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湖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调查与反思

碧水湖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调查与反思

一、一湖碧水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情况的调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影[1](2021)在《中国高级别旅游景区命名规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毛剑梅[2](2015)在《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从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向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求知、审美需求的转变。地质资源所蕴含的旅游价值被不断的发掘用于满足人们审美、休闲、养生、求知的需求,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对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的阶段,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制于诸多因素。本文以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及路径。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始于1936年石林名胜区管理处的成立,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是在1986年将旅游业定位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后。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为云南产生了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通过对云南地质资源环境、169个典型旅游地质景观、六大类旅游地质资源专项产品和活动、两个国家地质公园等典型旅游开发利用示例以及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及理论的研究,提出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为前提,以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提高产业化水平,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群(链)发展的过程。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符合地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这一动态过程包括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及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三个方面。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是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地质资源,是产业化的前提,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地质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对地质资源的价值重构、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以及技术进步为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提供了条件,而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社区民众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十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层次分类、权重选择以及价值评价,构建地质资源旅游价值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通过对云南97个典型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在观赏游憩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组合较好、适游期较长为云南提供丰富多彩的观赏型、科考型、休闲度假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地质资源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结果,也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前提。旅游地质资源要开发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在旅游市场进行交换即产品化、市场化才能够实现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核心。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需要研究旅游市场需求,找到可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市场。研究从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以及游客的集中度两个维度将旅游市场分为六类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市场,可以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类型,公园及保护区类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类型等三种旅游地质资源产品。云南以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包括了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温泉旅游企业、12个温泉休闲旅游区、3个AAAAA级、27个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含二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由奇石、珠宝玉石、大理石等组成的旅游购物地质产品,这些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是云南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提高资源转化和产品生产的效率。旅游地质资源的资产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旅游地质资源或者旅游地质资源经营企业作为交易对象,通过评估其价值,采用竞争型方式,使得交易对象能够为最佳经营者所持有,从而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目前主要是采取围绕经营权转让下的承包和租赁、在旅游地质资源景区内的特许经营以及引入专业经营公司加强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式进行运作的。目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层次还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问题突出,借鉴国内外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经验,应该进一步通过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创新投资方式,多方参与等途径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

莫林芳[3](2015)在《桂林主城区山水景观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桂林是世界瞩目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既有甲天下的山水环境,也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千百年来的山水景观发展承载着城市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古人营建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桂林大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宝贵财富正遭建设性破坏,城市特色逐渐沦丧。因此在当今城市景观趋同以及山水城市兴起的背景下,对桂林的山水景观建设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桂林未来城市景观建设及城市发展提供借鉴。论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以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为研究方法,分析桂林山水景观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山水布局的特点、山水景观建设的优势特色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探讨符合桂林地方特色的山水景观建设优化策略。论文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桂林的山水景观营建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山水景观发展受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2.桂林城市山环水绕,形成独特的城景交融的景观格局,山水间的视域角度均属于人体视觉感知生理特点中的最佳视域范围;3.桂林景观营造在山势处理、水体营造以及空间尺度方面都别具匠心,但是由于受城市化冲击,山水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建设性破坏,景观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4.基于桂林山水特色,提出控制建筑体量、贯通景观视廊、建立景观廊道网络等景观优化策略。

冯佩[4](2014)在《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市场。与国外度假旅游发达的地区以海滨度假为主导模式不同,我国湖泊旅游地是当前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不过,因为我国休闲度假旅游起步晚,所以在国内依托湖泊(水库)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还是个新鲜事物,发展很不成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度假内涵挖掘不够,市场形象不鲜明,湖泊型度假区经济效益低以及湖泊水体污染严重,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度假旅游市场的需求。如何使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在城市不断更新的进程中获得新生,是目前许多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性课题。文章以醴陵市官庄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访谈调研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和设计实践法,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对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现状特征、策略、概念设计等主要内容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出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设计理论以及景观设计理论为依据;归纳了国内外优秀案例,提炼出水库休闲度假旅游的方式主要以休闲度假旅游与水库原有功能相结合,实现旅游业、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点、线、面”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模式,为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2)结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醴陵市致力于建设官庄水库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规划目标的政策背景,分析了官庄水库地区现状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社会特征、景观特征、环境特征与旅游特征,总结出现状面临的挑战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发展模式如何确定、与周边水库旅游区如何和谐发展及景观体系如何构建。3)对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旅游度假,在规划理念、发展模式、旅游发展以及规划实施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在规划理念方面:突出“生态、健康、舒适、特色”四大理念:在发展模式方面,以市场主流为主导向,构建都市郊区的休闲圣地;休闲度假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旅游业与农业一体化发展;在景区定位方面,旅游发展定位为“长株潭生态休闲公园”;在旅游策略方面,首先进行客源定位,其次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后提出旅游开发策略,强调旅游项目特色性:在规划实施方面,从规划管理和招商引资两方面入手,确保官庄水库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4)依托上述分析的具有可行性的规划策略,对醴陵市官庄水库进行了休闲度假旅游总体规划设计实践。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是在了解水库旅游形成的大背景之后,再对基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总结现状问题,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从规划理念、发展模式、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这些策略不仅适合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项目,而且可以为其它水库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韩永光[5](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鲍小莉[6](2011)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文中提出大自然的景观资源是有限的,大众旅游的拓展需求是无限的;旅游要开发,环境要保护,如何使两者可持续地发展,这是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最常遇到的困难。当前我国正处在大众旅游需求爆发期和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期,一方面,发展旅游对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出现的“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建设现象已对自然景观资源造成痛心疾首的破坏。自然景观旅游建筑是指自然景观旅游区内为旅游开发需要而建造的建筑,它是人们在大自然环境进行旅游拓展的一种载体。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是既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它的出现与存在可以使上述的供需矛盾向缓解或加剧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做好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从而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是迫切需要当今建筑师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围绕着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征,紧扣“如何实现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将共生思想引入三者关系,提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和设计流程四个层面共同建构,最后总结全文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二章包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绪论是提出问题: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如何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阐明了研究对象的概念、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以及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实证了问题的真实存在和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第二章是分析问题,通过充分认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共生思想的引入,是三者形成共生关系,以及缓解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第三、四、五、六、七、八章是解决问题。第三章在总结已有设计理念的意义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以该类型建筑建造的初始动机和本质问题为依据,提出了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及其建构框架。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是指建立在三者达成共生关系的目标前提下,同时满足旅游对建筑的需求、环境对建筑的需求和建筑自身需求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将指引整个建筑设计,追求建筑客观存在的关系本质,对有着密切关系的旅游和环境给予应有的关注。第四、五、六、七章在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设计流程4个层面来共同建构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策划层面,以共生关系设计理念为指导,从定位分析、功能设置、设施规模、选址布局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确保设计朝着三者共生的方向进行。在设计内容层面,从形态生成、服务对象、资源利用、排放处理和材料选用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满足建筑自身需求的同时,既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针对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提出具有适用意义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手法层面,通过实地调研和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有利于实现三者共生的建筑体量尺度、建筑边界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在设计流程层面,探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在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创作的设计过程,设计流程包括目标设定、影响分析、方案生成、多方综合协同、检验评价、实施反馈6个阶段,体现出共生关系设计流程的针对性、循环性、开放性特点。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贯彻的问题。最后,第八章总结全文,得出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分析归纳导则的作用和在宏观规划层面提出保证导则实行的初步建议,并基于导则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总而言之,本文系统分析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在解决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问题上,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应遵循以实现三者共生为总目标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流程和设计手法四个层面来共同实施和贯彻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基于共生关系的设计导则对于当前快速增长的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丁妍妍[7](2011)在《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着、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山东省是我国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湿地旅游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胶东沿海地区及济宁、枣庄等沿南四湖湖区的区域,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了首届湿地文化节,滕州市举办了五届湿地红荷节、两届湿地保护发展高层论坛。山东省湿地旅游总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本论文中提到的微山湖是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湖组成,也称为南四湖,水域面积1266km2。微山湖是典型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较大,植被群落有明显的古老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在漫长的演替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基本维持着良性循环。随着微山湖周边县市对微山湖旅游开发的重视性越来越强,微山湖湿地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微山湖湿地旅游也必将成为未来山东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微山湖湿地作为山东省典型的湖泊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核心保护区域、省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其生态敏感性较高,因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生态约束条件的制约。为使微山湖湿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其生态环境不受大的侵扰,确保其生态安全性,有必要建立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约束机制。本文在全面综述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微山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微山湖湿地九大旅游区的发展潜力,并提出了九大旅游区的针对性开发方向,在探讨微山湖湿地旅游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博弈关系基础上,探索了构建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体系和途径。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运用生态学及湿地旅游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把湿地生态保护与湿地旅游开发作为辩证统一的整体,探索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约束机制,为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杨黎黎[8](2010)在《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文中指出本文在学术界第一次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赵长庚教授的学术思想。赵长庚教授是我国近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研究的先驱,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的首席专家,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地人居环境理论探讨的发起者,还是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研究的绝对权威。回顾赵长庚教授的一生,祖籍四川崇庆人,出生于1920年3月,于1939年进入燕京大学文学系就读,毕业后继续在中央大学攻读建筑学学位,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并获学士学位,是至今为止唯一拥有文学、建筑双学位的通才专家。1950年在成都艺专建筑科授课并任校务委员,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西南地区7所大学的建筑类专业组建成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赵长庚先生即入校任教,直至1998年初春辞世。1955年被派往上海同济大学与城市建设部进修城市规划学,而后回校协办规划系。在1958-1978年20年间,正直年富力强的壮年期,却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动荡,期间他几乎完全停止了专业研究和教育工作。1978以后,历经了意识形态领域风风雨雨的磨难洗礼,赵长庚教授依旧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到教育岗位,为重庆大学建筑成规学院的专业学科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园林保护与发展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献着作。文中详细整理记述了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理论思想。赵长庚属于较早涉足城市美学研究领域的一批学者,可以说他在如何构建和美化城市环境的研究中功不可没。他关于如何理解城市美学、研究审美价值、构建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的问题探讨中提出了系统的方法论;赵长庚先生围绕如何建设山水城市、如何建设城市景观,着有《建设“优美、文明、清洁”的城市》、《城市文化与园林、风景、山水文化》、《论城市景观与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城市景观漫谈》等多篇论文,将城市景观进行分类,提出规划观点,以提高城市景观的效益;城市风貌及特色的研究是赵长庚教授在城市规划研究和城市文化探索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是从人文与艺术的角度深刻剖析了规划在当时保护城市历史多样性、塑造城市风貌过程中的重要性。赵长庚教授的这部分研究首先解析了打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如何延续城市历史风貌的方法论;赵长庚教授把传统园林纳入风景园林旅游规划研究范畴,总结营建方法,加以借鉴合理利用,探索出了一条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以上部分是对其理论思想研究的摘要。赵长庚教授将历史文化和文学创作融入到专业理论研究及项目操作中来。他在工程设计研究中巧妙的融入了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内容,包括有:城市及地区的历史文化传说、传统文化、宗教文化、诗词古籍、诗书楹联、绘画白描等。在建筑、规划与造园中表现历史人文哲理、诗情画意。

胡永进[9](2010)在《句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乡村旅游开发也是继农业产业化之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在优化和调整地区旅游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句容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开发好句容乡村旅游资源,可以更好地发展句容旅游业,也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新的渠道。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是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乡村旅游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所用的技术路线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句容发展乡村旅游有哪些理论基础支撑,为句容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介绍了句容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况,分别从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内涵、现状、句容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等方面阐述;第四部分是对句容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着重对句容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并且运用SWOT分析法,对句容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对句容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和供给进行详实论述;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案例分析部分,以“江苏农博园”为具体例子,分析了“江苏农博园”发展的现状,目前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江苏农博园”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和讨论部分,通过对前面句容乡村旅游的分析,提出发展句容乡村旅游的策略。论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人为本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人地协调理论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本文在经过详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个观点:第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综合管理;第二,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第三,坚持“本土化”经营,合理引入外来资源;第四,加大乡村旅游的主题策划力度;第五,面向全球市场,加大网络营销;第六,提高经营者素质,加强乡村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

宋凤[10](2010)在《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园林发展史表明:具有旺盛生命力或深刻影响力的园林作品,大多根植于本土环境,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鲜活个性。然而,在当前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园林这一特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齐鲁文化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在本土环境熏陶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园林特色,而且历史上代有名园出,但因种种缘故,幸存者寥寥可数。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早期兴建的几处公园基本上囊括了幸存的历史名园,并将其作为园林建设蓝本,济南园林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特色和鲜活个性得以继承和发扬,几处公园亦成为济南城市园林的代表。然而遗憾的是:济南城市园林的相关史料一直没有系统的整编,园林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找不到根基。尤其近年来,由于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地方特色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在新一轮的更新发展中,南向上海、广州、深圳学,北向北京、天津学……,甚至向国际化大都市学习,足下文化被真正的忽略了,曾经特色鲜明的城市名园逐渐陷入混沌状态,在面向文化危机、生态危机、民众休闲需求的次次提升和改造中,济南城市名园所固有的地方特色正在被蚕食。“历史是根,文化是脉”。“如何为济南城市名园的发展‘把好脉、留住根’”,是济南城市名园立足之本,也是本文研究初衷。基于上述,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本土环境,对济南城市名园的生成环境(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概括总结,并首次按断代的方式对济南城市名园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对城市名园的沉浮兴衰之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济南当前具有代表性的8处城市名园(6处公园型名园和9处历史名园,其中7处历史名园在公园型名园内)进行实地调查,建立起系统研究的背景平台。第二部分,从历史继承特色(古城的山水空间格局、历史古迹)、社会文化特色(包括公园型城市名园的社会承载意义和城市名园的文化特征)以及园林艺术特色(含空间布局、掇山理水、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植物等主要造园要素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入手,系统全面的探讨济南城市名园特色。第三部分,结论,笔者认为济南城市名园是济南园林地方特色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在当前背景下,其更新与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环境,关注足下文化,才不至于丧失个性,从而避免国际化、现代化浪潮下的趋同化命运。

二、一湖碧水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情况的调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湖碧水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情况的调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现状
        一、旅游地质及旅游地质资源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研究
        三、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
    第二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及产业化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基本类型
        一、观赏性旅游开发类型
        二、科普、科考旅游开发类型
        三、商品性旅游开发类型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与市场化
        三、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第三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特征
        二、气候环境
        三、水文环境
        四、大地构造环境
        五、地质环境
    第二节 云南旅游地质景观概况
        一、成景作用及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二、云南特色旅游地质景观
        三、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特点
    第三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示例
        一、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二、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专项产品及活动
第四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条件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机制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主体
    第三节 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类与评价概述
        二、地质资源旅游价值分类与评价
    第四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一、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条件
        二、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意义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标志
第五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及市场化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
        一、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概念及界定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分类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一、产品定价机制综述
        二、垄断条件下的定价
        三、竞争条件下的定价
    第三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营销
        一、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市场推广及价值实现
    第四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和市场化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的条件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原则及产品类型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市场化效益分析
第六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条件及可行性
        一、完善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系统是保证资产化的前提
        二、相关法律法规为资源的资产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为资产化交易提供了平台
        四、国外资产化交易的经验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权及定价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产权机制
        二、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价格
    第三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背景及现状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问题
第七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探讨
    第一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管理体制上问题突出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质资源产业化的经验
        一、立法的制度性保障
        二、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
        三、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
        四、旅游地质资源的全球保护网络
    第三节 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
        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
        三、创新投资方式,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多方参与,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
结论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认识
    二、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桂林主城区山水景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城市景观的趋同
        1.1.2 山水城市的兴起
        1.1.3 生态意识的觉醒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城市景观研究
        1.4.2 桂林城市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桂林山水景观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山水景观的涵义
    2.2 城市山水景观研究支点
        2.2.1 山水文化——山水园林的思想渊源
        2.2.2 风水理论——中国传统景观营造思想
        2.2.3 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依据
第三章 桂林城概略
    3.1 桂林的自然环境概述
        3.1.1 桂林的区位
        3.1.2 桂林的气候
        3.1.3 桂林的地貌
    3.2 桂林城市布局与山水格局的关系
        3.2.1 城市选址与山水格局
        3.2.2 城市轴线与山水格局
        3.2.3 城市朝向与山水格局
    3.3 城市历史沿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建设与山水景观营建
    4.1 城市建设与风景营建的历史演进
        4.1.1 萌芽阶段——秦汉时期
        4.1.2 奠基阶段——唐代时期
        4.1.3 兴盛阶段——宋代时期
        4.1.4 繁荣阶段——元明清时期
        4.1.5 拓展阶段——近现代时期
    4.2 影响桂林山水景观发展的因素
        4.2.1 自然因素——山水地形的限定
        4.2.2 政治因素——政治决策的影响
        4.2.3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策动
        4.2.4 社会因素——游览活动的推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桂林山水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5.1 2010-2020 年桂林市城市规划分析
        5.1.1 总体层面
        5.1.2 景观层面
    5.2 桂林山水景观形态现状分析
        5.2.1 山水景观体系分析
        5.2.2 山水布局特点分析
        5.2.3 山水视域角度分析
        5.2.4 城区重要山水单体分析
    5.3 桂林山水景观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5.3.1 师法自然、少施斧凿的山势处理
        5.3.2 碧水萦回,水绕青山的水体营造
        5.3.3 “景深屋低”的空间尺度
    5.4 桂林山水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5.4.1 山如碧玉簪——青山环楼宇
        5.4.2 江作青罗带——碧水遭蚕食
        5.4.3 城市山水空间与天际线的破坏
        5.4.4 山水间的历史人文景观破坏严重
        5.4.5 景观建设背离山水文化特色
        5.4.6 绿地分布不均匀,且零散不成体系
    5.5 桂林景观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
        5.5.1 城市的单中心发展
        5.5.2 城市规划的折扣实行
        5.5.3 不合理的建设和开发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桂林山水景观建设优化策略探讨
    6.1 其他城市山水景观建设对桂林的启示
        6.1.1 南京的启示
        6.1.2 福州的启示
        6.1.3 北京的启示
    6.2 桂林山水景观建设要保护整体山水格局
    6.3 控制和引导山水周边环境
        6.3.1 正确处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6.3.2 山体周边风貌控制
        6.3.3 水体周边环境保护
    6.4 建筑与山水景观协调
        6.4.1 “退”让山水,甘当配角
        6.4.2 “隐”于山林,色调淡雅
        6.4.3 “散”布灵活,疏密相当
        6.4.4 “小”巧宜景,尺度协调
    6.5 构建“显山露水”的山水视觉环境
        6.5.1 加强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
        6.5.2 贯通重要的景观视廊
        6.5.3 突出迎山接水的道路布局
    6.6 建立连续的山水景观生态网络结构
    6.7 开发多元化游览模式,缓解景观资源压力
    6.8 采用彰显山水特色的景观设计手法
        6.8.1 因地制宜,突出桂林地貌特色
        6.8.2 运用地方材料,挖掘桂林特色元素
        6.8.3 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桂林名城风貌
        6.8.4 选用乡土植物,形成桂林特色植被景观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休闲度假旅游的理论和实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水库休闲度假旅游
        2.1.2 旅游规划策略
    2.2 休闲度假旅游相关理论
        2.2.1 休闲的需求
        2.2.2 休闲游憩空间
        2.2.3 休闲时代与休闲理念的特征
        2.2.4 旅游的分类及开发模式
    2.3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2.3.1 欧洲湖泊(水库)度假旅游——波登湖和嘎达湖
        2.3.2 国内湖泊(水库)度假旅游——千岛湖、抚仙湖
    2.4 本章小结
3 醴陵市官庄水库现状研究
    3.1 概况
    3.2 现状特征
        3.2.1 自然特征
        3.2.2 文化特征
        3.2.3 社会特征
        3.2.4 景观特征
        3.2.5 环境特征
        3.2.6 旅游特征
    3.3 周边水库旅游发展比较
        3.3.1 周边主要景区简介
        3.3.2 比较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策略探讨
    4.1 规划理念的探讨
        4.1.1 总体概念
    4.2 发展模式的探讨
        4.2.1 布局结构
        4.2.2 SWOT分析
        4.2.3 景区定位分析
    4.3 休闲度假旅游策略的探讨
        4.3.1 客源定位准则
        4.3.2 官庄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4.3.3 官庄水库旅游开发特色性策略
    4.4 规划实施策略探讨
        4.4.1 规划管理措施
        4.4.2 招商引资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总体规划设计实践
    5.1 规划理念设计实践
        5.1.1 规划原则与期限
        5.1.2 规划范围
        5.1.3 规划性质与目标
    5.2 发展模式设计实践
        5.2.1 布局结构
        5.2.2 容量与规模
        5.2.3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5.3 休闲度假旅游设计实践
        5.3.1 官庄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3.2 旅游开发特色性规划
    5.4 规划实施设计实践
        5.4.1 分期发展规划
        5.4.2 近期(2013-2015)建设规划及投资估算
        5.4.3 重点建设项目“生态岛”概念规划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讨论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表目录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2.1.7 社会经济条件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4.1.2 光热资源优势
        4.1.3 水资源优势
        4.1.4 土地资源优势
        4.1.5 植被资源优势
        4.1.6 农业基础优势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风沙灾害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4.2.4 自然灾害频繁
        4.2.5 人口压力过大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4.2.7 科技相对落后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6.7.1 法律支持
        6.7.2 资金支持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
        1.1.2 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
        1.1.3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的廓清
        1.2.1 自然景观旅游区
        1.2.2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四个层次的文献整理
        1.3.2 文献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的定位和意义
        1.4.1 研究定位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课题研究整体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
    2.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
        2.1.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的关系
        2.1.2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2.1.3 自然景观旅游区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2.1.4 三者关系的发展与趋势
    2.2 共生思想的引入
        2.2.1 共生的概念解释
        2.2.2 共生思想引入的必要性
        2.2.3 共生思想引入的可行性
        2.2.4 三者的共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的建构
    3.1 已有设计理念的总结评论
    3.2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
        3.2.1 设计理念的产生
        3.2.2 设计理念的内涵
        3.2.3 设计理念的建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策划
    4.1 定位分析
        4.1.1 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成果利用
        4.1.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果利用
    4.2 功能设置
        4.2.1 旅游活动对建筑功能设置的需求
        4.2.2 生态环境对建筑功能设置的需求
        4.2.3 功能设置的共生设计方式
    4.3 设施规模
        4.3.1 旅游出行量对建筑设施规模的需求
        4.3.2 环境对建筑设施规模的需求
        4.3.3 设施规模的共生设计方式
    4.4 选址布局
        4.4.1 基于GIS 技术的选址布局
        4.4.2 互利的滨水旅游建筑选址布局
        4.4.3 互利的山地旅游建筑选址布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内容
    5.1 形态生成
        5.1.1 人文环境的启发
        5.1.2 自然环境元素的提取及演变
        5.1.3 自然景观环境的形态补偿
        5.1.4 建筑形态的仿生
    5.2 服务对象
        5.2.1 建筑服务对象从单一物种到多物种的改变
        5.2.2 建筑对生物栖息地的提供
        5.2.3 减少建筑对生物的干扰
    5.3 资源利用
        5.3.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能源和资源利用的特点
        5.3.2 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游客参与
    5.4 排放处理
        5.4.1 排泄物处理的原地利用
        5.4.2 污水处理的高度可视化
    5.5 材料选用
        5.5.1 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5.5.2 有利于旅游区形象传达和旅游吸引力的提升
        5.5.3 有利于建筑建造实施和维护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手法
    6.1 体量尺度处理
        6.1.1 化整为零
        6.1.2 突破常规尺度
    6.2 边界处理
        6.2.1 界面的融合
        6.2.2 底部的架空
    6.3 空间处理
        6.3.1 室内空间的外置与分离
        6.3.2 室外空间的引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流程
    7.1 目标设定
        7.1.1 策划定位
        7.1.2 共生需求综合
        7.1.3 主观设想
    7.2 影响分析
        7.2.1 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7.2.2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7.2.3 旅游对建筑的影响
    7.3 方案生成
    7.4 多方综合协同
        7.4.1 建筑内部专业的协同
        7.4.2 多学科的协同
        7.4.3 参与各方的协同
    7.5 检验评价
        7.5.1 目标检验
        7.5.2 影响评估
        7.5.3 共生评价
    7.6 实施反馈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生关系建筑设计导则
    8.1 导则的内容
    8.2 导则的作用
        8.2.1 作为建筑设计辅助工具
        8.2.2 作为定性衡量判断建筑成果是否三者共生的工具
    8.3 导则的实行
        8.3.1 实行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力量
        8.3.2 规划控制层面的初步建议
    8.4 基于共生关系设计导则的实例分析
        8.4.1 广东南昆山十字水度假村
        8.4.2 香港湿地公园访客中心和观鸟屋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
3 微山湖湿地旅游及其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条件
    3.1 微山湖湿地概况
    3.2 九大旅游区划分
    3.3 微山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3.4 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约束条件
    3.5 生态约束条件下九大旅游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3.6 生态约束下九大旅游区的针对性开发
4 微山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博弈
    4.1 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面临的生态问题及产生原因
    4.2 微山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博弈表现
5 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体系和构建途径
    5.1 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支持体系
    5.2 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驱动体系
    5.3 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协调体系
    5.4 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监督体系
6 结论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6.1 结论
    6.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梳理赵长庚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理论思想
        1.1.2 解析赵长庚教授的学术影响力及其思想的学术价值
        1.1.3 反映大建筑学科的发展轨迹
    1.2 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内容对象
        1.3.1 生平事迹
        1.3.2 学术思想
        1.3.3 附录
    1.4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1.4.1 文本研究法
        1.4.2 口述历史研究法
        1.4.3 实证与阐释相结合法
        1.4.4 比较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成长历程
    2.1 青少年时期
        2.1.1 出生地崇州
        2.1.2 孩童记忆
    2.2 求学经历
        2.2.1 燕京求学
        2.2.2 中大记忆
    2.3 结为伉俪
3 学成授业
    3.1 初入社会
        3.1.1 成都艺专
        3.1.2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3.2 规划研究
        3.2.1 国家需要
        3.2.2 苏联援助
        3.2.3 赴沪深造
    3.3 领导先驱
        3.3.1 学成归来,建立院系
        3.3.2 整理讲稿,编写教材
        3.3.3 桃李天下
4 经历挫折
    4.1 时代背景
    4.2 在劫难逃
    4.3 成都改造
    4.4 经历文革
5 城市美学及景观思想研究
    5.1 城市美学
        5.1.1 城市美学发展背景
        5.1.2 提出建设“优美、文明、清洁”的城市
        5.1.3 提出市容景观概念
        5.1.4 市容景观构建的具体方法
        5.1.5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与方法的探讨
        5.1.6 关于城市美学的综合考虑和几个主要观点
    5.2 城市景观
        5.2.1 城市景观的发展背景
        5.2.2 城市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5.2.3 城市景观的含义
        5.2.4 城市景观的分类
        5.2.5 城市景观的规划观点
        5.2.6 优良城市景观的建设方法
        5.2.7 城市景观的价值体现与效益体现
        5.2.8 以重庆为例阐述城市景观建设
    5.3 评述
6 城市风貌特色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6.1 城市风貌及特色研究
        6.1.1 探讨建筑风貌与城镇风貌的关系
        6.1.2 探讨社会制度与城市风貌的关系
        6.1.3 城市风貌协调对规划素质的具体要求
        6.1.4 社会制度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6.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6.2.1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初探
        6.2.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区的规划方法探讨
        6.2.3 对几座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评述
        6.2.4 两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重庆
    6.3 评述
7 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及传统风景园林研究
    7.1 风景名胜区鉴赏、规划及旅游开发
        7.1.1 风景名胜的发展背景
        7.1.2 风景名胜的研究背景
        7.1.3 风景名胜的定义
        7.1.4 风景名胜的审美与文化
        7.1.5 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原则
        7.1.6 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方法
    7.2 传统园林
        7.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背景
        7.2.2 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背景
        7.2.3 中国传统园林的用地选址
        7.2.4 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布局
        7.2.5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布局
        7.2.6 中国传统园林的景观绿化
    7.3 评述
8 城市理论研究及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赏析
    8.1 城市及风景区历史文化传说探究
        8.1.1 关于明朝建文帝流亡在重庆遗迹的研究
        8.1.2 关于都江堰历史文化传说的研究
    8.2 对传统文化的运用
        8.2.1 天时地利、风韵人和
        8.2.2 山水文化
        8.2.3 园林文化
    8.3 对道教文化的理解——返璞归真、天人合一
    8.4 关于古籍、名人的研究
        8.4.1 关于诗词、文、联的研究
        8.4.2 关于李白的研究
    8.5 诗书楹联的深厚造诣
        8.5.1 风景园林与诗歌
        8.5.2 赵长庚教授的诗词佳作
    8.6 绘画白描的精妙技艺
        8.6.1 山
        8.6.2 水
        8.6.3 建筑街巷
    8.7 评述
9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9)句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2.2 文献综述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3 本文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
2 句容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念界定
    2.2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以人为本理论
        2.2.4 产业经济理论
        2.2.5 人地协调理论
3 句容发展乡村旅游的概况
    3.1 句容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
    3.2 句容发展乡村旅游的内涵
    3.3 句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3.1 句容旅游资源优势
        3.3.2 句容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及概况
4 句容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4.1 句容旅游业总体状况
    4.2 句容乡村旅游客源现状
    4.3 句容乡村旅游客源分析
        4.3.1 对各项乡村旅游开发的分析
        4.3.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状况
        4.3.3 乡村旅游信息的获取方式
        4.3.4 乡村旅游者的基本情况
    4.4 句容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4.4.1 优势(Strength)分析
        4.4.2 弱势分析(Weaknesses)
        4.4.3 发展句容乡村旅游的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分析
        4.4.4 句容乡村旅游威胁因素(Threats)分析
5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农博园的案例分析
    5.1 江苏农博园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5.1.1 旅游资源条件
        5.1.2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5.1.3 客源市场
        5.1.4 基础设施配备情况
    5.2 "江苏农博园"旅游发展举措
        5.2.1 政府的大力扶持
        5.2.2 目标定位明确,突出产品特色
        5.2.3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存,体验丰富多彩的乡村活动
        5.2.4 注重基础配套
    5.3 江苏农博园乡村旅游发展不足之处
        5.3.1 宣传力度不到位
        5.3.2 服务水平整体不高
        5.3.3 客源市场有限
    5.4 江苏农博园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5.4.1 政策上继续加大支持
        5.4.2 产品类型方面需不断完善
        5.4.3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推介旅游产品
        5.4.4 充分发挥周边辐射优势,挖掘新市场
    5.5 江苏农博园对句容乡村旅游的经验借鉴作用
        5.5.1 对句容乡村旅游规划的借鉴作用
        5.5.2 借鉴江苏农博园在"低碳"经营方面的运作经验
        5.5.3 借鉴江苏农博园统一管理的经验
6 句容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6.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综合管理
        6.1.1 政府统一指导,作好统一规划管理工作
        6.1.2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力度
        6.1.3 建立旅游管理人才资源库
        6.1.4 加强产业化经营,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6.2 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
        6.2.1 避免盲目开发乡村旅游,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6.2.2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全力营造都市"第二个家"
        6.2.3 让体验性强的农耕文化贯穿整个乡村旅游
    6.3 坚持"本土化"经营,合理引入外来资源
    6.4 加大乡村旅游的主题策划力度
    6.5 面向全球市场,加大网络营销
        6.5.1 拓宽销售渠道
        6.5.2 扩大媒体宣传策略
    6.6 提高经营者素质,加强乡村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范围
    1.6 主要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济南城市名园生成环境
    2.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2.1.1 地理区位
        2.1.2 济南气候特征
        2.1.3 济南地理风貌
        2.1.4 济南自然资源
    2.2 济南城市社会环境
        2.2.1 济南历史沿革
        2.2.2 济南城址变迁
        2.2.3 济南地方文化
        2.2.4 济南商贸经济
    2.3 济南古城山水特色
        2.3.1 山·水交融的城市基址
        2.3.2 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3.3 水利工程·山水文化之结合
    2.4 本章小结
3 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
    3.1 古代城市名园·传统山水园发展期
        3.1.1 魏晋时期
        3.1.2 隋唐时期
        3.1.3 宋、金、元三代
        3.1.4 明至清中叶
        3.1.5 古代城市名园遗存状况
        3.1.6 古代济南城市名园营建特征
    3.2 近代城市名园·传统山水园嬗变期
        3.2.1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环境
        3.2.1.1 城市社会变革
        3.2.1.2 城市格局转变
        3.2.2 近代城市名园概况
        3.2.2.1 近代城市名园统计
        3.2.2.2 近代城市名园遗存状况
        3.2.2.3 近代主要城市名园概况
        3.2.3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特征
        3.2.3.1 近代城市名园类型
        3.2.3.2 近代城市名园择址
        3.2.3.3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风格
        3.2.3.4 近代城市名园其它特色
    3.3 当代城市名园·城市公园建设期
        3.3.1 当代城市公园发展
        3.3.1.1 快速发展期
        3.3.1.2 建设倒退期
        3.3.1.3 蓬勃发展与更新期
        3.3.2 当代城市公园概况
        3.3.2.1 千佛山公园
        3.3.2.2 趵突泉公园
        3.3.2.3 大明湖公园
        3.3.2.4 五龙潭公园
        3.3.2.5 环城公园
    3.4 济南城市名园兴衰之因
        3.4.1 社会变革与战乱祸事
        3.4.2 城市扩张与缺乏保护
        3.4.3 足下文化认识之缺失
        3.4.4 彻头彻尾的创新举措
    3.5 本章小结
4 济南城市名园历史继承特色
    4.1 继承济南古城山水空间格局
        4.1.1 泉之源-山地名园
        4.1.2 泉之邻-泉景名园
        4.1.3 泉之末-湖景名园
    4.2 容纳济南众多历史古迹
        4.2.1 城市名泉集中之地
        4.2.2 历史名园荟萃之所
        4.2.3 历史建筑密布之场
        4.2.4 碑碣等文物小品云集
        4.2.5 城市古树集中场所
    4.3 本章小结
5 济南城市名园社会文化特色
    5.1 城市名园之社会承载意义
        5.1.1 社会活动的载体
        5.1.1.1 济南商埠公园社会活动
        5.1.1.2 其它城市名园社会活动
        5.1.2 政治教化的媒介
        5.1.2.1 强化政府意识形态
        5.1.2.2 宣传民族主义
        5.1.2.3 开展民众教育
    5.2 济南城市名园文化特色
        5.2.1 儒家审美思想:影响至深
        5.2.1.1 孔子的审美思想和准则
        5.2.1.2 "中和之美"准则之体现
        5.2.1.3 "尽善尽美"准则之体现
        5.2.2 泉水文化:名园之灵魂
        5.2.2.1 因泉成园,以园纳泉
        5.2.2.2 因泉成景,以景彰泉
        5.2.2.3 泉成园趣,泉成文趣
        5.2.3 名士文化:名园之内涵
        5.2.3.1 因纪念名士建屋筑园以成园景
        5.2.3.2 以诗词墨迹状景抒情增加景意
        5.2.4 舜文化:名园特色旋律(1)
        5.2.4.1 舜文化在趵突泉公园的表达
        5.2.4.2 舜文化在千佛山公园的表达
        5.2.5 宗教文化:名园特色旋律(2)
        5.2.5.1 依托宗教古迹建设景点
        5.2.5.2 以宗教文化为主辟建名园
        5.2.6 民俗文化:名园个性所在
        5.2.6.1 民居文化在城市名园中的表达
        5.2.6.2 民俗活动在城市名园中的体现
    5.3 本章小结
6 济南城市名园园林艺术特色
    6.1 空间布局特色
        6.1.1 公园型名园空间布局特色
        6.1.1.1 集锦式"园中园"布局
        6.1.1.1.1 景点环湖均布,竖向新旧对比强烈
        6.1.1.1.2 左水集中右岗疏朗,竖向平和舒缓
        6.1.1.1.3 泉溪潆绕景点散布,竖向南凹北凸
        6.1.1.1.4 以河为导向线状布局,内向空间
        6.1.1.1.5 沿山体主线片状布局,外向空间
        6.1.1.2 自然式布局:功能明确,山水相映
        6.1.2 历史名园空间布局特色
        6.1.2.1 布局规整,手法自然
        6.1.2.2 视线通透,多用对景
        6.1.2.3 泉溪环绕,映带左右
    6.2 掇山理水特色
        6.2.1 假山:就地取材,兼具南北形态
        6.2.1.1 以掇山为主,多土石混合山体
        6.2.1.2 布局相地成山,组合丰富多样
        6.2.2 置石:材质单一,手法简洁为主
        6.2.2.1 置石材质单一,湖石类为主
        6.2.2.2 置石方式以特置、散置为主
        6.2.2.3 多见墙壁置石与山石花台(池)
        6.2.3 理水:泉水为主,多见规整形态
        6.2.3.1 水体动静结合,变化丰富
        6.2.3.2 水岸规整为主,自然为辅
        6.2.3.3 湖面方岛点缀,多见水庭
    6.3 园林建筑特色
        6.3.1 园林建筑整体风格融南贯北
        6.3.1.1 整体形态:稳重不失轻巧
        6.3.1.2 装饰色彩:北色为主,南调为辅
        6.3.1.3 装饰图案:崇儒务实,中规中矩
        6.3.1.4 装饰工艺:木、石、砖雕与彩绘
        6.3.1.5 匾额、楹联与碑文:淡雅朴实
        6.3.2 院落组合严谨活泼,空间景效丰富
        6.3.2.1 强调轴线,布局严谨
        6.3.2.2 因地制宜,布景活泼
        6.3.2.3 组景灵活,景效多样
        6.3.2.4 小院理景简洁、朴素
        6.3.3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各有所长
        6.3.3.1 厅堂类建筑
        6.3.3.2 楼阁类建筑
        6.3.3.3 舫榭类建筑
        6.3.3.4 园亭
        6.3.3.5 园廊
        6.3.3.6 园桥
        6.3.3.7 墙上乾坤
        6.3.3.7.1 墙
        6.3.3.7.2 漏窗
        6.3.3.7.3 洞门与空窗
        6.3.3.8 名园主门
        6.3.3.9 园路铺地
        6.3.3.10 其它建筑
    6.4 园林植物特色
        6.4.1 种类选择
        6.4.1.1 乡土树种构建基调,季相特征明显
        6.4.1.2 引进品种增添风韵,物种丰富多样
        6.4.1.3 园中古树品种丰富,姿态苍劲挺拔
        6.4.2 各园特色
        6.4.2.1 公园型名园植物运用各有所长
        6.4.2.2 历史名园及院落植物具传统韵味
        6.4.3 配置形式
        6.4.3.1 植株姿态自然为主,常见整形修剪
        6.4.3.2 种植形式依据植物特性各有侧重
        6.4.4 特色植物
        6.4.4.1 桧柏(Sabina chinensis)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6.4.4.2 垂柳(Salix babylonica)
        6.4.4.3 荷花(Nelumbo nucifera)
        6.4.4.4 淡竹(Phyllostach-s glauca)
        6.4.4.5 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6.4.4.6 石榴(Punica granatum var.plentiflora)
    6.5 本章小结
7 济南城市名园特色传承之建议
    7.1 特色传承之现实意义
        7.1.1 增强济南市民地域归属感
        7.1.2 保护济南历史古迹与史料
        7.1.3 延续济南地方文脉
        7.1.4 打造济南特色旅游
        7.1.5 丰富园林景观内容
    7.2 特色传承面临的问题
        7.2.1 城市角度:外部冲突不断
        7.2.1.1 园城相互依存关系被撕裂
        7.2.1.2 周边历史环境遭受侵蚀破坏
        7.2.2 自身特性:内部矛盾重重
        7.2.2.1 地方特色把握不足
        7.2.2.2 场地肌理认识不清
        7.2.2.3 古迹保护力度不足
        7.2.2.4 历史资料管理缺乏
    7.3 特色传承之建议
        7.3.1 关注足下文化,尊重地方特色
        7.3.1.1 尊重济南自然环境特色
        7.3.1.2 尊重济南地方文化特色
        7.3.1.3 尊重济南园林艺术特色
        7.3.2 协调整体,彰显特质
        7.3.2.1 协调整体
        7.3.2.1.1 "名园-环境"整合
        7.3.2.1.2 城市规划层面整合
        7.3.2.1.3 与周边环境的整合
        7.3.2.2 彰显特质
        7.3.2.2.1 尊重名园肌理
        7.3.2.2.2 发扬名园气质
        7.3.3 保护古迹,尊重历史
        7.3.3.1 本文"保护"的含义
        7.3.3.2 国际古迹保护经验借鉴
        7.3.3.3 园中古迹保护基本原则
        7.3.3.4 一般性保护策略建议
        7.3.3.5 专项古迹保护策略建议
        7.3.3.5.1 历史名泉保护建议
        7.3.3.5.2 历史名园保护建议
        7.3.3.5.3 对已泯灭景观建议
        7.3.3.5.4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
        7.3.4 顺应时代,适度创新
        7.3.4.1 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
        7.3.4.2 具时代意义的特色传承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一湖碧水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情况的调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级别旅游景区命名规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影.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2]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D]. 毛剑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5(12)
  • [3]桂林主城区山水景观初探[D]. 莫林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4]醴陵市官庄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 冯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3)
  • [5]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6]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 鲍小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D]. 丁妍妍.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D]. 杨黎黎. 重庆大学, 2010(04)
  • [9]句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永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10]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D]. 宋凤.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碧水湖映游人——红湖旅游区发展调查与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