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感·超越——读《渔家女》(论文文献综述)
宁芯儿[1](2021)在《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文中认为中国壁纸图像,是中国外销的艺术产品之一,18世纪流行于英国和欧洲大陆。在英国,壁纸张贴在英国贵族阶层的乡村别墅及庄园内,分布广泛,目前全英发现可考的中国壁纸多达169处,遍布英国全境。笔者选取了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的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书房的壁纸作为本文的案例,试图通过对书房壁纸图像的分析,对其图像来源和图像产地进行追溯和讨论。笔者通过对索特莱姆书房的中国壁纸图像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壁纸不是中国工匠迎合西方市场所作出的粗陋而肤浅的产品,而是蕴含着工匠的创造力的,凝结了中国苏州版画、佛山版画和广州外销画等商品画中的精粹,共同构成了精美而丰富的图像。这些图像进入英国上流社会中去,成为了被贵族阶层认可的时尚风潮,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18世纪英国民族性形成的时期,中国壁纸及其他外销艺术品成为了彰显英国强大海上实力的标志,也成为了英国占据欧洲文化强势地位的工具,更是英国上流社会共同的文化和身份标志。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任荣彩[3](2020)在《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文中提出从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来看,乡土题材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自古就有,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岩画,如岩画中的围猎、舞蹈等一系列活动,尽管他们对这些岩画的创作动机不同于后来的艺术家,但并不排除这是乡土题材绘画发展的一个雏形。乡土绘画在当代的发展恰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把传统绘画中以文人、贵族为审美视角的绘画转移到普通人的身上,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注。本文以“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作品进行梳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乡土绘画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衍变,呈现出关注视角的多元和表现手法的多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以绘画创作的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的变迁对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在当代的发展衍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追溯,选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进行分析,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在这个时期关注视角相对单一,绘画语言也单一,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其次,结合80年代社会环境对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进行分析,得出在这一时期的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在选材和表现语言更加自由。再次,通过分析90年代以来从事“乡土题材”的艺术家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多元衍变;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社会环境的变迁都带动了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绘画视角和绘画手法都呈现出多元发展面貌。最后得出结论,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随着乡土社会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乡土绘画不应该只停留在那些古老的、粗糙的、野蛮的、苦涩的面貌。
刘建[4](2020)在《比莱——一个不可忽视的南印度小说大家》文中认为比莱是印度现代最为驰名的马拉雅拉姆语小说家。他早在1950年代初即已蜚声世界,却未能在中国引起足够关注。他在短篇小说和中长篇小说两个领域均取得了非凡成就。他的长篇小说《芥民》是一部经典之作,已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比莱的生平与创作、他在马拉雅拉姆语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长篇小说《芥民》、中篇小说《洁厕工之子》以及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这位小说大家的论文。
王佳欢[5](2019)在《吕德安诗歌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德安在“第三代”诗人中表现得相对安静,这与诗人淡泊的天性有直接关系,他鲜于露面但诗歌广为流传。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新世纪以来,吕德安保持良好的创作势头,写下三百余首诗作。他的诗歌写作是基于个人生活经历,融合多方面诗学经验的实践,主要包括对生命的感知,对生存家园的回望,以及源于时代社会而发出的精神反思。早期创作吕德安受洛尔卡诗歌及中国民谣的影响探索出了一条谣曲之路,舒缓的节奏,恬淡的诗风使他在诗坛独树一帜;九十年代出国后,整体诗风向内延展,呈现出冷峻而孤寂的美学气质,同时在短诗创作之外进行长诗实践。面对现代城市的喧嚣,诗人更倾心于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归国后,他在山中筑起了一所现实的“家园”,找到了自我精神的归宿。吕德安对诗歌的不断探索显示了诗人旺盛的诗歌生命力,他的诗学才情和写作姿态为当代诗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本论文拟从吕德安的写作轨迹,诗歌的思想主题,诗学来源,美学气质及艺术建构方式等方面,试图全面、深入地探讨吕德安诗歌的独特价值。
赵郁飞[6](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提出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杜运威[7](2017)在《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31至1945年的抗战词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时期的词学理论、题材内容、词艺风格、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其研究范围主要是:第一,1931至1936年间,与“九一八”、“一·二八”等事件相关或表达抗日救国情绪的作品。风格方面批判梦窗、倡导苏辛者也应重点关注。第二,1937至1945年间所有词作皆应纳入考察范畴,不管任何题材,也不论多么偏离“抗日”中心,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战争的历史烙印。第三,1946年后,指那些庆祝抗战胜利,追忆抗战历程,回顾个人身世之词,此类作品暂时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抗战词坛是亟待深入开发的学术富矿。首先,它是抗战文学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边缘”文体,词体创作受政治牵绊较小,情感抒发十分自由,文学独立性很强,且其历史经验丰富,有着悠久的“诗词史”传统。至于音律和谐、雅俗共赏、交游娱乐等范式及功能更是新文学不具备的品质,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其次,它是百年词史的精彩一页。大批作家于抗战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创作水平逐步走向成熟。彼时梦窗风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环境下的群体诉求,豪放词风成为各界拍手欢迎的新宠,词坛陡然兴起一场席卷南北的词风转变。第三,“十四年”时间创作力量十分强大,粗略统计有300余词人,近8000首作品。然目前相关研究仍徘徊于个案多、群体少,专题较深、宏观缺失的基本现状,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空间。为便于清晰地反映词坛创作情况,本文采取“文史互证”和“微观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有利于对主流文学风貌的强化,后者则可加强非主流文学关注,还原词坛纷繁复杂的多元化面目。自列强入侵中国以来,词坛格局和词史发展已经悄然改变,尤其稼轩接受群体及其所作“战争词”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从“鸦片战争时期的薄弱跳动”,至“太平天国间的集体性吟唱”,再至“中法战争的停滞徘徊及庚子事变的转型”,俨然构成一条独立于浙、常二派之外的发展脉络。庚子之后仍有前进,但影响不大。直至抗战的爆发,才真正开启续写词体“御敌抗侮”的新史程。彼时整个文坛亦迎来全面复兴的契机。抗战词坛是一个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时代。文学生态十分复杂,有的词人不畏艰险,投笔从戎;有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以隐士自居;还有的投奔日伪政府,成为推进“和平文学”的帮凶。各角色之间多有交叉,甚至集于一身。战乱中不同处世心态及生存方式创造出题材各异的作品,进一步拓宽了词体叙述广度和深度。另外,传播与接受方式的改变,对文学思想、群体意识、内容风格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以期刊为中心形成的文学流派最值得关注。三十年代,龙榆生提出“别建一宗”的理论主张,矛头直指词坛“四声竞巧”怪状,发起反对梦窗,倡导苏辛的变革运动。并以《词学季刊》为平台,聚集起有着共同审美倾向的百余名词人,正式宣告抗战词派成立。他们反对过于专注声律技巧,倡导苏辛词风,恢复韵文抒情本质,并抬高词体言志批判功能,力求有益于现实社会。全面抗战后期刊的停办及1940年龙榆生的“入伪”阻断了词派正常发展历程,但并未就此消失。“别建一宗”理念被卢前主编的《民族诗坛》选择性的接纳继承,他们提出建立“民族诗歌”的新口号,其秉承的“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的创作宗旨与中国面临的战争处境及人民大众内心的期望达到高度契合。于是,以卢前为新领袖,以“诗坛”为新平台,再次聚集起一批更偏向于“稼轩风”的新词群,抗战词派由此进入后期发展阶段。这是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第一个严格意义的“期刊型”文学流派,它的发掘将改变当今百年诗词史的基本格局。基于以上宏观生态及词学理论的考察,结合“词史”意义、艺术水平、词坛影响三大维度,我推出此期成就突出的三位词人,分别是卢前、刘永济、吴眉孙。卢前《中兴鼓吹》将前线英雄事迹辍为长歌,声调铿锵,振奋人心,成为战区难得的畅销词集,影响深远。学人词代表刘永济和“词人之词”典范吴眉孙,分别引领词坛两大群体的创作方向。前者驱使学识入词,典博厚重,言语老辣,坚守声律本色,艺术成就颇高;后者较为浅近,然亦强调音韵谐和,注重一己情怀的宣泄,个性十足,评论时政犀利大胆,又不似“以诗为词”者那般粗率。三人各自占据不同领域的制高点,成就卓着,堪誉为词坛“三驾马车”。此外,还有20位名家共同撑起词坛璀璨星空,他们是张尔田、夏承焘、詹安泰、汪东、仇埰、唐圭璋、陈匪石、吴白匋、龙榆生、王陆一、苏鹏、杜兰亭、顾衍泽、汪曾武、廖恩焘、郭则沄、章士钊、林思进、沈祖棻、丁宁等。据作家分布及“十四年词史”时间短、地域广的现实情况,本文选择以词人群体为中心,并引入期刊、社团、地域、性别等多元视角,以期对词坛形成立体化观照。当然,各“视角”之间多有穿插、互利互补。因此,以上所述坐标个案根据需要分别打入相关视角之下。比如汪东、陈匪石、唐圭璋、吴白匋、仇埰等置于第五章“雍园词群与午社”;龙榆生、张尔田、汪曾武、廖恩焘等于第六章“沦陷区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集中讨论;而沈祖棻、丁宁等则以“女性词人群”独立成章。雍园词群和午社是抗战词坛成就突出的两大团体。前者是一批远离故乡、避居西南的伤心词客,生活经历的相似使其作品蕴含共同的抗战血泪、家国情怀和忧虑彷徨,而词学观的共性则锻造出“温柔敦厚”、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稳稳占据抗战词坛的艺术高地。后者是一群既不受国统区承认又被沦陷区严格监控的孤岛词人,国破家亡之痛与身世的压抑处境非偏重技巧声律的“清真、梦窗”能够疏解,对情感内容、比兴寄托的强烈要求本能的促使他们改革民初以来的“梦窗风”,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作为词体美学的优秀继承者,两大团体分别代表了战争影响下不同区域的风格取向和文学成就。沦陷区的特殊处境孕育出与国统区不同的艺术风貌。作家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日伪政权的生命安全压力,以“复古倒退”的典雅诗词配合伪政府“和平文学”运动;另一方面,又要扛住伦理道德压力,于典故比兴之间寄寓批判抵制。这与国统区词人的“慷慨”表达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抗战词坛另一番别开生面的文体特色。《同声月刊》和《雅言》两大诗词刊物是认识南京、北京一带词人生存状态及其作品风格的独特窗口。《同声月刊》通过倡导“诗教”,实现了“在朝”与“在野”文人的统一,成为沦陷区影响最大,聚集作家最多,作品成就亦最高的旧体文学刊物。《雅言》则通过文体“雅化”策略,成功斡旋于政权压制和个人反抗的博弈之间。无论是诗教理念,还是文体雅化,都是抗战时期沦陷区特殊地域空间的生存策略,同时又是生存与反抗的统一表现。从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二者都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焦仕刚[8](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认为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许莹[9](2015)在《色彩的力量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研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研究,只有理性科学地研究才能了解色彩的本质,色彩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演变过程,是与画面中的各种语言元素秩序相联系的,色彩语言的变化也构成了艺术史发展的不同轨迹。本文试图通过将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放入中西方色彩语言系统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方向。首先,从色彩语言的本体说,在艺术史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色彩体系占据中西方色彩美学的不同地位。中西方色彩体系早期都以比较写实的“固有色”体系又称“色相对比系统”及“主观色”体系组成,但西方更关注画面中的明暗对比,塑造光效下的体积变化。西方自印象派以后开始了纯粹色彩语言表现的“条件色”体系,进入到对色彩语言本体的各因素的研究实践中,导致20世纪西方艺术世界第一次色彩语言爆发。中国绘画的“固有色”体系与“观念色”(主观色)并列发展到当代形成独具面貌的“写实性色彩”和“写意性色彩”两大体系,这主要与中国绘画“畅神”、“重意”的绘画理论分不开,因此中国画更重视画面意境的构建和心灵色彩的“意象性”表现。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研究正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色彩观和西方色彩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的。其次,中国绘画色彩追求二维的平面效果,除了与中国绘画空间表现理论有关,也与中国传统绘画资料有关,艺术史中任何语言的形成发展都是与相关的材料发展分不开,艺术史也是一部材料发展史,最后一章专门研究了当代中国画材料对中国画色彩语言发展的影响。中西方艺术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绘画史的发展包含着语言关系、语言元素的重组,形成了语言深化规律,其中的关键是艺术思维方式如何进行调整,如何作出基因性元素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绘画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结合,绘画的任何一个系统都离不开认识方法与应用方法的有机结合。不同的认识方法与不同的应用方法交叉,必然产生新的结果,新的观点、新的尺度、新的语言。本文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研究,在当代文化价值观的转换中,对色彩语言的探索进入到了艺术的本质层面。绘画技法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色彩的使用更接近绘画本质,接近语言规律、语言关系、语言秩序等问题的本质性研究,强调对色彩语言时代精神的思考,探索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重构问题。
阚侃[10](2015)在《周璇在歌唱电影中角色创造初探》文中指出周璇是中国歌唱片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成功将歌唱才能与电影角色塑造成功结合的第一人。周璇的歌唱及荧幕作品蜚声国内外,本文将重心放在探索她的歌唱才能与歌唱片角色塑造间的关系,通过对周璇歌唱和电影关系的阐述、荧幕经典作品和其对民国电影的价值意义的分析,探索周璇作为一名优秀歌唱演员的成功规律。周璇作为民国电影的翘楚,其作品影响深远;她作为一名荧幕表演艺术家,其表演内敛、深刻、准确,歌唱才能和表演技能相得益彰。本文在研究周璇独特的荧幕艺术魅力的同时,力求深入挖掘她在民国文化中的地位、影响,探寻其对当下表演艺术的价值贡献。
二、实感·超越——读《渔家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感·超越——读《渔家女》(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及其中国壁纸概况 |
第一节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的帕克家族(Parker) |
第二节 索特莱姆庭院景观概况 |
第三节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建筑本体概况 |
第二章 18 世纪欧洲中国壁纸的概念与尺寸 |
第一节 18 世纪欧洲中国壁纸的概念梳理 |
第二节 18 世纪欧洲中国壁纸的两种尺寸 |
第三章 索特莱姆书房中壁纸的图像分类与来源 |
第一节 索特莱姆书房中国壁纸图像的概述与分类 |
第二节 书房壁纸的图像来源 |
第三节 书房壁纸的图像产地 |
小结 |
第四章 索特莱姆书房中国壁纸图像的空间构成 |
第一节 索特莱姆书房壁纸图像的拼贴与重绘 |
第二节 中国壁纸图像在英国的流行与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庭院景观概述与梳理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3)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1章 20世纪80年代以前理想化的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 |
1.1 20世纪早期延安时期的乡土美术 |
1.2 20世纪50——60年代与新年画相结合 |
1.3 20世纪60——70年代对英雄形象和理想主义的塑造 |
第2章 20世纪80年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人文关怀 |
2.1 20世纪80年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兴起的背景 |
2.2 20世纪80年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不同呈现 |
2.2.1 对田园风情的再现 |
2.2.2 对温情题材的关注 |
2.2.3 对新时代泥土芬芳的捕捉 |
第3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多元衍变 |
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背景 |
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关注视角的多元 |
3.2.1 对“农民工”的关注 |
3.2.2 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关注 |
3.2.3 对“新农村”的关注 |
3.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手法的多元 |
3.3.1 以写实性手法为主体 |
3.3.2 以表现性手法为主体 |
3.3.3 以装饰性手法为主体 |
第4章 对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研究的意义及启示 |
4.1 对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研究的意义 |
4.2 对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研究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比莱——一个不可忽视的南印度小说大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平与创作 |
2 在马拉雅拉姆语文学史上的地位 |
3 《芥民》——一部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 |
4 《洁厕工之子》——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中篇小说 |
5 比莱的短篇小说创作 |
(5)吕德安诗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既有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吕德安的诗歌写作轨迹 |
第一节 诗歌写作早期:1978年—1990年 |
第二节 旅居海外时期:1991年—1994年 |
第三节 归国之后:1994 年至今 |
第二章 吕德安诗歌的主题 |
第一节 家园意识 |
第二节 生命感知 |
第三章 吕德安诗歌的美学气质及建构方式 |
第一节 美学气质的内外呈现 |
第二节 美学气质的历时流变 |
第三节 诗歌的艺术建构方式 |
第四章 吕德安诗歌的诗学来源 |
第一节 与“文化寻根”诗的精神并联 |
第二节 洛尔卡、弗罗斯特的诗艺影响 |
第三节 同时代诗人的相互启发 |
第四节 绘画艺术的跨界启示 |
结论 |
附录 《吕德安的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
五、左又宜 |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
三、李慎溶 |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
四、薛绍徽、陈芸 |
五、康同璧 |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
三、刘韵琴、郭坚忍 |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
四、王兰馨 |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
一、艳词中女作手 |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
二、笃诚与忧患 |
三、丁小玲 |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
二、“此是纯粹之诗” |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
一、当代学辛首功 |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
二、曾庆雨、石任之 |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
二、“生气百年虎虎” |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
二、张雪茵、江芷 |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
三、赵文漪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7)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抗战词坛概念及研究范围 |
二、定位与特质:抗战文学、百年词史与抗战词坛 |
三、分布与体量:多元视角下的群体考察 |
四、现状与不足:抗战词坛整体研究的缺失 |
五、方法与思路:“文史互证”与“微观史学” |
第一章 御敌抗辱背景下的晚清“战争词” |
一、“战争词”命名及意义 |
二、词史意识的传承发展 |
三、晚清稼轩风接受史 |
四、“词史”观念与稼轩风共同孕育的“战争词” |
五、结语:从民初至抗日战争 |
第二章 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抗战词坛 |
第一节 伦理、价值与选择:战时词人生态 |
第二节 战争史与心灵史的合奏:词人笔下的抗战 |
一、“刳孕占胎,斫头赌注,槊上婴儿舞”:战争史的深化 |
二、“留不得,归不得,行不得”:心灵史的探寻 |
第三节 传承与创新:从题材到意象 |
一、词体功能的强化:悼挽词中不同群体的心声 |
二、“乡关之思”与“倡家强聘”:走进“庾信”意象的深处 |
第四节 转向与崛起:抗战词坛艺术风格论 |
一、从“守四声”到声情并重:梦窗风的转向 |
二、从“别建一宗”到“中兴鼓吹”:稼轩风的崛起 |
第三章 诗词期刊与抗战词派的生成演变 |
第一节 抗战时期期刊诗词概述:兼论围绕期刊形成词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龙榆生“别建一宗”与抗战词派的生成(1931-1936) |
一、“别建一宗”的提出及阐释 |
二、旗帜与地位:开宗立派的手段 |
三、引导与规范:从同人聚集到统一思想 |
四、苏辛词风的整体取向 |
第三节 卢前“民族诗歌”与抗战词派的发展演变(1938-1945) |
一、“民国诗”宣言与“民族诗歌”论 |
二、卢前与龙榆生及抗战词派之关系 |
三、期刊动态与创作分歧 |
四、民族词史的书写与鼓吹的不同选择 |
五、以沉挚绮语达贞刚之境 |
第四章 抗战词坛“三驾马车”:卢前、刘永济、吴眉孙 |
第一节 卢前与“以诗为词”的接受 |
一、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
二、“以诗为词”的接受与创新:章士钊、王用宾、林思进、苏鹏 |
第二节 寄托·门径·风会:刘永济《词论》视域下的《诵帚词》 |
一、衰飒凄凉、沉雄悲壮 |
二、性灵与学力兼备而归之自然 |
三、“风会”理念下的词坛地位 |
第三节“情所寄,有欢笑,有悲愁”:论吴眉孙《寒竽阁词》附杜兰亭、顾衍泽 |
一、吴眉孙词学观 |
二、《寒竽阁词》之题材与情感寄托 |
三、《寒竽阁词》之气象 |
四、“何苦逼人穷,吾无罪”:情真意切杜兰亭 |
五、“妖星过处浑如扫,人命从来不值钱”:乡村词客顾衍泽 |
第五章 情境与声律的角逐:雍园词群与午社 |
第一节 词社与词群考述 |
第二节“漂泊客居”与雍园词群 |
一、论雍园词人的群体特征 |
二、熔铸周辛,自成机杼:论汪东抗战时期词 |
三、哲理与笔法:论沈尹默小令 |
四、以当时语道当时事:论吴白匋词 |
第三节 四声之争与午社词 |
一、“守四声”风气的生成演变与午社词人的拨乱反正 |
二、《午社词钞》词心探微 |
三、“四声”遮蔽下的仇埰词 附:金兆蕃、林鹍翔 |
第六章 沦陷区的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 |
第一节“诗教”理念下的“朝野统一”:论《同声月刊》“今词林” |
一、“诗教”与沦陷区文化空间的建构 |
二、“在野”词人的瘦硬风神:张尔田、俞陛云、夏孙桐 |
三、“朝”“野”过度:“老去填词把恨传”——论汪曾武小令组词 |
四、“在朝”词人的“意内言外”之旨:龙榆生、汪兆铭 |
第二节 词体雅化与反抗策略:论《雅言》期刊的文学史意义 |
一、公开“斗法”的新平台:《雅言》的成立 |
二、雅化与寄托:创作思想的“合”与“分” |
三、难以压制的心声:《雅言》词群的文学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
二、明星个案分析 |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
一、希望与怨望 |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
一、政治造星运动 |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9)色彩的力量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研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注释 |
引文 |
注解 |
第一章 黑白韬略 |
第一节 抽象水墨 |
注释 |
第二节 都市水墨 |
第三节 新水墨 |
第四节 黑白韬略 |
注释 |
第二章 写实色彩 |
第一节 写实色彩 |
一、师古法 |
二、借古开今 |
三、写实色彩的语言探索 |
注释 |
第二节 色彩的理性认识 |
一、传统中国画色彩观 |
二、西方对色彩的理性认识 |
注释 |
附: 当代中国色彩表现技法总汇表 |
第三章 写意色彩 |
第一节 写实与写意 |
一、写意与立意 |
二、从写实到写意 |
三、写实与写意 |
1、从形到象 |
2、从工到意 |
3、从画到书 |
注释 |
第二节 写意色彩 |
注释 |
第三节 色彩的装饰性 |
一、敦煌壁画色彩语言的装饰性 |
二、当代中国画装饰性色彩语言 |
注释 |
第四章 灰的意境 |
第一节 静观 |
一、西方的观看方式 |
二、中国的观看方式 |
注释 |
第二节 宋画的启示 |
注释 |
第三节 新朦胧主义 |
一、新朦胧主义 |
二、意境 |
注释 |
第五章 材料与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重构 |
第一节 中国当代重彩画的崛起 |
注释 |
第二节 材质之美 |
一、传统中国画材质对中国画色彩语言的影响 |
二、水 |
三、胶 |
四、矿物色 |
五、云母 |
六、金属色 |
七、底子 |
八、肌理 |
注释 |
第三节 对重彩画的色彩语言重构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图录 |
致谢 |
(10)周璇在歌唱电影中角色创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切入点与方法 |
三、本课题的价值 |
第一章 周璇的歌唱和电影的关系 |
第一节 周璇的歌唱生涯 |
一、周璇生平 |
二、走上歌者之路 |
三、音乐对周璇的影响 |
第二节 周璇的荧幕形象 |
一、民国电影歌唱女演员 |
二、周璇初登荧幕 |
三、周璇的电影 |
四、周璇电影歌唱的风格 |
五、电影对周璇的影响 |
第二章 周璇歌唱电影的角色塑造 |
第一节 影片《马路天使》一鸣惊人 |
一、歌曲《四季歌》——展示自我 |
二、歌曲《天涯歌女》——展现不同情境 |
三、歌唱在“小红”角色塑造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影片《渔家女》再出江湖 |
一、影片《渔家女》中的歌 |
二、歌曲《疯狂世界》——隐喻作用 |
三、歌唱对“琼珠”角色的塑造作用 |
第三节 影片《清宫秘史》功成名就 |
一、影片《清宫秘史》中的歌 |
二、“歌”在“珍妃”角色塑造中的作用 |
三、水乳交融 相辅相成 |
第三章 周璇的电影角色创造对民国歌唱电影的贡献 |
第一节 怜女的角色类型 |
一、音色诠释 |
二、歌唱诠释 |
第二节 作为类型的歌唱片 |
一、歌唱片概念界定 |
二、周璇歌唱电影的贡献 |
第三节 周璇歌唱电影的社会影响 |
一、“追星”现象 |
二、量身定制 |
三、周璇的荣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周璇主演的全部影片首映时间和地点 |
作者简介 |
四、实感·超越——读《渔家女》(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D]. 宁芯儿.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当代乡土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衍变[D]. 任荣彩. 西南大学, 2020(01)
- [4]比莱——一个不可忽视的南印度小说大家[J]. 刘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01)
- [5]吕德安诗歌论[D]. 王佳欢.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7]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D]. 杜运威. 吉林大学, 2017(09)
- [8]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9]色彩的力量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研宄[D]. 许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15(12)
- [10]周璇在歌唱电影中角色创造初探[D]. 阚侃.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