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经”的雅号别称(论文文献综述)
张译尹[1](2021)在《米芾《书史》补注汇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补注就是以注本中的注释为基础,加以考辩与分析,选用恰当的例证予以补充或驳正。对未注却有必要出注之处补充了新增注释与例证。米芾是北宋着名的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在书画方面颇有造诣,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其理论着作有《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砚史》、《山林集》等。其中《书史》作为一部开後世书画着录之风的典藏之作,内容相当丰富,包罗了从西晋至五代书家的品评、碑帖渊源、流转及鉴藏、书画装裱、临摹与作伪、收藏者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米芾的所见所闻及收藏和鉴赏的经历与经验。为後世的品鉴者提供了鉴藏依据,影响深远,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对《书史》进行补注汇评,主要针对现有的注释版本进行补注,并相应地加入笔者的观点和看法,以便读者理解及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书史》补注汇评进行论述,具体论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米芾以及《书史》的研究现状,版本问题、米芾《书史》补注汇评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即对米芾进行简单的概括与评述。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主体,即本文的第二章。是对《书史》进行补注汇评的部分。首先,针对现有的版本对《书史》全文进行校对,找出版本差异,并加以解释说明。校对部分主要以卢靖1《湖北先正遗书》民国十二年(1923)影印本为底本,以明王世贞编《王氏书苑》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清纪昀等纂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宋左圭撰《百川学海》民国十年(1921)影印本、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1959)补印本、黄正雨、王心裁1校《米芾集》(2002)本、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2009)本、赵宏注解《书史》(2013)本、《钦定四库全书·书画史》(2014)影印本加以参校;其次,注释部分主要依据赵宏注解《书史》本为注本,对其包含的所有注释进行考究、选择性地补充或驳正以及个别必要注释的新增;最後汇集相关着作、文章对《书史》的评价,不当之处以按语的形式阐述我们的见解与观点来进行汇评总结,综上几方面汇集成篇。
孙永贞[2](2021)在《《异号类编》俗语词研究》文中指出
颜程龙[3](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杨颜珲[5](2019)在《理鬯和《寒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鬯和,字卿云,别号寒石,开封西华人,明末“苏门三贤”之一。原姓李,因耻与李自成同姓,易姓为理。万历二十四年(1596)生,顺治三年(1646)殉虔州而亡。理鬯和生平着作丰富,值明末战乱,先生殉难之后大多散佚,现仅存《寒石先生文集》三卷。文献考辨篇主要梳理《寒石先生文集》的版本源流,考证理鬯和生卒年,并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出理鬯和的生平事迹、活动轨迹。诗文研究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理鬯和的文学观、诗文概况及诗风与文风做进一步研究。理鬯和文学观主要是唯“情”至上。诗歌概况主要是将其诗歌分为即事感怀、送别题赠、写景叙事等三大类,诗歌特色主要有“劲健恣肆”之风、想象奇特,用典丰富的特点。其散文的艺术特色为人物生动传神;语言恣肆奔放。文献整理篇主要是对《寒石先生文集》的校勘整理。现存版本主要有5个,因这些版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出入且都不完整,故将现存5个版本都作为校本,由笔者对理鬯和诗文重新进行校勘整理,并对典故、史实、人物、地名等进行注释。整理出《寒石先生诗文集》五卷目前最为完善的工作本。
李如男[6](2019)在《《太平御览》引《尔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平御览》(983年)由北宋李昉、扈蒙等学者奉敕编纂的综合性类书。目前学术界对《太平御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1佚方面,其研究空间还很大。论文以中华书局1960年影宋本《太平御览》爲底本,将文本数字化,并建设语料库。运用文献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藉助计算机辅助,整理引书并分类,摘录《尔雅》引文并按照其在今本《尔雅》中的顺序条列其目,进行梳理研究。《太平御览》引书种类衆多,其中引书1948种,单篇文章1627种;引《尔雅》626条,重复条目69条,其中1条出自《方言》,1条出自《小尔雅》,3条出自《广雅》。引文的引用主要是爲了给条目释义,其主要形式爲单引原文、单引原文加注释。其引文内容与今本有同有异,相异之处主要表现爲异文、)、脱、衍、倒、注音等方面。如“葘”与“菑”与异文有关,“砧”与“椹”属同义替换;其注音材料或出自郭注,或是编者根据陆德明《释文》所加,或是编者加。由於客观及自身原因,文中所论,尚存不足,期待进一步改进。
吕姝焱[7](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提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封闪[8](2019)在《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宗瀚,祖籍江西临川,其祖父迁居广西,遂为事实上的广西桂林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清中期着名书法家、文学家。晚年自定其所作为《静娱室偶存稿》,其子李联珂于道光十六年将之付梓刻印。《静娱室偶存稿》内容包括题咏诗、唱和诗、酬赠诗、咏物诗、行旅诗、记游诗和其他,其中题咏诗和酬唱赠答两类占据大半篇幅。艺术风格显着,有以下特点:第一,多五言、七言和杂言古体长篇;第二,多作自注;第三,多用瘴气、榕树、苍梧、湘江等粤西和湖南地域特色意象;第四,喜欢用典、余味悠长;第五,语言清远、结构谨严。时人邓显鹤赞之曰:“其为诗寄托遥深,酝酿古厚,浏然以清,悠然以远,沉思孤往,余味曲包。”诗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本文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前言,主要介绍李宗瀚的生平及诗歌内容、艺术特色等,下编是对《静娱室偶存稿》作断句标点注释。《静娱室偶存稿》一书,仅有清道光十六年刊本孤本传世,现今诸丛书所收者,均为此版本,故无法采用不同版本校勘的研究方式。本研究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所编纂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四九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版)所收《静娱室偶存稿》为工作底本,对原文作断句标点,并借助工具书和其他相关文献,对诗中的词语、典故、人名、地名等作注。
高军[9](2019)在《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文中指出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广蕲州人(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着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文章旨在对其人及其诗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还原基本史实。梳理顾景星的家世背景、生平概况、文学交游,从而形成对其人的整体印象。尤以对蕲州顾氏始祖信息的更正、献疑,景星游历过程中文学活动的还原和参与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试史实的辨正为重点。第二章考索顾景星生平着述与思想。辨正了《贉池录》和《黄公说字》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撰着提供了部分现成材料,但并非如顾三经所说是后者的底本。对所经眼的康熙至光绪年间刊刻的各版《白茅堂集》进行考述,勾勒出版本递嬗的轨迹。顾景星参加了康熙十八年(1679)的博学鸿词科,似应排除出遗民之列,但体认他博学鸿词科期间的心路历程,进而解读其遗民心态,尚可见出他的身不由己与坚定的遗民信念,故宜将其视为明遗民。至于晚年对清政权的“归心”,则是时空变换后遗民心态的自然流变。顾景星以“自然”和“转益多师”的诗学理念应对门户分争,并针对明代乐府诗创作以及乐府诗音乐、体式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散文理论则针对时人规模唐宋的流弊而发,尝试于秦汉与唐宋的争执之外,树立折中理性的法则,非如四库馆臣和李祖陶所说仍以“王李为归宿”。第三章为顾景星诗歌研究。就题材内容而言,顾景星的诗歌既有与众多明遗民相同的抒写遗民情志的共性,又有表达一己情怀的个性,可划分为“故国之思、感怀身世、心系民瘼、寄情山水”等七类。诗歌取径与理论同步,呈现出广泛师法的特征。于前代诗人中,尤深得杜诗法乳,体现为成句、句式、内容层面的系统学习。诗艺方面,主导风格存在明显嬗变痕迹,“沉郁悲慨,晚年改辙”,暗合康熙诗坛风会的转向。因其人腹笥渊博,故有以学入诗的倾向。就体式而言,歌行和排律最能见出其诗才,施闰章以“恢博雄悍”形容之,甚为精当。第四章为顾景星的古文研究。三百余篇古文涵盖十九种体材,可称丰赡。以思想内容划分,有“经世的热情”“史事的评议”“学问的求索”“节义的表彰”四种类别。顾景星的自白、《白茅堂集》诸家序文、李祖陶《<白茅堂文录>引》与《白茅堂文录》中诸文末尾的评语为把握景星古文艺术提供了参考,可总结为“取法先唐,以古为尚”“随意伸缩,自行自止”两端。
宋世瑞[10](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认为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二、“五经”的雅号别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经”的雅号别称(论文提纲范文)
(1)米芾《书史》补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米芾《书史》补注汇评的重要性 |
二、米芾研究现状综述 |
三、《书史》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米芾概述 |
一、米芾生平 |
二、米芾文学 |
三、米芾书画 |
四、米芾学术着作 |
第二章 《书史》补注汇评 |
一、《书史》注释凡例 |
二、《书史》补注汇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理鬯和《寒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文献考辨篇 |
第1章 《寒石先生文集》版本考述 |
1.1 《寒石先生文集》版本情况 |
1.2 《寒石先生文集》版本源流 |
第2章 理鬯和家世生平考述 |
2.1 家世考述 |
2.2 生平考述 |
诗文研究篇 |
第3章 理鬯和文学观 |
3.1 唯“情”至上 |
3.2 文学观成因 |
第4章 理鬯和诗歌概况与诗风 |
4.1 理鬯和诗歌概况 |
4.2 理鬯和诗风 |
4.2.1 “劲健恣肆”之风 |
4.2.2 想象奇特用典丰富 |
第5章 理鬯和散文概况与文风 |
5.1 理鬯和散文概况 |
5.2 理鬯和文风 |
5.2.1 人物生动传神 |
5.2.2 语言恣肆奔放 |
结语 |
文献整理篇 |
《寒石先生诗文集》 |
凡例 |
目录 |
卷一 |
古体诗 |
今体诗 |
卷二 |
渔鼓曲 |
公鸡谣 |
母鸡谣 |
打油诗 |
卷三 |
赋 |
序 |
记 |
碑 |
跋 |
墓志铭 |
卷四 |
书 |
传 |
卷五 |
杂着 |
附录一 :刊误本 |
附录二 :序、跋、小传 |
附录三 :前后论定姓氏 |
附录四 :理鬯和家谱及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太平御览》引《尔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太平御览》 |
1.2 《太平御览》研究概况 |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 《太平御览》引书分类 |
2.1 《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概述 |
2.2 引书概述 |
2.3 《太平御览》引书分类 |
2.4 其他 |
3 《太平御览》引《尔雅》例释 |
3.1 引《尔雅》概述 |
3.2 引《尔雅》例释 |
4 结语 |
4.1 创新点 |
4.2 不足之处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引言 |
第一章 李宗瀚的生平与成就 |
第一节 由临川迁桂的李氏家族 |
一、祖父迁桂,家道始兴 |
二、父亲重教,斯文日隆 |
三、三代四代,更有名家 |
第二节 李宗瀚的生平及思想 |
一、李宗瀚生卒年 |
二、李宗瀚履历 |
三、儒道释的融合——李宗瀚其人思想 |
(一)学而优则仕 |
(二)事亲纯笃,骨肉情深 |
(三)行道以自隐 |
(四)学禅以自怡 |
第三节 李宗瀚的文学、书法和收藏 |
一、文学得与失 |
二、书法名重一时 |
三、收藏家 |
第四节 《静娱室偶存稿》版本及李宗瀚研究现状 |
一、《静娱室偶存稿》版本 |
二、李宗瀚相关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静娱室偶存稿》题材内容 |
第一节 题咏之作 |
第二节 行旅之作 |
第三节 咏物之作 |
第四节 记游之作 |
第五节 酬赠之作 |
第六节 唱和之作 |
第七节 其他 |
第三章 《静娱室偶存稿》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多古体长篇 |
一、多古体的原因分析 |
(一)古体长篇平仄相对自由 |
(二)古体长篇对仗要求不高 |
(三)古体长篇用韵比较宽松 |
二、《静娱室偶存稿》各类古体长篇分析 |
(一)五言古诗 |
(二)七言古诗 |
(三)杂言古诗 |
第二节 多作自注 |
一、自注的位置 |
(一)标题自注 |
(二)诗中自注 |
二、自注的作用 |
(一)解释相关时间节点 |
(二)解释写作对象 |
(三)解释写作地点 |
(四)解释相关写作背景 |
(五)解释所用典故、史实 |
(六)解释所涉古诗文 |
第三节 多用粤西、湖南地域特色意象 |
一、苍梧 |
二、榕树 |
三、瘴 |
四、湘江 |
第四节 喜用典,富余韵 |
第五节 语言清远,结构谨严 |
下编 |
《静娱室偶存稿》点注 |
凡例 |
静娱室偶存稿 |
卷首行状 |
《静娱室偶存稿》卷上 (古今体诗一百四十四首) |
次韵胡雒君征士《正月十八日晨起登南薰亭看雪》 |
送沈秋渠之广州 |
哭徐临谷同年五十韵 |
汤平庄招游铁佛寺小集华景洞 |
吴兰雪有“鹤意似听诗”句,项道存为画图,同人赋诗 |
乙丑七夕 |
秋海棠[10] |
题孔云谷刺史《松壑流泉图》 |
望衡岳 |
衡山吟 |
仲冬登岳阳楼,时岳州试罢将赴澧州 |
晚泊洞庭 |
次韵景忆山中丞游岳麓 |
过桃源 |
辰阳船溪驿行馆对紫荆感怀 |
二鸟吟 |
黔阳道中雨行 |
偶展《家园娱稚图》及旧题句,长儿联璧忽亡三岁矣,感书四十字寄痛 |
永顺试院夜作 |
澧州吊宋玉墓 |
楚江怀古 |
楚中吊古三首 |
屈平 |
宋玉 |
贾谊 |
游岳麓寺敬和家大人作 |
湘江夜泊迟友人舟不至 |
君山僧赠斑竹 |
雪后过重湖时将按试澧阳 |
夜宿湖心忆同行诸君子 |
舟居 |
常德试竣赠别应孺华孝廉,时其弟未堂太守留主讲朗江 |
江夜怀陶丈季寿 |
久不得黄立之消息因寄 |
念妹 |
人日送别朱让泉内弟 |
过耒阳感赋即赠常誉堂明府并序 |
永州途次遇钱氏妹归宁 |
重过浯溪 |
邵阳黑田驿趁凉夜行即事 |
秦小岘侍郎得告归里,同人饮饯于陶然亭,赋诗为别 |
题朱勋楣编修《鹭塘耦耕图》 |
英煦斋司农同年得独孤兰亭及赵十三跋烬余残字,属余为编次付装,并见示自摹赵迹响拓本,即题其后 |
书斋小桃忽得一花,诗以赏之 |
唐镜海编修为其外姑杨孝妇金淑人征诗 |
题法梧门祭酒《诗龛五家图卷》 |
题梧门先生《西涯图》 |
近见刘文清公所藏褚黄庭,品为褚书第一,并题绝句,敬和其后 |
题陈钟溪侍郎同年《书贽图》 |
次韵王春城明府《招游叠彩岩》 |
叠前韵 |
树根虎歌 |
再作 |
子鹿 |
我园晚菊 |
濡滞洞庭道中作 |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
奉和覃溪先生《恩加二品衔重宴琼林诗》 |
六月十日雨中携家集尺五庄观荷,并约吴兰雪、家子佩及蓝又航、杨飞泉、张鲤堂三生同游,是日为内子初度 |
《新城陈氏南昌旧园图诗》为石士侍御作 |
题董小槎编修《秋镫对读图》 |
七月七日朱虹舫学使、叶琴柯方伯、祝与亭廉访、宋梅生观察、梁接山太守小集桂隐山斋,因泛舟杉湖 |
题宋梅生观察《借园八景图册》 |
杉湖烟雨 |
榕寺霜钟 |
竹渚垂纶 |
松亭坐月 |
尧山积雪 |
独秀晴岚 |
渔市春声 |
莲舟晓渡 |
中秋前二日梅生观察招同人泛月杉湖,分韵得星字 |
九月望日庆蕉园中丞招饮因而园,即席分韵得菊字 |
次韵答梅生观察除日泛舟过湖西庄访余不值见赠 |
程任斋廉访出示《太夫人教子图》,奉题册后 |
倦飞亭看菊 |
正初我园新楼赏雪 |
人日集湖西庄次王老圃韵 |
再次前韵题湖西庄 |
慈乌啼 |
铜鼓歌 |
五十初度书怀 |
题家黼之《乞食图》黼之为恭毅公孙 |
蒋小榭《小红雪楼图》小榭为心余先生曾孙 |
汤雨生骑尉《秋江罢钓图》 |
咄咄 |
敬次家大人《感事》原韵 |
次韵中秋湖西庄待月 |
登越王台次曾宾谷先生题壁韵 |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
饯送叶琴柯同年入都即次留别原韵 |
送宋梅生观察罢职归南昌 |
余北上入中州界,日在秋霖泥潦中,时兰阳河决,南北岸冲漫多处,匪徒行路之忧矣,感喟成篇 |
由武陟绕小道至获嘉 |
九日宿邯郸县驿 |
过黄鹤楼遣怀 |
浯溪作 |
岁除前三日零陵令曾生石友出湘口远迎兼载酒食相饷即赠 |
新正入粤界作 |
喜陈文恭公元孙哲臣以解元掇会状因寄 |
园居秋咏 |
重阳前一日朱楚亭龙山书屋看桂同邓湘皋孝廉作 |
湘皋次余看桂诗韵赋芙蓉且邀同赋 |
哭凰台令陶丈季寿 |
同湘皋对菊作 |
展九日湖西庄赏菊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分韵得篱字 |
独秀山 |
前诗意未尽次日复得一首 |
题湘皋《松荫堂图》堂为其祖松堂先生读书处 |
庚辰秋杪同邓湘皋、孙冶山、家弟小松步出城北至虞山,小憩南薰亭 |
游中隐山 |
仲冬十九日邀同邓湘皋、家东涵游七星山,寻龙隐月牙弹子省春诸岩至栖霞洞,薄暮而还 |
屏风山寻范石湖所题空明洞壶天观慨然有作 |
寒食日过栖霞寺次壁间陈文简公诗原韵 |
湘皋见示再叠文简韵诗复叠韵奉答 |
次韵答湘皋《湘江月夜》见寄 |
题湖东楼壁 |
题五弟《小松山房图》后 |
素心兰 |
与诸子游隐山六洞 |
《静娱室偶存稿》卷下 (古今体诗一百三十八首) |
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踰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
蚕豆花和陈莘园 |
次韵答莘园三月七日过饮湖西庄见赠 |
韶音洞后看菜花 |
再作 |
又咏菜花二首 |
题桂隐山斋牡丹 |
静娱室八咏 |
汉淳于长夏承碑 |
隋丁道获书启法寺碑 |
唐虞世南书夫子庙堂碑 |
唐魏栖梧书文荡律师碑 |
文与可《晚霭横看》 |
李迪《牧牛图》 |
晏元献所藏铜雀瓦砚 |
陆放翁砚 |
过云林山馆赠湘皋 |
次韵湘皋《索旧所赠龙鬒席》 |
夏日偕湘皋易无咎家东涵游白龙洞刘仙岩 |
答湘皋见示近什 |
题徐春粼《放鹇图》 |
蝇 |
白燕 |
白雁 |
四月十一日唐藿君、邓湘皋、晏筠塘诸君过拓园泛舟至湖西庄小集,答筠塘见赠 |
敬和家大人《移韦石作》 |
姑妇双节行 |
烈女冯秀琼吟 |
题费新桥廉访《泛海图》 |
长句谢煦齐参政寄赠自用端石砚并所制墨 |
偶述 |
西城上看李花感怀 |
同唐藿君、杨环溪、晏筠塘隐山看桂,因集湖西庄 |
南山鸱 |
泊梧州 |
哭殇儿敏生 |
题王石谷《载竹图》 |
张蒙山《守梅图》 |
送思恩太守家兰卿二兄 |
题郭兰石编修所藏唐颜升《瘗琴铭》并其妻庄清卿《阴心经》后 |
悯忠寺后新立谢文节公祠 |
书陈石士学士《八贤剩墨图》 |
又题《寒闺访梦图》 |
雪后过斌少仆笠耕即赠 |
舒铁珊舍人《章林惜别图》 |
又题《吟香山馆图》 |
侯叶唐编修堂上三世苦节诗 |
题史忠正公遗札后 |
送廖春泉南归 |
题杨鉴泉明府《抱经草堂图》 |
题徐晴圃方伯《拈花图》 |
晴圃又以《从军陕右图》索题 |
陆忠宣公从祀孔庙诗 |
邓湘皋孝廉属题其仲兄云渠先生《松园听雨图》 |
松园旧有连床约,要听萧萧夜雨声。 |
湘皋又见示《南村耦耕图》,并题其后 |
大兴朱笥河学士典学闽中,士相见者令各贡一石勒名充贽,凡得石三百三十有三,因作亭以名之,韩树屏中丞继使是邦,倩幕客黄君绘《三百三十有三士亭图》,写真并及其少子焉 |
送韩树屏少空致仕归里 |
《密县超化砦景贤祠图》为邑侯杨蕉雨炳室题 |
题黄树斋太史《思树芳兰图》 |
陈石士学士倩朱野云橅余所得十洲《东坡笠屐图》,为题长歌 |
题朱兰嵎临李伯时《坡公笠屐像》 |
潘绂庭《秋林琴趣图》 |
《孤舟泛海图》为周少帆太守题 |
《拯鸡行》为朱野云山人作 |
书潘芝轩同年所藏《仙瀛雅集图卷》后 |
又题芝轩《枌社奎光吟卷》 |
题潘星斋(曾莹)《莲塘消夏图》 |
家海帆太守《海上钓鳌图》 |
顾晴芬司农《木竹柴门图》 |
滇南黑龙潭有唐梅二株,陈望坡尚书抚滇时,顾南雅学士适视学其地,花时每同游赏,学士为尚书图作巨幅,因题其后 |
题谢佩禾《青山别墅图》 |
质邸画娑罗木花奉题二绝 |
顾南雅学士属题其弟苹洲《三兄竹趣图》 |
顾南雅为潘绂庭临杨补之《梅横卷》 |
题李曦古所画《黄文节公庐山观瀑图》 |
腊月十九日兰雪邀为坡公作生日,适值大雪,因写《东坡雪堂图》,使各赋之 |
消寒集分赋近畿名胜,拈得黍谷 |
宾谷先生消寒席上观黄尊古《长江万里图》歌 |
书朱芝圃同年《瀛馆集仙图》后 |
题沈饴原学士《郊居图》 |
钱深庐广文属题其曾祖文端公《直庐问寝图》 |
题常润斋观察《秋圃观弈图》 |
曹玉水舍人藏其祖济寰给谏遗瓮,其父剑亭先生继入台垣, |
两世谏草焚其中,因绘图征诗以记其事 |
杨飞泉《焚香小照》 |
题成兰生太守《西湖镜影图》 |
谭菊农将之官四川,画《且泊图》寄意属题 |
殳积堂《桐阴觅句图》 |
奉题王珠潭夫子《松桂读书图遗照》 |
题杨北樵明府《黄叶村人图》 |
丹徒杨子坚(铸)《载酒前缘册子》 |
《雁宕探奇图》为张芥航河帅题 |
有持归安章翁《昆季四皓图》乞题者,漫书一律 |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会图》 |
陈芝楣太守《棠芝图》 |
梁茝林方伯见示《小山丛桂图》,感而有作 |
茝林重修沧浪亭绘图纪事为赋一诗 |
齐秋颿观察有《桐阴观奕图》并《青灯有味似儿时》卷子,各赋一绝 |
题天台张明府(如梧)《三谷种梅图》 |
《春波洗砚图》为杭州徐协镇(庆超)题 |
九日台州校士馆得丹桂一枝供几上 |
感衰 |
仙居王节母诗 |
雨中过天台不果游 |
再过天台阻雨不得登,作长句遣兴 |
过石门洞观瀑 |
游雁荡吟 |
重阳后十日游雁荡诸胜,中途杨紫卿独往大龙湫[10],予与同人遂至灵岩寺[11],紫卿以诗见投因答 |
卷末跋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顾景星家世、生平考述 |
第一节 家世探究 |
一、顾景星家世源流 |
二、家世背景对顾景星的影响 |
第二节 生平概况 |
一、明季难作,流寓江南(1643—1650) |
二、家计艰难,干谒游食(1651—1677) |
三、鸿博试后,杜门息影(1678—1687) |
第三节 文学交游 |
一、与清廷官宦的交游 |
二、与遗民、布衣的交游 |
第二章 顾景星的着述与思想 |
第一节 生平着述 |
一、顾景星着述概观 |
二、《白茅堂集》经眼版本述略 |
第二节 遗民心态 |
一、博学鸿词科前后的心路历程 |
二、顾景星的遗民思想解读 |
第三节 文学思想 |
一、诗歌理论 |
二、散文理论 |
第三章 顾景星诗歌研究 |
第一节 题材取向 |
一、感怀身世 |
二、心系民瘼 |
三、寄情山水 |
四、凭吊哀挽 |
五、闺情代言 |
六、赠答唱酬 |
第二节 诗学渊源 |
一、广泛取法的学诗路径 |
二、深入少陵之室 |
第三节 诗艺特色 |
一、沉郁悲慨,晚年改辙 |
二、腹笥渊博,以学入诗 |
三、歌行排律,恢博雄悍 |
第四章 顾景星古文研究 |
第一节 思想内容 |
一、经世的热情 |
二、史事的评议 |
三、学问的求索 |
四、节义的表彰 |
第二节 艺术特色 |
一、取法先唐,以古为尚 |
二、随意伸缩,自行自止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顾景星所拟乐府古题 |
附录二 :顾景星集外文字拾零 |
附录三 :《白茅堂集》诗歌系年献疑一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五经”的雅号别称(论文参考文献)
- [1]米芾《书史》补注汇评[D]. 张译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异号类编》俗语词研究[D]. 孙永贞. 宁夏大学, 2021
- [3]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理鬯和《寒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杨颜珲. 湘潭大学, 2019(02)
- [6]《太平御览》引《尔雅》研究[D]. 李如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D]. 封闪.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D]. 高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