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将建古贝壳堤展示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韩璐[1](2019)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生态系统着称,孕育了许多珍稀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内的古泻湖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在京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资源无度的索取破坏了贝壳堤、牡蛎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古泻湖面积锐减、生境破碎化严重。科学合理修复保护区生态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古海岸遗迹成因及保护现状的研究,讨论遗迹的保护重点和科学价值。研究表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32种,其中世界分布型最多;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35种,占天津观测种的56%,其中大部分为候鸟和旅鸟;水生动物中野生种较少;其他动物均为小型动物。保护区内生态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强。基于保护区实际调查情况构建景观评价体系,以层次模型来分析和评价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其中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因子得分最高。但是水体条件、植被覆盖度、物种丰富度和保护现状均较差。本文结合核心区及缓冲区的具体水文和动植物条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保护区生态修复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利用水质净化、岸线改造等方式改善湿地水文,对水文条件加以修复;依据植被的调查结合景观修复手段,修复其原有的景观生态功能;根据动物种类和生境条件结合水文和植物修复,创建动物栖息环境使动植物和谐共处,增加生物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教育、生态监测和参观路线规划等方式对保护区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实现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郝卫国[2](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冯嘉星[3](2017)在《基于软件模拟的日照因子生境分区研究 ——以西安建大校园建筑环境绿地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绿地的生态建设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校园绿地属于城市附属绿地,校园绿地相比其他附属绿地绿地率较高、并且有专人管理、假期相对其他时间段人对绿地干扰较少,利于植物自我修复,并且校园绿地在教学示范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附属绿地,尤其是校园绿地在建设时更应该注重其生态效益。如今国内外对于绿地生态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内容针对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较多,对于微观层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生境营造就是针对场地生态建设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本文在生境营造、气候气象学相关理论,数字景观学相关理论研究下,对日照因子生境分区的理论分区进行相关研究,利用软件模拟的方法确定光因子生境类型划分的理论依据具体划分方法。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门花园、东楼花园为实践基地,对场地中光照因子生境分区进行观测实验,验证理论分区的合理性。西安地区光因子生境分区,以日照时长进行生境类型划分结果为:全阳生区(日照时长6h以上)、建筑半阳生区(日照时长4-6h)(包括建筑东照半阳生区、建筑西照半阳生区)、建筑半阴生区(日照时长为2-4h)、建筑全阴生区(日照时长0-2h),植物阴生区(日照时长为0-4h)、植物半阳生区(4-6h),其中建筑半阴生区和半阳生区合为相对阴生区;以光合有效辐射进行生境类型划分结果为:场地中日均光合有效辐射根据计算机模拟,小于或等于1.5×106 J/m2的区域划分为阴生区;介于1.5-4.5×106 J/m2的区域划分为中生区(其中1.5-2.5×106 J/m2为半阴生区,2.5-4.5×106 J/m2为半阳生区);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大于或等于4.5×106 J/m2的区域为阳生区。场地的生境对于种植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生境类型适合不同的群落生长。本文主要针对校园中的绿地生境类型,在现有的生境营造理论下,对生境因子中的光照因子进行进一步研究,明确了在场地生境类型划分时如何进行光照因子类型划分,确定了光照因子类型划分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大学校园绿地生境营造理论。为下一步的场地设计、植物群落种植等相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郁恒恒[4](2017)在《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建筑类文本翻译 ——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作品集》英译报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日益深入,翻译需求也逐步扩大。据《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翻译服务重心自2011年起转向中译外,且中译外比重越来越高。本文选取的翻译实践文本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相关,内容涵盖较为全面。该文本材料中谈及了一些建筑术语以及相关的建筑手法和理念,另外,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建筑的审美效果等。因此,此类文本的汉译英,既要体现一定的专业性,例如,建筑术语及表达的准确翻译;又要遵循译入语的规范,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表达习惯和接受范围,以便于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和传递其中的审美效果。所选材料属于应用型文本。本论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文本层面探讨建筑类应用型文本的英译。源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同时具有一定的表达和呼唤功能。研究发现,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体现文本的各种功能。为传递源文本的核心信息,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如:重组,具体化,注释等。同时,为符合目标文本的表达规范,译文使用了一些衔接词和衔接手法。本论文共有五个章节,分别为任务描述,任务过程,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和总结部分。论文的研究结果说明文本类型理论对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孙贺[5](2013)在《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滨海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与重要的生存环境。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滨海湿地保护认识不足以及过渡地开发与利用,导致其退化损失严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湿地生态系统急需得到恢复和保护。近年来,滨海湿地实验区作为我国滨海湿地开发与利用的区域,其生态化建设进程与规模扩大和发展快速相比严重滞后。某些滨海地区湿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成为了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本文以滨海湿地实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探索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以实现滨海湿地实验区建设的生态化,促进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滨海湿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实验区位于保护区与外界周边地区的交错地带,边缘效应显着,生态系统脆弱,有别于一般性区域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本文运用实证调查、分析比较、多学科交叉及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遵循调查——研究——实践的研究过程展开研究工作。论文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和具体案例,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分析人们利用滨海湿地实验区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阐述探索适合滨海湿地特征的规划理论与方法的迫切性。其次,本文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化规划设计本质的实际出发,解析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内涵;明确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生态化价值取向和评价准则;通过研究与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建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提出基于CA模型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从方法论的角度,本文以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为基础,建构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适于不同地域环境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的湿地利用模式选择与适应滨海湿地生态特征的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途径两个方面。论文结合已建立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调整理论模型中的约束性因素,提出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生态策略,即自然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策略、人工系统的生态设计策略和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有机组织策略。最后,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运用提出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应用到具体的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基于系统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知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课题,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建构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建立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提出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滨海湿地区域的生态规划设计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以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搭建了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的基础性框架和平台,试图通过滨海湿地实验区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迈入更深、更广的领域做出有益的探索。
杨雪[6](2012)在《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要素系统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特色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较为显着的特征,然而,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出现了老城市的特色不断丧失,新城市缺少特色的发展窘境。沿海河口港城市因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识别性较强的地域特征成为我国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并且,随着其向海岸推移的发展趋势,临海新区也逐渐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又一重心,成为对外展现城市特色的窗口以及继承老城区特色文脉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系统了解和总结国内外的城市特色相关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河口港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归纳了其城市特色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同时,从物质要素、意识要素和产业要素三个层面分别总结了生成其城市特色的关联要素系统。而后,通过对特色鲜明的国内外河口港城市及新区的案例研究,从对老城区城市特色的继承和自身城市特色的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其城市特色的总体策略框架和理念。此外,考虑到研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在总结生成天津滨海新区的物质要素、意识要素和产业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联要素系统的城市特色的塑造、挖掘和保护方案,并从城市规划和非城市规划的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提升其城市特色的总体策略。
孙奎利[7](2012)在《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着名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当中。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享有城镇化产生的利好成果的同时,将其负面效应最小化,是城市规划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引导下,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10年,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辖区九大城市掀起了绿道建设的热潮。自此,广东率全国风气之先,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绿道建设的序幕。对天津而言,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津滨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天津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天津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城市建设也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更为凸显,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大,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渐强烈等。为了构建天津市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天津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天津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此本文展开了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本文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缺失、绿道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四个方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了绿道建设在构建天津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系统规划在规划目标、依据、层次、内容及建设实践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及绿道规划的相关理论依据,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第三,立足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针对天津与北京、廊坊、沧州、唐山等相邻周边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域绿道的构建达到优化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和结构的目的。同时,针对市域绿道的属性特征、概念、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和界定,并根据绿道的属性特征,将天津市域绿道划分为运河型、交通型、湿地型、产业型四大类。在综合考虑市域范围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河流湿地、交通及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天津市域现状地理空间,结合天津各区县绿地系统和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叠加法中的空间叠加法(overlay),辅以多因子评价以及德尔菲专家评分法,对市域绿道选线的空间适宜度进行定量分析,在绿道选线模型引导下提出了天津市域范围由5条主线、7条连接线、30条支线和3800平方公里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天津市域绿道总体规划布局,并针对城际交界绿道、运河文化绿道、交通链接绿道、海岸旅游绿道、湿地联络绿道五条市域绿道主线的特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及服务人口进行详细说明。第四,综合分析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天津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环外地区发展现状、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外环线交通流量、居民出行范围及相关规划等七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外环线绿带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外绿带的设计构想。同时在环城游憩带理论指导下,结合环外地区的现状土地利用、环外组团布局、河流水系分布、郊野公园选址等资源要素条件,界定并分析了环外绿道的概念及规划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第五,以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作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天津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及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存在问题,提出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同时,针对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与换乘接驳问题,提出了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以期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缓解最后一公里出行矛盾。最后,为了更好完善优化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作者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建设相结合、组织编制环渤海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李思璐[8](2012)在《高速公路环境振动对古遗址影响及屏障隔振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古建筑(遗址)受轨道交通振动影响的减振理论及技术研究”(编号:S2011040004020),以广明高速路穿过古椰贝丘遗址为项目依托,配合我省对广东佛山高明古椰贝丘遗址的保护和将建古椰贝丘遗址展览区的实际需求,本论文开展针对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对遗址影响及减振技术的基础性研究,获得了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的特点,给出了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作用下隔振屏障数值分析参数的选择方法,总结出了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隔振屏障技术参数的初步选择范围,使古遗址免受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的破坏,为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的研究课题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借助现场实测-有限元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弹性半空间内波传理论,探讨了振动波在土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及屏障隔振机制和方法,为论文后续分析参数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2、由于广明高速路段刚开通,车流量少,但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如果目前选用广明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作为实测对象不具有代表性,故选取华南快速干线(土华段)作为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测试的对象,分析总结出了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性。结果表明:振动幅值随距离增加总体呈减小趋势;各测点处振动加速度振级为竖向大于水平向,水平垂高速路向大于水平顺高速路向;三个方向振动能量主要分布在40Hz以下,高频部分比低频部分衰减更快,这说明低频振动相对于高频振动传播更远。3、进行现场排水沟隔振效果测试,分析得出其隔振效果明显,且隔振效果竖向优于水平向。4、应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屏障隔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在土层中的传播与衰减,研究隔振沟在不同参数下的隔振效果,给出了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的隔振沟模型参数。分析表明:当模型长度和深度方向的尺寸达到感兴趣的剪切波波长s的1-1.5倍时,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填充沟屏障远场隔振时,柔性材料优于刚性材料。
张蕊[9](2011)在《海口城市色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作为门户城市的海口市也逐渐暴露出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地将海口市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宜居宜游城市,如何将海口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用最简洁的方式传达出来,成为了海口市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城市色彩景观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其重要的视觉美学意义和地域文化蕴涵逐渐在城市规划中受到重视。与以往从空间和形体上大规模地进行规划改造不同,城市色彩景观以色彩为切入点,以城市景观环境为研究点,通过多学科的理论支持,从宏观的、城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最终可以创造一个既统一和谐,又展现特色的宜人景观。本文以海口市为研究范围,以城市色彩景观为研究对象,以色彩学、色度学、色彩心理学、色彩地理学、景观学和建筑学等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资料文献的整理,深入挖掘自然地理因素、历史人文因素和城市发展因素对海口市的城市色彩景观形成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海口市包括建筑立面、道路广场、城市家具、植物色彩、交通工具等在内的城市色彩景观现状的实地调研,掌握海口市色彩景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现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给予相应的改善对策;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提出海口市色彩景观规划控制的总原则,并以此为依据,尝试提出针对海口市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色彩景观定位。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将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引入到海口市的整体规划当中去,为未来的海口市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法,充分将海口市的地域文化、资源环境展现出来,促进海口市人文环境的保护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建设,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
张丹[10](2010)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 ——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自然功能,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旅游功能,湿地在世界范围内充当着重要旅游资源的角色。此外,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湿地具有特殊的特点,他们与宗教和宇宙的信仰有关,构成了审美学灵感的源泉,并形成了地方重要传统的基础。?由于湿地丰富的综合功能,给湿地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地旅游目前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逐渐兴起的湿地活动使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倡导和谐、绿色、环保的湿地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总结定义、提出模式、研究机制、思考路径。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湿地旅游和湿地生态旅游差别,总结出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含义,倡导人们将湿地旅游延伸为绿色旅游,与湿地共存共荣,协调发展。第二部分,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首先,在调查湿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法,结合国标中《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的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对七里海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七里海湿地为五级旅游资源,不但有很高的景观视觉美学价值,而且蕴涵着极高的科研文化价值,具备了厚实的生态旅游资源基础。其次,通过SWOT分析和网络问卷调查,对影响七里海湿地开发的各个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第三部分,探讨了机制的含义,在本文中,我们把机制定义为旅游开发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基于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尝试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框架。第四部分,初步提出了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方法即路径,提出了三大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地质科普类、历史文化类及休闲度假类。
二、天津将建古贝壳堤展示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将建古贝壳堤展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湿地修复案例与分析 |
1.4.1 美国大沼泽地修复 |
1.4.2 盐城湿地保护区修复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发展与研究 |
2.1 保护区地理概况 |
2.1.1 位置特征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地质地貌 |
2.2 保护区历史发展 |
2.2.1 人类迁移史 |
2.2.2 渤海海侵史 |
2.2.3 天津成陆史 |
第3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 |
3.1 保护区贝壳堤特征分析 |
3.1.1 贝壳堤的形成特征 |
3.1.2 贝壳堤的保护价值 |
3.2 保护区牡蛎礁特征分析 |
3.2.1 牡蛎礁的演化特征 |
3.2.2 牡蛎礁的保护价值 |
3.3 保护区古泻湖特征分析 |
3.3.1 古泻湖的演化特征 |
3.3.2 古泻湖水资源状况 |
3.4 保护区植物特征分析 |
3.4.1 种质资源调查 |
3.4.2 植物区系分析 |
3.4.3 植被演替规律 |
3.5 保护区动物特征分析 |
3.5.1 鸟类资源 |
3.5.2 其他动物资源 |
3.5.3 湿地生态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综合评价 |
4.1 保护区评价发展与利用 |
4.2 AHP法构建 |
4.2.1 AHP法研究原理 |
4.2.2 层次模型构建 |
4.3 评价原则及标准 |
4.3.1 评价原则 |
4.3.2 构建层次模型 |
4.3.3 构建判断矩阵 |
4.3.4 层次权重结果分析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修复和利用 |
5.1 保护区修复原则 |
5.1.1 划分保护区域 |
5.1.2 恢复湿地水系 |
5.1.3 维持原有物种 |
5.1.4 保持原有土层 |
5.1.5 动物资源保护 |
5.1.6 合理规划利用 |
5.2 保护区湿地水系修复 |
5.2.1 湿地水系规划 |
5.2.2 湿地水质修复 |
5.2.3 湿地岸线改造 |
5.3 保护区植物群落修复 |
5.3.1 植物种子库 |
5.3.2 植物规划 |
5.3.3 植物封育管理 |
5.4 保护区动物群落保护 |
5.4.1 鸟类资源保护 |
5.4.2 其他动物资源保护 |
5.4.3 构建湿地生态链 |
5.5 保护区的合理利用 |
5.5.1 环境教育 |
5.5.2 科学研究 |
5.5.3 生态监测 |
5.5.4 社区参与 |
5.5.5 旅游构想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保护区植物物种调查 |
附录 B 保护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
致谢 |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样本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维度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框架图示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景观规划 |
2.1.2 文化特色保护 |
2.2 理论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3 本研究的视角 |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
3.1 面临问题 |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
3.2 基本特征 |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
3.3 重建路径 |
3.3.1 城镇化整理型 |
3.3.2 易址迁建型 |
3.3.3 保留发展型 |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
4.1 乡村类型 |
4.1.1 环城地区 |
4.1.2 远郊平原地区 |
4.1.3 山地生态地区 |
4.1.4 滨海地区 |
4.2 梳理整合 |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
4.3.1 乡村景观感知 |
4.3.2 乡村景观评价 |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
5.1 保护面临问题 |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
5.2 乡村景观变迁 |
5.2.1 明显的突变性 |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
5.3 保护准则 |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
5.4 保护策略 |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
6.1 规划设计原理 |
6.1.1 规划设计原则 |
6.1.2 规划设计目标 |
6.1.3 规划设计方法 |
6.2 规划设计策略 |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
7.1 经验借鉴 |
7.1.1 北京经验 |
7.1.2 上海经验 |
7.1.3 浙江经验 |
7.1.4 江苏经验 |
7.1.5 台湾经验 |
7.2 天津探索 |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
8.1.2 塑造文化景观 |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
8.1.4 传承文化特色 |
8.2 创新点 |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软件模拟的日照因子生境分区研究 ——以西安建大校园建筑环境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校园绿地生态建设问题 |
1.1.2 本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生境营造 |
2.1.1 生境与生境营造 |
2.1.2 生境因子与生境分区 |
2.1.3 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 |
2.2 数字景观相关理论 |
2.2.1 数字景观的背景与发展 |
2.2.2 数字景观的概念与构成 |
2.2.3 计算机辅助设计 |
2.2.4 日照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在景观中的应用 |
2.3 气候气象学中关于光环境的相关研究 |
2.3.1 日照分析国外相关研究 |
2.3.2 日照分析国内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日照因子生境类型分区 |
3.1 日照生境分区的必要性 |
3.1.1 光照条件对植物的影响 |
3.1.2 植物依据光照条件的分类 |
3.2 光照性质及西安地区日照条件 |
3.2.1 日照时数 |
3.2.2 光照强度 |
3.2.3 光合有效辐射 |
3.2.4 西安地区日照特点 |
3.3 日照分区分析原理与方法 |
3.3.1 场地光照条件随时间的变化 |
3.3.2 阴影对场地的影响 |
3.3.3 日照分析方法 |
3.3.4 场地光照因子分区 |
3.3.5 生境花园日照观测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生境花园日照分区 |
4.1 场地选择 |
4.1.1 东楼花园 |
4.1.2 南门花园 |
4.2 东楼花园、南门花园光因子生境分区 |
4.2.1 模拟计算的相关设置 |
4.2.2 东楼花园生境日照因子分区模拟 |
4.2.3 南门花园生境光照因子分区模拟 |
4.3 生境分区计算机模拟界面 |
4.3.1 计算机模拟相关原理 |
4.3.2 模拟操作流程及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5. 结合日照分区的场地设计 |
5.1 生境营造的功能 |
5.2 改变场地日照的生境营造 |
5.2.1 建筑影响下的生境营造 |
5.2.2 植物影响下的生境营造 |
5.2.3 多种因子影响下的生境营造 |
5.2.4 植物群落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4)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建筑类文本翻译 ——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作品集》英译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Description of the Task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2 Task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Supporting Dictionaries and Vocabularies Lookup |
2.1.2 Reference Books for Background Knowledge |
2.2 While-translation |
2.2.1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
2.2.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
2.2.3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Difficulties |
2.3 After-translation |
2.3.1 Feedback |
2.3.2 Improvement Based on Feedback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The Definition of Text Type |
3.2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xt Type |
3.3 The Application of Text Type Theory to Text Translation |
Chapter 4 Case Study |
4.1 Understanding Features of Source Text about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Design |
4.1.1 Introduc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
4.1.2 Comparis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Design |
4.1.3 The Design Works on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
4.1.4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Design Works about Urban Planning andArchitectural Design |
4.2 Expression |
4.2.1 Lexical Translation |
4.2.2 Syntactic Translation |
4.2.3 Text Translation |
4.3 After-translat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原文) |
Appendix B(译文) |
(5)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释义 |
1.2.1 滨海湿地实验区 |
1.2.2 生态化规划设计 |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滨海湿地实验区的基本问题 |
2.1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 |
2.1.1 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 |
2.1.2 较强的环境协调功能 |
2.1.3 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
2.1.4 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 |
2.2 滨海湿地实验区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
2.2.1 滨海城建占地 |
2.2.2 滨海湿地围垦 |
2.2.3 资源过度利用 |
2.2.4 湿地环境污染 |
2.3 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
2.3.1 价值取向偏失 |
2.3.2 认知分析不足 |
2.3.3 规划设计盲目 |
2.3.4 评价保障不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 |
3.1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解析 |
3.1.1 生态化规划设计内涵 |
3.1.2 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
3.1.3 生态化规划设计特征 |
3.2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目标与准则 |
3.2.1 生态化规划设计目标 |
3.2.2 生态化规划设计准则 |
3.3 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3.3.1 系统理论思维 |
3.3.2 生态主义思想 |
3.3.3 工程技术原理 |
3.3.4 伦理学的启示 |
3.4 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3.4.1 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原则 |
3.4.2 理论模型选取——元胞自动机 |
3.4.3 生态化规划设计 CA 理论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
4.1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
4.1.1 CA 模型指导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思路 |
4.1.2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框架 |
4.2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式 |
4.2.1 生态系统保护模式 |
4.2.2 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
4.2.3 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
4.2.4 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
4.3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途径 |
4.3.1 调查研究 |
4.3.2 分析策划 |
4.3.3 规划设计 |
4.3.4 论证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 |
5.1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 |
5.1.1 实验区 CA 模型衍生的生态化策略 |
5.1.2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策略框架 |
5.2 滨海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策略 |
5.2.1 选择适宜的湿地作为拟建范围 |
5.2.2 适应滨海湿地的自然生态过程 |
5.2.3 保护滨海湿地的自然景观格局 |
5.2.4 恢复破损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5.3 人工系统的生态化设计策略 |
5.3.1 建成环境的生态化整合 |
5.3.2 建筑与设施的节能设计 |
5.3.3 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应用 |
5.3.4 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
5.3.5 景观设施的生态化设计 |
5.3.6 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
5.4 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有机组织策略 |
5.4.1 合理的功能区域划分 |
5.4.2 适宜的环境容量控制 |
5.4.3 协同的景观形态构建 |
5.4.4 便捷的绿色交通组织 |
5.4.5 完备的基础设施布局 |
5.4.6 高效物质和能源循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 |
6.1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项目概况 |
6.1.1 规划背景 |
6.1.2 规划条件 |
6.2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分析 |
6.2.1 湿地公园拟建基地生态现状分析 |
6.2.2 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 SWOT 分析 |
6.3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的价值取向 |
6.3.1 湿地公园规划定位与目标的确立 |
6.3.2 湿地公园规划原则与理念的形成 |
6.4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生态策略探讨 |
6.4.1 湿地公园所处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 |
6.4.2 湿地公园内人工系统的生态化设计 |
6.4.3 湿地公园内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的生态化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要素系统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阐述与界定 |
1.1.1 沿海城市 |
1.1.2 沿海河口港城市 |
1.1.3 沿海河口港城市与其他沿海城市概念辨析 |
1.1.4 城市特色 |
1.1.5 城市特色研究的重点和定义 |
1.2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1.2.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城市特色研究 |
1.3.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 既有研究空白与技术路线 |
1.4.1 既有理论研究的空白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认知与要素系统构成 |
2.1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的城市特色认知 |
2.1.1 认知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意义 |
2.1.2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认知方法 |
2.1.3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的城市特征总结 |
2.2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的城市特色影响因素 |
2.2.1 物质要素与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的城市特色 |
2.2.2 意识要素与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的城市特色 |
2.2.3 产业要素与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的城市特色 |
2.3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总结 |
2.3.1 国内外城市特色载体要素的研究总结 |
2.3.2 现有研究的全面性评析及城市特色要素的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特色鲜明的沿海河口港城市经验借鉴及特色提升策略 |
3.1 城市特色鲜明的国内外沿海河口港城市成功经验借鉴 |
3.1.1 现有研究的全面性评析及城市特色要素的组成 |
3.1.2 国内外典型的沿海河口港城市及其新区的特色载体要素总结 |
3.1.3 成功经验总结 |
3.2 沿海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研究的原则与理念 |
3.2.1 明确城市性质与定位,体现河口港城市特色 |
3.2.2 城市新区对老城区城市特色的继承 |
3.2.3 城市新区对老城区城市特色的创新 |
3.3 沿海河口港城市的城市特色的提升理念与策略 |
3.3.1 对城市历史和生态自然环境这类富有特色的城市传统要素的保护 |
3.3.2 营造感受,体验城市特色的场所,挖掘人们熟悉但不易评述的城市特色 |
3.3.3 塑造崭新的城市特色 |
第四章 案例实证——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综述 |
4.1 生成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物质要素 |
4.1.1 自然地理要素 |
4.1.2 空间风貌要素 |
4.2 生成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意识要素 |
4.2.1 天津中心城区的主要文化综述 |
4.2.2 天津滨海新区主要文化综述 |
4.2.3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意识要素总结 |
4.3 生成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产业要素 |
4.3.1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特色综述 |
4.3.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要素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提升策略 |
5.1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现状评析 |
5.2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提升理念与方法 |
5.2.1 物质要素的提升理念与方法 |
5.2.2 意识要素的提升理念与方法 |
5.2.3 产业要素的提升理念与方法 |
5.3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提升策略总框架 |
5.4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特色的具体提升策略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困境 |
1.1.2 城市居民对公共开敞空间的需求日趋提高 |
1.1.3 绿道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建设新的发展趋势 |
1.1.4 绿道规划是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
2.1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
2.1.1 绿地系统与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
2.1.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2.1.1.2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
2.1.1.3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
2.1.2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 |
2.1.2.1 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 |
2.1.2.2 城市规划性质的改变 |
2.1.2.3 城市开敞空间的缺乏 |
2.1.2.4 多模式出行方式的需求 |
2.1.3 绿道系统规划的理论依据 |
2.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2 缓冲区理论 |
2.1.3.3 斑块——廊道‖理论 |
2.1.3.4 景观连接度理论 |
2.1.3.5 环城游憩带理论 |
2.1.3.6 需求层级理论 |
2.1.3.7 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 |
2.2 国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
2.2.1 国外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
2.2.2 国外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
2.2.2.1 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
2.2.2.2 迈阿密河绿色行动计划 |
2.2.2.3 英国伦敦绿链规划 |
2.2.2.4 德国鲁尔工业区绿道规划 |
2.2.2.5 卢布尔雅那环城绿道规划 |
2.2.2.6 日本的绿道规划 |
2.2.2.7 新加坡绿道规划 |
2.2.3 国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
2.2.3.1 绿道规划保护生态环境 |
2.2.3.2 绿道规划促进城市复兴 |
2.2.3.3 绿道规划整合城市功能 |
2.2.3.4 绿道规划储备开敞空间 |
2.2.3.5 绿道规划进行成果立法 |
2.2.3.6 绿道规划重视公共参与 |
2.3 国内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
2.3.1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2.3.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过程 |
2.3.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政策依据 |
2.3.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体系 |
2.3.2 国内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
2.3.2.1 绿道相关的理论着作 |
2.3.2.2 绿道相关的学术论文 |
2.3.3 国内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
2.3.3.1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 |
2.3.3.2 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 |
2.3.3.3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
2.3.3.4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 |
2.3.3.5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总体规划 |
2.3.3.6 廊坊市大厂县绿道网建设 |
2.3.4 国内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
2.3.4.1 加强绿道综合功能认知 |
2.3.4.2 绿地绿道系统协调发展 |
2.3.4.3 重视绿道规划学科交叉 |
2.3.4.4 构建绿道系统规划层级 |
2.3.4.5 制定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
2.4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
2.4.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过程研究 |
2.4.1.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的阶段划分 |
2.4.1.2 天津园林 |
2.4.1.3 租界公园 |
2.4.1.4 公共绿地 |
2.4.1.5 生态网络绿地 |
2.4.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2.4.2.1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研究 |
2.4.2.2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规划研究 |
2.4.2.3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学术研究 |
2.4.3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
3.1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
3.1.1 城市生态圈规划 |
3.1.2 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 |
3.1.3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规划 |
3.2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1 环津四市区域衔接不足 |
3.2.1.1 ―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 |
3.2.1.2 京津绿地系统规划 |
3.2.1.3 津唐绿地系统规划 |
3.2.1.4 津廊绿地系统规划 |
3.2.1.5 津沧绿地系统规划 |
3.2.2 市域绿地文化的缺失 |
3.2.2.1 地域文化的缺失 |
3.2.2.2 人本文化的缺失 |
3.2.2.3 湿地文化的缺失 |
3.2.3 生态湿地保护开发不足 |
3.2.3.1 天津湿地现状概况 |
3.2.3.2 湿地的功能与意义 |
3.2.3.3 生态要素整合分析 |
3.3 区域统筹视角下天津市域绿道规划策略 |
3.3.1 绿地系统向绿道规划的转变 |
3.3.1.1 规划目标的转变 |
3.3.1.2 规划主体的转变 |
3.3.1.3 规划范围的转变 |
3.3.1.4 规划内容及深度的转变 |
3.3.2 统筹区域发展 |
3.3.2.1 生态统筹 |
3.3.2.2 文化统筹 |
3.3.2.3 经济统筹 |
3.3.2.4 交通统筹 |
3.3.2.5 沿海统筹 |
3.3.3 优化区域环境 |
3.3.3.1 功能分区与空间管制 |
3.3.3.2 控制要素与生态设计 |
3.3.3.3 优化策略与保护措施 |
3.3.4 链接区域人文 |
3.3.4.1 实现资源的融合力 |
3.3.4.2 增强绿地的承载力 |
3.3.4.3 发挥运河的魅力 |
3.3.4.4 展现旅游的活力 |
3.4 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
3.4.1 天津市域绿道的界定及分类 |
3.4.1.1 市域绿道的界定 |
3.4.1.2 市域绿道的分类 |
3.4.1.3 市域绿道宽度的界定 |
3.4.2 天津市域绿道的影响要素解析 |
3.4.2.1 自然生态要素 |
3.4.2.2 历史人文要素 |
3.4.2.3 河流湿地要素 |
3.4.2.4 交通资源要素 |
3.4.2.5 城镇布局要素 |
3.4.2.6 相关规划要素 |
3.4.3 基于要素叠加的市域绿道选线模型评价 |
3.4.3.1 基准模型 |
3.4.3.2 修正模型 |
3.4.3.3 评价体系 |
3.4.3.4 模型计算 |
3.4.4 选线模型引导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选线 |
3.4.4.1 城际交界绿道 |
3.4.4.2 运河文化绿道 |
3.4.4.3 交通链接绿道 |
3.4.4.4 海岸旅游绿道 |
3.4.4.5 湿地联络绿道 |
3.4.5 天津市域绿道配套设施布局规划 |
3.4.5.1 配套设施规划 |
3.4.5.2 服务设施规划 |
3.4.5.3 衔接及换乘设施规划 |
3.4.6 天津市域绿道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
3.4.6.1 组织管理 |
3.4.6.2 技术支撑 |
3.4.6.3 政策措施 |
3.4.6.4 实施监督 |
3.4.6.5 维护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天津环外绿道规划 |
4.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
4.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
4.1.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雏形 |
4.1.1.2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规划改造 |
4.1.1.3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功能提升 |
4.1.2 天津外环线绿带存在的问题 |
4.1.2.1 环城绿带用地性质复杂 |
4.1.2.2 环城绿带功能结构单一 |
4.1.2.3 环城绿带利益关系失衡 |
4.2 天津环外绿带概念的提出 |
4.2.1 天津环外绿带提出的依据 |
4.2.1.1 单核变双核,津滨一体化趋势加强 |
4.2.1.2 鸭梨变土豆,外环线绿带范围扩大 |
4.2.1.3 环外地区快速发展,城市无序蔓延 |
4.2.1.4 郊野公园,提供环外户外活动空间 |
4.2.1.5 交通量大,抑制外环线绿带通达性 |
4.2.1.6 交通工具发展,市民出行距离扩大 |
4.2.1.7 相关规划,环外绿带构想的参考点 |
4.2.2 天津环外绿带范围界定及内涵 |
4.2.2.1 天津环外绿带的范围界定 |
4.2.2.2 天津环外绿带的内涵解析 |
4.2.2.3 天津环外绿带的目标、功能及作用 |
4.3 天津环外绿带的规划策略 |
4.3.1 增加环外绿带的综合属性职能 |
4.3.2 实现环外绿带内涵的规划转变 |
4.3.3 将绿道理念融入环外绿带规划 |
4.3.4 环外绿带结合郊野公园规划建设 |
4.3.5 加强环外绿带规划的制度化建设 |
4.3.6 重视环外绿带规划的公共参与 |
4.4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的环外绿道规划 |
4.4.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
4.4.1.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 |
4.4.1.2 环外绿道的规划特点 |
4.4.2 影响环外绿道规划的资源要素 |
4.4.2.1 环外组团规划要素 |
4.4.2.2 城市绿地资源要素 |
4.4.2.3 河流水系资源要素 |
4.4.2.4 交通廊道资源要素 |
4.4.2.5 郊野公园规划要素 |
4.4.3 环外绿道总体布局规划 |
4.4.3.1 环外绿道的规划目标 |
4.4.3.2 环外绿道的指导思想 |
4.4.3.3 环外绿道的规划原则 |
4.4.3.4 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 |
4.4.3.5 环外绿道专项配套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天津城市绿道规划 |
5.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互适性研究 |
5.1.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互影响 |
5.1.2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 |
5.1.3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
5.1.3.1 城市绿道的概念及内涵 |
5.1.3.2 城市绿道的定位及功能 |
5.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存在的问题 |
5.2.1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概述 |
5.2.1.1 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现状 |
5.2.1.2 天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及布局 |
5.2.1.3 天津市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 |
5.2.2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
5.2.2.1 公园绿地规划成果重指标轻结构 |
5.2.2.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重等级轻层级 |
5.2.2.3 公园绿地服务对象重小众轻大众 |
5.3 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5.3.1 小汽车交通出行 |
5.3.1.1 小汽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
5.3.1.2 天津市小汽车交通出行现状 |
5.3.2 公共交通出行 |
5.3.2.1 公共交通出行的特征 |
5.3.2.2 天津市轨道交通出行现状 |
5.3.2.3 天津市常规公交车交通出行现状 |
5.3.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 |
5.3.3.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
5.3.3.2 天津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出行现状 |
5.3.4 交通出行方式存在的问题 |
5.3.4.1 出行结构发展趋势背离规划目标 |
5.3.4.2 公共交通竞争力低于小汽车出行 |
5.3.4.3 步行自行车专用道路权保障缺失 |
5.4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 |
5.4.1 构架城市绿道系统的布局 |
5.4.1.1 依托城市道路系统 |
5.4.1.2 整合轨道交通站点 |
5.4.1.3 契合城市用地功能 |
5.4.2 引导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 |
5.4.2.1 增补城市公园绿地 |
5.4.2.2 分配城市道路资源 |
5.4.3 构建城市绿道系统的雏形 |
5.4.3.1 融入轨道站点的城市绿道节点 |
5.4.3.2 协调慢行系统的城市绿道线路 |
5.4.3.3 契合绿色出行的城市绿道网络 |
5.5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研究 |
5.5.1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
5.5.1.1 通信行业领域 |
5.5.1.2 农田水利领域 |
5.5.1.3 物流运输领域 |
5.5.2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城市交通中的实践 |
5.5.2.1 上海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 |
5.5.2.2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
5.5.2.3 滨海新区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
5.5.3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
5.5.4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内涵的阐述 |
5.5.4.1 优良的出行环境 |
5.5.4.2 紧密的换乘衔接 |
5.5.4.3 独立的慢行路权 |
5.5.4.4 有效的管理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主要结论 |
6.1.2 不足之处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
图表出处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高速公路环境振动对古遗址影响及屏障隔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环境振动传播分析 |
1.2.2 环境振动对建筑的影响 |
1.2.3 屏障隔振研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工程背景 |
2.1 弹性波在弹性半空间的传播 |
2.1.1 土体内波传理论 |
2.1.2 弹性波 |
2.1.3 振动波传反射与折射 |
2.1.4 振动波的衰减机制 |
2.2 隔振减振措施 |
2.2.1 屏障阻隔机制 |
2.2.2 隔振减振方法 |
2.3 工程背景 |
2.3.1 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
2.3.2 古椰贝丘遗址区域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诱发环境振动测试与分析 |
3.1 测试概况 |
3.2 测试物理量及测试仪器 |
3.3 测试方法 |
3.3.1 测点布置 |
3.3.2 测量条件 |
3.4 数据记录和处理 |
3.4.1 去趋势项 |
3.4.2 平滑数据 |
3.5 高速公路振动实测与分析 |
3.5.1 环境振动控制指标的计算 |
3.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屏障隔振数值模拟分析 |
4.1 有限元建模及参数选取 |
4.1.1 土层参数 |
4.1.2 计算假定 |
4.1.3 土体阻尼 |
4.1.4 土体模型 |
4.2 模型尺寸分析 |
4.3 隔振屏障减振效果分析 |
4.3.1 空沟隔振 |
4.3.2 填充沟屏障隔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海口城市色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中国城市色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海口市色彩研究现状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城市色彩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城市色彩研究 |
1.3.2 国内城市色彩研究 |
1.4 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 |
1.4.1 色彩 |
1.4.2 城市景观 |
1.4.3 城市色彩景观 |
1.4.4 城市色彩景观组成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 |
1.6 研究方法 |
1.6.1 城市色彩景观的观察视角及距离 |
1.6.2 城市色彩景观研究的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城市色彩景观相关理论 |
2.1 色彩学与色度学 |
2.1.1 色彩学 |
2.1.2 色度学 |
2.2 色彩心理学 |
2.2.1 色彩对心理的直接影响 |
2.2.2 色彩对心理的间接影响 |
2.2.3 色彩对行为健康的影响 |
2.3 色彩地理学 |
2.3.1 自然环境要素 |
2.3.2 人文环境要素 |
2.4 景观学与建筑学 |
2.4.1 景观学 |
2.4.2 建筑学 |
3 影响海口市城市色彩景观形成的因素 |
3.1 自然地理因素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侯条件 |
3.1.4 植被状况 |
3.1.5 自然特质景观 |
3.1.6 海口市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色彩景观的影响 |
3.2 人文历史因素 |
3.2.1 历史沿革 |
3.2.2 民族宗教 |
3.2.3 人文史迹景观 |
3.2.4 传统建筑 |
3.2.5 民间节庆 |
3.2.6 生活形态 |
3.2.7 海口市人文历史因素对城市色彩景观的影响 |
3.3 城市发展因素 |
3.3.1 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3.3.2 城市性质与特色 |
3.3.3 城市规划空间布局 |
3.4 各影响因素所形成的地域性色彩 |
4 海口城市色彩景观现状调研 |
4.1 海口城市色彩景观调研点分布 |
4.2 调研内容及调研步骤 |
4.2.1 调研内容 |
4.2.2 调研步骤 |
4.3 海口城市色彩景观现状调研 |
4.3.1 建筑立面色彩现状调研 |
4.3.2 道路广场色彩现状调研 |
4.3.3 城市家具色彩现状调研 |
4.3.4 植物色彩现状调研 |
4.3.5 交通工具色彩现状调研 |
5 海口城市色彩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5.1 建筑立面 |
5.1.1 白色建筑色彩单一,无层次 |
5.1.2 建筑外立面老化 |
5.1.3 沿街窗户阳台防盗网杂乱 |
5.1.4 建筑色彩标新立异,不考虑周边环境 |
5.1.5 骑楼色彩保护不利,地域性特色消失 |
5.1.6 建筑色彩缺乏特色,沿街色彩无序 |
5.2 商业广告 |
5.2.1 巨幅广告遍布街头 |
5.2.2 店面招牌求大求艳,不具有连续性 |
5.2.3 店面招牌与建筑风格不符 |
5.2.4 广告店招蔓延 |
5.3 城市家具 |
5.3.1 设计简单,不具有地方特色 |
5.3.2 破损严重,脏乱不堪 |
5.3.3 秩序感较弱,不同街道状况不同 |
5.3.4 广告漫布 |
5.4 交通工具 |
6 结语 |
6.1 海口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控制原则 |
6.1.1 "以人为本",协调统一的原则 |
6.1.2 尊重自然人文,彰显城市特色的原则 |
6.1.3 服从城市整体规划原则 |
6.1.4 灵活性,可操作性原则 |
6.2 海口市城市色彩定位 |
6.2.1 可控制恒定色的色彩定位 |
6.2.2 可控制非恒定色的色彩定位 |
6.2.3 可控制的流动色的色彩定位 |
6.3 本文研究成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 ——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 |
1.1.2 生态旅游日益崛起,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
1.1.3 2009 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 |
1.1.4 天津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生态旅游悄然兴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及概念内涵 |
2.1.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述评 |
2.2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2.1 湿地的定义 |
2.2.2 湿地的特点 |
2.2.3 湿地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 |
第三章 天津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与评价 |
3.1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3.1.1 七里海湿地资源概况 |
3.1.2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3.2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SWOT 分析 |
3.2.1 优势(Strengths) |
3.2.2 劣势(Weaknesses) |
3.2.3 机遇(Opportunities) |
3.2.4 挑战(Threats) |
3.3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市场调查分析 |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2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市场调查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研究 |
4.1 开发原则 |
4.1.1 严格保护,适度开发 |
4.1.2 科学规划,试点先行 |
4.1.3 关注特色,突出重点 |
4.1.4 居民参与,共同受益 |
4.1.5 尊重自然,追求和谐 |
4.2 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的经验借鉴 |
4.2.1 日本日光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 |
4.2.2 印度齐利卡湖(Chilika Lake)生态旅游 |
4.2.3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 |
4.3 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的模式与成功经验 |
4.3.1 开展生态旅游 |
4.3.2 兴建湿地公园 |
4.3.3 制定总体规划 |
4.3.4 凸显地方特色 |
4.3.5 加强科学管理 |
4.4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
4.4.1 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开发模式 |
4.4.2 功能分区模式 |
4.4.3 保护性开发模式 |
4.4.4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4.5 开发机制研究 |
4.5.1 科学规划牵引 |
4.5.2 政府决策与社区参与 |
4.5.3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 |
4.5.4 建立湿地旅游信息管理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 |
4.5.5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 |
4.5.6 开发机制框架 |
第五章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 |
5.1 目标及功能定位 |
5.1.1 构建湿地生态公园 |
5.1.2 构建国际科普文教基地 |
5.1.3 打造国内外生态旅游品牌 |
5.2 明确湿地旅游形象,开展湿地形象标识设计 |
5.3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
5.3.1 湿地专项生态旅游产品 |
5.3.2 湿地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
5.3.3 湿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
5.4 建立七里海湿地公园示范区 |
5.5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
5.5.1 加强科学管理,确定合理容量保持生态环境 |
5.5.2 加强生态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
5.5.3 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
5.5.4 加强湿地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 |
5.5.5 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6.3 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天津将建古贝壳堤展示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D]. 韩璐. 天津大学, 2019(01)
-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3]基于软件模拟的日照因子生境分区研究 ——以西安建大校园建筑环境绿地为例[D]. 冯嘉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4]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建筑类文本翻译 ——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作品集》英译报告为例[D]. 郁恒恒.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孙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6]河口港城市新区城市特色的要素系统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D]. 杨雪. 天津大学, 2012(08)
- [7]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 孙奎利. 天津大学, 2012(06)
- [8]高速公路环境振动对古遗址影响及屏障隔振研究[D]. 李思璐. 广州大学, 2012(02)
- [9]海口城市色彩景观调查研究[D]. 张蕊. 海南大学, 2011(12)
- [10]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 ——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D]. 张丹. 天津商业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