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hPa温度对冬季南海SST月异常响应的传播路径

500 hPa温度对冬季南海SST月异常响应的传播路径

一、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500 hPa TEMPERATURERESPONS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ST MONTHLYABNORMALITY IN WINTER(论文文献综述)

党少华[1](2020)在《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事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影响人类早期文明演化的重要气候事件,4.2ka气候事件的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重建4.2ka气候事件期间热带海洋的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对于理解4.2ka气候事件的过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生长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群岛和海南岛文昌海域的7块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样品作为材料,它们覆盖年代分别为4420-4312 a BP(YX10-60),4189-4112 a BP(YX10-38),4181-4177 a BP(WC45),4052-4005 a BP(YX10-12),3996-3978 a BP(WC92),3800-3793 a BP(WC94),和3775-3757 a BP(WC42)。基于所测量的骨骼生长率重建了年分辨率的海水表层温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基于测试的Sr/Ca值和δ18O值,重建了月分辨率的SST和海水表层盐度(SSS,Sea Surface Salinity)。对获得的SST和SSS数据进行插值处理、滤波分析、频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重建了南海北部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气候特征,获得以下结论:(1)生长率和Sr/Ca记录所重建的SST均显示在整个4.2ka气候事件期间其温度低于现代2℃,南海北部处于冷期。在该气候事件的早中期阶段(4500-4100 a BP),SST呈现下降趋势,但年代际波动较小;在该气候事件的晚期(4100-3800 a BP),年内、年际、年代际SST均呈现大幅度波动,波动幅度远高于现代。(2)基于海南岛文昌海域滨珊瑚中的Sr/Ca和δ18O记录,我们重建了当地在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雨季变化。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在4.2ka气候事件的雨季主要发生在夏末-初冬时节(8-12月)和秋末-初春时节(11-3月),明显不同于现代(5-9月)。雨季的变化使得南海北部在当时呈现出“夏干冬湿”的气候特征。(3)基于珊瑚重建的SST变化,我们重建了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多尺度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活动。结果表明,4.2ka气候事件期间气候背景以持续性的La Nina态为主。但在4000a BP前后,气候在La Nina态和El Nino态之间频繁转换,SST呈现大幅度冷、暖波动,这可能与东太平洋型(极端型)El Nino事件骤然增多造成短时间内ENSO活动迅速增强有关。(4)ENSO活动是导致4.2ka气候事件的重要原因,表现在持续性的La Nina态气候背景叠加上两次短时间尺度的El Nino态气候突变。持续性的La Nina态气候不仅导致了当时的低温气候背景,也通过影响雨季变化造成毗邻区域出现夏季暖干、冬季冷湿的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叠加上突变的El Nino态气候导致当时旱、涝灾害频发,社会生产力下降,造成了当时诸多人类文明的衰落。

马圆[2](2019)在《热带外天气系统对夏季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和登陆热带气旋信息,以及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提供的2018年TC信息。定义了大气环状模(CGT)和大气环状模指数(CGTI),分析了1949-2016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位置与强度变化特征,研究了热带外天气系统与中国大陆TC登陆频数的关系,分析了引起2018年夏季登陆中国大陆TC频数异常的原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CGT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有五个异常中心,CGTI在1949-2016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存在一个2-3年的周期振荡。CGT与大尺度环流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CGTI与中国大陆登陆TC频数气候变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当CGT表现为正位相时,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急流南侧的反气旋切变增强,使TC登陆过程的活动区域200 hPa的辐散增强,此外,对流层高层Rossby波能量向南传播增强,形成波通量辐合,导致东风异常,产生了东风异常的引导气流和纬向风垂直切变,东风切变异常使得切变减小,增加了TC登陆中国大陆的可能性。(2)1949-2016年间,WPSH面积增大,强度增强,并向西延伸。我国东部副热带地区登陆TC频数的变化与WPSH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在强度指数的负异常年,低层相对涡度偏大,会造成TC生成频数偏多,从而导致登陆的TC频数偏多。此外,由于500 hPa WPSH北侧西风气流相对较弱,导致中国东部副热带地区的西风引导气流明显弱于正异常年,有利于TC在该区域登陆。(3)2018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的TC较常年明显偏多。影响2018年TC登陆频数异常增多的副热带天气系统主要是WPSH,CGT的影响很小。在2018年夏季,低层相对涡度偏大,导致TC生成频数偏多,有更多的TC在中国大陆登陆。此外,受500 hPa位势高度场影响,引导气流在中国东部25-35?N附近为明显的东南气流,有利于TC在副热带地区登陆。中国东部副热带地区的东风切变有利于TC登陆过程的维持。纬向垂直风切变的这种分布是由200 hPa纬向风的分布决定的。

傅心雨[3](2019)在《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大气响应》文中提出北大西洋地区除了存在周期为70年左右的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之外,历史长期气候记录中英格兰温度(Central England Temperature,CET)与格陵兰冰芯净雪累计率还存在20年的显着周期波动。同时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存在周期为20-30年并呈逆时针旋转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模态。本文对该SST旋转模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大气响应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利用观测ERSST、CET与格陵兰冰芯净雪累计率分析了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与其临近地区的气候的20年显着年代际波动,从ERSST中提取出的该SST旋转模态周期约为40年。耦合模式CCSM4(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4)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ontrol)与RCP8.5增暖情景下的SST中均能提取出SST逆时针旋转模态,其中piControl下的SST旋转模态周期为20年,RCP8.5增暖情景下的SST旋转模态周期为30-40年,这两种SST旋转模态的机制与空间形态均是相似的。由于缺乏全球增暖前分辨率高且可信度高的SST观测资料,因此暂时无法从观测SST中提取出周期为20年的SST旋转模态,其旋转模态在观测SST中周期延长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进一步使用CAM4(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4)模式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了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的20年SST旋转模态会引起其临近区域周期为20年的气候波动。该SST旋转模态对位势高度场、热通量和2m气温主要影响季节为冬季。热通量的响应大值中心主要集中在北大西洋地区。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的响应中心位于亚欧大陆、极区与北太平洋区域呈三极子的模态。500hPa与200hPa位势高度场响应中心主要位于北大西洋东部与欧亚大陆西部,极区以及北太平洋东部。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会激发出类似于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或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环流,并随着该SST旋转模态的演变而演变,其活动中心在北大西洋、极区和北太平洋最为显着。该SST旋转模态激发出的温度异常上传至对流层中层后,激发出位势高度场异常再向极区传播。

刘景鹏[4](2018)在《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机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本文利用1920-2014年的逐月降水,采用资料诊断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以分析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主模态为切入点,以研究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空间分布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为重点,进一步研究了印度洋、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率对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可能影响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一、识别出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主要模态及其环流特征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两个主模态为全区一致型和东西反相型降水模态。南方夏季降水的主导模态在1971/1972年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转变,在1925-1971年的第一主模态为东西反相型降水;在1972-2009年的第一主模态为一致型降水。不同主模态对应的海温异常关键区也在1971/1972年发生了相应的年代际变化。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一致多(少)型模态对应着中国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低空的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有(不)利于水汽自南海向南方地区输送。而贝加尔湖东侧低空的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有(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方输送,并与来自南海地区的水汽在南方地区辐合,有利于南方地区降水一致偏多(少)。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东多西少(西多东少)型模态对应着中国东南地区高空的正(负)异常中心,有利于高空辐散(辐合)及异常的上升(下沉)运动,其与南方地区东部低空的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共同作用,有利于南方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偏少)。与此同时,低空中南半岛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不(有)利于水汽自孟加拉湾输送向西南地区,有利于南方夏季形成东多西少(西多东少)的降水型。二、揭示了南印度洋海温(SIO)、西北太平洋海温(NWPO)和北大西洋北部海温(NA)协同影响南方降水年代际一致型模态的机制SIO冷(暖)位相可与NWPO暖(冷)位相协同作用,引起中国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低空的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有(不)利于水汽自中国南海向南方地区输送。而NA暖(冷)位相则通过引起贝加尔湖东侧低空的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有(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方地区输送并与来自南海地区的水汽在南方地区辐合,有利于南方地区夏季降水一致偏多(少)。SIO、NWPO和NA可以通过协同影响东亚地区的环流异常从而有利于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一致偏多(偏少)型模态的形成。三、揭示了印度洋海温(ID-IOBM)、北太平洋海温(PDO)和北大西洋海温(AMO)协同影响南方降水年代际东西反相型模态的机制对于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东多西少(西多东少)型模态的形成机制来说,由ID-IOBM暖(冷)位相引起的中南半岛低空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减弱(增强)了从孟加拉湾输送向西南地区的水汽,有利于西南地区降水偏少(偏多)。由ID-IOBM暖(冷)位相引起的类开尔文波,将激发经向传播的太平洋-日本型遥相关波列。而PDO的暖(冷)位相也可引起东亚低空的太平洋-日本型遥相关波列。与该波列相关的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异常中心有利于(不利于)东南地区降水偏多(偏少);由AMO暖(冷)位相引起的中国东南地区高空正(负)活动中心有利于高空辐散(辐合)及南方地区异常的上升(下沉)运动,有利于南方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少),从而有利于东多西少(西多东少)型降水的形成。ID-IOBM、PDO和AMO可以通过协同影响东亚地区的环流异常从而有利于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东多西少(西多东少)型模态的形成。四、揭示了印度洋海温影响西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在1926-2011年期间,中国西南夏季降水(SWCSR)的年代际变率与印度洋海温年代际变率中的海盆一致模态(ID-IOBM)呈现显着的反相关关系。在年代际尺度上,冷位相的ID-IOBM有利于引起异常的垂直环流,其上升支位于西南地区,有利于SWCSR偏多。当夏季ID-IOBM处于暖位相时,情形与上述过程完全相反。在1970s初期以后,印度洋海温年代际变率中的偶极子模态(ID-IOD)对SWCSR的影响开始增强,两者的相关关系在1970s以前较弱,表明ID-IOD对SWCSR的影响发生了年代际的变化。当ID-IOD处于暖(冷)位相时,有利于SWCSR偏少(多)。然而,ID-IOD对SWCSR的年代际变率的贡献处于次要地位。采用数值试验进一步验证了 ID-IOBM对引起SWCSR异常的环流型的影响,发现在ID-IOBM正负位相下,环流对海温异常的响应也是完全相反的,表明ID-IOBM是影响SWCSR年代际变率的重要因子。五、揭示了北大西洋海温影响东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与中国东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联系最紧密的海温信号是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AMO可以激发沿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传播的环球遥相关波列(ID-CGT波列)。该波列呈现清晰的五波结构,其中正活动中心位于地中海以东及中亚地区,负活动中心位于中高纬大西洋、里海以东及东北亚地区。该波列可以影响到南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及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北位置。当AMO处于正(负)位相时,南亚高压强度偏强(弱),脊线偏南(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轴偏南(北),东南地区降水偏多(少)。六、探讨了多因子协同影响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采用多因子回归拟合南方夏季年代际东西反相型降水指数及一致型降水指数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主模态的协同影响。发现:采用三个因子对一致型降水及东西反相型降水的拟合结果最好,采用单一因子或者双因子的拟合结果不如采用三个因子的拟合结果。因此,单一因子很难全面解释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成因,应考虑多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并且由于1971/1972海温异常信号由ID-IOBM、PDO和AMO转变为SIO、NWPO及NA,也即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因子发生了年代际变化,最终导致降水的主模态在1971/1972年也发生了年代际的变化,由东西反相型模态转变为一致型模态。

于国强[5](2018)在《PJ遥相关型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79-2015年海洋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基于夏季太平洋-日本遥相关型(PJ)指数,分析了 PJ指数在极端正负年份长江中下游降水不对称分布特征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在PJ负位相年份(对应El Nino次年),长江中下游降水显着偏多,中心分别位于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而在PJ正位相年份(对应LaNina次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却并不明显。研究发现,对应PJ负位相年份,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南海地区海温距平明显偏暖,菲律宾海上空的有异常反气旋响应,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异常气旋响应,而PJ正位相年份则相反。但菲律宾海异常反气旋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气旋的强度在PJ负位相年份明显偏强,从而导致了长江中下游降水位置和强度异常的不对称响应。利用大气环流模式ECHAM4.8进行敏感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印度洋海温距平偏暖和偏冷程度相当,但是偏暖的印度洋海温异常所激发的菲律宾海反气旋强度明显偏强,从而造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要强于其偏少程度。由此可以印证以下事实:El Nino次年(PJ负位相)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的预测技巧高于LaNina次年降水偏少的预测。70年代末PJ型发生年代际突变,在1979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不对称性均表现为降水增多,且1979年以前负位相年降水增加更加明显。前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在1979年前后依旧保持ENSO型海温分布,但强度不及1979年以后。这表明1979年之后,PJ型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联系变得紧密起来。赤道以北的印度洋海温变化特征在1979年前后没有变化,但海温距平强度则是1979年之前强于1979年以后。而同期夏季,1979年前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对PJ型的影响都大大衰退,且负位相年中东太平洋海温甚至发生年代际翻转,由弱的El Nino型海温分布转变为LaNina型海温分布,而东印度洋、南海、菲律宾地区海温与PJ型关系更加紧密。对850hPa风场的分析表明,PJ型年代际突变前后,均表现为低纬地区负异常年强于正异常年,中纬度日本和高纬地区PJ正位相年强于负位相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年代际突变前后均为气旋性环流控制。

吴秋琳[6](2018)在《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文中研究说明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典型的水稻专食性迁飞昆虫,已经对亚洲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稻飞虱每年在我国和中南半岛周期性地往返(即春季迁入我国,秋季回迁至越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迁飞循环。但是,近年来通过与越南的合作研究发现,越南中北部长达三个月的水稻休耕期造成的食物链断裂使得稻飞虱回迁种群近似崩溃,但在翌年三月稻飞虱种群又得以重建。稻飞虱迁飞到底是否存在完整的周年循环?越南中北部稻飞虱的重建虫源来自何方,重建过程是怎样?每年春季大规模迁入我国华南稻区的稻飞虱种群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区的气候指标将影响我国稻飞虱虫源的前期迁入?哪些气象要素又决定了稻飞虱在特定时空的大规模降落?地形地势对稻飞虱降落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还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轨迹分析、相关分析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对稻飞虱大尺度迁飞规律、气候因素对始见期的影响、关键气候指标的提取以及迁飞过程中种群大规模集中降落的时空动态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通过重新构建各稻区之间的“虫源区-降落区”关系,进一步完善整个东亚迁飞场稻飞虱的迁飞格局以及阐明迁飞性害虫种群大发生形成机制,实现稻飞虱精细化异地预测和因地制宜地持续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WRF模式输出高分辨率的三维轨迹分析方法可有效准确地模拟昆虫迁飞轨迹。(1)得益于WRF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辩率的气象要素背景场以及加入了较为完善的迁飞性昆虫飞行参数的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我们的轨迹输出结果与传统HYSPLIT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也对环流形势具有很高的模拟能力,在迁飞性昆虫虫源地的追溯以及降落区的预测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2)1995年3月20-22日由Lower Rio Grande Valley(LRGV)迁出的Helicoverpa zea虫群主要降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东部,且花粉标记数据与连续三天夜间低空急流出现的区域近乎重合,表明低空急流在Helicoverpa zea种群春季北迁过程中起到了尤其关健的携载作用。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近距离扩散和涡旋系统下的远距离迁飞。(1)2005-2014年湄公河三角洲二月和三月份稻飞虱均主要以近距离扩散为主,主要落点区域为湄公河三角洲本地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平原及其南部沿海区,部分稻飞虱可迁至越南中部、老挝南部、泰国东部和马来半岛西部,小部分稻飞虱跨海迁飞进入缅甸南部和马来西亚的北部,极少数由湄公河三角洲迁出的稻飞虱轨迹落点可北达越南中北部,甚至到达我国海南岛。(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虱逐日灯诱虫量与越南中南部的广南省和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有着极其显着的相关关系,越南中南部广南省和富安省两地逐日灯诱虫量有极其显着相关性,越南中南部的广南与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也有显着相关关系。(3)中南半岛南部盛行偏东风,在生成的单个或多个涡旋(气旋或者反气旋)的作用下,中南半岛中部风向由东风转变为东南风后又继而在中南半岛北部上空急转为西南风。中南半岛及其周围出现的涡旋是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远距离北迁时迁飞方向与迁飞距离的主导气流。因此,在这种特定的气象背景条件下,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起飞的稻飞虱先迁至柬埔寨、泰国南部和东部后进入越南中南部及中北部稻区。3.越南中北部稻飞虱回迁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1)越南中北部11月到次年1月份期间,田间以翻耕田为主,同时有少量落谷苗和再生苗,断裂的食物链、极其有限的栖息地打断了到越南中北部的大量稻飞虱回迁种群的生活史,种群崩溃。(2)越南中北部在2月下旬水稻移栽后,3月上中旬该区水稻正处于苗期-分蘖期,而越南中部同期水稻处于分蘖-拔节期,老挝南部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虫源大部分来自老挝,一部分重建种群还可来自泰国东北部,还有少部分重建虫源可来自越南中南部。(3)中南半岛中南部盛行的偏东风先向西或西南而行后经由柬埔寨泰国又向北扩散,这为越南中南部、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稻飞虱进入越南中北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运载条件。4.中南半岛稻飞虱“虫源区-降落区”的迁飞格局。(1)中南半岛稻飞虱主要短距离扩散为主。越南中南部起飞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柬埔寨,其次为越南中高部和老挝,还有一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越南中北部;越南中高部稻飞虱以西向或西北向迁飞为主,与柬埔寨、泰国和老挝有着密切的虫源交流关系;越南东南部的稻飞虱大部分迁入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在此期间主要迁入柬埔寨和泰国,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老挝南部和越南东南部;老挝南部大部分稻飞虱可迁入泰国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北部稻区同期稻飞虱迁飞范围波及整个中南半岛中部,迁往外地稻飞虱主要分布在老挝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部稻飞虱轨迹落点大部分分布在泰国东部,部分落在柬埔寨和缅甸;柬埔寨中部洞里萨湖稻区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泰国、老挝和缅甸。(2)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三个国家地区间的稻飞虱存在着直接的虫源交流关系,其中13°N以南盛行的东风使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越南中高部和越南东南部稻区的稻飞虱与泰国东部和柬埔寨中部稻区的稻飞虱交流频繁,在13°N以北稻区,风向变化多端,泰国东北部盛行西南风,同时老挝南部以偏西南风为主,这是两稻区稻飞虱参与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虱种群重建的启动条件;在越南中南部的东南风是该稻区稻飞虱的北迁的必要条件。此外,温度是影响中南半岛稻飞虱在此期间迁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5.气候因素对我国两广稻飞虱的始见期的影响以及短期气候预警指标。(1)我国两广褐飞虱每年的始见期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稻飞虱的始见期有着很大的年际差异。(2)我国广东和广西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大部分时段和指定的空间区域相关不显着,只与部分特定月份的特定区域存在显着或者及显着的相关性。在与海温的相关关系上,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10-20°N区域的3月月平均海表温度呈负相关。(3)广东信宜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当年3月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北部的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当年3月850 hPa高度场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越南中南部和越南北部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在广西灵山褐飞虱前期迁入灯下始见期随着3月越南中南部月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而提前;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越南中北部3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广西本省、越南北部和我国海南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与老挝南部与越南中北部的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性;广东阳春白背飞虱始见期与越南北部及海南上一年份1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显着负相关,褐飞虱前期迁入的始见期与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中北部的1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海南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和泰国东北部850 hPa高度1月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6.稻飞虱的降落机制及地形的影响。东亚大槽、西西伯利亚冷涡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波动是三大主导大气环流形势,不断加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西南低空急流是稻飞虱从中南半岛远距离迁飞进入我国的重要动力条件,而气流辐合、下沉气流、降水和低温决定了稻飞虱的聚集和降落的时空分布,进而最终导致了后期稻飞虱种群的大发生。地形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白背飞虱的聚集和降落:(i)地形对迎风坡西南暖湿气流的阻挡和机械抬升作用。当西南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被迫爬升后,凝结降水,而降水产生的潜热又可以降低压强,这进一步激发了气流的上升运动对流活动的加强,降雨加强;(ii)地形对降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的时空调整。由于地形阻挡,背风坡处南下的冷空气被迫形成绕流或通过山地的低谷和垭口进入,气流辐合和切变发生在山体北侧;(iii)地势升高,温度降低,使稻飞虱由于生理适应而降低迁飞高度而被迫降落。

秦润天[7](2017)在《冬季北太平洋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瞬变扰动的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的联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1950-2015年的NCEP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提供的海表面温度资料,采用EOF分解、回归分析、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纬度北太平洋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和大气低频变化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海气异常型,研究了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相联系的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大气扰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异常特征,讨论了冬季北太平洋时间平均、低频尺度和天气尺度三种不同时间尺度水汽输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DO和ENSO的联系,探讨了 PDO和ENSO不同位相组合对大气河(AR)的不同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冬季北太平洋地区天气尺度风暴轴的主要变化模态及其相关海气异常型为:当风暴轴表现为在气候平均位置处的一致增强(减弱)时,其与WP型遥相关和黑潮区域海温异常紧密相关;当风暴轴表现为其中东部增强南压或减弱北抬时,其与PNA型遥相关、ENSO以及PDO海温异常密切相关;当风暴轴表现东西两侧相反变化的纬向异常型时,其与WP型遥相关和NPGO海温异常关系密切。(2)冬季北太平洋地区850hPa大气低频风场的主要变化模态及其相关海气异常型为:当低频风场表现为单极型异常气旋/反气旋式环流时,其与PNA型遥相关、ENSO和PDO海温异常密切相关;当低频风场表现为南北向偶极子型变化时,其与WP型遥相关和NPGO海温异常紧密相关;当低频风场表现为纬向偶极子型分布时,其与黑潮海温异常和ENSO信号关系密切。(3)在PDO和NPGO不同位相下,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大气扰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异常特征明显不同。天气尺度大气扰动的动力强迫对纬向风速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而低频尺度大气扰动的热力强迫对中纬度大气温度梯度的维持起着主要贡献。(4)北太平洋地区不仅是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瞬变扰动活跃的区域,而且也是低纬向中高纬-极地地区输送水汽以及海洋向大陆输送水汽的关键区域。时间平均、低频尺度和天气尺度水汽输送异常变化特征与PDO和ENSO关系紧密。PDO和ENSO不同位相组合对大气河(AR)有不同的影响。

钱景[8](2017)在《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风暴轴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纬度地区,天气尺度瞬变涡旋对热量和动量的经向输送在大气环流的维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风暴轴是天气尺度瞬变涡动活动最强烈的区域。本论文使用NCEP/NCAR等再分析资料和IAP AGCM4.1模式,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分布对北太平洋风暴轴(Pacific Storm Track,PST)的强度及位置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主要有三种模态,第一模态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第二模态为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orth Pacific Gyre Oscillation,NPGO),第三模态为北太平洋偶极型振荡。在PDO正位相年,热带及中纬度都存在显着的SSTA分布。在热带太平洋海温的非绝热加热作用下,经圈环流增强,激发了大气中正的太平洋一北美遥相关型(Pacific-North American,PNA),影响中纬度的纬向风场和位势高度场,使得阿留申低压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北太平洋中纬度的纬向风,造成风暴轴强度及涡动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EKE)北负南正的异常分布。在NPGO正位相年,异常海温集中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的空间分布呈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WP),阿留申低压整体偏弱。黑潮/亲潮延伸体上空存在西风正异常,使得西边界流流速增强和海洋锋强度的增强。同时,受大气斜压性的改变,风暴轴变窄强度增强,在经向上出现“-”“+”“-”三极子的分布特征,300hPa涡动动能表现为整体强度增强,这种异常响应都直接受中纬度SSTA的影响。在北太平洋偶极型振荡正位相年,西北太平洋的负SSTA叠加在气候态海表温度上海表温度梯度(即海洋锋)增强,在这种SSTA分布的影响下,风暴轴入口处大气斜压性增强,造成了风暴轴西端强度增强,而东北太平洋海温正异常使得非绝热加热作用加强,使得风暴轴东部出现了次强中心,涡动动能的变化也存在东西两个异常中心。负位相年异常反之。IAP AGCM4.1模式可以模拟出冬季北半球主要大气变量的气候态分布、北太平洋风暴轴气候态、EOF前三个模态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情况:当采用850 hPa热量经向输送来表征风暴轴时,北太平洋入口处扰动偏弱,阿拉斯加上空偏强。采用300 hPa EKE来表征时,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风暴轴气候态强度明显偏弱。并且静力稳定度的模拟效果与误差原因有一定的关系。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PDO正位相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偏高,有利于北太平洋风暴轴在气候态南侧的增强,而中高纬度北太平洋海区海温大范围的负异常,是造成风暴轴北侧强度减弱的重要因素。在NPGO正位相年,中纬度SST的经向梯度增大,海洋锋强度的增强,是导致风暴轴变窄强度增强的直接因素,模式较好地再现了风暴轴在经向上出现“-”“+”“-”三极子的异常分布特征。在北太平洋偶极型振荡正位相年,风暴轴入口处大气斜压性增强,造成了风暴轴西端的增强,风暴轴东部次强中心也在模式中有较好地重现。

赵昶昱[9](2017)在《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文中提出欧亚大陆地表特征复杂,不同区域的下垫面特征差异明显,使用单一的陆面因子很难客观地表征陆面热力状况。本文利用通用陆面模式CLM4.0(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0)离线模拟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液态水和冰)资料和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提供的土壤质地数据集,推导并计算出土壤焓来表征地表热含量;其次,分析了欧亚土壤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之间的异同,比较了土壤焓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再次,从长期趋势、异常持续性和降水预测等角度证明了土壤焓在陆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揭示了欧亚大陆春季土壤焓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物理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焓综合考虑了土壤温度、土壤液态水、土壤固态水和土壤干物质(包括土壤有机质、沙土、粘土)的变化,从能量的角度描述欧亚陆面热力状况,基本特征如下:欧亚大陆土壤焓具有随纬度减小的特征,冬季,由于土壤温度低于0°C和土壤固态水的存在,中高纬度地区土壤焓普遍小于0;土壤焓的长期趋势以增加为主,在距地表大约60 cm处增加最明显;欧洲东部地区土壤焓的年际变化较为突出,夏季是年际变化最弱的季节;欧亚大陆土壤焓沿45胖°N有南北反相的年际变化特征;土壤焓在冬半年的持续性好于夏半年,深层土壤的持续时间平均能达到9个月,并且土壤干物质焓和液态水焓异常持续性的季节差异具有随纬度变化的特征。(2)土壤焓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的密切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气候态的空间分布上与土壤温度较为相似,在年际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上与土壤湿度颇为一致,在线性趋势方面又都与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异常持续性主要介于两者之间。此外,当土壤温度小于0°C或土壤中有固态水存在时,土壤湿度对土壤焓是负贡献,相反地,土壤湿度越大土壤焓越大;土壤温度对土壤焓的贡献全年为正。土壤焓对中高纬度土壤固态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对土壤温度的敏感区集中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中低纬地区。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土壤焓越来越重要。(3)冬季,欧洲东部地区土壤焓的显着增加反映出能量以潜热形式在土壤中不断累积的现象,而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未能描述出该陆面热力异常状态,并且通过土壤焓的增长能够描述出蒙古高原东部地区土壤固态水减少、印度河平原地区土壤增暖、非洲中部地区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共同增加的不同现象。其次,较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而言,中国东部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焓表现出连续的、较长的记忆力。此外,在黄淮地区和华南地区,土壤焓与降水相关的持续性较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都有所改善,具有突显下垫面热力异常强迫区域气候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夏季降水的预测水平。(4)乌拉尔山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东欧平原分别是春季欧亚大陆土壤焓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陆面热力关键区。5月,土壤焓在两个关键区间“跷跷板”式的异常,通过改变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和潜热,影响地表、对流层中低层的气温,进而引起两个关键区上空位势高度异常的协同变化;6月,东北地区受异常高压控制,南侧形成的异常东风有利于西风急流的减弱北抬,使得副高位置偏北;7月,东北地区的异常高压维持并得到发展,而副热带异常低压随之北移至华南地区上空,相应地,受异常反气旋控制的江淮以北地区少雨,而受异常气旋控制的华南地区多雨,反之亦然。

刘逵[10](2018)在《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变异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东南部南侧毗连中国南海,东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区内秋季降水与中国其它地区存在明显区别,且存在明显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该地区经济发达,近年来秋旱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弄清楚该区域秋季降水变异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台站降水资料、JRA55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温资料等,综合应用合成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线性回归分析和动力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中国东南部降水的时空变异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东南部秋季偏旱主要与该区域的气候态环流有关:中国东南部在中低层被反气旋环流所控制,该区域水汽辐散,盛行下沉气流。(2)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呈现多尺度变化特征。中国东南部1990年前后降水发生了年代际跃变,这种跃变与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增暖有关。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增暖,使太平洋上的大气发生Gill型的响应,在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激发一个异常气旋,该异常气旋的外围气流造成热带海洋对该区域由南向北水汽输送能力的减弱,从而造成了降水1990年后的年代际减少。这些统计结果被ECHAM5模式的敏感性实验所证实。此外,其也表现出了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在降水偏少年,南海-西北太平洋出现一个异常气旋,在对流层中低层其强度随高度有所减弱;其由北向南的外围气流向中国东南部输送水汽以及冷平流,造成了该区域温度和位势高度的降低;并且该区域为经向异常环流的下沉支所控制,云水混合比为负异常,不利于降水的发生。在降水偏多年,南海-西太平洋区域出现一个异常的反气旋,其由南向北的外围气流输送到中国东南部;中国东南部秋季为正涡度异常,暖平流异常,云水混合比正异常,利于降水的发生。进一步研究显示,当滤去年代际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年际变化包括两个主要模态:全区一致模态,偶极模态,它们分别与EP ENSO和CP ENSO相关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1990年前后,热带太平洋海温与中国东南部降水的年际关系发生了年代际改变。由于EP El Nino有利于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的增多、CP El Nino有利于降水的减少,1990年后EPEl Nino的减少,CP El Nifno的增多,从而造成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异常年份频率的改变,进而造成其年际波动的改变。

二、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500 hPa TEMPERATURERESPONS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ST MONTHLYABNORMALITY IN WINT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500 hPa TEMPERATURERESPONS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ST MONTHLYABNORMALITY IN WINTER(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4.2ka气候事件及其研究意义
    1.2 4.2ka气候事件的研究进展
        1.2.1 4.2ka气候事件的分布
        1.2.2 4.2ka气候事件的起止时间
        1.2.3 4.2ka气候事件的温度变化特征
        1.2.4 4.2ka气候事件的水文变化特征
        1.2.5 4.2ka气候事件驱动机制的争议
    1.3 热带气候在4.2ka气候事件中的研究意义
    1.4 珊瑚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与意义
    1.5 本研究目的、创新点及数据量统计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数据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情况
    2.1 研究区气候概况及选点依据
        2.1.1 西沙群岛永兴岛海域
        2.1.2 海南岛文昌海域
    2.2 研究样品介绍
第三章 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海域珊瑚生长率记录的SST变化及其所反映的ENSO活动
    3.1 南海珊瑚生长率研究现状
    3.2 珊瑚生长率的测量
    3.3 西沙海域珊瑚生长率的影响因素
    3.4 西沙海域4.2ka气候事件期间珊瑚生长率-SST的阶段性特征
    3.5 西沙海域4.2ka气候事件期间SST的频谱特征和驱动分析
    3.6 西沙海域对4.2ka气候事件期间ENSO活动的响应与记录
        3.6.1 西沙海域对ENSO活动的响应方式
        3.6.2 4.2ka气候事件期间的ENSO活动状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4.2ka气候事件期间西沙海域珊瑚Sr/Ca-SST分析及其所记录的ENSO变化
    4.1 珊瑚Sr/Ca记录SST变化的原理
    4.2 珊瑚Sr/Ca的实验分析与数据的校准和插值
        4.2.1 实验分析过程
        4.2.2 实验数据的校准
        4.2.3 数据的插值
    4.3 珊瑚Sr/Ca温度计
    4.4 SST重建结果及变化特征
        4.4.1 SST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4.4.2 SST变化的频谱特征
    4.5 ENSO活动的重建及其对亚洲季风的影响
        4.5.1 ENSO活动的重建
        4.5.2 4000aBP时期亚洲季风系统的减弱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4.2ka气候事件期间文昌海域珊瑚记录的雨季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5.1 重建文昌地区4.2ka气候事件时期雨季变化的意义
    5.2 珊瑚重建雨季变化的原理介绍
    5.3 珊瑚样品的处理与实验方法
        5.3.1 样品的预处理与取样
        5.3.2 珊瑚样品Sr/Ca实验分析
        5.3.3 珊瑚样品δ~(18)O的分析
    5.4 雨季变化的重建与论证
        5.4.1 SST和 SSS的重建
        5.4.2 SST和 SSS数据的插值处理
        5.4.3 SSS和降雨的关系
        5.4.4 SST和 SSS相位关系的计算
        5.4.5 温度与降水的解耦关系
    5.5 雨季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与ENSO事件间的联系
        5.5.1 ENSO信号的提取
        5.5.2 ENSO的变化模态分析
        5.5.3 ENSO模态强迫雨季变化的驱动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4.2ka气候事件的驱动机制
    6.1 珊瑚记录的多尺度SST变化
    6.2 ENSO活动对4.2ka气候事件的驱动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热带外天气系统对夏季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因素
        1.2.2 大气环状模的气候效应
        1.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E矢量的计算
        2.2.2 引导气流的计算
        2.2.3 纬向垂直风切变的计算
        2.2.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定义和计算
        2.2.5 线性趋势的检验
        2.2.6 合成分析的检验方法
第三章 大气环状模对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大气环状模的气候变化特征
    3.3 大气环状模与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关联
    3.4 大气环状模影响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定义及其变化特征
    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
    4.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可能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带外天气系统对2018年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的影响
    5.1 引言
    5.2 2018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登陆活动概况
    5.3 影响热带气旋登陆活动的热带外天气系统
    5.4 与热带外天气系统关联的大尺度环境流场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大气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的研究
        1.2.2 AMOC的研究
        1.2.3 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
        2.2.2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基本特征的观测资料分析
    3.1 历史长期气候记录分析
    3.2 观测SST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基本特征的耦合模式结果分析
    4.1 CCSM4工业革命前控制实验结果分析
    4.2 CCSM4 RCP8.5增暖情景下的SST分析
        4.2.1 CCSM4 RCP8.5增暖情景简介
        4.2.2 CCSM4 RCP8.5增暖情景下的SST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大气响应的CAM4敏感性试验分析
    5.1 CAM4强迫场构造与模拟能力检验
    5.2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的大气响应范围与季节变化
        5.2.1 2m气温
        5.2.2 降水
        5.2.3 热通量
        5.2.4 海平面气压
        5.2.5 位势高度场
    5.3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大气响应的机制
        5.3.1 大气响应的传播方式
        5.3.2 各要素场水平结构
        5.3.3 各要素场垂直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回顾
        1.2.1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1.2.2 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率对南方夏季降水的影响
        1.2.3 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率对南方夏季降水的影响
        1.2.4 印度洋海温年代际变率对南方夏季降水的影响
        1.2.5 多因子协同作用对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降水资料
        2.1.2 大气环流和海表面温度资料
    2.2 方法
        2.2.1 年代际分量的获取
        2.2.2 显着性检验
        2.2.3 波活动通量
        2.2.4 各项指数的定义
        2.2.5 回归分析
    2.3 模式
第三章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特征
    3.1 南方夏季降水主要模态及其年代际变化
    3.2 一致型降水对应的环流特征
    3.3 东西反相型降水对应的环流特征
    3.4 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主模态对应的海温特征
        3.4.1 一致型降水对应的海温特征
        3.4.2 东西反相型降水对应的海温特征
    3.5 南方降水五个时期对应的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西北太平洋、南印度洋和北大西洋北部海温协同影响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一致型模态的机制
    4.1 引言
    4.2 一致型降水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率的关系
    4.3 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一致型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
    4.4 CAM5模式海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
    4.5 一致型降水年代际变率与南印度洋及北大西洋北部海温的关系
    4.6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印度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协同影响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东西反相型模态的机制
    5.1 引言
    5.2 东西反相型降水与印度洋海温年代际变率的关系
    5.3 印度洋海温影响东西反相型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
    5.4 CAM5模式海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
    5.5 东西反相型降水年代际变率与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海温的关系
    5.6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西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与印度洋海温年代际变率的关系和机制
    6.1 引言
    6.2 印度洋海温与西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关系
    6.3 印度洋海温影响西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
        6.3.1 观测分析
        6.3.2 模式模拟
    6.4 小结和讨论
        6.4.1 讨论
        6.4.2 结论
第七章 东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与北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率的关系和机制
    7.1 引言
    7.2 北大西洋海温与东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关系
    7.3 北大西洋海温与南亚高压年代际变率的关系
    7.4 南亚高压与中国东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关系
    7.5 CAM5模式海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
    7.6 小结和讨论
第八章 多因子对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协同影响
    8.1 引言
    8.2 多因子协同影响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机制
    8.3 不同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主模态的协同影响
    8.4 小结与结论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
    9.1 总结
    9.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PJ遥相关型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的研究进展
        1.2.1 大气遥相关简介
        1.2.2 PJ型简介
        1.2.3 长江中下游降水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内容、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简介
        2.2.1 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
        2.2.2 统计量的检验
        2.2.3 奇异值分解
        2.2.4 回归分析(Regression)方法
        2.2.5 ECHAM模式及简介
第三章 1979年以后PJ型的不对称分布
    3.1 PJ指数的定义和时间变化特征
    3.2 东亚夏季降水的不对称性响应
    3.3 PJ指数正负年份海温的不对称性分布
    3.4 大气环流的不对称性分布
    3.5 模式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9年以前PJ型的不对称分布
    4.1 79年以前PJ型特征
    4.2 79年以前东亚夏季降水的不对称性
    4.3 79年以前全球海温的不对称性
    4.4 79年以前环流场的不对称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和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稻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2.2 中南半岛迁飞场: 气候背景、地面资源配置和大气物理环境
        2.3 昆虫迁飞的气候气象学及地理资源配置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WRF模式昆虫迁飞轨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轨迹分析
        1.2 性诱剂数据
        1.3 气象背景场分析
        1.4 模拟结果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和南部的虫情动态及950 hPa迁飞背景场
        2.2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顺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2.3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低空急流对Helicoverpa zea北迁过程的影响
        2.4 轨迹结果有效性检验和统计性评估
        2.5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回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3 讨论
        3.1 基于WRF模式模拟的轨迹有效性检验
        3.2 迁飞的动力条件及降落机制
第三章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迁飞扩散和中尺度涡旋对其远距离迁飞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1.2 轨迹分析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005-2014年2-3月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的迁飞动态
        2.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与越南中南部和中北部稻区稻飞虱灯下虫发生动态统计分析:以2010 年为例
        2.3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
    3 讨论
        3.1 十年湄公河稻飞虱的迁移扩散
        3.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迁飞的空中廊道与“涡旋”效应下的远距离迁飞
第四章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1.2 轨迹分析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1.5 月平均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越南中部地区稻飞虱自然种群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3 讨论
        3.1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
        3.2 重建种群在越南中北部的建立与迁飞动力条件
第五章 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稻飞虱的迁飞格局
    1 材料与方法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1.2 轨迹分析
        1.3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1.4 长时间序列月平均气象资料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越中北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东南部八区的稻飞虱迁飞
        2.2 中南半岛稻飞虱迁飞与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的气象背景场
    3 讨论
        3.1 2010-2014中南半岛8区2月21日至3月20日稻飞虱迁飞规律
        3.2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种群虫源地
第六章 我国广西、广东两省稻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动态与境内外虫源区之间气候气象要素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气象数据
        1.2 灯诱数据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2000-2016年我国两广稻飞虱灯诱动态:始见期
        2.2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前期的气候背景场
        2.3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我国广西和广东稻飞虱始见期规律和虫源区气候背景
        3.2 稻飞虱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第七章 稻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中小尺度机制分析——环流系统、天气条件及地形的影响:以白背飞虱为例
    1 材料与方法
        1.1 灯诱数据和田间调资料
        1.2 气象资料和数值模式
        1.3 地图资料与地形数据
        1.4 地形敏感性分析
        1.5 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与分析
    2 结果
        2.1 个例分析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种群迁入过程及降落机制
        2.2 个例分析2: 地形效应下2008年5月4日云南江城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降落机制
    3 讨论
        3.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大规模降落机制
        3.2 地形对稻飞虱重大迁入事件的敏感性实验
第八章 全文总结
    1 总结
    2 论文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冬季北太平洋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瞬变扰动的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气尺度瞬变扰动研究进展
        1.2.1 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
        1.2.2 风暴轴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
    1.3 大气低频变化研究进展
    1.4 天气尺度瞬变扰动与大气低频变化的联系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主要方法介绍
        2.2.1 31点带通数字滤波
        2.2.2 九点二次平滑
        2.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2.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2.5 线性相关分析
        2.2.6 滑动t检验
        2.2.7 小波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天气尺度瞬变扰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3.1 引言
    3.2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空间变化特征
        3.2.1 风暴轴的气候平均变化特征
        3.2.2 风暴轴EOF分解主要模态
    3.3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时间变化特征
        3.3.1 风暴轴主要模态的周期变化特征
        3.3.2 风暴轴主要模态的年代际突变
    3.4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联系
        3.4.1 风暴轴EOF第一模态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联系
        3.4.2 风暴轴EOF第二模态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联系
        3.4.3 风暴轴EOF第三模态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联系
    3.5 风暴轴与各大气环流指数和海温指数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低频尺度环流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4.1 引言
    4.2 冬季北太平洋850hPa低频风场空间变化特征
        4.2.1 850hPa低频风场的气候平均变化特征
        4.2.2 850hPa低频风场EOF分解主要模态
    4.3 冬季北太平洋850hPa低频风场时间变化特征
        4.3.1 850hPa低频风场主要模态的周期变化特征
        4.3.2 850hPa低频风场主要模态的年代际突变
    4.4 冬季北太平洋850hPa低频风场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联系
        4.4.1 850hPa低频风场EOF第一模态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关系
        4.4.2 850hPa低频风场EOF第二模态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关系
        4.4.3 850hPa低频风场EOF第三模态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关系
    4.5 850hPa低频风场与各大气环流指数和海温指数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瞬变强迫与PDO及NPGO的联系
    5.1 引言
    5.2 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扰动及其强迫的定义
    5.3 冬季北太平洋大气扰动的气候平均态
        5.3.1 扰动动能和大气温度梯度的冬季平均态
        5.3.2 扰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冬季平均态
    5.4 PDO和NPGO不同位相下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
        5.4.1 PDO正负位相下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
        5.4.2 NPGO正负位相下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
    5.5 与PDO和NPGO相联系的大气扰动异常特征
        5.5.1 PDO和NPGO正负位相异常偏强年的选取
        5.5.2 扰动动能和大气温度梯度与PDO的联系
        5.5.3 扰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与PDO的联系
        5.5.4 扰动动能和大气温度梯度与NPGO的联系
        5.5.5 扰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与NPGO的联系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水汽输送异常与PDO及ENSO的联系
    6.1 引言
    6.2 水汽输送和大气河(AR)的计算
    6.3 与PDO和ENSO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
    6.4 冬季气候平均的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水汽输送特征
    6.5 PDO和ENSO不同位相下的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水汽输送异常特征
    6.6 大气河异常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DO和ENSO的联系
        6.6.1 PDO和Nino3指数对大气河频率异常的回归分析
        6.6.2 PDO和ENSO不同位相的组合对大气河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问题及展望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风暴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风暴轴研究进展
        1.2.2 天气尺度涡旋与大气环流准定常模态的关系
        1.2.3 热带外海洋对中纬度大气的影响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主要分析方法简介
        2.2.1 带通滤波
        2.2.2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2.2.3 合成分析和t检验
        2.2.4 天气尺度瞬变涡旋的计算
        2.2.5 小波分析
        2.2.6 局地斜压能量转换
第三章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风暴轴的影响
    3.1 引言
    3.2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模态
    3.3 北太平洋海温不同模态下海气要素异常分布及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响应
        3.3.1 第一模态
        3.3.2 第二模态
        3.3.3 第三模态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IAP AGCM4.1模式对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IAP AGCM4.1模式介绍和所用资料
    4.3 模式对冬季北半球大气气候态的模拟
    4.4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模拟
        4.4.1 北半球风暴轴的气候态
        4.4.2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空间变化特征
        4.4.3 ENSO期间的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
    4.5 误差原因分析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IAP AGCM4.1模式模拟海温异常模态对风暴轴的影响
    5.1 引言
    5.2 模式模拟方案设置
    5.3 中纬度海温异常对风暴轴的影响
        5.3.1 PDO对风暴轴的影响
        5.3.2 NPGO对风暴轴的影响
        5.3.3 北太平洋偶极型振荡对风暴轴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论文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9)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陆面热力状况影响东亚季风的研究进展
1.3 地表热含量的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简介
2.1 引言
2.2 模式介绍
2.3 资料和方法
2.4 土壤焓的推导和计算 第三章 欧亚大陆表层热含量的基本特征
3.1 引言
3.2 多年平均态
3.3 长期趋势
3.4 均方差
3.5 EOF分析
3.6 异常持续性
3.7 土壤焓各组元间的异同
3.8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焓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关系
4.1 引言
4.2 土壤焓与土壤温度、土壤温度的基本特征比较
    4.2.1 多年平均态
    4.2.2 长期趋势
    4.2.3 均方差
    4.2.4 异常持续性
4.3 土壤焓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的敏感性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土壤焓在陆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优势
5.1 引言
5.2 土壤焓对陆面热力状况长期趋势的分析
    5.2.1 土壤焓长期变化的区域差异
    5.2.2 土壤固态水、土壤液态水、土壤温度对土壤焓长期变化的相对贡献
5.3 中国东部土壤焓异常持续性
5.4 土壤焓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测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欧亚春季土壤焓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
6.1 引言
6.2 欧亚春季土壤焓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6.3 关键区分析
6.4 可能物理机制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10)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变异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国东南部降水变化的研究进展
    1.3 中国东南部降水与热带海温联系的研究进展
    1.4 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研究的特殊性及其研究必要性
    1.5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1.6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相关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2.2.2 两组样本平均值差异的显着性检验
        2.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2.2.4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方法
        2.2.5 小波分析
    2.3 研究方法数值模式ECHAM5简介
第三章 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的环流背景及其时空变异规律
    3.1 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的环流背景
    3.2 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异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南部降水年代际跃变与热带中太平洋年代际增暖
    4.1 中国东南部降水年代际跃变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相关
    4.2 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增暖对中国东南部降水的影响
    4.3 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异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
    5.1 中国东南部降水年际变异特征及其对应的环流异常
        5.1.1 降水偏少年的降水分布和环流异常
        5.1.2 降水偏多年的降水分布和环流异常
        5.1.3 本节小结
    5.2 中国东南部降水的年际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对应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东南部降水与热带太平洋年际关系的改变
    6.1 中国东南部降水年际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6.2 1990年前后中国东南部降水与ENSO年际关系的改变
    6.3 中国东南部降水与厄尔尼诺年际关系改变的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7.1 全文总结
    7.2 全文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500 hPa TEMPERATURERESPONS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ST MONTHLYABNORMALITY IN WINTER(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北部珊瑚记录的4.2ka气候事件[D]. 党少华. 广西大学, 2020(03)
  • [2]热带外天气系统对夏季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D]. 马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3]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大气响应[D]. 傅心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4]中国南方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机理分析[D]. 刘景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8(11)
  • [5]PJ遥相关型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D]. 于国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6]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D]. 吴秋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7]冬季北太平洋天气尺度和低频尺度瞬变扰动的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的联系[D]. 秦润天.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风暴轴的影响[D]. 钱景.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D]. 赵昶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1)
  • [10]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变异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联研究[D]. 刘逵.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500 hPa温度对冬季南海SST月异常响应的传播路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