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测定脑脊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分析评价

两种测定脑脊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分析评价

一、脑脊液糖和蛋白质两种测定法的分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赵舒含[1](2021)在《血小板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治中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特点、血小板计数与脑脊液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从而探索血小板在细菌性脑膜炎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并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并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共收集9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人口学特征,病原学,不同时间脑脊液、血常规结果,影像学,听力等辅助检查资料,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血小板峰值的因素。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男、女患儿比为1.91:1。起病年龄(≤7天,8-28天,29天-3月,3-12月,1-3岁,3-6岁,6-10岁)与血小板峰值水平具有相关性(P=0.006)。性别与血小板峰值水平无相关性(P=0.59)。不同年龄段,患儿住院天数不同,血小板峰值水平有显着差异(≤28天P=0.006,>28天P=0.012)。脑脊液培养阳性结果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5.05%),无乳链球菌(8.60%),大肠埃希菌(7.53%)。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学阳性结果分布不同,<3月患儿以无乳链球菌多见(10.29%),≥3月患儿以肺炎链球菌多见(48.00%)。病原学分类与血小板峰值无相关性(P=0.471)。血小板峰值为672.699±206.0874×109/L,达峰中位时间为11天。脑脊液白细胞峰值(P=0.022)、蛋白峰值(P=0.023)、葡萄糖最低值(P=0.002)与血小板峰值均具有相关性。随疾病发展,外周血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呈逐渐降低趋势,血小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呈下降趋势,葡萄糖呈上升趋势。丙球(P=0.664)、激素(P=0.147)的使用及合并其他系统感染(P=0.119)与血小板峰值均无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4.2%,是否合并并发症与血小板峰值无相关性(P=0.176)。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小板峰值的因素,其中起病年龄及合并其他系统感染与血小板峰值呈负相关,脑脊液糖最低值与血小板峰值呈正相关。结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变化能反映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起病年龄、住院天数、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等可影响血小板峰值水平,其中起病年龄、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影响较显着。在病程中可动态监测血小板水平,需警惕血小板下降,而血小板逐渐升高达峰值水平往往提示病情好转,可能替代脑脊液复查。

杨华才[2](2020)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是一组可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的神经综合征。由于GFAP-A与视神经脊髓炎都属于自身免疫性星形细胞病,且都可有视力异常和长节段脊髓炎的表现,需要加以鉴别。GFAP-A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指标并无明显特异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头痛,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增高和糖含量降低,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征,易造成误诊。免疫疾病与感染疾病治疗方向完全不一样,必须在用药前进行鉴别。然而目前国内外缺乏GFAP-A与有着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对GFAP-A、视神经脊髓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这3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为鉴别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GFAP-A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磁共振成像特点,并寻找其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之间临床特点的异同之处,为三者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7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神经内科收治的145例患者(资料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其中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62例,结核性脑膜炎43例,视神经脊髓炎40例。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全血结果、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颅脑和脊髓核磁共振成像等指标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各项指标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建立判别函数。【结果】1.一般资料:GFAP-A患者男女比例为1:0.72,首次发病平均年龄为(44.50±16.08)岁。TBM患者男女比例为1:1.26,首次发病平均年龄为(43.14±18.01)岁。NMO患者男女比例为1:19,首次发病平均年龄为(42.55±13.15)岁。NMO组女性比例更高(x2=29.306,P=0.000)。三组患者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3,P=0.817)。2.首发临床症状:三组患者首发临床症状相互对比,以下症状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头痛、发热、意识障碍比例为TBM组>GFAP-A组>NMO组,视力障碍比例为NMO组>GFAP-A组>TBM组。三者间相互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GFAP-A组和TBM组精神行为异常比例均>NMO组,肢体麻木和肢体疼痛比例均<N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A组和TBM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FAP-A组和NM0组肢体无力比例均>TBM组,恶心/呕吐比例均<T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A组和NMO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GFAP-A组共济失调和尿便障碍比例均>T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和GFAP-A组,NMO组和TBM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脑脊液:三组患者数据对比,CSF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高低依次为(TBM>GFAP-A>NM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糖、CSF氯、CSF/血糖比值高低依次为(NMO>GFAP-A>TB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CSF/血氯比值<N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视觉诱发电位:GFAP-A组有32例行VEP检查,VEP总体异常率53.13%(17/32)。TBM组有2例行VEP检查,VEP总体异常率0.00%(0/2)。NMO组有39例行VEP检查,VEP总体异常率为87.88%(26/39)。三组患者VEP总体异常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核磁共振:GFAP-A组颅脑MRI阳性率为72.13%(44/61)。TBM组颅脑MRI阳性率为75.00%(24/32)。NMO组颅脑MRI阳性率为35.90%(14/39)。三组患者颅脑MRI阳性率比较,GFAP-A组和TBM组高于NMO组(X2=16.251,P<0.05)。三组患者颅脑MRI病灶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颅脑MRI血管样放射状强化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AP-A组、TBM组、NMO组脊髓MRI阳性率分别为50.00%(25/50)、20.00%(1/5)、97.50%(39/40)。三组患者脊髓MRI总阳率比较,NMO组和GFAP-A组高于TBM组(X2=32.8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脊髓MRI病灶分布比例对比,病灶节段长度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于诊断GFAP-A、TBM、NMO的准确率分别为85.5%、92.4%、93.1%,敏感性分别为82.3%、83.7%、92.5%,特异性分别为88.0%、96.1%、93.3%。本研究建立的判别函数对于诊断GFAP-A、TBM、NMO三者均较好。【结论】1.GFAP-A患者女性占比低于NMO。2.GFAP-A患者头痛、发热、意识障碍比例高于NMO,低于TBM;视力障碍比例高于TBM,低于NMO;精神行为异常比例高于NMO;肢体无力、共济失调和尿便障碍比例均高于TBM;肢体麻木和肢体疼痛比例低于NMO;恶心/呕吐比例低于TBM。3.GFAP-A患者CSF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值高于NMO,低于TBM;CSF糖、CSF氯、CSF/血糖比值高于TBM,低于NMO。4.GFAP-A患者颅脑MRI阳性率高于NMO;脊髓MRI阳性率高于TBM。5.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可提高早期对GFAP-A的诊断正确率,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特点及免疫学检测。

闫现芳[3](2019)在《8例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性炎症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由软脑膜、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等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异常沉积引起的颅内血管局部淀粉样变性。它是老年人群体中大脑自发性出血的常见原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相继报道了一部分合并头痛、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等非典型症状的CAA患者,神经病理学提示在Aβ沉积的血管或血管周围存在淋巴细胞浸润等血管炎症改变,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多被认为可能是CAA一个危重但可以治疗的亚型,即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性炎症(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CAA-I),病理特征介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和单纯非炎症CAA之间,其确诊金标准为病理检查。如何在活检结果出来之前或无活检时寻找更多的生物标记物支持诊断,及时给予免疫干预治疗,改善预后,是现在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内外关于该病的报道很少,特别是国内报道更是寥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8例诊断为“很可能的CAA-I”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征及影像学改变等,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为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搜集2016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诊治的8例CAA-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使用了Auriel等人在2016年提出的“很可能的CAA-I”的诊断标准:(1)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2)发病年龄40岁以上。(3)具有以下一种及以上临床症状:头痛、精神症状或行为改变、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且这些症状与急性颅内出血无关。(4)MRI显示单发或多发不对称白质高信号,位于皮质,皮质下或深部,延伸至皮质下白质(U形纤维),并且非先前出血病史引起;(5)SWI证实已存在不止1处出血性病灶(皮质、皮质下脑出血、微出血、皮质表面铁质沉积等)(6)无肿瘤、感染或其他原因。回顾性分析这8例患者的诊疗资料,主要包含以下信息: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血清学相关指标检测,APOE基因分型检测,脑脊液常规生化等相关指标和Aβ蛋白、Tau蛋白检测,影像学、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等。材料与方法结果1.本组研究共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例(25%),女性6例(75%),男女比例1:3。最低发病年龄为48岁,最大为79岁,中位年龄为66岁,发病高峰年龄60-70岁。2.本研究的8例患者,1例(12.5%)亚急性起病,7例(87.5%)慢性起病;2例(25%)发病前存在前驱感染史,均表现为感冒后发热。3.本研究8例患者,4例(50%)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各1例(12.5%)以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不自主抖动、癫痫和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4.本研究8例患者,4例(50%)表现为头痛;5例(62.5%)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4例(50%)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包括肢体无力、麻木、失语等;2例(25%)表现为不自主抖动;1例(12.5%)表现为行动迟缓、步态异常;2例(25%)出现精神行为异常;1例(12.5%)出现癫痫症状;3例(37.5%)表现为视物不清、幻视等视力障碍。8例患者中,除1例仅表现为头痛外,余7例(87.5%)患者均表现为上述2种及以上症状。5.3例(37.5%)血沉升高,2例(25%)C反应蛋白升高;8例患者均行风湿免疫类相关抗体检测,3例(37.5%)异常;8例均行外周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其中2例(25%)异常;对6例患者行血清副肿瘤标记物检测,均为阴性。6.6例行腰椎穿刺测颅压,行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测,结果无特异性,其中各4例(66.7%)颅压和蛋白不同程度升高,2例(33.3%)细胞数升高,呈淋巴细胞样改变,2例(33.3%)病毒学检查异常。2例行脑脊液Aβ1-42检测,急性期均有(100%)不同程度减少。7.3例行APOE基因分型检测,2例(66.7%)表现为APOEε4/ε4,1例(33.3%)表现为APOEε3/ε4。8.本研究8例患者,头颅MRI扫描均有异常,特征为T2WI或FLAIR序列上可逆的多发的融合成片状的白质高信号,累及双侧大脑半球;8例患者行头SWI上均表现为广泛弥散分布在双侧大脑半球的低信号影,提示微出血,多累及皮质-皮质下。6例行增强MRI扫描,2例(33.3%)可见强化。9.本研究8例患者,7例治疗后复查MRI,T2WI相上异常信号完全消失1例(14.3%),6例(85.7%)部分消失。5例(62.5%)预后良好,3例(37.5%)预后不良,2例(25%)复发,1例(12.5%)逐渐进展。结论1.APOEε4/ε4基因型是CAA-I的危险因素,高度怀疑的病例中出现其他基因型也不能贸然排除诊断。2.脑脊液变化呈非特异性,细胞数量可能增高,表现为淋巴细胞样增高;抗Aβ自身抗体的检测可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3.脑磁共振多表现为T2WI相上单发或多发、可融合成片状的白质高信号,经免疫治疗后病灶可减少或消失,复发时可复现或出现新的病灶。4.CAA-I对免疫抑制疗法敏感,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能会有复发。

冯俊[4](2018)在《95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特点、脑脊液改变、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与转归等,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5例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5例患者中年龄1579岁,男女比例为1.32:1。起病至我院就诊时间为490天,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94.7%)。典型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为主;非典型症状包括大小便障碍、体重减轻、乏力、盗汗、精神行为异常等。入院病情分期以Ⅱ期(57.9%)、Ⅲ期(29.5%)为主,脑脊液检查有核细胞数为10-500*106/L居多(69.4%),蛋白升高多在10004000mg/L(78.9%),糖及氯化物降低比例分别为56.8%、83.2%。外周血T-SPOT阳性率为56%。头颅影像学检查中MRI阳性率(70.2%)较CT阳性率(45.5%)高,以脑膜强化、脑梗死、结核瘤、脑积水等改变较明显。95例患者有82例好转,12例病情恶化,死亡1例,好转率达86%。结论本研究中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以中老年人较多见,入院时病情分期有助于判断预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多样化,脑脊液改变早期缺乏特异性,病原学检出率低。临床医生应重视TBM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动态观察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结合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对TBM的诊治能力,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王芳[5](2018)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进行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探讨脑脊液乳酸含量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近期预后的关系,为早期识别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患儿及指导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干化学法进行脑脊液乳酸含量测定;按照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标准,将患儿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结果。结果共有12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患儿出院时的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结果,123例中,临床治愈或明显好转85例(69.1%),为预后良好组,遗留神经系统障碍34例(27.6%),死亡4例(3.3%),合计38例(30.9%),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x±S)分别为2.027±1.173mmol/L、3.668±2.900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有意识障碍/昏迷、并发症、惊厥、头颅CT/MRI异常、C反应蛋白、脑脊液蛋白、糖及乳酸含量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近期预后不良结局相关联,以脑脊液乳酸含量作为因变量,近期预后为固定因子,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关联因素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患儿年龄(回归系数B=1.077,P=0.004)、脑脊液蛋白含量(回归系数B=0.995,P=0.000)、脑脊液糖含量(回归系数B=-0.446,P=0.014)可显着影响脑脊液乳酸含量;在控制脑脊液乳酸含量的其他因素影响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SE)分别为2.178±0.182mmol/L、3.330±0.308 mmol/L,两组间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与预后良好组相比较,预后不良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明显增高,脑脊液乳酸含量可作为识别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近期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对指导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诊治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范丽琴[6](2018)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对几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探讨脑脊液乳酸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540例为病例组,其中,化脓性脑膜炎87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453例;同期住院治疗的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且出院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按照诊疗常规进行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进行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脑脊液乳酸含量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72.1mmol/L,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为异常。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显着性检验标准。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患儿脑脊液乳酸异常例数(%)分别为55(63.2%)、27(6.0%)及0(0%),脑脊液乳酸含量(M,IQR)分别为(2.57,1.903.51)、(1.40,1.231.65)及(1.16,1.111.28)mmol/L,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分别为1.32(0.951.79)、0.49(0.420.60)及0.42(0.390.47);病例组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和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组相比,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乳酸、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乳酸含量与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5、0.364,P<0.01),与脑脊液葡萄糖、氯化物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5、-0.256,P<0.01)。以患儿出院时的临床诊断作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分界标准,分别对脑脊液乳酸含量测定结果和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进行评价,其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83(0.8370.929)、0.953(0.9330.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乳酸含量1.845 mmol/L为诊断阈值时,其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85.8%;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0.8004为诊断阈值时,其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91.9%;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同时联合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检测时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为0.987(0.9800.995),与脑脊液乳酸、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时脑脊液乳酸含量和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明显升高,其对儿童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脑脊液乳酸含量>1.845mmol/L、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0.8004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合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检查结果,有助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诊断。

李鹏程[7](2018)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延误分析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延误及急性期预后因素分析研究背景和目的: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CM)是由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尽管近年来对CM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多进展,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是观察到许多病人的治疗被延误。之前的研究发现治疗延误会导致出现远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但是据我们所知,造成治疗延误的危险因素还没有被确定,治疗延误是否和急性期病死率有关也不清楚。这部分研究旨在确定导致CM治疗延误的危险因素及探索影响CM急性期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医一院)2011-2017年间175例C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启动治疗的时间定义为症状出现(病人自述)至开始抗真菌治疗之间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20天)和延误治疗(>20天)。急性期病死定义为院内发生的死亡。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用来评估治疗延误和急性期病死率的决定因素。结果:所有CM患者启动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0天(IQR,11至30天)。多因素分析发现首次腰穿时间>14 天(OR=12.84;P=0.001;95%CI,5.63 至 31.54)、需要超过 1次的腰穿来获得涂片阳性和培养阳性(OR = 2.67;P=0.001;95%CI,1.51至5.23)以及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OR = 4.38;P=0.050;95%CI,1.06至22.7)是治疗延误的显着性危险因素。18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 = 7.31;P=0.022;95%CI,1.38至46.5)、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5 分(OR = 7.68;P=0.014;95%CI,1.55 至 43.0)、头颅影像学提示脑积水(OR =19.6;P=0.005;95%CI,2.42 至 177.0)和血浆白蛋白<35g/L(OR = 5.2;P=0.035;95%CI,1.16至28.1)是急性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CM患者发生急性期死亡和治疗延误无显着性关系(P>0.05)。结论:超过一半的CM患者需要超过20天的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我们发现首次腰穿被延误、需要多次腰穿来确诊和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会导致CM治疗的延误。住院期间死亡与患者入院时的基础状态密切相关,高龄、存在意识障碍、发生脑积水和血浆白蛋白低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显着增加。第二部分 CM和TBM的鉴别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研究背景和目的:涂片和培养阴性时CM很难和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鉴别诊断。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目前被应用于临床医学的不同领域。ANN是强大的建模工具,它被用于发掘和提取变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部分研究尝试建立一个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Perceptron,MLP)模型来辅助CM和TBM的鉴别诊断。方法:除了第一部分175例CM患者,另外163例TB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被收集。比较CM患者和TBM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在logistc回归模型和前馈的MLP模型用来拟合数据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来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数据集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包含70%的患者数据资料用于训练模型,另一部分包含30%的数据资料用于测试模型。每个模型构建好之后需要重复运行10次来统计模型的性能。两个模型的准确率用正确诊断CM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比较。结果: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的方法确认了 10个因素对诊断CM和TBM具有预测作用:年龄、发热、脑脊液葡萄糖、脑脊液氯、脑脊液蛋白水平、入院后的第一次颅内压、血沉、易感因素、T-SPOT阳性和外周结核感染。一个具有1层隐藏层的MLP模型被构建,隐藏层神经元个数为45。MLP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AUC 分别为 82.7±5.2%(95%CI,79.0 至 86.6),80.8±3.3%(95%CI,78.5 至 83.2)和0.89±0.02(95%CI,0.87至0.90)。MLP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分类准确率上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基于我们的数据集构建的MLP模型对CM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应用于C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MLP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分类准确率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MLP模型应用于CM的诊断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尤其是通过前瞻性的研究和外部数据。

刘亚娟[8](2016)在《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抗酸染色及细胞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简称结脑,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脑脊髓膜引起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发病隐匿,与其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难以鉴别,缺乏快速、灵敏的诊断实验,导致诊断治疗不及时,具有高死亡率及致残率。传统抗酸染色灵敏性报道不一,通常很难超过20%。改良抗酸染色是在传统抗酸染色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脑脊液玻片离心法替代试管离心,在进行抗酸染色前对标本行破膜处理,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均可达80%以上且可同时观察到细胞内结核杆菌,给结脑的诊断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抗酸确诊的170例结脑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抗酸染色及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70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且改良抗酸染色呈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抗酸染色及细胞学进行分析。结果:1脑脊液细胞学1.1脑脊液白细胞数结脑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波动于(05230)×106/L之间,24.5%患者白细胞数小于10×106/L,2.1%患者白细胞数大于500×106/L。1.2应用抗结核药物前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结脑发病第4-5周与第1周相比,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激活性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1.3首次腰穿脑脊液细胞学与预后的关系所有病例以首次腰穿细胞学类型,分为淋巴细胞反应型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型组,正常细胞学组和混杂细胞学组四组,比较不良预后发生率,P>0.05。按脑脊液淋巴细胞比例,分为淋巴细胞比例<50%和淋巴细胞比例>50%两组,比较不良预后发生率,P>0.05。按脑脊液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分为嗜中性粒细胞比例<50%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50%两组,比较不良预后发生率,P>0.05。1.4抗酸染色阳性脑脊液的细胞学分型抗酸染色阳性脑脊液可以表现为各种细胞学类型,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反应型,64.1%抗酸阳性脑脊液中出现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22%(95%CI:27.4%37.3%)。2脑脊液抗酸染色2.1首次抗酸阳性出现时间首次抗酸阳性出现在发病1个月内的病例占总病人数的75.0%。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抗酸杆菌出现时间(据发病时间)为21.5(12.3,37.8)天;未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抗酸杆菌出现时间(据发病时间)为8.5(6.0,16.3)天,P<0.0001。2.2抗酸染色阳性时间与细胞学分型的关系结脑患者脑脊液首次抗酸染色阳性可以出现在病程不同阶段,可表现为各种细胞学类型,不同细胞学类型出现的时间分布无差异,均多出现在早期。2.3抗结核治疗对转阴时间的影响抗结核组46例,抗酸染色转阴时间为11(5.75,19.25)天;未抗结核组4例,抗酸染色转阴时间为6(4.25,10.75)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1结脑患者的抗酸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范围为(77.5190.6)×106/L,多表现为淋巴细胞学反应,同时存在比例不等的嗜中性粒细胞。2结脑初期呈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混杂细胞学反应,自然病程的一个月左右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3首次腰穿脑脊液细胞学分类与预后无关。4结脑患者首次抗酸染色阳性的脑脊液细胞学可表现为各种细胞学类型,主要为淋巴细胞学反应,与所处病程时间无关。5结脑患者脑脊液首次抗酸染色阳性多出现在1月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会推迟抗酸杆菌检出时间。

马占云[9](2014)在《应用脑脊液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脑脊液中结核抗体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30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标本,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核芯片法检测脑脊液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63.33%、96.67%、95.00%、72.50%、60.00%,结核芯片法检测血清敏感性为66.67%。比较结脑组脑脊液及血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3,p=0.787,p>0.05)。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是一种集基因重组技术、斑点免疫渗滤技术与微阵列技术于一身的微量分析技术,应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脑脊液中特异性结核抗体可能成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林建生[10](2013)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VEGF和VCAM-1的表达及其病情进展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的水平及变化规律,探讨VEGF和VCAM-1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意义及其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以92例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25例,为手足口病无合并脑炎组(简称普通组);B组44例,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重型组(简称重型组);C组23例,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危重型组(简称危重组);D组27例,为B、C两组患者中随机选取经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恢复组(简称恢复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VEGF与VCAM-1水平。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进展可能的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发热、皮疹、惊跳、呕吐、抽搐、精神疲倦、脑膜刺激征、肢体抖动、呼吸次数和心率等;辅助检查指标包括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糖、脑脊液WBC计数、脑脊液蛋白、血清IgG、血清IgM、血清IgA、血清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IgM、胸片和脑电图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进展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A、B、C、D四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A、B、C、D四组血清VEGF测定值分别为95.83±26.17pg/ml、150.92±42.41pg/ml、160.16±35.61pg/ml和91.92±33.57pg/ml, VCAM-1测定值分别为376.44±52.03×103pg/ml、482.26±56.9×103pg/ml、498.00±57.88×103pg/ml和363.81±60.33×103pg/ml;脑脊液VEGF测定值分别是19.00±4.09pg/ml、37.30±5.71pg/ml、38.15±4.61pg/ml和20.89±4.76pg/ml, VCAM-1测定值分别是16.76±4.47×103pg/ml、29.84±6.90×103pg/ml、31.00±6.33×103pg/ml和17.35±4.92×103pg/ml。血清与脑脊液VEGF、VCAM-1水平在A、B、C、D四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之间血清与脑脊液VEGF、VCAM-1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D组、B与C组之间血清、脑脊液VEGF、VCAM-1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VEGF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curve,AUC)为0.885,血清VCAM-1的AUC为0.921,脑脊液VEGF的AUC为0.999,脑脊液VCAM-1的AUC为0.954,其中以脑脊液VEGF的AUC最大,故其诊断准确性最佳,脑脊液VEGF临界值为29.19pg/ml,对应的约登指数最高(1.97),其敏感度97%,特异性100%。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危重型患儿血清VEGF的AUC为0.709,血清VCAM-1的AUC为0.721,脑脊液VEGF的AUC为0.722,脑脊液VCAM-1的AUC为0.694。其中脑脊液VEGF的AUC最大,脑脊液VEGF临界值为30.70pg/ml,对应的约登指数最高(1.42),其敏感度100%,特异性42%。(2)热程、肢体抖动、呼吸次数、心率、脑脊液WBC计数、脑脊液蛋白、血清IgA、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IgM阳性率等指标在A、B、C三组间相比较,差别均也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足口病无合并脑炎向合并脑炎重型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肢体抖动、脑脊液中蛋白质、血清VEGF、血清VCAM-1, B值分别是4.995、3.280、1.785、1.848,P值分别是0.071、0.019、0.020、0.025,b,值分别是7.60、2.53、0.75、0.84,OR值分别为147.63、26.57、5.96、6.35。手足口病合并脑炎重型向危重型进展主要危险因素是心率加快,其B值等于0.990,P值等于0.001,b,值等于0.161,OR值等于2.69。结论:(1)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VEGF、VCAM-1均呈高浓度表达,可为辅助手足口病是否合并脑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且两者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脑脊液VEGF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检测临界值为29.19pg/ml,提示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效率最佳。(2)手足口病无合并脑炎向合并脑炎重型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肢体抖动、脑脊液中蛋白质、血清VEGF、血清VCAM-1,而心率加快是手足口病合并脑炎重型向危重型进展主要危险因素。

二、脑脊液糖和蛋白质两种测定法的分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脊液糖和蛋白质两种测定法的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血小板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治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2 出院标准
    2.2 研究内容指标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病原学
    3.3 外周血、脑脊液指标
        3.3.1 外周血、脑脊液各指标峰值/最低值
        3.3.2 初始、1周、3周外周血、脑脊液各项指标变化
    3.4 激素、丙球的使用
    3.5 并发症
    3.6 合并其他系统感染
    3.7 影响PLT峰值的因素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小板在免疫、炎症反应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8例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性炎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性炎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95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称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对象
    2.2 方法
    2.3 诊断标准
    2.4 结核性脑膜炎分期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性别与年龄
    3.2 发病到就诊时间
    3.3 合并疾病情况
    3.4 临床表现
    3.5 入院时临床分期
    3.6 脑脊液检查
    3.7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及抗结核抗体试验
    3.8 影像学检查
    3.9 治疗及转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全文总结
第6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5)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
        1.2.2 脑脊液乳酸检测
        1.2.3 化脓性脑膜炎近期预后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结果
    2.3 不同预后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乳酸浓度比较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组
        1.2 对照组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收集
        2.2 脑脊液常规检查
        2.3 脑脊液乳酸测定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基本情况
    2. 各组患儿脑脊液乳酸检测结果
    3. 脑脊液乳酸含量与脑脊液常规检测指标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4. 脑脊液乳酸、脑脊液乳酸/葡萄糖比值诊断价值评价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延误分析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延误及急性期预后因素分析
    1.1 前言
    1.2 资料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资料收集
        1.2.3 Glascow评分
        1.2.4 统计方法
    1.3 结果
        1.3.1 CM患者一般资料
        1.3.2 CM患者的诊治情况
        1.3.3 CM患者的临床表现
        1.3.4 CM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1.3.5 C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1.3.6 合并HIV感染CM患者的临床特征
        1.3.7 CM患者治疗延误危险因素分析
        1.3.8 CM患者的院内死亡的风险和预后因素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CM和TBM的鉴别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
    2.1 前言
    2.2 资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TBM诊断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ML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4 结果
        2.4.1 CM和TBM患者一般信息
        2.4.2 CM和TBM易感因素比较
        2.4.3 CM和TBM临床表现比较
        2.4.4 CM和TBM血液检查
        2.4.5 CM和TBM脑脊液检查
        2.4.6 CM和TBM影像学检查
        2.4.7 诊断模型构建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抗酸染色及细胞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应用脑脊液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10)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VEGF和VCAM-1的表达及其病情进展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字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标本采集与保存
    3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
    4 实验方法与步骤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特征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血清、脑脊液 VEGF 及 VCAM-1 结果分析
    5 多元回归分析
    6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疾病进展危险因素
讨论
    1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 VEGF、VCAM-1 的表达及检测临界值确定与意义
    2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进展危险因素的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脑脊液糖和蛋白质两种测定法的分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血小板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治中的意义[D]. 赵舒含.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2]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D]. 杨华才. 广州医科大学, 2020
  • [3]8例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性炎症的临床分析[D]. 闫现芳. 郑州大学, 2019(08)
  • [4]95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D]. 冯俊. 南昌大学, 2018(09)
  • [5]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D]. 王芳.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6]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乳酸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D]. 范丽琴.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7]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延误分析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D]. 李鹏程. 浙江大学, 2018(08)
  • [8]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抗酸染色及细胞学分析[D]. 刘亚娟.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5)
  • [9]应用脑脊液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D]. 马占云. 宁夏医科大学, 2014(03)
  • [10]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VEGF和VCAM-1的表达及其病情进展危险因素的分析[D]. 林建生.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两种测定脑脊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分析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