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丹,王涛[1](2021)在《我国能源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之困与法治保障》文中指出我国能源开发中存在严重的水安全风险。能源开发中水资源保护的法治困境主要包括:能源和水资源分部门管理导致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缺乏系统化发展理念;能源政策法律对确保生态环境用水考虑不足;能源开发缺乏对水质和水量的统一考量。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推动能源开发中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系统化,在制定能源开发政策法律时增加关联性条款,发挥软法的作用加强能源开发中的流域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强化能源开发中水质与水量的协同监管共4个方面关于我国能源开发中水资源保护的法治保障建议。
广州市人民政府[2](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规[2021]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6月25日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刘思源[3](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孔波[4](2021)在《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文中认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修建是为了缓解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陕西关中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缺水问题,工程将汉江水跨流域调至渭河关中平原,届时将形成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水源联合调配的格局。其中,跨流域多水源的径流规律分析、水资源优化调配是该工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论研究了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的径流规律、水资源优化调度与合理配置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汉江和渭河主要水库、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周期性、趋势性、变异性特征,揭示了研究区的径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流域的径流都存在周期性变化,都呈现减小趋势,都存在变异;(2)采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揭示了汉江、渭河流域径流的丰枯遭遇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流域丰枯同步的概率皆大于丰枯异步的概率,不利于调水,经过一致性修正,发现变异后两个流域丰枯同步的概率减小,丰枯异步的概率增大,径流变异对调水有利;基于层次交集、最小平方逼近和权重平均等综合方法,选取了跨流域典型年,选取的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偏枯水年、枯水年分别为:1983年、1992年、2008年、1997 年、1971 年;(3)建立了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自迭代法和改进布谷鸟算法求解模型,获得了调水量、发电量、耗电量多目标的最优解集曲线和非劣解集,揭示了调水、发电与泵站耗能之间博弈关系,结果表明:总调水量满足多年平均调水量15亿m3的要求,电站的多年平均发电量大于泵站的多年平均耗电量;(4)考虑多水源、多用户建立并求解了引汉济渭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破解了跨流域调水过程中多水源、多用户的配置难题,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建成后,受水区的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基本满足,但二产、三产缺水程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三产,中水回用可以有效的满足生态用水。
孔谷雨[5](2021)在《私设暗管排污和不规范设置排污口事实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日常执法检查发现,某公司生产废水原水暂存池西南角有一根排放管,该管道沿厂区围墙脚向东延伸,中间有三通接头将该管道走向一分为二,一条管道设置阀门1,接通软管,软管的排放端在该公司设施排放口附近;另一条管道设置阀门2直接与排放水暂存池接通,检查时上述阀门1、2均关闭,软管上有落叶,软管和管道均无明显排水痕迹。现场打开阀门1和阀门2,生产废水确实可通过软管、管道排放。执法人员随即展开调查,该公司负责人称:2018年租赁场地进行生产,上述管道为之前企业设置的,公司从未使用过。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6](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海政发[2021]5号各相关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2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桑盛[7](2020)在《煤层隔水覆岩裂隙自愈演化和渗流容限机制》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植被生长依赖于浅表水的保持,煤炭开采将造成地表生态的恶化。浅表水保持的两个关键地质结构分别是:土壤与岩体阻隔层。植被生长在土壤中,且土壤是浅表水主要的存储与流动空间。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局部上覆泥岩的含水率增加至饱和,使得弱胶结泥岩层内的裂隙逐渐闭合,岩体阻隔层仍然具有阻隔水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满足植被生长所需浅表水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伊犁地区浅表水漏失容限,得到了上覆泥岩浸水后的力学变化特性,分析了泥岩裂隙的闭合机理和影响因素,建立了裂隙泥岩渗流—应力耦合模型,解析了泥岩层采动裂隙自愈演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考虑裂隙张闭的渗流实验系统具有测量范围广、时间长、稳定性好、不易堵塞、容许含固体颗粒流体进行实验的特点,满足实验需要。红砂岩裂隙渗透性在长时恒定围压下基本不变。含水率越高,泥岩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越小,粘弹性越明显。泥岩含水率与裂隙法向应力越大,含裂隙泥岩试样渗透系数衰减越明显。含裂隙泥岩试样的渗透系数随时间呈指数减小,减小幅度达到两个数量级以上。应力是裂隙自闭合的必要条件。当裂隙法向应力大于2.02.5MPa时,泥岩裂隙快速地完全闭合。水对泥岩的剥蚀作用、水对泥岩的软化作用和泥岩的蠕变都促进裂隙的闭合。(2)粗糙裂隙的闭合机理为裂隙壁面的相对位移。设计MATLAB程序提取实验岩样CT断层扫描信息并三维重构贯通裂隙,利用重构模型计算模拟裂隙闭合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前者略大于后者。裂隙粘弹性变形后的最终结果通过改变泥岩弹性模量的方式计算。计算显示泥岩的软化作用对裂隙闭合起主要作用,蠕变作用更进一步促进裂隙闭合。剥蚀作用后裂隙开度略有减小,但不发生量级变化,而水化和蠕变作用后的裂隙开度则减小一个量级以上。(3)裂隙泥岩渗流—应力耦合模型考虑了泥岩的软化、膨胀和裂隙开度变化等因素。裂隙开度变化对泥岩块体渗透系数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耦合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和MATLAB平台模拟计算基质应力场和裂隙渗流场,计算误差小于5%。饱和泥岩基质的膨胀变形与其软化后受应力的弹性变形存在竞争关系。非贯通裂隙使更多的泥岩基质膨胀软化,对泥岩块体渗透系数的影响达到了一个数量级。(4)浅表水的漏失容限受地表土层类型、厚度、相互位置、饱和度以及降水的影响。当粉质亚粘土或粉质重粘土的厚度较大且分布在土覆层上部时,土壤含水量始终满足伊犁地区草地植被生长,不依赖于上覆岩层的隔水性。一定工况下,阻隔层裂隙自愈作用可减小上覆岩渗透系数,阻碍浅表水漏失,无过度失水和水源补给的情况下可促进地表植被恢复。必要的修复措施(包括灌溉、注浆等)可以有效减小或者防止地表植被的退化。论文有图78幅,表14个,参考文献203篇。
李玲[8](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程相鑫[9](2020)在《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生态,公众活动的载体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我国而言,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的理论和优秀案例为中国城市滨水空间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地方依然忽略了自然环境,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在规划上过分强调人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严重干扰了生态平衡。本文通过对德国空间规划法和生态规划理论的学习,梳理了德国生态规划历程,总结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阶段,即自然顺从,自然对立和自然和谐三个阶段,总结出当下应该对自然抱有的态度。了解德国空间规划法,从另一方面为中国的滨水规划提供新思路。结合以德国罗斯托克港口滨水更新为主的案例,分别从水域生态空间发展演变、水域空间格局建构、流域文化保护和水域生态技术四方面分析了罗斯托克滨水生态更新。在水域空间生态发展演变中通过对罗斯托克旧城区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罗斯托克空间现状的发展历程,分析罗斯托克的建筑功能现状、景观现状和驳岸现状,为接下来的罗斯托克生态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在水域空间格局建构中阐述了罗斯托克的下瓦尔诺滨水更新方案,即基于生态的复合型港口滨水更新,包含了港口码头,滨水小区,城市公园,桥域空间和城市生态区等内容,并从抗洪设计和港口入口这两点对其港口微观进行补充。在流域文化保护中,建立生态廊道,整合下瓦尔诺景观格局,将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共同组成下瓦尔诺景观格局;改善港口亲水空间,将港口码头,滨水小区和城市绿地等外部空间进行设计,构建港口亲水体系;对罗斯托克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整合城市结构,恢复旧有景观格局,整改后的下瓦尔诺地区将作为罗斯托克的城市名片而存在。本文汇总了生态规划中需要利用的生态技术和理论,通过罗斯托克滨水更新和其他实际案例的展示,体现出现代生态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中国当前面临的水土失衡,公众公共空间被侵占,同时城市水域空间土地使用性质单一以及港口滨水区只做工业用途等种种问题,结合德国滨水规划经验总结出相应对策。
栗欣如[10](2020)在《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是社会、经济和生态连接的重要纽带,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老问题交织,水利绿色发展和水安全受到不同程度地威胁。因此,破解水利发展困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迫在眉睫。从绿色发展视角审视水利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水利绿色发展理论,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借助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冷热点分析和空间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在构建水利绿色发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明确了水利绿色发展定量化测算方法,揭示了2010-2017年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区域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差异,探讨了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选择。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阐明了水利绿色发展内涵特征,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在梳理文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水利绿色发展的内涵。以“开发-利用-效益-监管”为主线总结了水利绿色发展的“五化”内涵特征,即水资源合理化开发、高效化利用、水利生态化输出、人文化效益和常规化监管。在此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维度和输入-响应-输出维度双维度关联的分析框架。(2)提出了水利绿色发展维度关联指标评价矩阵,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测算模型。基于水利绿色发展的“五化”核心内涵和双维度关联关系,将水利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提炼了能表征经济-社会-生态维度和输入-响应-输出维度信息及其关联关系的17项综合指标,建立了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关联指标评价矩阵。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水利绿色发展的双维度关联特性,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定量测算模型,用以测度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来表征区域水利绿色发展水平。(3)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且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格局。201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增率为16.1%。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态势。研究期内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全局莫兰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水利绿色发展冷热点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和湖北一直处于热点区,新疆、青海、西藏一直处于冷点区。(4)知识动机和资源动机对水利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对水利绿色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在中部和西部呈现负向影响;科技创新因素在东部和西部产生正向作用,在中部作用方向为负。人均水资源量仅在中部地区产生了正向作用。控制变量废水中COD排放强度在东、中、西部地区对水利绿色发展均产生负向作用,说明环境规制对水利绿色发展具有稳定的推动作用。其余控制变量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促进水利绿色发展的方式应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施策。(5)建立了水利绿色发展实现机制,提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水利绿色发展的实现需要水资源合理化开发机制、高效化利用机制、生态化输出机制、人文化效益机制和常规化监管机制的耦合交互。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利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加强水利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引导和文化塑造,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导向;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技术,推进水资源绿色循环发展;明确利益相关者责任,综合考虑诉求,实施共同参与管理策略。完善水资源绿色发展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保障体制。主要创新点:(1)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提出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双维度定量评估方法。(2)提出了省域尺度的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时空差异和演变特征。(3)揭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
二、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能源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之困与法治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我国能源开发中水资源保护的法治困境 |
(一)能源和水资源分部门管理导致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缺乏系统化发展理念 |
(二)能源政策法律对确保生态环境用水考虑不足 |
(三)能源政策法律缺乏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关联性规定 |
(四)能源开发缺乏对水质和水量的统一考量 |
三、我国能源开发中水资源保护的法治保障之完善 |
(一)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推动能源开发中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系统化 |
(二)在制定能源开发政策法律时增加关联性条款 |
(三)发挥软法的作用加强能源开发中的流域生态环境用水保障 |
(四)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强化能源开发中水质与水量的协同监管 |
结 语 |
(3)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案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壤植被 |
2.2.3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
2.5.3 水土流失现状 |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
2.6.4 区位特殊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1 VAR模型介绍 |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3.3 模型参数估计 |
3.3.4 模型检验 |
3.4 脉冲响应 |
3.5 方差分解 |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
4.1 模型基本原理 |
4.1.1 TOPMODEL模型 |
4.1.2 WAS模型 |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
4.4.1 拓扑关系 |
4.4.2 数据基础 |
4.4.3 模拟验证 |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模型框架 |
5.1.2 模型原理 |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5.4 调控情景设置 |
5.4.1 多元情景分析 |
5.4.2 调控情景设置 |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5.1 目标函数 |
5.5.2 约束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
6.1.2 ε占优策略 |
6.1.3 NSGA-Ⅱ算法 |
6.1.4 模型求解流程 |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3 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研究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汉江流域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资源量 |
2.1.4 降水蒸发 |
2.2 渭河流域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河流水系 |
2.2.3 水资源量 |
2.2.4 降水蒸发 |
2.3 调水工程基本资料 |
3 跨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丰枯遭遇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径流特征分析方法法 |
3.1.2 丰枯遭遇分析方法 |
3.2 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
3.2.1 汉江径流的演变特征分析 |
3.2.2 渭河径流的演变特征分析 |
3.3 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1 汉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2 渭河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3 渭河与汉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跨流域典型年选择研究 |
4.1 典型年选择方法 |
4.1.1 层次交集法 |
4.1.2 最小平方逼近法 |
4.1.3 基于熵权的权重平均法 |
4.2 层次交集法选择典型年 |
4.3 最小平方逼近法选择典型年 |
4.4 基于熵权的权重平均法选择典型年 |
4.5 推荐典型年 |
4.6 本章小结 |
5 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模拟调度 |
5.2.1 调度节点图 |
5.2.2 模拟调度模型 |
5.2.3 模型求解方法 |
5.2.4 调度结果分析 |
5.2.5 典型年的调水结果分析 |
5.3 泵站-水库-电站群联合调度 |
5.3.1 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5.3.2 模型求解方法 |
5.3.3 调度结果分析 |
5.3.4 典型年的调水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受水区水资源的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
6.1 供需水预测 |
6.1.1 需水预测 |
6.1.2 供水预测 |
6.1.3 供需平衡分析 |
6.2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
6.2.1 模型构建思路 |
6.2.2 单水源配置模型 |
6.2.3 单水源配置模型求解 |
6.2.4 多水源配置模型 |
6.2.5 多水源配置模型求解 |
6.3 水资源合理配置成果分析 |
6.3.1 配置成果 |
6.3.2 配置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多目标优化调配方案评价研究 |
7.1 评价方法 |
7.1.1 单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7.1.2 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7.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7.2 调度方案评价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2 调度方案评价 |
7.3 配置方案评价 |
7.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2 水量配置方案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私设暗管排污和不规范设置排污口事实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案情分析 |
案件启示 |
(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1概述 |
1.1规划背景 |
1.2区域概况 |
1.2.1区位条件 |
1.2.2社会经济 |
1.2.3行政区划 |
1.3上位规划概要 |
1.3.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1.3.2海淀区分区规划 |
1.3.3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1.3.4北京市中心城排水防涝系统规划 |
1.4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
1.4.1海淀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1.4.2海淀区园林绿化系统规划 |
1.4.3海淀区河湖蓝线规划 |
1.4.4相关规划评价 |
2基础条件与问题分析 |
2.1基础条件 |
2.1.1生态要素 |
2.1.2水文气象 |
2.1.3水文地质 |
2.1.4地形地势 |
2.1.5地表岩性 |
2.1.6地下水位 |
2.1.7城市开发情况 |
2.1.8现状下垫面 |
2.1.9河湖水系 |
2.1.10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2.2问题分析 |
2.2.1水安全 |
2.2.2水环境 |
2.2.3水生态 |
2.2.4水资源 |
2.2.5水文化 |
3规划总则 |
3.1编制目的 |
3.2规划范围 |
3.3规划期限 |
3.4规划依据 |
3.4.1法律法规 |
3.4.2政策文件 |
3.4.3规范标准 |
3.4.4相关规划及方案报告 |
3.5规划原则 |
3.6规划适用条件 |
4规划目标 |
4.1规划目标 |
4.1.1总体目标 |
4.1.2建设目标 |
4.2规划指标 |
4.2.1指标体系 |
4.2.2指标说明 |
5海绵自然空间规划布局 |
6海绵城市功能分区 |
6.1海绵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1海绵生态敏感性分析 |
6.1.2海绵生态敏感性评价 |
6.2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划定 |
6.3海绵城市功能分区管控策略 |
6.3.1地表水源保护区 |
6.3.2自然本底保护区 |
6.3.3海绵生态缓冲区 |
6.3.4水系功能改善区 |
6.3.5城市建设提升区 |
7海绵城市管控规划 |
7.1管控单元划分 |
7.1.1管控单元的划分原则 |
7.1.2管控单元划定 |
7.2管控单元指标分解 |
7.2.1指标分解思路 |
7.2.2指标确定依据 |
7.2.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确定 |
7.3源头管控建设指引 |
7.3.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
7.3.2改造项目 |
8海绵城市系统规划 |
8.1水安全保障规划 |
8.1.1规划目标 |
8.1.2规划标准 |
8.1.3防洪体系构建 |
8.1.4排水防涝体系构建 |
8.2水环境改善规划 |
8.2.1规划目标 |
8.2.2地表水功能区划 |
8.2.3水环境控制单元污染物削减目标 |
8.2.4污水处理厂站规划 |
8.2.5污水管网规划 |
8.2.6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
8.3水生态修复规划 |
8.3.1规划目标 |
8.3.2规划标准 |
8.3.3河湖水系蓝线划定 |
8.3.4河湖生态补水规划 |
8.3.5水生态修复规划 |
8.3.6滨水区建设控制规划 |
8.3.7生态廊道建设 |
8.4水资源利用规划 |
8.4.1雨水利用规划 |
8.4.2再生水利用规划 |
8.5水文化发展规划 |
8.5.1规划目标 |
8.5.2水文化空间格局 |
8.5.3水文化保护与展示 |
9近期建设规划 |
9.1建设目标 |
9.2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
9.2.1近期建设重点区域选择原则 |
9.2.2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
9.3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
9.3.1确定原则 |
9.3.2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
10规划衔接 |
10.1分区规划衔接 |
10.2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 |
10.3相关规划衔接 |
10.3.1绿地系统规划衔接 |
10.3.2道路交通规划 |
10.3.3河湖水系规划衔接 |
10.3.4水务基础设施规划衔接 |
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1.1资金保障体系 |
11.1.1完善区级财政投资 |
11.1.2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整合现有资源 |
11.1.3创新投融资机制 |
11.1.4建立适宜的费价制度 |
11.2综合管理体系 |
11.2.1加强分工协作 |
11.2.2强化海绵城市全过程管控 |
11.3标准规范体系 |
11.4技术创新体系 |
11.4.1开展技术研发 |
11.4.2培育技术团队 |
11.5监测评估体系 |
附件1 |
海淀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
一、总体目标 |
二、工作原则 |
三、工作任务 |
四、保障措施 |
附件 |
海淀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一、联席会议职责 |
二、成员单位 |
三、各成员单位职责 |
四、工作机制 |
附件2 |
海淀区“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计划 |
1建设背景 |
2编制目的 |
3编制依据 |
3.1法律法规 |
3.2政策文件 |
3.3规范标准 |
4编制范围及实施期限 |
4.1编制范围 |
4.2实施期限 |
5建设目标 |
6建设任务 |
6.1基本情况 |
6.1.1建成区面积 |
6.1.2排水分区 |
6.2海淀区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6.2.1海淀区现状达标区域 |
6.2.2海淀区现状达标比例 |
6.3建设任务计划 |
7项目安排 |
7.1项目选择原则 |
7.1.1结合发改委储备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指标 |
7.1.2统筹水务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
7.1.3加强浅山地区雨洪收集利用,流域统筹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
7.1.4集中区域建设,达标同时形成连片示范效应 |
7.1.5完善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创新投融资渠道 |
7.2建设项目类型 |
7.3项目建设标准 |
7.3.1建筑与小区类项目 |
7.3.2道路与广场类项目 |
7.3.3公园与绿地项目 |
7.4项目实施安排 |
8建设项目库 |
8.1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改造项目 |
8.1.1建筑与小区改造目标 |
8.1.2海绵型建筑小区改造项目 |
8.2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改造项目 |
8.2.1道路与小区改造目标 |
8.2.2道路与广场改造项目 |
8.3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改造项目 |
8.4浅山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工程 |
8.4.1浅山雨水利用建设目标 |
8.4.2浅山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项目 |
9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
10实施效益 |
11保障体系 |
11.1项目推进保障 |
11.2优化管理体系 |
11.3项目资金保障 |
(7)煤层隔水覆岩裂隙自愈演化和渗流容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浸水泥岩的基本力学特性 |
2.1 浸水泥岩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
2.2 浸水泥岩的蠕变特性 |
2.3 考虑裂隙张闭的渗流实验系统 |
2.4 裂隙张闭和渗流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3 泥岩裂隙闭合机理和影响因素 |
3.1 泥岩CT扫描与裂隙几何形状重构 |
3.2 泥岩软化作用对裂隙闭合的影响 |
3.3 粘弹性泥岩裂隙闭合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裂隙泥岩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4.1 水浸入泥岩基质的深度 |
4.2 裂隙泥岩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4.3 单裂隙泥岩渗透率动态变化 |
4.4 泥岩裂网渗透性演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脆弱区浅表水的漏失容限 |
5.1 采区浅表水保持因素分析 |
5.2 土覆层浅表水漏失机理 |
5.3 采动影响土覆层漏失容限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采动裂隙自愈演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
6.1 伊犁矿区地质资料 |
6.2 现场工况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
1.2.5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非农化 |
2.1.2 粮食生产用水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
4.2.5 生态环境保护 |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我国水域空间设计发展背景 |
1.1.2 国外水域空间设计发展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3.1 概念释义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德国生态城市河滨空间发展演变及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2.1 发展演变过程 |
2.1.1 自然顺从阶段 |
2.1.2 自然对立阶段 |
2.1.3 自然和谐阶段 |
2.2 发展动因 |
2.2.1 观念的改变 |
2.2.2 生态理论的发展 |
2.2.3 行动纲领的确立 |
2.3 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2.3.1 城市生态规划 |
2.3.2 景观生态规划 |
2.3.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罗斯托克瓦尔诺水域生态空间发展演变 |
3.1 区位与背景 |
3.1.1 规划区域的位置 |
3.1.2 历史发展概述 |
3.2 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现状分析 |
3.2.1 空间和土地使用现状 |
3.2.2 交通现状 |
3.2.3 滨水生态景观现状 |
3.3 罗斯托克生态更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整体性的水域空间格局建构 |
4.1 国外其他港口滨水更新案例分析 |
4.2 规划背景及核心思想 |
4.2.1 规划背景 |
4.2.2 规划的核心思想 |
4.3 下瓦尔诺地区更新内容 |
4.3.1 打造新的整体结构 |
4.3.2 规划区周边分析 |
4.3.3 基于整体性的生态方案规划 |
4.3.4 下瓦尔诺周边交通规划 |
4.4 罗斯托克下瓦尔诺港口节点做法 |
4.4.1 罗斯托克港口入口设计到城市港口建议 |
4.4.2 强化安全措施(罗斯托克城市港口的风暴潮保护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机更新的流域文化保护 |
5.1 历史文化现状 |
5.1.1 历史 |
5.1.2 罗斯托克下瓦尔诺河城市肌理 |
5.2 流域文化景观建设 |
5.2.1 整合下瓦尔诺滨河区与景观格局 |
5.2.2 改善瓦尔诺河沿岸亲水公共空间 |
5.2.3 创造瓦尔诺河景观标志 |
5.3 罗斯托克瓦尔诺河滨遗产保护 |
5.3.1 罗斯托克港口工业区保护 |
5.3.2 瓦尔诺河旧有历史景观保护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恢复理论的水域生态技术应用 |
6.1 建设生态绿地 |
6.1.1 生态绿地系统 |
6.1.2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
6.2 保护生态湿地 |
6.2.1 国外保护湿地进展 |
6.2.2 生态湿地设计与改造准则 |
6.3 强化污水处理 |
6.3.1 雨水处理 |
6.3.2 中水处理 |
6.4 海绵城市的雨洪处理 |
6.4.1 雨洪处理多尺度构建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对中国港口型城市水域空间规划的启示和展望 |
7.1 中国港口滨水区生态规划面临的挑战 |
7.1.1 生态建设问题 |
7.1.2 规划缺乏整体战略 |
7.1.3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缺乏 |
7.1.4 公众参与不足 |
7.2 国内城市港口滨水改造 |
7.2.1 大连港滨水更新 |
7.2.2 青岛港滨水更新 |
7.3 对中国港口滨水区的生态规划对策 |
7.3.1 功能混合的港口滨水土地利用模式 |
7.3.2 整合历史景观,保护港口工业遗产 |
7.3.3 整体的规划观 |
7.3.4 以生态恢复为导向的生态规划机制 |
7.4 确定设计遵从自然的设计观 |
7.4.1 基于环境生态学因势利导的规划 |
7.4.2 多因子综合研究 |
7.5 启示和展望 |
7.5.1 主要结论 |
7.5.2 创新点 |
7.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水利发展基本态势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进展 |
2.1.1 研究现状 |
2.1.2 研究进展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水利绿色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
3.1 水利绿色发展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
3.1.1 水利的概念 |
3.1.2 水利绿色发展的概念 |
3.1.3 相关概念辨析 |
3.2 水利绿色发展特征 |
3.3 水利绿色发展的内涵 |
3.3.1 合理化开发 |
3.3.2 高效化利用 |
3.3.3 生态化输出 |
3.3.4 人文化效益 |
3.3.5 常规化监管 |
3.4 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解析 |
3.4.1 经济-社会-生态维度 |
3.4.2 输入-响应-输出维度 |
3.4.3 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关联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指标构建与评价 |
4.1 基于双维度关联的水利绿色发展评价方法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数据来源 |
4.2 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模型构建 |
4.2.1 权重的确定 |
4.2.2 模型构建 |
4.3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指数 |
4.3.1 水利绿色发展的分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
4.3.2 水利绿色发展分维度指数 |
4.3.3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
5.1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演变 |
5.1.2 双维度空间分布格局 |
5.1.3 水利绿色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
5.2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总体空间异质演变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总体空间异质性 |
5.2.3 空间热点演变特征 |
5.3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空间分异主控因子分析 |
5.3.1 主控因子识别方法 |
5.3.2 子系统层主控因子 |
5.3.3 指标层主控因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1.1 变量选取及研究争论 |
6.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1.3 模型介绍 |
6.2 东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中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模型选择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西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5 三大区域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 |
7.1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理论思路和逻辑 |
7.2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构成 |
7.2.1 合理化开发机制 |
7.2.2 高效化利用机制 |
7.2.3 生态化输出机制 |
7.2.4 人文化效益机制 |
7.2.5 常规化监管机制 |
7.3 水利绿色发展实现机制的运行机理 |
7.4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
7.4.1 绿色发展意识导向:加强水利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引导和文化塑造 |
7.4.2 创新科学技术驱动:加强水利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水资源绿色循环发展 |
7.4.3 利益相关者共建: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享共建策略 |
7.4.4 综合管理体制保障:完善水资源绿色发展管理制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能源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之困与法治保障[J]. 白丹,王涛. 学术探索, 2021
- [2]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S2)
- [3]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D]. 孔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私设暗管排污和不规范设置排污口事实辨析[J]. 孔谷雨. 中国环境监察, 2021(05)
- [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1)
- [7]煤层隔水覆岩裂隙自愈演化和渗流容限机制[D]. 桑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9]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程相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D]. 栗欣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