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大环单孢菌素

一种新的大环单孢菌素

一、A New Macrocyclic Trichochecene from Soil Fungus(论文文献综述)

谷磊[1](2021)在《放线菌新物种及拮抗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放线菌是活性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传统的活性产物挖掘方法具有盲目性。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基因组指导下的次级代谢产物挖掘策略应运而生。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利用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来挖掘微生物中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新抗生素、新药。(1)链霉菌新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本研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30株链霉菌新物种进行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5株分离自台兰河淤泥的菌株具有基因组较大、CDS数量较多和生物合成基因簇较多的特点,这将为链霉菌新物种的基因组挖掘提供菌种资源。含有万古霉素抗性基因的菌株有8株,其中TRM 68295含有的万古霉素抗性基因最多(9个),这将为链霉菌新物种的耐药性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链霉菌新物种具有开放性的泛基因组,这表明链霉菌新物种基因库具有较高的多样性。(2)稀有放线菌新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本研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6株稀有放线菌新物种进行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菌株TRM64739的基因组大小、CDS数量和生物合成基因簇数量均为最多。2株分离自荒漠植物的菌株TRM65233和TRM 64739中含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数量均大于50个,这将为稀有放线菌新物种的代谢产物挖掘提供基因组指导。含有万古霉素抗性基因的菌株TRM 64739和TRM 65318分别含有5个和3个万古霉素抗性基因,这将为稀有放线菌新物种的抗生素耐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放线菌拮抗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本研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31株放线菌拮抗菌株进行活性验证并进行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拮抗菌株基因组中含基因簇的数量≥40个的菌株有9株,其中4株分离自新疆荒漠环境的淤泥,另外5株分离自新疆荒漠植物,这将为了解拮抗菌株的次级代谢潜力和挖掘新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6株微白黄链霉菌和12株娄彻氏链霉菌都存在抑菌活性的差异,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它们在生物合成基因簇、基因组大小、CDS数量、r RNA数量和t RNA数量都存在差异。对菌株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的基因组中除了同源基因簇外,部分菌株基因组中都存在特有的基因簇。基因组差异和特有的基因簇是否与抑菌活性差异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4)两株放线菌新物种多相分类鉴定菌株TRM 68416最适生长条件为28℃,p H为8.0,盐浓度为0%。生理生化特征是没有氧化酶活性,有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尿素酶活性,有淀粉酶活性,有脂肪酶活性,可以使硝酸盐还原,可以使牛奶胨化,可以分解纤维素,可以产生硫化氢,不能使明胶液化,不形成黑色素。菌株TRM 68416主要的水解糖类型是核糖和葡萄糖;主要的氨基酸类型是LL-DAP;主要的磷脂类型是PG、DPG、PE、PC、PI及PIM;主要的脂肪酸类型是cis-C16:1,iso-C16:0和C16:0;主要的甲基萘醌类型是MK-9(H10),MK-9(H8)和MK-9(H6);基因组(G+C)mol%为71.43mol%;与最相似菌株的DNA-DNA杂交值是23.30%。菌株TRM 68416基于以上特征确定为链霉菌新物种,取名为台兰河链霉菌(Streptomyces tailanheensis)。菌株TRM 65237最适生长条件为28℃,p H为9.0,盐浓度为0%。生理生化特征是没有氧化酶活性,没有尿素酶活性,没有淀粉酶活性,没有脂肪酶活性,有过氧化氢酶活性,不能使明胶液化,不产生硫化氢,不形成黑色素,不能使牛奶凝固或胨化,不能分解纤维素和可以使硝酸盐还原。菌株TRM 65237主要的水解糖类型是阿拉伯糖和葡萄糖;主要的氨基酸类型是LL-DAP和DD-DAP;主要的磷脂类型是PG、DPG、PE、PC、PME、PI及PIM。主要的脂肪酸类型是methyl-C18:0,C16:0和C16:1;主要的甲基萘醌类型是MK-10(H4)、MK-7(H6)和MK-9(H10);基因组(G+C)mol%为67.37mol%;与最相似菌株的DNA-DNA杂交值是39.80%。菌株TRM 65237基于以上特征确定为诺卡菌新物种,取名为骆驼蓬诺卡菌(Nocardia peganumharmalg)。本研究对实验室中现有的36株放线菌新物种及31株拮抗菌株进行基因组学分析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寻找放线菌新物种的新颖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为揭示拮抗菌株的活性差异和指导新的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的发现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周永林[2](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罗亚军[3](2021)在《西藏来源放线菌多样性分析及代谢产物潜能初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西藏林芝、山南地区来源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瘤样品及其根际土壤样品和墨脱地区植物及其根际土壤样品中的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离、鉴定,初步探究西藏来源放线菌种属多样性,进一步选择代表性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对部分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及代谢产物分析。为后续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开发寻找优秀菌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选择7种分离培养基对5份沙棘根瘤样品、5份沙棘根际土壤样品、1份墨脱蛇菰(Balanophora sp.)植物及其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放线菌分离。挑选肉眼可辨别的菌落,采用平板划线法转接至ISP2平板上纯化菌株;经PCR扩增,获得菌株16S r RNA序列,并据此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西藏来源放线菌多样性;经16S r RNA序列对比排重后的菌株,用甘油管藏法冻存于-80℃冰箱保存;通过96孔板12种发酵培养基对代表性放线菌进行高通量发酵,并选择7种检定菌评价发酵产物的抗菌活性;挑选代表性发酵产物经液质联用仪(UPLC-MS)采集质谱数据,分析菌株代谢产物;对三株诺卡氏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结合anti SMASH V5.0软件对次级代谢产物预测,进一步采用BIG-SCAPE算法进行序列相似性(SSN)分析,探究西藏来源放线菌合成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潜能。结果1从西藏林芝、山南地区沙棘根瘤及根际土壤样品共分离到放线菌385株,经16S r RNA序列排重后共得到不同的放线菌112株,分布于放线菌7个目,12个科,23个属,其中优势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比41%,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占比9.8%,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占比8.9%,拟无枝菌酸菌属(Amycolatopsis)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各占5.3%,这五类放线菌为该地区可培养优势放线菌。2 46株代表性菌株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有17株放线菌至少对一种检定菌有抗菌活性,阳性抑菌率为36.9%;有16株放线菌对临床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有较强抗菌活性,其中13株放线菌对MRSA抑菌率超过阳性对照药万古霉素;另外有7株放线菌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有抗菌活性,其中Streptomyces sp.XZ19-363对CRAB抑菌作用显着,抑菌率为91.3%。3利用UPLC-MS对2株链霉菌XZ19-122及XZ19-015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发现这两株链霉菌都会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离子螯合剂Nonactin类化合物,推测其抗菌活性可能是由这类化合物所产生。4对3株诺卡氏菌Nocardia sp.XZ19-231、Nocardia sp.XZ19-369和Nocardia sp.XZ19-385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含有较多未知的孤儿基因簇(orphan BGCs),具有产生新颖活性物质的潜能。5从墨脱地区1份蛇菰植物及其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的放线菌,经16S r RNA序列对比排重后,共得到不同的放线菌37株,分布于放线菌3个目,8个科,16个属,其中优势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根据Kim提出的菌株16S r RNA临界值低于98.6%为潜在新种的标准,此次墨脱地区样品中共有5株潜在新菌,有待后续多项分类研究确认。结论1西藏林芝、山南地区沙棘根瘤及根际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及墨脱地区蛇菰植物及根际土可培养放线菌丰富多样,西藏墨脱地区蛇菰植物及其根际土来源的放线菌发现潜在新菌的比例较高。2从林芝、山南地区的沙棘根瘤及根际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为筛选新型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优质菌源。3两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链霉菌经UPLC-MC分析发现,其包含有较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活性代谢产物。4林芝、山南地区的沙棘根际土壤中分离的3株Nocardia中包含较多的未知孤儿基因簇(orphan BGCs),具合成新型结构化合物的潜能,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图 12 幅;表 5 个;参 122 篇。

李净净[4](2021)在《黄翅大白蚁来源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抗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认为培菌白蚁在巢内专一性培养担子菌(鸡枞菌)形成菌圃,并将培养的菌圃作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培菌白蚁体外与特定真菌共生,体内与细菌等多种肠道微生物共生,构成了白蚁-体外真菌-肠道微生物三边共生关系。健康的菌圃常受到炭角菌的威胁,并且白蚁也可能被土壤中的昆虫病原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感染,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可能使其孕育了独特的代谢产物来抵御菌圃拮抗菌和昆虫病原菌的感染。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是大白蚁亚科的培菌白蚁,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前期我们课题组分析了黄翅大白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其肠道菌群中鉴定到少量的放线菌,而放线菌作为天然产物主要产生者,可能产生了活性代谢产物帮助白蚁抵御病原菌的感染。因此,我们选用黄翅大白蚁作为研究材料,从肠道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角度着手开展了相关研究。从其工蚁和兵蚁肠道分离放线菌,并分析鉴定了放线菌产生的抗真菌化合物。具体如下:黄翅大白蚁肠道放线菌分离鉴定和抗真菌活性分析本研究使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从工蚁和兵蚁肠道中共分离获得83株放线菌,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放线菌分别属于8个属,其中60株属于链霉菌属,1 1株属于北里孢菌属,其余放线菌分别属于拟无枝酸菌属,小单孢菌属,纤维菌属,疣孢菌属,原小单孢菌属和束村氏菌属。另外,鉴定到一株新的稀有放线菌大白蚁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macrotermitis GM8。利用放线菌-炭角菌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44株对炭角菌具有中等至强抑菌活性的放线菌。在此基础上,对其中21株具有强抑菌活性的放线菌(链霉菌和北里孢菌)进行进一步的活性代谢产物分析,从10株链霉菌活性代谢物中鉴定到4种典型的多烯化合物,包括环型四烯、环型五烯、环型和线型七烯化合物。推测这些多烯化合物参与了对炭角菌的抑菌作用。另外,研究发现炭角菌粗提物抑制3株产多烯链霉菌(HF10、GS7和GF20)的生长。因此,链霉菌-炭角菌之间存在相互拮抗的作用。链霉菌HF10产生的抗真菌五烯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提取链霉菌HF10的活性代谢物,活性代谢物依次经过中压液相色谱RP18柱,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并结合活性追踪法进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两个五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通过化合物质谱、核磁共振及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解析出这两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它们为已知化合物,喷他霉素(1)和1’14-dihydroxyisochainin(2)。喷他霉素对炭角菌的抑菌活性比对鸡枞菌高4倍,对昆虫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的抑菌活性比对鸡枞菌高1.5倍。1’14-dihydroxyisochainin对炭角菌的抑菌活性比对昆虫致病菌高2倍,对鸡枞菌无明显抑菌活性。总之,喷他霉素和1’14-dihydroxyisochainin对炭角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鸡枞菌的抑菌活性最弱。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菌圃和白蚁有潜在的保护作用。链霉菌中四烯和七烯聚酮基因的敲除和抗菌活性分析以链霉菌GS7,GF20为出发菌株,利用PCR-Targeting敲除技术,成功构建了纳他霉素(四烯)和杀念菌素(七烯)聚酮基因的双交换敲除突变株GS7ΔPimS0和GF20ΔfscA,对野生菌和突变株进行了发酵培养、产物提取、HPLC检测、质谱分析和抗真菌活性测定,发现野生菌产生的四烯或七烯化合物对炭角菌比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抑菌活性更强,并且突变株对炭角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抑制活性远低于野生菌。研究结果表明链霉菌GS7和GF20产生的四烯和七烯化合物参与了对拮抗真菌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从黄翅大白蚁肠道分离获得83株放线菌,53%的菌株具有抑制炭角菌的活性。从10株链霉菌的活性代谢粗提物中鉴定不同类型的多烯化合物,利用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和敲除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四烯、五烯和七烯化合物对菌圃和白蚁拮抗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证明这些多烯化合物对菌圃拮抗菌的抑菌作用比对白蚁拮抗菌更强。因此,本研究表明培菌白蚁肠道来源的链霉菌产生的多烯化合物可能保护白蚁和菌圃抵御病原菌感染。总之,本研究为理解这种特殊生境的肠道放线菌的生态学意义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培菌白蚁肠道放线菌的活性代谢物奠定了基础。

郭新东[5](2021)在《根际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主要来源为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由于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病原菌在抗生素的长期刺激下发生突变,能够与抗生素共生从而使得抗生素失去药效。因此开发新型抗生素迫在眉睫,目前发掘抗生素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研究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中,放线菌分布最广,安全性较高便于研究。研究表明药用植物的根际常与周围的土壤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间的微生物数量较多,其中活性放线菌的数量较多,因此药用植物的根际土壤成为研究热点。本实验选用采集于新疆天山地区大叶橐吾根际土壤进行实验。对采集到的5份根际土壤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6株放线菌,记录各个菌的形态。选用8株真菌对26株放线菌进行抗真菌实验,其中放线菌AH1901-2对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大抑菌半径为23 mm,放线菌AH1901-7和AH1902-9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得到的三株放线菌进行TLC检测发现AH1901-2代谢产物的含量和种类最多,选用AH1901-2为目标菌株,并进行了小规模的发酵筛选出的发酵条件为36℃培养15 d,发酵量为100 L。对得到的放线菌AH1901-2进行小规模液体发酵得到菌体,提取菌体的DNA进行PCR扩增后,进行16S测序,选取与放线菌AH1901-2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的30株菌进行系统发育树进行构建,确定AH1901-2属于网状链霉菌。对放线菌进行基因框架图测序,将测序得到基因序列经过拼接、组装剔除其中无效的基因片段得到新的基因序列其总长度为9442504 bp,GC含量为73%。对基因序列预测的蛋白的功能、病原和宿主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注释。运用anti SMASH对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基因簇分析,得到43基因簇及每个基因簇对应化合物类型。其中Cluster 4和Cluster 34的代谢产物类型为萜类,预测两个基因簇合成的化合物分别为Geosmin、albaflaveone;Cluster 9、Cluster 19和Cluster 29的代谢产物类型为I型聚酮(T1PKS),预测三个基因簇合成的化合物分别为sanglifehrim A、sceliphrolactam、Naphthomycin A;Cluster 27的代谢产物类型为外泌素类化合物,预测其合成的化合物为ectione,并对上述预测的化合物做出生物合成途径的分析。将线菌AH1901-2置于36℃的恒温箱里培养15 d得到次级代谢产物22 g。将得到粗提物用反复的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AH-01~AH-09。并对这9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得到化合物AH-01为Germicidin B、AH-02为Germicidin A都属于属于不饱和内酯。AH-03为trans-dehydrocurvularin、AH-04为curvularin、AH-08为Brefeldin A都属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AH-05为Naphthomycin A、AH-06为Naphthomycin L都属于安莎霉素类化合物,其中Naphthomycin A是Cluster29预测的代谢产物。AH-07为Vineomycin B2,属于蒽醌类化合物。AH-09为对羟基苯乙酮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对AH-05、AH-06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发现AH-05人体肝细胞(LO2)和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分别为11.32±0.42μM、11.24±0.07μM,AH-06对四种细胞的IC50值均>20.00μM。结果说明化合物AH-05对乳腺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够为治疗乳腺癌提供研究基础,而AH-06基本无细胞毒性。

李楠[6](2021)在《一株土壤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认为天然产物的来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其中微生物由于生长快速、分布广泛,已经成为开发临床抗菌、抗肿瘤、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重要来源。今天大多数已知的抗菌素最初是从放线菌中分离出来的,特别是从链霉菌属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对链霉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土壤样本中分离出30株放线菌,选出10株生长速度最快的放线菌。采用菌块对峙法,以九种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株,对10株放线菌进行筛选。有4株放线菌有抗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其中GQ.3对番茄叶霉病菌、茄腐镰刀病菌、层出镰刀病菌、马铃薯黑痣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经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其属于链霉菌属。将菌株GQ.3分别接种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S培养基、产孢培养基和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发现菌株GQ.3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代谢产物最多,且代谢产物用薄层色谱展开后成点性好。选择高氏一号培养基作为其最优的发酵培养基,对其大量发酵,用乙酸乙酯提取其次级代谢产物,减压蒸馏得到粗提物20g并分离纯化。同时对菌株GQ.3进行全基因测序,使用anti SMASH软件分析其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菌株GQ.3有52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分析这些基因簇可以看出,其有产生聚酮类、萜类、脂肽类、糖类等次级代谢产物的潜能。采用柱层析、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1个长链脂肪酸,1个萜类化合物,1个吲哚类化合物,8个聚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5和6与已知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oncanamycin A结构相似,结构中都有一个相同的18元环,化合物5为已知的Concanamycins类化合物。化合物6为新的Concanamycins类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已知结构。采用滤纸片法、微量稀释法检测11个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仅有化合物5和6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弱的活性,抑菌圈为8 mm。采用MTT法检测所有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HL60)、乳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性,化合物均没有细胞毒性。

李聪[7](2021)在《放线菌TR1904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储量巨大,是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良好载体,尤其是其中的链霉菌属,生物合成了绝大多数已知的天然抗生素。本研究从4份采自甘肃兴隆山的土壤样品中得到了次级代谢产物丰富,产物易分离,可研究性较强的放线菌TR19040。其微生物群落对层出镰刀菌和禾谷镰袍菌有着良好的拮抗活性。此外,实验发现,在放线菌TR19040的最佳培养条件下,当发酵量为40m L时,培养13天可萃取得3.83mg次级代谢产物,这符合本研究对实验菌株的要求。本研究成功提取了菌株TR19040的DNA序列,又通过测得的基因数据,使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了其系统发育树,最终确定该菌株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对放线菌TR19040的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中的GC含量为72.56%,共有7389个编码基因。其蛋白序列在COG数据库中进行了比对,显示有214个基因与次级代谢产物在菌株TR19040中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本研究注释了在放线菌TR19040中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类型,并预测了与之对应的天然产物,着重分析了基因簇Region9.1、Region 67.1和Region 97.1中与编码天然产物相关的单个基因功能。从而证明了TR19040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潜力,特别是铁载体类、酚类及聚酮类化合物。这可能是放线菌TR19040的全基因序列首次被详细研究。基于对菌株TR19040生物合成潜力的预测,本研究对该菌的7.86g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5个聚酮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1个胶质毒素和1个十五烷酸,共9个化合物。其结构类型与基因预测大体一致,而且均为已知结构。在生物活性测试中,化合物gliotoxin(4)对A549、HL-60、SW480、MCF-7和SMMC-7721这五种体外人癌细胞株显示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在0.11-1.45μM之间。化合物Pyranonaphthoquinone A(5)对SMMC-7721、MCF-7和SW480有弱抑制活性,对SMMC-7721的抑制效果要优于Pyranonaphthoquinone B(6)。同时,5在NO的生成抑制活性评价中表现最优,抑制率为24.79±0.28%。Pyranonaphthoquinone B(6)在测试中有仅次于4的细胞毒活性,对MCF-7、HL-60和SW480这三种人癌细胞有着半数生长抑制活性,IC50值在3.5-13.2μM之间。同时,6对RAW264.7细胞的NO生成抑制率为11.22±2.30%。此外,化合物aloesaponarin(2)也具有一定的NO生成抑制作用和细胞毒性,而其他的产物则未见明显的抑制活性。本文是首次对天然产物5和6进行针对五种人癌细胞的抗癌活性测试,以及抗炎活性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它们的成药潜力,这填补了相关实验的空白。而且对修饰5的化学结构做了探索,证明其成药潜力较差,结果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了分菌与保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天然产物分离技术以及有限的有机合成技术,完成了对放线菌TR19040的综合研究。该实验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富有价值的,其结果也具备讨论空间,这将为我国生物合成抗生素的研究提供一定支持。

周晓燕[8](2021)在《土壤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指出放线菌是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抗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这些化合物中的大多数被广泛用作药物,用于临床上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本论文从江西省高安市和吉林省白城市的原生态土壤中共分离得到40株放线菌,通过化学、培养基和活性筛选,选取其中2株次级代谢产物较为丰富的土壤放线菌Streptomyces angustmyceticus GA2-5-1和Streptomyces sp.XH1-3-3作为目标菌株进行大量发酵,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XAD-16N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开放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薄层色谱(TLC)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土壤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并综合应用1H-NMR、13C-NMR、ESI-MS、HRMS等多种波谱技术和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鉴定。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angustmyceticus GA2-5-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trichostatin RK(1)、trichostatic acid(2)、染料木素(3)、daidzein(4)、环(丙氨酸-苯丙氨酸)(5)、3-吲哚甲酸(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zarzissine(8)、诺卡胺(9);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H1-3-3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诺卡胺(9)、oxachelin(10)、环(L-苯丙氨酸-L-脯氨酸)(11)。从两株土壤来源的放线菌中共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11个化合物结构,其中化合物8为首次从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和9为种内首次分离获得。此外,采用滤纸片法对化合物1-7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7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显着抗菌活性。全基因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菌株Streptomyces angustmyceticus GA2-5-1具有较为丰富的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为进一步挖掘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并阐释其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于帮魁[9](2020)在《钯催化C-N和C-O键复分解的基元反应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催化反应通常是由众多基元反应构成的。因此,基元反应的发现和构建是实现这些催化反应的核心。除了常见的氧化加成、迁移插入、转金属化以及还原消除等基元反应,金属卡宾中间体及其相关的[2+2]环加成、[2+2]逆环加成等基元反应的发现使得烯烃复分解反应获得迅速发展,并在复杂分子以及天然产物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受此启发,化学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复分解反应的探索。其中,有关C-N键复分解反应的发展一直是个挑战,主要是因为C-N键键能比较高,不容易被切断。本论文围绕三元环钯络合物的反应特性,构建了钯催化的C-N键复分解和C-N/C-O键交叉复分解的基元新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的基于C-N键和C-O键复分解的催化关环反应,实现了官能团化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此外,利用胺缩醛的亲核性,构建了通过烯丙基铵盐产生三元环钯络合物的基元反应,发展了钯催化的新型的胺甲基化反应。如:硝基二烯和二烯酮的α-胺甲基化反应;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胺基烯炔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胺基二烯和氮氧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烯炔醇和胺缩醛的关环胺基化反应以及烯丙基烯炔醇的胺甲基-芳构化反应。1.利用胺缩醛的亲核性,建立了通过氮杂迈克尔加成产生三元环钯络合物的基元新反应,进而发展了活化二烯的α-胺甲基化催化反应体系。通过系统的条件优化,以5 mol%的Pd(COD)Cl2/P(4-CF3C6H4)3/AgOTf作为催化剂能够以最高92%的收率实现硝基二烯的α-胺甲基反应。此外,在5 mol%的Pd(OAc)2/DPPO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4%的收率得到相应的α-胺甲基化的二烯酮类化合物。上述反应的成功不仅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得到官能团化的二烯基烯丙基胺化合物,而且为三元环钯络合物导向的新型催化反应的开发和建立奠定了基础。2.利用三元环钯络合物的独特结构特征和反应性能,建立了钯催化的C-N键复分解基元新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双亲核试剂的策略,发展了钯催化的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通过系统的条件优化,用5 mol%的[Pd(allyl)Cl]2/Xantphos/AgOTf作为催化剂能够以最高89%的收率得到相应的关环胺甲基化产物。该反应体系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通过设计不同链长的胺基二烯底物,能够实现5-16元饱和氮杂环的合成。此外,从胺基环己二烯出发,能够选择性的得到氮杂螺环类化合物。通过中间体的分离表征实验、动力学实验、动力学同位素标记实验以及DFT理论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催化反应机理,夯实了 C-N键复分解过程。3.利用C-N键复分解为关键的基元反应,建立了胺基烯炔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体系。通过系统条件优化,在5 mol%的阳离子钯Pd(Xantphos)(CH3CN)2(OTf)2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9%的收率实现5-12元等不同尺寸的含有exo-联烯胺骨架的饱和氮杂环的合成。另外,杂原子以及具有潜在药物研究价值的杂环片段也可以成功引入到多取代的联烯胺骨架。4.利用C-N键复分解这一基元新反应,建立了胺基二烯和氮氧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体系。通过系统条件优化,在5 mol%的阳离子钯Pd(Xantphos)(CH3CN)2(OTf)2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90%的收率合成一系列β-烯丙基胺取代的饱和氮杂环化合物。相对于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生成目标产物的同时,只产生一分子的甲醇,具有更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更简单的合成工艺。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胺基二烯底物,分别实现了环外双键、环上双键以及环内双键的构建,丰富了关环胺甲基化反应的类型。此外,该反应体系能够实现具有挑战性的9-16元氮杂环的合成。5.在成功建立了 C-N键复分解的关环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羟基亲核试剂,建立了更具挑战的C-N/C-O键交叉复分解的基元新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双亲核试剂策略,构建了烯炔醇和胺缩醛的关环胺基化反应体系。通过条件优化,在5 mol%的Pd(CH3CN)2Cl2/Xantphos/AgClO4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2%的收率合成一系列含有exo-联烯胺骨架的氧杂环化合物。该类异色满片段以及联烯胺片段广泛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对药物分子的开发及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6.基于我们发展的C-N键复分解策略,通过对关环胺甲基化产物的官能团转化实现了天然产物形式上的全合成。以烯丙胺取代的哌啶类衍生物出发可以实现苦参胺类生物碱的全合成。此外,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经简单的官能团转化也可以完成雷公藤类生物碱形式上的全合成。7.利用烯炔能够选择性的插入到三元环钯络合物的碳钯键形成阳离子的烯基烯丙基钯络合物的特性,通过调控烯丙基钯络合物的反应活性选择性的捕获烯烃试剂,从而构建了钯催化的烯丙基烯炔醇的胺甲基环化和芳构烯丙基胺化反应。通过系统条件优化,在 5 mol%的阳离子钯Pd(Xantphos)(CH3CN)2(OTf)2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3%的收率实现官能团化的萘环类衍生物的构建。

徐小娜[10](2019)在《海洋链霉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筛选及活性产物研究》文中指出补体系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之一,其在消除微生物入侵和维持机体的平衡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补体系统如果过度激活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具有可持续生产,且能在体内被直接消化吸收等优点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由于微生物易于培养、易于基因工程改良,且微生物来源的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所以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微生物来源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复杂多样,且具有众多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因此海洋放线菌已成为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新来源,但目前对海洋放线菌的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首先筛选了具有抗补体活性的海洋来源链霉菌,并对两株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菌株星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xinghaiensis NRRL B24674T(简称 S187)和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UT11(简称DUT11)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对分离自大连星海湾和小平岛海平面以下约10m处的海泥样品中的42株海洋放线菌进行了抗补体活性物质生产菌筛选,发现7株海洋放线菌的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补体活性。对这7株放线菌进行了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这些海洋放线菌分别属于不同的种,提示可产生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菌株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进一步研究了具有良好抗补体活性的菌株星海链霉菌S187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生产,对其抗补体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对抗补体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首先,选取7种不同培养基对菌株S187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确定M12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7.0,温度为28 ℃,培养时间为6天。然后,比较了野生菌株S187和抗补体活性消失的突变菌株△sinH-P3的次级代谢物,寻找抗补体活性物质,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两个菌株的多个次级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别,结合液相质谱质谱联用分析,初步判断了抗补体活性化合物所对应的液相色谱对应峰。最后,通过抗补体活性追踪的方法,对菌株S187发酵提取物粗品进行了分离纯化,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薄层层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分离纯化的方法,从粗提物中纯化获得4个小分子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1H-NMR和13C-NMR),并结合文献值对照,最终确定这4个化合物分别为2-吡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腈和邻氨基苯甲酸。活性测试表明,这4个化合物均有抗补体活性,其CH50分别为2.0 ± 0.3、0.8 ± 0.1、2.4± 0.5和2.5 ± 0.6 mmol/L。(3)以可生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海洋链霉菌DUT11为研究对象,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分析基因组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信息,发现存在衣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对DUT11的菌丝体和发酵液进行分析,发现均有衣霉素存在,进而通过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获得粗提物,对抗补体活性组分进行薄层层析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各种分离纯化的方法,最终获得9个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定了 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衣霉素I、衣霉素II、衣霉素V、衣霉素VII、衣霉素X,其余4个化合物是经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LC-MS、1H-NMR和13C-NMR),并结合文献值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是3-吲哚甲酸、对羟基苯甲酸、2-吡咯甲酸和无活菌素。在抗补体活性测试中除了无活菌素外,其它8个化合物均具有抗补体活性,其中衣霉素X的抗补体活性最好,其CH50为 0.041 ± 0.03 mg/mL。(4)对海洋链霉菌DUT11的衣霉素及抗补体活性物质发酵生产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该菌株在NaCl浓度为10%时可以生长,NaCl浓度为3%时菌株生长最好,衣霉素的产量最大,为30.78 mg/L;而NaCl的浓度在0-5%时抗补体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其次,对链霉菌株DUT11进行衣霉素生产培养基优化,确定了 M33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最后,采用了响应面方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衣霉素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的浓度(A)、黄豆粉的浓度(B)和酵母粉的浓度(C)分别为49.97、24.88和4.15 g/L,衣霉素的产量可到达57.03 mg/L;而抗补体活性物质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B和C分别为47.56、18.00和3.92 g/L,提示该菌株可产生除衣霉素外的其他抗补体活性物质。本研究通过对抗补体活性物质生产菌的筛选,证明了许多海洋放线菌具有产生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潜力。同时,对星海链霉菌S187和海洋链霉菌DUT11的抗补体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所取得的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以及高效经济地生产抗补体活性药物提供了借鉴。

二、A New Macrocyclic Trichochecene from Soil Fungu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ew Macrocyclic Trichochecene from Soil Fungus(论文提纲范文)

(1)放线菌新物种及拮抗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比较基因组学
        1.1.1 微生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 放线菌新物种研究进展
        1.2.1 链霉菌新物种多相分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2.2 稀有放线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3 放线菌拮抗菌株活性产物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30 株链霉菌新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30 株链霉菌新物种基因组特征
        2.2.2 泛基因组分析
        2.2.3 系统发育分析
        2.2.4 30 株链霉菌新物种基因组抗性基因检测与验证
        2.2.5 30 株链霉菌新物种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6 株稀有放线菌新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6 株稀有放线菌新物种基因组特征
        3.2.2 6 株稀有放线菌新物种基因组抗性基因检测与验证
        3.2.3 系统进化分析
        3.2.4 6 株稀有放线菌新物种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2.5 6 株稀有放线菌新物种基因组比较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31 株放线菌拮抗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1株放线菌拮抗菌株的活性检测
        4.2.2 31 株放线菌拮抗菌株基因组特征
        4.2.3 31 株放线菌拮抗菌株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4.2.4 6 株微白黄链霉菌基因组比较分析
        4.2.5 12 株娄彻氏链霉菌基因组比较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2 株放线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菌株命名及保藏
        5.2.2 菌株表型特征分析
        5.2.3 菌株化学特征分析
        5.2.4 菌株基因型特征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西藏来源放线菌多样性分析及代谢产物潜能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西藏来源的植物样品及其根际土壤放线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沙棘根瘤样品及根际土壤样品放线菌种属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1.2.2 7种分离培养基对放线菌的分离效果
        1.2.3 墨脱地区蛇菰植物及其根际土壤放线菌种属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西藏沙棘根瘤及根际土壤放线菌抗菌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46株放线菌抗菌活性结果
        2.2.2 12种发酵培养基筛选活性结果
        2.2.3 Streptomyces sp.XZ19-122及XZ19-015代谢产物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3株Nocardiasp.基因组测序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BGC)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基因组测序简况
        3.2.2 anti SMASH软件分析预测
        3.2.3 3株Nocardia sp.潜在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4章 综述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1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概述
    4.2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方法
    4.3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种属的多样性
    4.4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多样性
    4.5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生物活性多样性
        4.5.1 大环内酯类活性物质
        4.5.2 醌类生物活性物质
        4.5.3 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4.5.4 萜类生物活性物质
        4.5.5 生物碱类活性物质
        4.5.6 抗糖尿病活性物质
        4.5.7 酚类活性物质
        4.5.8 香豆素类生物活性物质
        4.5.9 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4.5.10 促进植物生长活性物质
    4.6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3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菌株UPLC色谱图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黄翅大白蚁来源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抗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培菌白蚁与其生活史
    1.2 培菌白蚁肠道与菌圃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1.2.1 培菌白蚁肠道菌群结构组成
        1.2.2 培菌白蚁菌圃菌群结构组成
        1.2.3 从培菌白蚁肠道分离和鉴定的新菌
    1.3 培菌白蚁相关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3.1 肽类
        1.3.2 生物碱类
        1.3.3 醌酮类
        1.3.4 大环内酯和内酰胺类
        1.3.5 其他类
    1.4 立题依据
        1.4.1 昆虫相关放线菌的多烯化合物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肠道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真菌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与培养基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白蚁解剖与放线菌的分离
        2.3.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3.3 拟无枝酸菌GM8的生理生化测定
        2.3.4 拟无枝酸菌GM8的化学成分分析
        2.3.5 拟无枝酸菌GM8的菌种繊
        2.3.6 放线菌-炭角菌对峙实验
    2.4 实验结果
        2.4.1 分离放线菌及系统发育分析
        2.4.2 Amycolatopsis macrotermitis GM8新种的分类鉴定
        2.4.3 放线菌对炭角菌抑菌活性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放线菌-炭角菌相互拮抗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与培养基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放线菌发酵粗提物的活性分析
        3.3.2 抗真菌粗提物的HPLC分析
        3.3.3 炭角菌代谢粗提物的提取
        3.3.4 炭角菌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3.4 实验结果
        3.4.1 抗真菌代谢产物的HPLC分析
        3.4.2 炭角菌对产多烯链霉菌的抑菌活性
    3.5 讨论
第四章 链霉菌HF10的抗真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基因组测序和生物合成基因簇预测
        4.3.2 链霉菌HF10发酵代谢物的提取
        4.3.3 活性追踪的方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
        4.3.4 高分辨质谱(MS)检测化合物分子量
        4.3.5 核磁共振(NMR)谱解析化合物的结构
        4.3.6 化合物1和2的抗真菌活性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链霉菌HF10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4.4.2 链霉菌HF10粗提物提取与分析
        4.4.3 化合物1和2的分离纯化
        4.4.4 化合物结构解析
        4.4.5 化合物1和2的抑菌活性
        4.4.6 化合物1和2的最小抑菌浓度
    4.5 讨论
第五章 四烯和七烯聚酮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和抑菌活性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试剂,菌种,质粒和引物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基因组测序和生物合成基因簇预测
        5.3.2 产孢条件摸索和阿泊拉霉素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5.3.3 构建敲除质粒pUC19-ΔPimS0
        5.3.4 构建敲除质粒pSPRam-ΔfscA
        5.3.5 敲除质粒电转化至E.coli ET12567/pUZ8002
        5.3.6 大肠杆菌-链霉菌属间的接合转移
        5.3.7 双交换敲除菌株的筛选与验证
        5.3.8 活性粗提物LC-MS检测
    5.4 实验结果
        5.4.1 链霉菌GS7中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5.4.2 构建纳他霉素基因缺失突变株GS7ΔPimS0
        5.4.3 缺失突变株GS7ΔPimS0的抑菌活性
        5.4.4 链霉菌GF20中杀念珠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5.4.5 构建杀念菌素基因缺失突变株GF20ΔfscA
        5.4.6 缺失突变株GF20ΔfscA的抑菌活性
    5.5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根际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生素研究概述
        1.1.1 抗生素研究进展及分类
        1.1.2 抗生素研究问题
    1.2 根际放线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2.1 根际放线菌概述及研究进展
        1.2.2 放线菌基因技术
        1.2.3 放线菌代谢产物类型
        1.2.3.1 萜类化合物
        1.2.3.2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1.2.3.3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3.4 蒽醌类化合物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根际放线菌的分离及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主要试剂
        2.1.4 实验菌体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的前处理
        2.2.2 样品菌株分离及纯化
        2.2.3 目标菌株的筛选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落的形态
        2.3.2 目标菌株的筛选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放线菌AH1901-2 生物学及化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放线菌AH1901-2 的生物学研究
        3.2.1.1 对放线菌AH1901-2 进行菌属鉴定
        3.2.1.2 放线菌AH1901-2 基因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
        3.2.1.3 放线菌AH1901-2 基因簇分析及产物分析
        3.2.2 放线菌AH1901-2 的化学研究
        3.2.2.1 放线菌AH1901-2 发酵与提取
        3.2.2.2 放线菌AH1901-2 代谢产物分离与纯化
        3.2.2.3 单体化合物活性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鉴定结果
        3.3.2 菌AH1901-2 基因测序、组装和蛋白功能注释结果
        3.3.3 菌AH1901-2 基因簇分析
        3.3.4 基因簇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预测
        3.3.4.1 Cluster4 产物的预测及生物合成路径
        3.3.4.2 Cluster9 产物的预测及生物合成路径
        3.3.4.3 Cluster19 产物的预测及生物合成路径
        3.3.4.4 Cluster27 产物的预测及生物合成路径
        3.3.4.5 Cluster29 产物的预测及生物合成路径
        3.3.4.6 Cluster34 产物的预测及生物合成路径
        3.3.5 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3.3.6 单体化合物活性检测
    3.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一株土壤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放线菌概况
    1.2 放线菌中的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1.2.1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
        1.2.2 放线菌代谢产物的抗癌活性
        1.2.3 放线菌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1.2.4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寄生虫活性
        1.2.5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病毒活性
        1.2.6 其他活性
    1.3 基因组学推动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
        2.1.2 活性实验菌株
        2.1.3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4 主要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纯化
        2.2.2 菌株的保存
        2.2.3 放线菌的筛选
        2.2.4 菌株发酵条件筛选
        2.2.5 菌属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和观察
        2.3.2 菌块抗病原真菌活性
        2.3.3 菌株发酵条件筛选结果
        2.3.4 菌株GQ.3 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4 小结
3 Streptomyces sp.GQ.3 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活性测试菌株和细胞毒性筛选细胞株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试剂与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链霉菌GQ.3 的培养及分子鉴定
        3.2.2 菌株GQ.3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注释
        3.2.3 菌株GQ.3 的发酵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
        3.2.4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3.2.5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3.2.6 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3.2.7 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treptomyces sp.GQ.3 的基因组概况及组装结果
        3.3.2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3.3 菌株GQ.3 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3.3.4 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3.3.5 单体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3.3.6 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
    3.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放线菌TR1904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放线菌群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1.1 生物制剂
        1.1.2 生物降解
    1.2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1.2.1 放线菌的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2.2 放线菌中由聚酮合酶生产的化合物
    1.3 基因技术在放线菌研究中的应用
    1.4 小结
第2章 土壤放线菌的采集、分离和筛选
    2.1 概述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活性实验供试菌
        2.2.5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的配制
        2.3.2 土壤样品的处理
        2.3.3 菌株的纯化与保存
        2.3.4 菌株的筛选方法
        2.3.4.1 单菌落放线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2.3.4.2 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筛选
        2.3.4.3 放线菌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菌株的分离和初步观测
        2.4.2 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初筛
        2.4.3 放线菌TR19040 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2.5 小结
第3章 放线菌TR19040 的鉴定及其基因分析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DNA的提取
        3.3.2 菌株DNA的 PCR扩增及鉴定
        3.3.3 菌株TR19040 的基因组测序、组装及基因注释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构建放线菌TR19040 的系统发育树
        3.4.2 放线菌TR19040 的基因组概况及组装结果
        3.4.3 放线菌TR19040 的基因功能分析
        3.4.4 放线菌TR19040 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4.4.1 Region9.1 的基因簇分析和产物预测
        3.4.4.2 Region67.1 的基因簇分析和产物预测
        3.4.4.3 Region97.1 的基因簇分析和产物预测
        3.4.4.4 Region26.1、44.1、111.1 的基因簇分析和产物预测
    3.5 小结
第4章 放线菌TR19040 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的发酵与产物提取方法
        4.3.2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4.3.3 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4.3.4 化合物的结构修饰研究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放线菌TR19040 的发酵与产物提取
        4.4.2 放线菌TR19040 的次级代谢产物分离
        4.4.3 放线菌TR19040 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4.4.4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4.5 化合物pyranonaphthoquinone B的结构修饰探究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土壤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1.1 医药研究领域
    1.2 农业领域
    1.3 其他领域
第二章 菌株的采集与筛选
    2.1 菌株的采集
    2.2 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
    2.3 菌株的化学筛选
        2.3.1 实验方法
        2.3.2 实验流程
        2.3.3 筛选结果
    2.4 菌株的培养基筛选
        2.4.1 实验方法
        2.4.2 筛选结果
    2.5 菌株的活性筛选
        2.5.1 实验方法
        2.5.2 实验结果
第三章 放线菌Streptomyces angustmyceticusGA2-5-1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3.1 菌株GA2-5-1的鉴定
    3.2 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3.3 菌株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3.3.1 菌株发酵培养
        3.3.2 提取与分离
    3.4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3.5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第四章 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H1-3-3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4.1 菌株XH1-3-3 的鉴定
    4.2 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4.3 菌株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4.3.1 菌株发酵培养
        4.3.2 提取与分离
    4.4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第五章 实验部分
    5.1 仪器与材料
        5.1.1 仪器
        5.1.2 材料
        5.1.3 菌株
    5.2 放线菌GA2-5-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实验部分
        5.2.1 发酵液的提取分离
        5.2.2 菌株GA2-5-1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测定
        5.2.3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
    5.3 放线菌XH1-3-3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实验部分
        5.3.1 发酵液的提取分离
        5.3.2 菌株XH1-3-3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测定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6.1 结果
    6.2 讨论
附录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放线菌抗革兰氏阴性细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钯催化C-N和C-O键复分解的基元反应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烯烃关环复分解反应
        1.2.1 关环复分解(RCM)反应简介
        1.2.2 RCM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1.3 羰基烯烃(炔烃)复分解反应
        1.3.1 羰基烯烃(炔烃)复分解反应简介
        1.3.2 羰基-烯烃(炔烃)关环复分解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1.4 其他类型化学键的复分解反应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钯催化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
    2.1 引言
    2.2 反应设计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2.3.2 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2.3.3 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的机理
    2.4 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仪器和试剂
        2.5.2 实验步骤
        2.5.3 部分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钯催化C-N键复分解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
    3.1 引言
    3.2 反应设计
        3.2.1 C-N键复分解基元反应的构建
        3.2.2 双亲核试剂在C-N键复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钯催化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3.3.2 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3.3.3 胺基二烯关环胺甲基化产物的转化
        3.3.4 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机理研究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仪器和试剂
        3.5.2 底物合成
        3.5.3 实验步骤
        3.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钯催化胺基烯炔与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
    4.1 引言
    4.2 反应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钯催化胺基烯炔与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4.3.2 胺基烯炔与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4.3.3 胺基烯炔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的机理推测
    4.4 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仪器和试剂
        4.5.2 底物合成
        4.5.3 实验步骤
        4.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钯催化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
    5.1 引言
    5.2 反应设计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钯催化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5.3.2 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5.3.3 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反应的产物转化
        5.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5.4 小结
    5.5 实验部分
        5.5.1 仪器和试剂
        5.5.2 底物合成
        5.5.3 实验步骤
        5.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的关环反应
    6.1 引言
    6.2 反应设计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6.3.2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6.3.3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反应的机理研究
    6.4 小结
    6.5 实验部分
        6.5.1 仪器和试剂
        6.5.2 底物合成
        6.5.3 实验步骤
        6.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6.6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关环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逆合成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4 小结
    7.5 实验部分
        7.5.1 仪器和试剂
        7.5.2 实验步骤
        7.5.3 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7.6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
    8.1 引言
    8.2 反应设计
    8.3 结果与讨论
        8.3.1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的条件探索和优化
        8.3.2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的底物拓展
        8.3.3 胺甲基化的萘环产物的官能团转化
        8.3.4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8.4 小结
    8.5 实验部分
        8.5.1 仪器和试剂
        8.5.2 底物合成
        8.5.3 实验步骤
        8.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8.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录一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附录二 部分新化合物核磁谱图

(10)海洋链霉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筛选及活性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天然产物抗补体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1.1 多糖类化合物
        1.1.2 黄酮类化合物
        1.1.3 甾体类化合物
        1.1.4 皂苷类化合物
        1.1.5 萜类化合物
        1.1.6 生物碱类化合物
        1.1.7 酶类化合物
        1.1.8 其它类化合物
    1.2 海洋放线菌代谢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2.1 海洋放线菌概述
        1.2.2 抗补体活性物质
        1.2.3 抗肿瘤活性物质
        1.2.4 抗菌活性物质
        1.2.5 酶抑制活性物质
        1.2.6 其它活性物质
    1.3 海洋放线菌基因组挖掘研究进展
        1.3.1 海洋放线菌基因组测序
        1.3.2 基因组挖掘技术发现新型化合物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海洋放线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2.4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溶液的配制
        2.3.2 临界补体浓度的测定
        2.3.3 不同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补体活性测定
        2.3.4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5 16S rRNA的PCR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2.3.6 菌株的耐盐实验
    2.4 结果
        2.4.1 临界补体浓度的确定
        2.4.2 海洋放线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的筛选
        2.4.3 16S rRNA的扩增及序列比对分析
        2.4.4 菌株的耐盐性质
    2.5 讨论
    2.6 小结
3 星海链霉菌S187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3.2.4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S187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富集培养
        3.3.2 菌株S187发酵液的热稳定性测试
        3.3.3 菌株S187萃取物的抗补体活性测定
        3.3.4 菌株S187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3.3.5 突变菌株△sinH-P3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3.3.6 次级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结构鉴定
    3.4 结果
        3.4.1 菌株S187培养发酵条件
        3.4.2 菌株S187发酵液的热稳定性能
        3.4.3 菌株S187次级代谢物的抗补体活性
        3.4.4 突变菌株△sinH-P3和野生型菌株S187次级代谢产物比对
        3.4.5 菌株S187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3.4.6 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
    3.5 讨论
    3.6 小结
4 海洋链霉菌DUT11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试剂及耗材
        4.2.4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DUT11形态学观察
        4.3.2 菌株DUT11耐盐实验
        4.3.3 菌株DUT1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注释与分析
        4.3.4 菌株DUT11发酵培养基优化及产物富集培养
        4.3.5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4.3.6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析及结构鉴定
        4.3.7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活性测试
        4.3.8 衣霉素发酵条件优化
    4.4 结果
        4.4.1 菌株DUT11形态特征
        4.4.2 菌株DUT11耐盐性能
        4.4.3 菌株DUT1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注释与分析
        4.4.4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4.4.5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分析
        4.4.6 衣霉素的富集发酵培养条件
    4.5 讨论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核磁谱图
附录B 海洋链霉菌16S rRNA序列扩增及测序信息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A New Macrocyclic Trichochecene from Soil Fungus(论文参考文献)

  • [1]放线菌新物种及拮抗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 谷磊. 塔里木大学, 2021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藏来源放线菌多样性分析及代谢产物潜能初步探究[D]. 罗亚军.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黄翅大白蚁来源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抗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D]. 李净净. 山东大学, 2021(10)
  • [5]根际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郭新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一株土壤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 李楠.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放线菌TR1904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李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土壤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 周晓燕.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钯催化C-N和C-O键复分解的基元反应构建及应用[D]. 于帮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海洋链霉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筛选及活性产物研究[D]. 徐小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一种新的大环单孢菌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