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响水县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和保护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郭艳平[1](2020)在《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LS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内环保和安全监管升级、染料消费市场正从国内向国外转移背景下,我国染料企业如何实施或优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LS公司是我国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外合资建厂和跨国并购。LS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战略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现阶段主营业务国际化经营活动停滞,LS的国际化经营战略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针对染料行业和LS公司国际化战略面临的问题,本文以LS为研究案例,运用企业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相关理论,利用PEST工具、数据分析方法和SWOT工具对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宏观环境和行业内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找出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对LS的前期国际化经营典型案例分阶段进行研究,总结其国际化路径经验为我国染料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阶段性对标借鉴。本文重点对LS现阶段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剖析,重新对其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设计和优化。LS要坚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方向,实施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整合企业内资源,打造统一研发和销售平台。LS还要巩固国际战略联盟,通过科技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采用多元化业务管理,进行本土化经营,以应对国内压力和国际市场的新变化,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最后提出LS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时需做好组织架构、资金、跨国文化、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冯志峰[2](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古丽巴哈尔·阿尔肯[3](2018)在《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国自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网络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和进行沟通的主要载体。更多的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借助自媒体的各类平台在网络环境中构建网络公民社会,网络中的公众舆论影响力也日益上升。公民通过网络在参政议政、反腐败和慈善等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存在着信息占有的不均衡性、舆论的非理性化、秩序混乱、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公民文化缺失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和净化网络环境,如何有效促进网络公民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更有效的积极作用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自媒体时代和网络公民社会的影发展作为出发点,阐释了自媒体时代网络公民社会给我国社会及国家治理带来的各类正反面响,再通过对网络公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国家和政府怎样进行治理,使网络公民社会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此来促进地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强指导使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设立市场准入规则条例规范网络信息、建立网络舆情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文化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素质等。
张翔[4](2011)在《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恶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包容性开始被众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进入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009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描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预见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是"包容性增长"的五年。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多元价值观导向下规划理念的多样化,多利益群体参与下规划主体的多样化,多部门管理控制下规划体系的多样化,多尺度时空限制下规划层次的多样化,多目标决策引导下规划内容的多样化,多学科技术综合下规划方法的多样化。因此,规划领域要解决如此复杂的空间问题,已有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显得力不从心。鉴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提出了以包容性增长的共享共赢互惠互利的公平、协调与可持续增长理念为核心价值理念,对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将包容性内涵融入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使规划能全面地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合理的改善民生,促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能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空间布局为重点,以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为路径,以精英式的决策与规划方式为依托的城市与区域规划范式。基于上述总体目标与研究思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专业GIS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支撑平台,以空间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管理学、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分析方法,构建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理论框架,提出宏观区域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保障享有权、微观街区保障话语权的不同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体系与分析模型,并分别选取淮河流域、南京市主城区以及福建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开展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当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变革、包容性理念的由来以及数字规划方法的革新等背景的研究,深入揭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包容性理论产生与实践及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的运用研究,从规划的可持续可参与性与可操作性角度,找寻当代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实现包容的差距与存在问题及运用数字规划方法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三章为理论模式构建。通过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剖析中国现今公权与私权的使用过度与不当,引出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公权与私权矛盾突出的焦点与问题解决途径,进而提出了包容性规划的"公平正义"的核心准则以及三大总体目标。进一步,分析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在多尺度中的重点,宏观尺度应保障发展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中观尺度保障享有权,解决人与城市的矛盾;微观尺度应保障话语权,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笔者构建了三大尺度内包容性规划的理论模式。宏观尺度引入发展权的概念,对发展权进行分维分级,提出了发展权的实现原则、实现模式与分配方案。中观尺度将引入按需分配与外部性的概念,构建城市各类设施享有权分配的分析模型。微观尺度引入利益相对人与利益相关方概念,将话语权划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进而划定各层次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模型。第四章为宏观流域尺度区域发展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综合运用各种社会经济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国家科技项目目标,选择淮河流域作为实证研究区,运用水文学D8方法对淮河中上游进行子流域划分,并与社会经济数据相耦合;运用分层线性模型,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引入水资源压力与水环境敏感性等因子,得出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区划,进而划定流域内城市的发展权——经济发展权、生态发展权和社会发展权。为了保障与落实区域城市的发展权,笔者引入了水权交易管理、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建立了全新的流域管理模式。第五章为中观城市尺度公共基础设施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在对传统关于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传统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式的以供应为主的分配模式无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而,引入按需分配的理念,根据居民需求自下而上的分配各类设施的享有权。在此理论模式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作为实证区,选择消防设施与生态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消防设施布局研究中,引入交通可达性、道路可靠性的概念,综合分析各站点的责任范围及其响应时间,在兼顾设施外部性的基础上,优化全市消防站点的布局。在研究南京市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中,本文从生态效能与社会服务供需角度,综合评价全区绿地现状;同时划定绿地外部性影响范围——紧邻、可达与可视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绿地系统优化布局方法及外部效益公众化的建议。第六章为微观街区尺度城市更新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从话语权的主客体、空间区划、制度构建等角度出发,结合相关规划研究,选取长汀县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区,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踏勘,以及GIS平台的交通影响分析、可视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话语权空间区划,构建切实可行的听证反馈机制,予以保证当地居民的话语权。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提炼创新内容,指出不足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包容性增长理念应用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领域,运用跨尺度的思维方式、系统性地提出多尺度的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阐释了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核心准则、总体目标与各尺度上的规划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宏观区域尺度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尺度保障享有权以及微观街区尺度保障话语权的城市与规划理论模式。(2)在中观层面提出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绿地消防等设施)享有权,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以按需分配为原则,同时兼而考虑公共基础设施外部性的包容性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城市规划在公共设施研究领域仅从供给层面进行思考的不足,丰富了公共基础设施的研究方法体系。(3)在微观层面提出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方法,将明确与规范公众参与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所具有的权利,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将为我国街区层面的城市更新以及公共参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拓展了公共参与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公众参与的研究方法。(4)将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针对嵌套数据的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应用于流域社会经济与水质分析中,构建基于GIS的时间—空间分层线性模型,能够增加地理学、环境科学研究的分析视角,从流域层、区域层等多个递进层面上对应的社会经济不同变量的作用机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分析模式。(5)本研究首次结合路网可靠性与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时段道路通行能力与阻抗程度,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及人口分布密度,提出分时段消防车行车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交通通行能力的有关指标代入可达性的计算方法,将传统宏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拓展为适用于中观城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方法。
袁建岐[5](2006)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跨越式发展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揭示了造成县域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县域金融深化政策及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措施选择。全文共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等国内外己有研究文献做了回顾与评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做出了说明。第二章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金融与经济高度相关,本章从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金融及其体系的动员储蓄、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监督经理和促进交换功能,分析了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阐述了金融结构变化规律、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的农业信贷补贴、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本章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成效;从县域金融支持的差距出发,详细分析了县域金融机构、权限及信贷投放量萎缩的表现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危害;从县域金融本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县域金融现状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因;最后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做了描述。第四章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陕西省为例考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证实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对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第五章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金融组织体系是保障金融支持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伴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发生过许多变化。本章在对我国县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从县域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功能和绩效,指出正规金融的不足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分蘖,致使县域非正规金融成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探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县
朱斌[6](2006)在《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沉重话题,这不仅是因为“三农”所表现出来的触目惊心的现实,还因为它是中国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相互纠缠的结果和体现,因而成了久拖不决的世纪难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协调的根本问题之一。而且,我国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三农”是一个我们永远回避不了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三农”问题也是目前众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对此,关心“三农”的专家学者纷纷着书立说,献计献策,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然而,以往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脱离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樊篱,而罔顾“三农”问题的政治特性。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但直至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成功破解“三农”难题才见曙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或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作为一个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大国,“三农”问题本身就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加之“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单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肯定是不得要领的,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创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可谓切中肯綮。从本质上看,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就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过程。要实现城乡统筹、平等、和谐发展,必须触动传统经济社会的体制根基,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即按照我国的国情,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从学理的角度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一次最为根
戴玉琴[7](2006)在《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资源开发 ——以苏北响水、泗洪两县为分析对象》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文化概念首先是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于1956年阐发的,自此以后,政治文化研究便逐渐为政治学界所接受并成为众多学者分析政治行为的一个角度。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这一概念后,也已有许多人应用这种政治文化研究方法去阐释中国的政治现象。确实,就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来看,在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政治发展过去和现在的反映,又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政治文明自身的诸多发展,所以从政治文化的视野寻求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动力机制就尤为必要。在今天我国推行的农村村民自治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试着从政治文化角度做出诠释,得出的结论也有诸多不同。应该说,这些研究都为村民自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提出的一些观点、得出的一些结论确也能发人深省,但到底如何开发村民自治所需的政治文化资源以及村民自治所需的政治文化模式又是什么,却少有论证,在研究的理论模式上也创新不够。所以笔者认为选择几个带有典型特征的村庄为个案,从中国乡村政治实践出发,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经验中构建适应乡村土壤的政治文化内容和政治社会化模式,对于多元化的村庄提出相应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更有意义。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方法作为研究基础的前提下,借鉴了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心理学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政治生态理论等现代政治学分析方法,以中国苏北乡村的实际状况为分析摹本,以开发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全面构建了一种“历史追忆-实证研究-理性设计”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块。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写作思路。在正文部分,我将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村民自治的内涵及村民自治中政治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作了一个简要探讨;第二章对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一个基本分析,并从政治文化的视角阐析了目前自治困境产生的文化心理原因;第三章以苏北农村为分析个案,系统地探讨了当前苏北农村现有的政治文化基础;第四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政治文化现状对当下村民自治运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探讨了村民自治背景下政治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及乡村政治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朱心明[8](2006)在《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文中提出在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对于会道门这样一种传统社会组织,如何在近代多重的历史任务中,既在政治上发挥会道门可能的积极作用,又在社会发展上逐渐消除会道门及其消极作用,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根据地政权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根据地政权通过有效的政策、完善的制度和灵活的运作过程,从而既发挥了会道门的积极作用,又逐渐消除了这一落后组织。政策方面,在根据地创建阶段,中共对会道门的政策是以争取其团结抗日为主,支持会门武装抗日,以抗日等名义联合与团结他们,逐渐吸收其为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反共猖獗的会道门进行军事打击。在根据地巩固、坚持、发展阶段,虽然争取政策没有放弃,但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在根据地则坚决瓦解会道门政策,对被国民党顽固派和日伪利用破坏、进攻根据地的会道门坚决予以摧毁消灭;强调争取会门工作必须与根据地各项建设工作相结合,以根据地建设为根本。制度方面,从调查会道门情况、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安保卫体系等几个方面有效地遏制了会道门发展,并逐渐消灭了会道门。运作方面,具体运作过程中,根据地政权善于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敌我力量的对比、会道门的实际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人选、时机、步骤、方法,逐步改造与瓦解会道门。根据地党组织及政权对会道门的政策、策略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有力地动员了民众抗战,促进了根据地的迅速建立和日益巩固,促进了根据地军事力量的发展。 根据地政权能基本消除会道门,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全能主义政权的确立和对社会结构的根本改造。根据地通过政权下移到村和各种群众团体的广泛建立,将民众最大限度地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政治宣传、文化教育等重塑乡村的意识形态,从而既加强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动员,也消除了会道门存在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根据地政权对根据地社会的改造与建设,特别是政权建设和减租减息运动等经济建设,改变了乡村地区的社会精英结构。以地主为主体的传统乡村精英地位衰落了,失去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权,而反之,中农、贫雇农的政治、经济地位上升了,其文化观念也得到了新政权的认同,其中的积极分子掌握了乡村的基层政权,成为乡村地区新的社会精英。这些新的社会精英力量,其地位来自于新政权,来自于对新的党和政府的认同,所以他们密切了和政府的关系。同时由于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无法与传统精英相匹等,这就减少了他们自足的可能性。弱势群体如妇女群体由于妇女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乡村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使她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极大地削弱了会道门的社会基础。
汪卫东[9](2003)在《响水县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和保护措施》文中指出
二、响水县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和保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响水县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和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L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设置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及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国际化战略理论 |
2.2.1 主要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 |
2.2.2 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方法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
3.1 染料行业情况分析 |
3.1.1 染料工业情况介绍 |
3.1.2 中国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宏观环境分析 |
3.2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
3.2.1 染料企业进出口情况 |
3.2.2 中国主要染料企业海外收入分析 |
3.3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
3.3.1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具备的优势(S) |
3.3.2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劣势(W) |
3.3.3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的机遇(O) |
3.3.4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威胁(T) |
3.3.5 构建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SWOT矩阵分析表 |
3.4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分析 |
3.4.1 国际化经营战略意识不强,缺乏有效机制 |
3.4.2 国际市场资源配置不足 |
3.4.3 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
3.4.4 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缺乏 |
3.4.5 国际市场布局和销售网络欠缺 |
3.4.6 国际化经营专业人才短缺 |
第四章 LS国际化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LS的基本情况 |
4.2 LS国际化历程和现状 |
4.2.1 LS国际化历程 |
4.2.2 LS国际化现状 |
4.3 LS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 |
4.3.1 国际化发展路径清晰 |
4.3.2 国际化阶段性目标明确 |
4.3.3 跨国并购手段创新 |
4.3.4 并购带来国际化经营质变 |
4.3.5 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 |
4.3.6 国际化资源配置初现成效 |
4.4 LS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
4.4.1 国际化经营目标再定位 |
4.4.2 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 |
4.4.3 国际战略合作关系修复 |
4.4.4 国际化经营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
4.4.5 规避法律等风险 |
第五章 LS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设计和优化 |
5.1 LS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宗旨 |
5.2 LS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市场定位 |
5.3 LS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模式选择 |
5.4 LS国际化经营战略策略设计 |
5.4.1 实施整体发展的战略 |
5.4.2 优化资源配置和全球生产布局 |
5.4.3 巩固企业战略联盟 |
5.4.4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
5.4.5 实施多元化业务管理战略 |
5.4.6 实施本土化战略 |
第六章 LS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保障设计 |
6.1 优化组织结构 |
6.2 资金保障 |
6.3 跨国文化管理 |
6.4 提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6.5 建立高效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 |
6.6 做好国际化经营项目的风险评估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3)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本文对综述的评价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自媒体 |
1、自媒体的概念 |
2、自媒体时代的特征 |
(二)公民社会 |
1、公民社会的界定 |
2、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 |
3、我国公民社会的特征 |
(三)网络公民社会 |
1、网络公民社会的定义 |
2、网络公民社会的特征 |
(四)理论基础 |
1、公民社会理论 |
2、公共领域理论 |
3、公共治理理论 |
二、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 |
(一)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崛起的背景 |
1、公民社会的发展 |
2、互联网自媒体的发展 |
3、公民社会与互联网自媒体相结合 |
(二)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 |
1、逐步兴起阶段(1994——2003年) |
2、不断发展阶段(2003——2011年) |
3、新的高度阶段(2011——至今) |
(三)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发展的意义 |
1、监督制约国家和政府权力,成为反腐攻坚力量 |
2、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 |
3、提高公民参政主动性,促进政策民主和科学性 |
4、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
5、缓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
三、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发展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
(一)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发展现存的问题 |
1、网络公民社会中信息占有不均衡性 |
2、网络公民社会中舆论的非理性化 |
3、网络公民社会秩序混乱 |
4、网络中信息的不确定性 |
5、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延伸到现实社会 |
6、网络公民文化缺失 |
(二)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发展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市场经济有待完善,地区发展不均衡 |
2、引导和教育缺失,公民素质低 |
3、网络舆论监督及责任追究立法不完善 |
4、缺乏对网络信息的市场准入限制和规范 |
5、网络舆情监测及管控机制不完善 |
6、国民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
四、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促进地域经济均衡发展 |
(二)加强准确指导使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
(三)完善相关法律及制度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 |
(四)对网络领域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例规范网络信息 |
(五)建立网络舆论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 |
(六)加强文化道德教育,提升网民素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包容性意义解读——从意识形态到国家战略 |
1.1.2 包容性规划背景——从单一走向多元 |
1.1.3 包容性规划支持——数字规划方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方法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总体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自下而上"包容性规划 |
2.1.1 规划理论发展历程 |
2.1.2 包容性规划的产生与实践 |
2.2 可持续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
2.2.2 区域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
2.3 可参与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
2.3.1 公众参与的历史溯源 |
2.3.2 境外规划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 |
2.3.3 国外规划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 |
2.3.4 综合评述 |
2.4 可操作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
2.4.1 规划可操作性问题的提出 |
2.4.2 规划可操作性提高的前提及措施 |
2.4.3 各层次规划的可操作性 |
2.4.4 综合评述 |
3. 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模式构建 |
3.1 当代中国呼唤包容性规划理论 |
3.1.1 当代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法学解释 |
3.1.2 城市与区域规划是矛盾冲突的焦点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
3.1.3 传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范式转换 |
3.2 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内涵、核心准则与目标 |
3.2.1 包容性规划内涵 |
3.2.2 核心准则:公平、正义 |
3.2.3 总体目标 |
3.3 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规划重点 |
3.3.1 多尺度包容性规划研究对象差异性分析 |
3.3.2 多尺度现行规划体系规划重点 |
3.3.3 宏观尺度包容性规划保障发展权——人与自然 |
3.3.4 中观尺度包容性规划保障享有权——人与城市 |
3.3.5 微观尺度包容性规划保障话语权——人与人 |
3.4 基于发展权的宏观尺度规划包容的理论模式 |
3.4.1 发展权概念 |
3.4.2 发展权演绎 |
3.4.3 基于包容性的发展权实现 |
3.5 基于享有权的中观尺度规划包容的理论模式 |
3.5.1 相关概念解析 |
3.5.2 公共基础设施享有阶段划分 |
3.5.3 公共基础设施设施享有权保障层次划分 |
3.5.4 包容性规划视角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的具体内涵 |
3.5.5 分析模型 |
3.6 基于话语权的微观尺度规划包容的理论模式 |
3.6.1 相关概念解析 |
3.6.2 理论模型构建 |
4. 宏观流域尺度区域发展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 |
4.1 淮河流域现状特征分析 |
4.1.1 自然及资源概况 |
4.1.2 环境及生态现状 |
4.1.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4.1.4 战略选择 |
4.2 淮河中上游社会经济与水质分层关系模型研究 |
4.2.1 研究背景意义 |
4.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4.2.3 淮河分层关系模型的应用 |
4.2.4 结果与讨论 |
4.3 主体功能区与水环境约束下的流域发展权配置模型研究 |
4.3.1 发展权配置理论模型构建 |
4.3.2 淮河流域约束因素选取 |
4.3.3 主体功能区划 |
4.3.4 水资源水环境约束区划 |
4.3.5 流域发展权配置 |
4.4 淮河流域管理模式构建 |
4.4.1 我国条块分割的部门关系 |
4.4.2 流域现行管理分析 |
4.4.3 国外流域管理模式比较借鉴 |
4.4.4 改进和完善流域管理体制 |
4.5 流域发展权保障措施 |
4.5.1 水权交易与管理 |
4.5.2 排污权交易模式 |
4.5.3 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中观城市尺度公共基础设施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 |
5.1 包容性视角下的南京市消防站布局研究 |
5.1.1 背景与研究综述 |
5.1.2 城市消防站点布局模型研究 |
5.1.3 应用实例 |
5.1.4 小结 |
5.2 包容性视角下的南京市公共绿地布局研究 |
5.2.1 研究背景 |
5.2.2 绿地系统空间布局分析模型研究 |
5.2.3 实证研究 |
5.2.4 小结 |
6. 微观街区尺度城市更新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 |
6.1 研究背景 |
6.1.1 引言 |
6.1.2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现状 |
6.2 实证区概况 |
6.2.1 长汀古城保护概况 |
6.2.2 实证范围及其保护压力来源分析 |
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6.4 整体性分析 |
6.4.1 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6.4.2 现状整体物质空间分析 |
6.4.3 街区居民整体意愿调查 |
6.4.4 街区规划整体分析成果 |
6.5 局部个案分析 |
6.5.1 类型划分与个案提取 |
6.5.2 宗祠家庙整治——李氏家庙 |
6.5.3 传统民居改造——林家大院 |
6.5.4 传统民居改造——王家大院 |
6.5.5 传统民居改造——曾行三大院 |
6.5.6 其他个案简要分析 |
6.6 听证反馈机制构建 |
6.6.1 现行城市规划听证制度的分析 |
6.6.2 基于公众参与的福建长汀店头街改造更新规划听证机制 |
6.6.3 整体规划编制听证 |
6.6.4 个案成果听证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包容性规划理论框架与模式研究相关结论 |
7.1.2 淮河流域区域发展权保障研究相关结论 |
7.1.3 南京主城区设施享有权保障研究相关结论 |
7.1.4 福建长汀店头街公众话语权保障研究相关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8. 附录 |
9.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5)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及其功能演化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3 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 |
2.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
第三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 |
3.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实践 |
3.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困境及其影响 |
3.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抑制的成因 |
3.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 |
第四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
4.3 结论及启示 |
第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 |
5.1 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5.2 县域正规金融组织及其绩效 |
5.3 县域非正规金融组织及其作用 |
5.4 现有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
第六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
6.1 县域经济特征及其类型 |
6.2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 |
6.3 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及内容 |
6.4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特点 |
第七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 |
7.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目标 |
7.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思路 |
7.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原则及步骤 |
第八章 强化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
8.1 积极推进县域金融制度创新 |
8.2 建设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县域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
8.3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壮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 |
8.4 优化县域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形成金融支持的良好氛围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全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使命 |
一、“三农”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
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现实价值 |
三、我国已初步具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 |
四、全面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三章 制度创新理论透视 |
一、制度的内涵 |
二、制度的本质及构成 |
三、制度的功能 |
四、制度创新理论透视 |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与制度创新总论 |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生成 |
二、我国学者对破解“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 |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制度创新总体设计 |
第五章 制度创新之一:经济发展突出服务业,着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一、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
二、服务业发展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
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突出服务业发展的制度设计 |
第六章 制度创新之二:生产力布局突出中小城市,全力打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火车头” |
一、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 |
二、城市化进程滞后引发的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
三、生产力布局突出中小城市的原因分析 |
四、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体制、机制保障与实证分析 |
第七章 制度创新之三:基层管理突出村民自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一、基层管理演变历程回顾 |
二、新形势下基层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
三、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与保障 |
第八章 制度创新之四:农村非义务教育突出劳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全民创业素质 |
一、不容乐观的劳动力素质状况 |
二、农村非义务教育突出技能培养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 |
三、农村劳动技能培训的制度安排 |
第九章 制度创新之五: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突出打破身世歧视,创造城乡居民平等发展机会 |
一、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身份歧视 |
二、进城农民遭受不公待遇的原因分析 |
三、打破身份歧视,建立城乡居民平等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
第十章制度创新之六:土地流转突出维护农民利益,降低农民变市民的机会成本 |
一、创新土地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货币化的必要性 |
二、土地流转中突出维护农民利益的实证分析 |
三、创新土地制度,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
第十一章 制度创新之七:城乡关系突出资源间自由双向流动,铺平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
一、城乡关系现状分析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7)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资源开发 ——以苏北响水、泗洪两县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
(一) 理论思考的结果 |
(二) 现实问题的拷问 |
(三) 调查研究的便利 |
二、主要概念与分析框架 |
(一) 主要概念 |
(二) 分析框架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一) 规定研究对象的界域 |
(二) 界定研究课题的概念 |
(三) 拟定研究计划和选择研究手段 |
(四) 解释现象,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
第一章 村民自治: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新的关注点 |
一、村民自治的内涵与特征 |
(一) 村民自治的内涵 |
(二) 村民自治的特征 |
二、走出对“村民自治”思想认识的误区 |
三、乡村政治文化资源开发在村民自治中的价值定位 |
(一) 乡村政治文化资源开发对村民自治的催发、推动作用 |
(二) 目前乡村政治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场景 |
一、村治的历史发展:治理模式的转型 |
(一) 晚清改制中的“士绅自治” |
(二) 民国时期的保甲建制 |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队”建制 |
(四)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
二、现代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困境 |
(一) 制度文本与实践对接的困难 |
(二) 外缘式引进与内生型需要的分离 |
(三) 党政关系新场域中的纠葛 |
三、政治文化视野下对村民自治困境的解读 |
(一) 民主植入与传统藩篱的二难选择 |
(二)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非均衡发展 |
(三) 村民自治应然与实然的悖论 |
(四) 权力本位意识与现代法治观念的背离 |
第三章 乡村现有政治文化基础分析 |
一、政治文化结构上的差异 |
(一) 流出村民群体的亚政治文化 |
(二) 常住村庄普通村民的亚政治文化 |
(三) 村庄精英的亚政治文化 |
二、政治文化内容上的冲突 |
(一) 政治认知方面 |
(二) 政治参与方面 |
(三) 政治角色体认方面 |
(四) 政治信任方面 |
(五) 政治价值评价方面 |
第四章 乡村政治文化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
一、影响村民自治运作环境 |
(一) 对村民自治运作环境的积极影响 |
(二) 对村民自治运作环境的消极影响 |
二、影响村民自治运作过程和效果 |
(一) 规范村民自治运作过程 |
(二) 制约村民自治运作效果 |
三、影响村民自治主体政治行为 |
(一) 对村民自治主体政治行为选择的积极性影响 |
(二) 对村民自治主体政治行为选择的消极性影响 |
第五章 村民自治背景下政治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
一、政治文化发展目标的理性设计 |
(一) 参与型政治文化 |
(二) 民主型政治文化 |
(三) 法治型政治文化 |
二、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输入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
(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三) 提升村庄政治体系的权威 |
(四) 社会文化大系统的孕育 |
三、政治文化内容的创新性营建 |
(一) 挖掘和提炼传统政治文化资源 |
(二) 引进乡村社会外部的政治文化资源 |
(三) 整合现有的农村几种亚政治文化 |
四、政治文化传导模式的现实性选择 |
(一) 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导向与乡村现实利益的一致性 |
(二) 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乡村政治文化的亲和性 |
(三) 政治社会化的形式与乡村现实需求的对接性 |
(四) 各种政治社会化机构之间的协调性 |
本文研究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着、教材 |
附录 |
附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附录 2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
附录 3 采访程序表 |
附录 4 问卷调查表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8)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及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会道门在根据地的勃兴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会道门畸形繁荣的社会生态环境 |
一、社会经济 |
二、社会政治 |
三、社会文化 |
第二节 勃兴概况 |
一、概况 |
二、活动特点、原因及模式 |
第三节 会道门社会构成 |
一、会道门总体社会构成 |
二、领导层和一般成员社会构成 |
三、会道门内部成员的社会关系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的政策、制度、运作 |
第一节 抗战前中共治理会道门的理论准备与治理经验 |
一、理论准备 |
二、治理经验 |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的政策和制度 |
一、政策 |
二、制度 |
第三节 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的运作及成效 |
一、运作 |
二、成效 |
第三章 根据地社会的重建与会道门的治理 |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全面强化 |
一、政治控制的全面强化 |
二、乡村社会文化的改造与重塑 |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重构 |
一、精英力量的重建 |
二、弱势群体的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响水县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和保护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LS为例[D]. 郭艳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11)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D]. 古丽巴哈尔·阿尔肯. 新疆大学, 2018(12)
- [4]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张翔. 南京大学, 2011(07)
- [5]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袁建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6]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 朱斌. 苏州大学, 2006(12)
- [7]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资源开发 ——以苏北响水、泗洪两县为分析对象[D]. 戴玉琴. 苏州大学, 2006(12)
- [8]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D]. 朱心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06(12)
- [9]响水县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和保护措施[J]. 汪卫东. 中国工会财会,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