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林草措施对小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豪[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李星瑶[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文中指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幅改善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沟道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数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暴雨导致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遭受不同程度损毁,这使得沟道土地整治后流域水环境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后的流域产汇流过程需进一步研究的现状,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沟道土地整治后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变化,探究了沟道土地整治流域适用的数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探索了不同植被覆盖度和不同降雨条件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临界比例,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的产汇流过程有显着影响。随着整治比例的增大,产汇流时间延长、沟道水流流速减小、径流系数减小、洪峰流量以及平均流量减小。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在不同植被覆盖下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植被覆盖度为0%时,沟道土地整治对产汇流时间影响最大。对于沟道水流流速和径流曲线数,使得沟道土地整治影响最大的前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25%和50%。(2)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的产汇流参数有显着影响。同一植被覆盖度下,流域径流曲线数随着整治比例的增大而减小。与未整治流域相比,整治比例为20%时的流域径流曲线数减小了6.77。随着整治比例的增大,流域径流曲线数的减小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整治比例由0.5%增至5%时,流域径流曲线数的降低速率最大。不同植被覆盖度下,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径流曲线数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应用SCS模型时应考虑沟道土地整治的影响,验证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可在数学模型中应用。(3)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存在作用最显着的临界整治比例区间。整治比例未达到该区间时,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影响较小;整治比例在该区间内时各物理量变化明显;整治比例超过该区间后,工程的减水效应基本不会再增大。植被覆盖度对临界整治比例影响很小,降雨重现期对临界整治比例有显着影响。百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物理模型试验得该区间为0.5%~10%,数学模型计算得该区间为4.60%~6.10%,二者所得结果规律比较一致,数值上也较为相近。
胡晋飞[3](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措施与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黄河水量沙量锐减,水沙情势巨变。厘清不同时空尺度水沙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高度治理下的河流径流输沙动态特征,而且可为水土保持规划及区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西川河流域为例,基于流域逐日降雨及水沙资料,采用多种时间序列统计方法,分析流域不同时间尺度降雨、径流、输沙的演变特征,定量评估降雨及人为因素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筛选1974-1989年与2007-2013年间112场次洪水事件,基于洪水径流深、洪水历时、洪峰流量三个表征洪水产流输沙特征的指标,综合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划分不同洪水类型,探究不同洪水类型输沙规律及水沙关系特征。同时,提出了“相似洪水事件法”,量化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及输沙减少的贡献率。最后,采用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探究坡面尺度产流产沙对不同植被盖度的响应,量化坡面不同植被组分的减水减沙效应,揭示坡面植被恢复的水沙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西川河年际尺度径流及输沙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类活动,而降雨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低。西川河流域多年年降雨量并无显着的增加或减少趋势,但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显着的下降趋势(P<0.05);在流域降雨量并未出现显着突变年份情况下,西川河径流量、输沙量时间序列均于1996年发生突变。人类活动对西川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82.0%和87.9%,而降雨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0%和12.1%。(2)揭示了西川河径流及输沙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流域基准期(1974-1995)与变化期(1996-2012)月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特征均呈现“单峰”分布,最高值出现于七月。汛期不同月份径流及输沙量在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均有明显降低,而汛期径流输沙量在年内的占比并未发生显着变化;随着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流域日尺度水沙关系发生了改变;1974-2012年间,年内日最大流量、输沙率以及含沙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相比于基准期,变化期历年日最大流量、输沙率以及含沙量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37.3%、42.6%、18.1%;1974-1995年间,西川河极端日流量最优分布为Ln 3分布,其5年、10年、25年、50年、100年一遇的年极端日流量分别为63.5 m3·s-1、90.7 m3·s-1、132.1 m3·s-1、168.0 m3·s-1、208.4 m3·s-1。1996-2012年间,极端日流量的最优分布函数为Wakeby分布,其5年、10年、25年、50年、100年一遇的年极端日流量分别为25.1 m3·s-1、28.6 m3·s-1、34.5 m3·s-1、41.5 m3·s-1、52.1 m3·s-1,同一级别重现期日流量水平较上一时段明显降低。(3)基于WASASED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情景下流域产流量的变化特征。采用1988-1991年西川河流域逐日流量资料对WASASED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日流量模拟结果的纳什系数ENS和决定系数R2均超过了0.6,表明模拟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可用于流域日尺度径流过程的模拟。保持其余输入因子不变,设置四种降雨情景(降雨量增加5%、降雨增加10%、降雨量减少5%、降雨量减少10%),定量评估不同降雨情景下流域产流量的变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实测降雨量条件下流域年均径流深的模拟值,当降雨增量分别为5%和10%时,流域产流量分别增加22.8%和35.2%。当降雨量分别减少5%和10%时,流域产流量分别降低13.8%和31.0%。(4)揭示不同类型洪水的水沙动态特征及洪沙输移效应。综合采用K-medoids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将西川河流域112场次洪水划分为4种类型。不同洪水类型产沙量差异较大,A型、B型、C型及D型洪水对西川河输沙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4.5%(1.48×107 t)、11.2%(6.77×106 t)、21.4%(1.29×107 t)和42.9%(2.59×107 t)。其中,A型与C型洪水次洪平均输沙量显着高于其余两类洪水,是流域治理需重点关注的洪水类型。流域主要滞回曲线类型为逆时针滞回曲线与“8”字形滞回曲线,其中,A类型洪水均呈复合型滞回曲线,C类型洪水亦多呈现复合型滞回曲线,B类型洪水以逆时针滞回曲线为主,D类型洪水多为“8”字滞回曲线。此外,相比于基准期,变化期复合型滞回曲线的占比明显降低,而逆时针滞回曲线的占比有所提高。(5)提出“相似洪水事件法”用于量化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输沙减少的贡献率。以西川河流域112场次洪水事件为样本,通过阈值设定,共筛选出八组具有相似降雨条件的洪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西川河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介于20%与79%之间,平均贡献为47.0%,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为55%-95%,平均值为81.0%。(6)随坡面植被覆盖度的提升,产流率与产沙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草被盖度与产流率间呈线性函数关系,而草被盖度与产沙率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不同雨强条件下,随坡面植被盖度提升,初始产流时间均逐渐延长。1.5 mm·min-1雨强下,20%、40%、60%、90%盖度坡面相比于裸土坡面的减水效应分别为24%、36%、53%和79%,减沙效应分别为37%、73%、78%和94%;2.0 mm·min-1雨强下,20%、40%、60%、90%盖度坡面相比于裸土坡面的减水效应分别为17%、28%、37%和71%,减沙效应分别为27%、67%、78%和89%,相同植被盖度的减沙效应高于其减水效应。(7)草被枯落物层对坡面径流的拦蓄作用最强,而根系对坡面减沙的贡献最大。不同雨强条件下,原状草坡的初始产流时间均最长,去除枯落物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次之,裸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最短。1.5 mm·min-1雨强下,枯落物层、植被茎叶以及植被根系的减流效益分别为26%、7%和12%,减沙效益分别为36%、3%和51%;2.0mm·min-1雨强下,枯落物层、植被茎叶以及植被根系的减水效益分别为17%、10%和11%,减沙效益分别为30%、7%和51%。
张丽娟[4](2020)在《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产汇流过程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生态环境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作为一种典型的人类活动,措施会改变流域下垫面性质,对流域水文循环产生影响。水土流失治理以小流域为基础单元,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可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王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产汇流模型模拟的方法,在流域和径流小区尺度上对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下的产汇流过程进行探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对王家沟及其“对比观测”流域进行降雨径流特性分析,王家沟流域1969年前后产流机制发生变化,各流域降雨量和降雨历时变化并不明显,径流深区间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对比观测”流域中,治理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未治理流域相比减少54.7%。(2)“对比观测”流域中,划分降雨类型后采用NRCS(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进行模拟,通过率定模型参数与验证,确定出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适用的参数组合。治理后流域参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羊道沟流域各雨型的初损率?变化较大,介于0.05-0.20,CN(Curve Number)值介于40.72-92.00;插财主沟中?优选值为0.01,CN介于23.40-82.24。(3)采用改进的NRCS-RF(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ServiceRandom Forest)模型进行模拟,王家沟、羊道沟、插财主沟流域CN均值依次为:66.42、81.63、64.42,?均值依次为:0.09、0.15、0.06。对比面积不同的治理流域,CN分布形式近似,面积较大的王家沟流域参数CN取值较大,且波动程度大。“对比观测”流域?值分布形式近似,未治理流域参数?取值较大,治理后?值减小且均小于标准值。(4)在“对比观测”流域进行洪水历时、峰现时间、洪峰流量及滞时变化分析,治理流域洪水特征均值依次增加14.3%、减少3.0%、减少62.2%、增加7.1%,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历时和洪峰流量的影响较大。王家沟流域不同降雨等级下的洪水特征在不同治理阶段变化不同。(5)“对比观测”流域中使用NRCS单位线,确定出不同流域和降雨类型下的汇流参数,从汇流时间、滞时以及峰现时间上看,流域治理后参数明显改变,插财主沟流域平均汇流时间、滞时以及峰现时间分别是羊道沟流域的3.7倍、3.2倍、2.6倍。采用瞬时单位线确定出王家沟流域不同治理阶段的汇流参数,各治理阶段小雨和大雨条件下n K均逐渐减小,中雨条件下n K逐渐增加。水土保持措施改变流域微地形,增大流域蓄水能力,产汇流过程发生明显改变。(6)进行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分析。不同措施的产流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后,草木栖、地埂与封坡育草、鱼鳞坑的产流量存在显着差异,影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降雨特征不同。中雨条件下的产流次数最多,大雨及以上的雨量是径流产生的主要来源。确定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CN,按照大小排序依次为:水平沟>坡耕地>草木栖>水平梯田>地埂>鱼鳞坑>封坡育草。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张延成[6](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张元星[7](2014)在《流域水沙变化对水土保持梯田措施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行业、国家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部分重要河流水沙锐减,水土保持措施特别是梯田措施对河流水沙影响机理不清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在进一步完善“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基础上,以研究梯田在极端降雨条件下的破坏过程为切入点,以流域梯田的实体模拟和数学模拟为研究手段,通过构建降雨、径流、侵蚀、输移的1:10正态梯田比尺模型,研究了典型梯田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侵蚀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嵌入新开发梯田模块的第488版SWAT模型,研究了大规模梯田修建对缺水、多沙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给出了流域系统相互作用框架图,研究了特殊降雨对流域水沙影响。针对2013年延河出现的极端暴雨,研究了该暴雨特征,结果表明该暴雨最大10分钟、30分钟、60分钟雨强分别为0.7mm/min、0.62mm/min、0.4mm/min,雨强不大。但最大日、最大3日、最大5日、最大6日、最大7日、最大月、最大3月、全年的降雨量分别为87.8mm、141.1mm、223.6mm、269.7mm、272.6mm、568mm,761.3mm,959.1mm,特别是最大月降雨量超过超过万年一遇降雨标准。结果导致在延河流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侵蚀灾害,但河流水沙较小,延安、甘谷驿站最大日径流量为5年一遇洪水标准。延河流域出现了降雨强度低、历时长、侵蚀灾害剧烈,但河流水沙较小的水沙变化新特征。新情况表明流域下垫面变化特别是梯田措施对流域水沙的影响值得研究。(2)鉴于实际梯田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破坏过程难以定量分析,基于开发的小流域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通过构建梯田比尺模型及验证,对典型梯田极端暴雨条件下的侵蚀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梯田的破坏过程可以通过室内比尺模型的当量侵蚀过程来模拟;基于构建1:10正态梯田比尺模型,在保证地形相似的条件下2013年极端降雨侵蚀过程可以用降雨量为636mm、雨强为1.25mm/min、降雨历时为508min的当量降雨过程来表示。试验结果表明:高效农业梯田在遭遇暴雨侵蚀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侵蚀程度不同,试验条件下底部梯田侵蚀比上部梯田侵蚀严重。典型试验梯田2013年最高土壤侵蚀强度达5.4万t/km2,8阶梯田平均达到2.4万t/km2。初步研究了极端降雨情况下梯田侵蚀规律,并给出了梯田侵蚀方程。建议黄土丘陵沟壑区高效农业水平梯田修建时,上下不同位置的梯田需采取不同的设计标准,以提高梯田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3)为了进一步研究梯田措施对河流水沙过程的影响,特别是针对缺水多沙河流水沙锐减、生态基流短缺、水沙变异过程研究薄弱,在梯田实体模拟基础上,选用联合开发的能进行大尺度梯田对水沙影响模拟的第488版SWAT模型,对高治理度的缺水多沙河流—延河的水沙变异机理及治理措施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在更新SWAT模型土壤、气象数据库基础上,选择1957-1962年作为模型率定期,给出了模型主要径流、泥沙参数值。利用治理度较低,资料相对完整的1963-1969年实测资料对延河延安站、甘谷驿站径流、泥沙资料进行了验证,以模型规定的纳什系数(NS)、相对偏差(PBIAS)等作为评价指标。验证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径流泥沙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趋势一致,但不满足精度要求;在月尺度上,径流和泥沙的系数分别在0.550.88和-16.2%22.8%之间,在趋势和精度上均能满足模型精度要求。表明在缺水多沙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延河流域,可以采用新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模型对梯田措施流域水沙进行月尺度的模拟,推进了在流域尺度上模拟治理措施对泥沙冲淤影响的研究。(4)梯田对流域水沙的影响。采用构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梯田措施对河流水沙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的梯田措施具有“蓄洪补枯”作用,即梯田措施能够减少汛期径流、增加基流,保障河道生态基流;提出年内梯田总减水量与梯田对河道径流补给量之比作为梯田蓄洪补枯比的概念。定量给出了延河流域的蓄洪补枯比约为5.58,表明延河流域梯田每蓄约5.58方水将有1方水以基流的形式补给河道,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数沟道有常流水即是证明。相对于基准期(1956—1969年),2005年、2011年梯田规模分别减少甘谷驿站径流397.3万m3、578万m3;补给河道径流量分别为95.7万m3、129.5万m3;流域梯田蓄洪补枯比分别为5.2、5.5。2005年、2011年梯田规模甘谷驿分别减少泥沙271万t、374.2万t,单位面积梯田减沙量分别为1.08万t/(km2.a)、1.28万t/(km2.a)。(5)对延河马家沟流域的梯田位置的合理布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面积梯田的布置在空间上服从“上比下好”的规律。即从减沙效益上,梯田布置在流域纵向分布上,上游比下游好;在同一断面,布置在上部比下部的减沙效果好。马家沟流域梯田布局优化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流域担负的供水任务及减沙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流域适宜发展梯田高效农业,位置适宜布置在流域的下游上部。计算结果还表明,单位面积梯田减沙量差别达到2520t/km2,合理的流域梯田布局能够提高梯田减沙效益2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高海东[8](2013)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沟道治理措施,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据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到2020年,淤地坝数量将达到16.3万座。如此规模巨大的淤地坝建设,势必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系统、深入的研究淤地坝建设对流域生态、水文、泥沙过程的调控机理,对丰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发展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水沙模型、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淤地坝对流域水文过程、植被分布、侵蚀产沙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沟道治理工程显着改变了流域蒸腾发、土壤水再分布、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使用基于遥感的SEBAL模型,估算了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的日蒸腾蒸发量:结果表明坝地蒸腾蒸发量最大,为4.98mm·d-1,其次为果园及林地,为4.78mm·d-1,再次为草地,蒸腾蒸发量为4.49mm·d-1,而梯田和坡耕地蒸腾蒸发量较小,分别为3.82mm·d-1、3.76mm·d-1;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分析表明:次降雨后,梯田和坡地表层土壤水分消退较慢,而退耕梯田和退耕坡地表层土壤水分消退较快;坝地土壤水分分层现象较为明显,土壤水分垂直变率大,平均为0.21,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垂直变率较小,在垂直分布上较为一致,梯田为0.08,退耕梯田为0.07,坡耕地为0.04,退耕坡地为0.07;淤地坝对流域径流系数与流域滞时有显着影响,韭园沟、王茂沟、想她沟较裴家峁、李家寨、团园沟径流系数分别减少了29.43%、34.63%、16.78%。王茂沟平均流域滞时为对比流域李家寨的3倍,反映出以淤地坝为主的流域治理措施对地表径流过程的调节作用。(2)沟道治理工程改变了流域生态水文情势,进而影响了植被的时空分布。沟道治理工程能增加局地植被覆盖度,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但幅度较小;韭园沟与裴家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特征对比分析表明:裴家峁流域NDVI值的分布出现了聚集现象,而韭园沟流域NDVI值各月份内分布较为均匀。7月份,裴家峁NDVI值集中分布在0.3~0.4之间,比例为74.77%,其次为0.2~0.3之间,比例为13.79%,二者相差达60.98%,而韭园沟7月份NDVI集中分布在0.3~0.4,比例为60.54%,其次为0.2~0.3,比例为34.75%,二者相差仅为25.79%,这间接反映了裴家峁流域植被类型较韭园沟流域较单一的特点。(3)沟道治理工程有效的拦蓄了泥沙,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不同尺度对比流域的输沙模数计算结果显示:韭园沟输沙模数比裴家峁减少28.09%,王茂沟输沙模数比李家寨减少67.75%,想她沟输沙模数比团园沟减少27.75%;次暴雨过程分析,王茂沟23座淤地坝共淤积泥沙159031t,王茂沟把口站输沙总量为27891t,流域出口与坝地泥沙总量为186922t,流域次暴雨土壤侵蚀模数达31310t/km2,泥沙输移比仅为0.15,即15%的泥沙经过出口断面汇向主沟道,85%的泥沙沉积在坝地中。(4)定量分析了淤地坝淤积过程对流域沟坡稳定性和土壤侵蚀模数的调控作用。随着坝地淤积高度的增加,流域极不稳定区域逐渐减少,而极稳定区域逐渐增加。定义了流域的先锋期、过渡期以及顶级期三个治理“演替”状态,并使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以及淤地坝淤积过程中的土壤侵蚀模数变化情况:先锋期与顶级期是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的两个极限状态,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84.43t×hm-2×a-1与4.62t×hm-2×a-1。随着坝地淤积厚度(x)的增加(侵蚀基准面抬升),沟谷坡土壤侵蚀模数(y)呈线性减少,拟合公式为y=-1.5315x+121.15,公式的截距和斜率分别表示基准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速率,其数值大小与流域峁边线位置有关,随着峁边线上移,基准土壤侵蚀模数增加,侵蚀速率减少。(5)基于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水文效应,提出了土壤侵蚀控制度的概念并研究了流域侵蚀调控潜力。将流域能容纳的最大适宜水土保持措施量称为水土保持措施容量,反映了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潜力。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下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称为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将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与现状土壤侵蚀模数的比值定义为流域侵蚀控制度。计算得出2004年王茂沟流域侵蚀控制度为0.35,造成王茂沟流域侵蚀控制度较低的原因是流域的坡耕地面积较大以及林地面积较少,表明王茂沟流域还有进一步治理的空间。
程复[9](201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严重的水土流使得原本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制约着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无定河流域、延河流域、清涧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流流域水文站长期观测所得的水文资料(1960-2009年),结合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8年),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与RS空间分析等技术,借助景观生态学、数量生态学方法,以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延河、清涧河流域径流和泥沙特性进行时空分析总结;同时以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为背景,分析了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动态转移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径流泥沙过程变化的影响,揭示流域径流泥沙过程变异的土地覆被格局,为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和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径流泥沙时变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且空间差异大。分析表明:除无定河流域泥沙和径流年内分布分别表现为单、双峰曲线外,延水河、清涧河流域径流和泥沙年内分布均表现为单峰曲线。(2)流域径流泥沙年际时空变异规律明显,且不同生态恢复时段不同流域差异较大。分析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和年输沙总量的年际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减水减沙幅度随时空尺度不同而异,上世纪80年代后和2000年后是流域径流泥沙演变的特征时段,其中延水河流域径流量减少较为明显,无定河流域减沙量和减沙幅度较大。流域径流泥沙关系密切,其拟合关系曲线随流域及其径流特征不同而异。(3)在生态恢复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流转频繁,耕地向林、草地转移是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的主要形式。在不同流域,耕地转出明显,林、草地新增明显,且其流转速率在2000年后进入加速期。在植被恢复驱动下,流域土地利用重心空间漂移明显,漂移轨迹主要表现为耕地的重心均向东部偏移,林地的重心均向西北方向偏移,草地的重心均向北部偏移。(4)在生态恢复驱动下,土地利用及其时空动态导致流域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斑块类型水平上,相对于水域、城镇及工矿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和草地斑块特征变化较为明显。生态恢复不仅加大了耕地和林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同时也增大了林地斑块性状的复杂化。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及比例不断降低,草地则相反;在景观水平上,各流域景观破碎度总体趋于上升,而景观连接度却在不断降低,同时延河流域、清涧河流域景观多样性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无定河流域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植被恢复使得一些景观类型的优势度不断增强,均匀度不断下降,且向着单一景观类型发展。(5)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对状况与水沙时变过程关系密切。分析表明,耕地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的核心景观要素,也是流域土壤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以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的核心预测因子,径流深和输沙模数的4年平均值对土地利用时变的响应程度最大。(6)不同景观类型,影响流域径流深度的因子不同。其中,耕林草斑块的空问邻接状态和核心斑块面积大小是影响流域径流深度变化的共同因素。耕地斑块特征指数对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影响最大,草地次之,林地最小;但相比而言,耕林草斑块特征对流域输沙过程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对径流过程的预测能力。而在景观水平上,在不同植被恢复时段中,影响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特征指标不同,景观边缘密度、景观连接度与径流深、输沙模数始终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7)以耕林草为主导的景观格局与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时空分异与关系十分密切。分析表明,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对流域径流泥沙过程变异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与推进,其指示作用逐渐被林地和草地景观格局特征所代替。(8)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驱动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明显。研究表明,9年来,流域平均输沙模数降低54%,流域平均径流深下降15%。
许琴,何长高[10](2010)在《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对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在我国,主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水环境效应、小流域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径流空间尺度效应。在国外,一直以机理性研究为主导,其发展方向主要侧重于大型水文模型的建立和推导。
二、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林草措施对小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林草措施对小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世界土地整治工程现状 |
1.2.2 黄土高原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现状 |
1.2.3 流域土地整治后的水沙变化 |
1.2.4 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安全防控现状 |
1.2.5 流域产汇流模拟与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SCS-CN模型 |
2.3 物理模型 |
2.3.1 模型简介 |
2.3.2 试验前期工作 |
2.3.3 试验设计 |
2.3.4 参数测定 |
2.4 数学模型 |
2.4.1 模型简介 |
2.4.2 工况设计 |
2.4.3 参数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验证 |
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1.1 物理模型数据收集与处理 |
3.1.2 数学模型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 模型构建 |
3.2.1 物理模型构建 |
3.2.2 数学模型构建 |
3.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3.1 物理模型率定与验证 |
3.3.2 数学模型率定与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物理模型的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研究 |
4.1 产汇流时间变化分析 |
4.1.1 不同整治比例的产汇流时间 |
4.1.2 不同植被覆盖度的产汇流时间 |
4.1.3 不同整治比例和植被覆盖的产汇流时间 |
4.2 沟道水流流速变化分析 |
4.2.1 不同整治比例的流速 |
4.2.2 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流速 |
4.2.3 不同整治比例和植被覆盖的沟道流速 |
4.3 流域径流系数变化分析 |
4.3.1 不同整治比例的径流系数 |
4.3.2 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径流系数 |
4.3.3 不同整治比例和植被覆盖的径流系数 |
4.4 径流曲线数变化分析 |
4.4.1 不同整治比例的流域径流曲线数 |
4.4.2 不同整治比例和植被覆盖的流域径流曲线数 |
4.4.3 沟道土地整治区域径流曲线数的变化分析 |
4.4.4 岔巴沟流域径流曲线数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学模型的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整治比例下的产汇流特征 |
5.1.1 不同整治比例下的产汇流过程 |
5.1.2 不同整治比例下的产汇流时间 |
5.1.3 不同整治比例下的流量 |
5.2 不同植被覆盖下的产汇流特征 |
5.2.1 不同植被覆盖下的产汇流过程 |
5.2.2 不同植被覆盖下的产汇流时间 |
5.2.3 不同植被覆盖下的流量 |
5.3 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临界整治比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径流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辨析 |
1.2.2 次洪过程水沙动态规律研究 |
1.2.3 坡面植被恢复的水沙调控效应研究 |
1.2.4 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3.1 研究目标 |
2.3.2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西川河径流及输沙量年际分异规律 |
3.1 研究方法 |
3.1.1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
3.1.2 Pettitt突变检验 |
3.1.3 经验模态分解法 |
3.1.4 距平累积阶段划分法 |
3.1.5 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评价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的年际变化趋势 |
3.2.2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突变分析 |
3.2.3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阶段性特征 |
3.2.4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周期规律 |
3.2.5 径流及输沙量变化的驱动因素 |
3.3 讨论 |
3.3.1 流域产流产沙特征 |
3.3.2 径流和输沙量变化归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西川河径流及输沙量年内变化 |
4.1 研究方法 |
4.1.1 流量历时曲线 |
4.1.2 重现期计算 |
4.1.3 WASA_SED水文模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径流及输沙量季节变化特征 |
4.2.2 日径流及输沙量变化特征 |
4.2.3 日水沙关系变化 |
4.2.4 日最大径流及输沙特征值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
4.2.5 年极端日流量重现期 |
4.2.6 基于WASA_SED模型的流域日流量模拟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西川河次洪过程径流及输沙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1.1 聚类分析 |
5.1.2 滞回曲线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洪水产流输沙特征 |
5.2.2 洪水类型划分 |
5.2.3 不同洪水类型水沙关系 |
5.2.4 不同洪水类型洪沙输移特征 |
5.2.5 洪水流量与含沙量滞回关系 |
5.3 讨论 |
5.3.1 洪水过程水沙动态特征 |
5.3.2 不同类型洪水的输沙效应 |
5.4 小结 |
第6章 洪水径流及输沙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6.1 研究方法 |
6.1.1 相似洪水事件的筛选 |
6.1.2 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径流及输沙的影响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流域覆被变化 |
6.2.2 流域淤地坝建设状况 |
6.2.3 次洪径流输沙特征对变化环境的响应 |
6.2.4 次洪水沙关系对变化环境的响应 |
6.2.5 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贡献分析 |
6.2.6 人类活动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洪沙产输动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6.3.2 相似洪水事件法的应用 |
6.4 小结 |
第7章 坡面植被恢复的水沙调控效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样地选择 |
7.1.2 试验设计与观测 |
7.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原状草坡与根系坡面产流产沙及入渗特征分析 |
7.2.2 不同植被盖度下坡面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
7.2.3 不同植被组分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不同盖度植被的水沙调控效应 |
7.3.2 植被不同组分的水沙调控效应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产汇流过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水土保持研究 |
1.2.2 产汇流理论概述 |
1.2.3 流域水文模型概述 |
1.2.4 水土保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流域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水文气象 |
2.3 土壤植被 |
2.4 治理情况 |
第三章 流域降雨径流特性分析 |
3.1 流域降雨序列特性分析 |
3.1.1 年降雨径流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
3.1.2 汛期次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
3.2 流域降雨产流特性 |
3.3 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土保持措施对小流域产流的影响 |
4.1 NRCS模型基本原理 |
4.2 模型评价标准 |
4.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局部敏感性分析 |
4.3.2 全局敏感性分析 |
4.4 基于降雨类型划分的NRCS模型 |
4.4.1 聚类原理 |
4.4.2 降雨类型划分 |
4.4.3 参数率定与验证 |
4.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基于动态参数的NRCS-RF模型 |
4.5.1 建模原理 |
4.5.2 模型训练与验证 |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土保持措施对小流域汇流的影响 |
5.1 汇流特征分析 |
5.1.1 对比观测流域汇流特征分析 |
5.1.2 王家沟流域汇流特征分析 |
5.2 典型雨洪过程分析 |
5.3 NRCS单位线 |
5.3.1 基本原理 |
5.3.2 单位线参数 |
5.4 瞬时单位线 |
5.4.1 基本原理 |
5.4.2 单位线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 |
6.1 典型水土保措施对径流的影响定性分析 |
6.1.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产流情况分析 |
6.1.2 降雨特征对产流的影响 |
6.1.3 降雨量等级对产流的影响 |
6.2 典型水土保措施对径流的影响定量分析 |
6.2.1 CN与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的关系 |
6.2.2 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的CN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地资源 |
2.5 土壤资源 |
2.6 生物资源 |
2.7 水文概况 |
2.8 社会经济 |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
2.9.3 水土保持现状 |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
3.3.1 总体分布 |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
3.5 小结 |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
4.1.2 解译技术路线 |
4.1.3 技术实现过程 |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技术路线 |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
4.2.4 土壤侵蚀模型 |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
5.3.4 经济效益评价 |
5.3.5 社会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3.1 开展科学研究 |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流域水沙变化对水土保持梯田措施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梯田发展及减水减沙研究进展 |
1.2.2. 水土保持措施比尺模拟研究进展 |
1.2.3. 梯田措施减水减沙评价方法 |
1.2.4.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研究进展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路线与内容 |
第二章 延安 2013 年极端降雨特性研究及其对梯田侵蚀的影响 |
2.1. “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2. 延安 2013 年极端降雨特性分析 |
2.2.1. 降水频率分析 |
2.2.2. 暴雨特性分析 |
2.2.3. 暴雨对延河径流影响 |
2.2.4. 结论与讨论 |
2.3. 极端降雨对梯田侵蚀影响 |
2.3.1. 梯田水土流失 |
2.3.2. 梯田土壤含水量变化 |
2.3.3. 结论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梯田措施对极端暴雨侵蚀过程的响应 |
3.1. 1:10 正态梯田比尺模型的建立 |
3.1.1. 相似比尺 |
3.1.2. 模型沙的选取及试验设计 |
3.1.3. 试验布置 |
3.1.4. 试验结果分析 |
3.1.5. 结论与讨论 |
3.2. 试验结果的验证与实际侵蚀过程的反演 |
3.2.1. 梯田侵蚀量验证 |
3.2.2. 侵蚀地形的验证 |
3.2.3. 实际梯田侵蚀过程的反演 |
3.3. 小结 |
第四章 流域梯田措施的水沙过程模拟验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来源 |
4.3. 模型的率定及验证 |
4.3.1. 模型运算 |
4.3.2. 径流的率定与验证 |
4.3.3. 泥沙的率定与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流域梯田措施对径流泥沙影响研究 |
5.1. 延河径流泥沙变化趋势分析 |
5.2. 梯田措施对延河径流变化影响研究 |
5.2.1. 梯田对河道径流影响 |
5.2.2. 流域梯田蓄洪补枯比 |
5.2.3. 结论与讨论 |
5.3. 梯田措施对延河流域侵蚀、泥沙影响 |
5.3.1. 梯田对流域侵蚀影响 |
5.3.2. 梯田对河道泥沙影响 |
5.3.3. 单位面积梯田减沙量 |
5.3.4. 梯田减沙水代价 |
5.3.5. 结论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流域梯田措施合理布局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流域梯田分布 |
6.2.2. 流域新修梯田布局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梯田减沙效益分析 |
6.3.2. 流域新修梯田布局的综合效益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与项目 |
三、学术会议及培训 |
(8)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情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内容 |
2.3.1 沟道治理工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调控 |
2.3.2 沟道治理工程对区域植被分布的影响 |
2.3.3 坡面-沟道治理对流域侵蚀的调控作用与模拟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流域蒸腾蒸发量特征 |
3.1 SEBAL 模型原理 |
3.1.1 地面特征参数确定 |
3.1.2 确定能量平衡各分量 |
3.1.3 模型实现与数据处理 |
3.2 研究区地表反照率特点 |
3.3 研究区净辐射特征 |
3.4 研究区土壤热通量特征 |
3.5 研究区感热通量特征 |
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流域蒸散发特征 |
3.6.1 研究区 24h 蒸腾蒸发量特点 |
3.6.2 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沟道治理工程对流域典型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 |
4.1 不同水体分布与转化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4.1.1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2 黄土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
4.1.3 韭园沟与裴家峁稳定同位素特征 |
4.2 次降雨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分析 |
4.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土壤水分特征 |
4.2.2 坝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
4.3 沟道治理工程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沟道治理工程与植被分布关系 |
5.1 黄土高原植被特征简述 |
5.2 沟道治理工程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分析 |
5.2.1 沟道治理工程对植被生境影响分析 |
5.2.2 样方调查分析 |
5.3 不同治理条件下流域植被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道治理工程对侵蚀输沙调控作用研究 |
6.1 淤地坝淤积过程对沟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6.1.1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与滑坡、崩塌调查 |
6.1.2 SINMAP 模型原理 |
6.1.3 模型的集成方法 |
6.1.4 模型参数化及参数测定 |
6.1.5 不同淤积高度下的斜坡稳定性指数计算结果 |
6.1.6 坡度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
6.2 坡-沟治理工程对流域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分析 |
6.2.1 水土保持治理下的流域演变模型 |
6.2.2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因子确定 |
6.2.3 水土保持治理演替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模数变化 |
6.3 淤地坝的“淹没效应” |
6.4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系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
6.4.1 淤积泥沙调查 |
6.4.2 一次典型暴雨的流域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域侵蚀调控潜力初步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
7.3 王茂沟典型坡面的建立及其土壤流失量的估算 |
7.4 王茂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与最小可能侵蚀模数 |
7.4.1 王茂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容量确定 |
7.4.2 最小可能侵蚀模数 |
7.5 王茂沟流域实际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7.6 流域侵蚀控制度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历史背景 |
1.2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径流泥沙效应研究 |
1.2.1. 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泥沙演变的多尺度研究 |
1.2.2 径流泥沙影响因素 |
1.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泥沙影响研究 |
1.3.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
1.3.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径流泥沙影响效应评价 |
1.4 流域生态恢复对径流泥沙影响的问题与挑战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方法 |
1.5.5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地质地貌 |
2.4 植被 |
2.5 土壤 |
2.6 水沙特征 |
2.7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1.1 水沙数据 |
3.1.2 空间数据 |
3.2 数据处理 |
3.2.1 水文数据预处理 |
3.2.2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
4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径流泥沙年内分配特征研究方法 |
4.1.2 径流泥沙年际分配特征研究方法 |
4.2 河川径流时空变化分析 |
4.2.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
4.2.2 径流年际变化 |
4.3 河川泥沙时空变化分析 |
4.3.1 含沙量年内分配特征 |
4.3.2 泥沙年际变化 |
4.4 水沙关系分析 |
4.4.1 年均含沙量与年年均径流量拟合曲线分析 |
4.4.2 黄土丘陵沟壑区各流域减水减沙分析 |
4.5 小结 |
5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规律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土地利用类型流转 |
5.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 |
5.1.3 土地利用重心转移计算 |
5.1.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 |
5.2 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5.2.1 不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流转分析 |
5.2.2 不同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5.2.3 不同流域土地利用重心空间变化分析 |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 |
5.3.2 景观水平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
5.4 小结 |
6 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 |
6.1 研究方法 |
6.1.1 响应时段界定 |
6.1.2 景观指数计算 |
6.1.3 影响流域径流泥沙时变的主导景观格局指标确定 |
6.1.4 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 |
6.2 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泥沙响应时段界定与分析 |
6.2.1 输沙模数与耕地面积相互关系 |
6.2.2 平均径流深与耕地面积相互关系 |
6.3 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分析 |
6.4 流域主导景观类型格局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
6.4.1 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流域径流泥沙耕地景观格局因子 |
6.4.2 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流域径流泥沙林地景观格局因子 |
6.4.3 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流域径流泥沙草地景观格局因子 |
6.5 斑块类型水平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流域径流泥沙相互关系 |
6.5.1 上世纪80年代 |
6.5.2 上世纪90年代 |
6.5.3 退耕还林(草)初期 |
6.5.4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 |
6.5.5 斑块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RDA特征值及解释度比较 |
6.6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对流域径流泥沙影响分析 |
6.6.1 景观格局指数对径流深的影响 |
6.6.2 景观格局指数对输沙模数的影响 |
6.6.3 基于RDA排序分析 |
6.7 退耕还林(草)后耕林草景观格局变化对减水减沙的影响 |
6.8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论文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2.3 主要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
2 国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
3 存在问题 |
4 结语 |
四、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林草措施对小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D]. 李星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D]. 胡晋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 [4]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产汇流过程影响研究[D]. 张丽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流域水沙变化对水土保持梯田措施的响应研究[D]. 张元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8]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 高海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10)
- [9]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D]. 程复.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研究综述[J]. 许琴,何长高.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