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水和根障对杨粮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曹琦[1](2019)在《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滴灌条件下,为探索与干旱区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枣农间作模式,本课题从小气候角度出发,对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两种枣棉间作模式(M1、M2)和三种枣苜间作模式(P1、P2、P3)以及单作枣园(CK)、单作棉田(CK1)、单作苜蓿地(CK2),在水平方向上(枣棉间作为a1、a2、a3,枣苜间作为b1、b2、b3)和垂直方向上(冠底、冠中、冠顶、1 m处)开展了小气候、地温、土壤含水量、生长、产量等指标观测,对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影响为CK1>M1>M2,CK2>P3>P2>P1;水平方向上为CK1>a3>a2>a1和CK2>b3>b2>b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的趋势,均低于对照。2.各间作模式中日平均气温在水平方向均呈倒“V”形态。枣棉间作模式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表现为a3>a2>a1>CK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CK1>M1>M2,M2较CK1降温1.43℃;空气湿度表现为冠中>冠底>冠顶>1 m,M2>M1>C K1,M2较CK1高6.91%。枣苜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影响与枣棉间作模式的影响一致。3.各间作模式中地表面最高温度在各生育时期呈现CKI>M1>M2、CK2>P3>P2>P1的趋势,地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是M2>M1>CK1、P1>P2>P3>CK2。地温日变化整体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地温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不同时刻不同间作模式与风速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但是CK1明显大于M1、M2,CK2明显大于P1、P2、P3。风速的降低值与对照风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枣棉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略大于枣苜间作模式,但M1、M2之间,P1、P2、P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间作系统CO2浓度整体表现为M1>M2、P3>P2>P1,水平方向上a3>a2>a1、b3>b2>b1,垂直方向上1 m>冠顶>冠中>冠底。6.枣棉间作和枣苜间作各模式中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变大。7.间作苜蓿对枣树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会造成轻微减产,但是间作棉花会严重的影响枣树的产量。8.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整体高于单作模式,在枣棉间作模式中M1模式最优,在枣苜间作模式中P2模式最优。
孙于卜[2](2019)在《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水分作为植物需水的直接来源,是晋西黄土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同时也是该区果农间作系统中果树和作物水分竞争的直接对象,严重制约着该区果农间作系统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一些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激烈,影响了果农间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的发挥。而目前对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研究多集中在现象的描述,缺乏对土壤水分竞争机理及管理措施的深入研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果农间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研究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竞争状况、竞争机理及调控管理措施,为高效、稳定及高产的果农间作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单作苹果、单作大豆和单作花生为对照,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状况;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的空间分布、分布变异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探究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竞争机理,量化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提出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田间管理及调控措施;并针对提出的田间管理及调控措施对苹果树和作物的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可以有效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并提高间作系统生产力的措施,旨在使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最小化,降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该地区果农间作系统调控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苹果-花生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且两者的土壤含水量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多,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多,且两间作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在各土层深度均小于相应的单作苹果和单作作物。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较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大,且两者均在作物的开花期-结荚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最大,其次是结荚期-成熟期及苗期-开花期;两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苹果树树龄3、5、7年的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主要竞争区域分别为距果树行南北两侧0.9m、1.3m及1.7m范围内。(2)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苹果细根逐渐减少,而作物细根逐渐增多。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苹果树细根生物量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20-40cm 土层分布最多,且集中分布在0-60cm 土层深度。而作物的细根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主要集中在0-20cm 土层深度。细根分布变异:相比单作苹果和单作作物,间作导致苹果树的细根移向更深的土层,而作物的细根移向更浅的土层,且两者的细根垂直重心均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向更深的土层移动。总细根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两间作系统的总细根生物量密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P<0.01)的负线性关系。土壤水分竞争指数: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较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大,且两者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增强,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苹果树树龄3、5、7年的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分别在距苹果树行0.5-0.9m、0.5-1.3m和0.5-1.7m区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较为激烈,且种间竞争强度指数均大于0.5。(3)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对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分别采用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措施,并对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树行南侧激烈竞争区、中心竞争区及树行北侧激烈竞争区分别进行畦灌,在作物的苗期-开花期、开花期-结荚期及结荚期-成熟期的灌水下限分别设置为田间持水量的55%、85%和70%,对苹果树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新枝生长量有一定的增益作用,且有助于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提高大豆和花生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杨灿,李建军,黄静,张展[3](2017)在《洞庭湖洲滩人工林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综合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位于洞庭湖区的沅江市南嘴镇鲤鱼塘洲和岳阳市华容县操军镇两个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为例,从复合经营模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对土壤改良的作用及综合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研究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结果表明:洞庭湖洲滩在杨树林郁闭前选择的芥菜、榨菜、南瓜和冬瓜4种复合经营模式,与纯林林分对照,复合经营林分胸径生长量提高了24.2%48.5%,树高生长量提高了20%55%,活立木蓄积提高了69.8%151.3%;由于对林地进行了一定的施肥,林地p H值均有所下降,上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3.3%106.7%,各土层土壤速效N含量普遍减少,土壤速效P含量均有大幅增加,土壤速效K含量均有所减少;杨树郁闭前林下复合经营可以持续2 a以上,因此2 a内进行林农复合经营可实现10 000元/hm2左右的经济收入。
孙红滨[4](2014)在《南疆三地州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文中提出南疆三地州具有发展特色林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几年林果业发展迅速,果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密植果园的兴起,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粮食和棉花等关系社会稳定和产业安全作物的种植。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既可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又可以降低对粮食、棉花种植的影响,是南疆三地州发展林果业的首选模式。目前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在当地已经得到积极推广,不过模式较多,哪一种种植模式可以给当地发展带来较高的综合效益现在还不能确定,因此对当地的主要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做出综合效益评价并选出最佳的种植模式,对南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系统结构优化,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非常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共选取12个评价指标,建立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红枣、核桃、杏树和扁桃四种果树的19种间作模式和小麦-玉米、棉花两种单作模式做出综合效益评价。得出在红枣间作的7种模式中综合效益评价排名为:红枣(产)-小麦>红枣(产)-小麦-玉米>红枣(产)-棉花>红枣(产)-小麦-豆类>红枣(幼)-小麦-玉米>红枣(幼)-小麦-豆类>红枣(幼)-棉花;在核桃间作的6种模式中综合效益评价排名为:核桃(产)-小麦-玉米>核桃(产)-小麦>核桃(产)-棉花>核桃(产)-小麦-豆类>核桃(幼)-小麦-玉米>核桃(幼)-棉花;在杏树的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效益评价排名为:杏(产)-小麦-玉米>杏(产)-小麦>杏(产)-棉花>杏(幼)-小麦;在扁桃的两种模式中:扁桃(产)-小麦>扁桃(产)-小麦-玉米。整体来看,果树在幼龄期的间作模式综合效益都低于单作模式,在产果期的间作模式综合效益除杏(产)-棉花外都高于单作模式。从长期考虑,粮棉果高效种植模式相比普通的单作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户的收入,为当地带来较高的综合效益。
马媛[5](2012)在《新疆间作果园微气候特征及果树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不同间作果园内微气候差异以及与果树的越冬性关系,本文以杏、核桃和扁桃三种新疆主栽果树的间作果园为试验对象,对果树及间作物的物候期和间作系统内的光照、温湿度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对不同间作系统中果树的休眠枝条进行人工低温处理,测定了枝条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间作条件下果树的抗寒性。主要结果如下:(1).间作果园内果树和间作物的物候期均有重叠和交错,小麦对杏、核桃和扁桃的重叠交错时间为55d~60d;棉花与三种果树的物候期完全重叠,影响时间为180d~190d;复播玉米对杏园内的光照、温度影响较明显,其与核桃的重叠交错时间为120d;春播玉米对扁桃、杏的影响时间为140d;番茄、辣椒对杏、扁桃的影响时间分别为60d、90d。物候期的重叠和交错,使果树和间作物在肥水管理时期上存在差异。对比可知,小麦的肥水管理周期与杏、扁桃和核桃的矛盾较小:番茄、辣椒次之;复播玉米、棉花等矛盾较大。(2).间作系统内树冠PAR的日变化表明:不同间作系统中,PAR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呈明显的“单峰”曲线。但不同密度的间作系统中PAR值不同,表现为明显的株行距效应和树冠开张、枝组结构、林间郁闭度等因素对树冠受光的影响。1d中树冠上部PAR值高于树冠下部;树冠各方位受光在一天中呈规律变化,即在8:00~12:00以树冠东面受光为主,14:00~16:00间以东面、南面、西面受光较明显,18:00~20:00各方位受光均匀无显着差异。其中,株行距为4m×5m的杏-麦间作系统和株行距为4m×6m的核-麦间作系统中的光照分布均匀,栽植密度和树冠枝组结构合理。在间作系统中,果树的形态指标,如树高、冠幅、以及它们的行向、株行距是影响受光的主要因素,间作物的存在改变了系统的群体结构,特别是株行距密度与间作物种类搭配直接影响树体受光。间作系统中的果树与间作物共同作用构成了系统内果树树冠的受光特性。(3).间作系统内叶面积指数的测定表明:同一株行距中,树体冠幅越小,LAI越小;同一树龄果树,株行距越大,LAI越小。在同一株行距中,间作物的高矮和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系统LAI的变化,小麦、棉花、番茄等矮杆作物对果树树冠受光影响较小,复播玉米影响较大;不同株行距中,株行距越小,间作物越高,对林间受光影响越大。(4).间作系统内温、湿度日变化表明:空气、地表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两者所对应的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呈反相关,且出现最高值、最低值的时间也一致。对比可知:相同株行距的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中,果树的遮荫和间作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温增湿的作用;不同株行距的系统中,株行距小、树冠冠幅大、间作物种植密集的系统中温、湿度较高。(5).休眠枝条的抗寒性测定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杏、核桃、扁桃的电解质渗出率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增长。一年生杏(小白杏、赛买提、库买提)休眠枝条的LT50分别在-25.32℃至-20.11℃、-25.32℃至-20.11℃、-28.75℃至-25.72℃之间;一年生核桃(新2号)休眠枝条的LT50在-18℃左右;一年生扁桃(莎车1号)休眠枝条的LT50在-28.75℃至-25.72℃之间。供试枝条内MDA含量以及游离Pro含量随温度降低而发生的上升变化反映了植物对低温伤害的敏感程度,说明供试枝条内MDA含量、游离Pro含量与植物的抗逆境能力关系密切。试验表明:间作物为番茄、辣椒时,系统内杏树、扁桃枝条的LT50较高,对低温敏感度高,抗寒能力较弱;间作物为玉米的系统内杏树、核桃、扁桃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随温度变化上升明显,游离Pro含量变化幅度大,抗寒性较弱;间作物为棉花和小麦的系统内果树的抗寒能力较玉米、番茄等间作时较强;此结果与休眠枝条恢复生长直观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董宛麟,张立祯,于洋,苟芳,毛丽丽[6](2011)在《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叙述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间作研究进展及农林间作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特征。归纳了国内外不同农林间作系统中光能、温度、湿度、土壤水分、风速、土壤养分以及农林间作系统的经济生态效益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农林间作系统中生态因子方面的研究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农林复合间作系统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
云雷[7](2011)在《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林复合经营作为解决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之一,在黄土区被广泛的应用。但农林复合系统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间竞争,对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探索资源合理和高效的利用方式,为经营种间关系协调的高产、高效和稳定的农林复合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提出黄土高原区适宜的间作模式和经营管理措施,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果农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间作系统地下部分土壤水分、土壤养分、果树根系,地上部分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以及产量和经济收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树木与农作物种群界面中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和光分布特征,旨在使树木和农作物之间的资源竞争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该地区农林复合系统调控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时间上,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在不同物候期变化极为显着。空间上,在垂直方向上,核桃间作和苹果间作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但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为中等变异程度;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变化与离果树行的距离有关,均是离树行越近,土壤含水量越少。苹果间作土壤含水量明显小于相应的核桃间作土壤含水量,且其二维分布明显要比核桃间作复杂很多。根据移动窗口法,判定3种核桃间作模式的土壤水分影响域,其0~20cm和20~40cm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宽度在4.0m~5.5m。(2)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并且距果树行越远,土壤养分的垂直变化梯度越小;在水平方向上,在果树区内,离果树行越近,土壤养分越少、在农作物区,离果树行越远,土壤养分越大,养分水平变化越小。在典型物候期,观测范围内果树和农作物存在养分竞争。(3)果农间作系统果树根系分布特征:在所研究范围内,不同径级根生物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作为土壤水分、养分吸收和传输作用的细根,核桃和苹果细根垂直方向集中在0~40cm和0~60cm的土层,分别占细根总量的68.51%和94.39%;水平方向集中在离树0.5~1.5m范围内和0~1.5m范围内,分别占细根总量的56.15%和83.85%。根系消弱系数反映出的根系分布特点与根系的实际分布情况相符,可以作为描述果树根系垂直变化的参数。(4)果农间作系统光照空间分布特征:核桃间作的遮荫区域多取决于单株核桃树遮荫区的累加,群体遮荫时间段相对较少,遮荫程度相对较轻;苹果间作光照分布较为复杂,其受到多重遮荫影响,地面受光相对有限,遮荫程度相对较重。受到果树的影响,农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离树行越近,影响越大。(5)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和养分效应均表现为核桃×花生>核桃×大豆>苹果×花生>苹果×大豆:当土壤层次取0~40cm时,其土壤水分效应依次为-5.33%、-5.66%、-10.54%和-12.81%,土壤养分效应依次是-8.68%、-15.00%、-21.77%和-22.12%;当土壤层次取0~100cm时,其土壤水分效应依次为-4.08%、-5.25%、-11.20%和-16.83%,土壤养分效应依次是-10.19%、-16.85%、-23.40%和-25.69%。果农间作系统光效应表现为核桃×花生>核桃×大豆>苹果×大豆>苹果×花生,其光效应依次为-16.62%、-18.12%、-21.89%和-26.39%。从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来看,核桃×花生、核桃×大豆、苹果×花生和苹果×大豆间作模式可以作为该区的主要果农间作模式,推荐模式土地利用效率平均提高约70%,经济效益平均提高约14%,适合该地区实践推广的。
唐芳[8](2010)在《不同间作模式下杏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杏树与农间作的合理模式,对轮台县哈尔巴克乡杏树与小麦、玉米间作果园的微气候环境变化规律和杏树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在各间作系统中,杏树越高,冠幅愈大,遮荫影响的间作物范围就越大。密度越大,行间交互遮荫范围也越大。2.在杏农间作系统中,空气相对湿度在一天中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地表温度曲线都呈单峰状,最高值都出现在午后,最小值一般出现在日出时分。杏玉米间作系统中,行中距树干分别为80cm、120cm、160cm的土壤日耗水量均大于40cm,从纵向看,地表以下土壤日耗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0cm、20cm、40cm、60cm、80cm;杏棉间作系统中,土层深度为60-80cm的土壤日耗水量大于10-40cm的。3.通过对杏树与间作物的物候进行观察,发现冬小麦与杏树的生理需水需肥期大体一致,给冬小麦灌水施肥时,与杏树不存在明显矛盾。但是,杏树从4月中下旬叶幕形成后,即会对小麦的光照环境造成影响。复播玉米会对杏树后期的通风透光不利,不宜与杏树间作。杏树在4月份萌芽期需要灌水,但是棉花在6月份浇第一水。二者间作时应考虑进行分别灌水以解决二者的灌水矛盾。4.杏麦间作系统中,杏树平均树高从大到小依次为1.5m×4m、4m×6m、2m×8m;平均基径从大到小为4m×6m、2m×8m、1.5m×4m;平均冠幅最大的为4m×6m,其次为2m×8m和1.5m×4m。说明密度越大的杏树越高,基径越小,冠幅越小。5.间作小麦条件下,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小白杏树,3m×6m和2m×8m的花芽越冬存活率普遍高于1.5m×4m、5m×6m和2m×4m,并且这两种栽植密度的花芽越冬存活率在不同类型结果枝上分布比较均匀。花器官主要以雌蕊等于雄蕊和雌蕊低于雄蕊两种为主,可育花比例以5m×6m的最高。由此可知,株行距为3m×6m和5m×6m的栽植密度更有利于杏树花芽分化和越冬存活。6.1.5m×4m、2m×8m和4m×6m 3种栽植密度下的杏树新梢生长动态规律基本一致,都呈现“快-慢-快”的趋势。2m×8m栽植密度的单叶面积平均值普遍高于1.5m×4m及4m×6m,1.5m×4m栽植密度的单叶面积的平均值最小。叶绿素周年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在9月中旬达到最大值,相较其他两种栽植密度,2m×8m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偏高。7.杏麦间作系统中,4m×6m的果实纵横径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大于1.5m×4m和2m×8m。杏树的栽植密度对杏果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中,栽植密度越大,杏产量越高,反之越小。
张立宇[9](2009)在《核(桃)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环塔里木盆地干旱绿洲灌溉条件下核(桃)农间作的合理模式及生态调控技术,从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对阿克苏市库木巴什乡八年生核桃树,栽培密度为核(桃)麦间作5m×6m、6m×8m和核(桃)棉间作6m×8m试验地,进行了包括小气候效应、土壤水分和间作物生长量等一系列观测,对不同株行距、不同间作物的间作系统内光照、温度、湿度、风速等小气候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1.对核桃和农作物进行的较为系统的物候观测表明:核桃和冬小麦的物候期交错,对小麦的影响时间为55d,仅占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的23%;而核桃和棉花的物候期几乎完全重叠,影响时间为180d,这样对棉花的整个生育期几乎都有影响。2.对核(桃)农间作系统的小气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农田比,间作系统各小气候因子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光照强度方面,8年生核桃间作系统中受光量为:核(桃)麦间作5m×6m<6m×8m<CK,核(桃)棉间作6m×8m<CK,株中测点<测点(行东和行西)<行中测点<CK。各间作系统的平均遮荫度分别为32.3%,22%和24.8%。3.温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系统与对照相比,核(桃)麦间作5m×6m、6m×8m和核(桃)棉间作6m×8m,在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分别降低1.5℃、0.9℃和0.8℃;地表温度分别降低3.7℃、3.2℃和4.4℃;地下5cm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低2.9℃、1.7℃和0.9℃;地下10cm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低1.9℃、1.5℃和1.2℃;地下15cm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低1.7℃、1.3℃和1.0℃;地下20cm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低1.5℃、0.9℃和1.0℃。4.湿度效应分析表明:核(桃)农间作系统可以产生明显的增湿效应,核(桃)麦间作5m×6m、6m×8m和核(桃)棉间作6m×8m在作物生育期内平均相对湿度为53.5%、50.1%和51.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8%、6.4%和3.6%。5.防风效应分析表明:核(桃)农间作5m×6m、6m×8m的系统平均防风效能分别为35.6%和28.1%。6.对核(桃)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的观测表明:间作系统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农田。间作系统内不同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差别较大,均表现为行中>行东、行西>CK,行东和行西差异不大。核(桃)麦间作5m×6m、6m×8m和核(桃)棉间作6m×8m的系统平均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1.71%,0.95%和1.1%,比对照提高了11.2,6.3和8.6个百分点。
俞涛[10](2009)在《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干旱绿洲灌溉条件下,为探索环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带枣农间作的合理模式及生态调控技术,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对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4年生枣树、2×6m密度的枣麦、枣棉间作试验地,进行了包括小气候效应、生长量和土壤水分等一系列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枣树和间作物的物候观测表明:枣树和冬小麦的物候期交错,对冬小麦的影响时间为46 d,仅占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的19%;而枣树与棉花的物候期几乎完全重迭,影响时间为180190 d,几乎占到棉花的整个生育期。2.光照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系统中,受光量为冠外测点(行东和行西)<行中测点<CK,且间作系统内的相对光照强度可达到90%以上。3.温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枣麦、枣棉间作系统平均气温分别降低0.6和1.0℃;地表温度分别降低2.1和5.1℃;地面以下平均温度表现为:-5㎝的分别比对照低0.2和2.5℃,-10㎝的分别低0.2和2.1℃,-15㎝的分别低0.1和1.3℃,-20㎝的分别低0.5和1.2℃。4.湿度效应分析表明:枣农间作系统可以产生增湿效应,枣麦、枣棉间作系统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48.2%和47.3%,分别比对照高8.3和5.8个百分点。5.防风效应分析表明:枣麦、枣棉间作系统的平均防风效能分别达到40.2%和35.5%。6.土壤含水量的观测分析表明:枣麦、枣棉间作系统内,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农田,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1.54和2.16个百分点。间作系统内不同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差别较大,枣麦间作内表现为:CK1<行西<行中<行东;而枣棉间作内表现为CK2<行东<行西<行中。7.调查间作系统内农作物的产量结果表明:间作地内小麦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增产区距树干东侧23m范围内,比对照增产4.8%,其他距离范围则呈现明显减产,平均比对照减产21.9%;而棉花在所有距离范围内均呈现减产,平均比对照减产41.9%。8.测算单位面积枣树产量结果表明:枣麦间作中枣树产量为1369.2kg/ha,枣棉间作中为1486.8kg/ha。
二、肥水和根障对杨粮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水和根障对杨粮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间作的概念和增产机理 |
1.4 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
1.4.1 间作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 |
1.4.2 间作对防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
1.4.3 间作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研究 |
1.4.4 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
1.4.5 间作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效应的研究 |
1.4.6 间作复合系统中CO_2 浓度的研究 |
1.5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6 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
1.7 不同间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地枣树生长情况分析 |
3.2 枣农间作系统生育时期调查分析 |
3.3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
3.3.1 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3.3.2 不同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3.3.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4 不同间作模式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3.3.5 不同间作模式对CO2 浓度的影响 |
3.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1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的影响 |
3.5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
3.5.1 间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2 间作对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3 间作对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6 经济效益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效应的调节和改善 |
4.1.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探讨 |
4.1.4 试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4.2 结论 |
4.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气候的影响 |
4.2.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2.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 |
2.2 农林复合系统细根及生态位特征 |
2.3 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 |
3.1.4 气候 |
3.1.5 植被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试验材料 |
4.3 研究方法 |
4.3.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
4.3.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空间分布 |
4.3.3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4.4 数据处理方法 |
4.4.1 土壤水分效应 |
4.4.2 细根生物量密度 |
4.4.3 细根垂直重心 |
4.4.4 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指数 |
4.4.5 灌水量 |
4.4.6 耗水量 |
4.4.7 水分利用效率 |
4.4.8 数据处理分析 |
4.5 技术路线 |
5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 |
5.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 |
5.1.1 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化 |
5.1.2 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 |
5.2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 |
5.2.1 土壤水分效应时间变化 |
5.2.2 土壤水分效应空间分布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
6.1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空间分布 |
6.1.1 细根水平分布 |
6.1.2 细根垂直分布 |
6.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分布变异 |
6.2.1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 |
6.2.2 苹果-花生间作系统 |
6.3 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
6.3.1 果农间作系统总细根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6.3.2 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指数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7.1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 |
7.1.1 田间管理措施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1.2 田间管理措施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7.1.3 田间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7.1.4 讨论 |
7.2 果农间作系统水分调控 |
7.2.1 有效降水量 |
7.2.2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7.2.3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7.2.4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中作物的影响 |
7.2.5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7.3.1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 |
7.3.2 果农间作系统水分调控 |
8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 |
8.1.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
8.1.3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洞庭湖洲滩人工林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综合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1.1 研究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1 杨树人工林选择 |
1.2.2 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
1.3 样地调查 |
1.4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林农复合经营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 复合经营对杨树林地土壤的影响 |
2.3 杨树人工林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南疆三地州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环境概况 |
2.2 经济环境概况 |
2.3 生态环境概况 |
2.4 社会环境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不同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综合效益评价的作用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
4.4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5 评价指标分析 |
4.6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介绍 |
4.7 各指标权重值计算机一致性检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5.1 综合评价方法回顾 |
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5.3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5.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新疆间作果园微气候特征及果树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果农间作系统的理论研究 |
1.2 果农间作系统微环境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果树抗寒性的研究进展 |
1.4 间作方式与果树生长发育及抗寒力的矢系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物候期的调查 |
2.3 微气候的测定 |
2.4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的测定 |
2.5 抗寒性测定 |
2.6 杏树花芽田间越冬性调查 |
2.7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间作系统内果树生长状况 |
3.2 不同间作系统内果树与农作物的物候期 |
3.3 不同间作系统内光照的变化 |
3.4 不同间作系统内温湿度的变化 |
3.5 不同间作系统内果树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 |
3.6 不同间作系统中果树的抗寒性测定 |
3.7 乌什县杏树花芽田间越冬性 |
第4章 讨论 |
4.1 间作系统微气候特征 |
4.2 间作系统内休眠枝条的抗寒性测定 |
4.3 果树栽培与抗寒性关系 |
4.4 影响植物抗寒能力的因素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 |
2 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特征 |
2.1 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类型 |
2.2 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特征 |
3 农林间作生态因子的特征 |
3.1 农林间作系统中光能利用 |
3.2 农林间作系统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
3.3 农林间作系统中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
3.4 农林间作系统中风速特征 |
3.5 农林间作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4 农林间作系统的经济生态效益 |
4.1 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生态效益 |
4.2 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经济效益 |
4.2.1 农林间作产量与经济效益 |
4.2.2 农林间作品质效益 |
5 农林间作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难点 |
5.1 种植模式 |
5.2 品种优良化, 管理科学化 |
5.3 适时修剪整形 |
5.4 病虫害综合防治 |
6 中国农林间作体系的研究展望 |
(7)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1.1.1 农林复合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内涵 |
1.1.2 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1.3 农林复合系统的类型划分 |
1.1.4 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效益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2.1 地上部分相互作用研究 |
2.2 地下部分相互作用研究 |
2.2.1 土壤水分 |
2.2.2 土壤养分 |
2.3 化感作用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和土壤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植被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研究方法 |
4.3.1 土壤水分研究方法 |
4.3.2 土壤养分研究方法 |
4.3.3 果树根系研究方法 |
4.3.4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研究方法 |
4.3.4.1 光照强度的测定 |
4.3.4.2 光合作用的测定 |
4.3.5 果树与农作物产量测定方法 |
4.3.6 数据处理主要方法与公式 |
4.3.6.1 移动窗口法 |
4.3.6.2 根生物量密度 |
4.3.6.3 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参数 |
4.3.6.4 土壤养分垂直变化梯度和水平变化系数 |
4.3.6.5 相对日照总量 |
4.3.6.6 土壤水分效应、养分效应和光效应 |
4.3.6.7 土地当量比和收益当量比 |
4.3.6.8 果树区和作物区定义 |
4.3.6.9 主要使用的统计、绘图软件 |
4.4 技术路线 |
5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5.1 降雨量分析 |
5.2 农作物种植前土壤含水量状况 |
5.3 果农间作模式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5.3.1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5.3.2 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5.3.3 不同间作模式土壤水分对比分析 |
5.4 不同间作模式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5.4.1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5.4.1.1 垂直分布特征 |
5.4.1.2 水平分布特征 |
5.4.1.3 二维分布特征 |
5.4.2 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5.4.2.1 垂直分布特征 |
5.4.2.2 水平分布特征 |
5.4.2.3 二维分布特征 |
5.5 果树对农作物土壤水分影响域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
6.1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
6.1.1 垂直分布特征 |
6.1.2 水平分布特征 |
6.2 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
6.2.1 垂直分布特征 |
6.2.2 水平分布特征 |
6.3 不同间作模式土壤养分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果农间作系统果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7.1 核桃×农作物间作模式中核桃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7.1.1 核桃根系总体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7.1.2 核桃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
7.2 苹果×农作物间作模式中苹果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7.2.1 苹果根系总体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2 苹果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
7.3 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参数 |
7.4 本章小结 |
8 果农间作系统光照分布特征 |
8.1 太阳视运动轨迹 |
8.2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
8.2.1 树影的移动轨迹 |
8.2.2 树下的光照强度分布 |
8.3 不同间作模式农作物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 |
8.4 不同间作模式农作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8.5 本章小结 |
9 果农间作系统可持续经营模式 |
9.1 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养分效应和光效应 |
9.1.1 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 |
9.1.2 间作系统土壤养分效应 |
9.1.3 间作系统光效应 |
9.2 基于种间关系及土地生产力的果农间作模式筛选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语 |
10.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10.1.2 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
10.1.3 果树根系分布特征 |
10.1.4 光照分布特征 |
10.1.5 可持续经营技术要点 |
10.1.6 创新点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8)不同间作模式下杏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果农复合系统理论 |
1.2 果农间作微环境条件变化规律的研究 |
1.3 杏树生物学特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物候与气候的观测 |
2.3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4 地温测量 |
2.5 杏树生长量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间作系统微环境条件变化 |
3.2 间作系统内杏树和农作物的物候 |
3.3 杏树生长发育 |
3.4 间作系统中杏树与间作物相互影响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杏农间作系统的微环境调节和改善 |
4.2 合理的杏农间作模式探讨 |
4.3 杏农间作系统中杏树的冠层优化 |
4.4 间作对杏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4.5 本试验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生产实践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6 对今后生产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核(桃)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农林复合系统的概念、原理及其结构特征 |
1.3 农林复合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研究及其进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样地调查 |
2.3 小气候测点的设置 |
2.4 物候与小气候观测 |
2.5 地温测量 |
2.6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7 间作物生长量的测定 |
2.8 产量调查和品质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样地核桃树生长状况分析 |
3.2 核桃和农作物的物候重叠期分析 |
3.3 间作系统内光的变化 |
3.4 温度和湿度效应 |
3.5 防风效应 |
3.6 土壤水分分析 |
3.7 间作物生长量分析 |
3.8 间作对核桃、小麦和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4.1 对核(桃)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研究的小结 |
4.2 关于核(桃)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1 |
图版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农林间作系统的理论 |
1.2.1 农林间作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
1.2.2 农林间作系统的类型划分 |
1.2.3 农林间作系统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
1.2.4 农林间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
1.2.5 农林间作系统的效益 |
1.3 农林间作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国内外农林间作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农林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
1.3.3 我国北方地区枣农间作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枣树树体状态调查 |
2.3 测点的设置 |
2.4 物候与气候观测 |
2.5 地温测量 |
2.6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7 间作物生长量的测定 |
2.7.1 小麦生长量的测定 |
2.7.2 棉花生长量的测定 |
2.8 产量调查及品质测定 |
2.8.1 枣树产量的调查 |
2.8.2 小麦产量的调查 |
2.8.3 棉花产量的调查 |
2.8.4 棉花品质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地枣树生长状况分析 |
3.2 间作系统内枣树和农作物的物候观测 |
3.3 间作系统内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1 间作系统在不同物候期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2 间作系统内光照强度的日变化 |
3.3.3 间作系统内树影长度的日变化 |
3.4 间作系统内空气温湿度的变化 |
3.4.1 不同物候期间作系统内空气温湿度的日平均变化 |
3.4.2 间作系统内空气温、湿度的日变化 |
3.5 间作系统内土壤温度的变化 |
3.5.1 不同物候期间作系统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
3.5.2 不同物候期间作系统土壤温度的变化 |
3.5.3 间作系统温度空间上的垂直变化 |
3.6 间作系统内风速的变化 |
3.7 间作系统内的土壤水分变化 |
3.7.1 间作系统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7.2 间作系统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空间上的变化 |
3.8 间作系统对间作物生长量的影响 |
3.8.1 间作系统对小麦生长量的影响 |
3.8.2 间作系统对棉花生长量的影响 |
3.9 间作系统对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9.1 间作系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9.2 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9.3 间作地枣树产量的测算 |
第四章 讨论 |
4.1 枣农间作系统的小气候效应的调节和改善 |
4.2 枣农间作系统中枣树冠层的优化 |
4.3 枣农间作模式的探讨 |
4.4 试验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生产实践中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4.4.1 光合与水分生理的研究 |
4.4.2 枣树株行距的合理选择 |
4.4.3 棉花的品种、密度和不同品种、树龄枣树的组合 |
4.4.4 产量效益 |
4.4.5 根系的分布 |
4.4.6 理论株行距合理年限的确定及解决遮荫过度的措施 |
4.4.7 合理的肥水管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肥水和根障对杨粮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曹琦.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2]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D]. 孙于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洞庭湖洲滩人工林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综合效益研究[J]. 杨灿,李建军,黄静,张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5)
- [4]南疆三地州粮棉果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D]. 孙红滨.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5]新疆间作果园微气候特征及果树抗寒性研究[D]. 马媛.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4)
- [6]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 董宛麟,张立祯,于洋,苟芳,毛丽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8)
- [7]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D]. 云雷.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8]不同间作模式下杏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D]. 唐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3)
- [9]核(桃)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D]. 张立宇.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2)
- [10]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D]. 俞涛.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