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丽[1](2021)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若干尚未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民通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公平、正义且有效地保障社会公民的社会福利便是其中当务之急。相较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城乡间在社会发展中仍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区域与城乡间的差距在学术界与在实践中都备受瞩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公共事业的目标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探索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层面的差距问题能有效推动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还能切实保障全体社会居民对生存与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民众平等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从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通过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增强论文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度,能有效正视省际间,区域间以及城乡间供给规模、质量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和消除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研究主旨是在客观评价研究期间内,以区域与城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机制,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供给水平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水平及收敛情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进行测度,以双对象实证分析差距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双目标的系统性财政对策与建议。首先,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和整理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机制的评价以及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与成因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提出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通过对其研究紧密相关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界定,并重点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通过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征具体化的通过区域禀赋差距、城乡二元体的视角分别和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间的机制分析,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理。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从社会公正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演变的三大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产生的天然逻辑、根本目的与实现的客观机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财政分权机制、财政自给能力以及转移支付三大财政因素的财政机理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的作用。再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区域、城乡的目标属性与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在全国31省市2011—2018年、30省市2015—2018年,分别设定27、41个具体指标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指标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变异系数与熵值法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分别进行测度,衡量区域与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同时运用Arc GIS 10.2软件对指数进行时空动态展示。通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一般收敛与空间收敛分析,其收敛性检验表明:从整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统计指标都显着,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趋势。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水平均呈现不断缩小的收敛态势,且这三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收敛速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的中西部要快于其区域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并最终趋向于均等的水平。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一,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拓展分析运用动态空间模型比较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我国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得出人均财政支出占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再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中—西部地区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边际贡献显着高于东部地区;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支出度、人均中央净补助、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运输类的“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类的“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通过空间系数检验,财政分权支出度、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的关系显着为负,而财政分权支出度与财政自给率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完全相反。通过加入东—中—西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更倾向于“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拓展分析为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对我国28个省内涵盖5754户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t分层法动态分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方向与作用力度。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城乡经济差距、人均中央净补助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大,而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自给率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的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显着为负,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不论处于多维贫困还是收入贫困状态均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对改善长期多维贫困模型的效应较长期收入贫困模型更显着。另外,还测算了三个考察年度农村家庭对教育和健康两类公共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检验了随着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的提升条件下,公共转移支付是否对改善我国家庭长期贫困状态具有加强效应。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每单位家庭获得公共转移支付对改善其长期多维贫困与长期收入贫困的效应是显着的,且要大于未考虑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下的效应。最后,从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与具体性财政政策系统性地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科学划分与平衡各级政府支出行为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供给有效性,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以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革财政体制为减差效应扫清障碍,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通过各层面间财政对策运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内容,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方博弈角度通过财政、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探索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问题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区域与城乡层面涵盖的类别较为齐全,为厘清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别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并探究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与城乡层面较为全面的分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效应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采用了从区域到城乡的双层面研究视角。现有文献中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不同属性与特性,全面分析其在基本公共服务研究领域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共性角度分析在财政体制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以个性研究视角分别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缩小区域差距效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缩小城乡差距效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以期全阈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三,将基础与拓展模型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问题的两阶段实证研究。本文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别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基础性研究,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点与属性,分别运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与Logit分层模型进行拓展性实证分析。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影响的财政机制,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刘勇[2](2016)在《三重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生的最显着的变化。基于中国独特的城乡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特点,在世界大城市化背景下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表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不平等警戒线之上,这会影响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才能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纵观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规模前所未有,而且具有明显的中国人力资源禀赋特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相对缓慢,且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差异显着。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土地和资本三要素是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和推动力量,其中以人口转移为载体的人口城镇化是主导,伴随着人口城镇化,对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和福利等的需求不断扩张,从而必然产生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而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又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特征,这使得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均会产生影响,并且影响不尽相同。为了分析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城镇化演变规律以及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本文以人口、土地和资本的三重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年的中国省级、市级、县级不同尺度下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三重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三重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以从中国三重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进特征中,探讨实现中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调发展的演进规律及动力机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三重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发展现状分析。1990年以前中国城镇化率、就业率和GDP增长率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但1990年后经济增长对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乏力,城镇化率的速度也大大减缓,城镇化率水平远远低于钱纳里提出的常态城市化水平,城镇化进程也未按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演进规律不断向前推进,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60%城镇化速度就开始大大减缓,并且区域间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再者分别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来看,三重城镇化在区域间也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失衡问题。人口城镇化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而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的速度在各地区发展的都较快,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从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等指数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看,经济中等发达区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经济发达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次之,而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小。最后通过分析各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弹性发现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中国三重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化路径分析。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历年中国省级、地市级、县级尺度下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三重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过程,深入研究了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化路径。从三重城镇化的演进来看,人口城镇化空间分布呈现“东北-西南”发展格局,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呈逐步向北方移动的格局并有加速集聚的态势。而三重城镇化协调度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东北部低的特征,其中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度明显高于人口-资本和土地-资本的协调度,但整体上呈现协调度偏低的特征。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和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格局。第三,中国三重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机理分析。通过构建包含人口、土地和资本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两部门和三部门理论模型,发现人口、土地、资本三种生产要素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口城镇化是通过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的变化影响收入差距,并能缩小收入差距;土地城镇化通过土地价格影响收入差距,但是扩大收入差距;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户籍制度在城乡市场分割时,能缩小收入差距,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户籍制度会扩大收入差距。当人口、土地、资本三种生产要素形成均衡合理的配置,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资本城镇化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平稳发展,使城镇化进程更加和谐,并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和平稳发展。第四,中国三重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三重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且作用最大,其不仅有助于缩小本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缩小相邻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理距离对劳动者迁移的限制已经逐渐减弱,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农村人口的迁移就越具有吸引力,地理距离的限制较小。而土地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但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资本城镇化未显示明显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资本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不明显,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资本的稀缺是限制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
王丹[3](2015)在《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关乎人民福祉,维护着社会稳定。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有责任维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迅猛来袭,世界各国均感受到来自养老保险制度收支平衡方面的压力,其中,面临的最大困扰便是可持续性问题,这是一个被社会广泛而深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当关于养老金“亏空”的信息频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时,民众的担忧自然不言而喻:如果在未来真的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那么当前的缴费是否还能换来日后的养老无忧?出于对养老保险制度信心不足,民众很可能会选择退出养老保险,这样只能继续加剧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风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事实上,当养老保险基金难以为继时,财政资金通常是首选的资金补给来源。从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日起,国家财政就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具有一定的收入能力,而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人口结构转变等关键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基金已收不抵支,且相比前几年的预算执行情况,“亏空”越来越大。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相减,“亏空”3024.87亿元,比2014年1563亿元的收支缺口显着扩大,而在2012年,这一指标还为正值。也就是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总体运行平稳,多是因为政府在承担着“兜底”的财政责任,不断地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财政补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基金收支平衡压力的增大,政府面临的财政负担也在逐渐增大。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过程来看,虽然政府不断地调整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功能定位,实现了由最初的财政包揽向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的过渡,但此消彼长,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仍在逐年攀升。然而,对于更多是发挥“兜底”责任的政府来说,这种常态化的增长态势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长此以往,如果超出财政负担能力,不仅会拖垮经济,更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归结起来,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风险主要有: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后盾——财政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据测算,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5.5%,2020年将达到17.7%,2050年将进一步增至31.5%。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将使养老保险的资金“出口”大于“入口”,多个地区已经可预见地出现支付危机;三是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不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四是隐性债务负担显性化所带来的支出压力增大。这些风险最终都指向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财政能否持续弥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如果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具有可持续性,那么尚可从长计议,小心防范;如果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不具有可持续性,提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基金筹集和养老金给付环节上的财政责任,发现政府承担的财源责任和管理责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别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期为2015年—2050年,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预测期内,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大致在6%左右,意味着政府每年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6%左右来弥补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缺口。这一结论基本符合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预测期内政府对养老保险的支出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仍需防范各种潜在风险的冲击,避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枯竭甚至出现巨额赤字。为了使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不仅要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支柱的功能、多渠道筹措养老保险资金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曹文文[4](2015)在《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正在逐渐凸显,反映到收入分配领域,则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虚拟经济行业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除此以外的行业都为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收入就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所有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就是除去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所有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以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的划分为背景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能够为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改善行业间收入分配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全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同时,地区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呈现较大的差异。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方面,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虚拟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地区排序与之相同。在实体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方面,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整体行业收入差距的排序与之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也最大,且远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是拉大全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力量。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剔除垄断行业的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显着大于虚拟经济行业与全部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表明虚拟经济行业垄断特征对加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垄断性实体经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扩大表明,无论是否存在行业垄断,其他虚拟经济行业特征导致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都存在,并有所扩大。虚拟经济行业劳动者报酬高于实体经济行业的原因有三种可能性,一是虚拟经济行业劳动者比实体经济行业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二是虚拟经济行业劳动者得到了更多的租金(利润)让渡,三是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平均化存在制度障碍。这三种可能性具体表现为,虚拟经济行业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均优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劳动收入比低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资本劳动比大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的利润大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整体表现为:进一步扩大居民间收入差距,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向虚拟经济行业集中,引发投机性投资需求和社会不满情绪增长,并引起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和就业率下降。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存在地区差异,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导致投资“脱实向虚”,反而更好地促进了实体经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这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并非越小越好,也非越大越好。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和中国香港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分析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行业特征差别的必然结果,与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变动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水平相对小于发展中国家。此外,发达国家虚拟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更小且更趋于稳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更大且变动幅度更大。综上所述,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是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共同结果,需要从系统性原则出发,从人力资本政策、垄断管制政策、要素市场政策、金融引导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等多个政策层面调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最终形成公平与效率兼顾、激励与约束并存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
黄晖[5](2013)在《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背景:一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特征;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快速持续的扩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不断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三是在面对现实经济时,主流经济学无法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与理论背景,本文研究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轨迹,二是宏观经济增长中区域之间的趋同或趋异关系。现有理论说明:外部需求因素,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等供给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政府行为因素、空间积聚因素、创新因素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这些因素只是部分解释了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象。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由创新引起的不均衡状态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须为发明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对落后地区来说,只有创新并为创新提供制度环境,才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理论的进展为制度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家或地区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效率的制度能够改善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一个区域内的制度若富有生产性和成效性,就能够把区域外的生产要素吸引到本区域中来。中心-边缘模型、流动资本模型和流动的企业家模型阐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集聚效应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区域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流动依赖于制度的激励。一个具有高效率制度的地区将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也能够创造一个安全的、激励投资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导致预期资本收益率提高,还能够为企业家提供确定的赢利空间、开放的上升机会和有利于生产的社会氛围,这对于区域外部的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来说极具吸引力。因此,高效率的制度是促进经济集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反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泰尔系数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把中国整体的区域差距分解为东部地区内部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差距、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和三类地区之间的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改革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地区内部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而地区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却越来越大,表现为俱乐部收敛;从改革以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成为全国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间差异在这一时期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后则是地区间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导因素。一切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联的条件和环境都可能会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区域差距的形成和扩大既有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的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改革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形式与转型经济的特点和改革的内在逻辑相一致,经济转轨时期各区域制度变迁的时间和空间不平衡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选择非国有化水平、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对外开放度和引进外资的程度四个指标作为制度变量,建立地区人均GDP的计量模型,来解释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制度变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制度变迁即改革进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有效率的制度如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经济落后区域要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在引进和模仿先进的技术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对与其相适应的正规制度的学习和模仿,否则技术模仿就会失效。基于此,一个经济落后区域的制度变迁是以发达区域已经创立和运作并与落后区域技术模仿相适应的制度变迁。经济落后区域实现该种制度模仿变迁的方式分为诱致型制度模仿变迁和强制型制度模仿变迁两种。由于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经济结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相关主体的力量对比也不同,经济落后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也就不同。
赵敏[6](2012)在《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研究和讨论的一个永恒话题。在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不断研究的过程当中,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也曾提出过许多关于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提出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19世纪末,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边际生产力理论(Theory of MarginalProductive),与克拉克同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均衡价格分配理论。除此之外,福利经济学派以及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也对收入分配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收入分配本身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影响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从20世纪中期开始,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开始从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间的分配转向由基尼系数所描述的个体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并重点研究这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那场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剧变当中,曾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抗衡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前苏联宣布解体。从那以后,俄罗斯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史无前例、动荡曲折的转轨历程。俄罗斯的转轨从1991年开始,经历了从叶利钦到普京的漫长历程,到如今已经持续20多年。在俄罗斯转轨初期所实行的激进主义改革可以说是相对失败的,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令俄罗斯普通民众感触最深的就是居民收入的下降和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如果按照五等分法的数据来看,在俄罗斯的全国货币收入总额中,20%的高收入者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的30.7%上升到2002年的45.8%,增长约50%;而20%的低收入者所占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1.9%降至2002年的5.6%,降幅约为50%。收入分配差距系数由1991年的3倍多上升为2002年的8倍多。俄罗斯作为一个转轨国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一般性原因,也有不同国家在转轨过程中所独有的特殊原因,如收入分配机制、经济自由化、私有化问题、垄断势力及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原因。而收入分配差距所造成的影响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居民的生活尤其是消费结构产生影响,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俄罗斯也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采取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这些措施无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公认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方式,本文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于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收入分配调控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例如,在税收方面,俄罗斯采取了扩大税基,统一所得税率、简化税制、降低税率几项措施,同时也加强了税收监管,大大提高了税收的调控作用。而在社会保障方面,俄罗斯本着管理社会化、基金多元化和基金指数化的基本方向,从就业保障、退休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和俄罗斯在改革前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例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采取平均化的收入分配模式等。因此,从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转变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首先,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税收政策,让税收更好地发挥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其次,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最后,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尽早出台《社会保障法》,并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尽早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本文结尾部分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分析,从三次分配的角度提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首先,在初次分配中应逐步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其次在二次分配中应加强对收入的调节力度,包括改革个人所得税,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应加速推进第三次分配体系的建立,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二次分配的有益补充,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快发展慈善事业,逐步完成第三次分配体系的建设。
张琛琛[7](2012)在《基于要素市场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逐步推进,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普遍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城乡、区域、行业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收入分配领域差距的扩大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是本文分析的现实起点。居民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从十分平等,差距逐渐扩大到差距比较悬殊的过程变化,收入分配涉及到制度的变革、结构的变化和利益的调整。在新的体制条件下,必然存在收入差距,但收入差距不能过大。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不合理的成分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商品化、市场化,要素市场逐渐形成和发展,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要素参与分配,使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要素收益渐渐成为调节居民个人收入的基础调节机制,居民所占有要素的不同,必然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拉大。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别考察劳动力要素市场、资本要素市场、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和现状,分析其各自形成原因,并剖析各要素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在收入分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收入增加的局限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决定了城乡收入差距客观存在的长期性。资本要素市场的发展及其滞后性使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由于马太效应速度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发展缓慢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无法实现,也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陈荆夷[8](2012)在《关于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社会问题特别是贫富差距拉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基尼系数来看,世界银行测算的结果是,中国为0.48至0.5之间(警戒线为0.4),已经远远超过警戒线;其中我国的城乡差距对贫富差距影响最大,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比,已经扩大到了3.3:1,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仅为2:1;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间的差距更是惊人,在我国收入前20%的人均收入是最低20%的10.7倍;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是数字上的问题,而是危害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反抗1%的贪婪腐败、英国民众伦敦街头暴动,社会矛盾尖锐,这些都是贫富差距拉大后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是酝酿社会问题的温床。我国的贫富差距到了不得不加以重视和解决的地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尽快”一词充分体现了现阶段调节贫富差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温家宝总理在十二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中,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是主要问题之一。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2011年12月15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明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要高度重视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抓紧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可见无论是为了扩大国内需求,还是为保民生,还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收入分配都是下一步政府宏观调节的重难点。作为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财政政策,税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继房产税试点之后,2011年个人所得税也有所改革,这次个税改革受到普遍关注,也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欢迎。民众寄希望于这次个税改革能够缓和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但是这次改革仅仅是对工资薪金的征税扣除额和税率税级的变化,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个税改革并没有触及我国个税的根本问题。因此,探讨我国目前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以及作用不彰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政策建议,也就成为这篇论文的目的。本文分四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是研究为什么需要政府运用税收手段调节贫富差距;第二部分是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应及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的主要原因,最后一部分提出相应的改善的政策建议。本文从西方国家税制的曲折变化的分析中得出税收对于调节贫富差距是很重要的的结论。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敲响了警钟,政府开始明白需要对经济进行干预,个人所得税开始在各国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历了一段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状况得到缓解,建立了中层阶层为主的纺锤形分配格局。对于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税收可以说功不可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得税在税种收入比重方面步入其顶峰。但是80年代以后的税制改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减税浪潮,希望回归到自由资本主义的传统。伴随着减税的是贫富差距的拉大,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开始拉大,渐渐演变成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危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税收对贫富差距的调节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接着着重分析了美国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美国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西方发达国家里最高的。这里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税收。在美国,个人所得税虽然号称全世界最复杂,设计得也比较完善,但是经过80年代税制改革后,税率一直偏低。目前的最高边际税率也才39%,并且美国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税制设计倾向于中性,财产税和遗产税也几度减除和停征。从外国曲折变化的经验可以看出,税收有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但是如果税制不公平,也会拉大贫富差距。我国税收对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我国目前调节贫富差距的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消费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是分类征收,对每一类型的所得分别设计了税率、扣除和征收方式。分类征收的模式虽然方便征管,但是极其不利于发挥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我国的财产税虽然有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但是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能够调节个人贫富差距的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的目的均在于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是我国目前房价畸高,这些税种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发挥不了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我国的消费税的设计也是多年换汤不换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对很多奢侈品和消费行为都没有征税。最后通过城镇居民税前税后基尼系数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税收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几乎不起什么作用,甚至在一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为什么我国的税收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基本上不起作用?本文分析得出,主要原因在于税制本身,但又不完全局限于税制本身。比如,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比较落后和不公平的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向综合征收模式发展,但是因为条件限制,现阶段可以先适用像日本一样的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模式,分类综合的模式税源易于掌控,也发挥了综合模式的税收调节作用,兼顾了公平和效率。个税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改革初期适用分类综合模式,适应了我国国情的需要。其次,个税的改革不仅仅只是税制模式的改变,还包括所得的认定、税率税级的设计、费用扣除的标准、起征点的设计、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因此,个税的改革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完善。房地产税是财产税的一个好的实践,既可以对财富直接征税,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遗产税与赠与税是对个人所得税的极大补充,也会激励人们更多地进行慈善捐赠。是调节贫富差距必不可缺的税种,我国也应该尽快开征。在中国,对高档时装、高档保健品等纳入课税范围条件已经具备。拓宽消费税税基,对某些奢侈品和高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对一些高消费行为,包括高尔夫球娱乐、射击、夜总会、狩猎、跑马等娱乐服务业,按现行的税制只对其高消费行业征收有限的营业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显然不足。把某些高档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列入课税范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个人所得税近些年来虽然增长较快,但是占税收总额不到7%,纵观全世界,这应当算是非常低的水平。所以,不能仅仅从税制上找原因,还有其它一些别的因素影响税收调节作用的发挥。比如,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秩序和收入分配秩序的不完善,导致大量漏洞存在,使我们对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基本收不到,对目前大量存在的灰色收入、隐性收入、非法收入也根本监管不到,这就决定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上变成了工资税,所以收入量小,这就更加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也很难有效发挥出税收对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所以,我国税收要想真正发挥好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除了税制改革需要尽快推进以外,还需要尽快完善我国的经济秩序和收入分配秩序,不仅要切实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增长制度,提高劳动者收入,还要切实加强对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堵住各种灰色收入、隐性收入、不合法收入的漏洞。
杨伟锋[9](2011)在《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激励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拉开了新疆同东部、中部的差距,同时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造成了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日益严峻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制约。在此背景下,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消除贫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对于我国保持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省份年鉴所公布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学及计量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全文的分析思路主要是围绕城乡、城镇及农村三个层面,通过与内地代表省份综合比较分析揭示出新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根源,并以此提出缩小新疆城乡居民内部、以及同内地居民收入差距的应对之策。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及农村居民收入演变轨迹及阶段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次,选取内地代表省份浙、豫、陕及全国居民收入平均水平为例,从人均收入、收入来源、不同阶层、行业及所有制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收入及收入差距问题;此外,在对影响新疆同内地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多元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新疆同内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及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再次,对十二五时期的新疆及代表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及差距进行预测,以检验前期对策执行的效果;最后,提出缩小新疆同内地居民收入差距的应对之策,侧重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消除二元强性政策障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金融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城乡社保及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入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与内地代表省份的综合比较分析,找出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并为促进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同内地的居民收入差距,消除收入分配的不和谐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从而为更好的推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大局做出一点微薄之力。
李娟[10](201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逐步扩大,并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归根结底都存在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研究。本文以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新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从新疆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三个方面,使用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对新疆收入分配差距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并对不同方面的收入分配产生原因进行了适当的剖析,最后对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稳定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证。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新疆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产业分布,文化,二元经济结构,历史因素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因素等,其中,地理区位,文化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因素是引起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间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自然状况、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引起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新疆收入分配差距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对新疆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南北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导致南疆地区维稳压力大于北疆的主要原因。本论文提出的建议:新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应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适时调整效率和公平的平衡点,从而达到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稳定的共存;均衡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稳定的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的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城乡差距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介入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区分与内涵分析 |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
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 |
2.2.1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2 区域禀赋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3 城乡二元体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阐释 |
2.3.1 财政作用的天然逻辑与基础 |
2.3.2 财政作用的根本目的 |
2.3.3 财政作用实现的客观机制 |
2.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机理 |
2.4.1 财政分权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2 财政自给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3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测度及空间收敛分析 |
3.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3.1.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的测度 |
3.1.3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分析 |
3.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的空间收敛分析 |
3.2.1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收敛类型与收敛检验基本模型 |
3.2.3 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2.4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 |
4.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拓展分析: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实证分析 |
4.2.1 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2.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1.2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拓展分析:基于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收入均等化理论内涵 |
5.2.2 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作用机理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 |
6.1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 |
6.1.1 平衡财政支出行为偏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有效性 |
6.1.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性 |
6.2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具体的财政政策 |
6.2.1 改革财政体制扫清减差效应的机制障碍 |
6.2.2 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三重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镇化 |
1.3.2 三重城镇化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基础 |
2.1.1 城镇化动力机制 |
2.1.2 城镇化发展阶段 |
2.1.3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 |
2.2 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2.2.1 城镇化的原动力 |
2.2.2 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评价 |
2.3 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 |
2.3.1 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源 |
2.3.2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量 |
2.3.3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
2.4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1 三重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研究 |
2.4.2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
2.5 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中国三重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3.1 三重城镇化发展与演进历程分析 |
3.1.1 人口城镇化—三重城镇化(1) |
3.1.2 土地城镇化—三重城镇化(2) |
3.1.3 资本城镇化—三重城镇化(3) |
3.2 三重城镇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3.2.1 基于城乡收入比率 |
3.2.2 基于基尼系数 |
3.2.3 基于泰尔指数 |
3.2.4 基于二元对比系数 |
3.2.5 基于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结构 |
3.3 三重城镇化协调度分析 |
3.3.1 三重城镇化协调度 |
3.3.2 中国东中西部三重城镇化协调度 |
3.3.3 人口城镇化与户口城镇化 |
3.3.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重城镇化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 |
4.1 三重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 |
4.1.1 省级尺度下三重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演化 |
4.1.2 省级尺度下三重城镇化协调度空间分异及演化 |
4.1.3 省级尺度下三重城镇化发展驱动模式空间分异及演化 |
4.1.4 地级市尺度下三重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演化 |
4.1.5 县级尺度下三重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演化 |
4.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 |
4.2.1 省级尺度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
4.2.2 地级市尺度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
4.2.3 县级尺度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
4.3 三重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 |
4.3.1 省级尺度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
4.3.2 地级市尺度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
4.3.3 县级尺度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
5.1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
5.1.1 人口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
5.1.2 土地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
5.1.3 资本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
5.2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两部门模型 |
5.2.1 两部门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2 两部门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3 两部门模型的消费者偏好与产品需求 |
5.2.4 两部门模型的厂商生产与产品供给 |
5.2.5 两部门模型的短期均衡分析 |
5.3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三部门模型 |
5.3.1 三部门模型的基本假定 |
5.3.2 三部门模型的消费效用函数 |
5.4 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
5.4.1 城乡非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
5.4.2 城乡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
5.4.3 城市内不同群体的福利分析 |
5.5 基于三部门模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
5.5.1 城乡非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
5.5.2 城乡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6.1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6.1.1 分析模型介绍 |
6.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1.3 模型构建 |
6.1.4 实证分析 |
6.2 三重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个体效应实证分析 |
6.2.1 分析模型介绍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全国各地级市个体效应实证分析 |
6.2.4 全国四大区域个体效应实证分析 |
6.2.5 京津冀区域个体效应实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3)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关于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空账问题和隐性债务的研究 |
1.2.3 关于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和可持续性的研究 |
1.2.4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养老保险 |
2.1.1 养老保险的层次 |
2.1.2 社会养老保险及其本质 |
2.2 财政负担 |
2.2.1 财政负担的内涵 |
2.2.2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统计口径 |
2.2.3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表现形式 |
2.3 财政支持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 |
2.3.1 公共财政支出相关理论 |
2.3.2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
2.3.3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 |
2.3.4 政府间职能划分理论 |
2.4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
2.4.1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性 |
2.4.2 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2.4.3 相关指标体系 |
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及财政功能定位 |
3.1 针对企业人员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
3.1.1 国家保障阶段:国家完全承担 |
3.1.2 企业保障阶段:国家部分承担 |
3.1.3 社会统筹阶段:社会共济下国家承担管理责任 |
3.1.4 统账结合阶段:国家承担“兜底”责任 |
3.2 针对普通居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
3.2.1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阶段:农民自助养老 |
3.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阶段:农民缴费政府补贴 |
3.2.3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并行阶段:居民缴费政府补贴 |
3.2.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阶段:个人缴费政府补贴 |
3.3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
3.3.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前:财政供养为主 |
3.3.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单位和个人承担为主 |
4 我国养老保险财政支出与负担状况分析 |
4.1 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的差异化 |
4.1.1 基金筹集责任差异 |
4.1.2 养老金给付责任差异 |
4.1.3 总体财政责任差异 |
4.2 财政责任的基础条件分析:我国财政的收支状况及发展趋势 |
4.2.1 财政收支的总体规模 |
4.2.2 财政收支的结构 |
4.2.3 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未来趋势 |
4.3 我国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 |
4.3.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
4.3.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
4.3.3 企业年金基金市场总体状况 |
4.3.4 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情况分析 |
5 影响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风险因素 |
5.1 经济发展状况 |
5.1.1 经济快速发展与新常态 |
5.1.2 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周期波动 |
5.1.3 经济新常态对我国财政支持养老保险的影响 |
5.2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 |
5.2.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
5.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
5.2.3 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与特征 |
5.2.4 人口测度的主要参数 |
5.2.5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冲击 |
5.3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因素 |
5.3.1 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能力 |
5.3.2 抵御人口老龄化的自动平衡机制 |
5.3.3 养老保险制度的参数设计因素 |
5.4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负担 |
5.4.1 养老保险方面的隐性债务 |
5.4.2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产生背景 |
5.4.3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显性化 |
5.4.4 隐性债务对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冲击 |
6 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
6.1 养老保险财政供给的发展趋势 |
6.1.1 GDP与财政收入历史增长情况分析 |
6.1.2 GDP与财政收入未来增长情况预测 |
6.2 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发展趋势 |
6.2.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需求预测 |
6.2.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财政负担分析 |
6.2.3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财政负担分析 |
7 制度设计与机制优化:实现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
7.1 在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
7.1.1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与强化绩效管理并重 |
7.1.2 压缩行政管理费用 |
7.2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7.2.1 加快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 |
7.2.2 构建动态的养老保险调整机制 |
7.3 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支柱的功能 |
7.3.1 完善企业年金制度与推进职业年金制度改革 |
7.3.2 支持、规范商业养老保险 |
7.3.3 大力促进养老金融业的发展 |
7.4 多渠道筹措基本养老保险资金 |
7.4.1 加大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力度 |
7.4.2 探索发行养老保险特种国债 |
7.4.3 通过社会力量充实养老保险基金 |
7.5 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
7.5.1 坚持以收定支、以筹定支的原则 |
7.5.2 严格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审批与执行 |
7.5.3 定期公开养老保险基金决算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现状的研究 |
二、关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成因的研究 |
三、关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影响的研究 |
四、关于改善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对策的研究 |
五、简要评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重点、难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收入分配理论 |
一、功能性收入分配 |
二、规模性收入分配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 |
一、虚拟资本的性质及利润理论 |
二、虚拟资本和实业资本关系的理论 |
第三章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一、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 |
二、虚拟经济行业收入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 |
三、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的衡量 |
第二节 全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 |
一、全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全部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二、全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剔除垄断行业的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三、全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垄断性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三节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一、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全部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二、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剔除垄断行业的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三、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垄断性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四章 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人力资本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 |
第二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劳动生产率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
第三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劳动和资本收入比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劳动和资本收入比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劳动和资本收入比差异 |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资本劳动比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资本劳动比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资本劳动比差异 |
第五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租金让渡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租金让渡差异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租金让渡差异 |
第六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劳动力市场分割 |
第七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要素相对价格与行业收入差距 |
一、要素相对价格与行业收入差距 |
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要素相对价格 |
第五章 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整体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一、进一步扩大了居民间整体收入差距 |
二、导致经济资源的配置向虚拟经济行业集中 |
三、引发投机性投资需求和社会不满情绪增长 |
四、引起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和就业率下降 |
第二节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一、东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二、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三、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一、美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二、英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三、日本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二节 俄罗斯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一、俄罗斯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二、新加坡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三、韩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四、中国香港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三节 中国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的比较 |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比较 |
二、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比较 |
第七章 解决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对现阶段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的基本看法 |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具有显着的阶段性特征 |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具有显着的地区差异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与垄断关系密切 |
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并非中国的特有现象 |
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
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中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并存 |
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利弊兼具 |
第二节 解决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目标和原则 |
一、目标 |
二、原则 |
第三节 解决中国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政策措施 |
一、人力资本政策 |
二、垄断管制政策 |
三、要素市场政策 |
四、金融引导政策 |
五、产业调整政策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外文部分 |
后记 |
(5)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概述 |
1.2.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决定因素的研究综述 |
1.2.2 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3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2.2 区域经济趋同理论 |
2.2.1 绝对β趋同假说 |
2.2.2 条件β趋同假说 |
2.2.3 σ趋同假说 |
2.2.4 群体趋同或俱乐部趋同假说 |
2.2.5 区域输出基础理论 |
2.3 区域经济趋异理论 |
2.3.1 产业区位理论 |
2.3.2 增长极理论 |
2.3.3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3.4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3.5 倒“U”型理论 |
2.3.6 梯度推移理论 |
2.3.7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8 “创新”理论 |
2.3.9 产业集群理论 |
2.4 总结 |
第3章 制度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3.1 制度的内涵及构成 |
3.2 制度变迁 |
3.3 制度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
3.3.1 制度及制度安排提供了激励机制 |
3.3.2 制度及制度变迁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
3.3.3 制度影响其它生产要素的效率 |
3.4 制度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般理论模式 |
3.4.1 中心-边缘模型下制度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3.4.2 流动资本模型下制度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3.4.3 流动的企业家模型下制度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3.5 区域制度变迁的路径 |
3.5.1 诱致型制度模仿变迁 |
3.5.2 强制型制度模仿变迁 |
3.6 总结 |
第4章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测度及成因 |
4.1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状况的测度 |
4.1.1 中国的区域划分 |
4.1.2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 |
4.1.3 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测算 |
4.2 制度变迁的地区非均衡性 |
4.2.1 改革试验、以经济效率为重心的发展阶段(1978—1990 年) |
4.2.2 改革推进、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发展阶段( 1990—1999 年) |
4.2.3 改革深化、以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1999 年以来) |
4.3 我国制度变迁初始条件的地区差异性 |
4.3.1 人文资源的差异 |
4.3.2 地理区位的差异 |
4.3.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
4.3.4 政策倾斜的差异 |
4.3.5 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差异 |
4.4 制度变迁的地区非均衡性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
4.4.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地区差距 |
4.4.2 市场化改革、效率增进与地区差距变动 |
4.4.3 财政分权、分税制改革与地区差距 |
4.4.4 开放政策、制度变迁与地区差距 |
4.5 总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实证 |
5.1 制度变迁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5.1.1 正式制度变迁的区域差异 |
5.1.2 非正式制度的区域差异 |
5.1.3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 |
5.2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因素 |
5.2.1 经济增长“条件趋同”中的制度因素 |
5.2.2 改革的经济效应 |
5.3 制度变量的选择 |
5.3.1 非国有化水平 |
5.3.2 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 |
5.3.3 对外开放度 |
5.3.4 引进外资的程度 |
5.4 制度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
5.4.1 区域经济增长与制度变量的数量关系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实证结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充分认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6.2 促进要素市场的发育 |
6.3 完善市场秩序 |
6.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6.5 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
6.6 深化政府改革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主持课题 |
(6)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基本研究思路 |
五、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基本内涵 |
一、 什么是收入 |
二、 收入分配的内涵及类型 |
三、 收入分配差距的含义 |
第二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测量方法 |
一、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二、 等分法 |
三、 库兹涅茨指数及其“倒 U 假说” |
四、 恩格尔系数 |
五、 其它测量方法 |
第三节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
一、 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二、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三、 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四、 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
五、 布坎南的收入分配理论 |
六、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二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第一节 苏联解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回顾 |
一、 列宁时期的收入分配 |
二、 斯大林时期的收入分配 |
三、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收入分配 |
第二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一、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 |
二、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三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状况 |
一、 俄罗斯转轨时期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
二、 俄罗斯转轨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
三、 俄罗斯转轨时期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
四、 俄罗斯转轨时期居民收入总体变化趋势 |
第三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
一、 收入分配机制发生变化 |
二、 经济自由化的影响 |
三、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
四、 私有化的影响 |
五、 特权与垄断 |
六、 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的职能弱化 |
第二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 |
一、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三、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俄罗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税收改革 |
一、 税收和调控的理论关系 |
二、 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机制 |
三、 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局限性 |
四、 俄罗斯的税收改革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一、 失业(就业)保障制度 |
二、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
三、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四、 社会保险和救助制度改革 |
五、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第五章 俄罗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
一、 克服平均主义,鼓励勤劳致富 |
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 |
三、 建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 |
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五、 更加注重公平,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 |
六、 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二、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
三、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
四、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
一、 初次分配不尽合理 |
二、 二次分配有待完善 |
三、 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很好形成 |
第四节 来自俄罗斯的启示 |
一、 通过合理的税收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
二、 重视利用收入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税收征管手段 |
三、 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
四、 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尽早出台《社会保障法》 |
五、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尽早开征社会保障税 |
第五节 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
一、 初次分配关键是提高工资收入 |
二、 加强二次分配对收入的调节力度 |
三、 加速推进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要素市场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学者关于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
四、 本论文拟创新之处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
一、 城乡收入差距 |
二、 地区收入差距 |
三、 行业收入差距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劳动力要素市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一、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 |
二、 劳动力要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一) 城乡收入差距的劳动力解释 |
(二)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三) 行业收入差距的劳动力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本要素市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一、 资本要素市场化 |
(一) 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二) 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二、 资本要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要素市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一、 土地要素市场化 |
二、 土地要素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一) 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二) 土地征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关于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影响 |
1.1 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
1.1.1 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 |
1.1.2 从等分法看我国贫富差距 |
1.1.3 从功能性收入分配看我国贫富差距 |
1.2. 贫富差距拉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1.2.1 贫富差距拉大对社会的影响 |
1.2.2 贫富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2. 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机理 |
2.1 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机理 |
2.1.1 所得税 |
2.1.2 财产税 |
2.1.3 间接税 |
2.2 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基础条件 |
2.3 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局限性 |
3. 国外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启示 |
3.1 西方国家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曲折变化 |
3.1.1 西方发达国家“黄金时期”税收调节作用 |
3.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西方税制改革和收入分配 |
3.2 西方国家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借鉴 |
3.2.1 美国调节贫富差距的税收制度 |
3.2.2 发展中国家财产税改革的成功案例——印尼财产税制度 |
3.2.3 “富不过三代”——日本遗产税的典型案例 |
3.2.4 国外税收经验的启示 |
4. 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应分析 |
4.1 目前我国现行调节贫富差距的税种评述 |
4.1.1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4.1.2 我国的财产税制度 |
4.1.3 我国的消费税制度 |
4.2 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应分析 |
5. 我国税收对贫富差距调节不力的原因分析 |
5.1 税制设计落后,不利于发挥调节作用 |
5.1.1 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对贫富差距逆向调节 |
5.1.2 我国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 |
5.1.3 我国目前尚没有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
5.1.4 消费税对奢侈品的课税范围有限 |
5.2 税制结构制约了税收调节作用的发挥 |
5.3 税源监控不力,高收入阶层税收流失大 |
6. 我国调节贫富差距的税收制度选择 |
6.1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的税制 |
6.1.1 个人所得税改革 |
6.1.2 财产税改革 |
6.1.3 推行遗产税和赠与税 |
6.1.4 消费税制度的改革 |
6.2 借鉴国外经验改善我国的征管环境 |
6.3 税收需与其它调节“工具”配合使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畴界定与数据说明 |
1.4.1 范畴界定 |
1.4.2 数据说明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理论 |
2.1 城乡收入分配基本概念 |
2.1.1 城乡区划界定 |
2.1.2 收入类型与内涵 |
2.1.3 收入分配基本范畴的界定 |
2.2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
2.2.1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
2.2.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收入分配研究的概述 |
2.2.4 收入分配理论的评价 |
2.3 收入差距的内涵和测度方法 |
2.3.1 收入差距的内涵 |
2.3.2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2.3.3 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和指标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3.1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变动趋势分析 |
3.1.1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 |
3.1.2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特征 |
3.2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
3.2.1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的演变轨迹 |
3.2.2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演变的特征 |
3.3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演变轨迹 |
3.3.2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演变的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的比较分析 |
4.1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内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分析 |
4.2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与内地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分析 |
4.2.1 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分析 |
4.2.2 收入结构差距分析 |
4.2.3 不同阶层收入差距分析 |
4.2.4 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分析 |
4.2.5 不同所有制收入差距分析 |
4.3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与内地农村居民收入比较分析 |
4.3.1 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分析 |
4.3.2 收入结构差距分析 |
4.3.3 不同阶层收入差距分析 |
4.3.4 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影响因素的理论阐释 |
5.1.1 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及政治环境 |
5.1.2 经济发展和增长因素 |
5.1.3 经济体制改革及变迁 |
5.1.4 经济政策及其变化 |
5.1.5 其他因素 |
5.2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相关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
5.2.2 选取方法的概述 |
5.2.3 模型的计算与结论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的趋势预测分析 |
6.1 方案一: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预测法 |
6.1.1 灰色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及步骤 |
6.1.2 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及评价 |
6.2 方案二:趋势外推模型预测法 |
6.2.1 趋势外推模型的一般原理 |
6.2.2 趋势外推模型预测结果及评价 |
6.3 两种预测方案的综合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缩小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的对策建议 |
7.1 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再分配力度 |
7.2 消除政策性因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7.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
7.4 推进金融、财政及科技对农业支持力度 |
7.5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7.6 加快新疆教育发展,促进智力扶贫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 |
7.7 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公正的新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三、相关的概念的界定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六、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外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及相关研究 |
一、国外有关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
二、国外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模型与测度方法 |
三、国外有关收入差距的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一、国内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
二、国内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证研究 |
三、收入差距的测度力法与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关于对新疆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一、新疆收入差趴问题研究现状 |
二、新疆收入差距产生的成因 |
三、新疆收入问题研究评述 |
第二章 新疆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新疆经济发展总体分析 |
一、经济发展变迁 |
二、产业结构变迁 |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地方财政收入 |
第二节 新疆城乡经济发展比较 |
一、城乡收入分配 |
二、城乡固定投资 |
三、城乡居民消费 |
第三节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比较 |
一、经济总量 |
二、产业结构 |
三、城镇化水平 |
第三章 新疆居民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收入分配差距测度方法 |
一、极值差(R_m) |
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
三、城乡收入比(R) |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民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测度 |
一、新疆1978-2009年居民收入变动情况 |
二、新疆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收入差值描述 |
三、新疆1978年以来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
第三节 新疆收入差距与全国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 |
一、新疆居民收入与全国居民收入之比较 |
二、基尼系数:新疆与全国的比较 |
三、城乡收入差距:新疆与全国的比较 |
第四章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及其变化特点 |
一、收入分配差距测度方法 |
二、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变动 |
三、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 |
四、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值变动 |
五、新疆城镇与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动 |
第二节 新疆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
一、城镇内部按收入分组对比 |
二、行业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距 |
三、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 |
第三节 新疆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
一、新疆农村内部按地区分类收入差距 |
二、新疆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 |
第四节 新疆收入差距变动的成因 |
一、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变动的成因 |
二、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变动的成因 |
三、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动的成因 |
第五章 新疆不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
第一节 叶鲁番地区与哈嘧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一、吐鲁番地区与哈密地区的基本情况 |
二、吐鲁番地区与哈密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测度 |
三、吐鲁番地区与哈密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 |
第二节 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一、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基本情况 |
二、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之间的收入分配差测度 |
三、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 |
第三节 新疆不同区域收入差距产生的成因 |
一、区位因素 |
二、民族文化因素 |
三、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因素 |
四、教育因素 |
五、其他因素 |
第六章 新疆收入差距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二、对固定投资的影响 |
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第二节 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一、对新疆社会稳定的影响 |
二、民族问题源于经济问题 |
三、收入差距扩大与群体性事件 |
四、收入差距扩大与社会矛盾的积累 |
第七章 新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收入差距扩大的理性思考 |
一、当前新疆地区收入差距的基本判断 |
二、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职责 |
第二节 缩小收入差距的建议 |
一、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均衡城乡收入分配 |
二、利用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
三、加大教育投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四、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融合相结合 |
五、其他建议对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雅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2]三重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证[D]. 刘勇.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3]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研究[D]. 王丹.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4]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D]. 曹文文. 武汉大学, 2015(07)
- [5]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 黄晖. 湖南大学, 2013(12)
- [6]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 赵敏. 南开大学, 2012(07)
- [7]基于要素市场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D]. 张琛琛.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8]关于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分析[D]. 陈荆夷.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2)
- [9]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比较研究[D]. 杨伟锋.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 李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标签:收入差距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