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加强种子执法管理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开[1](2019)在《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指出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知识产权战略由许多政策推进实施,其应用及成果较为薄弱,所以知识产权战略指导形成的政策体系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必不可缺的一环。国家已经对知识产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逐渐上升到战略高度层次,成为国家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个维度梳理了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提炼出战略推进执行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其中,创造和运用维度最为薄弱。除此以外,利用文本深度表示模型对政策工具进行量化分析,细致分析了国家知识产权纲领性文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文件之间的文本匹配情况,得到纲领性政策文本中抽取的年度以及地方推进战略的主题、目标和政策工具。结果得到:从知识产权战略主题分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题与年度、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主题相近,围绕着创新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家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知识产权国际化战略等开展,其中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还关注于区域知识产权问题。从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分析,年度和地方的战略目标文本相似性很高,反映出部分地方照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行为,没能更好的结合地方特色制定目标。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执行推进分析,国发[2008]18号等三份纲领性战略文件的政策推进稳定,90%以上指导性政策工具与各年度政策工具的匹配度都集中在[-5,5]的区间内。年度知识产权战略计划中,重点选择的高匹配度政策工具包括增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有效推进新兴重点领域行业知识产权等;而匹配度低的政策工具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及相关基地建设、知识产权试点建设、商标审查审理业务系统构建、地理标志和植物新品种产业化、技术成果转化的推介平台建设等。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中,根据文本相似度从《地方知识产权纲要》和《知识产权强省计划》中遴选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工具,其中,湖南调动各高等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积极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河北省妥善处理国际贸易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加深国际间知识产权的项目合作。广西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为手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江西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知识产权。福建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牌效应,并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内蒙古将知识产权作为一项评价创新驱动发展的指标体系。海南提升知识产权基础能力,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新疆以“清风”行动为主,加强知识产权边境执法。北京坚持创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建立的进度。同时,推进2022年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稳步进行等。
汪燕[2](2012)在《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是一个超级农业大国,种子质量的好坏、种子市场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种业市场从国营经济走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这十余年中,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及一系列的法规、章程,法律体系化建设初具规模,但是相对立法而言,种子市场监管、种子执法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依旧存在,种子市场秩序还有待规范,种子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品种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种子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权力寻租、权力腐败的行为不能完全杜绝。这些问题时时牵动着我国种业发展的神经,需要我们在不断的研究探索找到解决途径,保障我国现代种业安全,促进种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产业安全为视角来探索我国种子市场监管的法律问题,首先从产业安全理论、种子市场监管概念及基本理论出发,对种子市场监管的基础理论做了总结。通过对现有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考察,结合法学、经济学的多学科视点剖析了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的实践困境与困境成因。为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奠定基础。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外国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对策。从种子市场监管主体制度层面,改变我国当前单一的一元主体监管局面,构建包含社会中间层、企业、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监管主体制度;从种业市场准入制度层面,既要完善我国种子的市场准入制度,也要提高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我国种业的结构调整;从我国种业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层面,必须通过建立种业保险制度、风险信息发布制度、种子企业责任基金制度,完善种子储备制度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制度,引导农户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意识来降低种业风险系数;从对外资的市场监管制度层面,我们既要完善外资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前的审核制度,也要加强对合资种子企业的市场监管;从种子市场监管主体法律责任制度层面,要尽快填补我国种业市场监管的问责制度的空白,提高市场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本文首次提出了以种子储备制度为基础、以种子保险制度为保障、以风险防范信息发布制度为支撑、以种子企业责任基金制度为补充的种子风险管理模式,同时也创造性的提出了种子市场监管主体法律责任制度的构想,这些构想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人民政府[3](2011)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中指出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1]3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全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资源整合,推进良种培育推广,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扶优扶强的原则,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扶持力度,增加
杨虎[4](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李鹏[6](2011)在《辽宁省新型种业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子是种植业赖以延续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种业进入了市场化发展阶段。当前中国种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业已成为种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企业作为未来的市场竞争主体,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正在参与市场角逐。优良品种之间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国种业如何能在新形势下,加快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立足于国际市场,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已经引起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总结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辽宁种子育种、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种子生产、管理及品种创新的相应对策,对进一步完善提高和创新辽宁种子产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提高辽宁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可行性建议和政策决策参考。全文共分7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对农业的作用、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产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以及种业体系的定义、内容及特点。第三部介绍国内外种业发展的现状。介绍了国外种业的情况、特点以及发展模式以及我国种业的发展历史、规模和效益、科研现状、企业类型以及主要企业的经营状况。第四部分回顾了辽宁种子产业发展历程,介绍辽宁种业体系发展的概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辽宁种业的市场特点、科研状况、生产情况、企业情况、良种推广面积以及种子管理机构的情况;同时,对辽宁种子产业的四大体系进行了概述并且说明了发展辽宁种业体系的必要性。第五部分研究辽宁种子企业与国外种子企业发展模式。从产业链条、销售模式、企业宗旨与目标以及研发思路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第六部分分析了辽宁省种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科研育种投入不足,品种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差,良种良法不配套;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种子保障体系薄弱,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执法经费未得到落实,执法手段落后;企业改制有待深入,迫切需要体制创新;优秀种业企业家人才较为匮乏,重点分析了辽宁品种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第七部分提出了辽宁种业体系发展的对策。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三是提升种子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对种子基地战略布局;六是筹划辽宁种业硅谷的构想。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辽宁种子产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得到完善,通过行政、市场、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为辽宁种业体系市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虽然辽宁种子产业集中度还不高,但市场竞争却很激烈。辽宁种子企业正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种子企业通过自设科研机构,或与国有科研机构联合、向国有科研机构注资,开始涉足品种选育环节。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开始分化,“育、繁、推”,“产、学、研”一体化企业正在逐渐成型,一艘“种业航母”将在不久的未来起航。本研究提出辽宁种业体系发展要立足于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鼓励和支持企业改革,通过整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提高大型企业对种子产业的整合力;第二,改变目前育种科研工作的现状,积极向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科研主体结构转变,建立区域性的商业育种机构;第三,完全实现政府行为的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革原有不适应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种子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为此,政府行为作为必要的补充,做好全方位的扶持工作;而种子企业则要合理定位,搞好改革创新,最终形成辽宁种业体系合理的市场环境。
赵玉忠[7](2009)在《建立种子执法长效机制 打造种业和谐发展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历来十分重视种子市场监管和执法工作,作为种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而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春耕备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全年
辽宁省种子管理局[8](2009)在《加强种子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辽宁省全力打造种业和谐发展安全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6]40号文件,将履行公益性推广职能、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摆在重要位置,从种子进入市场前后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突
申雅娟,王建中[9](2008)在《探索辽宁种子监管模式 努力构建新型种业体系》文中认为自2003年国家提出"建设新型种业体系"以来,在农业部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按照加快建设新型种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辽宁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确立了"深化一项改革,完善五大体系,建立五种机制,促进三个转变,实现一个发展"的种子监管新模式。通过体制搭建框架、体系纵向贯通、机制横向衔接、职能互为补充,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辽宁新型种业体系,推动了辽宁种业又好又快发展。
徐策[10](2008)在《浅谈种子执法案卷的保存》文中研究说明种子案卷是检验我们开展种子执法活动全过程的历史资料,是某一具体案件情况的真实记录,不仅可以对以往工作加以总结,也可以对今后的工作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辽宁省加强种子执法管理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加强种子执法管理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知识产权战略对比研究 |
1.2.2 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技术路线图 |
2.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数据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政策文本数据集构建 |
2.2.2 政策文本向量化表示 |
2.2.3 政策文本可视化方法 |
2.3 知识产权战略的主题、目标与政策工具概述 |
2.3.1 知识产权战略主题 |
2.3.2 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
2.3.3 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工具 |
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文本的年度推进量化分析 |
3.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题分析 |
3.1.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题词表构建 |
3.1.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题多维度分析 |
3.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与年度推进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 |
3.2.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数据集构建 |
3.2.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阶段分析 |
3.2.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匹配度分析 |
3.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年度推进战略的政策工具选择 |
3.3.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政策工具数据集构建 |
3.3.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匹配度分析 |
3.3.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政策工具选择 |
4.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文本的地方推进量化分析 |
4.1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主题分析 |
4.1.1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主题词表构建 |
4.1.2 知识产权战略地方主题多维度分析 |
4.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与地方推进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 |
4.2.1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数据集构建 |
4.2.2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分析 |
4.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推进战略的政策工具选择 |
4.3.1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推进政策工具数据集构建 |
4.3.2 知识产权战略地方推进匹配度分析 |
4.3.3 知识产权战略地方推进政策工具选择 |
5.对中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种子市场监管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种子市场监管的相关研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3 研究路线 |
2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种子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 |
2.1 种子市场监管的范围界定 |
2.2 基于产业安全的种子市场监管的必然性 |
2.2.1 有利于保障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
2.2.2 有利于促进现代种业发展 |
2.2.3 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 |
2.3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的法学理论基础 |
2.3.1 市场规制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4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4.1 市场失灵理论 |
2.4.2 政府失灵理论 |
2.4.3 产业安全理论 |
3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实证研究 |
3.1.1 样本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3.1.2 农民选购种子方面的认知调查及分析 |
3.1.3 市场种子质量与种子执法情况调查及分析 |
3.1.4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相关问题调查及分析 |
3.2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现状 |
3.2.1 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现状 |
3.2.2 我国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
3.2.3 我国现行的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考察 |
3.2.4 外资进入我国种业市场的监管现状 |
3.3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种子市场主体的规范性问题 |
3.3.2 种子市场生产经营活动中问题 |
3.3.3 种子市场执法中的问题 |
3.3.4 种业市场准入制度问题 |
3.3.5 种子市场监管法律责任制度问题 |
4 基于产业安全的国外种子市场监管经验分析借鉴 |
4.1 国外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考察 |
4.1.1 美国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
4.1.2 日本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
4.1.3 澳大利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考 |
4.1.4 欧盟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
4.2 国外种子市场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2.1 改革品种市场准入制度 |
4.2.2 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
4.2.3 加强转基因种子安全的监管立法 |
4.2.4 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 |
5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种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对策 |
5.1 健全种子市场监管主体制度 |
5.1.1 规范种业的政府监管主体 |
5.1.2 健全社会中间层种子市场监管的组织结构 |
5.1.3 建立企业的自我监管机制 |
5.1.4 建立消费者种子市场监管的长效利益机制 |
5.2 完善种子市场监管准入制度 |
5.2.1 改革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准入制度 |
5.2.2 完善种子企业的市场准入规范 |
5.2.3 特殊农作物种子(转基因)市场准入制度 |
5.2.4 严格种子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审查制度 |
5.3 完善我国种子风险管理制度 |
5.3.1 建立种子保险制度 |
5.3.2 完善国家种子储备制度 |
5.3.3 健全种质资源开发保护机制 |
5.3.4 建立理性消费机制 |
5.3.5 完善风险防范信息发布机制 |
5.3.6 建立现代种子企业责任基金制度 |
5.4 完善种业外资监管制度 |
5.4.1 完善外商投资我国种业的准入制度 |
5.4.2 完善外商进入我国种业的事后监管制度 |
5.5 健全种子市场监管法律责任制度 |
5.5.1 填补市场监管法律责任立法空白 |
5.5.2 完善种子市场监管主体责任追究制度 |
5.5.3 建立多层级、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1: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2:研究生期间课题参与情况 |
附3:调查问卷 |
附4:访谈笔录 |
致谢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6)辽宁省新型种业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
1.1.2 辽宁种业体系的发展对辽宁农业的意义 |
1.1.3 辽宁种业体系发展的趋势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方法与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种业体系的基本含义 |
2.1 产业体系的内涵 |
2.1.1 产业体系的概念 |
2.1.2 产业体系的特征 |
2.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 |
2.2.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定义 |
2.2.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容 |
2.3 种业体系的内涵 |
2.3.1 种业体系包含的内容 |
2.3.2 种业体系的特点 |
2.3.3 "新型种业体系"概念示意图 |
第三章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种业的基本情况 |
3.2 国外种业的特点分析 |
3.2.1 公司兼并与产业集中化 |
3.2.2 转基因种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
3.2.3 私人公司逐步成为种业主体 |
3.3 国外种子管理体制发展模式 |
3.3.1 种子管理体制运作的基础 |
3.3.2 种子管理体制确立的依据 |
3.3.3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
3.4 我国种业发展的历史 |
3.5 我国种业的规模和效益 |
3.6 我国种业科研的现状 |
3.7 我国种子企业的类型 |
3.8 我国主要种子企业经营状况 |
第四章 辽宁省种业体系发展概况 |
4.1 辽宁种业发展基本情况 |
4.2 辽宁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辽宁种业体系市场特点分析 |
4.2.2 辽宁种业的科研状况 |
4.2.3 辽宁种子生产情况 |
4.2.4 辽宁种子企业基本情况 |
4.2.5 辽宁良种推广面积 |
4.2.6 辽宁种子管理机构情况 |
4.3 辽宁种业的四大体系 |
4.3.1 农作物育种创新体系 |
4.3.2 品种试验评价体系 |
4.3.3 良种繁育体系 |
4.3.4 种子质量保障体系 |
4.4 辽宁种业体系发展的必要性 |
4.4.1 加强基础性是种业发展前提条件 |
4.4.2 提高生产能力是有力保障 |
4.4.3 加大监管力度是必要保证 |
第五章 辽宁种业与外国种业发展模式的比较 |
5.1 产业链条比较 |
5.2 销售模式比较 |
5.3 企业宗旨与目标比较 |
5.4 研发思路比较 |
第六章 辽宁种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
6.1 科研育种投入不足,品种创新能力不强 |
6.2 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差,良种良法不配套 |
6.3 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
6.4 种子保障体系薄弱,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
6.5 执法经费未得到落实,执法手段落后 |
6.6 企业改制有待深入,迫切需要体制创新 |
6.7 优秀种业企业家人才较为匮乏 |
第七章 辽宁种业体系发展的对策 |
7.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7.2 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 |
7.3 提升种子科技创新能力 |
7.4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7.5 对种子基地战略布局 |
7.6 筹划辽宁种业硅谷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加强种子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辽宁省全力打造种业和谐发展安全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控源头, 完善品种管理机制 (即从审定环节着眼, 把好品种“准入关”) |
1.1 强化品种试验管理 |
1.2 加大育种创新引导力度 |
1.3 高度重视展示示范工作 |
2 保重点, 全程掌控种子质量 (即从生产环节着手, 把好种子“质量关”) |
2.1 推进质量监测全程化 |
2.2 推进检验体系标准化 |
2.3 推进检验技术科技化 |
3 定措施, 准确把握市场走向 (即从销售环节着力, 把好市场“流通关”) |
3.1 严格市场主体准入 |
3.2 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
3.3 建立新型种子执法模式 |
(9)探索辽宁种子监管模式 努力构建新型种业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实现政企分开 |
2 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建立品种准入、推介和退出机制 |
3 完善种子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质量全程监测机制 |
4 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
5 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
6 完善种业支撑体系建设, 建立服务保障机制 |
四、辽宁省加强种子执法管理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王宇开.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2]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汪燕.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3]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1(20)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辽宁省新型种业体系发展研究[D]. 李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7]建立种子执法长效机制 打造种业和谐发展环境[J]. 赵玉忠. 种子世界, 2009(05)
- [8]加强种子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辽宁省全力打造种业和谐发展安全环境[J]. 辽宁省种子管理局. 种子世界, 2009(03)
- [9]探索辽宁种子监管模式 努力构建新型种业体系[J]. 申雅娟,王建中. 种子世界, 2008(07)
- [10]浅谈种子执法案卷的保存[J]. 徐策. 种子科技,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