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乘员惯性违例的原因及对策

机车乘员惯性违例的原因及对策

一、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锋[1](2020)在《基于网格化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一个以“人员”为核心、“管理”为中枢、“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实时监控的、开放的、动态运行体系。人员作为车务系统最重要、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既是日常管理的实施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事故的引发者,又是受害者,具有双重属性,其安全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及铁路安全管理理念逐步向“风险管理”、“以人为本”、“个性化管理”等的转变,铁路车务系统的现场安全管理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评估铁路车务现场职工的安全行为风险,如何更科学的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形成对车务系统“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间段”的有效盯控,既是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车务现场安全管理实践中面临的棘手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控方法,该方法利用网格化对车务系统现场职工进行精准定位、归类,并以致灾因子为核心,利用创新的三维风险评估矩阵模型及改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车务系统现场职工的安全行为风险进行个性化的风险评估和精准化的风险应对,同时将沟通与咨询、监测与评审活动融合在整个风险管控流程中,实现了风险信息在网格间的自由流动,推动了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的持续性、动态改进,创新性的改进了既有车务系统现场职工的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式。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理方法。该网格是一种有人员参与的、逻辑上的虚拟网格,它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事件三维空间属性。通过引入空间位置变量,网格化管理可以将任意一个单元网格中的员工在时刻T发生的事件在“网格-要素-时间”三维空间坐标系中精准展现出来,从时空的角度对车务系统现场职工进行精准定位、归类,将无序、缺少关联的风险数据有序化,使其更具有价值,为个性化的风险评估、精准化的风险应对提供建模支撑,辅助实现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事件的精细化管理。(2)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将车务系统单一网格要素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充分考虑不同时空框架下每个网格中单一要素风险事件致灾因子间的动态耦合变化特征,通过个性化的致灾因子赋值模型对致灾因子赋值求解并将其作为风险参数计算的输入,利用“可能性-后果-脆弱性”三维风险评估矩阵模型求解风险事件的量级,解决了以往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参数考虑不周全、风险量级量化分析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事件的个性化、精准化评估。(3)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应对模型。该模型将网格化管理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原理相结合,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时间、空间、动态信息流特性,模型以致灾因子作为桥梁,将传统的系统虚拟仿真边界确定变为精准网格界定,通过完善网格要素风险事件应对策略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系统动力学仿真,进一步提升了车务系统网格要素风险事件的仿真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致灾因子应对策略清单,实现了风险事件致灾因子应对策略的快速提取,缩短了响应时间;通过沟通与咨询、监测与评审活动,风险应对效果能及时得到反馈,推动了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闭环管控的持续性、动态改进。

鲍宇[2](2019)在《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我国现有铁路建设的规模和里程与建国时期相比成数倍增长。铁路是我国交通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承担着大部分的物资和客流运输的任务,铁路运输在我国经济中举足轻重。同时,铁路交通的出行安全除了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密不可分,还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亿万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决定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我国铁路行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加强铁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安全系统理论、安全风险学、事故致因理论等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对三起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有代表性的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分为:人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不安全因素三个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针对三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结合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提出的提高各级人员业务素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和积分限量考核制度等部分对策已经在现场作业中进行推广运用,旨在给各车务站段的运输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飞[3](2018)在《SH铁路乘务管理效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行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客运高速、货运重载逐渐成为引领未来铁路发展的方向。机车乘务员作为铁路机务系统的一线工作者,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营的安全。自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注重铁路运输的发展,加之铁路面临的机制体制改革,在这个时期,机务系统如何革新,如何提高机车乘务员管理效率,是铁路运输面临的课题。通过对SH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神华号机车的上线、两万吨列车的开行,以及新装备、新技术的大量投产,乘务员队伍自身的问题日渐凸显。通过梳理归纳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出深层次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加快机车乘务员队伍建设,优化机车乘务管理的方法与思路,促进生产运输效率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通过对机车乘务管理组织结构、年龄构成、人员家庭状况、学历结构等现状的了解和掌握,从乘务员思想状态、业务水平、人员运用方式、制度本身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多方向、多层次的查找原因,为进一步优化机车乘务管理提供典型一线素材。(2)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乘务员的思想引导、业务培养、优化人员运用管理、制度革新等方面提出提高效率、优化管理的措施。(3)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从提高乘务员素质水平、引入科技手段建设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使机车乘务员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平稳、高效,保证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安全畅通。

王宇光[4](2017)在《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欧美日三地区的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加以分析对比,再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对比,结合了各类铁路安全相关的标准,共同研究后得出了与我国国情紧密联系的,与实际相结合的结论,在该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意见建议。其后,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安全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得出了风险矩阵这一成果,并进行了风险识别工作,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原因-后果模型,具体方法是,以旅客列车脱轨作为被分析事故,针对其原因建立故障树,就其结果建立事件树。在绘制故障树时,首先收集了一定量的故障原因,针对这些故障原因加以分类,再进行故障树的绘制。绘制完毕后,本文使用辅助软件Isograph计算了结构重要度,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在绘制事件树时,则针对其导致后果绘制。风险的原因后果工作分析完成后,本文对风险控制措施加以分析,并给出了针对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结论及建议。

吴勇[5](2017)在《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铁路最基本的要求。安全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发生伤害或财产不发生损毁的一种有序状态,事故是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失去控制的产物,安全的本质就是消除或防控与事故发生密切相连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职场环境和管理制度缺陷,达到生产过程不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毁的目的。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原铁道部党组准确指出当前的铁路安全现状: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问题是铁路最大的风险源。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以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危险和隐患为风险管控对象,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事件链过程识别研判,确认危险和隐患的本质规律,采取技术或管理的手段,主动决策,超前防范,消除或控制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本文通过2010-2015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铁路行车事故数据的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事故按性质等级、原因类型、专业系统等分类统计,将行车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人——违章违纪、机——设备不良、环境——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管理等4个方面4种类型,其中管理存在于各种原因类型中。由于管理者水平、管理手段、方法限制,加上未识别的人、机、环境等安全隐患的叠加,风险管控不力,导致列车脱轨、施工等恶性行车事故易发多发;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列车脱轨、施工、作业等铁路典型行车事故,找出事故的基本事件,特别是管理基本事件重要度,提出安全防范措施,服务于安全生产,阻断安全风险,促进铁路安全发展。

刘洋[6](2017)在《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机车乘务员的人因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设备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改进。铁路系统也是如此,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密度不断提高,行车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更加突显出人在铁路机车驾驶的人机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本文从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现状出发,探讨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的人为失误机理。首先,文章以两件行车事故为出发点,归纳总结了近5年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分析了当前安全管理现状,简述了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相关概念,整理出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人为失误的影响因素;其次,参考现有的人为失误模型,结合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的具体情况,构建了适合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的人为失误模型;最后,对现有常见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将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CREAM)引入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人为失误的分析中,通过构建失误模式、前因分类表以及后果-前因追溯表,对人为失误的根原因进行追溯分析,并阐述定量预测人为失误概率的方法。本文运用CREAM法,将怀柔北机务段2017年2月14日S232次耽误列车一般D10类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与事故调查报告基本一致,验证了CREAM法在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人为失误分析中的可行性;同时,对该事故进行定量预测,计算出人为失误的概率,为相关管理部门对事故的提前预测以及后期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张景成[7](2016)在《如何控制列车乘务员的惯性违章》文中认为如何有效的控制列车乘务员惯性违章,成为了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列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现状,在对惯性违章进行充分的认识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如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和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等。以期有效的控制乘务员惯性违章,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张俊卿[8](2015)在《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运输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安全行车就成为铁路运输的第一要务。而机车乘务人员的惯性违章行为,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驶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惯性违章行为成为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李勇[9](2013)在《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大量动车组、高铁的不断开行,机车乘务员作为铁路系统的一个重要工种,已经并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发展更加注重民生,加之铁路正处于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机务系统的作用,提高机车乘务员保安全的能力,更好的为社会、为群众服务,铁路将面临着新的课题。通过对我段机车乘务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加快机车乘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机车乘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刻不容缓了,特别是随着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高铁线路的大量开行,新装备、新技术不断投入应用,这些新的变化都对当前的机务安全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员素质已经不能很好的跟上铁路发展的脚步了。对于机车安全管理来说,既要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促使机车乘务员尽快的掌握新技术,又要根除长期以来机务安全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说,面临极大的压力。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铁路机车乘务员队伍进行现状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剖析问题深层次原因,找出相对应的措施。通过对新形势下动车组车间建设的探索,进一步提高机务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便在机车乘务员队伍的结构、培养、管理和运用等方面,对症下药,创新手段,更好的发挥机车乘务员队伍的作用,促进生产运输效率的提高,为运输秩序的畅通创造良好条件,最终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平稳。

张淑伟[10](2012)在《哈尔滨铁路局安全评价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2007年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以来,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全面展开。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运营,2009年武广高速铁路正式运营,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至此,中国铁路已经完全进入高速时代。如何适应铁路高速发展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于现代铁路管理,超前预防和控制铁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预测模型,是铁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哈尔滨铁路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建立的铁路局,拥有6800km占全路8%的营业里程,职工21万人,确保安全运输是当前重中之重的大事。近年来,铁路各级专业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和运用了一大批相对成熟、可靠的安全检查监测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些系统大多相对独立,信息没有形成共享资源,信息利用价值有限,尚没有形成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整体评价和预测。为此,本文拟从软件工程、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出发,综合分析哈尔滨铁路局铁路交通事故成因,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方法,建立适用于哈尔滨铁路局的铁路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哈尔滨铁路局安全现状进行评价预测,并提出控制对策。本文从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入手,将安全管理科学、安全决策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适应于当前铁路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风险评价预测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目前各领域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铁路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情况,对安全风险评价理论及安全预警理论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哈尔滨铁路局多年来的历史事故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适应于哈尔滨铁路局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同时应用综合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铁路安全现状做出评价,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哈尔滨铁路局安全状况做出预测,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通过对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分析及总体架构和数据库等的设计,开发和实现了哈尔滨铁路局安全风险评价及预测系统。

二、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格化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人员因素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1.1.2 铁路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与挑战
        1.1.3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自身独特性
        1.1.4 风险理论、“网格化”管理等的实践应用
        1.1.5 问题提出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论文资助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安全行为风险相关概念研究
        2.1.1 安全行为相关概念
        2.1.2 风险、致灾因子、隐患和事故概念
        2.1.3 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及流程
    2.2 铁路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综述
        2.2.1 铁路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2.2.2 铁路风险评估技术选择需注意的问题
    2.3 安全行为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2.3.1 交通领域研究现状
        2.3.2 其他领域研究现状
        2.3.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4 安全行为风险应对研究综述
        2.4.1 交通领域研究现状
        2.4.2 其他领域研究现状
        2.4.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2.5.1 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及特点
        2.5.2 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2.5.3 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应用
        2.5.4 车务系统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2.6 本章小结
3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理的网格化
    3.1 车务系统安全生产的特殊性
    3.2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特性
        3.2.1 异质性
        3.2.2 不确定性
        3.2.3 耦合性
    3.3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理的概念与方法
        3.3.1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理定义与内涵
        3.3.2 车务系统网格的定义、划分方法及编码
        3.3.3 网格要素的定义、分类方法及编码
        3.3.4 网格事件的定义、分类方法及编码
        3.3.5 车务系统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3.4 本章小结
4 单个网格的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1 应用场景描述与建模思路
        4.1.1 应用场景描述
        4.1.2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评估模型架构
    4.2 单个网格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致灾因子识别
        4.2.1 现有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致灾因子识别存在的不足
        4.2.2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致灾因子分类及标准化识别
        4.2.3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事件致灾因子赋值模型
    4.3 单个网格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三维风险分析
        4.3.1 二维风险矩阵存在的不足
        4.3.2 “可能性-后果-脆弱性”三维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思路
        4.3.3 “可能性-后果-脆弱性”三维风险评估模型
        4.3.4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等级评定标准
        4.3.5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大小计算
    4.4 单个网格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评价
        4.4.1 划分风险控制等级
        4.4.2 建立风险接受准则
        4.4.3 明确风险应对方式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应对模型构建
    5.1 应用场景描述与建模思路
        5.1.1 应用场景与问题描述
        5.1.2 解决思路与建模流程
    5.2 模型结构分析
        5.2.1 确定系统边界
        5.2.2 绘制因果回路图
        5.2.3 建立系统流量图
    5.3 模型建立与检验
        5.3.1 确定模型方程式
        5.3.2 变量权重赋值
        5.3.3 初始值确定
        5.3.4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
    6.1 背景介绍
    6.2 “助理值班员不按规定出场作业”风险事件分析
    6.3 “助理值班员不按规定出场作业”风险量级评价
    6.4 “助理值班员不按规定出场作业”应对策略仿真分析
    6.5 模型在车务系统现场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安全管理的内容
    2.2 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2.3 安全分析方法概述
    2.4 安全管理理论
        2.4.1 安全系统理论
        2.4.2 安全风险学
        2.4.3 事故致因理论
        2.4.4 人本理论
        2.4.5 预防理论
第3章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车务站段典型事故概况及分析
    3.1 绥化车务段通北站耽误列车事故
        3.1.1 事故概况
        3.1.2 事故原因分析
        3.1.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3.2 绥车二井站调车作业挤岔事故
        3.2.1 事故概况
        3.2.2 事故原因分析
        3.2.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3.3 大庆车务段肇东站调车作业脱轨事故
        3.3.1 事故概况
        3.3.2 事故原因分析
        3.3.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第4章 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4.1 哈尔滨东站简介
        4.1.1 哈尔滨东站概况
        4.1.2 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
    4.2 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4.2.1 思想认识方面
        4.2.2 业务干部素质
        4.2.3 作业人员素质
    4.3 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4.4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第5章 提高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5.1 人的不安全因素对策
        5.1.1 提升专业管理人员技能
        5.1.2 提升作业人员技能
    5.2 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对策
        5.2.1 运用安全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安全数据管理
        5.2.2 加强现场作业检查指导
    5.3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对策
        5.3.1 构建车站双重预防机制
        5.3.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安全隐患处所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SH铁路乘务管理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乘务管理的研究背景
    1.2 论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乘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重点
    1.5 研究方法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1.6.1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1.6.2 技术路线和预期达到的目的
第二章 机车乘务管理的现状
    2.1 组织管理结构现状
    2.2 人员年龄结构
    2.3 人员地域分布及婚姻情况
    2.4 学历结构现状
    2.5 小结
第三章 乘务员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3.1 乘务员思想状态方面
        3.1.1 乘务员思想波动大
        3.1.2 工作压力加剧
        3.1.3 工作家庭难以平衡
        3.1.4 地方铁路激励因素多
    3.2 乘务员业务素质方面
        3.2.1 新员工业务熟练程度不高
        3.2.2 老员工安全操作意识不强
    3.3 人员运用方面
        3.3.1 人员流失严重
        3.3.2 人员数量缺口大
        3.3.3 结构调整加剧人员缺口
        3.3.4 脱产培训加剧人员短缺
        3.3.5 节假日集中请假、调休人员占比多
    3.4 自身制度方面
        3.4.1 乘务员来源受到限制
        3.4.2 乘务员人员管理不到位
        3.4.3 乘务员自主创新意识差
        3.4.4 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
        3.4.5 考核制度效果不佳
    3.5 小结
第四章 乘务员管理优化策略
    4.1 加强思想教育措施
        4.1.1 加强思想动态引导
        4.1.2 多方面减轻乘务员工作压力
        4.1.3 着重解决生活压力
        4.1.4 加强沟通,宣传正能量
    4.2 提升乘务员业务素质的措施
        4.2.1 提高业务学习针对性
        4.2.2 灵活教学方式,开发手机答题App
        4.2.3 严格执行培训教育
        4.2.4 加强安全教育
        4.2.5 加强安全监督
        4.2.6 定期身体检查
    4.3 优化人员运用管理措施
        4.3.1 加强党政思想教育
        4.3.2 推行直流2+0单牵万吨方案
        4.3.3 加快乘务员培养进度
        4.3.4 制定应急预案,调整调休计划
        4.3.5 春运期间乘务员管理措施
    4.4 完善制度管理相关措施
        4.4.1 健全机车乘务员招聘制度
        4.4.2 制定“退出机制”
        4.4.3 鼓励技术创新、业务创新
        4.4.4 实行多样、多元的激励机制
        4.4.5 创新完善考核和测评系统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5.2.1 乘务员运用管理改革
        5.2.2 建立大数据平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社会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安全风险分析法的发展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索引法
        1.4.2 比较研究法
2 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2.1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2.1.1 欧洲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2.1.2 日本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2.1.3 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2.1.4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2.1.5 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国外铁路安全管理
    2.2 中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框架
        2.2.1 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2.2 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机制
        2.2.3 运营安全监测机制
        2.2.4 事故管理及应急救援
        2.2.5 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中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框架
    2.3 国内外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比较
        2.3.1 法律、法规等对风险管理要求的不同
        2.3.2 对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2.3.3 安全检查评估环节在生命周期的时间节点及组织形式不同
        2.3.4 意外事故\事件的调查主体不同
        2.3.5 基于生命周期角度的适应性分析
        2.3.6 基于EN标准的适应性分析
3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框架
    3.1 风险管理的流程
        3.1.1 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
        3.1.2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3.1.3 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中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3.2 风险管理的基础信息
    3.3 风险可接受分析
        3.3.1 安全风险可接受性原则
        3.3.2 风险矩阵
        3.3.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评价
4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识别
    4.1 风险识别及研判的基本原则
    4.2 风险识别应考虑的因素——“人-机-环境-管理”
    4.3 风险识别的范围——系统RAMS因素
    4.4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识别影响因素分析
5 基于原因-后果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模型
    5.1 风险分析概述
    5.2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5.2.1 定性风险分析
        5.2.2 定量风险分析
    5.3 模型的建立
    5.4 风险事件原因分析——故障树分析(FTA)
    5.5 风险事件后果分析——事件树分析(ETA)
6 风险控制措施
    6.1 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风险控制模型
    6.2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7 结论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A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详细摘要

(5)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铁路行车事故现状
        1.2.2 国内外铁路安全监管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采取的技术线路
    1.4 相关理论
        1.4.1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1.4.2 事故树分析原理
第2章 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2.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况及铁路交通事故主要内容
        2.1.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2.1.2 铁路行车事故定义及等级
    2.2 2010 -2015 年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2.2.1 按事故等级统计分析
        2.2.2 按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2.2.3 按专业部门统计分析
        2.2.4 按施工作业统计分析
        2.2.5 按线别及时段统计分析
第3章 列车脱轨事故分析
    3.1 列车脱轨事故一般性分析
        3.1.1 列车脱轨事故类型
        3.1.2 列车脱轨机理分析
        3.1.3 列车脱轨原因类型
    3.2 线路设备质量不良脱轨事故分析
        3.2.1 线路失修列车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3.2.2 事故树定性分析
    3.3 自然灾害脱轨事故分析
        3.3.1 山洪水害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3.3.2 事故树定性分析
    3.4 货物偏载脱轨事故分析
        3.4.1 货物偏载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3.4.2 事故树定性分析
    3.5 施工脱轨事故分析
        3.5.1 利用列车间隔违章施工致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3.5.2 事故树定性分析
第4章 施工行车事故分析
    4.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一般性分析
        4.1.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等级类型
        4.1.2 施工行车事故责任性质分析
        4.1.3 施工行车事故原因类型
    4.2 营业线施工典型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4.2.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一般C24 类事故
        4.2.2 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一般C10 类事故
        4.2.3 列车碰撞设备设施一般C13 类事故
        4.2.4 施工烧断接触网线一般C14 类事故
        4.2.5 施工检修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9 类事故
第5章 行车典型一般事故分析
    5.1 列车运行中部件脱落一般C12 类事故分析
        5.1.1 一般C12 类事故构成
        5.1.2 动车组运行中闸瓦片脱落
    5.2 接发列车类一般事故分析
        5.2.1 接发列车典型事故类型
        5.2.2 车站值班员错误操控信号导致列车停车一般D5 类事故
    5.3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分析
        5.3.1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界定
        5.3.2 调车作业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4 典型违章违纪一般D类事故分析
        5.4.1 违反作业标准耽误列车一般D10 类事故
        5.4.2 错误操纵使用行车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15 类事故
第6章 铁路行车事故安全风险防控
    6.1 管理是铁路行车安全风险防控的基础
        6.1.1 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6.1.2 规范安全管理
        6.1.3 强化过程控制管理
        6.1.4 强化隐患排查整治
    6.2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6.2.1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防控重点
        6.2.2 加强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控制
        6.2.3 突出现场违章作业的检查整治
    6.3 列车脱轨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6.3.1 行车设备质量隐患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6.3.2 水害断道等自然灾害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6.4 施工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6.4.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风险防控
        6.4.2 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控制风险防控
        6.4.3 自轮运转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风险防控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2010 年-2015 年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铁路交通事故一览表
附录2: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事故等级(部令第30 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机车乘务员的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铁路交通系统中人因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2 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现状
    2.1 铁路机务系统作业事故和机车乘务员的重要性
        2.1.1 铁路机务系统作业事故定义
        2.1.2 铁路机务系统作业事故特点
        2.1.3 机车乘务员作业重要性
    2.2 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现状分析
        2.2.1 西安局G1281次司机错误操作动车组恒速手柄造成列车掉分相事故
        2.2.2 怀柔北机务段2017年 2 月14日S232次耽误列车一般D10类事故
        2.2.3 铁路机务系统事故原因统计
        2.2.3.1 机车乘务员现状
        2.2.3.2 机务系统安全管理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人为失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综述
        3.1.1 人因可靠性分析定义
        3.1.2 人因可靠性分析特点
        3.1.3 人因可靠性分析要点
        3.1.4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发展阶段
        3.1.5 人的可靠性分析的作用
    3.2 人为失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人为失误的机理
        3.2.2 铁路机务系统人为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3.2.2.1 机车乘务员的失误因素
        3.2.2.2 驾驶列车的失误因素
        3.2.2.3 系统的失误因素
        3.2.2.4 环境中的失误因素
4 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人为失误模型
    4.1 人为失误模型
    4.2 人为失误模型分类
        4.2.1 基于行为层次的人为失误模型
        4.2.2 基于情境层次的人为失误模型
        4.2.3 基于概念层次的人为失误模型
    4.3 铁路机务系统人为失误模型的构建
    4.4 机务系统人为失误模型构建意义
5 运用CREAM分析方法追溯分析和定量预测
    5.1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5.1.1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要点
        5.1.2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2 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CREAM)介绍
    5.3 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的追溯分析
        5.3.1 追溯分析理论
        5.3.2 追溯分析流程
        5.3.3 失误类型的确立
        5.3.4 建立前因分类表
        5.3.5 建立基本前因表
        5.3.6 建立后果-前因追溯表
    5.4 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的预测分析
        5.4.1 预测分析流程
        5.4.2 粗略法识别控制模式
6 CREAM法在铁路机务系统事故案例的应用
    6.1 事故案例的追溯分析
    6.2 使用粗略法对失误概率定量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作者简历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详细摘要

(7)如何控制列车乘务员的惯性违章(论文提纲范文)

1 列车乘务员惯性违章概述
2 防治乘务员惯性违章的具体措施
    2.1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2.1.1 坚持“一事一教”。要通过安全教育, 特别是“一事一教”警示教育, 以某一具体的违章行为为着力点, 积极引导职工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 牢固树立安全责任心和事业心, 真正落实作业标准, 提高作业质量。
        2.1.2 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
        2.1.3 开展直观性教育培训。
    2.2 严格执行作业标准
    2.3 建立完善奖惩机制
        2.3.1 落实标准化作业制度必须与严格合理的奖惩机制相结合打破工资奖金平均分配的大锅饭状态, 实现有效激励。
        2.3.2 加强考核激励的透明度。

(9)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机车乘务员队伍研究的背景
    1.2 机车乘务员队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写作思路
第2章 机车乘务员队伍现状分析
    2.1 机车乘务员的现状及突出表现
        2.1.1 人员结构不合理
        2.1.2 人员思想素质不高
        2.1.3 队伍业务素质偏低
        2.1.4 “两违”现象较为突出
        2.1.5 标准化落实不到位
    2.2 机车乘务员队伍现状的原因分析
        2.2.1 来自机车乘务员自身的原因
        2.2.2 来自管理方面的原因
        2.2.3 来自外界环境的原因
        2.2.4 来自制度本身的原因
        2.2.5 来自其它方面的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加强乘机车务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3.1 优化人员结构
        3.1.1 拓宽机车乘务员引入渠道
        3.1.2 建立健全机车乘务员招聘制度
        3.1.3 规范机车乘务员退出机制
        3.1.4 实现乘务员定期体检
        3.1.5 清理非本职乘务员
        3.1.6 适当加大预备率
    3.2 加强思想教育,实现队伍稳定
        3.2.1 加强思想动态分析
        3.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3 提高队伍技术业务水平,强化职业教育培训
        3.3.1 加强教育资源基础建设
        3.3.2 优化培训模式
        3.3.3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3.4 定标塑形,规范作业标准
        3.4.1 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3.4.2 立标塑形,规范作业标准
    3.5 全面落实规范化管理
        3.5.1 切实发挥干部管理作用
        3.5.2 改进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能力
        3.5.3 切实发挥指导司机的管理作用
        3.5.4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利益
    3.6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3.6.1 建立、健全职业生涯制度
        3.6.2 树立良好的内部竞争环境,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3.6.3 建立规范有效的奖惩制度
    3.7 构建铁路特色企业文化
        3.7.1 加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3.7.2 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工作重点
        3.7.3 建立安全文件建设推进机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形势下的车间建设探索
    4.1 车间建设
    4.2 职工队伍培养
    4.3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竞争意识
    4.4 标准化班组建设
    4.5 季度、半年车间对比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哈尔滨铁路局安全评价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系统研究背景
    1.2 系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对同类项目的研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哈尔滨铁路局安全管理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安全风险评价概念与方法研究
    2.1 安全风险评价概念
        2.1.1 安全风险评价的定义
        2.1.2 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2.1.3 安全风险评价的过程
    2.2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2.2.1 基础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2.2.2 指标体系的赋权处理
        2.2.3 合成方法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安全预测概念及方法分析
    3.1 安全预测概念
        3.1.1 安全预测方法
        3.1.2 安全预测作用
    3.2 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3.2.1 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
        3.2.2 灰色系统建模步骤
        3.2.3 GM(1,1)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步骤
    3.3 本章小结
4 哈尔滨铁路局安全风险评价及预测研究
    4.1 铁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4.1.1 典型历史事故分析
        4.1.2 铁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4.1.3 铁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4.2 哈尔滨铁路局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4.2.1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2.2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赋权分析
        4.2.3 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4.3 安全预测模型的建立
        4.3.1 哈尔滨铁路局安全预测模型的建立
        4.3.2 警情分析及决策支持
    4.4 本章小结
5 安全风险评价预测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实现
    5.1 系统业务与需求分析
        5.1.1 业务需求分析
        5.1.2 用户需求分析
    5.2 系统架构设计
        5.2.1 系统设计原则与开发环境
        5.2.2 系统功能模块
        5.2.3 数据库设计
    5.3 系统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数据表结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上海交通太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四、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格化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型研究[D]. 张华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2]哈尔滨东站运输安全管理研究[D]. 鲍宇.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3]SH铁路乘务管理效率优化研究[D]. 陈飞.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4]基于原因—后果模型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研究[D]. 王宇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
  • [5]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D]. 吴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6]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机车乘务员的人因研究[D]. 刘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
  • [7]如何控制列车乘务员的惯性违章[J]. 张景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9)
  • [8]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J]. 张俊卿.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10)
  • [9]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李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2)
  • [10]哈尔滨铁路局安全评价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淑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机车乘员惯性违例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