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市郊秋菜田的景观生态研究Ⅰ.秋菜田斑块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佳[1](2013)在《半山丘陵区县域耕地利用的景观特征 ——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文中提出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最宝贵的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耕地资源保护的负效应越来越突出,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质量不断退化,进一步加剧了原本紧张的耕地供需矛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耕地资源紧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守18亿亩“红线”,更加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因此,如何准确的认识了解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因素对耕地景观分布的影响,更好的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又迫待研究的课题。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在景观生态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景观格局的数量化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不同的景观格局中得到广泛应用,以“3S”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景观格局研究中日渐成熟,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农业景观比自然景观有更大的变异性,它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又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干预。通过研究,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从景观斑块类型指标、景观斑块形状指标及景观异质性特征三方面定量分析了襄垣县县域耕地的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襄垣县各乡镇耕地景观规模、形状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县来看,坡度2°~6°和6°~15°是耕地的两个主要分布坡度级;中南部盆地区,虽然人口密集、人类土地利用活动频繁,但是由于坡度较低,地势较为平坦,耕地斑块类型面积较大且形状比较简单,分布相对集中;东北部和西北部山地丘陵区,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耕地斑块破碎化程度高,斑块类型面积小,形状复杂,斑块分布比较分散。从耕地与主要道路和河流水面的关系看表明大量耕地分布在道路、河流沿岸,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于昕蕾[2](2013)在《渠县中滩乡寨坪村等四个村土地整理的人居环境生态效益评估》文中认为土地整理旨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协调人地关系。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对人居环境产生各种利弊影响,之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环境、经济三大综合效益,多数只选用了一种评价方法开展评价。本文旨在开展生态效益评价,将三大综合效益中的生态效益细化,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两种不同方法开展效益评价,为相关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渠县中滩乡等(3)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为依托,从环境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土地整理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估体系,并对研究区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生态效益评估体系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景观生态三方面共选取25个单项评价指标,公共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人均道路长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雨天出行保证率等6项;生态环境指标共有7项,其中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独作为一项评价指标;景观生态效益指标从景观要素特征和景观异质性两方面选取了12项指标,景观生态学指标是本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以期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建立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和景观生态学评价机制,力求遵循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原则,从土地整理对当地人居环境影响的各方面选取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其次,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层次分析法两种评价方法的对比,评估对当地人居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为今后土地整理项目的人居环境生态效益评估和规景观划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寨坪村、桥坝村、石鼓村和禾嘉村等4个村的生态效益指数均有提高。熵权法的结果为:四个村总的生态效益指数由之前的3.11提高到整理后的3.64,增幅为17.05%,4村分别的生态效益指数由0.92、0.83、0.68和0.68提升到1.04、0.92、0.79和0.90,效益增幅在10%~30%之间。主成分-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为:四个村总的生态效益指数由之前的2.79提高到整理后的3.20,增幅为14.70%,四个村的生态效益指数分别由0.73、0.74、0.66和0.66提升到0.84、0.83、0.77和0.76,效益增幅在10%~20%之间。两种方法结果差异较小,反映了生态效益评估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何灏[3](2011)在《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0年我国启动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以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该项工作,在该项工作开展期间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土地整理成为了实行“占补平衡”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中,土地整理显示出了其重要性。土地整理就是对土地利用格局现状的改变,必然会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若整理不当将破坏生态系统,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随着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对土地整理中景观格局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尧都区魏村镇梁家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运用景观格局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借助ArcGIS软件进行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研究。本论文包含了以下研究内容:①文中通过对农用地整理以及景观格局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思路等;②以山西省尧都区魏村镇梁家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项目区的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项目区土地利用中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③依据景观格局理论构建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中廊道布置的标准和斑块整理的标准;④将景观格局作为指导理论、以ArcGIS作为工具进行农用地整理项目规划布局,探索出以景观格局理论作为指导的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⑤对项目区整理前后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农用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文中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①把景观格局理论引入到农用地整理项目的规划布局中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②本文研究以ArcGIS软件作为技术手段,用DEM模型模拟项目区的地形以及提取坡度级,并进行项目区廊道及斑块的规划布局,这使得规划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其缓冲区、属性分析等功能也为规划布局从技术上提供较大的支撑;③文中以景观格局理论作为指导理论,选择斑块、景观多样、景观空间构型及廊道等景观格局指数建立了农地整理中廊道和斑块的标准,这使规划布局简单明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该种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具备一定的推广性;④通过对整理前后景观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农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整理,项目区斑块个数、斑块密度、伸长指数、分维数均减少,分别由107、2.75、5.327、1.065减少至58、1.56、4.524、1.027,而斑块面积与平均斑块面积均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由2.749变为1.560,整理的实施,丰富了项目区的廊道建设,由原来单一的道路廊道形成了以道路、渠道、防护林为一体的廊道体系,其廊道指数均有提高。农地整理的实施有利于农业生产,便于田间机械作业以及灌溉,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劳动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的创新点是从景观格局的角度进行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研究,建立了整理的廊道和斑块布局标准,以ArcGIS为手段进行规划布局,但是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不够全面且规划布局的标准建立还不够深入,这些方面还需要有很大的改善,本文仅仅为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王利[4](2009)在《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在支持国家能源工业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大面积土地沉陷,损坏了地面村庄等建、构筑物,使得受开采损坏的村庄被迫搬迁。传统的压煤村庄搬迁时不仅旧村址废弃影响生态环境,而且采煤沉陷土地增加,工农矛盾不断。本研究以压煤村庄搬迁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现实背景,提出了复垦置换、买断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入股三种和谐-生态的压煤村庄搬迁模式,明确了搬迁后生态恢复的关键环节及技术,并在生态恢复规划中引入了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拓展了该方法在小尺度范围的应用。通过在华丰矿南良父村的应用,掌握了村庄搬迁后主要的环境问题,在对其土壤质量评价、农田景观规划的前提下,给出了土地清洁方式和耕地再造时标高、覆土厚度及配套设施的设计。最后针对南良父村土地塌陷积水后的盐渍化问题,通过盆栽试验大田试验,筛选出适合的土壤改良配方,为研究区耕地高质量恢复提供手段。
亢远飞[5](2008)在《土地整理对局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以忠县拔山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文中认为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地表综合体,实质上这些不同的生态系统经常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土地利用或土地覆被类型。因此,景观格局主要是指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景观格局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之一,是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农业活动在景观格局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农田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之一,是人类决策的结果。目前正陆续开展一些有关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区、黄土丘壑区、经济发达区,很少涉及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西南部丘陵地区地块破碎,中低产田土多,人地矛盾尖锐,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整理是人为的、强制性、时效性强的一种干扰,能在短期内对农田生态系统及景观格局产生剧烈影响,通过改变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景观结构,使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所增加。本文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区重庆市忠县拔山镇为代表来研究土地整理项目三大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主要以水田和旱地景观为主,耕地景观是基质,渠系、道路景观是廊道,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景观要素破碎化程度差异明显。耕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类型,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基质,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2.43%。旱地和水田要素景观破碎度最高;居民生活用地都以单家独户的形式存在,数量多、斑块面积小、斑块形状相对规整且分散分布;林地景观斑块在研究区分布不均匀,斑块形状差异大、斑块面积差异大,斑块破碎化程度高;耕地景观要素斑块形状不规则,边缘带大,耕地有效面积小,为土地整理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2)土地平整工程实施后,田块形状简单且规则,破碎度降低,面积增大,形状更加适宜于农作物的耕作。旱地斑块在坡度较大(斑块位于15-25°旱地台面)处受人为干扰强烈;在坡度较陡处,斑块面积虽小,但形状之间的差异大,而坡度较小(斑块位于6-15°旱地台面)处,斑块面积大,但斑块间形状的相似性较强。土地平整工程不但对田面进行平整,加之整体的规划——合并原有破碎斑块数量随坡度级增加而增多,使得各坡度级田面坎长均有所增加,有效地增加了田面的长度,故斑块面积增加。水田景观要素斑块几何形状简单。斑块大小标准差(PSSD)和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V)也很大,水田受地形影响强烈。土地平整工程实施后,水田斑块的形状比较简单且规则,规律性强,人为干扰迹象明显,表明土地整理工程短时效性和强制干扰性。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田景观原有格局,有利于农业生产,单位斑块的面积增大,斑块边界的复杂弯曲程度降低,斑块的形状趋于规则,便于规模化种植,降低了劳动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原有坡面水系影响显着,廊道特征明显,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在0~4m范围内最显着,4m以外范围内,影响则随距沟渠中心距离增大而减小。以沟渠为中心制作缓冲带,缓冲带切割农田景观斑块得到斑块分维度(DL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度(AWMPFD)随着缓冲带距离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表明干扰随距离增加而减小;斑块密度(PD)、景观破碎度(C)随着缓冲带距离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表明灌溉渠系的修建对于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建渠系为中心,向两侧呈现递减趋势。沟渠新建是一种强烈人为干扰,使得水资源平衡分配,调节径流,改变了原来水系分配状况,规划后的水系分维度为1.3661,沟渠密度较好,沟渠密度平均值为:31.71m/hm2,渠系连通度较好,研究区内渠系廊道体系健全,耕地的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洪能力较好,为土地整理项目区建成优质农田产区提供有效保证。(4)田间道路工程实施后,道路廊道特征明显,成网分布,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随距道路中心距离增大而减小。新建道路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符合以新建路为中心,向两侧呈现递减变化的规律。根据交通干线的聚集和发散作用可知,田间道路沿线土地利用的随距道路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缓冲带内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LC)也随距离增大而衰减;生产路的修建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影响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道路的宽度决定其对农田破碎度的影响程度,但影响最为显着的区域并不是直接接近道路本身的区域。田间道路在0-25m范围内影响剧烈,生产路在0-5m范围内影响剧烈。规划后道路密度较高,占廊道总长度比例达65.18%,道路密度平均值为:60.26 m/hm2,环通度由23.81%提高到30.92%,连通度由之前的49.37%增加到54.04%,道路连通度较好,道路网络发达。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研究区内道路廊道体系健全,为土地整理项目区建成优质农田产区提供有效保证。
张衍广,林振山,李茂玲[6](2007)在《远离城镇小尺度下的农田景观变化分析——以北涝沟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实际研究资料,对远离城镇的北涝沟村农田景观特征和生态变化做了必要的分析。
赖长鸿[7](2006)在《基于GIS的川西道孚林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文中认为川西亚高山林区是我国云、冷杉暗针林集中分布区,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选取川西道孚林区为研究区域,在对该地区基本情况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以2003a道孚林区ETM+星图片、研究区1:100000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及方法,研究该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得出如下结论: (1) 道孚林区的景观基质为草甸景观,约占林区总面积的46%;森林类型是仅次于草甸的区域景观组分,优势度明显,其中以云、冷杉林为主要林分类型;其余景观类型散布于区域之中。 (2) 林区景观多样性H=1.7441,均匀度E=0.6034,优势度D=1.1463,聚集度C=0.4758,破碎化指数FN=0.0121;区域由少数几类景观类型控制,异质程度较低。 (3) 林区各景观类型的斑块粒级结构不呈对称分布,面积<0.3km2的小、中斑块占37%,中大、大斑块占到43%,而面积>1.0km2的超大型斑块仅占20%,斑块粒级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形态;面积>0.3km2的斑块数量较多(约63%),整体景观属中粗粒结构。 (4) 林区内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和周长皆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草甸、灌木林、云冷杉林、岩石裸露地、白桦林的面积和周长均占主导地位,而华山松、苗圃地等景观无论在面积还是在周长上均处于劣势;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有明显的规律,森林景观类型斑块数量较多;通过对景观类型面积、周长和斑块数量的分析可知区域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于区域内其余景观类型。 (5) 各森林景观类型之间的形状指标比较分析表明:处于森林群落演替后期的林分类型(云、冷杉林),斑块形状构图相对简单规整;而处于演替前期的林分类型(白桦林、山杨林)斑块形状构图复杂。 (6) 在空间分布上,除草甸、灌木林地和农地景观类型斑块趋于随机分布外,其余景观类型更趋于团聚分布;面积较小的景观类型在局部范围内形成集中分布区。 (7) 区域地貌在空间的组织上基本是以高原、高山、深切峡谷为基本骨架;景观类型随高程、坡度变化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而坡向则没有较明显的规律性;森林景观类型集中分布在海拔3600~4800m,坡度25~40°人工恢复较困难地区;区域由
杨晓艳[8](2005)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分析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特征,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并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寻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是区域乃至全国土地整理方向、目标的具体落实,是检验和评价区域土地整理效果和跟踪监测的有效场地,所以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作为案例研究区域,对该县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是指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文中论述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内容,确定了工作程序。研究认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以系统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国情与国策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以上理论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 本文进行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得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格局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几个方面。并分别探讨了各单项影响的内涵、构成和表现。 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格局影响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内涵确立了适宜的量化方法。作者认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是对该规划引起的对区域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是对前面进行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等子系统的协调性的综合评价,并选用合适的指标、标准化方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这部分研究是本文探讨分析的重点,其中景观格局影响评价部分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进行了该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总体上看,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该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是正面,说明该规划是可行的。评价结果表明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该县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景观子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影响是正面的。其中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水资源平衡、生物丰度和区域景观的多样性影响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缓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杨晓艳,闫东浩,程锋[9](2005)在《耕地整理的景观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通过对不同耕地类型区的典型样区调查获得的小尺度耕地景观现状特征与各耕地类型在不同整理水平下的耕地景观细部规划设计下的景观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北京市延庆县耕地整理的景观效应。选用斑块平均面积、平均周长、密度、边界密度、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等指标来描述整理前后耕地景观斑块特征的变化;采用廊道类型、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各类型廊道占总廊道长度的比例、密度、网络连通度、网络环通度等来表达整理前后廊道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耕地整理明显提高了斑块平均面积、平均周长,降低了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提高了景观粒度,减小了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和耕地景观被边界分割程度。整理后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比例减小;整理后耕地廊道系统中各廊道类型占总廊道长度的比例趋于合理;廊道类型中增加了农田防护林带,改变了耕地内单一类型景观格局;提高了道路、沟渠等廊道的网络连通度和环通度,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
杨晓艳,闫东浩,程锋[10](2005)在《北京市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不同耕地类型区的典型样区调查从较小尺度研究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选用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界密度等指标来描述耕地景观的斑块特征;采用全部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廊道类型、各类型廊道的密度、各类型廊道网络的连通度、环状网络的环通度来表达耕地景观中的廊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延庆县耕地斑块规模较小、零碎,斑块不规整;景观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耕地景观被边界分割的程度比较高;景观粒度较小;上述情况在坡耕地区域尤为严重。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大,廊道类型主要包括道路、沟渠,坡耕地区还包括田坎。道路的密度较大,但道路网络连通性和环通性差,为耕地生态系统中的物流和能流提供的连通的、可选择的线路比较少。沟渠密度较小,有的样区根本没有沟渠分布,其网络连通性更差,沟渠廊道体系不健全,耕地的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洪能力比较低。坡耕地中田坎占地面积比较大,加剧了坡耕地景观中廊道占耕地面积比例大的程度。
二、沈阳市郊秋菜田的景观生态研究Ⅰ.秋菜田斑块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市郊秋菜田的景观生态研究Ⅰ.秋菜田斑块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半山丘陵区县域耕地利用的景观特征 ——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
1.3.3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景观格局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景观要素 |
2.1.2 景观格局特征 |
2.1.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软件 |
2.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2.2.1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
2.2.2 景观格局分析模型分析法 |
2.2.3 景观动态模拟模型分析法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襄垣县耕地景观格局分析 |
4.1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
4.1.1 耕地数量 |
4.1.2 耕地利用类型 |
4.1.3 耕地空间分布 |
4.2 基于景观生态的耕地景观格局分析 |
4.2.1 耕地景观斑块类型指标分析 |
4.2.2 耕地景观斑块形状指标分析 |
4.2.3 耕地景观异质性特征分析 |
5 耕地景观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1 坡度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 |
5.1.1 分析方法及指数的选择 |
5.1.2 各乡镇不同坡度级耕地的景观格局分布 |
5.1.3 各乡镇同一坡度级耕地的景观格局分布 |
5.2 道路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 河流水面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 |
(2)渠县中滩乡寨坪村等四个村土地整理的人居环境生态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1.2 研究区自然资源 |
2.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1.4 研究区基础设施状况 |
2.1.5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
2.2 研究区工程规划 |
2.2.1 土地平整工程 |
2.2.2 农田水利工程 |
2.2.3 田间道路工程 |
第3章 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3.1 土地整理对研究区人居环境影响分析 |
3.1.1 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
3.1.2 环境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
3.1.3 景观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
3.2 土地整理研究区人居环境生态效益评价体系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成 |
3.2.3 评价指标量化 |
3.2.4 评价指标汇总 |
第4章 生态效益评估 |
4.1 熵权法评估 |
4.1.1 熵权法介绍 |
4.1.2 熵权法步骤介绍 |
4.1.3 指标标准化及评估模型建立 |
4.2 主成分—层次分析法评估 |
4.2.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
4.2.2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步骤介绍 |
4.2.3 层次分析法介绍 |
4.2.4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介绍 |
4.2.5 指标标准化及评估模型建立 |
4.3 两种方法结果比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基本结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整理和景观格局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2.1 土地整理 |
2.1.1 土地整理概述 |
2.1.2 基础理论 |
2.2 景观格局 |
2.2.1 概念 |
2.2.2 基础理论 |
2.3 景观格局设计的内涵、目标和原理 |
2.3.1 景观格局设计的内涵 |
2.3.2 景观格局设计的目标 |
2.3.3 景观格局设计的原理 |
第3章 项目区概况 |
3.1 项目区基本情况 |
3.2 自然条件 |
3.2.1 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 |
3.2.2 气侯 |
3.2.3 地质和水文地质 |
3.2.4 土壤 |
3.2.5 水资源 |
3.2.6 土地资源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3.4 基础设施状况 |
3.4.1 交通设施 |
3.4.2 水利设施 |
3.4.3 电力设施 |
第4章 基础数据提取及处理 |
4.1 数据来源 |
4.2 基础数据提取 |
4.2.1 项目区DEM构建 |
4.2.2 项目区坡度级的提取 |
4.2.3 斑块图的绘制 |
第5章 项目区景观格局分析 |
5.1 景观指数选取 |
5.1.1 斑块特征指数 |
5.1.2 景观多样性指数 |
5.1.3 景观空间构型指数 |
5.1.4 廊道特征指数 |
5.2 项目区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
5.2.1 斑块特征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2 景观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3 景观空间构型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4 廊道特征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 项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问题 |
第6章 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 |
6.1 农用地整理总体规划布局 |
6.2 农用地整理廊道规划布局 |
6.2.1 廊道规划布局标准的建立 |
6.2.2 廊道的规划布局 |
6.3 农用地整理斑块规划布局 |
6.3.1 斑块规划布局标准的建立 |
6.3.2 斑块的规划布局 |
第7章 土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
7.1 整理后斑块特征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7.2 整理后景观空间构型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7.3 整理后廊道特征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图 |
(4)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压煤村庄搬迁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景观规划在土地复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对土壤改良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华丰煤矿简介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 |
2.2.3 植被 |
2.2.4 土壤 |
2.2.5 水文 |
2.2.6 煤层地质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华丰矿村庄压煤情况 |
2.5 南良父村压煤及基本情况简介 |
2.6 村庄搬迁及采煤塌陷后土地利用类型 |
2.7 本章小结 |
3 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研究 |
3.1 传统压煤村庄搬迁模式 |
3.1.1 传统压煤村庄搬迁模式介绍 |
3.1.2 传统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分析 |
3.2 现实需求分析 |
3.2.1 和谐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 |
3.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 |
3.2.3 环境保护是前提 |
3.2.4 集约节约用地的实现者 |
3.3 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 |
3.3.1 模式设计原则 |
3.3.2 模式设计目标 |
3.3.3 复垦置换模式 |
3.3.4 买断土地使用权模式 |
3.3.5 土地入股模式 |
3.5 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保障措施 |
3.6 案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压煤村庄搬迁后生态恢复技术模式 |
4.1 一般技术模式 |
4.2 关键技术 |
4.2.1 压煤村庄搬迁后土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 |
4.2.2 可行性分析 |
4.2.3 景观重塑规划 |
4.2.4 土地清洁技术 |
4.2.5 耕地再造技术 |
4.2.6 土地生产功能恢复 |
4.2.7 后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村庄搬迁后环境问题诊断与土壤质量评估 |
5.1 村庄搬迁后环境问题分析 |
5.1.1 村庄搬迁后环境问题概述 |
5.1.2 研究区环境问题诊断 |
5.2 样品采集与制备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样品制备 |
5.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5.3.1 重金属测定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5.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5.4 土壤肥力评价 |
5.4.1 样品测定 |
5.4.2 测试结果分析 |
5.4.3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压煤村庄搬迁土地的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技术 |
6.1 压煤村庄搬迁土地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 |
6.1.1 将景观生态学引入压煤村庄搬迁土地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的意义 |
6.1.2 压煤村庄搬迁土地的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的内涵及原则 |
6.1.3 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的步骤 |
6.2 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目标 |
6.3 压煤村庄搬迁前后的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 |
6.3.1 景观格局分析理论与方法 |
6.3.2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数选取 |
6.3.3 村庄搬迁及采煤塌陷后景观格局分析 |
6.4 农田景观规划与重塑 |
6.4.1 景观布局 |
6.4.2 斑块设计 |
6.4.3 廊道设计 |
6.5 景观质量评价 |
6.5.1 规划后景观格局分析 |
6.5.2 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村庄搬迁后的土地清洁与耕地再造技术 |
7.1 土地清洁技术 |
7.1.1 土地清洁技术介绍 |
7.1.2 研究区土地清洁 |
7.2 耕地再造技术 |
7.2.1 耕地标高设计 |
7.2.2 覆土厚度设计 |
7.3 配套设施建设 |
7.3.1 灌排工程设计 |
7.3.2 道路工程设计 |
7.3.3 农田防护林工程 |
7.4 本章小结 |
8 土地生产功能恢复研究 |
8.1 积水区盐渍土 |
8.2 试验区概况 |
8.2.1 试验地点 |
8.2.2 试验区土壤分析 |
8.3 试验区土地生态功能恢复盆栽实验 |
8.3.1 试验材料分析 |
8.3.2 盆栽方案设计 |
8.3.3 盆栽试验结果分析 |
8.4 试验区土地生态功能恢复大田试验 |
8.4.1 试验材料分析 |
8.4.2 试验方案设计 |
8.4.3 试验结果分析 |
8.5 试验区土地生态功能恢复效果分析 |
8.5.1 主要养分分析 |
8.5.2 土壤粒度分析 |
8.5.3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8.6 耕地生态系统恢复 |
8.7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5)土地整理对局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以忠县拔山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放牧 |
1.2 植树造林 |
1.3 农作物种植 |
1.4 土地整理 |
1.4.1 调整景观结构 |
1.4.2 改善景观破碎化 |
1.4.3 优化景观环境 |
1.5 结语 |
第2章 立项依据和研究方案 |
2.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区概况 |
2.5 研究方案 |
2.5.1 基础数据提取 |
2.5.2 景观指数选取 |
2.5.3 土地利用分类 |
2.6 技术路线 |
第3章 局地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整理影响 |
3.1 土地利用结构 |
3.2 面积大小指数变化 |
3.3 形状指数变化 |
3.4 分维指数变化 |
3.5 多样性指数变化 |
3.6 景观格局变化 |
第4章 土地平整工程对局地景观格局影响 |
4.1 旱地景观格局 |
4.1.1 面积指数 |
4.1.2 形状指数 |
4.1.3 分维指数 |
4.2 水田景观格局 |
第5章 农田水利工程对局地景观格局影响 |
5.1 水系分维 |
5.2 廊道特征 |
5.3 景观要素 |
5.3.1 面积指数 |
5.3.2 分维指数 |
5.3.3 破碎度指数 |
第6章 田间道路工程对局地景观格局影响 |
6.1 道路特征 |
6.2 田间道 |
6.3 生产路 |
第7章 结论与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6)远离城镇小尺度下的农田景观变化分析——以北涝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田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
2.1.1 斑块特征。 |
2.1.2 廊道特征。 |
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2.3 生态问题 |
2.3.1 滥施农药化肥。 |
2.3.2 过度捕捞水生生物资源。 |
2.3.3 其他。 |
3 小结 |
(7)基于GIS的川西道孚林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文献综述 |
1.1 景观生态研究概况 |
1.1.1 景观与景观格局 |
1.1.2 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尺度和异质性 |
1.1.3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
1.1.3 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
1.1.4 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 |
1.1.5 区域生态调控与建设 |
1.2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概况 |
1.2.1 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规划 |
1.2.2 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1.2.3 森林景观生态模拟模型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气候特征 |
2.3 土壤概况 |
2.4 植物资源 |
2.4.1 森林资源 |
2.4.2 草地资源 |
3.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资料收集 |
3.3.2 景观类型图的编制 |
3.3.3 DEM数据的生成和地形指标的定义 |
3.3.4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景观格局结构组成与异质性 |
4.1.1 区域景观类型结构组成 |
4.1.2 道孚林区景观异质性 |
4.2 景观类型斑块特征分析 |
4.2.1 景观类型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
4.2.2 景观类型斑块周长特征分析 |
4.2.3 景观类型斑块数分析 |
4.2.4 景观类型斑块形状分析 |
4.3 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同质景观斑块空间特征分析 |
4.3.2 异质景观类型空间关系分析 |
4.3.3 道孚林区地形分异特征 |
4.4 森林景观规划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
5. 小结 |
6. 进一步研究 |
6.1 林区景观格局动态 |
6.2 森林景观生态过程的研究 |
6.3 人为干扰对林区森林景观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进展 |
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进展 |
2.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研究进展 |
2.4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研究 |
3.1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
3.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3.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
第四章 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分析 |
4.1 自然条件分析 |
4.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4.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4.4 规划概述 |
第五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5.1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 |
5.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第六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6.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6.2 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第七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
7.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7.2 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
第八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8.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8.2 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九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评价 |
9.1 耕地整理对小尺度上耕地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
9.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
第十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 |
10.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
10.2 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 |
10.3 延庆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第十一章 结论和讨论 |
11.1 结论 |
11.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北京市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概况 |
3 研究方案 |
3.1 基础数据 |
3.1.1 依据耕地坡度状况划分类型区 |
3.1.2 样区选取与线状地物调查 |
3.1.3 样区面状数据的提取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斑块特征 |
(1) 斑块面积A: |
(2) 斑块周长P: |
(3) 斑块密度Pd1: |
(4) 边界密度Pd2: |
3.2.2 廊道特征 |
(1) 各类型廊道的长度l和宽度w: |
(2) 各类型廊道的密度D: |
(3) 各类型廊道网络的连通度r: |
(4) 道路廊道网络的环通度α: |
4 结果分析 |
4.1 斑块特征 |
4.2 廊道特征 |
5 结论 |
四、沈阳市郊秋菜田的景观生态研究Ⅰ.秋菜田斑块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山丘陵区县域耕地利用的景观特征 ——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D]. 张佳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2]渠县中滩乡寨坪村等四个村土地整理的人居环境生态效益评估[D]. 于昕蕾.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3]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农用地整理规划布局方法研究[D]. 何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4]压煤村庄和谐—生态搬迁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5]土地整理对局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以忠县拔山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D]. 亢远飞. 西南大学, 2008(09)
- [6]远离城镇小尺度下的农田景观变化分析——以北涝沟村为例[J]. 张衍广,林振山,李茂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8)
- [7]基于GIS的川西道孚林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D]. 赖长鸿.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杨晓艳.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耕地整理的景观效应分析[J]. 杨晓艳,闫东浩,程锋. 自然资源学报, 2005(04)
- [10]北京市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J]. 杨晓艳,闫东浩,程锋. 资源科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