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漏泄电缆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岩[1](2021)在《椭圆漏泄软波导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不断向中西部延伸。稳定可靠的铁路移动通信,是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对外联系的重要保障,而铁路沿线的电波覆盖系统是铁路移动通信的基础。因此,如何实现铁路移动通信的高效电波覆盖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漏泄波导是铁路移动通信环境中的一类可靠的电波覆盖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输损耗较低等优点。其中,椭圆漏泄波导因自身结构的可柔性化特质,具有可以连续长距离加工、应用中连接接头少、运输和敷设都更加方便的优势,因而更适用于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本文对椭圆漏泄软波导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到比较实用化的波导结构参数,为在铁路无线通信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电波覆盖提供手段。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了5.8 GHz频段椭圆漏泄波导结构,通过对比传播常数的理论和全波仿真结果,证明了椭圆闭合波导理论可以用于指导椭圆漏泄波导的设计;研究了不同椭圆漏泄波导横截面的椭圆偏心率对波导传输和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漏泄波导的基模截止频率和近场分布情况主要受椭圆长轴的影响,主模带宽主要受横截面椭圆偏心率的影响。2.提出了一种具有周向指向性的双排缝隙对称分布型椭圆漏泄波导结构,利用等效电磁流积分和全波仿真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缝隙偏离量(距双排缝隙对称线的距离)下、波导周向电场的归一化分布,并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缝隙偏离对称中心线时,波导周向电场方向图的波瓣宽度减小,周向指向性提高。此外,还研究了椭圆波导的馈电方式,并进行了椭圆波导的实际加工和测试,验证了该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波导周向的能量聚集在波导正上方。3.针对椭圆漏泄波导容易受外力影响发生弯曲变形的问题,提出了填充介质的椭圆漏泄波导结构。研究了填充不同介电常数的均匀介质时,椭圆漏泄波导的辐射模式、单次谐波或多次谐波共存时的辐射场、以及具有周向指向性的介质椭圆漏泄波导;提出了“工”字形和“哑铃”形特殊介质填充的椭圆漏泄波导结构,分析并对比了两种形状介质填充时椭圆漏泄波导的衰减常数,证明了“哑铃”形波导具有更优的特性,并且两者均低于填充均匀介质时的衰减常数。进一步用等效电磁流积分法计算了距离波导上表面一定高度处的近场分布,并与全波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等效电磁流积分方法同样适用于介质填充的椭圆漏泄波导。
胡燕玲,黄世泽,王梦莹,董德存[2](2019)在《漏泄电缆在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叙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漏泄电缆的概况,分析了漏泄电缆的场强覆盖特性。以上海地面高架轨道无线通信系统为例,介绍了漏泄电缆的方格状分布,从经验公式和工程建设2个角度计算了周围场强大小。在上海地铁1号线南站段进行现场实测,基于变量控制法得到场强衰减结论,并针对漏泄电缆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刘鑫[3](2019)在《隧道环境中漏泄同轴电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漏泄同轴电缆(简称漏缆)具有同轴电缆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传播无线信号覆盖均匀且无死角和盲区,在隧道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隧道中选择合适的漏缆挂设高度,既能保证列车运行时信号传输的质量,又能降低漏缆的维护难度。因此,研究隧道环境中漏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从漏缆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漏缆的结构、分类、辐射模式与电气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建立了漏缆模型,对自由空间中漏缆的传输损耗和耦合损耗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射线追踪法对漏缆在圆拱形隧道中的辐射场进行理论计算,研究了隧道中漏缆的辐射特性。进一步,结合实际隧道环境,建立了隧道中的漏缆辐射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漏缆在不同挂设高度下与接收天线间的耦合损耗,可以对隧道中漏缆挂设高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双线隧道和单线隧道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对不同挂设高度下的漏缆辐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漏缆辐射性能随漏缆挂设高度变化的规律。最后,结合隧道工程经验设计实验,选取不同的漏缆挂设高度进行漏缆辐射性能测试。将测试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为今后实际工程中漏缆的挂设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雁鹏[4](2018)在《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内交通供需矛盾。安全、高效、绿色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s Based Train Control,CBTC)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CBTC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将列车和地面设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过程,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在隧道、高架桥和地面,CBTC系统车地通信传输媒介通常采用自由空间、漏泄电缆、漏泄波导等,无线信道复杂,存在信号衰落与干扰的现象。而且,在运营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以达到90s、甚至更小的安全追踪间隔,这对列车安全防护能力和城市轨道交通高效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切换,会发生传输时延增大或数据包丢失的情形,降低了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影响CBTC系统中控制信息和表示信息的实时可靠传递,严重时会导致列车实施计划外的常用制动甚至紧急制动,制约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提升。研究表明切换时延是影响CBTC系统车地通信最为关键的因素,切换造成的丢包总数要远远大于正常无线传输导致的丢包数。因此,合理利用通信资源,优化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提高车地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可用性,已经成为当前CBTC系统车地通信的主要问题。本文以CBTC系统车地通信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车地通信和列车控制的关系,从主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技术、最新应用的铁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技术、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等方面,运用博弈理论对车地通信切换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研究,旨在充分利用无线通信资源、提高车地通信网络性能、满足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要求。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运营特征,建立了车地通信和列车控制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了列车速度对车地通信切换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WLAN环境下频率组合切换算法,利用检测到的频率数目,提前获知目标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实现平稳切换;推导出列车速度与切换迟滞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动态调整迟滞参数,满足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车地通信要求。(2)针对WLAN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协作分集技术的列车越区切换算法。利用具有竞争机制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综合考虑WLAN的带宽资源、列车带宽需求、协作分集、参数设置等因素,构建列车连续经过两个无线AP时越区切换的数学模型,为每个AP引入价格和收益参数,通过迭代学习法更新移动节点策略,发挥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最大效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博弈策略最大化网络收益,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提高了CBTC系统性能。(3)针对WLAN和LTE共存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价格机制的垂直切换算法。利用拍卖理论,将列车和基站之间的关系以价格的形式考虑,建立了列车偏好和基站偏好的数学模型,以可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基站功率分配和货币成本作为判决标准,评估候选节点的处理能力,检测信号强度,在拍卖中动态选择网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博弈策略能够最大化拍卖双方的总收益,适应车地通信网络的动态变化。(4)针对可见光通信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式可见光通信切换算法。由于WLAN和LTE环境存在固有的不足,因而VLC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可为多种车地通信网络融合以及互联互通提供一些思路。在分析列车切换过程和可见光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距离的概率算法,确定列车切换时机,以满足信号质量的最大化和较高的切换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提高信号质量和切换成功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更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运营场景。
曾聪[5](2018)在《移动通信用宽带漏泄同轴电缆研究》文中提出漏泄同轴电缆(LCX:Leaky Coaxial Cable),简称漏缆,是一种在外导体开槽孔以使电磁能量部分向外辐射的同轴电缆。其兼具信号发射、接收和传输的功能,由于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辐射特性,被广泛用于隧道、矿井及高层建筑等区域的信号覆盖。本文基于横向科研项目“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设计理论研究”,针对用于特定环境下的漏泄同轴电缆展开研究。首先从漏泄同轴电缆的发展趋势出发,介绍了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其分类等。分析漏泄同轴电缆外导体单个倾斜槽孔的辐射特性,基于该特性成功设计了垂直极化漏泄同轴电缆和水平极化漏泄同轴电缆;利用圆极化波可由相互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原理,将产生垂直极化波的槽孔与产生水平极化波的槽孔融合形成了圆极化漏泄同轴电缆。运用HFSS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漏泄同轴电缆在最大辐射方向上实现了特定的极化方式,可以满足特定环境下的通信信号覆盖要求。研究了漏泄同轴电缆非等间距槽孔抑制漏缆产生的空间高次辐射谐波的方法,并对漏缆谐振特性进行分析。运用HFS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圆极化漏缆进行宽带化设计后,其-2次辐射谐波得到抑制,在1800MHz和2400MHz工作频率下,耦合损耗值分别改善4dB和2dB;对垂直极化漏缆进行宽带化设计后,其-3次辐射谐波得到抑制,在1800MHz和2400MHz工作频率下,耦合损耗值分别改善4dB和4dB;对倾斜开槽漏缆进行宽带化设计后,其-2次和-3次辐射谐波被同时抑制,在1800MHz和2400MHz工作频率下,耦合损耗值分别改善11dB和12dB。
武传娜[6](2018)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日常巡检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道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然而管廊的特殊环境使人工巡检效率低下,并伴有人身安全威胁。因此,研究出一套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巡检系统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巡检系统需求,基于轨道式设计巡检装置总体结构,构建巡检装置保障系统,基于Intellij IDEA开发监控软件,为该系统的实用化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系统设计的目的,对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目前的发展进行总结,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2)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总体巡检方案及各功能模块,设计巡检装置总体结构,以西门子S7-200PLC为核心构建硬件系统。(3)对巡检装置保障系统进行研究,包括轨道系统和供电系统。介绍轨道设计要求,对轨道吊挂形式、单跨长度和强度进行计算校核,分析不同供电方式,选择最佳方案。(4)采用泄漏同轴电缆的通信方式设计巡检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对漏缆类型、参数进行选择,对其在管廊的电磁辐射范围作仿真,最后对漏缆分布系统作初步设计。(5)开发系统的智能终端,包括软件系统方案设计和监控界面设计,最终实现巡检装置的自动巡检及远程监控功能。
张晓刚[7](2017)在《漏泄同轴电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漏泄同轴电缆既可以沿轴向传输电磁能量,又可以将部分电磁能量沿径向辐射到外部空间,同时拥有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它具有信号覆盖均匀、损耗低、抗干扰性强和电磁污染小等优点,在隧道、地铁、矿井和室内等信号传输不畅的场所得到大量的应用,因而对漏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基于漏缆针对向高频发展的无线通信系统和具有复杂环境的地铁通信中的广泛应用,对八字槽漏缆进行了频带拓宽和仿真分析,又对在地铁隧道环境中漏缆的辐射特性做了初步的仿真探究,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详细论述了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理论,依次对漏缆的辐射理论、结构、分类、电气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从而为后续的漏缆设计分析以及在地铁隧道中漏缆辐射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根据漏缆在不断向高频发展的通信系统中应用的需求,结合理论基础的指导,对八字槽漏缆进行了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并对800MHz3500MHz频率下漏缆不同槽孔参数对纵向衰减和耦合损耗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总结。3、针对漏缆在复杂隧道环境中的应用需求,依次研究了漏缆的槽口正对方向,漏缆辐射位置选择,隧道介电常数、隧道尺寸和金属构件对漏缆辐射场的影响,车载天线与漏缆间的优化匹配,以及车载天线与漏缆辐射、损耗特性的关系,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漏缆在地铁隧道中的辐射特性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为隧道中的漏缆应用提供参考。
颜如月[8](2016)在《LTE-M无线电波覆盖及切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正在大力发展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CBTC)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作为CBTC系统的基础,用于承载车地信息的双向传输,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大多采用基于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的CBTC系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的不断拓展,现有的WLAN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基于LTE无线通信技术的LTE-M逐渐成为替代WLAN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的焦点。北京地铁燕房线是国内首次应用基于LTE-M的车地通信系统的地铁线路,为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小信号的传输损耗,燕房线采用漏泄同轴电缆实现轨旁信号的覆盖。由于漏泄同轴电缆的传输信道和自由空间的传输信道大有不同,且LTE作为新兴的通信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中,缺乏网络规划经验,需要确定其传输信道模型为燕房线建设期间的网络规划提供指导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LTE信号的特点,结合高速行驶环境下场强测试的要点,设计一套基于LTE-M的场强测试系统;(2)于铁科院东郊分院环形轨道试验线采集漏泄同轴电缆辐射场强数据,利用该数据对试验段车地无线通信信道进行建模。使用Lee氏定律、多项式拟合等统计方法对试验段漏泄电缆的路径损耗(大尺度特性)进行建模;随后使用AIC (AICc)判决确定试验段小尺度衰落服从的分布模型,为试验段建立完整的车地无线信道模型。(3)利用所得的无线信道模型,对试验段切换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信道模型预测的切换算法,以降低多径衰落对切换性能的影响,减少乒乓切换次数,优化试验段切换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段漏泄同轴电缆的传输损耗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试验段全线传输损耗系数可视为一致,取均值大小为0.0426 dBm/m;试验段漏泄电缆的小尺度衰落分布模型为Log-normal分布,模型中参数μ和σ的大小也和传输距离有关。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切换算法性能进行仿真,并对比传统切换算法和平滑滤波算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切换算法能够更好地消除多径衰落的影响,减少乒乓切换的发生。图35幅,表13个,参考文献55篇。
宋辞[9](2015)在《环境适应型漏泄波导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信号强度、特别是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希望在一些受限空间、如隧道、矿井、地铁等环境能够进行高质量无线通信,这就要求在这些环境中进行很好的电波覆盖。然而在这些区域中,由于电磁波经墙壁多次反射,多径效应强烈,导致电磁能量衰减严重,使得传统天线无法满足电波高效覆盖的要求,为此漏泄波导结构便被用来解决这类空间的电波覆盖问题。电磁能量在漏泄波导中向前传播的同时,通过波导上的缝隙向空间辐射电磁波信号,这种信号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强度均匀且受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可实现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然而现有的漏泄波导所辐射的电磁波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波导周围,当这些波导安装在地铁、矿井、隧道这类环境中时,漏泄波导辐射的能量有很大部分直接射向墙壁,导致能量沿波导损耗增大,并且多径效应增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研究能够将辐射能量集中于漏泄波导一侧的漏泄波导结构。这类结构可在增加漏泄波导轴向作用距离的同时,减小多径效应。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现有漏泄同轴电缆周向方向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平板型反射面与圆弧型反射面两种改进型漏泄电缆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这两种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并采取结构参数优化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周向方向性较好的波导结构。对比这两种改进型漏泄电缆与传统漏泄电缆的辐射电场强度及增益可以发现,两种结构均可显着提高漏泄电缆的辐射方向性,在主辐射方向上增益有提升,并且背向辐射得到了很好的抑制。2.针对现有矩形漏泄波导结构,提出平板型反射面矩形漏泄波导结构,利用全波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仿真。根据实际应用中使用的辐射距离,提取了矩形漏泄波导缝隙上方33cm处的辐射场强度进行分析,通过优化结构并与没有反射面的传统矩形漏泄波导同一高度处的辐射场强度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平板型反射面矩形漏泄波导的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型反射面矩形漏泄波导可大幅提升缝隙上方33cm高处的辐射电场强度,从而可减小由背向环境引起的传输损耗。3.对矩形漏泄波导进行实际测试,提出了具体测试方案。通过对比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平板型反射面矩形漏泄波导结构的有效性。
董善斌[10](2014)在《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既能作为传输线传输电磁信号,又能作为天线向外界环境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无线通讯装置。因为其具有场强覆盖均匀、损耗小、电磁污染小、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漏缆不仅被广泛应用在地铁、矿井、隧道等闭域或半闭域无线通信中,也被用于周界入侵探测中。本文基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关应用要求,研究了漏缆的设计和地铁隧道中的辐射特性以及周界入侵探测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性能。本文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漏缆在相关应用中的优势。然后设计了两种型号的漏泄同轴电缆,一种为耦合型,一种为辐射型。接着把所设计的辐射型漏缆放到地铁隧道中,用射线追踪法分析了漏缆在隧道中的传输规律,再结合仿真计算与实测结果综合分析漏缆在隧道中的辐射特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最后对基于漏泄同轴电缆的周界入侵探测系统进行了理论系统设计,并对接收漏缆和发射漏缆间的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与仿真分析,为进一步的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漏泄电缆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漏泄电缆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椭圆漏泄软波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漏泄同轴电缆 |
1.2.2 漏泄矩形波导 |
1.2.3 椭圆波导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漏泄波导辐射原理 |
2.2 椭圆漏泄波导基本理论 |
2.2.1 传输模式分析 |
2.2.2 辐射条件分析 |
2.3 漏泄波导的传输与辐射特性参数 |
2.3.1 主模带宽 |
2.3.2 衰减常数 |
2.3.3 耦合损耗 |
2.3.4 波瓣宽度 |
2.4 直角坐标系下的等效电磁流积分法 |
2.5 本章小结 |
3 5.8GHZ频段椭圆漏泄波导研究 |
3.1 5.8 GHZ频段椭圆漏泄波导基本结构 |
3.2 5.8 GHZ频段椭圆漏泄波导参数分析 |
3.2.1 缝隙周期 |
3.2.2 缝隙个数 |
3.2.3 缝隙尺寸 |
3.3 不同偏心率的椭圆漏泄波导特性分析 |
3.3.1 传播常数 |
3.3.2 近场电场 |
3.3.3 主模带宽 |
3.4 本章小结 |
4 具有周向指向性的椭圆漏泄波导研究 |
4.1 对称缝隙的设计 |
4.2 周向电场归一化分布 |
4.2.1 等效电磁流积分法 |
4.2.2 全波仿真分析法 |
4.2.3 积分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对比 |
4.3 椭圆波导的馈电方式 |
4.4 加工与测试 |
4.4.1 测试方案 |
4.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填充介质的椭圆漏泄波导研究 |
5.1 填充均匀介质的椭圆漏泄波导 |
5.1.1 介质椭圆漏泄波导的不同辐射模式 |
5.1.2 单谐波或多谐波共存时的近场电场 |
5.1.3 具有周向指向性的介质椭圆漏泄波导 |
5.2 填充特殊形状介质的椭圆漏泄波导 |
5.2.1 “工”字形介质椭圆漏泄波导的设计 |
5.2.2 “工”字形介质椭圆漏泄波导近场辐射特性 |
5.2.3 “哑铃”形介质椭圆漏泄波导的设计 |
5.2.4 “哑铃”形介质椭圆漏泄波导近场辐射特性 |
5.2.5 相同空气占空比的两种介质波导比较 |
5.3 近场辐射电场的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漏泄电缆在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漏泄电缆通信方式 |
1.1 漏泄电缆简介 |
1.2 漏缆的场强覆盖特性 |
1.3 地面漏泄电缆布局 |
2 漏泄电缆主要技术指标与场强计算 |
2.1 主要技术指标 |
2.2 场强计算 |
3 漏泄电缆场强测量 |
4 漏泄电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4.1 长距离使用问题分析 |
4.2 通信概率问题分析 |
4.3 列车高速移动下的通信问题分析 |
5 结束语 |
(3)隧道环境中漏泄同轴电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漏缆基本理论及隧道应用知识 |
2.1 漏缆的结构与分类 |
2.2 漏缆的辐射模式 |
2.3 漏缆的电气性能指标 |
2.4 隧道中漏缆应用通信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自由空间中漏缆的辐射特性分析 |
3.1 自由空间中漏缆辐射场的计算 |
3.2 自由空间中漏缆的仿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隧道中漏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影响的仿真与分析 |
4.1 隧道中漏缆辐射场的计算 |
4.2 隧道中漏缆辐射模型的建立 |
4.3 隧道中漏缆不同挂设高度的仿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中漏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影响的实验与分析 |
5.1隧道中漏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影响的实验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BTC系统简介 |
1.2.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存在的问题 |
1.2.3 CBTC系统车地通信越区切换研究现状 |
1.2.4 博弈论在车地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原理 |
2.1 引言 |
2.2 CBTC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
2.3 CBTC系统数据传输方式 |
2.3.1 DCS网络结构 |
2.3.2 DCS无线网络频段 |
2.4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配置 |
2.4.1 AP间距配置 |
2.4.2 天线配置 |
2.4.3 冗余设计 |
2.4.4 IEEE802.11 参数配置 |
2.4.5 安全性管理 |
2.5 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机理 |
2.5.1 切换类型 |
2.5.2 切换流程 |
2.5.3 影响切换性能的参数 |
2.6 车地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模型 |
2.7 频率组合切换算法 |
2.7.1 切换算法的提出 |
2.7.2 切换算法分析 |
2.7.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列车速度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3.2.1 CBTC系统车地通信模型 |
3.2.2 WLAN覆盖方式 |
3.3 切换算法分析 |
3.3.1 列车越区切换过程 |
3.3.2 算法的基本思想 |
3.3.3 CBTC系统无线传播特性分析 |
3.3.4 迟滞参数与列车速度的关系 |
3.3.5 切换迟滞参数H的优化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3.4.2 列车速度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无缝切换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CBTC系统无线局域网切换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4.2.1 CBTC系统各部分之间信息传输 |
4.2.2 列车越区切换模型 |
4.3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切换算法 |
4.3.1 效用函数 |
4.3.2 纳什均衡 |
4.3.3 Stackelberg博弈问题的求解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4.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网络资源高效分配 |
4.4.3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双边拍卖的CBTC系统垂直切换算法 |
5.1 引言 |
5.2 拍卖理论及其特征 |
5.3 垂直切换算法的数学模型 |
5.3.1 算法结构设计 |
5.3.2 算法数学模型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5.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CBTC系统切换算法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6.2.1 基于可见光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网络结构 |
6.2.2 基于VLC网络的CBTC系统切换过程 |
6.3 基于距离的切换算法 |
6.3.1 剩余距离的估算 |
6.3.2 切换时机的确定 |
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6.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移动通信用宽带漏泄同轴电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漏泄同轴电缆应用概况 |
1.3.1 应用于特定环境信号覆盖 |
1.3.2 应用于周界入侵探测系统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漏泄同轴电缆基本理论 |
2.1 漏泄同轴电缆基本结构 |
2.2 漏泄同轴电缆性能指标 |
2.2.1 特性阻抗 |
2.2.2 使用频率 |
2.2.3 传输损耗 |
2.2.4 耦合损耗 |
2.3 漏泄同轴电缆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漏泄同轴电缆极化特性分析及设计 |
3.1 漏泄同轴电缆辐射场的极化特性分析 |
3.2 垂直极化漏泄同轴电缆设计 |
3.2.1 垂直极化漏缆槽型设计 |
3.2.2 设计结果 |
3.3 水平极化漏泄同轴电缆设计 |
3.3.1 水平极化漏缆槽型设计 |
3.3.2 设计结果 |
3.4 圆极化漏泄同轴电缆 |
3.4.1 圆极化漏缆槽孔设计 |
3.4.2 设计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漏泄同轴电缆单模辐射频带拓宽技术 |
4.1 漏缆单模辐射频带拓宽方法 |
4.1.1 改变开槽周期 |
4.1.2 新开槽孔 |
4.1.3 谐振点及其抑制 |
4.2 圆极化漏缆单模辐射频带拓宽 |
4.2.1 高次辐射谐波抑制 |
4.2.2 谐振点 |
4.2.3 耦合损耗 |
4.3 垂直极化漏缆单模辐射频带拓宽 |
4.3.1 高次辐射谐波抑制 |
4.3.2 谐振点 |
4.3.3 耦合损耗 |
4.4 倾斜开槽漏缆单模辐射频带拓宽 |
4.4.1 高次辐射谐波抑制 |
4.4.2 谐振点 |
4.4.3 耦合损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
1.2 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需求与总体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总体方案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检测系统研究 |
3.1 检测系统设计原则 |
3.2 检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选型 |
3.2.1 红外热成像仪的选型 |
3.2.2 云台摄像机的选型 |
3.2.3 避撞模块的选型 |
3.2.4 传感器检测模块 |
3.2.5 电机选型 |
3.2.6 电源模块 |
3.3 巡检装置总体设计 |
3.3.1 巡检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
3.3.2 巡检装置控制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巡检装置保障系统研究 |
4.1 轨道系统设计 |
4.1.1 轨道设计的基本要求 |
4.1.2 轨道的吊挂形式 |
4.1.3 单跨轨道长度选择 |
4.1.4 轨道强度校核 |
4.2 供电系统研究 |
4.2.1 充电技术的背景 |
4.2.2 非接触式充电技术 |
4.2.3 几种充电方式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系统研究 |
5.1 地下管廊无线通信背景与分析 |
5.2 漏泄电缆类型选择 |
5.2.1 漏泄通信技术基本工作原理 |
5.2.2 漏泄电缆电气特性参数 |
5.2.3 不同漏泄电缆的比较 |
5.3 地下管廊环境的HFSS建模与仿真 |
5.4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控制终端设计 |
6.1 巡检装置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6.2 智能控制终端机监控界面设计 |
6.3 无线传输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登陆界面程序 |
附录B 上位机通讯程序 |
附录C PLC通讯程序 |
致谢 |
(7)漏泄同轴电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漏泄同轴电缆的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内漏泄同轴电缆的发展及现状 |
1.3 本论文的构成 |
第二章 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理论 |
2.1 漏缆的辐射理论 |
2.2 漏泄同轴电缆的结构 |
2.3 漏泄同轴电缆的分类 |
2.3.1 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 |
2.3.2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
2.4 漏泄同轴电缆的电气性能指标 |
2.4.1 使用频带 |
2.4.2 耦合损耗 |
2.4.3 纵向衰减 |
2.4.4 特性阻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辐射型八字槽漏缆的研究 |
3.1 漏泄同轴电缆的结构设计 |
3.1.1 漏泄同轴电缆内外径的确定 |
3.1.2 槽孔周期的确定 |
3.1.3 一个周期内槽孔的排列 |
3.1.4 漏缆模型的建立 |
3.2 漏缆电气性能仿真分析 |
3.2.1 辐射方向图 |
3.2.2 特性阻抗 |
3.2.3 纵向衰减 |
3.2.4 耦合损耗 |
3.3 槽孔参数变化仿真分析 |
3.3.1 槽孔周期的影响 |
3.3.2 槽孔槽长的影响 |
3.3.3 槽孔倾斜角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中漏缆辐射特性的研究 |
4.1 漏缆和隧道结构参数 |
4.1.1 八字槽漏缆 |
4.1.2 拱门型隧道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1 漏缆槽口正对方向 |
4.2.2 漏缆敷设位置 |
4.2.3 隧道介电常数与漏缆辐射场 |
4.2.4 隧道尺寸与漏缆辐射场 |
4.2.5 金属构件与漏缆辐射场 |
4.2.6 车载天线与漏缆优化匹配 |
4.2.7 车载天线及漏缆的辐射特性 |
4.2.8 车载天线及漏缆的损耗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LTE-M无线电波覆盖及切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CBTC车地通信方式 |
1.1.2 基于WLAN的CBTC系统 |
1.1.3 基于LTE-M的CBTC系统 |
1.2 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基于LTE-M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现存问题 |
1.2.2 基于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的无线信道研究现状 |
1.2.3 LTE场强测试介绍 |
1.2.4 LTE切换技术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2.1 无线信号传播特性 |
2.1.1 反射波损耗 |
2.1.2 绕射波损耗 |
2.1.3 散射波损耗 |
2.2 无线信道传播模型 |
2.2.1 大尺度衰落模型 |
2.2.2 小尺度衰落模型 |
2.3 统计处理方法简介 |
2.3.1 Lee氏定律 |
2.3.2 Kullback-Leibler距离 |
2.3.3 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最小信息准则 |
2.3.4 AICc(AIC with a correction)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场强测试系统的设计 |
3.1 场强测试系统的关键要求 |
3.1.1 测试设备的选择 |
3.1.2 采样间隔的设定 |
3.1.3 触发方式的选择 |
3.1.4 距离信息的校正 |
3.2 场强测试系统设计 |
3.2.1 场强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3.2.2 场强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试验段漏泄电缆无线传输信道建模及分析 |
4.1 试验段测试简介 |
4.1.1 环形线站点分布简介 |
4.1.2 LTE-M工程组网方案设计 |
4.1.3 频率规划及测试参数 |
4.1.4 漏泄同轴电缆安装方案 |
4.2 漏泄同轴电缆简介及其无线信道建模 |
4.2.1 漏泄同轴电缆辐射机理 |
4.2.2 漏泄同轴电缆无线信道建模 |
4.3 试验段漏泄同轴电缆传输损耗特性 |
4.3.1 试验段漏泄电缆的传输损耗系数的确定 |
4.4 试验段漏泄同轴电缆小尺度衰落特性的研究 |
4.4.1 试验段漏泄同轴电缆小尺度衰落分布的确定 |
4.4.2 小尺度衰落分布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无线信道模型预测的切换算法 |
5.1 TD-LTE切换技术概述 |
5.1.1 LTE切换测量阶段 |
5.1.2 LTE切换判决阶段 |
5.1.3 LTE切换执行阶段 |
5.2 基于无线信道模型预测的切换机制 |
5.2.1 基于无线信道模型预测的切换策略 |
5.2.2 仿真参数的设置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环境适应型漏泄波导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漏泄波导结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漏泄同轴电缆 |
1.2.2 矩形漏泄波导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漏泄波导结构基本理论 |
2.1 漏泄同轴电缆 |
2.1.1 漏泄同轴电缆基本结构 |
2.1.2 漏泄同轴电缆辐射机理 |
2.1.3 漏泄同轴电缆的分类 |
2.2 矩形漏泄波导 |
2.2.1 矩形漏泄波导基本结构 |
2.2.2 矩形漏泄波导辐射机理 |
2.2.3 矩形漏泄波导的分类 |
2.3 漏泄波导结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 |
2.3.1 漏泄同轴电缆电气性能指标 |
2.3.2 矩形漏泄波导电气性能指标 |
第三章 环境适应型漏泄同轴电缆 |
3.1 带平板型反射面漏泄同轴电缆的分析 |
3.1.1 带平板型反射面漏泄电缆结构与参数 |
3.1.2 辐射性能分析 |
3.2 带圆弧型反射面漏泄同轴电缆的分析 |
3.2.1 带圆弧型反射面漏泄电缆结构与计算参数设置 |
3.2.2 辐射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适应型矩形漏泄波导 |
4.1 带平板型反射面矩形漏泄波导结构与参数 |
4.2 辐射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矩形漏泄波导辐射性能测试 |
5.1 测试前准备工作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平台 |
5.1.3 测试方案 |
5.2 测试数据与结果分析 |
5.2.1 矩形漏泄波导基础性测试 |
5.2.2 带平板型反射面矩形漏泄波导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1.1.1 漏缆在闭域空间的应用 |
1.1.2 漏缆在周界入侵探测中的应用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漏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漏缆应用于隧道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
1.2.3 漏缆应用于周界入侵探测的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内容安排与架构 |
第二章 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理论 |
2.1 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 |
2.2 漏泄同轴电缆的分类 |
2.2.1 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 |
2.2.2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
2.3 漏缆的相关电气参数 |
2.3.1 特性阻抗 |
2.3.2 纵向衰减 |
2.3.3 耦合损耗 |
2.3.4 使用频带 |
2.4 漏缆的辐射理论 |
2.4.1 漏缆的辐射机理 |
2.4.2 漏缆的辐射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种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 |
3.1 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 |
3.1.1 漏缆模型的建立 |
3.1.2 特性阻抗和纵向衰减的仿真分析 |
3.1.3 耦合损耗的仿真分析 |
3.2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 |
3.2.1 漏缆模型的建立 |
3.2.2 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漏缆在地铁通信中的辐射特性分析 |
4.1 电磁波在矩形隧道中的传播理论分析 |
4.2 漏缆在矩形隧道中的辐射特性分析 |
4.2.1 建模仿真分析 |
4.2.2 隧道中辐射特性实测 |
4.2.3 不同隧道环境下仿真分析 |
4.3 漏缆与地铁列车通信的仿真分析 |
4.3.1 建模仿真分析 |
4.3.2 漏缆不同铺设位置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漏缆在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的运用仿真分析 |
5.1 漏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简介 |
5.2 系统理论设计 |
5.2.1 电缆部分设计 |
5.2.2 系统主机设计 |
5.3 接收电缆与发射电缆的仿真分析 |
5.3.1 收发漏缆间耦合损耗理论分析 |
5.3.2 收发漏缆间信号传输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漏泄电缆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椭圆漏泄软波导研究[D]. 陆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漏泄电缆在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 胡燕玲,黄世泽,王梦莹,董德存. 铁道通信信号, 2019(07)
- [3]隧道环境中漏泄同轴电缆挂设高度对漏缆辐射性能的影响分析[D]. 刘鑫.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4]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D]. 张雁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5]移动通信用宽带漏泄同轴电缆研究[D]. 曾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研究[D]. 武传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漏泄同轴电缆及其应用研究[D]. 张晓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8]LTE-M无线电波覆盖及切换性能研究[D]. 颜如月.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7)
- [9]环境适应型漏泄波导结构研究[D]. 宋辞.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10]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董善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