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式流形拓扑分类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筱蔚[1](2020)在《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条件下,人与乡村环境之间建立的一种空间关系。本论文选取了湘中梅山区域收录进《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进行主体研究,在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测绘、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梳理归纳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各类现状数据。本论文研究依据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理论,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息息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在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湘中梅山区域的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及其时代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系列问题的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本论文研究的起源与基础部分。这两个章节的阐述从研究的选题、起源以及背景意义出发,依据“两观三性”理论,结合聚居学、环境现象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基本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框架的建立。从宏观角度,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与其自然环境复杂有机关系进行研究,以湘中梅山传统村落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研究特定地域环境对传统村落多层次互动、制约、关联的影响。同时,结合传统村落社会经济物质要素和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作用下,研究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且为接下来的章节具体对传统村落空间及其建筑空间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论证研究部分。具体从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以及传统村落居住空间三方面,进行实例调研测绘、空间解析以及传统场所精神营建的研究。研究是以“两观三性”理论为基础,秉持整体观,研究特定区域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层次环境背景下湘中梅山传统村落整体空间的复杂性特征;秉持可持续发展观,研究当地传统村落空间为适应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传统空间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从传统村聚居、社会学、空间句法等角度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形态演化规律、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组构原理等进行传统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研究。具体研究脉络为:首先对传统村落形成原因、历史演变及现状特征进行定性定量测绘与分析,结合湘中梅山区域特有的环境特征,对梅山山地环境下传统村落的样本进行空间句法图解、拓扑分析、宏观组构研究。结合传统村落的社会组织演变、等级规模分布和社会需求发展动因等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社会形态表征。其次,对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的现有公共建筑单体、公共景观以及居住建筑单体进行空间解析,总结公共建筑形式以及居住建筑形式的单元构成、空间秩序和组合方式。研究的关键技术点有:运用空间句法对传统村落整体形态及其空间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且对传统村落量化研究提供精确数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度、绘制与表达传统村落不规则边界、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物,对梅山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清晰界定并绘图;运用建筑现象学研究梅山传统村落、建筑与其环境所营建形成的特定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的解析。最终,综合理论与实例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图解、建模与营建探索,研究湘中梅山特定区域传统村落的整体、连续的复杂空间关系,目的是为了对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方法。第六章为本论文的拓展与实践研究部分。秉承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研究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功能、环境、人文的变迁,以及研究传统村落各尺度空间应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策略。基于发展策略,对传统村落在当代时间维度下的传统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法研究。结合这些年在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设计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客观环境与主观要求,对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实现对传统村落、建筑及其环境的创新性研究。结论部分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总结与创新点论述,创新性的运用“两观三性”理论,对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传统建筑空间及其景观环境空间的地域性特征、文化性定位以及时代性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论证支撑、结构体系、研究方法。
程守华[2](2019)在《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在国内属于空白领域。国际上近十年,量子场论的哲学研究逐渐如火如荼,集中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在微扰论的重正化技巧的哲学解释上,解决发散困难的多种理论构造上的竞争关系,定域性和非定域性的关系上。本文就以上几方面撰写了量子场论的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以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历史传统带来的哲学见解,进而构筑语境实在论的量子场论哲学。并创新性的提出模态实在和结构实在融合基础上的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论文运用了逻辑方法、实验证实方法和语境方法。绪论介绍了国际上量子场论实在论的研究状况。主要就关系实在论、要素实在论、实体实在论、结构实在论和语义研究的特征进行综述。并简介了数学和经验之间的多样化层次性的冲突。第一章就发散困难引起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进行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指出次论题的本质是数学和经验的关系问题。第三章,继续第二章的数学和经验之间的表征关系指出,定域性难题,数学表征物理研究对象的表征是根本难题。第四章,运用模态逻辑和模糊模态逻辑指出物理世界的动态性。第五章,指出量子拓扑场论是对定域性和非定域性难题的多样数学进路的统一,第六章给出跨语境的实在论解释。结束语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为人机共生、人机交互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哲学理论解释。为实在论提出一元论的辩护。本文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给出物质和意识统一的数学统一和逻辑统一表述。方法论创新:全面移植语境方法论到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中。社会科学技术应用价值创新:为当今的量子计算机的设计新材料的量子计算的数学计算指出新的出路。
艾朝阳[3](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刘丽霞[4](2014)在《胡塞尔的“空间”构成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早在1886年胡塞尔就开始了空间问题的研究,这一方面是由于空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是当时心理学家对空间表象之心理学起源的研究与关注。由此,空间问题就成为了胡塞尔进入哲学论争的一个入口,并且随着他的哲学思想的成熟、发展,胡塞尔也对空间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思考。以1900年的《逻辑研究》对意识本质的精深研究以及1905年之后现象学还原方法(悬搁、还原、构成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的提出为界,胡塞尔的空间构成可以分为前构成时期和构成时期。构成又包括了知觉空间的构成以及几何学空间的构成。前构成时期(1886-1900),胡塞尔尝试提出一种空间哲学,涉及空间表象的起源问题,空间术语的多重性,直观空间、几何学空间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最后他得出结论,认为空间是经验的产品。这些问题中,关于空间与直观的关系,以及直观空间与几何学空间的关系,在胡塞尔后来的研究中持续了下来,构成了此后胡塞尔空间思考的主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胡塞尔就时时提起康德,在空间观上与康德形成了某种争论。关于知觉空间的构成,是在《逻辑研究》(1900-1901)之后的《物与空间》(1907)中展开的。这是在对意识的本质有了研究之后才进行的,而且是建立在现象学还原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胡塞尔对知觉空间的构成分析是分层次进行的。首先,胡塞尔就单个物的空间形态即其广延性而言,论述了不同的感性质料对空间形式的不同的构成作用。如视觉的和触觉的物质化的诸规定性对空间形式具有首要的构成作用,而听觉、嗅觉、味觉等附属的规定性对空间形式的构成则只具有次要的作用,它是在前者已经构成了一个空间立体物的基础上才发挥作用的。其次,胡塞尔在扩展至单个物的物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觉场理论和动觉理论。场作为一种前经验的延展,不仅提供了比单个物的空间知觉更多的、更广阔的、属于不同物的展示质料,而且还提供了地点、图形、大小等等。不过,场并不是空间自身,而是对于所有空间性的东西并因而对于所有物性的东西来说的展示场。由是,场的引入使得可以把物放在其周围环境中来考察,并使得在此基础上考虑进行知觉的我及其动觉对空间构成的作用成为可能。而动觉的参与则使得空间有可能摆脱场的有限性以走向无限的总体空间的构成,也使得空间有可能摆脱场的二维性以构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对于动觉这个心理学概念,胡塞尔实行了现象学还原,这种意义上的动觉就仅仅是关于“我运动”意义上的现时的或潜在的行动的意识。不同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等其他感觉,动觉属于一个新的感觉属。物中没有任何质性与动觉这个特殊的感觉相应,诸动觉感觉对物的任何质性也没有展示作用,但是动觉却是使展示得以可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胡塞尔分别对眼动和身体动时视觉场的构成作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即三维空间性的构成,是在一维的静止知觉场的基础上,通过混合靠近或远离所形成的一维线性系统和所有转向阶段所形成的一个二维的、循环的系统所构成的。关于几何学空间的构成,实质上就是几何学空间如何在直观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几何学空间与直观空间二者的关系问题。约至1892、1893年胡塞尔就尖锐地将直观空间与几何学空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主题拎出来,不过,只是到了《危机》时期,他才真正厘清了几何学的抽象的观念空间与直观空间之间的完整关系。这个完整的关系包括了一个理念化的上升过程和一个纯粹几何学通过测量技术指导实践的下降过程。这个问题,在微观上涉及精确概念在被给予的具体项的基础上经由类型概念为中介的产生,宏观上涉及精确科学从直观的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经由描述的、分类的科学为中介的产生。总之,胡塞尔凭借他对意识可以说前所未有的精深而细致入微的研究,以及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发明,无论在知觉空间的构成还是几何学空间的构成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这些新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人们对空间的理解。不过,胡塞尔的空间理论自身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囿于空间与人的意识的认知关系,再比如在动觉何以可能这个问题上的回避。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空间理论建基于认识论。在胡塞尔这里,空间构成研究只是作为其现象学认识论研究的范例。这意味着,胡塞尔的空间构成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其认识论上去。无论胡塞尔与康德在空间观上的争论,还是他在空间构成上所遇到的问题,都要去他的认识论上去寻找根源。进而,如果想要形成新的空间观,那就必须在认识论上有所突破或者对胡塞尔的认识论进行批判,以建立新的哲学思想。也只有在新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新的空间观。胡塞尔之后的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都作出了某种有意义的尝试。
张曼[5](2013)在《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文中提出在“第二媒介时代”的创作视域下,当代建筑已演化成一种抽象的隐喻符号,并藉由其兼具信息、交流、叙事、批判与多元化的媒介新属性,进而在当代建筑领域中引发一场以媒介符号为审美主体的“图形学转向”。而作为对这种新兴创作趋势的研究,本文则以符号化的“建筑语言”为切入点,并通过探讨建筑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以及对新型技术策略与美学观念的考量,从而建构一种以“语言学转向”影响下所出现的“符号学转向”与“美学转向”为哲学基础、数字化建构及复杂性科学为技术与理论基础的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审美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在后工业社会、数字化建造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现实语境中,引发这种新兴建筑思潮的深层原因,以及基于新型创作理念下所出现的各项美学规律与审美活动。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方式,分析建筑符号的语言系统所具备的美学品质,从而以元美学作为技术路线,试图藉由美学原理、对象描述、艺术技巧描述、心理描述以及审美评价的逻辑建构,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体系进行概念界定,并以此选用当代语言哲学中语体学、语汇学、语构学、语义学与语用学五项理论分支,不但强调结合符号学能指、所指和意指的美学概念,探讨建筑符号所应遵循的美学原理,而且还建构起包括描述构件元素形式的建筑语汇符号、描述构件组织关系的建筑语构符号、描述构件观念内容的建筑语义符号,以及描述构件存在现象的建筑语用符号在内的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言系统及其在艺术创作中所开展的诸项审美活动。作为对上述四种建筑符号类型发生审美活动所呈现美学特征的分析,本文则借助艺术符号美学与现象学中表象、意象、幻像及本象的美学概念,从而不但指出建筑语汇符号与元素形式的物象表现、建筑语构符号与组织关系的意象表现、建筑语义符号与观念内容的幻像表现、建筑语用符号与存在现象的本象表现之间具备的对应关系,而且还藉此分析与梳理建筑语汇符号物象表现、建筑语构符号意象表现、建筑语义符号幻像表现以及建筑语用符号本象表现所指代的新兴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审美体系及其艺术创作的美学表现进行系统建构与理性表达。
杨升,刘长勇,程仁贵,余文森,孟世敏,肖钟捷,郭磊[6](2013)在《采用认知标架的人机学习情境矢量化方法》文中认为从学习研究角度考虑,人机交互学习环境是由"脑认知体-耦合情境-信息流形"组成的新型学习观测平台。脑认知体是高维认知流形载体,耦合情境是认知流形的局部度量,信息流形是认知活动的低维投影空间。学习观测把高维认知活动投影映射到低维信息流形,即认知降维,涉及学习情境矢量化、度量标架、流形结构研究对象。基于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构建情境内容、认知操作、数理逻辑三维认知标架,基于符号动力学思想设计认知符号序列采集学习情境数据。在认知拓扑空间重构认知符号序列,获得认知拓扑结构。基于认知标架的人机学习情境矢量化方法是认知结构成像新方法,为教学设计、诊断及智慧服务提供新技术和工具。
陶霏霏[7](2013)在《从自然科学规则到视觉图式的生成》文中认为本文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出发点进行视觉形式语言生成方式的可能性探讨,试图从自然科学的一系列规则中寻找素材,讨论将这种秩序、结构、元素及可能的图示,转换、翻译、变化及重构为视觉化的语言,形成具有表现性的形式图式,并初步建构生成的有效途径与理性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从自然科学的基本素材出发,总结了同视觉图式联系密切的六类要素:科学原理下的多向表达、自然生长中的近似数理模型、三种尺度变化下的视角转换、求证过程中的片断素材、实验操作中的美丽截面以及复杂随机内的纹理涌现。第二部分,从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出发,归纳建立于科学规则之上的九类操作手法:如比例、几何与对称的基本数理规则交织;围绕轮廓、结构、转换、肌理和生长变化的五类自然模仿;对技术规则进行四类捕捉方式分解,并探讨技术审美的平衡及具体图式的转换;将证明过程拆解为五个要素阅读,数字符号、表格注解、公式转换、图谱借用和逻辑关联。就原理模型进行六个方向的思考,定型认知、公式转换、类型细分、形态应用、图式适应和消解超越;对数据由发现到五个层级的传输,提取、输出、迭代、选择到人工转折;以随机进行四个向度的漫游:工具误差、程序游走、分形偏离和混沌噪声;对意义命题进行四种拆分;并进行理性工具借用与环境要素启发的边缘素材寻找。第三部分,以自然科学规则出发的图式生成分为四层秩序并进一步细致解读:如围绕元素提取、公式选择和排列组合的空间秩序;草图到规划图、校准与再校准、校准到下料及总体时间图解的时间秩序;符号到科学符号,结合个人系列创作进行图式表达中符号含义变化的解读,如延续与保留、合成与串联、消解与模糊以及科学风格的个人符号体验。在功能与空间中,同图式进行双向反馈的四种分类,材料与生态、模数与功能、生理与时空、心理与引导。最后以一个综合案例分析进行要素的拆解阅读以及法则秩序的校验。
陈克胜[8](2012)在《拓扑学在中国(193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95年及随后的几年内,法国数学家庞伽莱发表了题为《位置分析》的系列论文,标志拓扑学的诞生。20世纪初,拓扑学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并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此时的中国才有留学生开始学习和研究拓扑学,随后,拓扑学引入国内,并逐渐开展了拓扑学的交流与传播,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拓扑学研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已有的研究文献没有全面地反映中国在拓扑学上的贡献,因此,对拓扑学在中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和相关的研究文献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在拓扑学的贡献作了全面而详细的研究,主要的成果如下:1.从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出发,考查早期中国所发表的数学论文,论证了中国发表的第一篇拓扑学论文,从而澄清了事实,更正了中国在拓扑学研究的起始点。2.查阅原始文献,厘清了参与拓扑学研究的中国人及其研究成果。统计表明,参与过拓扑学研究的中国人共有16位,共发表了79篇论文,出版了2部着作,完成了6篇博士论文,从而摸清了中国在拓扑学研究的“家底”,突破了已有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另外,研究表明,中国拓扑学家之间还存在着师生关系,可分为二代,进而研究了这些拓扑学家及其走向拓扑学研究的之路。3.从79篇中国拓扑学论文中查阅到了63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读,基本弄清了中国拓扑学家的研究工作,并适当对其进行历史评述,从而较为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中国在拓扑学的贡献。其中,首次较为全面地明确了胡世桢、王宪钟等人的拓扑学工作,初步了解了他们的研究过程;首次分析了中国在拓扑学研究的特征,以及这些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表明中国拓扑学家们紧跟一流拓扑学家的工作,抓住了一些主流问题,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总结了中国在拓扑学的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有同调论、同伦论、同调群与同伦群的关系、不动点类理论、覆盖空间理论、临界点理论、示性类理论、纤维丛理论和有关一般(点集)拓扑的一些领域。4.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和整理原始文献,梳理了中国拓扑学家所开展的活动,包括拓扑学在国内大学的教研、在中国数学会的学术交流和国内外拓扑学家间的交流,分析了这些活动对中国在拓扑学研究的影响。另外,首次评述了中国第一部拓扑学教科书译着,明确了这部译着的历史意义,即基本奠定了拓扑学术语的中文翻译的基调。
侯智慧[9](2009)在《具有缩影(?)和(?)图式流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形的发现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进展.1974年,I.D.morgan和D.P. sullivan,提出了Z/n流形的概念,给出了k价杯(k-Valency Boc-kstein)的定义.1994年,刘亚星和李起升老师,给出了图式流形的定义并且研究了相关的论题.从此,越来越多的代数拓扑学家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并且获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n-1维单形的一维骨架,可以转化为n个顶点的无向图,称之为图式流形的缩影.如果指定了图式流形的缩影,图式流形的杯(结点或圆周)采用不同的覆盖映射,就可得到不同的图式流形.计算所有的图式流形的同胚类型的个数,并为每个同胚类指定代表元,这就是图式流形的拓扑分类问题.文献[13]中总结了图式流形拓扑分类的主要方法有以下5种:1.扭转运算;2.伴随矩阵;3.组合理论;4.机器计算;5.图论方法.本文对具有缩影(?)和(?)的图式流形的同胚分类进行了研究,对于这两个特殊的图式流形,通过对其负边的分析,发现:对于外层边来说,通过扭转运算,相交的负边总可以转化为不相交的的情况,这样就只需对外层负边不相交的情况进行研究;对于内层边来说,当内层负边为奇数时,通过扭转运算,内层只剩一个负边,当内层负边为偶数时,通过扭转运算,内层全为正边,这样我们只需考虑内层有一个负边和没有负边两种情况.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是为本文主要结果的证明做准备的,介绍了图式流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果,还对同胚、拓扑空间、流形等基本概念给出简要说明.第二章给出了定理A的详细证明过程.第三章给出了定理B的详细证明过程.
郭臣峰[10](2009)在《一些缩影特殊图式流形的同胚分类》文中提出拓扑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拓扑空间进行分类,研究拓扑不变性质.1994年,刘亚星老师和李起升老师给出了图式流形的概念.本文通过扭转运算,对缩影特殊的图式流形(即每个顶点都有相同条数的边相连)的同胚类的计算给出一个简化计算的方法,并给出一些图式流形的分类结果.全文共分三章.在本文的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图式流形的发展历史,以及目前所取得的结果.在本文的第二章,给出了本文所用到一些记号,基本概念,定义和定理.在本文的第三章,首先给出了一个图式流形的负边分布的分类方法,然后给出一些图式流形的同胚分类的结果.
二、图式流形拓扑分类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式流形拓扑分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起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传统村落”释义 |
1.1.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选题释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献检索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传统村落的地域性问题 |
1.4.2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问题 |
1.4.3 传统村落的时代性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与环境的关系 |
2.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地理学背景 |
2.1.1 地形地貌与山脉的分布 |
2.1.2 地质水系与气候条件 |
2.1.3 植被、耕地与地区资源 |
2.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 |
2.2.1 传统村落与环境的整体观 |
2.2.2 传统村落的自然地域条件 |
2.2.3 传统村落生态资源环境 |
2.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社会物质环境 |
2.3.1 传统村落人口分布特点 |
2.3.2 传统村落的行政管理 |
2.3.3 传统村落规模体系 |
2.4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的人文精神环境 |
2.4.1 历史沿革 |
2.4.2 传统村落的地域族群亲缘、血缘 |
2.4.3 传统村落的民族印记 |
2.4.4 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
3.1 传统村落空间研究释义 |
3.2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分布 |
3.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格局 |
3.3.1 传统村落选址 |
3.3.2 传统村落布局 |
3.3.3 传统村落意象 |
3.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句法解析 |
3.4.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图解 |
3.4.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拓扑结构分析 |
3.4.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组构 |
3.5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
3.5.1 影响湘中梅山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因素 |
3.5.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形态构成要素 |
3.5.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构成特点 |
3.6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典型类型及其空间组合 |
3.6.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空间组合概述 |
3.6.2 高山梯田型——以正龙村为例 |
3.6.3 盆地田园型——以上团村为例 |
3.6.4 丘陵河岸型——以下团村为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研究 |
4.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概述 |
4.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解析 |
4.2.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布局 |
4.2.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主要类型 |
4.2.3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构成 |
4.3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场所营建 |
4.3.1 公共建筑空间场所精神内涵 |
4.3.2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场所营建 |
4.3.3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场所营建 |
4.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文化性传承 |
4.4.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价值 |
4.4.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乡土社会意义 |
4.4.3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4.5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研究 |
4.5.1 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
4.5.2 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的场所感知与空间营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研究 |
5.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概述 |
5.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解析 |
5.2.1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与环境 |
5.2.2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分析 |
5.2.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细部研究 |
5.3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空间营建 |
5.3.1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内部空间 |
5.3.2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 |
5.4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
5.4.1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的乡土文化特征 |
5.4.2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中邻里乡情的体现 |
5.4.3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家族空间的保护 |
5.4.4 传统村落居住建筑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发展研究 |
6.1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的变迁趋势 |
6.1.1 传统村落社会家庭生活的变迁 |
6.1.2 传统村落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 |
6.1.3 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
6.2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
6.2.1 传统村落的各主要发展阶段 |
6.2.2 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 |
6.2.3 传统村落多层次空间发展 |
6.3 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湘中梅山传统村落发展策略 |
6.3.1 传统村落的地域性发展 |
6.3.2 传统村落的文化性发展 |
6.3.3 传统村落的时代性发展 |
6.4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发展方法 |
6.4.1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 |
6.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6.4.3 传统村落局部空间重构的方法 |
6.5 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发展实践 |
6.5.1 面向当代适应性发展的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空间营建 |
6.5.2 面向时代性发展的传统村落居住建筑营建 |
6.5.3 面向地域文化性发展的传统村落景观空间营建 |
6.5.4 面向技术革新的传统营建技术传承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论文总结 |
(二)本论文创新 |
(三)本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外研究现状 |
4.论文思路 |
5.应用价值 |
6.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量子场论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体系 |
1.1 量子场论的发展历史 |
1.1.1 量子场论的发展脉络 |
1.1.2 量子场理论经验预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
1.1.3 量子场论的数学语言:拉格朗日函数 |
1.1.4 结语 |
1.2 三种数学形式 |
1.2.1 三种通往量子场论的数学途径 |
1.2.2 量子场论的数学竞争与走向 |
1.3 量子场论的概念体系 |
1.3.1 “场粒二象性” |
1.3.2 “一次量子化”与“场量子化” |
1.3.3 重整化 |
1.3.4 真空或基态 |
1.3.5 拓扑斯和量子拓扑 |
1.4 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主要观点 |
1.4.1 实体实在论 |
1.4.2 多维度的量子场论实在论 |
1.4.3 自然主义的实在论 |
1.4.4 实践整体下的语境实在论 |
1.4.5 结语 |
第二章 重整化技巧的语境分析 |
2.1 重整化理论的历史和概念基础 |
2.1.1 临界现象中的物理洞见:重整化群方程的定点解 |
2.1.2 度规不变性和重整化群方法 |
2.2 重整化技巧的数学形式 |
2.2.1 重整化技巧及语境 |
2.2.2 不同结构的重整化语境 |
2.2.3 重整化群的构造及其语境 |
2.2.4 重整化技巧的经验性 |
2.2.5 小结 |
2.3 重整化与非充分决定性命题 |
2.3.1 量子场论语境下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提出 |
2.3.2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内涵 |
2.3.3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症结 |
2.3.4 结构实在论的回应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可能世界、模态及代数量子场论 |
3.1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1 Dieks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2 移植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 |
3.1.3 分离性和退相干的模态解释 |
3.2 Rob Clifton 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2.1 量子力学模态解释 |
3.2.2 模态解释的非原子版本和原子版本 |
3.2.3 联合概率解释 |
3.3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的方法论特征 |
3.3.1 对量子力学模态解释的继承和发展 |
3.3.2 两种定域方法的局限性 |
3.3.3 模态解释的实在论特征 |
3.3.4 小结 |
第四章 非定域性论题的语境论分析 |
4.1 非定域性论题的起源 |
4.1.1 产生语境:非相对论量子力单个粒子系统的玻恩概率解释 |
4.1.2 解释语境:量子场论的模定域 |
4.1.3 非定域论题的本质 |
4.1.4 “真空极化”与拓扑分裂 |
4.1.5 非定域性论题的意义 |
4.2 模态逻辑与模糊概念分析的语境模型 |
4.2.1 语境模型 |
4.2.2 模态逻辑 |
4.2.3 总结 |
第五章 量子拓扑与量子逻辑和实在的跨语境追踪的表征 |
5.1 量子场论的数学统一:量子拓扑 |
5.1.1 意识的量子拓扑表征 |
5.1.2 量子场论中的拓扑量子计算 |
5.1.3“耗散脑”的热量子场论系统的余代数模型化拓扑形式 |
5.2 余代数和模态逻辑 |
5.2.1 余代数 |
5.2.2 余代数模态逻辑 |
5.2.3“自然计算”:量子场论的“量子拓扑”计算和“耗散脑”计算的统一 |
5.3 量子场论和量子场逻辑 |
5.3.1 拓扑斯与量子逻辑 |
5.3.2 量子拓扑学的基础结构 |
5.3.3 “局部引理”和自由格的构造 |
5.4 分形逻辑与量子逻辑的语境构造 |
第六章 量子场论的语境实在论构建 |
6.1 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
6.1.1 物理数学和物理实验两个分支的历史走向和统一特征 |
6.1.2 语境实在的整体性和唯一性 |
6.2 代数背景中的量子场论是时空参量代数网格 |
6.2.1 定域协变态与全域几何性的模同构 |
6.2.2 大脑和意识 |
6.2.3 高维代数的拓扑量子理论与希尔伯特态语境 |
结束语:跨语境的共享共生实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面临的问题 |
1.2.1 界线困境 |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
2.1.3 存在的虚实 |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
2.2.1 老子与《道德经》 |
2.2.2 孔子与《周易》 |
2.2.3 威廉?洪堡特 |
2.2.4 海德格尔 |
2.2.5 维特根斯坦 |
2.2.6 索绪尔 |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
3.1 新边界观 |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
3.1.3 边界的分类 |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
3.1.5 小结 |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
3.2.6 小结 |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
3.3.1 存在的结构 |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
3.3.4 小结 |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3.4.4 小结 |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
3.5.1 边界离合 |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
3.5.4 句边界运动 |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
3.5.6 小结 |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
3.7 小结 |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
4.4.2 合语法性问题 |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
4.4.4 边界存有句法 |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
4.5.2 外语导育论 |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
4.6.1 栏杆边界定律 |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 |
摘要(详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
附录L “没有” 调查 |
(4)胡塞尔的“空间”构成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胡塞尔早期着作中的空间研究成果 |
第一节 有关空间问题的分类以及胡塞尔解决空间问题的思路 |
(一) 一门空间哲学的提出 |
(二) “空间”术语的多重性 |
第二节 直观空间 |
(一) 对直观空间的界定 |
(二) 空间的划分及其与直观的关系 |
(三) 小结 |
第三节 几何学空间及其与直观空间的关系 |
(一) 几何学空间问题的意义 |
(二) 胡塞尔解决几何学空间问题的思路 |
(三) “理念化” |
(四) 纯粹几何学与物理的几何学 |
第四节 与康德的争论 |
(一) 康德的空间观 |
(二) 在早期胡塞尔与康德的争论 |
第二章 以现象学还原为基础的空间构成理论 |
第一节 构成的认识论内涵 |
第二节 构成的方法论内涵——现象学的先验还原的方法 |
(一) 为什么要实行悬搁,悬搁什么?悬搁与还原的关系 |
(二) 悬搁与还原以及意识与意向相关项两者缺一不可 |
(三) 意识对其意向相关项的构成作用 |
第三节 现象学构成是一种本质构成 |
(一) 本质的内涵性规定 |
(二) 本质的获得性规定 |
(三) 现象学本质研究的外延及基本分类 |
(四) 区域本质的构成层次及知觉空间在其中的位置 |
第三章 知觉空间的构成 |
总论 胡塞尔知觉分析的层次 |
第一节 静态的知觉结构分析 |
(一) 知觉与其对象的意向性关联以及二者的区分 |
(二) 本真显现与非本真显现之区分与关联 |
(三) 实立义与空立义、确定的立义与不确定的立义 |
第二节 与知觉物的构成分层相应的物知觉之组成 |
(一) 空间因素 |
(二) 时间因素 |
(三) 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与诸感性质料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显现的空间形式及空间充实 |
(一) 物质化的诸规定性对空间形式的构成 |
(二) 附着性的诸规定性对空间形式的构成 |
(三) 诸质性改变时与空间形式的关系 |
第四节 动态的知觉流与物构成 |
(一) 同一对象在一系列变化的知觉中的显现 |
(二) 知觉流内部的立义之变异 |
(三) 物的被给予性之充实是局部的还是完全的? |
(四) 物知觉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
第五节 场理论与动觉理论 |
(一) 没有动觉参与时的静态场 |
(二) 现象学意义上的动觉 |
(三) 动觉参与视觉场的构成 |
(四) 动觉状况激发下对物显现的重新描述以及作为物之间次序关联的空间之显现 |
(五) 拉长以及三维空间立体性的构成 |
小结 知觉空间构成分析的意义究竟何在? |
第四章 几何学空间的构成 |
第一节 微观的角度:本质研究 |
第二节 宏观的角度:科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
第三节 数学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术语译名表 |
致谢 |
(5)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
1.1.2 结合现状提出相关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1.2.1 “语言学转向”下的符号学研究 |
1.2.2 基于符号学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 |
1.2.3 “美学转向”下的建筑美学研究 |
1.2.4 艺术符号学与建筑符号美学研究 |
1.2.5 当代语境下的建筑符号美学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界定 |
1.3.2 元美学作为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课题相关的理论与概念界定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结构 |
第2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创作语境的美学转向 |
2.1 后工业社会西方建筑符号美学的结构转型 |
2.1.1 从“技术生态性”到“生态技术性” |
2.1.2 从“复杂简单性”到“复杂组织性” |
2.1.3 从“矛盾对立性”到“矛盾调和性” |
2.2 数字建造下西方建筑符号美学的机制转化 |
2.2.1 表皮符号与建筑信息的一体关联 |
2.2.2 结构符号与建筑形态的参数关联 |
2.2.3 系统符号与建筑意义的差异关联 |
2.2.4 观念符号与建筑存在的互动关联 |
2.3 后现代哲学西方建筑符号美学的范式转换 |
2.3.1 后结构主义与建筑符号暂息化 |
2.3.2 新存在主义与建筑符号异质化 |
2.3.3 接受美学与建筑符号非物质化 |
2.3.4 建设性哲学与建筑符号简约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体创作的美学原理 |
3.1 描述建筑构件元素形式的语汇符号 |
3.1.1 建筑符号表达的图形信息 |
3.1.2 指代建筑范式的术语代码 |
3.1.3 当代科学艺术的操作媒介 |
3.2 描述建筑构件组织关系的语构符号 |
3.2.1 建筑符号表达的层级信息 |
3.2.2 指代建筑构成的逻辑代码 |
3.2.3 转换生成语法的操作媒介 |
3.3 描述建筑构件观念内容的语义符号 |
3.3.1 建筑符号表达的文本信息 |
3.3.2 指代建筑观念的心理代码 |
3.3.3 格式塔心理学的操作媒介 |
3.4 评价建筑构件存在价值的语用符号 |
3.4.1 建筑符号表达的场域信息 |
3.4.2 指代建筑系统的文化代码 |
3.4.3 逻辑演绎法则的操作媒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汇形式的物象表现 |
4.1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原初性识别 |
4.1.1 自然谱系的趣味对照 |
4.1.2 都市体系的文本对照 |
4.1.3 群体关系的举隅对照 |
4.2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隐喻性创造 |
4.2.1 “意义比较”的修辞策略 |
4.2.2 “意义联想”的情感需求 |
4.2.3 “意义偏离”的互动认知 |
4.3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装饰性拓展 |
4.3.1 形态发生中的符号差异性 |
4.3.2 空间整合中的符号暧昧性 |
4.3.3 结构表现中的符号仿造性 |
4.4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功能性更新 |
4.4.1 表皮肌理的拟仿式操作 |
4.4.2 构造节点的整生式操作 |
4.4.3 设备线路的协同式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构形式的意象表现 |
5.1 建筑语构符号表层结构的“构式消解” |
5.1.1 点元素构成的非均质处理 |
5.1.2 线元素构成的非线性处理 |
5.1.3 面元素构成的非平面处理 |
5.1.4 块元素构成的非标式处理 |
5.2 建筑语构符号深层结构的“印迹联想” |
5.2.1 与内容相分离的形式系统 |
5.2.2 过程而非结果的开放系统 |
5.2.3 基于非标变形的结构系统 |
5.3 建筑语构符号双阶结构的“图解生成” |
5.3.1 “数理关系”的图解构成 |
5.3.2 “逻辑关系”的图解追踪 |
5.3.3 “转换关系”的图解释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义形式的幻像表现 |
6.1 建筑语义符号在形式系统中的开放性 |
6.1.1 建筑基本功能的抽象展现 |
6.1.2 建筑艺术外延的抽象增生 |
6.1.3 建筑内核文化的抽象赋义 |
6.2 建筑语义符号在空间体验中的交互性 |
6.2.1 “文案编排”的期待与投射 |
6.2.2 “发生装置”的盲点与冲突 |
6.2.3 “召唤结构”的领悟与完型 |
6.3 建筑语义符号在场域情境中的关联性 |
6.3.1 建筑与地表信息的同化联结 |
6.3.2 建筑与景观信息的同化联结 |
6.3.3 建筑与城市信息的同化联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用形式的本象表现 |
7.1 建筑语用符号对城市空间的真实认知 |
7.1.1 “毯式建筑”的系统关联符号 |
7.1.2 “巨构建筑”的系统整合符号 |
7.1.3 “公园建筑”的系统交流符号 |
7.2 建筑语用符号对设计行为的批判认知 |
7.2.1 “从构成到生成”的适宜选择 |
7.2.2 “从物质到信息”的复杂建构 |
7.2.3 “从规范到实验”的创新探索 |
7.3 建筑语用符号对感知结构的释义认知 |
7.3.1 物质空间媒介符号的视觉感知 |
7.3.2 盲域空间观念符号的心理感知 |
7.3.3 叙事空间文本符号的体验感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采用认知标架的人机学习情境矢量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认知的人机交互系统分析 |
2 认知标架及认知符号序列 |
2.1 认知情境矢量化 |
2.2 认知标架 |
2.3 认知符号序列 |
3 认知符号序列分析方法 |
4 结束语 |
(7)从自然科学规则到视觉图式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一种秩序的探寻 |
二 研究价值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科学法则的视觉呈现——对六类视觉要素的讨论 |
第一节 源自原理的多向辐射 |
一 核心原理与普遍图式 |
二 分类表现与案例分析 |
三 客观变异与主动转化 |
第二节 源自生长的数理模型 |
一 原始生长的图式探索 |
二 生长图式及科学原理 |
三 案例解读:厄恩斯特·黑尔的自然艺术表达 |
第三节 源自尺度的变动投影 |
一 微观尺度的放大图式 |
二 等大尺度的穿越图式 |
三 宏观尺度的缩小图式 |
第四节 源自证明的过程素材 |
一 数字符号的美感基础 |
二 图谱表达的类型分解 |
三 过程图式的特征归纳 |
四 案例解读:Woollythoughts 网站的创意转化 |
第五节 源自实验的偶然涌现 |
一 实验特性与美感基础 |
二 实验表现与美感分析 |
三 案例解读:斑图实验与过程流动 |
第六节 源自复杂的随机碎片 |
一 分形图式的美感生成 |
二 混沌研究的美感搭建 |
第二章 视觉呈现的科学法则——对图式九类法则的演绎 |
第一节 数理逻辑的交织与编排 |
一 比例的普遍呈现 |
二 几何的图形实现 |
三 对称与非对称的表现 |
第二节 仿生拟态的再现与组织 |
一 轮廓:形态模仿的科学 |
二 结构:生态结构与数理结构 |
三 转化:西蒙·托马斯的案例分析 |
四 肌理:表皮延展的科学 |
五 变化:挪用叠加与引导 |
第三节 技术规则的捕捉与凝固 |
一 捕捉方式的分类与解读 |
二 技术审美的平衡与筛选 |
三 技术规则的图式输出 |
第四节 纯粹要素的求证与解读 |
一 数字符号的借鉴 |
二 表格注解的引用 |
三 公式的双重输出 |
四 图谱的形态借用 |
五 逻辑的关系搭建 |
第五节 原理模型的意象与变形 |
一 基本模型的认知选择 |
二 模型转换的公式基础 |
三 类型变化的形态基础 |
四 形态变化的分类应用 |
五 具体模型到图式适应 |
六 模型的消解与超越 |
第六节 数据关系的转折与迭代 |
一 数据的普遍呈现 |
二 数据的规范提取 |
三 数据的直接输出 |
四 数据的迭代选择 |
五 数据的人工转折 |
第七节 随机现象的噪音与添加 |
一 工具的误差 |
二 程序的游走 |
三 分形的偏离 |
四 混沌的噪声 |
第八节 意义命题的戏剧与表演 |
一 内在原理的自由思考 |
二 看似简单的证明问题 |
三 无法直观呈现的空间 |
四 科学与社会的宏观主题 |
第九节 理性工具的环境与启发 |
一 理性工具的借用 |
二 特定环境的启发 |
第三章 秩序的探寻与交织 ——四种理性秩序的搭建 |
第一节 元素与公式:图式生成的空间秩序 |
一 元素的提取 |
二 公式的选择 |
三 排列与组合的设想 |
第二节 校准与下料:图式生成的时间秩序 |
一 由草图到实施 |
二 校准与再校准 |
三 由校准到下料 |
四 复杂秩序的时间图解 |
第三节 模糊与清晰:图式生成的符号秩序 |
一 符号与科学符号 |
二 符号秩序的变化 |
三 案例分析:个人系列创作《衰减的图案》 |
第四节 功能与空间:图式生成的反馈秩序 |
一 材料开发与生态反馈 |
二 结构模数与功能反馈 |
三 生理叠加与时空反馈 |
四 心理空间与引导反馈 |
第五节 综合案例分析:“我眼中的进化论” |
一 要素的分类分析 |
二 法则与秩序校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拓扑学在中国(1931-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史料来源 |
四.本文的工作 |
(一)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创新性 |
(五)论文的框架 |
1 拓扑学的发展概况(至 1949 年) |
1.1 前史时期 |
1.2 初创时期 |
1.3 飞跃时期 |
2 拓扑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至 1949 年) |
2.1 拓扑学在中国的起始之争 |
2.1.1 源起 |
2.1.2 第一篇拓扑学论文辩考 |
2.1.3 俞大维的数学论文内容 |
2.1.4 江泽涵的第一篇数学论文的内容 |
2.2 中国拓扑学家 |
2.2.1 第一代拓扑学家 |
2.2.2 第二代拓扑学家 |
2.3 中国拓扑学家的研究概况 |
2.3.1 着作出版情况 |
2.3.2 博士论文完成情况 |
2.3.3 论文发表情况 |
2.3.4 中国的贡献 |
3 中国拓扑学家开展的活动 |
3.1 国内的开展情况 |
3.1.1 拓扑学在国内科研院所的开设情况 |
3.1.2 拓扑学在中国数学会的交流情况 |
3.2 中国第一部拓扑学教科书译着 |
3.2.1 原着及其翻译经过 |
3.2.2 译着的主要内容 |
3.2.3 评述 |
3.3 与国外的交流 |
3.3.1 来华讲学的国外拓扑学家 |
3.3.2 去海外访问的中国拓扑学家 |
4 中国拓扑学家的研究工作(上) |
4.1 同调论 |
4.1.1 同调论的发展背景 |
4.1.2 同调论在中国的研究 |
4.2 同伦论 |
4.2.1 同伦论的发展背景 |
4.2.2 同伦论在中国的研究工作 |
4.3 同调群与同伦群的关系理论 |
4.3.1 同调群与同伦群的关系的研究背景 |
4.3.2 中国的研究工作 |
4.4 不动点类理论和覆盖空间理论 |
4.4.1 国外的研究背景 |
4.4.2 中国的研究工作 |
5 中国拓扑学家的研究工作(下) |
5.1 临界点理论 |
5.1.1 临界点理论的研究背景 |
5.1.2 中国在临界点理论的研究工作 |
5.2 示性类理论 |
5.2.1 示性类理论的研究背景 |
5.2.2 中国在示性类理论的研究工作 |
5.3 纤维丛理论 |
5.3.1 纤维丛理论的研究背景 |
5.3.2 中国在纤维丛理论的研究 |
5.4 一般(点集)拓扑 |
5.4.1 拓扑空间的有界性 |
5.4.2 集合的稀缺性和区域性 |
5.4.3 齐次空间 |
6 拓扑学在中国的特点与启示 |
6.1 拓扑学在中国的特点 |
6.1.1 拓扑学在中国的外部环境 |
6.1.2 拓扑学在中国的内在因素 |
6.2 拓扑学在中国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具有缩影(?)和(?)图式流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预备知识 |
§1.1 有关概念、定义及性质 |
§1.2 图式流形 |
第二章 具有缩影(?)的图式流形 |
§2.1 具有缩影(?)的图式流形的性质 |
§2.2 主要定理的证明 |
第三章 具有缩影(?)的图式流形 |
§3.1 具有缩影(?)的图式流形的性质 |
§3.2 主要定理的证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一些缩影特殊图式流形的同胚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图式流形 |
§2.1 预备知识 |
§2.2 图式流形 |
第三章 一类特殊的图式流形的同胚分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图式流形拓扑分类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D]. 黄筱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D]. 程守华. 山西大学, 2019(01)
- [3]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4]胡塞尔的“空间”构成理论研究[D]. 刘丽霞. 复旦大学, 2014(12)
- [5]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D]. 张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6]采用认知标架的人机学习情境矢量化方法[J]. 杨升,刘长勇,程仁贵,余文森,孟世敏,肖钟捷,郭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10)
- [7]从自然科学规则到视觉图式的生成[D]. 陶霏霏. 南京艺术学院, 2013(02)
- [8]拓扑学在中国(1931-1949)[D]. 陈克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9]具有缩影(?)和(?)图式流形[D]. 侯智慧. 河南大学, 2009(11)
- [10]一些缩影特殊图式流形的同胚分类[D]. 郭臣峰. 河南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