串联发展(1897-1949年) |
3.4.2 港城商业“Z”形向城区拓展发展(1949-1992年) |
3.4.3 港城商业“点状”商圈式分散发展(1992至今) |
3.5 小结 |
第4章 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影响因素 |
4.1 自然环境因素的促进和限制作用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理区位 |
4.1.3 腹地资源 |
4.2 社会文化因素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
4.2.1 殖民历史 |
4.2.2 人口变化 |
4.2.3 政策导向 |
4.2.4 规划调控 |
4.3 经济技术因素的改变和提升作用 |
4.3.1 港口技术 |
4.3.2 产业发展 |
4.3.3 交通建设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基于FCFF模型的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创新点 |
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 |
2.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2.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
3 FCFF价值评估模型 |
3.1 自由现金流量的涵义 |
3.2 FCFF价值评估模型 |
3.3 自由现金流的确定 |
3.4 折现率的确定 |
3.5 收益期限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FCFF模型的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分析 |
4.1 青岛啤酒选择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的适用性 |
4.2 青岛啤酒现状分析 |
4.3 价值评估要素分析 |
4.4 基于FCFF模型的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 |
4.5 基于市场法的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 |
4.6 评估结果对比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时代山东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以《走向世界》封面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设计 |
(一)理论指导 |
(二)研究方法 |
(三)类目建构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图片元素 |
一、艺术风格形式 |
二、景观性元素 |
三、标志性元素 |
第二节 文字元素 |
一、文字样本概述 |
二、词频分析 |
第三节 议题与事件 |
一、经济与科技议题 |
二、文化与历史议题 |
第二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构建的山东形象 |
第一节 建设文化强省的山东 |
一、传统文化底蕴丰富 |
二、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幸福山东 |
一、人文氛围——民生山东 |
二、外部环境——美丽山东 |
第三节 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 |
第四节 建设创新强省的山东 |
第五节 建设农业强省的山东 |
第六节 建设开放强省的山东 |
第七节 建设品牌强省的山东 |
第三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山东形象界定框架分析 |
第一节 形象生成机制:“问题→转机”式的转折关系话语建构正面的山东形象 |
一、“虽然..,但是..”引导的强转折关系 |
二、“不仅不..,反而..”引导的中转折关系 |
三、隐匿连接词的弱转折关系 |
第二节 形象生成归因:行为者、观察者与时代要求三种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行为者动因——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原则、一个方针”与外宣期刊的特性 |
二、观察者动因——受众的培养与满足 |
三、时代要求动因——新时代重建宏大叙事的历史使命 |
第四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对外传播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 |
第一节 面临的困境:“话语权”与“话语力”不相匹配 |
第二节 解决路径 |
一、重构话语体系,打通“话语流” |
二、融合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商业化 |
三、延伸传播主体,构筑话语同盟 |
四、改进话语策略,创新修辞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2019年《走向世界》封面 |
附录二 :2012-2019年《走向世界》封面编码类目 |
附录三 :2012-2019年《走向世界》封面图片配字词频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
(一)学术价值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史料出版 |
(二)馆藏档案 |
(三)学术成果 |
(四)其它方面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重点 |
(三)难点 |
(四)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主体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
二、推动副业发展 |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
一、山东农业调查 |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
二、赈济工作 |
三、农业活动 |
四、成就与局限 |
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
三、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
1.1.3 地理教师素质提升的需要 |
1.1.4 教育信息化的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优课 |
2.1.2 教学 |
2.1.3 课堂教学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理教学论 |
2.2.2 学习理论 |
2.2.3 角色理论 |
2.2.4 传播学理论 |
3 基于NVIVO11 的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3.1 NVIVO11 软件简介 |
3.2 “优课”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3.2.1 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
3.2.2 教学目标实施行为分析 |
3.2.3 教学方法应用行为分析 |
3.2.4 课堂提问行为分析 |
3.2.5 地理教师课堂板书、板图行为分析 |
4 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影响因素 |
4.2.1 地理教师专业知识 |
4.2.2 地理教师教学技能 |
4.2.3 地理教师教育理念 |
4.2.4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
5 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 |
5.1 师生互动行为的优化 |
5.2 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化 |
5.3 教学方法应用的优化 |
5.4 提问行为的优化 |
5.5 板书、板图的优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2年青岛商业关键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格局下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 高浩楠.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基于港城关系理论的港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青岛大港为例[D]. 王斌.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D]. 李珍珍. 山东大学, 2020(06)
- [4]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5]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D]. 张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FCFF模型的青岛啤酒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 纪露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山东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以《走向世界》封面报道为例[D]. 王若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高中地理“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 张明雨.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