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汉明[1](2020)在《“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文中指出破解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福利品"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难题,回应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城乡综合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不适应、不协调,弥补公共卫生法治体系滞后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短板,是"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产生、发展、完善的时代背景。这一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特征的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观,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观,构建公共卫生体系观,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观,强化公共卫生执法监管观,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观,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观,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观,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制度观,健全统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观,推进医德医风行业自律观,构建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体观,全面社会管理健康观,提高党委政府处置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能力观等。其时代价值集中体现在: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创新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对6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制度、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实现由"健康中国"向"健康强国"跨越的行动指南。
汤杏[2](2020)在《安徽合肥城市社区卫生科普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疾病也纷至沓来,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负担,其危害性值得社会关注。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卫生法规,健康促进政策,2016年,我国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转变健康观念,强调预防保健,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高卫生科普。,树立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卫生科普传播,运用科普理论及实证调查方法,阐述我国城市社区开展卫生科普的政策措施以及活动,开展卫生科普的活动成效,重点分析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合肥城市示范社区如淝南社区的卫生科普活动及效果。我国制定实施提高公民科学健康素质的政策,明确树立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的健康目标,树立健康理念,政府与社会推动由疾病救治向疾病预防观念的转变,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明确健康生活目标,关注重点人群如妇幼、老人的健康管理,妇幼、老人是健康政策制定时突出关注的目标人群,重点人群健康问题关系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卫生科普工作功能是增强公众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理性应对健康问题,节约社会资源及医疗成本。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城市社区科普工作围绕常见病慢性病,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城市社区为加强社区卫生科普活动,开展健康主题日活动,建设健康促进实践基地,开播健康科普类节目,进行健康巡讲活动,成效显着。合肥市城市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加强健康科普工作,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淝南社区、竹西社区、方兴社区等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到政策活动中,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科普活动,关爱妇幼与老人重点人群,开展便民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健康饮食知识科普活动,设立科普中国社区e站,健康科普城市阅读空间,打造城市健康文化,建设健康社区。加强卫生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卫生科普管理机制,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利用市内各级医院、疾控部门、卫建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等开展卫生健康活动,城市社区卫生科普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不断提高卫生科普队伍的水平。编制针对合肥社区妇幼及中老年人群调查的卫生科普状况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反映合肥社区卫生科普的状况,阐述合肥城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开展的情况,主要以妇幼、中老年重点人群的卫生健康知识教育为对象,深入分析合肥城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如科普政策支持重视程度不足,社区科普主体机构关系不顺畅,科普经费及专业人员缺乏保障性,科普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等,并提出改善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提高社区科普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水平,加强卫生科普在经费及专业人员方面的保障,理顺城市社区卫生科普机构管理关系,丰富卫生科普的内容,拓展卫生科普的形式等。从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角度对社区卫生科普工作提出思考,增进公众对卫生科学的理解,提高公众卫生素养,有利于应对疾病尤其传染病侵袭,促进卫生科学的社会化。
任飞[3](2019)在《社会正义视阈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正义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古今中外的无数哲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都将社会正义作为理想社会的基本准则。当前,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价值追求,全面地嵌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卫生领域也不例外。政治学的正义研究与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正义理论的每一个重要成就都能够应用于生命健康领域。从历史经验来看,健康正义的实现依赖于国家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健康保障的制度安排。而医疗服务作为健康保障的重要内容,国家对于医疗服务的制度安排是否符合正义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健康正义的实现程度。理想状态下,医疗服务是一种公共需要,应全部由国家通过制度安排予以保障。但现实中,当难以保障全部医疗服务时,国家通常是量力而行地选择部分医疗服务来向全民提供。而这部分医疗服务在国家制度安排下被赋予了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称之为“基本医疗服务”。但不可忽视的是,基本医疗服务在使用时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这就需要国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摒弃其私人物品属性,通过实现“规模效应”和提高“排他成本”来赋予其公共物品属性,才能体现健康正义。有鉴于此,政府遵循社会正义原则通过构建一定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公平,便成为应有之义。这种正义的制度安排便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从社会正义视阈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梳理相关的理论缘起。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正义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差异性社会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重要价值。正义思想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内涵。罗尔斯的先验主义正义观和阿马蒂亚·森的社会现实主义正义观的理论养分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切实的操作指导。公共物品理论的学者们则告诉我们: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其供给的政府责任,同时提出了如何避免纯公共物品的“公共地悲剧”与准公共物品的“过度使用”和“拥挤效应”的思路。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原有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的深刻揭示,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集体行动逻辑”的阐释和政党、利益集团以及公共政策之间的传导作用分析,对于当前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具有直接的帮助。差异性社会理论对于我国社会的“利益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的描述以及“差异的正义”的论述,更加坚定了对于基本医疗服务的正义分配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第二章开始聚焦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进行研究。从我国当前医疗服务体系来看,政府无力将全部医疗服务转化为公共物品,仅能聚焦于基本医疗服务。这种现状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考量。从历史变迁来看,改革开放前的那种“国家统揽的、广覆盖式的、较低水平的、较强公平性”的医疗服务体系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政府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逐步走向了市场化改革道路。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医疗服务公平性也出现了下降,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在城乡、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和获得能力都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因制度安排的缺陷被不断强化,更加凸显出我国医疗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与分配不均等问题的严峻性。经过认真反思,理论界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医疗服务需要重塑公益性。但局限于国家公共财政能力,我国并不宜实行英国式的全民免费医疗,只能选择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医的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让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正义,成为我国医改的重要努力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自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帷幕,明确提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作为基本原则,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公平”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党和政府也始终对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给予深切关注,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纳入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中,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医改无疑是合乎国情和符合正义原则的。但面对区域差异和强大的制度惯性,国家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显然难以一蹴而就。目前,新医改推行已十年,改革成效究竟如何?是否实现了改革目标?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正义原则?倘若不符合,如何改革才能推进正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在第三章中,本文基于社会正义原则对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新医改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在社会正义方面仍存在四大缺憾:首先,基本医疗服务权利的正义缺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缺乏法律保障,不同群体在“个体差异、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行能力”存在着显着差异,权利平等并未能完全实现。其次,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正义缺憾。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仍存在医疗资源总量不充分、部分政策失灵和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医疗服务供给者逐利的行为逻辑未根本转变、人均医疗费用增速仍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利益集团吞噬了部分改革成效、地域和城乡之间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错位。再次,基本医疗服务分配的正义缺憾。分级诊疗消亡后重塑艰难,无序就医严重阻碍了基本医疗服务分配时的机会均等。重塑分级诊疗体系的努力,如多点执业、医联体等制度,仍面临着制度壁垒和实践困境。最后,基本医疗服务支付的正义缺憾。我国最能体现正义原则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仍存在着“非全国统筹的俱乐部壁垒、平等原则下的公平缺失和非强制筹资破坏机会平等”等问题。这四个方面的缺憾表明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仍未完全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公平。那么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应当如何构建呢?第四章从国外主要典型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英国的国家包办型、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德国的政府主导型、新加坡的公私功能互补性)中提炼出有助于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正义分配的合理要素,即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公平、政府主导和尊重国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正义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应涵盖“权利正义、供给正义、秩序正义和保障正义”,即从法律上赋予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以区域纵向医联体为单元重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以强制性分级诊疗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分配公平、以逐步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直至全额支付来保障结果公平。同时,通过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执政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以及我国政府所具备的主导地位赋予了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政治可行性,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公共财政能力的不断增强为加大基本医疗服务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对于医保制度整合的期盼和改革风险的制度规避奠定了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社会可行性。但正义缺憾的弥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实现“权利正义、供给正义、秩序正义和保障正义”,需要对所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有着清晰的认识,要坚持“改革和稳定的平衡”原则统筹推进:第一是加快立法进程,赋予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第二是加快资源整合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强化供给对需求的引导作用;第三是实行强制性分级诊疗,以合理的程序设定化解无序就医难题;第四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体社会成员强制性参保,建立公平的医保筹资方式,同时逐步提高支付比例直至全额支付。面对资源整合时条块分割的路径依赖、差异性需求下的共识分裂、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潜规则引发的过度医疗风险和政策实施过程中特殊利益集团的渗透与绑架风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正义分配需要由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由改革相关方共同参与改革方案设计增强制度共识,以制度理性破除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全国统筹增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依赖监管机制创新切断过度医疗的诱因传导,形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错位发展格局,才能最终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改革目标。
李博[4](2018)在《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以武警四川省总队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正值武警内卫总队改革强军的关键期,随着编制体制调整不断深入,练兵备战要求不断提高,官兵紧迫的医疗服务需求与相对落后的体系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为积极化解当前内卫总队医疗保障问题矛盾,紧紧把握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内卫总队平战医疗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本文基于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对当前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的结果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军队医疗保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的策略建议。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在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外军医疗保障和武警部队医疗保障与改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对研究问题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内卫部队和医疗保障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对军队医疗保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前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首先以武警四川省总队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和资料查阅等途径,取得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现状的详细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对造成现有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四,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泸州支队“军地协作”医疗保障模式、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障模式,德国“实报实销”医疗保障模式,以及日本“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经验和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的策略建议。根据调查问卷的问题分析与经验启示的总结结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策略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和实践指导。
王兴一[5](2016)在《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身、心、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由遗传、医疗服务、行为方式和环境等因素决定。媒体的健康传播主要涉及疾病医药和生活方式议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运用议程设置和媒介社会学理论,以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迁与启示。1.历史变迁及动因。我国健康类媒体分为发端(1950年以前);初步发展(1950年-1959年);低谷(1960年-1976年);快速发展(1977年-1999年)和多元竞争(2000年-2014年)五个阶段,议题特征分别为:清洁防护,卫生启蒙;除害灭病,保障生产;救灾防病,倾向农村;医疗保健,融入生活;慢病防治,生活品质。议题呈现生物防护-生产保障-生活方式-生命质量的变迁趋势。不同议题变迁特征:疾病医药议题从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到慢性病为主;生活方式议题从少到多,饮食议题增长明显,以营养膳食为主;运动议题波动变化,从康复为主到健身与康复并重;心理议题规律性不明显。变迁动因:政策导向-从群众运动到公民素养;商品服务-从缺乏到丰裕;医药科技-从除灭虫害到防治慢病;受众需求-从防病到养生;媒介环境与角色-从卫生宣教到健康传播。2.媒体设置健康议题的模型、话语分析和设置原则。政治、经济、受众和卫生科技力量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媒体的健康议题设置发挥作用。健康传播的卫生话语包括静养与动养、身与心、治与防;社会实践话语包括理论与实践、危机与日常、传统与现代、社会公益与市场效益。媒体设置健康议题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多元性原则;通俗性原则和公益性原则。3.议题现状及优化。媒体议题现状:疾病医药议题独大,慢病为主;饮食议题专宠,主题丰富;运动和心理议题附属。媒体议题设置存在静养多、动养少;身体多、身心结合少;重“已病”轻“未病”的偏好。根据议题设置原则和社会现状,媒体应注重运动议题优先发展,医药、饮食、心理议题内涵式发展。4.优化措施与保障。发展运动议题宜采取机会、信源、受众、选题和效果策略。提供多部门合作;优化媒介体制;加强运动健身科研和宣传投入;营造运动促进健康的文化氛围;发展运动健身服务产业;加强运动信息监管等保障。
潘荣华[6](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申跃峰,王晓智[7](2009)在《优化组织机构模式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文中研究表明
刘文江[8](2007)在《设立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的做法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1基本情况雨花台区地处南京南郊,面积131km2,现有人口约30万人(含流动人口),辖7个街道和一个开发区,既有城市地区,也有农村地区。2001年6月我区在南京市率先进行了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
于竞进[9](2006)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困境 策略 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非典”危机提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过于薄弱,难以满足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今后若干年中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需要明确我国疾病防制体系的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何谓首要问题,首要问题的危害程度、根源和机制,针对根源和机制的标本兼治策略和方案,以及需要什么技术支撑等。目前,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此,秉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开展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研究目标本次研究旨在:(1)定量确认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及其影响,分析首要问题的根源和障碍;(2)定量明确解决首要问题的治本策略,推荐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建议和操作逻辑步骤;(3)围绕治本策略,研制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关键措施,包括:界定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承担的公共职能,研制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力配置标准,研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财力配置标准和基本设施建设标准。(4)研究基层卫生防保组织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人力和经费配置。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1、指导性研究方法论文应用“政策制定科学程序”作为指导性研究方法。该方法共包含7个逻辑相联的步骤,具体包括(1)客观论证政策性问题;(2)科学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和根源;(3)针对问题根源科学制定相应政策;(4)严格论证政策可行性;(5)严密政策执行的科学逻辑顺序:(6)科学的政策评价机制;(7)有效的反馈完善机制。本次研究主要涉及程序中的前三步。2、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1)样本地区和样本机构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地区和样本机构。考虑到我国地区的差异性,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选择浙江、江苏作为样本省,在中部地区选择河北山西作为样本省,在西部地区选取四川、贵州作为样本省。此外,考虑到直辖市是一个特殊群体,在四个直辖市中选择上海作为省级样本;考虑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人口密度、地理情况有密切关系,选择青海作为省级样本。在每个样本省中,随机选取10个样本市,在每个样本市中随机选取1个样本县。每个样本地区中,选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作为样本机构。样本机构一共包括8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0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80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样本机构,一共进行了5个轮次的调查,每个轮次的调查内容均不同,有效调查样本量也不尽相同,详见论文各个部分。(2)资料收集方法1)文献分析广泛收集国内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职能、人力配置、经费配置相关期刊论文、书籍、政府文件、统计报表以及政府公告等,收集途径包括CBMDISC、Medline、图书馆、政府机构和政府网络等。其中,文献收集时限为国内1990—2001年,收集范围为《中国初级预防保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经济》、《卫生经济研究》和《中国卫生软科学》八种主要卫生管理杂志,收集方式为普查阅读,共获得相关文献205篇。2)现况调查调查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近5年来人力数量、人力岗位结构、人力学历结构、人均年收入、人力流动情况、机构费用支出、政府经常性拨款、政府专项拨款、有偿服务收入等基本信息;同时,结合研究进展,进一步调查样本机构各项公共职能和服务项目的开展与否、开展程度、现有人力、期望人力,以及现有投入支出和期望投入支出,等等。一般而言,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基层预防保健组织,一次调查填报一份调查表格。3)专家咨询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造诣的CDC专家、疾病防制行政部门专家和疾病防制领域内的政策研究专家,通过头脑风暴法、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出并修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和服务项目,论证和完善人力配置和经费配置的影响因素。专家咨询共进行了5轮,共计54人次。4)专家会议论证用于确定各级CDC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各自应承担的公共职能和服务项目,确定人力配置和经费配置测算公式,以及人力配置的地区差异调整方法等。专家会议论证开展了1次,与会专家来自全国各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定性资料由项目负责人汇总、归纳,并尽量予以量化。定量资料的分析,除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外,在模型构建和模拟过程中,还使用了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在人力和经费配置标准测算过程中,进行了现状—研究结论、国内—国外,东中西三类地区、省市县基层四级组织机构之间的比较分析。3、资料质量保证方法定性资料由项目负责人和有经验课题组成员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在收集时由课题组成员培训调查表填报人员,由专人负责审核调查表填报逻辑错误,有错误的调查表将视情况采取退回重填和电话校对两种方法予以修正;定量资料在录入时编写计算机程序予以逻辑勘误;定量资料在分析时由专人负责。所有定量资料采用编程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不改动原始数据库。研究结果1、公共职能偏废是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的贯彻落实。导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偏废根源有两方面,一是我国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投入总量不足且投入方式低效,表现为政府筹资职能缺位;二是政府允许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资金自筹的财政管理机制,使有偿服务成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重点,表现为政府管理职能缺位。2、解决问题的治本策略,首先是明确政府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的筹资职能,保障疾病防制机构适宜投入,使得目前收不抵支的公共产品得到补偿,合理解决从事疾病防制工作的人员的待遇;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改革投入方式增加服务效率。重塑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需遵循以下改革步骤:(1)提高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2)确保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适宜投入,(3)增加财政投入的稳定性和投入效率,(4)改革管理体制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运作效率,(5)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稳定和吸引高素质人才,(6)稳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非公共产品服务。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包括7职能、25类别、78内容和255项目,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任务和职责各有不同;基层卫生组织应当承担13项传染病防治工作项目、13项慢病防治工作项目、7项卫生信息管理工作项目。公共职能界定结果得到了各级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认同。4、按照界定的公共职能项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落实程度普遍不高,并随地区差异和级别不同而异;在各项公共职能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能落实程度最高,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职能落实程度最低。这种现象与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有着直接联系。5、为完成3—5年内期望落实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和具体项目,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人力配置标准的基准值为336人,为现有编制的61.1%;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基准值为102人,为现有编制的84.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基准值为33人,为现有编制的76.7%。依此类推,全国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配置人力140016人,较2002年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防疫站)人力(206815人)减少32.3%,如考虑全国专业站(所)的59044人,则总计减少47.3%。按人口计,该人力配置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8%和俄罗斯的8%。6、为完成10年内期望落实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和具体项目,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需配置的人力基准值为386人,较现有人力减少17.7%;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基准值为113人,较现有人力减少9.7%;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基准值为38人,较现有人力减少20.8%。依此类推,全国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需配置人力合计为159086人,较2002年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人力(206815)减少23.1%,如考虑专业站(所)的59044人,则总计减少40.2%。按人口计,该人力配置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2.9%和俄罗斯的8.7%。从稳定和易操作角度,10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更具合理性。在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镇)和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人力配置标准为3—6人/万人口。全国基层需要39—78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职能的人力。7、为实现3—5年阶段目标,在用非公共产品服务收入补偿人员分流情况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费缺口,需要在现投入基础上追加65.5亿/年左右。3—5年后完成非公共产品服务项目和人员的完全剥离,政府为安置分流人员,需要在上述投入基础上,追加36.5亿元/年左右。为实现10年阶段目标,并完成非公共产品服务项目和人员的完全剥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在现投入基础上追加85亿/年左右。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配置标准为5-12万元经费/万人口,全国约65-156亿元。创新和应用1、以公共产品为导向,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功能定位和国家、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卫生防保组织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的功能定位。其中,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功能定位被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采纳(见附件3)。2、依据功能定位,重新界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国家、省、市、县、基层)应当承担的公共职能和具体工作项目,包括7职能、25类别、78内容和255项目。该界定已经于2003年7月底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于2003年12月25日在卫生部网站公示,2004年4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文件(见附件2)。3、明确了以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和具体项目为目标的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防保组织人力配置和经费配置标准。依据人力配置研究结果,形成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制规定》,该规定在2003年7月底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2004年4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会议文件,在2004年5月全国卫生人事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经卫生部递交中共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议(见附件5)。4、明确了以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和具体项目为目标的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设施建设标准。其中,关于实验室能力建设和条件要求的研究结果,形成了《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2004年7月23日由卫生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以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文联合发布。5、提出了重塑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治本策略和改革步骤。依据研究结果,形成了《关于组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建议》,已报卫生部报中共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研究(见附件1)。6、再次确认了我国疾病防制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职能偏废;论证了公共职能偏废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完善了疾病防制体系公共职能偏废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模型。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该规定经财政部同意,2005年1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0号部长令发布。2005年起卫生部启动了省、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人员培训,省地县三级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管理人才培训工程,相关研究结果为主要培训内容。
张晓丽[10](2003)在《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要求及培训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概要地阐述了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的特点,探讨了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影响及其对培训工作的要求。提出了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应具备卫生防病、卫生防护、军队营养学、军事医学心理学、卫勤组织指挥、人-装结合、医学人文科学、健康教育学、人体功效学、医护技能、科技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联合卫勤保障能力和基本军事技能等11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文献调研、现状调查,比较分析了外军在预防医学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等三个方面的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军军事预防医学培训工作的现状、优势和不足。在理论探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军军事预防医学培训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军事预防医学包括11项任务需求、58项能力需求和若干项技术需求的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对各级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拟定了军事预防医学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方案;建立军事预防医学远程教育体系,实施军事预防医学终身教育。
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破解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与健康“基本福利品”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难题,是催生“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的客观基础 |
(二)回应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综合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不协调、不适应是“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产生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弥补公共卫生法治体系滞后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短板是“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发展完善的目标选择 |
二、“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 |
(一)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观 |
(二)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观 |
(三)构建公共卫生体系观 |
(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观 |
(五)强化公共卫生执法监管观 |
(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观 |
(七)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观 |
(八)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观 |
(九)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观 |
(十)健全统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观 |
(十一)推进医德医风行业自律观 |
(十二)构建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体观 |
(十三)全面社会管理健康观 |
(十四)提高党委政府处置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观 |
三、“习近平公共卫生治理理论”的时代价值 |
(一)“习近平公共卫生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创新实践的重大成果 |
(二)“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是对我国公共卫生与健康制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
(三)“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是实现“健康中国”向“健康强国”跨越的行动指南 |
四、结语 |
(2)安徽合肥城市社区卫生科普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城市社区 |
1.1.2 卫生科普 |
1.1.3 公众理解科学 |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2 城市社区卫生科普发展概述 |
2.1 我国卫生科普发展概述 |
2.1.1 我国主要卫生科普政策概述 |
2.1.2 城市社区卫生科普活动状况 |
2.1.3 卫生科普活动特点及作用分析 |
2.2 合肥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成效 |
2.2.1 开展卫生科普主题活动 |
2.2.2 建设卫生科普示范社区 |
2.2.3 卫生科普队伍建设 |
2.3 合肥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实地访谈 |
2.3.1 对社区主任的访谈 |
2.3.2 对社区居民的访谈 |
2.3.3 访谈小结 |
3 合肥市社区卫生科普情况调查 |
3.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2 调查设计 |
3.2.1 调查对象 |
3.2.2 样本选取方法 |
3.2.3 内容设计 |
3.3 社区卫生科普问卷结果分析 |
3.3.1 妇幼问卷结果分析 |
3.3.2 中老年问卷结果分析 |
3.4 合肥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社区卫生科普经费设施投入不足 |
3.4.2 社区卫生科普工作人员缺乏医学背景 |
3.4.3 卫生科普宣传方式滞后,居民兴趣度不高 |
3.4.4 卫生科普机构管理落后,活动流于形式 |
3.4.5 个人因素兴趣度不高 |
4 提升城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效果的对策与思考 |
4.1 促进城市社区卫生科普工作效果的对策 |
4.1.1 加强社区卫生科普工作的多元化融资支持 |
4.1.2 理顺社区卫生科普主体机构的关系 |
4.1.3 整合资源加强卫生科普专业队伍建设 |
4.1.4 建设社区卫生科普网络平台及新媒体平台。 |
4.2 关于社区卫生科普工作的思考 |
4.2.1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
4.2.2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
4.2.3 科普中“技术素养”的双重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社区妇幼卫生科普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社区中老年卫生科普问卷调查表 |
附录 作者简历 |
致谢 |
(3)社会正义视阈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医疗服务 |
(二)基本医疗服务 |
(三)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
(四)基本医疗保障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基础 |
一、社会正义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一)正义的理论溯源 |
(二)罗尔斯的先验制度主义正义观 |
(三)阿马蒂亚·森的社会现实主义正义观 |
二、公共物品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政府责任 |
(一)公共物品的内涵与特征 |
(二)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与政府主导的必然性 |
三、制度变迁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路径分析 |
(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
四、公共选择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障碍分析 |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集体行动的困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
(三)政治承诺、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的传导逻辑 |
五、差异性社会理论:基本医疗服务的正义与社会差异的弥合 |
(一)社会形态理论与差异性社会理论的提出 |
(二)差异性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路径 |
(三)基本医疗服务的正义具有社会差异的弥合功能 |
第二章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 |
一、国家与社会同构一体时期的医疗服务体系 |
二、国家和社会有限分离过程中的医疗服务体系 |
(一)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变革 |
(二)基本医疗服务分配的变革 |
(三)基本医疗服务支付的变革 |
第三章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正义缺憾 |
一、基本医疗服务权利的正义缺憾:缺乏法律保障 |
二、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正义缺憾:破坏机会均等 |
(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凸显正义诉求 |
(二)改革举措存在政府失灵 |
(三)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
三、基本医疗服务分配的正义缺憾:破坏过程平等 |
(一)无序就医破坏程序正义 |
(二)分级诊疗体系重塑障碍重重 |
(三)医疗资源下沉陷入困境 |
四、基本医疗服务支付的正义缺憾:破坏结果公平 |
(一)基于身份的“二元”制度设计破坏公平性 |
(二)基本医疗保险的“平等”和“公平”困局 |
(三)信息不对称下医保支付方式的外部效应 |
第四章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 |
(一)英国:国家包办型医疗服务体系 |
(二)美国:市场主导型医疗服务体系 |
(三)德国:政府主导型医疗服务体系 |
(四)新加坡:公私功能互补型医疗服务体系 |
二、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比较分析 |
三、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正义要素 |
(一)权利公平: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政治表达 |
(二)国家主导:医疗服务制度安排的政府责任 |
(三)有序就医:限制患者的自由选择权 |
(四)结果公平: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 |
(五)尊重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社会正义导向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 |
一、构建社会正义导向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
(一)差异性社会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诉求 |
(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
二、社会正义导向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 |
(一)权利正义:从法律上赋予人民平等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 |
(二)供给正义:以区域纵向医联体为单元重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系 |
(三)秩序正义:以强制性分级诊疗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分配公平 |
(四)保障正义: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三、构建社会正义导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一)政治可行性:执政党庄严的政治承诺与政府主导地位 |
(二)经济可行性:公共财政能力的增强与医疗费用的结构分析 |
(三)社会可行性:人民群众的接受度与公共物品的负外部效应 |
第六章 推进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走向正义的路径思考 |
一、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推进步骤 |
(一)推进原则:改革和稳定的平衡 |
(二)推进步骤:供给、分配和支付改革协同推进 |
二、推进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走向正义的障碍分析 |
(一)资源整合障碍:条块分割的路径依赖 |
(二)差异性需求:共识分裂、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三)过度医疗风险:利益驱动下的潜规则 |
(四)政策实施风险:特殊利益集团的渗透与绑架 |
三、推进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走向正义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顶层设计:中央政府主导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
(二)增强社会参与:多方共同参与改革方案的细节设计 |
(三)强化制度理性:破除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 |
(四)医保全国统筹:增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
(五)创新监管机制:切断过度医疗的诱因传导 |
(六)转变发展定位: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以武警四川省总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外军医疗保障研究现状 |
1.2.2 武警部队医疗保障与改革研究现状 |
1.3 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内卫部队与医疗保障 |
2.1.1 武警内卫总队 |
2.1.2 武警部队医疗保障 |
2.2 军队医疗保障相关理论 |
2.2.1 医疗保障的经济学理论 |
2.2.2 医疗保障的系统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现状分析 |
3.1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现状问卷调查 |
3.1.1 医疗保障基本情况 |
3.1.2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3 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结果 |
3.2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
3.2.1 医疗保障能力欠缺 |
3.2.2 医疗服务质量较低 |
3.2.3 医疗保障效益不高 |
3.3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疗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医疗保障理念落后 |
3.3.2 医疗保障机制僵化 |
3.3.3 医疗保障能力欠缺 |
3.3.4 系统建设能力不足 |
3.3.5 医疗保障经费不足 |
3.3.6 人才队伍素质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军队医疗保障经验与启示 |
4.1 美军医疗保障 |
4.2 德军医疗保障 |
4.3 日本自卫队医疗保障 |
4.4 武警泸州支队医疗保障 |
4.5 经验与启示 |
4.5.1 保障理念科学合理 |
4.5.2 保障模式灵活多样 |
4.5.3 保障模式方法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的策略建议 |
5.1 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医疗保障理念 |
5.1.1 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与教育 |
5.1.2 强化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5.1.3 完善相关法规与保障政策 |
5.2 探索军民融合式医疗保障体制机制 |
5.2.1 军民融合式医疗保障的优势 |
5.2.2 构建军民融合式医疗保障体制机制 |
5.2.3 明确责任分工构建协调机制 |
5.2.4 依托实践优化提升军民融合式医疗保障能力 |
5.3 加强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系统建设 |
5.3.1 明确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系统建设战略目标 |
5.3.2 加强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系统建设内容 |
5.3.3 确定总队医疗保障系统建设指标 |
5.4 探索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经费投入 |
5.5 加强医疗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
5.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总队医疗保障情况问卷调查表 |
(5)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
1.3.2 健康传播、健康传播媒体和议题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理论 |
1.6.1 议程设置理论 |
1.6.2 媒介社会学理论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内容分析法 |
1.7.3 个案研究法 |
1.7.4 文本分析法 |
2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 |
2.1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发展概况及阶段划分 |
2.2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内容分析—以《大众医学》为个案 |
2.2.1 个案基本情况 |
2.2.2 个案议题设置的内容分析 |
2.3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阶段特征 |
2.3.1 发端阶段(1950以前)议题特征:清洁防护卫生启蒙 |
2.3.2 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1959年)议题特征:除害灭病保障生产 |
2.3.3 低谷阶段(1960年-1976年)议题特征:救灾防病倾向农村 |
2.3.4 快速发展阶段(1977年-1999年)议题特征:养生保健融入生活 |
2.3.5 多元竞争阶段(2000年-2014年)议题特征:慢病防治生活品质 |
2.4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总结 |
3 健康传播媒体议题变迁的理性思考 |
3.1 健康传播媒体议题变迁的动因 |
3.1.1 从群众运动到公民素养:政策导向是议题设置的辕轨 |
3.1.2 从缺乏到丰裕:市场效益是议题设置的驱力 |
3.1.3 从除灭传染病到防治慢性病:医药科技是议题设置的“元话语” |
3.1.4 从防病到养生:受众需求是议题设置的拉力 |
3.1.5 从卫生宣教到健康传播:媒介环境是议题设置的原生态 |
3.2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议题设置的模型分析 |
3.3 媒体健康传播议题的话语解构 |
3.3.1 健康传播的卫生话语解构 |
3.3.2 健康传播的社会实践话语解构 |
3.4 对媒体设置健康传播议题的原则之思考 |
3.4.1 科学性原则 |
3.4.2 通俗性原则 |
3.4.3 现实性原则 |
3.4.4 多元性原则 |
3.4.5 公益性原则 |
4 历史变迁对当代媒体设置健康传播议题的启示 |
4.1 当代健康类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1 电视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2 报纸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3 杂志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4 网络等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2 当代健康类媒体的议题现状总结 |
4.2.1 议题结构的呈现 |
4.2.2 议题的话语偏好 |
4.2.3 议题设置现状解析 |
4.3 当代健康类媒体议题设置的优化方向 |
4.3.1 议题主要优化方向:优先发展运动议题 |
4.3.2 选择优先发展运动议题的原因 |
4.4 运动议题优先发展的策略 |
4.4.1 机会策略-创造运动议题传播机会 |
4.4.2 信源策略-运动议题信源权威、可信 |
4.4.3 受众策略-运动议题兼顾受众群体 |
4.4.4 内容策略-运动议题内容亲民、丰富 |
4.4.5 效果策略-运动与其他议题达到动态平衡 |
4.5 运动议题优先发展的环境保障 |
4.5.1 政策保障-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形成大健康格局 |
4.5.2 体制保障-优化媒介体制,搭建传播平台 |
4.5.3 人才保障-加强健身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人才参与信息传播 |
4.5.4 文化保障-营造运动促进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 |
4.5.5 服务保障-发展运动健身服务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5.6 监督保障-加强运动促进健康的媒体信息监管 |
4.6 其他优化方向的思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发展阶段及议题特征 |
5.1.2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特征 |
5.1.3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动因 |
5.1.4 健康类媒体议题设置的模型 |
5.1.5 媒体健康传播的话语分析 |
5.1.6 媒体健康传播议题的设置原则 |
5.1.7 当代媒体的健康传播议题设置现状及优化方向 |
5.2 建议 |
5.2.1 优先发展运动议题的策略 |
5.2.2 优先发展运动议题的环境保障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
(一) 时空分布 |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
(一) 《山东卫生》 |
(二) 《健康报》(复刊) |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7)优化组织机构模式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明确信息产生和处理的过程 |
2 明确信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系中的流通途径 |
2.1 CDC之间的信息流通途径 |
2.2 CDC内部存在的三大主要的信息流 |
2.2.1 信息流之一 |
2.2.2 信息流之二 |
2.2.3 信息流之三 |
3 目前CDC存在的主要组织机构模式 |
4 提出 “10+1+1” 优化的组织机构模式 |
4.1 “10+1+1”组织机构模式提出的依据 |
4.2 “10+1+1”组织机构模式的内部关联及优势 |
5 小结 |
(9)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困境 策略 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思路和指导性研究方法 |
(二) 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 |
(三)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 |
一、论证病预防控制体系现存问题和首要问题 |
(一)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归纳和分析 |
(二) 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众多存在问题中的首要问题 |
(三) 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危害 |
二、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根源和形成机制 |
(一) 从政府筹资职能角度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 |
(二) 从政府管理职能角度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 |
(三)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形成机制 |
(四)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配置状况和存在问题 |
第二部分 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关键策略和改革步骤 |
一、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治本策略研究 |
二、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改革步骤研究 |
(一) 政府重视程度对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作用 |
(二) 政府适宜投入对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作用 |
(三) 对"增加财政投入稳定性和投入效率"政策思路的论证 |
(四) 对"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作效率"政策思路的论证 |
(五) 对"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稳定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政策思路的论证 |
(六) 对"稳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非公共产品服务"政策思路的论证 |
第三部分 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主要措施研究 |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界定 |
(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类别、内容和项目的界定结果 |
(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与原有职能项目的比较 |
(三) 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界定公共职能项目的认可程度 |
(四) 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和项目的开展比例分析 |
(五) 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和项目的操作程度分析 |
(六) 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和项目的完成程度分析 |
(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论证指标和人口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 |
(八)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认可程度、开展比例、操作程度和完成程度 |
(九) 小结 |
二、承担公共职能所需的人力配置标准 |
(一)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现状 |
(二)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研究考虑的因素和指标 |
(三) 人力配置标准研究所考虑的因素和表达指标的意向论证结果 |
(四)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基准值测算思路、方法和过程 |
(五)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配置标准基础上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 |
(六) 小结 |
三、承担公共职能所需的最低经费配置标准 |
(一) 全国总体最低经费配置标准 |
(二) 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低经费配置标准 |
(三) 小结 |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设施建设标准 |
(一) 基本指导思想 |
(二)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
(三) 建筑面积 |
(四) 建设用地 |
(五) 规划布局 |
(六) 建筑要求 |
(七) 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
第四部分 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人力和经费研究 |
一、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职能界定 |
(一) 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和项目界定 |
(二) 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和项目特性分析 |
(三) 基层卫生组织公共职能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关系 |
(四) 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情况分析 |
二、基层卫生组织落实公共职能需人力分析 |
(一) 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人力配置分析 |
(二) 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人力配置标准的思考 |
三、基层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经费配置研究 |
讨论 |
一、研究小结 |
二、研究创新和应用 |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
正文参考文献 |
就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综述 |
综述一 部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介绍 |
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简介 |
二、俄罗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简介 |
三、英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简介 |
四、日本疾病预防控制控制体系简介 |
综述二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历史沿革 |
一、初创时期(1949—1952年) |
二、建立发展时期(1953—1965年) |
三、"文革"破坏时期(1966—1976年) |
四、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 |
五、改革调整时期(2001—2003年) |
六、健全发展时期(2003—) |
综述三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
一、关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 |
二、关于存在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 |
三、关于解决公共职能缺位问题的策略 |
四、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 |
五、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配置和经费配置标准 |
综述参考文献 |
研究结果被采纳后形成的相应文件附件 |
附件1 关于组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建议 |
附件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
附件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具体条款) |
附件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
附件5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制规定 |
附件6 省、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
附件7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
附件8 卫生部疾控司出具的研究成果应用证明 |
(10)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要求及培训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 研究的方法、过程 |
二、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及其人员培训的要求 |
(一) 高技术战争对卫勤保障的影响 |
1 新的作战理论要求卫勤组织和指挥体制的变革 |
2 武器发展和复杂环境使卫生防病更加困难 |
3 信息对抗和高强度作业要求保护提高军事作业能力 |
4 核化生威胁要求加强“三防”医学的研究与培训 |
(二)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及人员培训的影响与要求 |
1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内容的影响与要求 |
2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对象的影响与要求 |
3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方式的影响与要求 |
三、 我军军事预防医学培训现状 |
(一) 军事预防医学培训内容有所改进,但距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
(二) 军事预防医学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对各级预防医学人员培训不足的问题 |
(三)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初步应用到军事预防医学训练中,但普及与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
1 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
2 培训方式有待改进 |
四、 对策建议 |
(一) 建立适应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的内容体系 |
1 加强卫生防病能力的培养 |
2 加强卫生防护能力的培养 |
3 加强军队营养学能力的培养 |
4 加强军事医学心理学能力的培养 |
5 加强卫勤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 |
6 加强适应联勤保障能力的培养 |
7 加强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和人-装结合能力的培养 |
8 加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
9 加强人体功效学及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
10 加强医学人文科学能力的培养 |
11 加强平时训练素养与医护技能的培养 |
(二) 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军事预防医学培训体系 |
1 加强卫生防疫技术干部的培训 |
2 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干部的培训 |
(三) 建立远程教育体系 |
1 依托总参军训网,建立军事预防医学训练网 |
2 建设军事预防医学训练网中高速地区网 |
3 建设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录 |
致谢 |
四、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探讨 关于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J]. 徐汉明. 法学, 2020(09)
- [2]安徽合肥城市社区卫生科普状况及对策研究[D]. 汤杏.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社会正义视阈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D]. 任飞. 苏州大学, 2019(06)
- [4]武警内卫总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以武警四川省总队为例[D]. 李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与启示[D]. 王兴一.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1)
- [6]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7]优化组织机构模式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J]. 申跃峰,王晓智. 首都公共卫生, 2009(05)
- [8]设立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的做法与探讨[J]. 刘文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01)
- [9]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困境 策略 措施[D]. 于竞进. 复旦大学, 2006(02)
- [10]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要求及培训对策研究[D]. 张晓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01)
标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 医疗论文; 社会公平正义论文;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 社区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