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上乘 工期紧迫(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陈荣华[1](2019)在《经典是怎样炼成的——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光荣诞生》文中研究说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礼赞新中国的一部辉煌乐章。该文记述了它的设计与建设过程,突出了三位指挥家——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首长在其中决定性的作用,和设计师张家德及全体参战人员的卓越贡献。
刘征[2](2019)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湖南安江水电站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文中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行市场化电价的背景下,一座水电站建设成本对于电价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水电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为了提高我国水电开发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提高水电投资回报率,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对水电站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的一整套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找到适合中国特色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本文将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湖南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成本控制展开论述。本论文首先从湖南安江水电站建设背景出发,介绍湖南安江水电站所处的地域位置,自然、交通、水电站建筑物构造等项目概况,通过介绍国内外成本控制的研究现状,阐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和现实意义;其次是运用所学的项目管理相关知识,介绍项目以及项目成本、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最后详细论述了湖南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成本控制不到位、成本影响工期和质量,在成本、工期、质量三者上无法做到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湖南安江水电站建设前期、施工期和竣工期的成本控制,提出中小型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综合所述,成本控制贯穿整个湖南安江水电站建设过程的始终,首要环节是做好前期成本控制,前期成本控制通过对建设成本和目标成本的预见性的计算,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管理水平、节约建设成本;施工期是成本形成的高峰期,不仅要管理好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回收等环节,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制定详实的施工方案,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协调好各参建方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湖南安江水电站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并不是越低越好,它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对建设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本论文虽然研究的是湖南安江水电站的个例,但国内水电工程建设都有其共同点,成本控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可供借鉴,目的是提高水电投资效益,使水电开发企业处于市场化激烈竞争的不败之地。
王荷池[3](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胡占芳[4](2018)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三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段远刚[5](2018)在《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往往立足于质量成本的产品层面,从质量成本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质量内部损失、质量外部损失等四个组成部分分析。但是,从企业战略管理、价值链管理等角度对质量成本研究不足。本文依据党的十九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建设质量强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相关要求,通过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商品二因素理论及国内外质量成本管理文献,分析质量成本与商品使用价值及企业价值的关系,指出各企业应将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将质量成本管理纳入战略管理体系。在公司战略定位和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将战略管理延伸应用于质量成本流程及价值管理的全过程,对质量成本进行长期控制和业绩评价。本文重点围绕战略质量成本以下特征展开研究:战略驱动特征,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流程管理特征,构建战略质量成本RDCI管理流程,注重考核与评价;价值管理特征,注重价值工程分析及研发质量成本管理;互联网融合发展特征,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隐性质量成本特征,管理范围由显性质量成本管理拓展到隐性质量成本管理;“零缺陷”目标特征,质量目标由传统的“可接受最佳百分比”目标到“零缺陷”目标管理;追求质量损失成本最低特征,成本控制目标由追求质量成本整体最低到质量损失成本最低;创新型管理方法应用特征等等。本文对战略质量成本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与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相比内涵不同,表现在价值属性、全面性、长期性三个方面,前者更加注重研发质量成本管理和“黑天鹅”质量事故的管理。本文构建包含隐性质量成本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优质量成本模型。引入“学习曲线”效应,建立动态、长期最优质量成本模型。对质量收入、质量成本、质量效益进行阐述,建立长、短期“质—本—利”分析模型,对战略质量成本的经济性进行理论研究。构建战略质量成本文化协同三因素模型,对战略因素、战术因素与质量文化因素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对战略质量成本流程管理及价值管理进行研究。本文就“零缺陷”质量目标管理、隐性质量成本管理、质量体系成熟度、预防性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报告应用、创新型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等内容向全国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就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注重预防质量成本和鉴定质量成本投入、加强质量成本考核、完善质量体系建设、提高质量管理成熟度对于扩大企业销售规模、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进行研究,论述六西格玛管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世界级制造”等管理方法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本文选取SE公司和HW公司作为质量成本管理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应以战略目标为引领,从不断满足顾客需求角度出发,建立“为顾客创造价值”、“以客户为中心”等价值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全员质量管理团队,运用先进、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建立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机制,不断提升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损失成本。通过对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系统探讨,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将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制订有效的质量成本规划目标,将质量成本管理纳入战略规划体系;第二,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质量成本管理,通过研发质量成本投入提高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注重学习曲线效应,形成动态、长期质量成本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第四,重视重大质量问题导致品牌价值损失、消费者偏好改变等隐性质量损失,加强对“黑天鹅”质量事件的管理和预防;第五,建立“零缺陷”质量目标,注重质量成本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加大质量控制成本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内、外部质量损失。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加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的对策及建议。
崔文强[6](2018)在《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流程管理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施工所带来的质量、工期、安全、成本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和重要议题。工程项目的施工控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目的是确保各项工程均可达到有关验收标准,使施工企业提升经济利益、品牌信誉、员工安全,反映企业文化的建设状况。这其中项目的流程管理则为所有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各项管理内容的流程进行完善,才能使整个过程的运行有条不紊。本文介绍了有关项目在质量、工期、安全、成本上管理的方法,理顺了各项管理的流程,并以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施工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简述了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了现场存在如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穿插作业项目多、标准不明确、管理素质低、业务流程不完善、安全管理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对项目管理方法的调整,协调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调整施工阶段场地移交过程、事故组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的方法;文明施工的优化管理并把P3管理范畴纳入管理,对建设质量问题的控制;并通过提高战略布局意识、提高施工队的专业化程度、提高采购部严格把关招标,提高资本控制管理;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交底、材料运输、杆塔组立、附件安装控制安全管理优化;为了更好的进行工期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了问题的优化措施和控制措施,从施工项目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资本控制、安全管理、工期控制、成本控制、施工领导管理这几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希望通过对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的研究,能加强该项目的施工管理能力,理顺管理流程,以助于该项目可以提高自身管理绩效,更好的理顺管理过程并稳定盈利能力。
王婧[7](2018)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K橱柜制造公司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在的市场交易环境的竞争对民营企业来说变得更加激烈,要想生存或谋求发展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金充裕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而基于价值链基础上的成本控制对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优化和调整,可以帮助企业在经济竞争格局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水平。论文以一家橱柜生产制造公司K橱柜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文首先阐述了成本控制、价值链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并结合管理学成本控制的理论成果,对K橱柜公司目前实行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企业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接着论文从企业的销售下单、产品样式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和运输安装等流程环节着手分析,发现K橱柜公司的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超出标准,销售费用较大,运输安装阶段相关成本不稳定等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的时间、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以及企业与客户的销售活动中可能会产生的库存积压成本,与客户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销售费用等外部价值活动中的成本控制问题也一直在被忽视。因此导致了K橱柜公司的利润收益达不到预期,企业发展缓慢,在同行业的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在具体分析K橱柜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后,论文根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在价值链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针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上的相关环节,提出充分协调相互关系的建议,建立企业的KPI考核体系、完善产品设计、生产库存、质量成本、销售和运输安装的成本控制,同时从供应商价值链角度和客户价值链角度提出优化成本控制的方法,为K橱柜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康诗君[8](2018)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投资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呈现出日益成熟的趋势,这便间接导致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发生了变化,即向市场化经营管理递进。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尚处于过渡阶段,尽快对国际先进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行了解,并对其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通过成本管理的加强,获取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简单阐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工程成本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对比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阐明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工程实践,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前以及实施中后期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内容进行探讨,并对政府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管理进行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以及顺应区域经济或者国民经济的发展,即应用财政性的资金以及通过财政性资金的使用作为还贷担保或者还贷来源的借贷性资金建设投资的项目。城建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工期的长短均会对企业的效益产生间接性或者直接性影响,这对塑造政府新形象与打造核心能力极为有利,此外,由其带来的无形与有形利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此付出的相关成本。对于项目成本过程控制会对整个工程的盈利带来直接的影响,这个管理控制的问题具有多方面与系统化的特点,因此基于项目自身的特点,控制项目成本的这个过程将会便于降低成本与持续改进成本管理。
方倩恩[9](2018)在《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以小微印刷企业为例》文中指出小微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小微制造业迫切需要一个符合其自身特色的转型升级的方向。另一方面,随着商品日益丰饶,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已经无法吸引和留住消费者,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客户更希望采购定制化的商品来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定制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本文尝试设计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客户定制服务平台,为小微传统制造业供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微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灵活性的特点,得出小微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在于为企业客户供小批量、高定制化程度的定制生产服务。但是由于目前小微制造业客户服务方式过于传统和落后,沟通效率较低,服务效果较差。为此论文出可以通过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客户定制服务平台作为小微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法,并分析了平台的可行性。然后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客户定制服务流程的12个影响因素,找到关键因素并得出平台的研究重点,指导平台的设计研究。接下来融入服务设计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得出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传统印刷业为例,通过竞品分析、用户深度访谈、利益相关人地图、用户角色模型、用户体验地图等方法,挖掘定制服务流程中的接触点和用户痛点,并总结出机遇点,再将机遇点转化为平台的功能要素,并将功能要素模块化,最终搭建出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的平台架构。最后结合广州市赢采美印刷厂的实际案例,将研究结果运用到赢采美印刷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实践中。本文探索了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运用系统工程学研究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的关键因素,基于服务设计理念和方法指导平台设计,并通过实际案例完成了设计实践,为小微传统制造业供了实践的参考案例,也为小微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引了新的方向。
王爱民[10](2018)在《W公司低温罐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石化工程装置由于其生产介质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殊性,决定了石化装置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则会严重威胁到国家稳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因此石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而石化工程项目涉及专业的复杂性,更增加了石化项目质量控制的难度。本文结合W公司某低温罐施工项目,就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分析。运用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从项目的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工程项目的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阶段,分别对质量控制的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进行分析;同时对项目质量管理偏差的处理进行了相关阐述,对质量管理与其他项目相关部门的协调做了相应的分析。通过此质量控制理论能够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不留死角,有效的保证了复杂工程的质量安全,对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质量上乘 工期紧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量上乘 工期紧迫(论文提纲范文)
(1)经典是怎样炼成的——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光荣诞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慧眼识珠,柳暗花明又一村 |
2价值共识,人民至上是灵魂 |
3坚守原则,攻坚克难保穹顶 |
4为国分忧,技术革新省投资 |
5首长出题,专家应答显奇效 |
6统筹指挥,众志成城筑经典 |
7结语 |
(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湖南安江水电站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项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 工程项目成本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
2.1.1 工程项目成本的定义 |
2.1.2 工程项目成本的组成 |
2.1.3 工程项目成本的特点 |
2.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定义和特点 |
2.2.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定义和过程 |
2.2.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 |
2.2.3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特点 |
2.3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
2.3.1 挣值法 |
2.3.2 价值工程 |
2.3.3 目标成本控制法 |
2.3.4 网络计划技术 |
2.3.5 成本控制偏差分析法 |
第三章 湖南安江水电站项目成本控制框架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湖南安江水电站项目前期成本控制 |
3.2.1 前期成本控制的意义 |
3.2.2 前期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
3.2.3 前期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的控制 |
3.2.4 前期成本控制的实施措施 |
3.3 湖南安江水电站项目施工期成本控制 |
3.3.1 施工期成本控制的意义 |
3.3.2 施工期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
3.3.3 施工期成本控制的重点与难点的控制 |
3.3.4 施工期成本控制的实施措施 |
3.4 湖南安江水电站竣工阶段成本控制 |
3.4.1 竣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意义 |
3.4.2 竣工阶段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
3.4.3 竣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
3.4.4 施工期成本控制的实施措施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湖南安江水电站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经验分析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以往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住宅的相关研究 |
三、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一、历史时期的界定 |
二、研究空间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史料搜集与文献研究 |
二、实物调查与测绘 |
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 |
第四节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产生的契机——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 |
一、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二、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发展 |
四、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市民居住生活形态的变革 |
一、社会结构的变革 |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三、文化特征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 |
一、城市改良运动 |
二、都市分区制度 |
三、田园城市思想 |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一、《北城区发展计划》和《南京市政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二、《首都大计划》中的住宅区 |
三、《首都计划》中的住宅区 |
四、《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五、《南京城都市计划要纲》和《南京都市计划大纲》中的住宅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萌芽期(1840-1927)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出现 |
一、明清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形态 |
二、南京近代住宅的出现及推动性因素 |
三、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 |
第三节 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一个天主教会筑建的里弄式住区 |
一、天字号住区与天主教 |
二、天字号住区与下关商埠区 |
三、天字号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
四、天字号住区的建筑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 |
五、天字号住宅建筑群在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第四节 华兴村(华侨村):一个华侨筹资自建的西式住区 |
一、华兴村概况 |
二、华兴村出现的社会背景 |
三、华兴村的选址 |
四、华兴村的规划建设与居住空间形态的形成 |
五、华兴村在南京近代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一节 南京城的社会状况和住房需求 |
一、政权变更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政府推行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政府推行的城市规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实施的住宅策略 |
第三节 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一、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近代住宅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 |
第四节 多种渠道的城市住宅供给 |
一、政府主导的高级住宅区建设 |
二、住宅房地产业的住宅开发 |
三、企事业单位的住宅建设 |
四、个人住宅建设活动 |
第五节 多样化的城市住宅类型 |
一、独立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二、毗连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三、联排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四、公寓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第六节 政府介入建造的平民住宅 |
一、平民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二、棚户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与居住状况恶化 |
一、城市破坏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战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概况 |
一、居住区与住宅建筑的破坏 |
二、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三、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第三节 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一、清凉山公园住宅区 |
二、新住宅区第二、三住宅区 |
第四节 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一、住宅日式化改造概述 |
二、住宅改造后的居住空间构成 |
三、住宅日式化改造对近代城市住宅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一节 抗战后城市重建与住宅问题 |
一、战后城市重建 |
二、战后城市住宅问题 |
第二节 抗战后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战后的都市计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应对房荒的住宅政策 |
第三节 百废待兴:战后城市住宅的实际建造 |
一、战后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战后住宅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第四节 独立式小住宅的再造 |
一、独立式小住宅的建造概况:经济合用、现代 |
二、建筑师自宅:杨廷宝住宅、童寯住宅 |
三、现代住宅的阐释者:延晖馆、宋子文住宅 |
第五节 集合住宅的设计与建造 |
一、集合住宅建造概述 |
二、集合住宅的典范:公教新村 |
三、现代式公寓:美军顾问团公寓AB大楼 |
第六节 政府公营住宅:平民住宅的规划与建设 |
一、平民住宅的再设计 |
二、住宅区的再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近代书籍期刊文献 |
地方史志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南京近代城市影像与地图资料 |
档案文献及近代报刊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住宅的萌芽(1840-1927)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1.2 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
1.2.1 质量成本管理标准 |
1.2.2 主要特点 |
1.2.3 存在的不足 |
1.3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定义及特征 |
1.3.1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定义 |
1.3.2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特征 |
1.3.3 与传统质量成本管理对比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整体研究框架 |
1.6.3 主要内容 |
1.7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7.1 论文的创新 |
1.7.2 论文的不足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商品二因素理论与质量成本 |
2.2 质量成本理论溯源 |
2.3 质量成本控制与管理 |
2.3.1 质量成本控制研究 |
2.3.2 质量成本管理“零缺陷”研究 |
2.3.3 质量成本最优化研究 |
2.3.4 互联网时代质量成本管理 |
2.4 质量系统成熟度研究 |
2.5 质量成本战略管理综述 |
2.5.1 流程管理综述 |
2.5.2 价值管理综述 |
2.5.3 研发质量成本管理综述 |
2.5.4 管理方法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
3.1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
3.2 传统最优质量成本模型 |
3.2.1 控制及故障最优模型 |
3.2.2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最优模型 |
3.3 战略质量成本最优模型 |
3.3.1 隐性质量成本最优模型 |
3.3.2 学习曲线与动态最优质量成本模型 |
3.3.3 长期最优战略质量成本模型 |
3.4 战略质量成本经济性分析 |
3.4.1 质量收入分析 |
3.4.2 质量效益分析 |
3.5 战略质量成本绩效管理 |
3.5.1 战略管理与质量成本管理结合 |
3.5.2 质量文化绩效影响 |
3.6 战略质量成本流程管理 |
3.6.1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RDCI流程 |
3.6.2 战略质量成本考核及评价 |
3.6.3 互联网时代供应链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
3.7 战略质量成本价值管理 |
3.7.1 质量成本价值分析 |
3.7.2 战略选择与学习能力 |
3.7.3 研发质量成本价值管理 |
3.7.4 制造及服务价值管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特征分析及实证研究 |
4.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4.1.1 被调查者情况分析 |
4.1.2 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情况分析 |
4.1.3 被调查者所在行业分析 |
4.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1 信度检验 |
4.2.2 效度检验 |
4.3 质量管理对企业战略发展的影响分析 |
4.4 战略质量成本特征现状分析 |
4.4.1 质量系统成熟度影响分析 |
4.4.2 “零缺陷”质量目标分析 |
4.4.3 预防性质量成本管理影响分析 |
4.4.4 隐性质量成本分析 |
4.4.5 质量成本报告作用分析 |
4.5 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4.5.1 研究假设 |
4.5.2 研究设计 |
4.5.3 预防性质量投入影响分析 |
4.5.4 质量成本投入水平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分析 |
4.5.5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对经营绩效影响 |
4.5.6 实证分析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研究 |
5.1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调查分析 |
5.2 六西格玛“零缺陷”目标管理 |
5.2.1 “零缺陷”质量目标 |
5.2.2 提质降本管理流程 |
5.2.3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要点 |
5.3 精益六西格玛价值管理 |
5.3.1 精益管理理念 |
5.3.2 精益制造中的质量成本控制 |
5.3.3 精益价值管理特征 |
5.3.4 精益价值管理流程 |
5.3.5 实施关键要素 |
5.4 “世界级制造”QSFV管理 |
5.4.1 高质量产品创造价值 |
5.4.2 长期、动态质量成本管理 |
5.4.3 供应链质量成本管理 |
5.4.4 “世界级制造”实施要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案例分析 |
6.1 SE公司案例研究 |
6.1.1 SE公司情况介绍 |
6.1.2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要点 |
6.1.3 “世界级制造”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运用 |
6.2 HW公司案例研究 |
6.2.1 HW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
6.2.2 质量方针与组织架构 |
6.2.3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策略 |
6.2.4 GTS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实施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流程管理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项目流程管理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1 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
2.2 组织工具 |
2.3 风险和风险量 |
2.4 施工成本控制 |
3 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管理模式概述 |
3.2 项目的现有流程 |
3.3 项目管理现状 |
3.3.1 质量管理现状 |
3.3.2 成本管理现状 |
3.3.3 安全管理现状 |
3.3.4 进度管理现状 |
3.4 项目电力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
3.4.1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不均衡 |
3.4.2 穿插作业较多 |
3.4.3 基建工程投运标准不明确 |
3.4.4 项目管理部门的整体素质低下 |
3.4.5 业务流程不甚完善 |
3.4.6 安全管理难以统筹管理 |
4 现状优化整改措施 |
4.1 项目管理方法的调整 |
4.1.1 电力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方法调整 |
4.1.2 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管理方法调整 |
4.2 文明施工优化管理 |
4.3 质量控制优化管理 |
4.4 施工资本控制 |
4.5 安全管理优化 |
4.6 工期管理优化 |
4.7 成本管理控制 |
4.8 施工过程领导控制 |
5 工程项目施工保障措施 |
5.1 增强成本控制和效益管理 |
5.1.1 抓好项目的核算 |
5.1.2 抓好工程资料费和设备的管理 |
5.2 吸收国际化电力施工管理经验 |
5.2.1 管理的规范化 |
5.2.2 处理好跨文化管理 |
5.3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
5.3.1 以成本管理战略指导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
5.3.2 全过程、全要素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价值链理论的K橱柜制造公司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成本与费用 |
2.2 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 |
2.2.1 成本控制的含义 |
2.2.2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
2.3 价值链理论概述 |
2.3.1 价值链理论的提出和扩展 |
2.3.2 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内容 |
2.3.3 价值链成本动因分析 |
2.4 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 |
2.4.1 价值链成本控制内涵 |
2.4.2 价值链成本控制的优势 |
2.4.3 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流程 |
3 K橱柜制造公司经营情况及成本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K橱柜制造公司的经营现状 |
3.1.1 K橱柜制造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2 K橱柜制造公司的经营流程及成本控制方法 |
3.2 K橱柜制造公司成本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3.2.1 K橱柜公司经营现状 |
3.2.2 K橱柜公司价值链分析 |
3.2.3 公司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3.2.4 公司外部价值链成本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4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4.1 基于价值链理论改进K橱柜公司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
4.2 K橱柜公司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与优化 |
4.2.1 企业内部系统构建KPI考核体系 |
4.2.2 研发设计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4.2.3 生产和质量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4.2.4 仓储发货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4.2.5 销售成本控制与优化 |
4.2.6 运输安装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4.3 K橱柜公司外部价值链成本控制与优化 |
4.3.1 供应商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4.3.2 客户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与优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投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小结 |
3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前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3.1 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理基础 |
3.2 政府投资项目组织体系构建 |
3.3 投资决策 |
3.4 项目设计 |
3.5 项目招标采购 |
3.6 小结 |
4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中后期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4.1 项目实施阶段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4.2 项目实施后期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5 案例分析 |
5.1 工程简介 |
5.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
5.3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启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与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以小微印刷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定制服务平台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定制化服务平台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定制服务平台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的出 |
2.1 小微型传统制造业概述与发展困境 |
2.1.1 小微型传统制造业概述 |
2.1.2 小微型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困境 |
2.2 小微制造业的定制服务优势分析 |
2.2.1 大型制造业定制生产服务的特点 |
2.2.2 小微型制造业定制服务与大型制造业的差异和优势分析 |
2.3 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的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SM方法的小微制造业定制服务关键因素分析 |
3.1 ISM解释结构模型法概述 |
3.1.1 ISM解释结构模型法 |
3.1.2 应用ISM方法分析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的关键因素 |
3.1.3 ISM解释结构模型原理 |
3.2 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影响因素关系图建立 |
3.3 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关键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设计理念与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 |
4.1 服务设计理念概述 |
4.1.1 服务设计理念的形成 |
4.1.2 服务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
4.1.3 服务设计理念的设计原则 |
4.1.4 服务设计的方法 |
4.2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平台设计原则和方法 |
4.2.1 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平台设计原则 |
4.2.2 客户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的方法和流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
5.1 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调研——以印刷业为例 |
5.1.1 调研目的、内容和方法 |
5.1.2 竞品分析 |
5.1.3 用户深度访谈 |
5.1.4 利益相关人地图分析 |
5.1.5 建立用户角色模型 |
5.1.6 构建用户体验地图 |
5.2 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功能定位 |
5.3 小微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2 赢采美印刷定制服务平台设计 |
6.2.1 平台定位 |
6.2.2 平台架构设计 |
6.2.3 平台原型设计 |
6.2.4 视觉设计 |
6.2.5 平台测试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研究总结 |
7.2 课题研究的局限性 |
7.3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用户体验地图 |
附录2:访谈脚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W公司低温罐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工程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工程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3 发展动态 |
1.3 研究基础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研究的实践基础 |
1.4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1.4.3 论文内容结构框架 |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1 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 |
2.2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 |
2.3 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PDCA循环) |
2.3.1 PDCA循环 |
2.3.2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
2.4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 |
2.5 施工质量因素的管理重点 |
第三章 W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石化工程项目特点 |
3.1 W公司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
3.1.1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
3.1.2 项目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
3.2 石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特点 |
3.2.1 涉及专业的复杂性 |
3.2.2 质量的不稳定性 |
3.2.3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
3.2.4 质量的隐蔽性 |
3.3 W公司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需改进的关键问题 |
3.3.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责任落实问题 |
3.3.2 质量计划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
3.3.3 对主要质量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的落实问题 |
3.3.4 质量控制措施的协调问题 |
第四章 W公司低温罐项目的质量管理 |
4.1 项目概况 |
4.1.1 低温罐项目简介 |
4.1.2 低温罐项目主要质量特点 |
4.1.3 低温罐项目施工质量主要控制难点 |
4.2 项目质量目标和项目组织设置 |
4.2.1 低温罐项目质量目标 |
4.2.2 低温罐项目组织机构 |
4.3 项目事前质量控制 |
4.3.1 项目WBS、施工计划及施工方案 |
4.3.2 低温罐项目质量控制计划设置 |
4.3.3 低温罐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制定 |
4.3.4 低温罐项目主要质量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制定 |
4.4 项目事中运行质量控制 |
4.4.1 低温罐项目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 |
4.4.2 低温罐项目质量控制点的验收控制 |
4.4.3 低温罐项目质量偏差(不合格品)的管理策略 |
4.4.4 低温罐项目质量管理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调策略 |
4.4.5 低温罐项目罐底泡沫玻璃的质量问题及处理 |
4.5 项目事后质量控制 |
4.6 效果验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质量上乘 工期紧迫(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典是怎样炼成的——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光荣诞生[J]. 陈静,陈荣华. 重庆建筑, 2019(10)
- [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湖南安江水电站项目成本控制管理[D]. 刘征. 三峡大学, 2019(06)
- [3]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4]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05)
- [5]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 段远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6]沈变公司荣盛项目电力施工流程管理优化[D]. 崔文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7]基于价值链理论的K橱柜制造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 王婧. 东华大学, 2018(06)
- [8]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投资控制研究[D]. 康诗君.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9]小微传统制造业客户定制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以小微印刷企业为例[D]. 方倩恩.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10]W公司低温罐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王爱民. 东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