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福科技股东会批准信托业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军[1](2017)在《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归纳了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概况,包括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程、特点和现状、以及传统房地产金融业务类型;接着基于我国当前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中的特点和问题,介绍了房地产信托展业的四种模式,并列举了股加债信托模式支持房地产项目的具体案例,说明国内的房地产金融正由原来的简单债务融资向股权融资的模式过渡。文章引入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的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对REITs的定义、特征、优势做了介绍,并对REITs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总结。论述了国内发展REITs的必要性,并总结了REITs在美国及亚洲发达国家(地区)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当前国内尚无标准化的REITs产品,本文通过四个中国国内企业在香港、新加坡运用REITs产品上市运作的案例,印证信托REITs在成熟证券市场上市的可能,探讨我国的REITs实践方向,指明由信托公司主导的公开市场交易模式是我国开展REITs的有益且必要的尝试。信托公司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开展REITs类业务具有多重优势,在介入路径和参与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REITs业务的资金端信托公司拥有大量的社会投资人,在资产端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制度的灵活性优势。本文分析信托公司在REITs产品上的有益尝试,提出并阐述了权益型REITs的交易结构,旨在对丰富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推动REITs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提供实践指导意见。在房地产领域资产证券化领域REITs优势明显,它不仅可以风险分散,还具有收益较高和可持续性等优点,面对中国巨大的不动产以及基础设施的市场,未来REITs一定会成为资产证券化的方向。虽然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中国REITs的发展,但房地产金融内在的强烈需求不断地引导金融从业者和监管层作出尝试,不仅是在理论层面探讨,更是在具体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具体实践中摸索,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长期来看将是发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必由之路。
陈智裕[2](2012)在《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法律困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得到成功的实施,并成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企改革的主要模式。本世纪初,基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推动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需要,政府决定将部分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转让给管理层,由此在我国掀起一轮管理层收购热潮。然而,由于法制环境不完善,加之政府行政干预严重,收购融资过程存在众多不规范甚至违法之处,将此次改革演变成瓜分国资的盛宴,并招致社会的广泛质疑。2005年,国资委联合财政部出台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国有企业的上述转让行为,此次MBO热潮得以迅速降温。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我国以出口代工为主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主题。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重点支持上市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在法律本质上是特殊的关联交易行为,其在我国早期的表现已是“劣迹斑斑”,因此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立足于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结合我国历史上管理层收购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比较英美成熟市场国家管理层收购的监管经验,对新时期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监管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管理层收购的监管进一步划分为对融资渠道规范性的监管和动态的管理层行为的监管两个层面,在内容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并对其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剖析。包括对财富创造理论1和财富转移理论,分析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收购是财富创造还是财富转移。第二部分着重对我国历史上的管理层收购实施过程中的违法之处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收购融资渠道的合法性分析和对收购中管理层实施的违法行为的分析。第三部分通过与英美成熟市场国家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渠道和监管的比较,对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监管提出法律建议。
王劲[3](2008)在《新法规下黔隆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3月中国银监会主持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会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对信托公司的性质、经营、管理作出重大调整并依据上述三个规定,重新登记和换发信托牌照。4月又下发了《关于实施新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优先开展资产管理类业务、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产业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受托境外理财等新业务。使原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信托业,回归于“信托”本来面目,使信托公司成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理财公司。基于此,本文就以中国银监会重新定义信托业业务规定和鼓励发展的新方向为契机,结合贵州省情及黔隆信托公司的实际为研究目的,研究分析适合黔隆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重点针对新旧信托法规的异同和中国银监会提倡的新方向中,资产证券化和产业投资信托的性质、特点及其在信托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据此提出黔隆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和产业投资信托基金的业务运作模式、业务运作流程与及业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评价和阐述,提出了内部控制体系和防范措施。“信托新政”的出台,使黔隆信托公司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机遇,希望此文能在黔隆信托公司重建核心业务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王仁涛[4](2006)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融资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显露出来。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依赖过大,负债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由于大量贷款投放于房地产项目,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可能由房地产业引起的金融风险。在房地产融资渠道亟需进一步多元化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REITs)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房地产融资方式已经逐渐被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所重视。但我国对REITs的研究起步较晚,绝大部分还限于对其起源、概念、国外运作模式、运作规则、现状的介绍,对REITs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同时由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的滞后,案例的缺乏,导致实证研究也显不足。本文在以上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发展REITs将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基金特性、国际经验借鉴、业务定位、委托-代理关系、风险控制、经营主体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REITs的发展战略。 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REITs特征、运作方式和发展REITs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到,发展REITs对房地产业、金融业均有积极作用,能够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促进信托公司业务重组、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 2.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与REITs的发展密切相关,论文运用模糊识别理论判别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扩张阶段,适合发展REITs。 3.论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REITs的经验做了介绍和比较,提出发展我国REITs的建议,即:为我国REITs进入实施运作创造必要的法律环境、改善市场环境、建设REITs的组织机构、加快培养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完善人才培养和信息公开化制度。 4.我国发展REITs的各种经营主体中,以信托投资公司为基础发展中国的REITs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途径。论文对35家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信托公司的治理状况,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机构设置、人员状况;其次分析了信托公司的经营状况,主要包括资产规模、业务模式、经营风险、利润状况:最后对33家信托公司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33家公司分为4
王欣欣[5](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主要利用借贷资金,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或一定数量的股份,从而控制目标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方式,它可以有效的协调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匹配关系,在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绩等方面有显着效果。它反映了过去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变化,近年来也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改革的热点法律问题。在中国的实践中,管理层收购已显示出其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良好作用,但是问题在于,在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对于收购主体、定价、融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问题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导致大量管理层收购操作不透明、不公平,侵害了多数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法理和法律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仅以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的重要法律问题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主体的法律选择;融资中的法律问题;定价的法律规制、以及如何解决收购完成后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夏峰[6](2006)在《管理层收购法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MBO)含义及其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着重围绕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关系、收购主体以及收购的定价与融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产生与发展以及其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同时还通过将其与其他几个相近概念的对比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之后,就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作了一简要回顾,并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国家的存在价值,以便为下文比较中西方管理层收购的异同做必要铺垫。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主要意义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良。该部分的另一大块是介绍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即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作者认为委托—代理理论是其最基本的理论,该理论在解释管理层收购这一问题上最具说服力。 第二部分: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本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本部分内容中,作者首先对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关系加以提炼,并具体分析了收购主体、收购对象的法律问题,以期对现有的管理层收购方式加以检讨。文章同时总结了管理层收购的一般运作模式和我国部分企业的具体做法,从而概括出管理层收购的两大核心问题:定价和融资。作者认为,在定价方面,由于存在着交易不透明等诸多因素,使管理层收购一开始就饱受争议,因此要规范管理层收购,首先要完善定价机制。而在融资方面,无论是银行借款还是担保贷款都存在着法律风险,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作者为此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第三部分: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制。针对管理层收购的诸多问题,各国均在法律制度上加以调控,因此在该部分中首先对两大法系代表性的国家就管理层收购的法律作了简要介绍,继而对我国有关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文章也提出了完善管理层收购应确立的原则,并就国有资产的保护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文章认为管理层收购和固有资产保护并不矛盾,如何引导管理层收购步入规范化渠道才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所在。
任自力[7](2005)在《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围绕管理层收购的主体法律制度、融资法律制度和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选题动机、准备研究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管理层收购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起源与国外发展状况、以及其理论基础。论文先简要介绍了对管理层收购含义的理解以及其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论文重点对管理层收购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与分析。论文认为,管理层收购最基本的法理基础应是代理成本理论,要准确理解这一点,必须把握住企业本身作为生产性组织体的客观性质。论文同时认为管理层收购后目标企业绩效的改善可能来自于既有财富的转移、新价值的创造,或二者兼而有之。 第三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分析。本章在归纳并分析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与原因、以及中外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探讨。论文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本土”意义在于实现国有及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良。论文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初步条件已基本具备。 第四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法律制度研究。在收购主体方面,论文在总结归纳国内企业管理层收购的主体类型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收购主体均存在明显的局限。信托机构作为未来收购主体的主要类型,其实力与信用基础尚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受到的不当法律限制应尽早废止,其税费制度亦亟需健全。在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方面,论文认为,国家不应以法律或政策预设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现行将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排除在管理层收购之外的做法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第五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制度研究。本章在对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特点、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现状与主要模式及其局限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突破有赖于信托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企业金融管制的放松,应赋予企业更大的融资自由和更多的融资选择。
赵西亮[8](2005)在《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三个方面: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创业企业家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全文以解决这些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为主线,首先分析了风险投资的第一层关系,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契约关系。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投资家激励不足和约束不力的问题,我们证明了积极股东治理模式对解决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问题的积极作用,从而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股东多元化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我们分析了风险投资的第二层关系,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关系。我们同时考虑了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和创业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即“双边道德风险”。我们比较了普通股契约、债权契约和可转换证券契约等三种契约形式对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的作用。我们证明仅仅依靠可转换证券契约不能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相对于普通股契约和债权契约,反而会加重创业企业家的道德风险。我们将相机性的控制权安排引入可转换证券契约,我们发现将相机性的控制权安排与可转换证券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风险投资的两个层次结合起来,同时考虑了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证明创业企业家的自有资本额和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其可以采用的融资渠道,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风险投资家的监督技能可以帮助创业企业家获得融资;创业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合谋风险会进一步提高创业企业的融资门槛。风险投资契约中的退出条款的作用是保证风险投资家在合适的时机顺利退出创业企业。最后,针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畅的问题,结合案例构建了风险投资在信托框架下的资产证券化退出方案。
胡志强[9](2004)在《金融系统的福利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金融系统定义为金融资源的一整套配置方式,通过金融系统,家庭储蓄流向企业部门,在企业之间配置资源。家庭通过金融系统平滑消费波动,分担风险;企业能够平滑跨期支出,寻求融资的方式;金融系统在履行功能时,要求效率性与稳定性,减少波动性与脆弱性,一个好的金融系统应该具备上述功能。 然而,当我们审视不同国家金融系统时,发现实现金融系统功能时,不同国家具有不一样的金融系统,最广义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金融系统和以银行中介为导向的金融系统两大类;每一种金融系统又可以分为发达的市场导向与不发达的市场导向型,发达的中介导向型与不发达的中介导向型。我们如何评判这些金融系统呢?首先,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导向的国家,比如美国与英国,或发达的中介为导向的国家,比如法国与德国,都获了一个长期GDP的增长,而且具有大致相当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从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似乎这两种金融系统都发挥了其功能。其次,按经典金融经济学的理论,认为资本市场是最理想的资源配置方式,如果满足阿罗——德布鲁范式的条件,金融中介就无存在的必要。然而,现实中没有新古典经济学中假设的完美的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以及不完备法律与政治因素存在,使现实中的资本市场偏离新古典的模式,基于上述的原因,金融中介为克服市场的摩擦和信息障碍发挥了功能。第三,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金融系统与金融中介为导向的金融系统在履行功能时,有何不同呢?资本市场能够解决跨域的风险分担问题,金融中介能解决跨时的风险平滑问题,企业的融资要解决不确定下观点多样化的融资决策问题,不同的产业,比如新兴产业与成熟产业观点多样化程度不一样,它们就会选择是向市场融资还是向中介融资。显而易见,不同的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作出不同的选择,或者同时要求风险分担和跨期平滑,则市场与中介都是必要的;而不同产业的信息传递与风险特征,决定了企业的不同融资方式。第四,金融系统发挥功能时,稳定性与脆弱性如何评价。不同的金融系统其稳定性与脆弱性的特征如何?一味追求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是好的选择吗?其最优状况如何权衡? 我们已经认识到,不同金融系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它们履行金融系统的
杨棉之[10](2004)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明晰产权和强化激励的要求下正逐步实施管理层收购,通过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使企业管理层获得控制权,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与企业经营的有效统一,有利于提升企业运作质量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国内外企业的实践证明,管理层收购是企业产权改革的理想选择,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家价值的最佳通道,是国际惯用的激励模式。近几年来,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上,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深入地进行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研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富于鲜明的时代性,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证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运作效率,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管理层收购的起源、内涵、特点及意义:第二部分,从委托—代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详细地阐述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运作模式、基本步骤和主要风险,并通过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典型案例,剖析了实际运作中的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融资安排和信息披露等关键因素;第四部分,指出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主要是从管理学的角度,着重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与实务操作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力求与相关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研究更具有应用前景。
二、人福科技股东会批准信托业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福科技股东会批准信托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理论借鉴及创新点 |
2.3.1 理论借鉴 |
2.3.2 本文创新点 |
第三章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及房地产信托融资 |
3.1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 |
3.2 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特点 |
3.3 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 |
3.4 房地产信托的展业模式 |
3.4.1 贷款型信托融资模式 |
3.4.2 股权型信托融资模式 |
3.4.3 受益权信托融资模式 |
3.4.4 股债结合型信托融资模式 |
3.5 股债结合房地产信托案例分析—两淮盐化公司信托融资案例 |
3.5.1 项目概况 |
3.5.2 信托要素和交易结构 |
3.5.3 股加债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REITs的国内发展及实践 |
4.1 基本定义 |
4.1.1 REITs的基本特征 |
4.1.2 REITs的独特优势 |
4.2 发展历程 |
4.2.1 2001 -2006 年的探索期 |
4.2.2 2007 -2013 年政策推动期 |
4.2.3 2014 年至今发行提速期 |
4.3 发展现状 |
4.4 中美REITs管理办法比较 |
4.5 国际经验 |
4.5.1 美国REITs主要特点 |
4.5.2 亚洲REITs主要特点 |
4.6 具体案例 |
4.6.1 越秀房产基金 |
4.6.2 睿富REITs |
4.6.3 开元产业信托 |
4.6.4 嘉茂信托基金 |
4.6.5 案例总结 |
第五章 我国REITs发展现状 |
5.1 发展REITs的意义 |
5.1.1 满足房企转型及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 |
5.1.2 REITs的出现丰富了投资品种 |
5.1.3 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需要。 |
5.2 REITs是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优选工具 |
5.3 REITs的本土化实践 |
5.3.1 信托公司主导的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 |
5.3.2 交易结构分类 |
5.4 当前REITs在产品层面的主要问题 |
5.4.1 租售比过低,REITs产品没有生存土壤 |
5.4.2 没有公开交易市场,REITs缺乏市场环境 |
5.4.3 投资对象单一,均为被动管理 |
5.4.4 抵押贷款类为主,偏债权而非股权 |
5.4.5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5.4.6 缺少税收红利激励 |
5.4.7 信托公司参与有制度瓶颈 |
第六章 REITs发展路径研究 |
6.1 商业信托模式 |
6.2 信托公司开展REITs的探讨 |
6.3 信托公司参与REITs类业务,具有多重优势 |
6.4 信托类REITs业务探讨 |
6.4.1 具体交易结构如下图 |
6.4.2 该结构的要素 |
6.4.3 该结构的特点 |
6.4.4 该结构的突出优势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法律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 比较分析方法 |
二、 实证分析方法 |
三、 历史分析方法 |
四、 规范分析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理论 |
一、 管理层收购的产生 |
二、 管理层收购的内涵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一、 代理成本理论 |
二、 防御剥夺理论 |
三、 企业家才能论 |
四、 财富转移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融资渠道的法律困境 |
一、 职工持股会融资的法律障碍 |
二、 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的法律困境 |
三、 个人信用融资的法律困境 |
四、 信托公司融资的法律困境 |
五、 其他非金融机构参与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限制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的违法融资行为分析 |
一、 通过关联交易套取企业资金 |
二、 侵占上市公司资产 |
三、 信息披露不规范 |
第三章 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 |
第一节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渠道的比较分析 |
一、 美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渠道 |
二、 英国的管理层收购融资渠道 |
三、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渠道及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监管的中外比较 |
一、 美国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监管 |
二、 英国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监管 |
三、 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法律监管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法律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管理层收购融资渠道的法律建议 |
一、 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降低债权融资门槛 |
二、 发展并购产业基金,强化股权融资主体建设 |
第二节 完善管理层收购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建议 |
一、 加强关联交易行为的信息披露,防范违法融资行为 |
二、 强化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完善追责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中介机构行为监管的法律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新法规下黔隆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信托概念释义 |
1.3.1 信托的起源 |
1.3.2 信托当事人及信托的性质和职能 |
1.3.3 信托制度的主要优势 |
1.3.4 信托与委托代理、寄存保管、行纪、代理、融资租赁、居间的区别 |
1.4 中国信托业的历史沿革 |
1.4.1 中国信托的定义及释义 |
1.4.2 新中国信托的发展及六次信托整顿 |
第二章 新信托法规的出台的背景及解读剖析 |
2.1 新信托法规出台的背景 |
2.2 新信托法规规定的业务范围 |
2.3 新信托法规的解读及产生的影响 |
2.3.1 在界定公司职能方面 |
2.3.2 在固有业务方面 |
2.3.3 在关联交易方面 |
2.3.4 在集会资金信托计划方面 |
2.3.5 在关于200份合同份数限制和异地业务方面 |
2.3.6 在信托贷款方面 |
2.3.7 在风险管理方面 |
2.3.8 产生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信托法规提倡发展方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
3.1 产业投资信托(基金)的探讨 |
3.1.1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与特点 |
3.1.2 产业投资基金的的国内外实践 |
3.1.3 信托公司开展产业投资基金担任的角色 |
3.2 私募股权投资(PE)信托的探讨 |
3.2.1 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
3.2.2 私募股权投资的国内实践 |
3.2.3 信托新政催生信托的PE |
3.3 资产证券化的探讨 |
3.3.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及特点 |
3.3.2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状况及国内实践 |
3.3.3 以信托财产的方式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探讨 |
第四章 "信托新政"倡导方向与贵州省情及黔隆信托公司业务结合的分析与研究 |
4.1 资产证券化 |
4.1.1 信托模式发展资产证券化在贵州市场的方向选择及发展 |
4.1.2 信托模式发展资产证券化平台的构架 |
4.1.3 黔隆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实施步骤的设计 |
4.1.5 关于黔隆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其他思考 |
4.2 产业投资信托基金 |
4.2.1 黔隆信托公司以信托模式开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意义 |
4.2.2 黔隆信托公司以信托模式开展产业投资基金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
4.2.3 黔隆信托公司实施基金化产业投资信托产品开发思路流程 |
4.2.4 黔隆信托公司以信托模式发展产业投资信托基金平台的构架 |
第五章 黔隆信托公司开展新信托业务的内部风险分析及控制 |
5.1 黔隆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风险的基本判断 |
5.2 黔隆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防范 |
5.2.1 黔隆信托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 |
5.2.2 黔隆信托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构架流程图 |
5.2.3 黔隆信托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部门主要工作容 |
5.2.4 黔隆信托公司内控制体系的风险防范内容 |
5.3 黔隆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流程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
5.3.1 黔隆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流程的风险分析 |
5.3.2 黔隆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 |
第六章 综合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尚待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概述 |
2.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定义和特征 |
2.1.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定义 |
2.1.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与类似概念的比较 |
2.1.3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特征 |
2.2 REITs的分类 |
2.2.1 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 |
2.2.2 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基金 |
2.2.3 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
2.2.4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
2.2.5 资金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财产型投资基金 |
2.2.6 上市和非上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2.3 REITs的运作方式 |
2.3.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组织体系 |
2.3.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当事人间的关系 |
2.3.3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运作流程 |
2.4 发展REITs的意义 |
2.4.1 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意义 |
2.4.2 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可行性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
3.1 美国REITs的产生与发展 |
3.1.1 REITs理念的起源 |
3.1.2 美国REITs的设立与类型 |
3.1.3 美国REITs的主要结构 |
3.2 欧洲的REITs |
3.2.1 欧盟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引进和发展 |
3.2.2 英国的房地产投资基金 |
3.2.3 德国房地产投资信托 |
3.3 亚洲的REITs |
3.3.1 日本不动产投资信托 |
3.3.2 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 |
3.3.3 韩国房地产投资信托 |
3.4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3.4.1 REITs的国际比较 |
3.4.2 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REITs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与REITs业务定位研究 |
4.1 房地产景气循环理论 |
4.2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 |
4.2.1 模糊识别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思路 |
4.2.2 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 |
4.3 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与存在问题 |
4.3.1 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 |
4.3.2 房地产投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
4.4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业务定位 |
4.4.1 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 |
4.4.2 从事收益类房地产项目的权益投资 |
4.4.3 从事证券投资 |
4.4.4 从事信托业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经营主体分析 |
5.1 信托公司治理情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机构设置 |
5.1.3 人员状况 |
5.2 信托公司经营状况 |
5.2.1 资产规模 |
5.2.2 业务模式 |
5.2.3 利润状况 |
5.2.4 经营风险 |
5.3 信托公司聚类分析 |
5.3.1 聚类分析相关概念 |
5.3.2 分层聚类分析法 |
5.3.3 样本的选取 |
5.3.4 聚类与聚类分析过程 |
5.3.5 结果说明 |
5.3.6 聚类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6.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涵义 |
6.1.1 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
6.1.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委托—代理模型 |
6.2.1 核心问题 |
6.2.2 基本假设 |
6.2.3 代理人的行动能被准确观测到时 |
6.2.4 代理人的行动不能被准确观测到时(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
6.2.5 结果分析 |
6.3 案例分析 |
6.3.1 房地产信托计划的运作模式 |
6.3.2 信托计划的特点 |
6.3.3 房地产信托计划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6.4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风险及其控制 |
7.1 风险概述 |
7.2 REITs风险分析 |
7.2.1 投融资风险 |
7.2.2 金融风险 |
7.2.3 经营管理风险 |
7.2.4 市场风险 |
7.2.5 社会环境风险 |
7.2.6 道德风险 |
7.3 REITs的风险控制体系 |
7.3.1 REITs风险控制的宏观措施 |
7.3.2 REITs风险控制的微观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环境与策略研究 |
8.1 中国REITs的发展现状 |
8.1.1 房地产信托快速发展 |
8.1.2 香港开放REITs对内地的影响 |
8.1.3 内地首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越秀REITs |
8.1.4 国际房地产基金在中国迅速扩张 |
8.1.5 亟待解决的问题 |
8.1.6 发展REITs的对策分析 |
8.2 REITs的发展环境研究 |
8.2.1 法律环境不完善 |
8.2.2 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8.2.3 运作环境不完善 |
8.3 REITs发展环境的构造 |
8.3.1 宏观经济环境构造 |
8.3.2 微观市场环境构造 |
8.3.3 政策法律环境构造 |
8.4 中国REITs的发展策略研究 |
8.4.1 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模式分析 |
8.4.2 信托形式是发展中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最优选择 |
8.4.3 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分析 |
8.4.4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资金来源分析 |
8.4.5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产品开发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1 研究结论 |
9.1.2 主要创新点 |
9.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9.2.1 存在的主要不足 |
9.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主要文件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概述 |
一、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义及相关基础理论 |
(一) 管理层收购的定义 |
(二) 管理层收购(MBO)与若干相关概念的比较 |
二、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及其主要特征 |
(一)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简要历史 |
(二)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特征 |
(三) 对国外管理层收购的评析 |
三、中国特色的管理层收购 |
(一) 中国管理层收购的理论探讨 |
(二) 中国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特征 |
四、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渊源 |
(一) 法律层面的许可性规范 |
(二) 行政法规层面的许可性规范 |
(三) 部门规章层面的许可性规范 |
第二章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收购主体的选择 |
一、自然人型管理层收购主体 |
(一) 某些种类的特殊身份人员不能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主体 |
(二) 法律规定的其他不能作为管理层收购主体的人员 |
二、法人型管理层收购主体的法律问题 |
三、职工持股会作为管理层收购主体的法律问题 |
第三章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有关融资的法律问题 |
一、管理层从银行融资的法律障碍 |
二、管理层从被收购主体——上市公司获取融资担保的法律风险 |
三、信托制度在管理层收购中的适用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的法律规制 |
一、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惯常定价方式的法律分析 |
二、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制度前瞻 |
第五章 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防范不公平关联交易 |
二、对完成管理层收购后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治理 |
(一) 合理限制管理层对股东大会等公司治理机关的控制权 |
(二) 引导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构建 |
(三) 强化上市公司相关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
(四) 增加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救济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管理层收购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管理曾收购的基本理论 |
一、管理层收购的产生与发展—兼与国外的比较 |
(一) 与管理层收购相关的几个慨念 |
(二) 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
(三)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 |
(四)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比较 |
二、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分析 |
(一) 委托-代理理论 |
(二) 激励理论 |
(三) 人力资本理论 |
(四) 科斯产权理论 |
第二部分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 |
一、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关系分析 |
(一)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特点 |
(二) 收购主体的法律问题 |
(三) 管理层收购的对象 |
二、管理层收购的运作模式 |
(一) 一般运作模式 |
(二)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具体做法 |
三、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核心问题的法律分析 |
(一) 定价 |
(二) 融资 |
第三部分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制 |
一、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环境--从比较法的角度 |
(一) 美国与管理层收购相关的法律规定 |
(二) 英国法律对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定 |
(三) 欧盟与管理层收购相关的法律规定 |
(四) 日本与管理层收购相关的法律规定 |
(五) 香港与管理层收购相关的法律规定 |
(六) 我国法律对管理层收购的相关规定 |
二、管理层收购应当确立的原则 |
(一) 平衡利益冲突 |
(二) 保护职工和中小股东利益 |
(三) 保护国有资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动机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 |
一、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
二、管理层收购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的起源及发展状况 |
一、管理层收购的起源 |
二、管理层收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原因及其主要种类 |
三、管理层收购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分析 |
一、管理层收购的传统理论基础 |
二、管理层收购的新兴理论 |
三、西方国家关于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结果 |
四、管理层收购理论与绩效观点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剖析 |
一、管理层收购在中国企业中的初步实践 |
二、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特点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意义 |
一、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意义 |
二、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中西方企业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差异 |
第四章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类型及其局限 |
一、职工持股会作为收购主体 |
二、新设“壳公司”作为收购主体 |
三、管理层联合信托机构作为共同收购主体 |
四、管理层以自然人身份作为收购主体 |
五、管理层进行隐名收购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主体的创新:信托方式的运用 |
一、信托机构作为收购主体的优势分析 |
二、信托在塑造收购主体方面的作用 |
三、信托机构作为收购主体的主要类型 |
四、信托机构作为收购主体的局限及其突破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和选择标准 |
一、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 |
二、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标准 |
第五章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节 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
一、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 |
二、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方式 |
三、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退出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
一、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现状 |
二、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局限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中外比较与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突破 |
一、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中外比较 |
二、破解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实践及法律建议 |
第六章 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现状分析 |
一、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现状 |
二、管理层收购交易与国有资产流失 |
三、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方式及其争议 |
第二节 完善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法律建议 |
一、明确国有资产转让定价应坚持的法律原则 |
二、完善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法律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一、总结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8)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
1.3.2 投资者(Investors) |
1.3.3 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lists) |
1.3.4 创业企业家(Enterprenuers) |
1.4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6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契约关系 |
2.1 有限合伙制下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契约的基本内容 |
2.1.1 合伙协议的基本内容 |
2.1.2 合伙协议中对风险投资家的限制 |
2.1.3 合伙协议中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 |
2.2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
2.2.1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基本情况 |
2.2.2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
2.2.3 风险投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的进一步考察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契约关系的基本内容 |
3.1 风险投资家的作用 |
3.1.1 监督(Monitoring) |
3.1.2 专业化服务 |
3.1.3 证明作用(certification) |
3.2 风险投资契约内容 |
3.2.1 证券类型 |
3.2.2 融资契约 |
3.2.3 索取权与控制权 |
3.3 案例分析:TRIDENT CAPITAL 对ARXAN TECHNOLOGIES 的投资 |
3.3.1 特里德恩特资本公司(Trident Capital) |
3.3.2 阿科森技术公司(Arxan Technologies) |
3.3.3 密勤对阿科森技术公司的审慎调查 |
3.3.4 融资条款清单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双边道德风险、控制权安排与最优契约设计 |
4.1 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 |
4.2 模型设定 |
4.2.1 技术 |
4.2.2 信息结构 |
4.2.3 偏好 |
4.2.4 充分信息情形 |
4.3 信息不对称与双边道德风险 |
4.3.1 普通股契约 |
4.3.2 债权契约 |
4.3.3 可转换证券 |
4.4 控制权分配与双边道德风险 |
4.4.1 控制权的定义 |
4.4.2 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安排 |
4.4.3 控制权分配与双边道德风险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创业企业家特征、风险投资家监督与创业企业融资行为研究 |
5.1 创业企业家特征与其融资行为选择 |
5.1.1 基本经济环境设定 |
5.1.2 模型求解 |
5.2 风险投资家监督作用与创业企业融资 |
5.2.1 风险投资家具有充足监督资本的情况 |
5.2.2 风险投资家没有监督资本的情况 |
5.2.3 小结 |
5.3 合谋因素的影响 |
5.3.1 风险投资家具有充足的监督资本的情况 |
5.3.2 风险投资家没有监督资本的情况 |
5.3.3 小结 |
5.4 退出条款的作用 |
5.4.1 基本设定 |
5.4.2 没有退出条款规定的情形 |
5.4.3 状态s_f 下,共同出售条款的作用 |
5.4.4 状态s_t 下,强迫销售条款的作用 |
5.4.5 强迫注册权和跟随注册权的作用 |
5.4.6 小结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中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模式创新 |
6.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畅的主要表现 |
6.2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结构 |
6.2.1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 |
6.2.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6.2.3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障碍 |
6.3 资金信托产品 |
6.3.1 信托的法律涵义 |
6.3.2 信托的发展历史 |
6.3.3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
6.3.4 权益类信托计划 |
6.4 资金信托产品与资产支持证券的比较 |
6.4.1 资金信托产品与资产支持证券的相似性 |
6.4.2 资金信托产品与资产支持证券的区别 |
6.4.3 信托框架下的资产证券化 |
6.5 风险投资退出模式创新:信托框架下的投资组合资产证券化 |
6.5.1 基本结构 |
6.5.2 信用增级 |
6.5.3 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
6.5.4 案例:山东省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信托框架下的资产证券化 |
6.5.5 主要问题 |
6.5.6 政策建议 |
6.6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金融系统的福利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0.1 选题的意义 |
0.2 研究假设与研究范畴 |
0.3 本文力图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0.4 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一章 金融系统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 |
1.1 金融系统的起源与模式 |
1.1.1 金融系统的起源 |
1.1.2 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 |
1.1.3 金融系统的跨国比较 |
1.2 金融系统的法律解释 |
1.2.1 金融系统与投资者保护 |
1.2.2 投资者保护的福利经济含义 |
1.2.3 金融系统法律解释的批评 |
1.3 金融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
1.3.1 金融系统演进的历史:20世纪回顾 |
1.3.2 影响金融系统的政治因素 |
1.3.3 资本结构的政治根源与福利经济含义 |
1.3.4 金融系统政治经济学解释的局限与启示 |
1.4 金融系统的福利经济理论 |
1.4.1 阿罗—德布鲁模型 |
1.4.2 不完全市场的均衡与福利改进 |
第二章 金融系统中的个人福利分析 |
2.1 金融系统中的个人福利 |
2.2 风险分担与跨期平滑:Allen-Gale模型 |
2.2.1 风险分担模型 |
2.2.2 风险的跨期平滑模型 |
2.2.3 跨期平滑的福利分析 |
2.3 复杂金融系统的福利改进 |
第三章 金融系统中企业融资决策的福利分析 |
3.1 企业资源配置的福利比较 |
3.1.1 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 |
3.1.2 Pareto最优: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视角 |
3.1.3 Pareto最优: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视角 |
3.2 不同金融系统公司治理的福利比较 |
3.2.1 公司治理与委托代理的关系 |
3.2.2 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3.2.3 股权融资下委托代理关系与最优福利 |
3.2.4 不同金融系统下公司治理的差异比较 |
3.3 高新技术融资:不同金融系统的比较 |
3.3.1 高新技术的特征 |
3.3.2 不同金融系统下高新技术融资的差异 |
第四章 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福利分析 |
4.1 金融系统竞争与稳定的福利分析 |
4.1.1 金融稳定的成本与福利 |
4.1.2 金融系统竞争和金融危机模型 |
4.2 金融系统流动性冲击对福利的影响 |
4.2.1 流动性与金融脆弱性 |
4.2.2 流动性冲击与资产价格模型 |
4.2.3 均衡的福利分析 |
第五章 金融系统中的个人福利:中国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证分析 |
5.2.1 数据取得与变量描述 |
5.2.2 回归分析 |
5.3 实证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
5.3.1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特征分析 |
5.3.2 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配置 |
第六章 金融系统中企业融资与福利:中国的实证研究 |
6.1 中国企业融资来源实证描述 |
6.2 中国公司治理特点及福利分析 |
6.2.1 股权结构与企业福利的实证研究 |
6.2.2 监事会制度与股东福利 |
6.2.3 独立董事制度对企业福利的改进 |
6.2.4 企业的福利计划与激励机制 |
6.3 公开上市融资:新技术产业与成熟产业的实证检验 |
6.3.1 首次公开上市融资(IPO)的影响因素 |
6.3.2 研究样本与变量选取 |
6.3.3 模型构造与模型检验 |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最优福利解释 |
7.1 引言 |
7.2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测评 |
7.2.1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测度 |
7.2.2 原因探讨 |
7.3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的福利解释 |
7.3.1 中国的特征与悖论 |
7.3.2 对悖论的解释 |
7.4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趋势分析 |
7.4.1 中国金融自由化趋势与金融稳定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10)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管理层收购的概述 |
一、 MBO的起源及其内涵 |
二、 MBO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
三、 上市公司MBO运作的意义 |
第二部分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理论 |
一、 委托-代理理论 |
二、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
第三部分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运作分析 |
一、 上市公司MBO的运作模式 |
二、 上市公司MBO运作的基本步骤 |
三、 上市公司MBO运作的案例分析 |
四、 上市公司MBO运作的关键因素分析 |
五、 上市公司MBO的风险分析 |
第四部分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措施 |
一、 上市公司MBO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上市公司MBO的规范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人福科技股东会批准信托业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路径研究[D]. 王朝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2]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法律困境[D]. 陈智裕. 华东政法大学, 2012(01)
- [3]新法规下黔隆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研究[D]. 王劲. 贵州大学, 2008(02)
- [4]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仁涛. 同济大学, 2006(02)
- [5]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D]. 王欣欣. 外交学院, 2006(09)
- [6]管理层收购法律研究[D]. 夏峰.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7]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D]. 任自力.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
- [8]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关系研究[D]. 赵西亮. 清华大学, 2005(08)
- [9]金融系统的福利经济分析[D]. 胡志强. 武汉大学, 2004(11)
- [10]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研究[D]. 杨棉之. 安徽大学, 2004(03)
标签:管理层收购论文; 信托论文; 房地产金融论文;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论文; 信托计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