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山东省发展节水灌溉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褚铄[1](2021)在《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资源形势的日趋严峻,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现阶段在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指导下我国最可行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流域内行政区间的初始水权分配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水权合理流转的最有效途径,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为了合理分配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本文收集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基础资料,分析了南四湖流域研究区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实际状况确定初始水权分配原则、建立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以2018年为基准年,建立不同分配模型对2030年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进行分配。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2018年为现状基准年,预测得到2030年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基本用水权7.71亿m3,流域生产用水权44.5亿m3。(2)基于AHP的模糊物元法计算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分配至行政区的初始水权,得到分配方案为济宁市16.77亿m3、枣庄市14.37亿m3、菏泽市12.80亿m3、泰安市8.27亿m3。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计算得到分配方案为济宁市23.46亿m3、枣庄市9.63亿m3、菏泽市15.20亿m3、泰安市3.92亿m3。(3)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计算模型分配结果与现状分配模式的关联度,构造友好度函数评价分配模型对流域友好程度,对比分析后选择基于熵权的TOPSIS分配模型结果为基础,采用多目标优化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优化后的分配方案为济宁市22.32亿m3、枣庄市5.59亿m3、菏泽市19.82亿m3、泰安市4.48亿m3。(4)综合对比后得到优化后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对于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更加适配。根据优化方案结果建议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中:可保持济宁市现状初始水权分配量;为促进区域综合效益发展,适当增加枣庄市及泰安市初始水权分配量;为解决用水浪费问题,推行节水工作,适当缩减菏泽市初始水权分配量。
王蕾[2](2021)在《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灌溉用水消耗巨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使得原本水资源短缺及浪费的问题更加严峻,尤其是对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愈发深刻。因此,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机制缓解水资源日益突出的用水供需矛盾,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稀缺程度,水价偏低会导致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灌溉水价,借助价格的杠杆作用,对于调节农户的决策行为,促进农业节水的实现,以及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就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经济手段水价为研究目的,以艾比湖流域的农户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对所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河流水系与湖泊面积情况、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首先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及农业灌溉水价现状,发现艾比湖流域水资源使用及水价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入湖水量不足、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价制定不合理,以及水价改革管理不科学。其次以农户作为第一视角,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农户对于水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再运用ELES模型与水价承受能力指数法,探究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试图找出适宜的水价范围标准;并基于农户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确定,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与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灌溉的博弈进行梳理和探讨,并提出适宜流域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64%的农户在水价上涨较大时的决策行为难以改善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艾比湖流域农户对于水价上涨100%时的响应可看出,39%的农户选择了不再种地,转换到其他产业,20%的农户选择了打井,选择改变种植业结构及调整灌溉方式的农户分别占到17%和14%,选择优化农业管理模式和什么都不做,继续种地的农户分别占到6%和5%。影响农户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位置、教育水平及是否打井,其中年龄较大、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农户在水价上涨时更倾向于采取打井措施。可见,农户在水价上涨时所表现出的支付意愿较小,提高水价的幅度较大会降低农户种植的积极性。(2)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范围为600-1082元/hm2,可提升空间为482元/hm2。艾比湖流域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4845元以下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3%,其对灌溉水价无支付能力;年人均纯收入在4845-13780元之间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11%,其有一定的灌溉水价支付能力;年人均纯收入在13780元以上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86%,其对灌溉水价具有支付能力。水价的界限值为1950元/hm2,调整空间的平均值为960元/hm2;单位水价可调整范围在0.11-0.32元/m3之间,平均值为0.18元/m3。结果表明,水价尚有上涨的余地,且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3)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为0.425。艾比湖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较高,其中种植玉米的均值为0.78,种植棉花的均值为0.85,而灌溉用水效率均值较低,其中种植玉米的均值仅为0.44,种植棉花的均值仅为0.41,且均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灌溉水费、水资源短缺与否及灌溉方式对流域的灌溉用水效率产生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而农户年龄、农业劳动力、灌溉面积、非农业收入比例、受教育程度、是否打井及是否为村干部与灌溉用水效率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见,流域的灌溉用水效率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影响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与灌溉管理方面有关。(4)政府在水价制定改革中应纳入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灌溉水价改革作为灌溉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各个参与者间的产权制度及角色安排较为复杂,会对灌溉水价改革的进程产生影响,且农户对灌溉水价改革政策的实施起主导作用。参与节水灌溉博弈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水资源管理组织和用水农户,其中是否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仍然是用水农户。这说明,艾比湖流域水价改革管理应当重视传统利益相关者间水权制度的完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职责分配、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以及农户用水协会组织的建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总结出本研究适宜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保证充足的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农户自主节水意识,保障水价在农户的可承受范围;强化农业用水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节的功能;改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职责;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构建良好的农户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加强协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刘红利[3](2019)在《区域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决策模型研究 ——以汶上县为例》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领域与水权有关的研究与探讨应运而生。近年来,有关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深入,为解决现状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了丰富县域水权优化管理理论,提升县域水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水权管理模式与经验的基础上,以产权理论、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从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着手,对国家水权改革试点县——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的水权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开展汶上县初始水权分配,探索进行水权交易的关键技术模式,探讨交易意愿的决策。通过查阅与水权分配、水权交易相关的文献与专业书籍,依据收集的资料展开定量分析,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依据汶上县当地水资源条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社会经济建设结构与发展情况,合理计算并分配汶上县的区域水权、行业水权、农业用水户水权等指标。特别是在分配农业水权时,考虑到地下水超采区的存在,对农业灌溉用水的亩均用水量进行了适当的压减,从而保证了地下水压采目标的完成。结果表明,分配给汶上县总初始水权量19296.9万m3,占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90.2%,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各行业初始水权分配水量中,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水权分配分别占总分配水量的12.4%、86.0%、1.6%,其中生产用水分配的初始水权水量中,一产、二产、三产用水的比例为93.3:6.3:0.6,体现汶上县作为农业县的特点。(2)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和经济学主体方程,搭建决策模型,通过比较节水成本与节水收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具体水权交易中交易主体双方的交易意愿和可交易水量。结果表明,汶上县可交易水量包含了节水潜力与预留水权水量,为3663.0万m3,将满足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内的交易需求。(3)同时,运用SPSS模型拟合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表达式,求得工业用水的弹性系数,确定交易水价的范围。结果表明,水权购买方的水权交易水价可承受范围为[2.112.64,6.3]元/m3,略高于济宁市的综合工业水价,符合实际情况,结果合理可靠,可为交易决策提供依据。
张彦杰[4](2018)在《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献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资源丰沛,但由于人口多、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我国部分地区严重缺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品质。在我国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由政府投资完成,但大规模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依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会导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进展缓慢、且效率低下。节水灌溉技术的直接使用者与受益者是农户,学者对节水灌溉技术及采用因素研究较为广泛,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投资模式多是通过政府视角进行讨论,很少基于农户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忽略农户承受范围内投资可能性。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条件价值评估理论等理论为指导,构建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支付意愿模型,一方面计算出农户的支付意愿,另一方面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户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强烈,70.82%的农户有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为5533.8元/公顷,种植经济作物平均支付意愿为14905.5元/公顷;种植蔬菜的支付意愿明显高于果树,种植大田作物平均支付意愿为4035元/公顷;2.影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支付意愿水平的主要影素有:(1)家庭特征中:农户的兼业程度、耕地规模、灌溉农田占农田的比例对农户的支付意愿呈显着性负相关,耕地细碎化程度、有效灌溉面积呈显着性正相关;(2)对于节水灌溉灌溉的认知方面:对水资源的感知、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原因多少、了解节水灌溉渠道多少、节约水灌溉的投资方认知等对支付意愿呈显着性正相关,知道节水灌溉方式多少、是否参加节水灌溉相关培训对农户的支付意愿呈显着性负相关;(4)社会网络方面均呈显着性正相关。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农户的水资源紧缺意识与节水意识,重视宣传工作,采用符合农户容易接受的方式、形式,调动农户节水采纳的积极性,使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产出效益有正确的认识与乐观的预期;2.为农户提供技术时,要符合农户实际需求,且提供相应上下游服务;3.给农户创造良好的市场与政策环境,多角度降低农户采用技术的风险与成本,优化技术、减少技术难度,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支付意愿的提高。4.优化农户的种植结构,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有利于提高农户的支付意愿。
田洁玫[5](2018)在《“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粮食安全为目标的耕地保护问题一直是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然面临“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挑战。鹤壁市地处中原经济区与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叠区域,不以牺牲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而“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的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既是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耕地保护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缓解各项建设造成的用地冲突、实现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化”协调发展战略为研究背景,系统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借助3S技术并使用Envi、ArcGIS、IDRISI、Fragstats、SPSS等遥感、地信及数理统计软件工具,在进行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机理分析、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安排及路径开展研究,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三化”协调发展不同阶段的耕地动态变化规律。在1993-2003年的“三化”协调发展形成阶段,研究区耕地数量增加,但整体质量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而在2003-2013年的“三化”协调发展提升阶段,研究区耕地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但整体质量有显着提升;研究区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不仅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差异性,在空间上变异也较明显,耕地数量与质量水平整体上表现为“两县>三区”。鹤壁市耕地动态变化特征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性特点基本吻合,随着“三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利用方式出现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趋势;耕地动态变化规律对未来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耕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耕地动态变化驱动机理。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是鹤壁市20年间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的两大核心驱动力量。基于“三化”协调发展视角可细分为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种植结构与耕地区位水平四项农业发展驱动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农民自身情况两项经济发展驱动因素,此六项因素可视为驱动耕地动态变化的“燃烧物”;耕地相关政策与制度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耕地动态变化“助燃剂”;“三化”协调发展的三项组成要素则是“着火点”,最终促成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而耕地变化最直接的输出结果是产生耕地保护威胁这项“燃烧排放”。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不仅是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耕地保护的必然选择。3.“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将“三化”协调发展形成阶段与提升阶段设定为两种不同情景,应用CA-Markov模型预测比较鹤壁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选择按照“三化”发展提升阶段的既定战略方向发展,则2023年鹤壁市的耕地布局稳定性数量结果与该市未来规划目标相符、空间结果符合“三化”协调发展方向、质量结果可以满足高标准粮田建设需求。然而,鹤壁市未来也存在耕地后备资源紧张与耕地质量退化的风险,可能对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挑战。因此可从政策法规上保障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从资源配置上提高耕地生产效率、从体制机制上协调自然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总体上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可望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4.基于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的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战略。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包括空间、时序与千百万方三个层面内容,各项布局优化结果将影响研究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兼顾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优化结果符合耕地数量与质量保护要求,未入选区域集中在鹤壁市“一核双星”规划周边,土地可用于满足未来工业化与城镇化外扩需求;提升规模连片性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百千万方布局优化结果体现“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原则,有助于稳固规模连片成果并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理顺资源布局与绿色可持续化关系,时序布局优化结果具有“近期试探摸索—中期大量投建—远期稳固提升”特点,能够保障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5.“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保障。为了实现与巩固研究区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成果,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强措施保障:一是推动中低产田改造与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来提升区域耕地质量水平;二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以及农技服务来满足技术服务需求;三是形成高标准粮田示范与创建粮食高产标准化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粮食田间工程、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以及配套灌区续建改造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从法律产权、政策制度、经济机制与管理体制四个层面提出厉行耕地保护、推动农地流转、加强规划调控、完备监管系统、创新投入机制、构建补偿体系、完善政府管理、培育专业组织等具有针对性的保障建议。
苏宏枝[6](2018)在《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其基础性地位仍然不变,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选择。“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农业发展滞后是经济全面发展的短板,应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作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建设稳健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山东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也是农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是农业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因此,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水平情况下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不但能够丰富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还为我省地方政府部门完善农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方法:本文选取2007-2016年山东省17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并运用门槛模型估计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且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山东省东中部地区显高于西部地区;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下呈非线性的双重门槛;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显着稳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加;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东部区域(青岛、烟台、潍坊等)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区域(德州、菏泽、济宁等),山东省东部区域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展的作用下高于山东省西部地区,表明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显着促进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有显着提升。在控制变量中,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但不显着,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山东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昕[7](2017)在《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增效益的艰巨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内在要求。农户作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其生产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成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以此为视角探讨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以演化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发展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在对已有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农户需求是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内在动因,农户生产行为变异引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生产经营变革促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理论假设。以此为起点构建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数和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依托文献数据和实证调查分别对中国农业发展转变历程和当代中国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探寻了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特征和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内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所提的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性验证。基于此,论文进一步以农户需求以起点,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探索了农户生产行为视角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生产行为变异是农业发展转变的微观动力基础。农户生产行为是农户基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具体投入产出活动,农业发展方式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农业发展形态选择,二者分属微观基础和宏观呈现。实践经验和理论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诸多微观主体的生产行为变异。农户组织结构特性与农业生产活动的高度契合,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发展方式之间的博弈均衡构成了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基础。第二,以农户生产行为特征为依据,新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初期、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五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进历程是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发展方式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制度诱致型转变,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取向型转变,以粮食为核心的资源约束型转变,以问题为导向的渐进探索型转变,以工业为先导的多维差异型转变。当代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农业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融合,具有目标取向多维、动力构成综合、参与主体多元等特征。第三,不同因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互有差异。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业发展认知特征和转变绩效认知特征都对农户生产行为具有正向显着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395、0.412、0.586和0.643,且四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其中户主个体特征对其发展认知特征和绩效认知特征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88和0.713,农户家庭特征对二者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是0.543和0.598。第四,农户生产行为视角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应以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为起点,围绕农户的自身需求,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双重作用,建立集激励与约束于一体的调适机制。其中,农户生产行为变异是调适机制的核心主体,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向是调适机制的基本方向,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共同作用是调适机制的依赖路径,多元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调适的作用方式,农户自身需求与农业发展取向的博弈均衡是调适机制的逻辑基础。第五,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取向的农户生产行为调适机制需以乡镇城市化为重点,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增强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诱导力;以农民职业化为核心,提高农民素质,激活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原动力;以发展体制市场化为取向,优化市场环境,重构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驱动力;以农村产业一体化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牵引力;以农业治理法治化为遵循,调整管理方式,规范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约束力。第六,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基于2.3亿农户在中国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论文提出:未来中国农业政策调整重心和方向应逐步转向农户,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度,凸显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不断协调政策与立法的关系,建立农业发展支持的长效机制。
吴强[8](2017)在《田间自动管渠节水灌溉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同时仅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国民生产用水的70%以上,因此,农业节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耕地均采用传统的灌溉方法,即畦灌和沟灌等,灌溉时畦首或沟首渗漏严重,产生深层渗漏,造成水肥的浪费,而畦尾或沟尾处所得到的水分往往不足,致使灌溉均匀度低,水的利用效率低,形成大量的灌溉水浪费。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田间自动管渠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田间管渠系统和水动力系统。其中,所述田间管渠系统,包括供水池、管渠、牵引绳、滑轮、球塞和闸阀;所述水动力系统,包括多级节能水轮机、传动轴、主动轮和从动轮。该装置由管道来水带动多级节能水轮机转动来提供动力,由变速系统将水轮机的转动转换为牵引绳的牵引力,从而带动球塞移动,当管渠中的灌溉水遇到球塞时,会从球塞处开始溢出,从而实现自动节水灌溉的目的。该系统的节水效果明显,比传统灌溉节水19.35%左右,大量节省灌溉用水,有效的节约了我国的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该系统灌水均匀准确,对水质要求不高,基本解决了传统灌溉方式的畦、沟灌水首尾均匀度低,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该系统利用渠道灌溉水作为动力,控制灌溉系统而自动完成灌溉,省去了外加动力、省去了人工灌溉的劳动,解放了劳动力。该系统在农田灌溉方面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具有显着的优势,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楼豫红[9](2014)在《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个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准确评价,是正确认识本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进一步科学规划与建设,更好地推动本区域节水灌溉发展的基础,也是缓解本区域用水紧张局面、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对于推动区域节水灌溉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保证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本文在详细调查2010年四川省不同区域节水灌溉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区域节水灌溉发展的影响因素,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针对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33项指标,建立了区域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筛选出14项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逼近理想解评价法(TOPSIS)、可变模糊评价法(VFT)和集对评价法(SPA)的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四川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处于“较差”水平,各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未来发展潜力较大。(2)3种评价模型对四川省的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真实反映了实际情况。TOPSIS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最为一致;SPA模型计算简便,但对不同区域处在同一等级时其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映节水水平的差异性;VFT模型相对于前两种模型评价结果略偏向好的方面。(3)3种评价模型均可应用于四川省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且均准确了反映四川省区域节水灌溉的整体发展水平。TOPSIS模型评价结果最为准确,VFT模型次之,SPA模型相对较差。TOPSIS模型可以推广应用于不同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4)未来四川省不同节水灌溉区域的发展重点为:盆地腹部区在充分利用当地径流的前提下,从盆周山区调水,抓好大中型灌区与水源工程新建,对已成大中型灌区实施渠道防渗及田间工程配套,并努力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盆周山区重点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已成渠道防渗及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加快新建灌区建设步伐;攀西山地区应加快各类灌区节水改造与水源工程整治,做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西部高山高原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牧区水利建设力度,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并推广管道输水灌溉与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蔡璐遥[10](2013)在《灌区改造中沟道汇流处优化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灌区改造的灌排工程设计中,水面线设计是整个灌排系统的关键任务之一。本论文分析了灌区改造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介绍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状况,针对控制面积和相邻沟道间距对汇水处局部水头损失的影响,选择了龙坝灌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当排水系统控制面积一定时,通过优化调整相邻沟道间距,可以达到汇水处最小的局部水头损失。
二、对山东省发展节水灌溉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山东省发展节水灌溉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候 |
2.1.4 水系河流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流域水资源状况 |
2.1.7 流域现存问题 |
2.2 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原则 |
2.3 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的建立 |
2.4 研究区基础数据 |
2.5 初始水权分配方法 |
2.5.1 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物元法 |
2.5.2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 |
2.6 分配模型结果优化 |
2.7 本章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流域基本用水权 |
3.1.1 流域生活用水权 |
3.1.2 流域生态用水权 |
3.1.3 流域基本用水权 |
3.2 指标权重 |
3.2.1 主观权重 |
3.2.2 客观权重 |
3.2.3 综合权重 |
3.3 现状分配模式 |
3.4 一次分配方案 |
3.4.1 基于AHP的模糊物元水权分配模型 |
3.4.2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水权分配模型 |
3.4.3 合理性分析 |
3.4.4 友好度评价 |
3.5 二次优化方案 |
3.6 初始方案与优化方案对比分析 |
3.6.1 关联度比较 |
3.6.2 友好度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4.1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探讨 |
4.1.1 分配层次探讨 |
4.1.2 分配方法探讨 |
4.2 评价方法探讨 |
4.3 分配方案探讨 |
4.4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2)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研究 |
1.2.2 农户承受能力及水价变动的影响研究 |
1.2.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河流水系及湖面面积 |
2.1.4 土地利用结构 |
2.1.5 社会经济 |
2.1.6 农业发展 |
2.2 研究方法 |
2.2.1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2.2.2 农户对于水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 |
2.2.3 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 |
2.2.4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5 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博弈 |
2.3 数据来源 |
2.3.1 数据搜集 |
2.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1.1 入湖水量分析 |
3.1.2 用水总量分析 |
3.1.3 用水指标分析 |
3.1.4 水质评价分析 |
3.1.5 水库建设分析 |
3.2 农户的基本情况 |
3.2.1 各行政分区基本情况 |
3.2.2 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 |
3.3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3.3.1 农业灌溉水价构成 |
3.3.2 农业灌溉水价定价 |
3.4 农业灌溉水价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入湖水量不足 |
3.4.2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
3.4.3 农业灌溉水价制定不合理 |
3.4.4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不科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比湖流域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
4.1 水价上涨的响应评估 |
4.2 农户响应的影响因素 |
4.2.1 变量选择的基本情况 |
4.2.2 影响农户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 |
4.3 农户对于水价上涨心理承受能力的讨论 |
4.3.1 农户决策行为对于水价改革的影响较为重要 |
4.3.2 水价上涨幅度较大不利于提升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
4.3.3 农户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整体有待提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比湖流域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 |
5.1 农户整体收支和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情况 |
5.1.1 农户整体收支情况 |
5.1.2 农户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情况 |
5.2 农户支付能力水平的界定标准 |
5.3 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 |
5.3.1 水费支出水平情况 |
5.3.2 农户用水户可承受水价范围 |
5.4 水价标准的调整空间 |
5.5 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经济承受能力的讨论 |
5.5.1 现行农业灌溉水价偏低 |
5.5.2 农户对农业灌溉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6.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测定 |
6.1.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与统计 |
6.1.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测算 |
6.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 |
6.2.1 影响因子变量选取与统计 |
6.2.2 影响灌溉用水效率的具体因素 |
6.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
6.3.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偏低 |
6.3.2 农业灌溉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博弈 |
7.1 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 |
7.1.1 传统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情况 |
7.1.2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区分及界定 |
7.1.3 水价改革前后利益相关者的具体作用 |
7.2 灌溉的节水博弈 |
7.3 水价改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7.3.1 传统利益相关者间的水权制度不健全 |
7.3.2 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职责分配不明确 |
7.3.3 节水灌溉技术有待提升 |
7.3.4 农户用水协会组织的建立有待加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保证充足的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
8.2 提升农户自主节水意识,保障水价在农户的可承受范围 |
8.3 强化农业用水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节的功能 |
8.4 改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职责 |
8.5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8.6 构建良好的农户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加强协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区域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决策模型研究 ——以汶上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度背景 |
1.1.2 资源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初始水权分配 |
1.3.2 水权交易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水利建设现状 |
2.1.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1.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
2.1.6 其他基础资料 |
2.2 资料审查 |
2.2.1 一致性 |
2.2.2 可靠性 |
2.2.3 代表性 |
2.3 初始水权分配方法 |
2.3.1 初始水权分配设计思路 |
2.3.2 子区、水源、用户的划分 |
2.3.3 分配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2.3.4 分层级初始水权分配 |
2.3.5 分行业初始水权分配 |
2.4 初始水权交易决策模型构建思路 |
2.4.1 水资源经济学理论 |
2.4.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3 决策模型主体框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初始水权分配方案 |
3.1.1 可分配水量分析 |
3.1.2 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适宜性评价 |
3.1.3 行政分区初始水权分配 |
3.1.4 生活初始水权分配 |
3.1.5 农业初始水权分配 |
3.1.6 行业初始水权分配 |
3.1.7 分水源初始水权分配 |
3.2 可交易水权量计算结果 |
3.2.1 交易量与交易支出分析 |
3.2.2 交易意愿与决策选择分析 |
3.2.3 优化生产分析 |
3.2.4 可交易决策量预测结果 |
3.3 水权交易价格计算结果 |
3.3.1 交易水价下限 |
3.3.2 交易水价上限 |
4 讨论 |
4.1 讨论 |
4.2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献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节水灌溉技术 |
2.1.2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 |
2.1.3 支付意愿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2 条件价值评估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2.3 相关文献研究 |
2.3.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投入的文献回顾 |
2.3.2 节水灌溉行为文献研究 |
2.3.3 支付意愿文献研究 |
3 调研方案设计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献县概况 |
3.1.1 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节水灌溉现状 |
3.2 献县推广节水灌溉的必然性及面临困境 |
3.2.1 献县推广节水灌溉的必然性 |
3.2.2 献县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所面临的困境 |
3.3 调研问卷情况和调查数据来源 |
3.3.1 问卷设计和调研数据来源 |
3.3.2 调研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
3.4 农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1 农户个体特征 |
3.4.2 农户家庭特征 |
3.4.3 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及作用的认知 |
3.4.4 关于节水灌溉技术风险认知 |
3.4.5 农民社会网络情况描述统计 |
3.4.6 农户支付意愿基本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支付意愿实的证分析 |
4.1 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1.2 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详细摘要 |
(5)“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三化”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
二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三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
四 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一 研究区域概况 |
二 研究数据来源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涉及的基本概念 |
一 “三化”协调发展相关概念 |
二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 系统科学理论 |
二 耕地保护理论 |
三 布局优化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 “三化”协调发展与耕地保护 |
二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 |
三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与“三化”协调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框架结构 |
二 研究框架内容 |
第三章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历程的研究阶段分析 |
一 “三化”协调发展历程划分 |
二 研究区时段选择与阶段确定 |
三 研究区“三化”协调发展阶段概况 |
第二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
一 遥感影像选择与预处理 |
二 遥感影像解译分类过程 |
三 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
一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体系 |
二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分析 |
三 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耕地变化规律总结 |
一 “三化”协调发展形成阶段耕地变化规律 |
二 “三化”协调发展提升阶段耕地变化规律 |
三 “三化”协调发展下的耕地变化规律总结 |
第四章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耕地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变量提取及标准化处理 |
一 耕地变化的因变量提取 |
二 耕地变化的自变量提取 |
三 变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二节 耕地变化驱动模型分析 |
一 耕地变化驱动模型选择 |
二 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分析 |
三 耕地质量变化驱动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一 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因素分析 |
二 基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
三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结 |
第四节 基于耕地变化驱动机理的耕地保护问题思考 |
一 耕地变化驱动机理总结 |
二 耕地保护相关问题思考 |
第五章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 |
第一节 模拟预测方法及精度检验 |
一 模型方法选择 |
二 模型方法原理 |
三 模型实现与模拟精度 |
四 历史情况与精度验证 |
第二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情景模拟预测 |
一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阶段的情景设定 |
二 情景I:基于“三化”协调发展形成阶段的预测 |
三 情景II:基于“三化”协调发展提升阶段的预测 |
四 基于两种情景模式的模拟预测结果比较 |
第三节 基于情景模拟预测结果的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 |
一 耕地布局稳定性数量分析 |
二 耕地布局稳定性空间分析 |
三 耕地布局稳定性质量分析 |
四 耕地布局稳定性分析总结 |
第四节 基于布局稳定性分析的耕地可持续利用探究 |
一 耕地稳定性面临风险挑战 |
二 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探究 |
第六章 “三化”协调发展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分析 |
第一节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目标要求及过程方法介绍 |
一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具体目标 |
二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达标要求 |
三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实现过程 |
四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方法原理 |
第二节 “三化”协调发展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一 基于双重目标对接的指标选择 |
二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指标处理 |
三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权重确定 |
第三节 基于“三化”协调发展的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结果 |
一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水平测算 |
二 高标准粮田空间布局优化结果 |
三 高标准粮田时序布局优化结果 |
四 高标准粮田百千万方优化结果 |
第四节 基于布局优化结果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
一 兼顾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
二 提升规模连片性与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三 理顺资源布局与绿色可持续化关系 |
第七章 “三化”协调发展下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原则 |
一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
二 科学布局、协调推进 |
三 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
四 多措并举、综合优化 |
第二节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现状 |
一 主要制约因素 |
二 潜力提升基础 |
第三节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措施 |
一 耕地质量保障措施 |
二 技术服务保障措施 |
三 粮食生产保障措施 |
四 基础设施保障措施 |
第四节 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建议 |
一 法律产权层面 |
二 政策制度层面 |
三 经济机制层面 |
四 管理体制层面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作用理论模型方面的研究 |
1.2.2 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作用关系研究 |
1.2.3 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障碍因子分析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基础理论 |
1.4.1 农业现代化内涵 |
1.4.2 经济增长理论 |
1.4.3 二元体系理论 |
1.4.4 区域整体理论 |
1.4.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5 主要创新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山东省经济增长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1 山东省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
2.1.2 山东省经济增长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
2.2.1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2.2.2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 |
3.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3.1.1 被解释变量选取与说明 |
3.1.2 解释变量选取与说明 |
3.1.3 门槛变量选取与说明 |
3.1.4 控制变量选取与说明 |
3.1.5 数据来源 |
3.2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 |
3.2.1 构建DEA模型 |
3.2.2 产出变量与投入变量选取 |
3.2.3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4.1 面板门槛模型 |
4.1.1 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门槛作用机制梳理 |
4.1.2 构建面板门槛模型 |
4.1.3 显着性检验及置信区间 |
4.2 门槛估计与检验 |
4.2.1 门槛效果自抽样检验 |
4.2.2 门槛估计值与置信区间 |
4.3 门槛模型估计结果与作用机理分析 |
4.3.1 门槛参数回归结果及作用机理分析 |
4.3.2 扩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对策及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5.2.2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农业现代化差距 |
5.2.3 提高金融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
5.2.4 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7)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1.1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 |
1.1.1.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 |
1.1.1.3 中国农业发展地位愈加突出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2 适应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
1.1.2.3 丰富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 |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1.1 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
1.4.1.2 研究观点的时代性 |
1.4.1.3 研究方法的多维性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农户生产行为 |
2.1.2 经济发展方式 |
2.1.3 农业发展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演化经济学思想 |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农业发展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
2.3.2 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 |
3. 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逻辑 |
3.1 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特征与变异规律 |
3.1.1 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特征 |
3.1.2 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内在规律 |
3.2 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逻辑 |
3.2.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框架 |
3.2.2 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
3.2.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构成 |
3.3 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
3.3.1 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发展方式的逻辑——历史启迪 |
3.3.2 农户组织结构与农业生产特性的契合——现实考量 |
3.3.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复杂性的微观成因——理论视角 |
3.3.4 发展方式转变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要求——时代命题 |
3.3.5 农户个人利益诉求与国家的战略取向——博弈均衡 |
4.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与规律 |
4.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历程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基础 |
4.3 新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 |
4.3.1 建国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式(1949~1978年) |
4.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式(1978~1992年) |
4.3.3 市场经济确立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式(1992~2004年) |
4.3.4 工业反哺农业时期的农业发展方式(2004~2012年) |
4.3.5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方式(2012年至今) |
4.4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与规律 |
4.4.1 以农户为主体的制度诱致型转变 |
4.4.2 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取向型转变 |
4.4.3 以粮食为核心的资源约束型转变 |
4.4.4 以问题为导向的渐进探索型转变 |
4.4.5 以工业为先导的多维差异型转变 |
5.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 |
5.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量评价依据与原则 |
5.1.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指标构成与权重 |
5.1.2.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指标构成 |
5.1.2.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指标赋权 |
5.1.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方法选择 |
5.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实证分析 |
5.2.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测算结果 |
5.2.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多维解析 |
6.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与趋势 |
6.1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条件 |
6.1.1 农业生产能力显着增强 |
6.1.2 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
6.1.3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
6.1.4 内部发展机制更加完善 |
6.1.5 外部环境条件更为宽松 |
6.2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挑战 |
6.2.1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
6.2.2 农业效益持续下降 |
6.2.3 农业结构矛盾突出 |
6.2.4 创新驱动动力不足 |
6.2.5 农业发展任务艰巨 |
6.3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目标 |
6.3.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
6.3.2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经营的现代化 |
6.3.3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利用的现代化 |
6.3.4 转变农业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管理的现代化 |
6.4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特征 |
6.4.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取向的多维性 |
6.4.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
6.4.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动力构成的综合性 |
7.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农户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7.1 农户生产行为调查的基本状况 |
7.2 农户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特征 |
7.2.1 受访农户家庭特征 |
7.2.2 受访农户户主特征 |
7.2.3 农户农业发展认知特征 |
7.2.4 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
7.3 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7.3.1 基本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设 |
7.3.2 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与构建 |
7.3.3 调查样本信度与效度检验 |
7.3.4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及评估 |
7.3.5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及分析 |
8.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创新与策略选择 |
8.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
8.1.1 农户生产行为多元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假设 |
8.1.2 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思路 |
8.2 农户生产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 |
8.2.1 乡镇城市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诱导机制 |
8.2.2 农民职业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动力机制 |
8.2.3 农业市场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运行机制 |
8.2.4 产业一体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牵引机制 |
8.2.5 路径法治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约束机制 |
8.3 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策略选择 |
8.3.1 确立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重心 |
8.3.2 明确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取向 |
8.3.3 加强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执行 |
8.3.4 协同农业发展政策与立法关系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农户生产行为调查问卷 |
(8)田间自动管渠节水灌溉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简介 |
1.2.2 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1.2.3 国内外节水灌溉设备的现状 |
1.3 管渠灌溉系统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发现的问题展望 |
1.6 研究的方法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创新点 |
2 自动管渠灌溉装置结构设计及其运行原理 |
2.1 设计思路 |
2.2 结构设计 |
2.3 工作原理 |
2.4 管渠灌溉系统的参数调节 |
2.5 管渠灌溉系统的部件结构 |
2.5.1 多级节能水轮机的设计 |
2.5.2 传动系统的设计 |
2.5.3 管渠槽的设计 |
2.5.4 供水池的设计 |
2.5.5 施肥罐的设计 |
3 管渠灌溉装置的性能测试 |
3.1 测量工具 |
3.1.1 水轮机流量测量 |
3.1.2 管渠溢出流量测量 |
3.1.3 管渠中灌溉水流速测量 |
3.1.4 多级节能水轮机转速 |
3.1.5 球塞承受水压力测试 |
3.1.6 多级节能水轮机的扭矩 |
3.2 性能测试及结果 |
3.2.1 多级节能水轮机测试 |
3.2.2 球塞水压力及摩擦力测试 |
3.2.3 管渠测试 |
3.2.4 综合测试 |
4 自动管渠灌溉装置田间测试 |
4.1 田间基本情况 |
4.2 管渠灌溉的的灌水质量评价 |
4.2.1 三种灌溉方式对节水效果的影响 |
4.2.2 三种灌溉方式与灌溉均匀度关系 |
4.2.3 三种灌溉方式对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的影响 |
5 管渠灌溉的特点 |
5.1 灌水质量好 |
5.2 水流推进速度快 |
5.3 对灌溉水质要求不高 |
5.4 使长畦田(沟)灌水方便快捷 |
5.5 节水效果明显 |
5.6 节能、投资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可行性 |
6.2 结论 |
6.3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历程 |
1.3 区域节水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评价指标与方法 |
2.1 节水灌溉及其发展水平的内涵 |
2.2 影响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
2.3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5 逼近理想解评价方法 |
2.6 可变模糊评价方法 |
2.7 集对分析 |
2.8 主成分分析法 |
2.9 均值标准差分级法 |
2.10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区域工程节水评价 |
3.1 评价区域概况及节水工程现状 |
3.2 区域工程节水评价体系的构建 |
3.3 四川省工程节水逼近理想解评价 |
3.4 四川省工程节水可变模糊评价 |
3.5 四川省工程节水集对评价 |
3.6 结果分析 |
3.7 小结及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农艺节水评价 |
4.1 农艺节水技术 |
4.2 四川省农艺节水技术应用及指标体系构建 |
4.3 四川省农艺节水逼近理想解评价 |
4.4 四川省农艺节水可变模糊评价 |
4.5 四川省农艺节水集对评价 |
4.6 结果分析 |
4.7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灌溉管理节水评价 |
5.1 我国灌溉管理现状与改革 |
5.2 灌溉管理节水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
5.3 四川省灌溉管理发展评价指标分析 |
5.4 灌溉管理节水逼近理想解评价 |
5.5 灌溉管理节水可变模糊评价 |
5.6 灌溉管理节水集对评价 |
5.7 评价结果分析 |
5.8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
6.1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6.2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主成分提取及权重 |
6.3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逼近理想解评价模型构建 |
6.4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构建 |
6.5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集对评价模型构建 |
6.6 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7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四川省区域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
7.1 节水灌溉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7.2 四川省区域未来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
7.3 保障措施 |
7.4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灌区改造中沟道汇流处优化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灌区重要性及问题 |
1.1.1 灌区对农业的重要性 |
1.1.2 灌区存在的问题 |
1.2 灌区改造的发展趋势 |
1.3 优化理论的应用发展 |
1.4 论文的目的和内容 |
2 灌区改造的基本理论 |
2.1 熟悉灌区基本情况 |
2.1.1 灌区概况 |
2.1.2 自然条件 |
2.1.3 基础设施状况 |
2.1.4 灌区所处地区的人口状况及材料情况 |
2.1.5 其他设计参数 |
2.2 灌区规划 |
2.3 灌溉制度制定以及供水平衡分析 |
2.3.1 灌溉保证率的选取 |
2.3.2 中稻灌溉制度 |
2.3.3 冬小麦灌溉制度 |
2.3.4 灌区供水平衡分析 |
2.4 排涝工程设计 |
2.4.1 排涝设计标准 |
2.4.2 排水沟布置原则 |
2.4.3 排涝模数及流量确定 |
2.4.4 排水沟的纵横断面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 |
3.1 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 |
3.2 典型灌区情况分析 |
3.3 建立典型区数学模型 |
3.3.1 模型简介及建模思路 |
3.3.2 优化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优化算法及结果分析 |
4.1 遗传算法 |
4.2 流程图 |
4.3 计算过程 |
4.4 优化结果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社会实践情况 |
致谢 |
四、对山东省发展节水灌溉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D]. 褚铄.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D]. 王蕾. 新疆大学, 2021
- [3]区域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决策模型研究 ——以汶上县为例[D]. 刘红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献县为例[D]. 张彦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5]“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鹤壁市高标准粮田布局优化研究[D]. 田洁玫. 郑州大学, 2018(11)
- [6]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及对策研究[D]. 苏宏枝. 山东理工大学, 2018(01)
- [7]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高昕.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7)
- [8]田间自动管渠节水灌溉装置的研究[D]. 吴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9]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楼豫红.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灌区改造中沟道汇流处优化设计分析[D]. 蔡璐遥. 西华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