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合理生产压差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在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蕾[1](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赵磊[2](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杜建省[3](2017)在《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研究》文中认为临南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在合采情况下由于油层非均质性造成层间矛盾较为突出,高渗透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低渗透层几乎无井网控制,采出程度低。在油藏特征再认识和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层系划分过粗和井网不完善。在充分了解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监测资料,对储量动用状况及层系井网状况进行研究,对水驱效果和能量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采收率进行预测。利用数模软件对夏52块进行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对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的研究,同时结合不同小层的开发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确定了调整原则。根据油层性质和开发状况,将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分三套层系进行开发,渗透性较好的一、二类层各组成一套层系,将储量动用较低的非主力层组合为一套开发层系,并建立井网进行开发。用油藏工程方法论证了细分层系的可行性,并设计了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方案。
朱晓宇[4](2016)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储层再认识及挖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濮城油田沙河街组Es35-10油藏在经历了弹性开采、注采方案、整体改造、综合治理以及技术改造等七个阶段之后,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随着开采技术的提高,该油藏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大,出现了二三类层挖潜难度大、油藏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油效率逐渐降低等各种问题。本论文对Es35-10油藏的储层和构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其断层、断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分析,对地质构造进行再认识,同时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剩余油藏的潜力分析。最终目的是为研究剩余油的配套挖潜工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克服目前该油藏开发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油藏稳产高产。论文首先对Es35-10油藏的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分析其断层及断块特征,对其构造进行重新认识;对Es35-10油藏有代表性的关键取芯井作单井相分析,划分相类型,建立沉积微相和测井相模型,并对32个流动单元进行沉积微相分区特征研究。同时通过层内、层间、平面及微观四个方面,对决定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及剩余油分布的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Es35-10油藏中剩余油进行研究,并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开发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对Es35-10油藏的沉积微相分布、储层变化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挖潜对象、配套剩余油挖潜工艺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有利于后期调整开发方式并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何畅[5](2015)在《文135块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由于长期开发而导致文135块的油水关系复杂,严重影响了进一步的调整挖潜。本论文运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通过地质建模软件petrel,运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等多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建立反映油藏实际地质现状的精细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开发动态分析,实现剩余油分布模拟,为提高文135块的开发效率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以旋回-厚度法为主,等高程法为辅,在前期砂层组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沙二下4砂组沙三上3砂组展开了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共划分为8砂组、48个小层,建立出精细地层框架,为高精度地质建模奠定了基础。依据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识别的断点数据,结合小层划分对比数据完成了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实现构造模型的建立。基于取芯井沉积相分析和测井相分析,确立了全区109口未取芯井的沉积微相。构成本区油气储层最主要的砂体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和席状砂。应用各小层砂岩厚度图和砂岩百分含量图确定了各主力砂层的分布特征,沙二下7砂组沙三上1砂组砂体整体发育较差,其他砂组河道砂体连片性和继承性较好。在以上研究基础上,通过井点数据约束,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相模型。结合小层砂体数据、油水层测井解释资料、孔渗数据,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了沙二下4砂组至沙三上3砂组几何模型、砂体模型、油层模型、孔隙度及渗透率模型,运用截断取值方法建立含油饱和度和净毛比模型。应用Eclipse 2006数值模拟技术对生产历史进行拟合,定量计算了剩余油饱和度。并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区仅有3个砂组剩余油较为丰富,断层边缘型和井间型进一步调整挖潜难度大,土豆状低渗储层多,产油率低,受沉积微相、构造特征及布井方式影响,主要分布在断层边缘和构造高部位。
党蕾[6](2014)在《文濮结合部深层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注采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原油田文濮结合部深层异常高压低渗透油藏区域构造复杂,存在注采不完善、储量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本文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开展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并设计相应油藏开发方案。论文针对文濮结合部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通过分析水淹图及小层动用情况,明确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分布状况。同时建立文濮结合部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并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目标区块的油藏数值模型,对文濮结合部10年来的生产历史进行拟合并评价拟合质量,对该区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文濮结合部区域进行注采调整,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濮结合部区块。同时鉴于压裂作用在提高低渗透油藏产能中的有效性,论文针对裂缝缝长、导流能力、生产压差、注水压差及各项异性等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对研究区块进行了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华强[7](2014)在《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而国内大多数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稳产基础薄弱,针对国内石油短缺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的增产稳产成为石油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重要话题。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注水开发时间长达三十多年,现在处于高含水期,剩余油赋存规律认识不清,而该区夹层较为发育,夹层对剩余油控制作用尚不清楚。在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区进行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基本的构造格局保持不变,新增小断层7条。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河道微相、河道间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远砂微相、深湖-半深湖相等5种沉积微相。考虑泥质含量的影响对该区孔渗物性进行重新解释。结合取芯井资料与测井曲线研究,利用微电极、微梯度及自然伽马回返幅度建立不同夹层的定量识别标准。夹层的分布规律与距离物源的远近、沉积微相有一定的联系。距离物源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夹层发育规模和夹层厚度大小。夹层集中发育在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微相中。前缘席状砂微相中,夹层稳定性在4种沉积微相中最好。对7个主力小层稳定夹层进行追踪,计算其对储量的控制作用,稳定夹层控制储量占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地质储量的18.01%。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念夹层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大小。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定性研究,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对剩余油进行定量研究,分具体小层、不同小层类型、不同含水级别、不同剩余油饱和度范围及剩余油具体类型进行剩余油定量评价,寻找剩余油富集地区,寻找挖潜重点方向。鉴于夹层对剩余油具有较显着的控制影响作用,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包含夹层的实际油藏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平面、纵向赋存规律的影响作用,为针对性挖潜措施的提出打下基础。2012年油藏描述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油藏描述研究成果,不断的将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开发中,已实施措施油井20井次,水井16井次,累计增油2287t,投入产出比1:1.6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稳定夹层上下油层存在较多剩余油的实际情况,对剩余油富集区油水井采取相应调整挖潜措施,并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开发预测。采收率提高幅度达6个百分点以上。
周香玲[8](2013)在《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建模、数模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临南夏52区块位于临南洼陷夏口断裂带,为断块层状油藏。发育在夏口大断层的下降盘,是受夏口大断层控制的扁平鼻状构造。该构造又被双丰1号断层切割成两个断块,西南为夏52断块,东北为夏32断块,该块收集资料的井共有90口井,投产的有11口井,根据夏52断块油藏沙三上-沙二下油藏地层岩性、电性、物性、取心描述、岩屑录井、相关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前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成果,突出对单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为重点,以电测资料为准,将夏52断块沙三上-沙二下11口井及81口穿层井分为8个砂层和48个小层。根据油藏开发现状,沙二上-沙三下油藏从1996年开始进入快速递减期,至1997年年产油量下降到2.74×104t,含水上升到85%,进入高含水阶段,因此,有必要进行递减规律分析。分析结果为:该油藏递减规律符合指数递减,递减率为-0.075tmon-1.该区块虽然井数少,但小层多,含油砂体多而散、砂体连通性不好,造成剩余油分布复杂,油层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虽然纵、横向储层变化较大,但具有物性好、油质轻、渗透率高、产量高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所以弄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范围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根据该区块的油藏特性,本文主要采用油藏描述、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来阐述剩余油分布情况。1、建模过程及研究成果本次建模采用多学科综合一体化原则,以科学的地质理论及三维地质建模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各类原始资料(钻井、测井及地质资料),在地质基础、测井综合解释等研究基础上,应用先进的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Petre12009软件,建立夏52断块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包括三维结构模型、属性模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模型)、储量计算。模拟区域的范围为:夏52块沙二段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7×104t,迭合含油面积1.3km2;夏52块沙三上段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4×104t,迭合含油面积1.0km2;夏52块合计计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1×104t,迭合含油面积1.5km2。为了更好的刻画断层,采用角点网格,平面网格步长为10x10,共229x188个节点。在划分纵向模拟层时,将每个油层作为一个模拟层,纵向上共划分48个层。本次储量估算以地质模型为基础,同时也为了方便油藏数值模拟使用,估算值为开发动用地质储量。在地质模型上,以网格单元为储量计算基础单元,依次统计各层各网格单元的储量参数,采用单元体积法计算。利用Petrel软件计算的夏52断块沙三上-沙二下油藏模型地址储量为160万吨,与地质储量161吨相对误差-0.60%,所建立夏52断块沙三上-沙二下油藏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可靠,符合油藏储层地质实际。2、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油藏地下油、水动态关系,了解当前可动油存在的形态,明确今后开发调整的方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夏52断块沙二上-沙三下段油藏进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与选取、生产历史拟合与剩余油分析状况以及挖潜方案的优选。根据夏52断块多年生产开发的动态资料,本次模拟工作选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进行。在模型网格划分时,夏52断块纵向上分为151个模拟层。平面上,沙三上-沙二下油藏的X方向有54个网格,Y方向有35个网格,基本上可以反映油藏储层物性及流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在地质模型粗化的基础上,开展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藏整体历史拟合较好,单井拟合为80%。夏52断块沙三上-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比较零散,该块平面上注采不完善,层间、平面矛盾突出的情况以及考虑到目前的生产情况,设计了三套调整方案,为下一步挖潜调整提供依据。(1)对单井配产进行了优化,在井组控制及单井控制方案进行对比,单井控制方案开发效果更好;(2)进行了提液方案,将采液速度提高到2倍,提液开发效果不好,不建议该区块进行提液;(3)布新井方案,在剩余油分布孤立砂体,建议打调整井。
任孟坤[9](2012)在《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平井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增产和老井挖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水平井技术用于中原油田濮城油田的老油藏挖潜中,濮城油田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开发后,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常规方法在经济效益等方面已很难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濮城油田水平井挖潜试验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进行了地质再认识研究,水平井布井方式研究,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水平井与油藏沉积特征配伍研究等内容,通过矿场试验表明,本文研究得到的方式应用是成功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以濮城油田沙一下1油藏为例进行高含水油藏地质特性表征研究,在单井地层精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合开发动态资料,编绘了2m等高距、1∶5000大比例尺分砂体顶面的精细构造图;2.根据沙一下1砂组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及电测曲线特征的变化,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及泥坪五种微相,依据岩心观察编制了相应的沉积相综合柱状图。通过对各流动单元油层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特点进行精细评价,编制了有效厚度等值图和物性等值图;3.在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目标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濮城沙一下油藏主力小层水淹区域大,基本覆盖全区;水洗效果好,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储量低,仅在构造高点、断层和边角油层变薄、物性较差部位分布;4.采用渗流力学理论计算法、与直井类比法等方法预测水平井产能;利用实际水平井生产数据回归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水平井产能的递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产量递减符合双曲递减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水平段的长度、油层层内非均质性、水平井的泄油面积、油层厚度、能量的补充等因素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水平井适应性筛选技术,水平井目标区精细三维建模技术、水平井段走向优化设计及目标油藏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对规定水平井单井油藏地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5.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从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入手,按构造、储层、油水关系、剩余油分布特征、产能等细节逐一把握,而后统筹考虑,筛选出适合钻水平井的油藏、井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动静结合,定量分析目标区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优化靶区。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平井挖潜层间干扰型、厚油藏顶部、井间水动力滞留型、断层遮挡型及井间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进行研究,提出针对不同剩余油富集类型的水平井部署方案;6.通过对濮1-平1、濮5-侧平5、濮4-平1、文51-平14口水平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总结,认为开窗侧钻水平井稳产期长,可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经济效益显着,在有条件的油藏水平井挖潜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郭勇军[10](2012)在《复杂断块低渗油藏整体压裂优化研究 ——以卫42断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内外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开发经验,对于低渗油藏依靠地层天然能量不能提供足够的产能,必须采取增产措施,通常是采用水力压裂的方法对地层进行改造。V42断块1994年正式投入开发,每一口井都采取了压裂措施。在进行压裂设计时,基本是根据单井的生产情况而定,设计目标为单井产能最大化,缺乏以区块为单位的整体观念。而在开发过程中,压裂井之间的互相影响日益显着,单井压裂设计的缺点也表现出来。本文通过研究改进了压裂设计方法,以断块整体为设计目标,研究使得区块产能最大化的压裂措施优化方案。主要成果为:1.应用等值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不同井网方式情况下的压裂井产量预测公式,据此可以优化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含水饱和度情况下的最优裂缝参数,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整体压裂优化设计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2.从理论上研究了各种情况下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所研究的裂缝参数包括:生产井裂缝长度、注水井裂缝长度、导流能力、生产井压差、注水井压差及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地层水饱和度情况下裂缝参数的优化:Sw=30%、Sw=50%及Sw=60%;3.研究压裂措施在V42块的效果,建立了V42块油藏数值模拟模型。采用目前主流的商业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进行建模工作,保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通用性。该模型在本项目结束后仍然可以被其它数值模拟项目所使用,或者直接用于油田生产动态评价,有效的保障了油田投资;4.根据生成的模拟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地质储量。该研究区上报地质储量为113万吨。根据此数据,调整了计算模型的部分参数后,最终计算得到的地质储量为113.5万吨。与上报储量基本吻合,符合数值模拟的要求。5.根据V42块的实际生产历史数据进行了历史拟合工作,使得建立的模拟模型能够反映V42块的实际情况。历史拟合是油藏数值模拟中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阶段。本次研究严格按照历史拟合的标准,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计算,合格的完成了V42块的生产历史拟合工作。6.油藏开发效果分析。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得到了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和地层压力分布图。再结合生产过程的实际资料,对油藏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7.在V42块模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各种压裂措施在V42块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模拟。得出的结论是:适合V42块实际情况的裂缝半长为75米,裂缝导流能力为30 m2.cm。
二、利用合理生产压差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在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合理生产压差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在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
1.2.3 构造样式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简史 |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
4.2 构造研究技术 |
4.3 构造特征研究 |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
4.3.2 各断块特征 |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特征研究 |
5.2 砂体特征 |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7.1 油气成藏条件 |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
8.1 有利目标优选 |
8.1.1 部署思路 |
8.1.2 部署原则 |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
8.2.1 部署情况 |
8.2.2 现场实施情况 |
8.2.3 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1.2 标志层识别 |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
3.1.1 沉积环境分析 |
3.1.2 沉积相特征 |
3.1.3 沉积相模式 |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
3.2.4 构型结构模式 |
3.2.5 物性平面特征 |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
5.2 理论模型优化 |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
5.2.2 优化时机 |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
6.7.2 预测方案优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
1.2.2 储量计算现状 |
1.2.3 特高含水期层系重组发展现状 |
1.2.4 井网调整发展现状 |
1.3 开发中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藏概况 |
2.1 油藏类型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流体性质及温度和压力特征 |
2.2 储量核算 |
第三章 开发效果研究 |
3.1 开发历程及现状 |
3.2 开采特征研究 |
3.3 储量动用状况研究 |
3.4 层系井网状况研究 |
3.5 水驱效果评价 |
3.6 能量状况评价 |
3.7 采收率评价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
4.1.1 地质模型 |
4.1.2 动态模型的建立 |
4.1.3 地质模型初始化 |
4.1.4 历史拟合 |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五章 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5.1 调整潜力研究 |
5.2 调整原则 |
5.3 开发调整技术经济政策 |
5.4 方案设计 |
5.5 开发指标预测 |
5.5.1 新井产能 |
5.5.2 注水量 |
5.5.3 采收率预测 |
5.6 方案实施要求 |
5.6.1 钻井测井录井实施要求 |
5.6.2 新井投产投注施工要求 |
5.6.3 方案实施中的地质工作要求 |
5.6.4 油藏动态监测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储层再认识及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任务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藏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开发历程 |
2.3 开发现状 |
2.4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储层精细对比及构造特征 |
3.1 流动单元划分与对比步骤 |
3.2 流动单元划分对比结果 |
3.3 构造特征 |
3.4 断层特征 |
3.5 断块特征 |
3.6 构造新认识 |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储层沉积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构造 |
4.2 储层沉积相 |
4.2.1 单井相分析 |
4.2.2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 |
4.3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评价 |
4.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4.4.1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
4.4.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4.4.3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4.4.4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1 剩余油定性研究 |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5.2.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2 流动单元潜力分析 |
5.2.3 分砂组剩余油潜力分析 |
5.2.4 剩余油平面分布潜力分析 |
5.3 剩余油挖潜研究 |
5.3.1 细分层系可行性分析 |
5.3.2 井网适应性研究 |
5.3.3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场应用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文135块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剩余油分布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构造特征与建模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2.3 文135块构造特征 |
2.4 文135块构造模型 |
2.4.1 断层建模 |
2.4.2 层面模型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与建模 |
3.1 测井微相分析 |
3.2 沉积微相的类型及特征 |
3.3 平面相分析 |
3.3.1 沙三上 1-3 砂组 |
3.3.2 沙二下 4-8 砂组 |
3.4 沉积微相与物性关系 |
3.4.1 沉积微相与孔隙度关系 |
3.4.2 沉积微相与渗透率关系 |
3.4.3 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 |
3.5 沉积相模型 |
第4章 文135块属性建模 |
4.1 储层建模方法 |
4.2 文135块属性建模 |
第5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拟与储量分布 |
5.1.1 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
5.1.2 储量分布 |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 剩余油类型和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文濮结合部深层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注采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1.2.2 精细注采调整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地质与开发特征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2 油藏开发特征 |
2.2.1 油藏开发历程 |
2.2.2 油藏开发现状 |
2.3 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剩余油定性分析 |
3.1.1 新钻调整井水淹情况分析 |
3.1.2 小层动用状况分析 |
3.1.3 水淹图分析 |
3.2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析 |
3.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2.2 生产历史拟合 |
3.2.3 小层开发指标 |
3.2.4 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 |
3.2.5 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描述剩余油分布 |
3.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1 分小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
3.3.2 剩余油分类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
4.1 油藏工程论证 |
4.1.1 层段组合研究 |
4.1.2 井网密度论证 |
4.1.3 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
4.2 注采工艺设计 |
4.2.1 合理注采比 |
4.2.2 注采压力系统研究 |
4.3 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
4.3.1 压裂数值理论模型建立 |
4.3.2 裂缝参数优化 |
4.3.3 压裂参数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发调整方案现场应用 |
5.1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思路 |
5.2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原则 |
5.3 方案部署 |
5.4 方案指标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7)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工区开发简历及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计划安排 |
1.6 工作量 |
1.7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1.8 创新点 |
第2章 工区地质概况研究 |
2.1 工区构造研究 |
2.2 工区地层研究 |
2.3 小层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储层物性研究 |
3.1 储层物性解释 |
3.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3.3 储层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夹层定量识别与成因研究 |
4.1 夹层定量识别 |
4.2 夹层成因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
5.1 夹层平面分布规律 |
5.2 夹层纵向分布规律 |
5.3 夹层井间分布规律 |
5.4 夹层对储量的控制影响 |
5.5 夹层与沉积微相关系 |
5.6 小结 |
第6章 概念夹层数值模拟研究 |
6.1 有无夹层的影响 |
6.2 夹层分布位置及面积的影响 |
6.3 夹层渗透性的影响 |
6.4 射孔位置与夹层相对位置的影响 |
6.5 韵律性油层夹层的影响 |
6.6 正交试验研究 |
6.7 小结 |
第7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7.1 剩余油分布定性研究 |
7.2 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 |
7.3 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现场实施效果及剩余油挖潜对策 |
8.1 现场实施主要措施 |
8.2 剩余油挖潜对策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建模、数模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难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油藏特征 |
2.6 取资料情况 |
第3章 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划分与对比方法 |
3.2 划分对比结果 |
3.3 地层特征及平面分布 |
3.4 小层顶面构造 |
第4章 测井二次解释 |
4.1 测井资料概况 |
4.2 测井曲线校深及标准化 |
4.3 四性关系研究 |
4.3.1 岩性与电性 |
4.3.2 岩性与物性 |
4.3.3 岩性与含油性 |
4.3.4 物性与电性 |
4.3.5 物性与含油性 |
4.4 测井解释模型 |
4.4.1 孔隙度解释模型 |
4.4.2 渗透率解释模型 |
4.4.3 含油饱和度 |
第5章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5.1 模拟区域建模策略 |
5.1.1 模拟区域的确定 |
5.1.2 网格的选取及模拟层的划分 |
5.2 储层建模的流程 |
5.2.1 建模流程 |
5.2.2 数据准备 |
5.3 储层模型的建立 |
5.3.1 数据加载 |
5.3.2 三维构造建模 |
5.3.3 三维地质属性建模及模型的粗化 |
5.4 模型储量及可靠性评价 |
第6章 油藏工程分析 |
6.1 油藏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6.2 递减规律分析 |
6.2.1 油藏递减规律分析 |
6.2.2 单井递减规律分析 |
6.3 油井见水及含水上升特征 |
第7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 油藏数值模拟 |
7.1.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与选取 |
7.1.2 历史拟合与剩余油分析 |
7.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7.3 挖潜对策研究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2.2 水平井渗流特征及试井分析发展现状 |
1.2.3 东濮地区应用水平井状况及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濮城油田地质特点及开发现状 |
2.1 油田地质概况 |
2.2 油田开发状况 |
2.2.1 开发简历及开采现状 |
2.2.2 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3 剩余油分布 |
2.3.1 构造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2.3.2 储层非均质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2.3.3 井网因素控制剩余油 |
2.4 濮城油田具有应用水平井挖潜的条件 |
3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性表征 |
3.1 精细构造研究 |
3.1.1 构造基本特征 |
3.1.2 含油断块划分及其特征 |
3.1.3 储层微构造特征 |
3.2 储集层精细描述 |
3.2.1 流动单元划分 |
3.2.2 沉积微相研究 |
3.2.3 储层物性解释模型 |
3.3 油层分布特征研究 |
3.4 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
3.4.1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3.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 高含水油藏水平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1 水平井的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
4.2 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
4.3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 规定水平井单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研究 |
5 高含水油藏水平井与油藏的配伍性研究 |
5.1 利用水平井挖潜层间干扰型剩余油(沙一下 12) |
5.2 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沙一下 1~3) |
5.3 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水动力滞留型剩余油(沙二上 2~4) |
5.4 利用水平井挖潜断层遮挡型剩余油(文 51 块沙二上) |
5.5 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沙三上 2~2) |
6 水平井挖潜的应用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复杂断块低渗油藏整体压裂优化研究 ——以卫42断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整体压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总的概况 |
1.2.2 研究整体压裂的模拟方法 |
1.2.3 对油藏复杂性因素的研究 |
1.2.4 整体压裂技术概述 |
1.2.5 研究区压裂工作进展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成果与创新点 |
2 研究区基本地质特征 |
2.1 油藏基本概况 |
2.1.1 地理条件 |
2.1.2 层系划分 |
2.1.3 构造特征 |
2.1.4 地质特性 |
2.1.5 储层物性 |
2.2 V42 块油藏特征及开发状况 |
2.2.1 卫 42 濮城油田的位置 |
2.2.2 卫 42 块油藏特征 |
2.2.3 卫 42 块开发状况 |
2.2.4 卫 42 块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5 水力压裂技术在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中应用的必要性 |
3 整体压裂优化技术 |
3.1 整体压裂设计的重要性 |
3.2 等值渗流阻力法 |
3.2.1 基本原理 |
3.2.2 整体压裂井产量公式 |
3.2.3 计算软件设计 |
3.2.4 压裂计算结果分析 |
3.3 整体压裂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法 |
3.3.1 建立模型 |
3.3.2 油藏模型 |
3.3.3 裂缝模型 |
3.3.4 计算单元 |
3.3.5 边界条件 |
3.4 水力压裂方案模糊积分评判方法 |
3.4.1 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理想方案满意度的确定 |
3.4.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5 正交设计优化整体压裂方案 |
3.5.1 正交试验法 |
3.5.2 人工干预法法 |
4 卫 42 断块单裂缝参数优化研究 |
4.1 压裂参数优化(SW=30%) |
4.1.1 注水井裂缝参数优化 |
4.1.2 生产井裂缝参数优化 |
4.1.3 裂缝导流能力的优化 |
4.1.4 注水压差的影响 |
4.1.5 生产压差的影响 |
4.1.6 各向异性的影响 |
4.1.7 参数选择 |
4.2 中含水饱和度下的压裂参数优化(SW=50%) |
4.2.1 注水井裂缝参数优化 |
4.2.2 生产井裂缝参数优化 |
4.2.3 裂缝导流能力优化 |
4.2.4 注水压差的影响 |
4.2.5 生产压差的影响 |
4.2.6 各向异性的影响 |
4.2.7 参数选择 |
4.3 中高含水饱和度下的裂缝参数优化(SW=60%) |
4.3.1 注水井裂缝参数优化 |
4.3.2 生产井裂缝参数优化 |
4.3.3 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
4.3.4 注水压差的影响 |
4.3.5 生产压差的影响 |
4.3.6 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7 参数选择 |
5 V42 块剩余油分布情况 |
5.1 建立 V42 断块数值模型 |
5.1.1 基础数据 |
5.1.2 网格划分 |
5.2 V42 断块模型的历史拟合 |
5.2.1 确定模型参数的可调范围 |
5.2.2 数值模型的历史拟合 |
5.2.3 V42 断块拟合结果 |
5.3 V42 块剩余油分布 |
5.3.1 剩余油分布状况 |
5.3.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6 V42 块整体压裂方案优化设计 |
6.1 裂缝参数对区块产能的影响 |
6.1.1 裂缝长度对区块产能的影响 |
6.1.2 裂缝导流能力对区块产能的影响 |
6.1.3 整体压裂方案优化设计 |
6.1.4 优化分析结果 |
6.2 优选压裂井位 |
6.2.1 注水井不进行重复压裂的方案 |
6.3 V42 断块优化整体压裂方案 |
6.3.1 方案措施 |
6.3.2 经济评价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利用合理生产压差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在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2]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研究[D]. 杜建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4]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储层再认识及挖潜研究[D]. 朱晓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5]文135块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何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6]文濮结合部深层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注采调整研究[D]. 党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7]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华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8]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建模、数模一体化研究[D]. 周香玲. 长江大学, 2013(04)
- [9]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D]. 任孟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10]复杂断块低渗油藏整体压裂优化研究 ——以卫42断块为例[D]. 郭勇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