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的状况和趋势(下)(论文文献综述)
李谦[1](2021)在《网络犯罪刑法解释限度研究》文中提出
焦园博[2](2020)在《网络犯罪国际法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娜娃[3](2020)在《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计算机和电信技术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些技术服务于大众,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种新型的犯罪——网络犯罪,如今网络犯罪已经成了世界级难题。为了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对网络犯罪有深入了解,研究它的行为方式,确定它的危害本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俄罗斯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法制建设方面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不断完善国内的法律体系,以《俄罗斯联邦刑法》为重点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具体规制。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俄罗斯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起步比较晚,而且未能随着网络犯罪态势的变化及时更新,很多立法内容目前已经不能满足应对网络犯罪发展变化的需求。在网络犯罪刑法规制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俄罗斯当前的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状况,并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比较法研究,提出完善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建议。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俄罗斯联邦打击网络犯罪的法律框架。目前,在俄罗斯联邦主要依据刑法中的17个条款规定打击网络犯罪的行为,例如非法窃取网络信息、泄露个人秘密以及行业秘密、散布虚假信息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等。在具体罪名归类方面,俄罗斯学者认为可以从网络信息流通、信息设备管理、法律信息保护、信息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经济信息保护这五个角度对俄罗斯现有的网络犯罪刑事立法进行解读。为了对俄罗斯网络犯罪立法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第二章详细分析了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刑罚制度不合理、罪名体系存在缺陷以及犯罪主体和配套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论文第三章采用比较法研究方法,分析对比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俄罗斯的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状况。首先介绍了国际刑警组织对网络犯罪的规制,尤其是关于网络犯罪的类别。接着文章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刑事立法上对网络犯罪的规定。论文第四章在研究俄罗斯目前网络犯罪立法状况以及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完善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完善犯罪主体规定、完善犯罪刑罚规定、明确相关的技术性规则以及加强全球合作。
吕正则[4](2020)在《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智能化趋势的显着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面临着与传统工程环境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在智能环境中,出现软件与硬件加速结合、计算与工程深度融合等显着特征,包括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在宏观战略的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强调计算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性位置。面向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智能环境中的工程师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计算能力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对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中的计算能力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培养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关键。本研究聚焦于“如何系统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重新定义、规划、培养和提升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计算能力?如何系统构建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有效运行,以培养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命题,开展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智能环境中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是什么;(2)当前国内外高校如何进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3)如何系统构建并有效运行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智能化趋势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从工程师培养的视角,对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尚未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借鉴工程知识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计算能力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形成对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并通过企业案例研究、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力求对计算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也为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提供了借鉴。其次,本研究选取国内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深入挖掘当前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在文献梳理提炼计算能力培养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工科专业案例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提炼形成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并归纳总结计算能力培养的要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对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较为体系化的、深层次的理解,亦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体系的衔接形成了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再次,基于计算能力核心要素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本研究提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层面非计算机专业工科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运行、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提炼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关键点,并构建知识模块组合模式、计算情境体验模式、智能产业引领模式三个典型的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深入讨论模式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强调,基于对智能化趋势的特征分析,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构成、开放灵活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提炼形成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和核心要素,丰富和完善了计算能力理论内涵;其二,基于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构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其三,针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出其在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借鉴。
宋彦坪[5](2019)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防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个人信息被赋予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被潜在的利益所诱惑而实施犯罪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尽管我国针对个人信息犯罪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是,由于作案手段越来越多样和新颖,犯罪行为越来越隐蔽,且逐渐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导致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后果愈发严重且危害范围更加广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但对公民个人信息产生了危害,而且与诈骗等其他下游犯罪存在密切关联,其社会危害日益突出。面对这种严峻的犯罪情况,不仅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以及打击的效率堪忧,而且法律对犯罪行为人的惩处力度也较小;政府及行业也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导致个人信息犯罪的成本过低。因此,为减少犯罪分子实施个人信息犯罪的成本,有效治理犯罪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必须综合各层面加强个人信息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不仅要完善法律法规的防控,还要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打击和预防个人信息犯罪。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简要概述。第一节主要论述这类犯罪行为发生的普遍性以及严重性,对现象的分析主要有两点,分为对这类犯罪发生现状的研究和对发展趋势的分析;第二节是论述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之所以泛滥的原因,根据对这类犯罪高发的现象的分析,总结得出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如此多的根本原因就是其犯罪成本低并且收益高;通过分析侵犯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普遍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和泛滥的原因,从而提出个人信息犯罪急需预防和控制的迫切性。第二部分是根据对前一章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防控。第一节论述了我国现有法律的现状及不足,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刑事法律的现状及其局限性和其他相关法律的现状和不足,从而为完善我国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规范奠定基础;第二节论述了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及其对中国法律的借鉴;第三节是在前两节的研究基础之上,注重写如何构建完善的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防控体系,通过提高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打击的司法效率、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使刑法和行政法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更加完备,以此来达到有效的预防犯罪的目的。第三章是在第二章法律防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之外的防控措施。本章第一节论述如何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水平,通过研究当前对个人信息保护能够提供支持的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减少通过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第二节是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机制,建立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专门保护的机构,同时落实好社会各界对个人信息保护应承担的责任。第三节是社会各成员要提高保护意识,社区、学校要发挥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与此同时,公民自身更要提高对个人信息的关注,增强保护个人信息的能力。
张妤婕[6](2018)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犯罪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产生,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从1.0发展到2.0,并朝着3.0迅速迈进,网络空间场域已经形成,与现实空间并列形成了“双层社会”。网络犯罪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发展,如今已具有以网络为犯罪对象、以网络为犯罪工具、以网络为犯罪空间的三个层面的含义。网络犯罪也不再局限于以往只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高智商和高技术犯罪,利用网络实施传统犯罪也被纳入网络犯罪的范畴中。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空间的无国界性特征,使得网络犯罪呈现出有组织性、产业化、国际化、平民化的趋势,犯罪数量直线上升,犯罪规模日益扩大,对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预计的负面影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安全的巨大威胁,是现代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仅仅依靠一国的法律力量根本难以有效遏制和打击。网络犯罪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也针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国际治理机制已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包括国际会议机制、国际组织机制和国际条约机制。虽然三个治理机制对于打击网络犯罪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各自也存在着缺陷。国际会议机制重在立场的表达,为各国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对于形成国际共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务虚”大于“务实”,会议达成的成果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国际组织机制是指一些区域性或全球性国际组织依靠现有的组织平台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领域的规则、标准、制度建设,但也存在着效力范围狭窄、功能性不足的缺点。国际条约机制是指国际社会建立的关于网络犯罪的国际条约,大多为区域性条约。这些条约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避罪天堂”现象,给区域内成员国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条约并非都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具有约束力的条约又因区域性质使得其效力范围狭窄,相关内容过于原则性和框架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条约之间存在“移植”和借鉴现象,造成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此外,由于各国利益诉求的不同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各国竞相争夺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机制密度不断增加使得现有国际治理机制整体呈现碎片化的现象。这种碎片化的治理机制并不适合网络犯罪的全球化性质,仅靠分散性机制很难有效应对网络犯罪带来的挑战,甚至会阻碍网络犯罪的治理。所以在全球层面构建网络犯罪的整体治理机制具有很大必要性,其中制定一个统一的全球网络犯罪公约是最佳选择。但是,国际社会对于建立全球性网络犯罪公约的路径存在分歧,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要求在现有的国际条约基础上建立公约,即推动《网络犯罪公约》全球化,而以中俄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呼吁在联合国框架下重新构建公约。经过分析可知,《网络犯罪公约》在普适性、公平性、适用性方面存在缺陷。并且,根据十几年的签署进程可知,《网络犯罪公约》并不具有全球化的发展前景,推动其全球化不过是将发达国家的规则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制定须以联合国为平台,在各国平等参与的前提下充分协调各国利益冲突,使得公约能够代表最广大国家的利益,以期统一有效地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由于传统法律制度在适用上存在许多问题,公约在内容上须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以解决这些制度的适用困境。中国作为网民数量最多、联网区域最广的网络大国,不仅在国内积极治理网络犯罪,还积极参与网络犯罪的国际治理,身兼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三重身份。作为建立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在参与公约制定时应坚持网络主权原则,并将其作为不可妥协的底线原则,以双多边合作带动全球合作,加快网络强国建设,争取规则制定主导权。本文第一部分对网络犯罪进行了概述,包括其概念、内涵、类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得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现有的网络犯罪国际治理机制,从每个机制的具体表现谈起,分析其对于打击网络犯罪的作用以及存在的缺陷,进而发现现有国际治理机制的碎片化现象,引出网犯罪治理背后的价值冲突;第三部分提出打击网络犯罪应建立一个全球网络犯罪公约,首先从网络犯罪的全球性质、现有治理机制碎片化的内在要求、传统法律制度的适用困境以及现有国际条约的缺陷四方面分析构建立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必要性,其次提出公约的建立应以联合国为平台,然后对应传统法律制度的适用困境提出内容上的建议,最后分析中国在网络犯罪治理上的努力并提出参与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相关建议。
陆健健[7](2017)在《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安全问题本身由来已久,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新时期、新空间、新环境下信息安全领域衍生出的新生领域,核心在于切实把握网络时代的本质规律,厘清网络时代给信息安全带来的根本性影响,继而立足我国各方面现实,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和再研究。今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有鉴于此,本文积极呼应习总书记的科学论断,采取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即网络时代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网络时代给中国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什么?如何体系化的应对威胁?等三个问题,问题之间逐一相扣,环环递进,力求在理论性上兼顾前沿和深度,在实践性上突出落地,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有明确的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关于网络时代本质规律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空间的概念特点入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网络空间外延内涵给出界定。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时代衍生的信息主权、信息边疆、信息国防等诸多新兴概念的基本内涵,梳理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在本质规律基础上,提炼出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即本文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于网络时代带来威胁的问题,本文重点立足实际案例,从潜在、现实和长期三个层面梳理了 12类威胁,涉及产业模式、核心设备、技术标准、思想文化、规则制定、系统运行、体系支撑、网络安全、法理博弈、意识形态、舆情控制、宣传导向等各个方面,基本覆盖威胁程度深、影响大的主要领域,形成了较为具体的问题清单。关于如何系统解决的问题。战略层面在综合比较各类战略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采取“自主合作型”发展战略,以“能够有效保证我国信息空间及空间中各类设施、系统、数据等的安全;能够有力支撑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保证我国网络空间的健康、繁荣、有秩序;能够有力支撑我国整体战略利益的维护和拓展”为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可控等5条战略实现的途径。机制层面,在分析现有机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纵向自上而下,运转顺畅,横向关系清晰,无缝衔接的层级化组织领导机制”;“分类建设针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的管理运行机制”;“在领导体系、资源共享、安防行动、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力量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的军民融合机制”;“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区域合作组织为平台,以立法和国际联合信息空间反恐为载体的国际合作机制”。法律层面,在分析网络时代对信息安全立法冲击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模式,客观审视我国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立法的不足,提出信息安全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模式、基本立法构想等。技术层面,在传统安全防护技术之外,还重点研究了追踪溯源技术和战略威慑技术,力争形成攻防一体的技术体系。人才层面,从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徐才淇[8](2017)在《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是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的生活,也附带各种负面影响,包括违法与犯罪等问题。当今世界已通过网络连接为一个整体,传统型犯罪的网络异化和网络犯罪的跨国特性日趋明显,已然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研究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及其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背景、治理的立场与原则选择、治理机制运行、对策完善、国际化提升等角度深入研究了网络犯罪的治理政策与制度问题,其中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立场和原则选择、对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重笔泼墨,从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新型治理模式、完善预防机制和跟踪回访机制、促进国内法的国际化对接、建立对抗网络犯罪的新技术共同开发机制、建立定期组织国际会议机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治理网络犯罪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撑及政策和制度设计方案。本文共五章内容。第一章通过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炼出网络犯罪的时代特点,从而预测出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即传统犯罪网络化、PC端向移动端过渡、犯罪专业化国际化趋势明显等,为下一步我国选择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作了基础性铺垫。第二章通过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选择的依据分析,从网络犯罪治理的立场选择和价值选择两个角度,对现有治理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后指出:注重人权者选择自治模式,崇尚安全者选择政府主导模式;以自由原则优先则不易维持网络秩序,秩序原则优先则易阻碍网络发展。最终,本文建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兼顾自由和秩序,选择以政府治理为主、自治为辅的治理模式。第三章对我国现行治理模式进行了一个立体剖析,从规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性战略、治理的主体与协作平台、治理模式的运行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所施行的防控型、从严型治理倾向,并分析了我国现行治理模式运行中的障碍,例如权力分散、国际化程度不足、网络监控不足等。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对策,即逐步提升网络犯罪治理软实力,逐步完成现有治理模式中两个治理观念上的转化,进一步完善相关人才储备工作机制,引导发展对抗网络犯罪新技术机制,进一步完善预防及跟踪回访等相关治理机制。第五章则是通过借鉴某些域外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的优势,防范某些域外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的劣势,提出了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提升方法,即积极推动国际立法,积极构建对外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我国网络大国的优势,将中国在现实空间中的政治优势延伸到网络空间,发扬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民族自信,提升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国际化水平,共同建立治理网络犯罪的国际沟通协作新秩序。综上所述,本文对网络犯罪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治理的立场与原则、治理模式、国际化提升方案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剖析和论证,以期有针对性地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进而提升我国乃至世界的网络犯罪治理水平,为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王学光[9](2012)在《计算机犯罪及电子证据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犯罪及电子证据所存在问题的视角对计算机犯罪及电子证据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就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当前信息安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计算机犯罪所获取的电子证据其当前的状况,如电子证据的效力、电子证据的保全、电子证据的证据形式以及电子证据的取证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朱建辉[10](2009)在《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政治、经济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获取计算机犯罪的相关电子数据证据,有效打击计算机犯罪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新的研究方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正是计算机取证技术。目前世界各国对计算机取证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但是传统计算机取证技术局限于事后的静态取证,在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等方面难于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取证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解决静态取证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动态取证系统的设计思想,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动态计算机取证系统”。本系统和传统静态取证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取证工作提前至犯罪行为发生之前和进行过程之中,避免了由于取证不及时所造成的证据链缺失。系统在设计、实现中采用了分布式策略,多方协作,第一时间对涉及犯罪的电子数据证据进行了获取,并安全传输至安全服务器进行保存。有效提高了取证工作的效率,增强了数据证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对比于传统取证技术,阐述了系统的功能与工作流程;对主要功能模块的核心技术的最终实现进行了论述。
二、美国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的状况和趋势(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的状况和趋势(下)(论文提纲范文)
(3)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概述 |
1.1 俄罗斯网络犯罪概述 |
1.1.1 网络犯罪的概念 |
1.1.2 俄罗斯网络犯罪的现状 |
1.2 俄罗斯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 |
1.2.1 联邦法律关于网络犯罪的罪名规定 |
1.2.2 纯正的网络犯罪和不纯正的网络犯罪 |
第二章 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的问题 |
2.1 网络犯罪刑罚制度不合理 |
2.1.1 处罚力度与犯罪获利不成比例 |
2.1.2 刑罚种类比较单一 |
2.2 网络犯罪罪名体系存在缺陷 |
2.3 犯罪主体规定不完善 |
2.3.1 缺乏对单位犯罪的规定 |
2.3.2 缺乏对青少年犯罪的规定 |
2.4 缺少配套的网络犯罪法律规制 |
第三章 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的比较研究 |
3.1 国际刑警组织对网络犯罪的规制 |
3.2 美国对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 |
3.3 英国对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 |
3.4 德国对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 |
3.5 中国对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 |
3.6 对域外网络犯罪法律规制的评析 |
第四章 完善网络犯罪刑事规制的建议 |
4.1 建立健全网络犯罪的法律体系 |
4.2 完善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规定 |
4.2.1 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 |
4.2.2 增加青少年犯罪的规定 |
4.3 完善网络犯罪的刑罚规定 |
4.3.1 提高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 |
4.3.2 推进刑罚种类的多元化建设 |
4.4 明确网络犯罪的技术性规则 |
4.5 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论文致谢 |
(4)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趋势 |
1.1.2 工程师能力要求变化 |
1.1.3 工程师培养模式演变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边界及关键概念 |
1.3.1 计算 |
1.3.2 计算能力 |
1.3.3 工程教育模式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结构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计算相关文献综述 |
2.1.1 计算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
2.1.2 计算相关概念辨析 |
2.1.3 工程师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
2.1.4 本节述评 |
2.2 工程知识体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工程知识体概念内涵探析 |
2.2.2 工程知识体与计算 |
2.2.3 工程知识体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 |
2.2.4 本节述评 |
2.3 工程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工程教育及计算教育发展 |
2.3.2 工程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 |
2.3.3 计算与工程教育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计算能力要素及理论框架研究 |
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
3.1.1 计算能力基本要素提炼 |
3.1.2 研究问题提出 |
3.2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定 |
3.2.3 数据来源 |
3.2.4 数据分析 |
3.3 案例分析 |
3.3.1 案例背景及工程师计算能力要点分析 |
3.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3.4 案例发现与结论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计算能力核心要素问卷调研 |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内容 |
4.1.3 变量测量 |
4.1.4 问卷预调查 |
4.2 样本描述与可靠性检验 |
4.2.1 样本数据 |
4.2.2 项目分析及信度检验 |
4.3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因子分析 |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3.4 结论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
5.1 研究问题提出与相关理论分析 |
5.1.1 研究问题提出 |
5.1.2 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维度提炼 |
5.2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案例样本选取 |
5.2.3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
5.3 高校典型案例分析 |
5.3.1 计算能力培养要点分析 |
5.3.2 高校典型案例内容分析 |
5.3.3 案例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
6.1 关于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考 |
6.2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
6.2.1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目标 |
6.2.2 分析过程 |
6.2.3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小结 |
6.3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
6.3.1 模式一:知识模块组合模式 |
6.3.2 模式二:计算情境体验模式 |
6.3.3 模式三:智能产业引领模式 |
6.3.4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分析 |
6.3.5 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小结 |
6.4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
6.4.1 传统工科转型 |
6.4.2 人工智能及智能相关工科发展 |
6.4.3 面向计算的数理基础培养 |
6.5 本章小结 |
7 完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7.1 制定宏观层面的计算战略规划 |
7.2 产业参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
7.3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深化计算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的系统融合 |
7.4 整合软硬件资源保障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概述 |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象 |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状 |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趋势 |
第二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泛滥的原因 |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诱惑性大 |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查处难 |
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防控 |
第一节 我国现有法律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一、刑法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 |
二、其他法律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 |
三、我国现有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二节 国外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规定及其借鉴 |
一、美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规定 |
二、欧盟的立法规定 |
三、国外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预防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体系 |
一、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
二、完善刑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
三、完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行政处罚 |
四、提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打击的司法效率 |
第三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社会防控 |
第一节 国家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水平 |
第二节 构建个人信息的监管保护机制 |
一、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安全监管部门 |
二、多层面切实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 |
第三节 增强社会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一、社区预防 |
二、学校预防 |
三、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犯罪概述 |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概念 |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 |
二、网络犯罪的内涵 |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类型 |
一、纯正网络犯罪与不纯正网络犯罪 |
二、其他分类 |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特点 |
一、秩序性犯罪占主导地位 |
二、隐蔽性高 |
三、效率高 |
四、产业化 |
五、危害性大 |
第四节 网络犯罪发展趋势 |
一、传统犯罪网络异化程度加深 |
二、网络犯罪跨国化 |
三、向有组织化演进 |
四、犯罪主体多样性与低龄化趋势 |
第五节 网络犯罪成为全球性问题 |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国际治理机制现状 |
第一节 现有国际治理机制 |
一、国际会议机制 |
二、国际组织机制 |
三、国际条约机制 |
第二节 现有国际治理机制的碎片化 |
一、网络犯罪治理机制的碎片化现象 |
二、网络犯罪治理背后的价值冲突 |
第三章 构建打击网络犯罪的全球网络犯罪公约 |
第一节 建立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必要性 |
一、网络犯罪成为全球性问题是现实动因 |
二、治理机制碎片化的内在要求 |
三、传统法律制度的适用困境 |
四、现有国际条约的缺陷 |
第二节 构建全球网络犯罪公约坚持以联合国为平台 |
一、联合国的自身优势 |
二、以联合国为平台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主要内容 |
一、实体规则 |
二、管辖权 |
三、电子证据 |
四、引渡制度 |
五、其他内容 |
第四节 中国与网络犯罪治理 |
一、中国参与网络犯罪治理的表现及变化 |
二、中国参与全球网络犯罪公约的相关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着作或论文 |
致谢 |
(7)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 新时期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
(二) 新规律新威胁下牵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
(三) 新对抗新环境下掌握未来大国博弈主动权的需要 |
二、论文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 |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论文的总体框架与结构安排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论文的主要创新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网络空间和信息安全的特征 |
一、网络空间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 |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
(二) 网络空间的主要特性 |
(三) 网络空间的发展趋势 |
二、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
(一) 信息主权的概念内涵 |
(二) 信息边疆的概念内涵 |
(三) 信息国防的概念内涵 |
三、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 |
(一) 信息海量膨胀,信息处理识别难度大 |
(二) 信息用户数量剧增,信息安全服务对象复杂 |
(三) 信息传递渠道快捷,信息管控难度大 |
(四) 网络空间成为霸权主义发力的新领域 |
(五) 网络空间军事化势头明显 |
四、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一) 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
(二) 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三) 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 |
(四) 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
第二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
一、美长期占据信息技术上游资源,我信息安全存在被釜底抽薪潜在威胁 |
(一) 在产业模式上复制强敌 |
(二) 在基础设备上依赖西方 |
(三) 技术标准上跟随西方 |
(四) 在思想文化上受制西方 |
二、美国正在形成网络空间霸权,我国面临网络被控的现实威胁 |
(一) 我国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中无法发声 |
(二) 我国网络系统存在根本隐患 |
(三) 我国国家运行支撑体系存在较大风险 |
(四) 我国面临被大量渗透的现实威胁 |
(五) 我国在法理博弈中存在劣势 |
三、美国凭借网络实施文化渗透,我政权稳定面临长期威胁 |
(一) 通过社交网站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 |
(二) 培植网络水军控制社情民意 |
(三) 通过反动网站恶意宣传和策动事件 |
第三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支撑 |
一、信息安全战略制定的几点考虑 |
(一) 体系性 |
(二) 借鉴性 |
(三) 针对性 |
(四) 特色性 |
二、信息安全战略模式 |
(一) 信息安全战略的基本类型 |
(二)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模式选择 |
三、信息安全战略目标 |
(一) 防好信息空间 |
(二) 用好信息空间 |
(三) 管好网络空间 |
(四) 支撑其他空间 |
四、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
(一) 积极防御,攻防兼备 |
(二) 打牢基础,体系发展 |
(三) 导向清晰,内外并重 |
(四) 预留弹性,稳定推进 |
五、信息安全战略实现途径 |
(一) 与信息化战略嵌入式推动 |
(二) 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 |
(三) 坚持以自主可控 |
(四) 对现有能力进行挖掘和催化 |
(五)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第四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机制支撑 |
一、组织领导机制 |
(一) 建设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三) 建设思路 |
二、管理运行机制 |
(一) 建设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三) 建设思路 |
三、军民融合机制 |
(一) 建设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三) 建设思路 |
四、国际合作机制 |
(一) 建设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三) 建设思路 |
第五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法律支撑 |
一、网络时代对信息安全立法带来的冲击 |
(一) 信息安全威胁主体多元化 |
(二) 信息安全威胁手段多样性 |
(三) 信息安全威胁行为隐蔽性 |
(四) 信息安全威胁过程不确定性 |
二、美国引领信息安全立法的势头强劲,争夺信息安全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
(一) 法规政策主题明确,法规架构初成体系 |
(二) 建设路线日渐清晰,法规施行延展有序 |
(三) 安全法规多边介入,网络军控预留伏笔 |
三、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现状及不足 |
(一) 缺少针对性的法规依托 |
(二) 推进信息安全科学发展需要顶层法规的支撑和牵引 |
(三) 日趋常态的信息安全行动呼唤完善的制度保证 |
四、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模式 |
(一) 建设指导 |
(二) 基本原则 |
(三) 立法模式 |
五、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基本构想 |
(一) 国际法规构想 |
(二) 国家法规立修构想 |
第六章 中国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 |
一、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
(一) 主机安全技术 |
(二) 网络安全技术 |
(三) 数据安全技术 |
二、追踪溯源技术体系 |
(一) 通用网络追踪溯源技术 |
(二) 匿名网络追踪溯源技术 |
三、战略威慑技术体系 |
(一) 信息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
(二) 威慑反制技术 |
第七章 中国信息安全的人才支撑 |
一、人才结构需求分析 |
(一) 信息安全人才特点 |
(二) 信息安全人才构成分类 |
(三) 信息安全人才素质结构 |
二、人才建设培养模式分析 |
(一) 合理统筹顶层设计,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
(二) 科学探索联培模式,拓宽交流选拔渠道 |
(三) 创新构建管理模式,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英文着作 |
英文论文 |
网络资源 |
(8)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目前研究结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网络犯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局域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
二、传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
三、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
四、互联网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犯罪治理模式分析 |
第二节 当下网络犯罪的新特点 |
一、技术性犯罪让位于秩序性犯罪 |
二、犯罪手段日趋隐蔽 |
三、犯罪动机多元化 |
四、危害程度严重化 |
五、危害后果全球化 |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 |
一、传统犯罪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 |
二、PC端向移动端加速转移 |
三、犯罪手段传播广泛 |
四、向有组织犯罪演进 |
五、不断向监管薄弱地带蔓延 |
六、跨国犯罪更加突出、成为全球公害 |
第四节 网络犯罪公约和相关类国际法文件 |
一、《网络犯罪公约》 |
二、《塔林手册》 |
三、国际立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立场与价值选择 |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的立场选择问题 |
一、自治模式——注重人权者的选择 |
二、政府管理模式——崇尚安全者的选择 |
第二节 网络犯罪治理的价值选择 |
一、自由优先原则 |
二、秩序优先原则 |
三、兼顾自由与秩序的比例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网络犯罪现有治理模式的立体剖析 |
第一节 我国规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性战略 |
一、预防性网络犯罪治理战略在立法层面的体现 |
二、防控性网络犯罪治理战略的尝试 |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主体与协作平台 |
一、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
二、网络犯罪的治理平台 |
三、跨国联合治理机制初现 |
第三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运行 |
一、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运行的前提 |
二、执法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 |
三、治理的信息互通机制 |
四、治理的监督机制 |
五、治理的保障机制 |
第四节 现行治理模式运行的障碍 |
一、我国规制网络犯罪的法律资源严重不足 |
二、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制度障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适时变革 |
一、国本位治理模式向公众参与型治理模式的转换 |
二、运动式治理模式向常态式治理模式观念的转换 |
三、配套制度的配合 |
第二节 引导发展网络犯罪治理技术 |
一、人才库的建立和开发 |
二、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
第三节 网络犯罪预防及跟踪回访机制的完善 |
一、预防机制的完善 |
二、跟踪与回访制度的建立 |
第四节 国际对接机制的建立 |
一、与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治理网络犯罪措施对接 |
二、推动国际治理模式新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 |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域外经验 |
一、网络犯罪治理的优势借鉴 |
二、网络犯罪治理的劣势防范 |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的国际化提升 |
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的趋势 |
二、促进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 |
三、我国治理网络犯罪的国际化优势和民族自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信息安全 |
1.1.2 计算机犯罪 |
1.1.3 计算机犯罪的现状 |
1.1.4 计算机犯罪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计算机取证技术 |
1.2.2 计算机取证技术发展方向 |
1.2.3 动态计算机取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计算机取证技术 |
2.1 计算机取证技术 |
2.1.1 电子数据证据 |
2.1.2 计算机取证工作流程 |
2.1.3 计算机取证基本原则 |
2.1.4 计算机取证的法律问题 |
2.2 计算机取证技术现状 |
2.2.1 国外取证技术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取证技术的研究现状 |
2.3 计算机取证工具 |
2.3.1 证据获取工具 |
2.3.2 证据存储工具 |
2.3.3 证据分析工具 |
2.3.4 证据归档工具 |
第3章 计算机取证系统的概要设计 |
3.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3.2 系统的逻辑架构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章 取证加密传输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日志获取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日志系统研究 |
4.1.2 Windows 系统日志采集的实现 |
4.2 键盘记录设计与实现 |
4.2.1 利用系统钩子实现键盘记录 |
4.2.2 键盘记录的实现 |
4.3 现场证据获取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现场证据主要信息源 |
4.3.2 实现技术及代码 |
4.4 加密传输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SHA512 算法和CRC 校验 |
4.4.2 算法改进及加密过程实现 |
第5章 网络取证机 |
5.1 网络取证机的设计 |
5.1.1 数据包捕获 |
5.1.2 TCP/IP 协议 |
5.1.3 网络数据证据获取 |
5.1.4 数据包解析 |
5.1.5 网络攻击证据的获取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美国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的状况和趋势(下)(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犯罪刑法解释限度研究[D]. 李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网络犯罪国际法治理研究[D]. 焦园博. 湘潭大学, 2020
- [3]俄罗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 娜娃.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 吕正则. 浙江大学, 2020(06)
- [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防控研究[D]. 宋彦坪.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6]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 张妤婕. 苏州大学, 2018(01)
- [7]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 陆健健. 南京大学, 2017(05)
- [8]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D]. 徐才淇.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2)
- [9]计算机犯罪及电子证据相关问题的研究[A]. 王学光. 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ERMI 2012) Volume 5, 2012
- [10]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D]. 朱建辉. 吉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