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应物的投料浓度对其自身转化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托[1](2022)在《平衡转化率的几个技巧浅析》文中指出平衡转化率可以直观衡量可逆反应进行程度,在历年模拟题、高考题中均有涉及.分析平衡转化率题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技巧性,掌握这些技巧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及解题有极大帮助,本文给出几种技巧.1.舍己为人对于不止一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如■其他条件不变,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自身的转化率下降(对于A,新转化量少于新增加量,转化率下降).即"舍己为人".例1 等容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
顾芳,赵昨非,洪晓钟,王海军[2](2021)在《典型超支化高分子体系的统计热力学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典型的超支化聚合反应体系为例概述了体系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性质,重点集中在平均分子量、均方回转半径及支化点密度等特征与热力学量间的关联,以期阐明超支化高分子空间结构与物理性质的调控机制.从空间关联的角度赋予重均聚合度以相应的物理解释,建立其与等温压缩系数的直接关系.通过子链分布导出均方回转半径和流体力学半径的解析形式,并利用高分子的邻接矩阵进行具体计算.在此基础上,从相变与临界现象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体系中相关物理量的标度行为,给出相应的广义标度律.为了优化超支化高分子的工业生产流程,引入生成函数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分批投料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对平均高分子量的影响.此外,提出了基于生长代数的Monte Carlo模拟方案,用以辅助研究高分子结构与特征的对应关系.作为应用,揭示了环化效应、溶剂效应及非等活性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鲁俊良[3](2021)在《纳米纤维素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素纳米晶来源于自然界中储量巨大的纤维素,通过对其进一步加工处理制得。由于自身具有的良好亲水性和高分子量,对纤维素纳米晶进行化学修饰后,可以在原有自身性能上赋予其新的功能。本文基于纤维素纳米晶的自身特性,将其与高级饱和脂肪酸接枝改性,制备出具有一定疏水性能的纤维素纳米晶改性产物,并对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结构、表面活性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作为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备了苯丙乳液和水包油型大豆油/水乳液,研究了乳液性质。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45℃的反应温度下反应2.5h制得含有纤维素纳米晶的混合物。再将该混合物离心分离得到平均粒径为168nm的纤维素纳米晶。将制得的纤维素纳米晶与三种脂肪酸(月桂酸、软脂酸和硬脂酸)作为原料,采用共反应剂酯化法或者引发剂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法制备得到三种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产物,即接枝月桂酸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接枝软脂酸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和接枝硬脂酸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其中,共反应剂选用三氟乙酸酐,引发剂则采用Fe SO4/H2O2氧化还原体系或2(NH4)2SO4·Ce(SO4)2·4H2O体系。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料之间的比例,制备出不同取代度的纤维素纳米晶改性产物。以三氟乙酸酐作为共反应剂时,月桂酸酯化纤维素纳米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反应时间5h,物料比1:3,得到的产物取代度为0.32;软脂酸酯化纤维素纳米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5℃,反应时间6h,投料比1:3,得到的产物取代度为0.27;硬脂酸酯化纤维素纳米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5℃,反应时间6h,投料比1:3,得到的产物取代度为0.23。在引入引发剂接枝共聚制备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中,采用两种引发体系,即Fe SO4/H2O2氧化还原体系和2(NH4)2SO4·Ce(SO4)2·4H2O体系。其中,Fe SO4/H2O2氧化还原体系要优于2(NH4)2SO4·Ce(SO4)2·4H2O体系。在该体系下,月桂酸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50℃的反应温度下,加入0.8%的引发剂,反应8h时达到最高取代度,为0.24;软脂酸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55℃的反应温度下,加入1.2%的引发剂,反应20h达到最高取代度,为0.16;硬脂酸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在60℃的反应温度下,加入1.2%的引发剂反应24h达到最高取代度,为0.12。通过对制备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冷场扫描电镜、热重以及粒径等检测,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改性产物在1740cm-1波数附近处出现羰基的伸缩振动峰,是酯键的特征峰,证明了纤维素纳米晶携带的羟基与高级脂肪酸上的羧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酯基。其平均粒径在240-260nm范围,且产物在I002、Iam和I004处仍存在衍射峰,说明产物还保持纤维素纳米晶的基本的晶型结构。此外,三种改性物质的形貌特征也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它们的热稳定性存在差异,随接枝碳氢链长度的下降而降低。将制备好的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用作表面活性剂并应用于乳化领域,测试其接触角、HLB值和表面张力研究其表面活性。三种高级脂肪酸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与水的接触角范围在70.0°到90.0°之间,相比未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其具有一定的疏水性。通过HLB值公式计算得到三种改性产物的HLB值范围属于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的范围,故可将其应用于乳化领域。对制备的改性产物进行表面张力测试并构建应用模型,发现其对水和盐溶液的表面张力皆具有良好的降低效果。改变测试环境的酸碱度,发现并未对表面张力具有显着影响,故制备的改性产物对应用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对制备的乳液具有良好的乳化和增溶作用。
沈禾雨[4](2020)在《伯胺取代二苯基乙烯衍生物阴离子聚合研究》文中指出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研究经多年发展,所得到的功能化结构愈加精细且多样。目前,对功能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组成和拓扑结构等初级结构都己实现了可控设计,而合成序列结构可控和复杂拓扑结构可控的聚合物逐渐成为了研究重点。序列可控聚合物的合成更是被誉为高分子合成领域的“圣杯”之一。如今应用多种先进的聚合反应方法可以精准调控聚合物的序列结构。其中,活性阴离子聚合(LAP)是最先被报道的活性可控聚合,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二烯烃单体的微观结构都能够实现精确的调控。同时,1,1-二苯基乙烯(DPE)衍生物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的序列分布可控,可以实现功能化基团“定性、定量、定位”的精准引入。然而,由于阴离子聚合的聚合条件严苛,通过直接共聚合引入的基团种类有限。因此,需要使用高效偶联反应对聚合物进行后功能化修饰,进一步丰富链中功能化基团的种类。同时,精准引入的功能基团又能够为接枝反应提供支化位点,为进一步研究聚合物的序列结构和拓扑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优异的模板聚合物。基于上述论述和设计理念,本文围绕1-[4-[N,N-双(三甲基硅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SiMe3)2)单体,利用in situ IH NMR研究聚合物序列的测定方法和调控方法。引入多种高效点击和多组分反应进行聚合物修饰,研究聚合物序列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合成“拓扑异构聚合物”,研究聚合物序列分布和拓扑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DPE衍生物、苯乙烯(St)和丁二烯(Bd)的三元共聚合,合成丁苯树脂(SBC),研究聚合物组成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1-[4-[N,N-双(三甲基硅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SiMe3)2),并研究其与St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的共聚合特性,精准合成链中伯胺功能化的共聚物。当DPE-N(SiMe3)2/St投料比为4/1和10/1时,通过in situ 1H NMR测定聚合物序列结构为均匀四间隔和梯度十间隔。进行聚合动力学研究,计算苯乙烯竞聚率rst=1.04。引入第二种DPE衍生物——1-[4-(二甲基硅烷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乙烯(DPE-SiH|OMe),进行三元共聚合。通过调节投料顺序合成二嵌段三元共聚物和一锅法三元共聚物。通过in situ 1H NMR测定一锅法三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为准交替序列结构,链中DPE衍生物组成比例DPE-SiH|OMe/DPE-N(SiMe3)2=6/4。进行聚合动力学计算,苯乙烯综合竞聚率r’St=0.79。(2)使用Ugi-4CR和环氧-伯胺开环反应对链中伯胺功能化共聚物进行高效的后功能化修饰,合成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和序列可控含氟聚合物。经表征计算得知,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结构明确,优化后的Ugi-4CR的反应效率可以达到99%,环氧-伯胺开环反应效率可达到95%以上。基于序列可控含氟聚合物,研究序列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发现氟侧链长度和氟基团序列结构对氟材料表面性能有一定影响。其中,长氟侧链能够降低表面能并抵抗表面重排,密集的序列分布能提高聚合物对侧链长度变化的敏感性并抵抗表面重排。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单链含氟聚合物氟侧链的富集状态,进而得到四种含氟聚合物表面模型:长而密、长而疏、短而密和短而疏。(3)探索精准合成分子量相近、拓扑结构不同且可控的“拓扑异构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确定Ugi-4CR与巯-炔点击联用合成单臂刷状、双臂刷状、单臂梳状和双臂梳状聚合物。其中Ugi-4CR反应效率在91%以上,巯-炔点击效率在97%以上。研究“拓扑异构聚合物”构-效关系时,发现四种拓扑异构聚合物间分子形状、分子尺寸和链段柔顺性均有差别。其中,单臂刷状聚合物呈现球形构象。均方回转半径主要受支化程度影响,流体力学半径主要受分子链长度影响。双臂接枝结构和密集的序列结构对聚合物主链的刚性有明显的提升。上述结果证明拓扑异构聚合物能够有效地揭示聚合物结构对性能的影响。(4)将DPE-N(SiMe3)2/St/Bd三元共聚合,合成伯胺功能化丁苯树脂(SBC),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微观结构皆可控。并利用活性阴离子聚合序列调控手段,研究SBC的组成分布,合成了无规结构SBC、嵌段结构SBC和嵌段梯度分布SBC,并给出了相关组成分布趋势。对相应SBC进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组成分布对SBC性能的影响。SBC的Tg受聚合物1,2结构、组成分布和链中DPE衍生物含量的影响。不同组成分布的SBC的力学行为可从脆性树脂、增韧树脂到热塑性弹性体大范围调节。SBC的光学性能受Bd相尺寸、折光指数和过渡段长度影响。
周昌勇[5](2020)在《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物转化率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建构模型探讨了多反应物平衡体系中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并用曲线进行表征。模型表明,转化率的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计量数相对大小关联紧密。文中结论澄清了某些错误认知,对中学化学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超[6](2020)在《咪唑基酸性离子液体与表面改性γ-Al2O3的结构对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柠檬酸三丁酯(TBC)是一种新型无毒增塑剂,对于取代广泛使用的有毒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一是使用1,3-丙烷磺内酯与具有毫米级粒径的球型γ-Al2O3反应,制备了表面修饰有磺酸基官能团的固体酸催化剂PrSO3H@γ-Al2O3,二是选用了三种咪唑基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1-甲基-3-(3-磺酸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离子液体([MIMPS]OTs)、1-乙基-3-(3-磺酸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离子液体([EIMPS]OTs)和1-丙基-3-(3-磺酸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离子液体([PIMPS]OTs))。分别考察了 PrSO3H@γ-Al2O3和三种酸性离子液体对用柠檬酸(CA)和正丁醇(n-BuOH)反应合成TBC的催化性能。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具有毫米级粒径的球型介孔γ-Al2O3和1,3-丙烷磺内酯为原料,在无水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具有毫米级粒径的表面修饰有磺酸基官能团的固体催化剂PrSO3H@γ-Al2O3。通过FT-IR、PXRD和SEM-EDS分别表征了该催化剂,通过控制变量法逐步考察了该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TBC合成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物料总质量的6%,酸醇摩尔比n(CA):n(n-BuOH)=1:5,反应时间为4.0h,CA转化率可达到90.41%,重复使用5次转化率不低于86%。(2)选用了三种离子液体前驱体1-甲基-3-(3-磺酸丙基)咪唑内盐(MIMPS),1-乙基-3-(3-磺酸丙基)咪唑内盐(EIMPS)和1-丙基-3-(3-磺酸丙基)咪唑内盐(PIMPS),分别与甲苯磺酸(TsOH)反应,合成得到了三种酸性离子液体[MIMPS]OTs,[EIMPS]OTs和[PIMPS]OTs,通过FT-IR和1H-NMR等表征方法表征了三种离子液体。通过控制变量法,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催化合成TBC的影响,探究了相同条件下三种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和可重复使用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催化剂用量为n(CA)的4.0%,反应物酸醇摩尔比为1:6,反应时间为2.5 h,三种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TBC时CA的首次转化率均在99%以上。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反应条件下,[EIMPS]OTs重复使用3次,转化率不低于90%,[PIMPS]OTs重复使用2次转化率在90%以上,而[MIMPS]OTs在产物体系中以白色液珠的形式析出,导致回收利用较困难。控制反应温度、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时间不变,将[EIMPS]OTs的用量扩大至n(CA)的28%,进行催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CA的转化率依然能保持在99%附近。
余建锋[7](2020)在《氰基乙酰胺的微通道合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氰基乙酰胺是制药行业的重要中间体,氰基乙酸酯类与氨水反应生成氰基乙酰胺、氰基乙酸酯类与氨甲醇反应生成氰基乙酰胺是易工业化生产的两种主要合成路线,且都是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时间长,反应收率比较低。本文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了氰基乙酰胺的合成研究,并开展了工程化放大设计。实验研究了氰乙酸甲酯与氨水在圆底烧瓶反应器中的反应,得到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产物含量、原料转化率、杂质含量。实验研究了氰乙酸甲酯与氨水、氰乙酸甲酯与氨甲醇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反应,得到了不同压力、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原料配比、不同反应时间下的产物含量、原料转化率、杂质含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氰基乙酰胺合成过程中反应器型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氢氧根离子等对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氰基乙酰胺合成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温度的提高,原料转化率提高;随着温度的提高,产物含量先增加,温度到达一定值后,副反应加剧,杂质增多,氰基乙酰胺产物的含量下降。压力在氰基乙酰胺微通道合成反应中有一定的作用,合适的压力有利于产物含量提高。反应物的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有利于促进反应,但是摩尔比进一步增加,杂质也会增加。微通道的反应时间比圆底烧瓶反应釜的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对比氰乙酸甲酯与氨甲醇、氰乙酸甲酯与氨水分别在微通道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前者反应液比后者反应液杂质含量低、产物含量高。实验确定了微通道反应中合成氰基乙酰胺的反应条件:维持摩尔比1:1.27,氰乙酸甲酯和27%氨甲醇分别以10ml/min和12.5ml/min通过T型微通道混合器混合、再进入30m长的微通道反应管路,在水浴温度15℃、压力0.45MPa条件下反应,停留时间16.5s时产物含量可达99.1%、原料剩余0.053%,杂质含量0.319%。以此为基本数据设计了年产500吨氰基乙酰胺的微通道反应系统,与同样产能的釜式分批反应系统相比,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产物含量高、杂质少;并且,微通道反应系统连续化操作、控制简便、过程安全、生产环保。因此,利用氰乙酸甲酯和27%氨甲醇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氰基乙酰胺具有显着的优势。
吴锟[8](2020)在《等效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原理是化学学科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全方位理解并运用化学原理是化学研究者掌握化学规律的基石。很多化学原理可以借助于实验进行直接或间接验证,但是像等效平衡这一抽象原理则较难找到现象明显的实验,加之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在等效平衡学习时深感困难,且教师在教学时也有诸多困惑。等效平衡原理是化学平衡问题的一种特殊处理办法,且在人教版化学选修4后续章节中也有相关应用,学生牢固掌握这一原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深入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然后设计等效平衡学习现状的自陈量表和等效平衡学习困难的测查问卷,并结合学生个人访谈综合分析学生学习等效平衡困难的原因。再通过教师个人访谈了解等效平衡教学策略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等效平衡教学策略。最后通过教育实验法进行策略的效果论证,希望能给高中师生以指导性意见。本研究论文共有6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阐述了核心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三部分等效平衡学习困难及成因调查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从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问卷的编制、调查过程和方法、数据统计分析和等效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寻找学生等效平衡学习困难的原因。第四部分为等效平衡教学策略调查研究,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选择、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结果与讨论和等效平衡教学策略。第五部分等效平衡教学策略实施及有效性研究,本章阐述了研究对象、研究思路、教学策略实施和教学策略有效性检测。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前文的归纳、小结,阐述研究结论和不足。笔者调查研究学生等效平衡主要学习困难成因有:(1)等效平衡基础知识储备不足;(2)等效思维理解浅显;(3)缺少必要的交流、探讨过程;(4)问题表征水平较低;(5)有畏难的情绪;(6)定量分析及定量计算能力较差。笔者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做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教学策略:(1)构建完整知识网络;(2)创设情景协助学生构建等效思维;(3)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4)采用任务学习法。
王媛媛[9](2020)在《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环己酮B-V氧化制备ε-己内酯工艺研究》文中指出ε-己内酯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学、环境、化工等领域均有应用。工业生产中常用过氧酸来氧化环己酮制备ε-己内酯,但由于成本高、收率低和原料储存危险等原因需要被替代。H2O2、O2/醛类是目前较为合适的氧化剂,且研发高效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效率已成为重要方向。本文分别以双氧水氧化和氧气/醛共氧化环己酮制ε-己内酯作为性能评价实验,重点探究对体系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和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条件对环己酮Baeyer-Villiger(B-V)氧化反应的影响,结合论述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以Mg(Ⅱ)和Sn(Ⅳ)为活性中心,制备不同镁和锡摩尔比例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实验筛选得到较优投料摩尔比为2:1。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不同模板剂修饰的催化剂Mg0.67Sn0.33-N-T和Mg0.67Sn0.33-N/Na-T(H)。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模板剂的加入对催化剂形貌、晶相、比表面积等结构性能均有影响,能够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其中Mg0.67Sn0.33-N-CTAC在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反应中显示最优催化性能和较少回收损失。优化之后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0.28g,环己酮 12mmol,H2O2(30wt%)96mmol,乙腈 10 mL,75℃,6h,环己酮转化率达89.92%,ε-己内酯选择性为91.20%。其次,通过O2/苯甲醛共氧化环己酮反应,从多种单金属、双金属氧化物以及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中选出Ce和Fe为适宜的催化中心;以铈铁摩尔比为3:1为定值,探究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氢气还原法、直接混烧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选择采用共沉淀法,改变铈铁投料摩尔比制得一系列催化剂Ce/Fe(a:b)-600,通过环己酮氧化实验得出较适比例为2:1;在此基础上制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Ce/Fe(2:1)-T,结合XRD、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的表征结果可知CeO2和Fe2O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Ce/Fe(2:1)-500具有相对最高的表面氧浓度,有利于苯甲醛和环己酮的活化,在氧气/苯甲醛共氧化环己酮反应中展现最优催化效果。筛选得出较适反应条件为:催化剂50mg,环己酮12mmol,苯甲醛 24mmol,O2 10mL/min,1,2-二氯乙烷(DCE)20mL,反应温度 45℃,时间4h,环己酮转化率99.20%,ε-己内酯选择性99.93%,苯甲醛转化率97.22%,苯甲酸选择性99.32%,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没有明显活性下降。接着,将上述催化剂Ce/F e(a:b)-600和催化剂Ce/Fe(1:1)-T用于催化O2/异丁醛共氧化环己酮制ε-己内酯反应,筛选得到Ce/Fe(1:1)-500为最适催化剂。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醛酮比等条件进行探究,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 50mg,环己酮 12mmol,异丁醛18mmol,O2 15mL/min,DCE 15mL,反应温度45℃,时间1.5h,环己酮转化率35.60%,ε-己内酯选择性99.91%,异丁醛转化率99.94%,异丁酸选择性91.9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最后,对氧气/异丁醛氧化环己酮年产1000吨ε-己内酯工艺进行放大方案设计,可为以后实际生产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赵爽[10](2019)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是一类具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征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它具有很好的配伍性能,可以与其他各类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抗灰变能力较强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对此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起步较晚,种类和产量较少,因此,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合成出高产率的醇醚羧酸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羧甲基化法,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n=3、9)、氢氧化钠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三种高产率的脂肪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伯AEC9Na、仲AEC9Na、AEC3Na)。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伯(仲)AEO9):n(Na OH):n(Cl CH2COONa)=1:0.9:1.5;碱化反应时间伯AEO9为2h、仲AEO9为1.5h,羧甲基化4h;反应温度为110℃、90℃,转化率可达到仲AEO9为93.7%、伯AEO9为88.7%;n(AEO3):n(Na OH):n(Cl CH2COONa)=1:1.1:1.3,反应温度为碱化反应160℃,羧甲基化80℃,反应时间为3h、4h,产物经过分离提纯后阴离子含量可达到88.93%。AEC3Na、AEC9Na的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谱图(1HNMR)都证实了目标产物AEC3Na、AEC9Na的生成。本文对生成的目标产物AEC3Na和AEC9Na进行了物化性能和应用性能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硬水中的表面张力最小为24.42 m N·m-1,在软水中相同浓度的情况下,AEC3Na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质量分数为1%时,AEC3Na溶液的表面张力最小为21.3 m N·m-1,低于商品化AEC9Na的表面张力,其润湿性和稳泡性更好,平均润湿时间为2.64s;在软水中,AEC9Na在质量分数为1.2%时,表面张力最小伯AEC9Na为24.2 m N·m-1、仲AEC9Na为23.9 m N·m-1,伯AEC9Na的起泡性较好,泡沫最稳定,商品化AEC9Na的稳泡性较差,伯AEC9Na的平均粒径最小,粒子更均匀、稳定性更好。此外,三种AECNa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抗静电性,可明显改善短切高强高模维纶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伯AEC9Na、仲AEC9Na和AEC3Na可将涤纶短纤维的比电阻分别降低至6.5×106?·cm、3.8×106?·cm和1.2×106?·cm,说明AECNa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性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反应物的投料浓度对其自身转化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物的投料浓度对其自身转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平衡转化率的几个技巧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舍己为人 |
2.投料比等于系数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同 |
3.投料比等于系数比时,产物百分含量最高 |
4.相向反应,转化率和为1 |
5.其他条件相同,恒温条件转化率大于绝热条件转化率(无论吸、放热反应) |
6.对于vg≠0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恒压条件转化率大于恒容条件转化率 |
7.对于转化率-温度图,若反应物转化率先增再减,则反应放热. |
8.相同恒容容器二倍投料,以压强变化视角比较转化率 |
(3)纳米纤维素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纳米纤维素 |
1.1.1 纳米纤维素的定义 |
1.1.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1.1.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
1.2 改性纳米纤维素 |
1.2.1 纳米纤维素的改性研究 |
1.2.2 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应用进展 |
1.3 绿色表面活性剂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纤维素纳米晶及其改性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药品及器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2.2.2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2.3 测试方法 |
2.3.1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取代度的测定和计算 |
2.3.2 粒径测试 |
2.3.3 产物结构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分析 |
2.4.1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与检测分析 |
2.4.2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取代度(D_S)的影响因素 |
2.4.3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红外表征 |
2.4.4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4.5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粒径测试 |
2.4.6 SEM分析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形貌 |
2.4.7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热重谱图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纳米晶改性产物表面活性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3.2.2 MNCC的HLB值的计算 |
3.2.3 接触角的测定 |
3.2.4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NCC的HLB值计算 |
3.3.2 MNCC接触角的测试与分析 |
3.3.3 MNCC浓度对水的表面张力影响 |
3.3.4 MNCC降低水表面张力的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表面活性的机理分析 |
4.1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对苯丙乳液乳化性能研究 |
4.1.1 实验药品及检测仪器 |
4.1.2 苯丙乳液的乳化性检测 |
4.1.3 乳化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对大豆油/水乳液乳化性能探究 |
4.2.1 实验药品及检测仪器 |
4.2.2 大豆油/水乳液的乳化性检测 |
4.2.3 乳化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模型的构建 |
4.3.1 实验药品及检测仪器 |
4.3.2 不同盐离子浓度对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表面活性影响 |
4.3.3 不同酸碱度对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的表面活性影响 |
4.3.4 乳化剂分子模型的构建和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总结 |
5.2 本课题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伯胺取代二苯基乙烯衍生物阴离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序列可控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模板聚合 |
1.1.2 固相聚合 |
1.1.3 活性链增长聚合 |
1.2 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多组分缩聚合成功能化聚合物 |
1.2.2 多组分后功能化合成功能化聚合物 |
1.2.3 基于多元功能化聚合物合成拓扑聚合物 |
1.3 基于DPE衍生物的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
1.3.1 基于DPE衍生物的序列可控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 |
1.3.2 基于DPE衍生物的多元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 |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 |
2 基于伯胺DPE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精制 |
2.2.2 DPE-N(SiMe_3)_2的合成 |
2.2.3 DPE-N(SiMe_3)_2与St的二元共聚合 |
2.2.4 DPE-N(SiMe_3)_2、DPE-SiH|OMe与St的三元共聚合 |
2.2.5 原位核磁(in situ ~1H NMR)监测共聚物序列结构 |
2.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伯胺DPE衍生物合成 |
2.3.2 St与DPE-N(SiMe_3)_2共聚物的序列调控研究 |
2.3.3 St与DPE-N(SiMe_3)_2、DPE-SiH|OMe三元共聚合及序列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伯胺DPE的后功能化聚合物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精制 |
3.2.2 Ugi-4CR合成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 |
3.2.3 环氧—伯胺开环反应合成序列可控含氟功能化聚合物 |
3.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Ugi-4CR合成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 |
3.3.2 环氧—伯胺开环反应合成序列可控含氟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伯胺DPE的拓扑异构聚合物合成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精制 |
4.2.2 链中序列可控炔基功能化聚合物合成 |
4.2.3 单端功能化聚苯乙烯侧链合成 |
4.2.4 拓扑聚合物的合成 |
4.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gi-4CR直接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2 Ugi-4CR和硅氢加成联用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3 Ugi-4CR和CuAAC加成联用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4 Ugi-4CR和巯-炔点击联用合成拓扑聚合物 |
4.3.5 拓扑异构聚合物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伯胺DPE的丁苯树脂合成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精制 |
5.2.2 伯胺DPE衍生物/St/Bd的三元共聚合 |
5.2.3 St/Bd二元共聚合的定时取样实验 |
5.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伯胺功能化SBC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
5.3.2 伯胺功能化SBC的组成分布研究 |
5.3.3 伯胺功能化SBC的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t与DPE衍生物共聚合转化率曲线 |
附录B DPE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附录C St与DPE衍生物的三元共聚物DSC曲线 |
附录D 链中多元功能化聚合物的表征 |
附录E 拓扑聚合物的表征 |
附录F SBC合成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物转化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研究 |
1.1 恒温恒压体系 |
q>b”的模型'>1.1.1 计量数满足“a>q>b”的模型 |
1.1.2 计量数满足“q≥a,q≥b”的模型 |
1.2 恒温恒容体系 |
q>b”的模型'>1.2.1 计量数满足“a>q>b”的模型 |
1.2.2 计量数满足“q≥a,q≥b”的模型 |
2 结论与应用 |
2.1 结论 |
2.2 应用 |
3 结语 |
(6)咪唑基酸性离子液体与表面改性γ-Al2O3的结构对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增塑剂与柠檬酸三正丁酯概述 |
1.2 催化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
1.2.1 无机酸催化剂 |
1.2.2 有机酸催化剂 |
1.2.3 固体超强酸 |
1.2.4 离子交换树脂 |
1.2.5 负载型催化剂 |
1.2.6 表面改性催化剂 |
1.2.7 酸性离子液体 |
1.3 产物分析方法 |
1.3.1 CA的转化率测定标准方法 |
1.3.2 CA的转化率测定改进方法 |
1.4 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表面磺酸基改性型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甲苯使用前处理 |
2.2.3 γ-Al_2O_3的前处理 |
2.2.4 表面改性型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的合成 |
2.2.5 催化合成TBC性能的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的FT-IR测试 |
2.3.2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的粉末XRD测试 |
2.3.3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的SEM图 |
2.3.4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催化合成TBC最佳条件考察 |
2.3.4.1 催化剂用量对CA的转化率的影响 |
2.3.4.2 酸醇摩尔比对CA的转化率的影响 |
2.3.4.3 反应时间对CA的转化率的影响 |
2.3.5 PrSO_3H@γ-Al_2O_3与γ-Al_2O_3的催化性能对比 |
2.3.6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催化合成TBC的可重复使用性能探究 |
2.3.7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与其他固体酸催化剂性能对比 |
2.3.8 固体酸催化剂PrSO_3H@γ-Al_2O_3催化性能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1-取代咪唑基对甲苯磺酸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甲苯使用前处理 |
3.2.3 三种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
3.2.3.1 离子液体前驱体的合成 |
3.2.3.2 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
3.2.4 催化合成TBC性能的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酸性离子液体的FT-IR测试 |
3.3.2 三种酸性离子液体的~1H-NMR测试 |
3.3.3 酸性离子液体[EIMPS]OTs催化合成TBC最佳条件考察 |
3.3.3.1 催化剂用量对CA的转化率的影响 |
3.3.3.2 酸醇摩尔比对CA的转化率的影响 |
3.3.3.3 反应时间对CA的转化率的影响 |
3.3.4 对甲苯磺酸与三种离子液体催化活性对比 |
3.3.5 三种酸性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对比 |
3.3.6 扩大酸性离子液体[EIMPS]OTs用量的重复使用性实验 |
3.3.7 咪唑基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性能对比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氰基乙酰胺的微通道合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氰基乙酰胺的合成概述 |
1.1.1 氰基乙酰胺用途 |
1.1.2 氰基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工业化前景 |
1.2 微通道反应技术 |
1.2.1 微通道反应器组成 |
1.2.2 微通道反应器的优点 |
1.2.3 微通道反应器的应用 |
1.3 文献小结及课题提出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合成工艺路线 |
2.2 实验装置的设计 |
2.3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氰乙酸甲酯和氨水合成研究 |
3.1 圆底烧瓶中实验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微通道中的实验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2.2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研究 |
3.2.2.3 反应原料投料配比的影响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氰乙酸甲酯和氨甲醇合成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原材料 |
4.3 实验部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氨甲醇的浓度的影响 |
4.4.2 改变氨甲醇溶液流速对产物含量的影响 |
4.4.3 停留时间的影响 |
4.4.4 温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化设计的对比分析 |
5.1 用釜式反应器合成氰基乙酰胺的工程化设计 |
5.1.1 工艺流程方框图的设计 |
5.1.2 PFD的设计 |
5.1.3 设备的选择 |
5.1.4 PID的设计 |
5.1.5 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及造价 |
5.2 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氰基乙酰胺的工程化设计 |
5.2.1 工艺流程方框图的设计 |
5.2.2 连续化生产PFD的设计 |
5.2.3 微通道反应器的设计 |
5.2.4 PID的设计 |
5.2.5 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及造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件: 谱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等效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等效平衡 |
2.1.2 等效思维 |
2.1.3 学习困难 |
2.1.4 教学策略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2.1 等效平衡技巧总结研究现状 |
2.2.2 等效平衡学习困难研究现状 |
2.2.3 等效平衡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2.3 研究启示 |
3 等效平衡学习困难及成因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 调查过程和方法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4.1 等效平衡学习现状的自陈量表数据统计分析 |
3.4.2 等效平衡学习困难测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3.5 等效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
3.5.1 等效平衡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
3.5.2 等效思维理解浅显 |
3.5.3 缺少必要的交流、探讨过程 |
3.5.4 问题表征水平较低 |
3.5.5 有畏难的情绪 |
3.5.6 定量分析及定量计算能力较差 |
4 等效平衡教学策略调查研究 |
4.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4.3 访谈结果与讨论 |
4.3.1 访谈结果 |
4.3.2 访谈讨论 |
4.4 等效平衡教学策略 |
4.4.1 构建完整知识网络 |
4.4.2 创设情景协助学生构建等效思维 |
4.4.3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
4.4.4 采用任务学习法 |
5 等效平衡教学策略实施及有效性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思路 |
5.3 教学策略实施 |
5.4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
5.4.1 结果分析 |
5.4.2 结果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等效平衡学习现状的自陈量表 |
附录2 等效平衡学习困难的测查问卷 |
附录3 等效平衡教学策略访谈提纲 |
致谢 |
(9)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环己酮B-V氧化制备ε-己内酯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环己酮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过氧酸氧化法 |
2.2.2 双氧水氧化法 |
2.2.3 氧气/醛氧化法 |
2.2.4 生物氧化法 |
2.3 ε-己内酯的应用研究 |
2.3.1 化工产品 |
2.3.2 生物组织支架 |
2.3.3 医药载体 |
2.4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及目标 |
2.4.1 研究思路 |
2.4.2 研究内容 |
2.4.3 研究目标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 催化剂表征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N_2吸附-脱附分析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4 X射线能谱分析 |
3.2.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 环己酮B-V氧化反应催化剂性能评价 |
3.4 氧化反应产物分析 |
3.4.1 氧化反应产物定性分析 |
3.4.2 氧化反应产物定量分析 |
4 模板剂改性的镁锡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环己酮双氧水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2.1 无模板剂催化剂MgaSn1-a-N的制备 |
4.2.2 模板剂改性催化剂MgaSn1-a-N/Na-T制备 |
4.3 催化剂表征 |
4.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4.3.2 催化剂的SEM分析 |
4.3.3 催化剂的EDS分析 |
4.3.4 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分析 |
4.3.5 催化剂的TEM分析 |
4.4 催化剂在环己酮双氧水氧化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
4.4.1 不同镁锡投料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4.4.2 不同模板剂修饰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4.4.3 水热处理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4.5 反应条件对环己酮双氧水氧化反应的影响 |
4.5.1 环己酮与双氧水摩尔比的影响 |
4.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5.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6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4.7 反应机理推测 |
4.8 本章小结 |
5 铈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环己酮氧气/苯甲醛共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2.1 催化剂M1/M2(a:b)-T的制备 |
5.2.2 催化剂Ce/Fe(3:1)-600-X的制备 |
5.2.3 催化剂Ce/SBA-15(550-t)的制备 |
5.3 催化剂表征 |
5.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5.3.2 催化剂的SEM分析 |
5.3.3 催化剂的EDS分析 |
5.3.4 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分析 |
5.3.5 催化剂的XPS分析 |
5.3.6 催化剂的TEM分析 |
5.4 催化剂在环己酮氧气/苯甲醛共氧化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
5.4.1 不同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5.4.2 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5.4.3 不同铈铁投料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5.4.4 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5.5 反应条件对环己酮氧气/苯甲醛共氧化反应的影响 |
5.5.1 反应溶剂的影响 |
5.5.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5.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5.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5.5 环己酮与苯甲醛摩尔比的影响 |
5.6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5.7 反应机理推测 |
5.8 催化剂在不同酮类B-V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5.9 本章小结 |
6 铈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环己酮氧气/异丁醛共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催化剂的制备 |
6.2.1 催化剂Ce/Fe(a:b)-600的制备 |
6.2.2 催化剂Ce/Fe(1:1)-T的制备 |
6.3 催化剂表征 |
6.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6.3.2 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分析 |
6.3.3 催化剂的XPS分析 |
6.3.4 催化剂的SEM分析 |
6.3.5 催化剂的EDS分析 |
6.4 催化剂在环己酮氧气/异丁醛共氧化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
6.4.1 不同铈铁投料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6.4.2 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6.5 反应条件对环己酮氧气/异丁醛共氧化反应的影响 |
6.5.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6.5.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6.5.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5.4 环己酮与异丁醛摩尔比的影响 |
6.5.5 氧气流量的影响 |
6.5.6 溶剂用量的影响 |
6.6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6.8 不同氧化剂作用下的环己酮B-V氧化反应 |
6.9 本章小结 |
7 环己酮氧化年产1000吨ε-己内酯工艺放大设计方案 |
7.1 s-己内酯、异丁酸国内外生产和需求现状 |
7.2 反应方案及生产规模 |
7.2.1 反应方案选择 |
7.2.2 生产规模确定 |
7.3 工艺流程设计及物料衡算 |
7.3.1 催化剂生产流程设计 |
7.3.2 环己酮氧化制ε-己内酯生产流程设计 |
7.3.3 物料衡算 |
7.4 主要设备选择 |
7.5 车间布置 |
7.6 安全技术与三废处理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附录 |
(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1.2 烷基醚羧酸盐的种类 |
1.2 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方法 |
1.2.1 羧甲基化法 |
1.2.2 氧化法 |
1.2.3 丙烯腈法 |
1.2.4 丙烯酸酯法 |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性能及应用 |
1.3.1 物化性能 |
1.3.2 应用性能 |
1.3.3 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应用 |
1.4 AEC的复配 |
1.5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路线的选择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药品 |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 脂肪醇醚羧酸钠的合成 |
2.3.1 合成原理 |
2.3.2 合成方法 |
2.4 结构表征方法 |
2.4.1 原料羟值的测定 |
2.4.2 酸值的测定 |
2.4.3 碱值的测定 |
2.4.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4.5 核磁共振(~1H-NMR)测试 |
2.5 性能评价方法 |
2.5.1 抗静电性的测定 |
2.5.2 起泡性的测定 |
2.5.3 分散性的测定 |
2.5.4 润湿性的测定 |
2.5.5 粒径的测定 |
2.5.6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三章 AEC_9Na的合成研究 |
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1.1 碱化反应中温度的影响 |
3.1.2 羧甲基化反应中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2.1 碱化反应中时间的影响 |
3.2.2 羧甲基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 投料摩尔比的影响 |
3.3.1 碱化反应中投料比的影响 |
3.3.2 羧甲基化中投料比的影响 |
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5 结构分析 |
3.5.1 伯AEC_9Na红外光谱表征(FTIR) |
3.5.2 伯AEC_9Na核磁波谱表征(1H-NMR) |
3.5.3 仲AEC_9Na红外光谱表征(FTIR) |
3.5.4 仲AEC_9Na核磁波谱表征(1H-NMR) |
3.6 小结 |
第四章 AEC_3Na的合成研究 |
4.1 投料比的影响 |
4.1.1 碱化反应投料比的影响 |
4.1.2 羧甲基化投料比的影响 |
4.2 AEC_3Na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1 碱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2 羧甲基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1 碱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2 羧甲基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
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5 结构分析 |
4.5.1 红外光谱表征 |
4.5.2 核磁波谱表征(1H-NMR) |
4.6 小结 |
第五章 AEC_3Na和 AEC_9Na的性能研究 |
5.1 表面张力的研究 |
5.1.1 表面张力概述 |
5.1.2 表面张力测定实验 |
5.2 泡沫性研究 |
5.2.1 泡沫性概述 |
5.2.2 泡沫性测定实验 |
5.3 润湿性研究 |
5.3.1 润湿性概述 |
5.3.2 润湿性测定实验 |
5.4 抗静电性研究 |
5.4.1 抗静电机理概述 |
5.4.2 抗静电性测定实验 |
5.5 乳液粒径研究 |
5.6 分散性研究 |
5.6.1 分散性概述 |
5.6.2 分散性实验 |
5.7 硬水性实验 |
5.7.1 硬水中的起泡性实验 |
5.7.2 硬水中的表面张力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反应物的投料浓度对其自身转化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衡转化率的几个技巧浅析[J]. 陈建托.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2(02)
- [2]典型超支化高分子体系的统计热力学及其应用[J]. 顾芳,赵昨非,洪晓钟,王海军. 中国科学:化学, 2021(09)
- [3]纳米纤维素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D]. 鲁俊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伯胺取代二苯基乙烯衍生物阴离子聚合研究[D]. 沈禾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物转化率影响的研究[J]. 周昌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15)
- [6]咪唑基酸性离子液体与表面改性γ-Al2O3的结构对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能影响研究[D]. 李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氰基乙酰胺的微通道合成技术研究[D]. 余建锋. 浙江大学, 2020(03)
- [8]等效平衡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吴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环己酮B-V氧化制备ε-己内酯工艺研究[D]. 王媛媛. 浙江大学, 2020(02)
- [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赵爽.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