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

河流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

一、河流相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胡光义,王海峰,范廷恩,高玉飞,陈飞,肖大坤,张显文[1](2021)在《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级次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现有的碎屑沉积地质体构型分级方案基础上,充分考虑自然界中河流沉积演化规律以及海上油田的资料基础与经济开发尺度等因素,遵循地质体分级原则与依据,建立了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分级方案。从地质成因、主控因素、时空规模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河流相复合砂体13级构型单元的基本特征,并解析其与相关沉积地质体级次的关联性。与现有的储层构型分级的差异主要在于新增了"复合点坝"级次,复合点坝是多期残存点坝以复合体形式叠置而成的沉积单元,该级次是储层构型理论、海上油田资料分辨能力与经济开发尺度三者的契合点,是海上油田"地震导向、井震联合"构型研究思路的良好实践。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分级对于指导海上油气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

孙中恒[2](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提出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范廷恩,王海峰,胡光义,宋来明[3](2021)在《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河流相沉积模式和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为指导,以预测和表征储层内部渗流屏障为目的,基于海上油田开发的资料基础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开发地质新概念——储层不连续界限,即由于沉积、成岩和构造等因素,在储层内部形成的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其中沉积成因的不连续界限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河流弯道中的螺旋流及其对河床与堤岸产生的剪切力,是控制河流迁移演化和沉积物堆积规律的关键因素,是形成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的本质动力机制。与复合砂体构型级次相对应,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具有复合河道带、单河道带、复合点坝和点坝等层次特征,并可划分为尖灭、接触、切叠和叠加等结构关系。储层不连续界限以各种泥质、粉砂质沉积体或物性较差的非渗透性、弱渗透性界面等形式存在,是影响地下流体流动、控制注入水波及系数的关键地质因素;开展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和表征研究,有助于优化注采结构、提高油田采收率。

张显文,范廷恩,张晶玉,田楠,王海峰,肖大坤[4](2021)在《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储层不连续界限是指由于沉积作用、成岩改造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储层中形成的岩性尖灭、砂体叠置、物性变化及小断层等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的各类界限统称,它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河道砂体的叠置程度,建立了考虑"厚度、高程、叠置范围"的河流相储层结构"三参数"概念模型及6类储层结构类型敏感属性图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尖灭型、接触型、切叠型和叠加型"4类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其中,尖灭型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砂、泥岩的岩性变化特征,界限为岩性尖灭线,储层基本不连通;接触型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砂岩厚度的变化特征,界限为"强—弱—强"的振幅类属性变化特征,储层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但相对较差;切叠型和叠加型储层界限,地震响应表现为两期砂体叠置厚度与高程差的变化,由振幅类与波形类属性表征,在无明显夹层的情况下,储层连通性较好。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时间采样率越小、主频越高、道间距越小,地震响应特征越明显。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储层结构平面分区的不连续界限预测方法,通过砂、泥岩相的识别,可以实现尖灭型界限的提取;通过砂岩岩相内地震属性的梯度变化求取不连续界限,基于界限及两侧的属性"强—弱—强"的相对关系,可以实现接触型和切叠型界限的识别。

孟潇凡[5](2020)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馆上段河流相储层精细预测》文中认为济阳坳陷桩海地区馆上段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河流相沉积砂岩是一种常见的陆相储层类型,其内部砂体的分布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河流相砂岩厚度薄,常见砂泥岩薄互层,并且砂体横向变化大,接触关系复杂多样,造成砂体储层预测难度大。对于厚度较薄的单砂体,受限于常规地震资料较低的分辨率,地震上的反射强轴与单砂体并不具有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套砂泥岩体的综合反映,因此常规地震解释技术对河道砂体识别困难。论文首先应用井孔高频层序划分方法对河流相砂岩分布进行预测,其次采用改进的Morlet小波对地震资料进行分频重构处理,使得优势频段内的地震反射波形变得清晰,地震分辨率显着提高,达到了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河道的大体位置进行预测,然后优选敏感地震属性对河道分布进行研究,并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河道的发育形态进行精细刻画,再通过储层含油性判识分析,综合确定河流相薄砂岩储层的分布特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研究区馆上段可划分出五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目的层所在中期旋回划分出两个短期旋回,并确定研究区河流相发育三种典型模式,即单河道模式、双河道叠置模式以及多期复合叠置模式;(2)确定馆上段常规三维数据优势成像频率为45Hz,并通过地震分频重构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3)确定研究区优势地震相为充填相,馆上段河道砂体主要呈条带状,以北东—南西向展布。确定瞬时振幅为砂岩厚度的敏感属性,并利用地层切片技术确定目的层河道纵向与横向分布特征。确定砂岩、泥岩波阻抗范围,利用有色反演技术所获得的反映波阻抗预测砂岩体的分布特征;(4)探索地震油气检测技术,完善河流相地震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新体系,指出了馆上段三个有利区块,提出了三个有利目标。通过地质-地震综合研究,提高了河流相薄砂岩储层的预测精度,并提出了有利含油气区域和目标,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王勃力[6](2020)在《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及水平井参数优化》文中认为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定边东仁沟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围绕浅水三角洲前缘致密储层的砂体构型展开研究,运用数建模技术,地质工程相结合,探索基于砂体构型的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优化。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明确了研究区长7段优势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基本储层特征。在精细等时小层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相分析,查明研究区长7段优势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主要分布在长71-1、长72-1、长73-1小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归纳出三类优势微相平面组合类型,包括主干水下分流河道交织网状型、河口坝连片分布型、末端水下分支河道单一条带型。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较差,流体可动用性较低,平均孔隙度8.86%,平均渗透率0.668m D,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40.8%,可动流体主要赋存于孔喉半径介于0.1μm~0.5μm的亚微米级孔隙空间。(2)系统研究了浅水三角洲前缘致密储层的砂体构型特征。按照“垂向分期、侧向划界、多维验证”的原则,利用密井网电测曲线进行单砂体识别,总结了5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和3种河口坝单砂体侧向边界识别标志,以此作为构型解剖的依据。在优势沉积微相研究及评价基础上,根据单砂体识别标志,首次划分出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类型,包括孤立式水下分流河道(R-I)、垂向叠置水下分流河道(R-II)、侧向叠置水下分流河道(R-III)、孤立式河口坝(MB-I)、侧向拼接河口坝(MB-II)、下残式坝上河(R-MB)等6类单砂体构型模式,水平井优势目标砂体主要为R-I、R-II、MB-I、MB-II等4类构型砂体。在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单砂体的三维参数,并建立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主力砂体构型定量模型。研究区主力层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2m~9m之间,宽度主要分布在100m~350m之间,平均宽厚比45,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的厚度(H)与宽度(W)的定量统计关系,W=28.982×H+81.461;河口坝单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3m~10m之间,长度主要分布在400m~1800m之间,平均长厚比191,建立了河口坝单砂体的厚度(H)与长度(L)的定量统计关系,L=139.81×H1.164。根据已建立的定量模型,在已知砂体厚度的情况下,可用于预测盆地其它地区单砂体的规模。(3)建立了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确定的优化方法。通过优选水平井目标砂体,结合不同构型的地质特征,考虑储层非均质性、韵律性,建立了三类(A类孤立式水下分流河道、B类垂向叠置水下分流河道、C类孤立式河口坝)主力构型砂体的地质定量几何模型,进一步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优化方案,第一次建立了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确定的优化方法。A类构型砂体建议的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为600m,压裂缝间距为100m,压裂缝半长为80m左右;B类构型砂体建议的水平段长度为700m,压裂缝间距为100m,压裂缝半长为80m左右;C类构型砂体建议的水平段长度为900m,压裂缝间距为110,压裂缝半长为100m左右。以上确定的主力构型砂体的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优化方案,可为研究区长7段致密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综上所述,基于砂体构型的水平井压裂开发关键参数优化技术,是改善油气藏精细开发,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重要的技术理论探索。

施润琪[7](2020)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长年累月的注水开发,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水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剩余油,提高其采收率,提高地质储层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采用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其中辫状河储层的强非均质性特点给剩余油的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但它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油气储层,故本文以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型为例进行研究。前人对河流相建模的研究多采用基于目标的Fluvsim算法,而实际研究表明该方法不适用于辫状河储层构型的精细表征,为此本文选用Fluvsim改进算法成功建立了辫状河各构型单元定量化理论模型,完成了对各部分构型单元的规模、几何形态、内部物性参数等的精细刻画。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地质参数,在设置五种注水井和采油井的不同井位部署方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其属性数据来影响储层中流体的流动能力,而影响程度的显着性通过相应的动态生产指标来验证。通过Petrel RE模块对算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得到动态生产指标的数据及曲线图,通过对各数据和曲线图进行直观分析,即对影响流体流动能力的相关地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型下的不同地质因素的敏感性大小略有不同,由于注采井位置的不同,在确定生产指标的最佳水平组合时略有差异。研究可知,在具体的实际生产活动中,面对不同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型,为了达到累积产油量、含水率和见水时间等生产指标的最优生产开发策略,最大限度提高剩余油采收率,落淤层层数、落淤层发育程度、心滩与河道渗透率差异、心滩与落淤层渗透率差异及注采井井位部署方案都需要考虑进去。得到以下成果:(1)当模型只含有河道、心滩两相,只考虑心滩与河道渗透率差异这个因素时,在不同注采井井位部署情形下,为了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均以当心滩渗透率为220m D(即心滩与河道渗透率差异为20m D)时,按情形e(即注采井分别位于不同心滩内)方式进行井位部署时组合效果最佳。(2)当模型包含河道、心滩、落淤层三相,考虑落淤层层数、落淤层发育程度、心滩与河道渗透率差异、心滩与落淤层渗透率差异四个因素时,研究发现各地质因素影响生产指标的敏感性比较复杂,在不同注采井井位部署情形下,对各种情形下的敏感性大小和最佳水平组合进行了具体分析。此次研究对合理评价辫状河储层构型要素对于开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对于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云峰[8](2019)在《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文中认为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作为当今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其连通程度影响着油气运移路径和区带评价,是控制油气运聚的关键地质因素。齐家地区位于松辽盆地的齐家—古龙凹陷北部,目的层高台子油层地层继承性发育,断裂发育差,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砂岩输导层构成源外斜坡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为大型源外—简单斜坡砂岩输导型输导体系。为明确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油气成藏理论和逾渗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露头数据、现代沉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首先基于高频层序演化开展了单一输导层划分;其次,基于相控三维随机地质建模技术明确了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关键砂地比阈值,形成了一套基于沉积环境、评价尺度、砂体几何学特征和地层砂地比的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最后,总结出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内油气分布有利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以河—浪共控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宽度50~250m,厚度2.5~5m,砂体宽厚比为20~90;河口坝砂体宽度200~5000m,砂体长度250~15000m,厚度2~6m,砂体长宽比1.2~3;席状砂厚度1~5m,面积范围0.05km2~50km2;(2)齐家地区高Ⅲ组~高Ⅳ组垂向发育4套单一输导层,分别为高Ⅲ上输导层(GⅢ1~GⅢ12)、高Ⅲ下输导层(GⅢ13~GⅢ23)、高Ⅳ上输导层(GⅣ1~GⅣ7)和高Ⅳ下输导层(GⅣ8~GⅣ18),各单一输导层以高频层序演化形成的短期湖侵界面为顶底板识别标志;(3)明确了砂体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认识到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主要受砂地比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评价尺度和砂体几何学参数影响,并形成基于上述4种因素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表征方法,厘定出区带评价尺度下不同沉积环境的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其中三角洲内前缘亚相为0.1和0.5,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为0.05和0.4;(4)明确大型—源外简单斜坡区油气有利区带,指出在单一输导层内油气主要分布于地层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之间的区带,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油气分布范围,提出4处有利区带。

张章[9](2019)在《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Z油田是渤海湾盆地唯一一个石油储量达到十亿吨级的特大型整装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重要产量支撑。该油田是在渤南低凸起带基底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处于郯庐断裂带上,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大型背斜构造,核心部位受气云区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存在多解性。主要含油层段是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纵向上砂泥间互发育,累计油层厚度大(平均108米),但较为分散,油层纵向跨度大(平均472米),具有典型的小层数量多、非均质性强的薄互层状油藏特点。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强注合采水驱开发,整体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受构造复杂、薄互层油藏特点影响,诸多开发矛盾日益凸显。以油藏精细描述思路为指导,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和丰富的钻井资料,充分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从地层格架、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等方面进行再认识,开展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指导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油田高效挖潜提出对应策略。(1)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和高精度相干技术,结合油田丰富动静态资料,从不同期次和级次断裂系统入手分析,对气云区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次级断层进行系统刻画,明确田北东向走滑断层为PZ油主控断层,并改变了PZ油田已沿用十五年的构造断裂模式认识。(2)以沉积物源为基础,综合各类沉积相标志特征进行沉积相再认识,通过对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沉积演化规律,重新构建PZ油田沉积体系认识,认为PZ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改变了前人认为是河流相沉积的认识。(3)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通过曲线重构技术提高井震岩性标定精度,在PZ油田实现了“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砂层组级别储层展布预测,结合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单砂体刻画,进一步以“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为核心,开展砂体内部结构解剖研究,并通过多资料模型融合建模技术,实现了多级次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化表征。本论文在构造特征精细解释、沉积体系再认识基础上,深入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提出纵向细分开发、平面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局部挖潜剩余油的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立体挖潜技术策略,应用和实践效果良好,PZ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蒋思华[10](2019)在《埕岛油田馆上段河道砂储层连通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埕岛油田馆上段砂体叠合关系复杂多样,目前对馆上段油藏油水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到位,对砂体叠合关系和连通性认识不清楚。本文以埕岛油田馆上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露头、连井剖面等资料,开展了砂体叠合模式研究,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评价了典型层位的砂体侧向连通性,阐明了馆上段砂体侧向、纵向连通性特征,构建了砂体连通模式,为下步注采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以现代沉积、野外露头为指导,在埕岛油田埕北11井区馆上段构建了3种复合砂体叠合模式,4种单一成因砂体叠合模式,并以叠合模式为基础,生产资料为验证,建立了5种砂体典型连通模式,1种复合连通模式;选出5个砂体侧向连通性评价参数,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评价了馆上段6个典型层位的砂体侧向连通性,明确了侧向连通性特征;阐明了影响砂体层间和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的地质因素,揭示了馆上段5砂组纵向连通性特征。

二、河流相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流相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级次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的储层构型分级方案
    1.1 不同类型碎屑沉积构型单元分级
    1.2 碎屑沉积地质体构型分级
2 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分级的设想与方案
    2.1 河流相砂体的复合性
    2.2 对现有构型分级的思考
    2.3 复合砂体构型分级原则和依据
    2.4 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分级方案
    2.5 与现有构型分级方案的差异
3 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分级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优势
4 结论

(2)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1.2.2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3.1.1 古气候分析
        3.1.2 古水体背景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3.1.4 古物源示踪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4.1.1 气候特征
        4.1.2 地形坡度
        4.1.3 水文特征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5.2.3 浅湖相
    5.3 沉积相分析
        5.3.1 单井相分析
        5.3.2 连井相分析
        5.3.3 地震属性分析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6.1.3 90°相位转换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6.2.3 分频RGB融合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3.1 PL19 井区
        6.3.2 PL20 井区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3)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流相储层的不连续性及其成因机制
    1.1 河流相储层的不连续性
    1.2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性成因机制
        1) 螺旋流及其产生的剪切力是不连续性形成的动力基础。
        2) 河流迁移演化形成多级、多类渗流屏障。
2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概念体系
    2.1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概念
    2.2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的层次特征
    2.3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的结构关系
    2.4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的属性特征
3 储层不连续界限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4 结论

(4)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流相储层结构“三参数”概念模型
2 河流相储层结构地震响应特征
3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
    1) 尖灭型储层不连续界限。
    2) 接触型储层不连续界限。
    3) 切叠型储层不连续界限。
    4) 叠加型储层不连续界限。
4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影响因素
5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预测
6 结论

(5)济阳坳陷桩海地区馆上段河流相储层精细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目的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相储层高频层序划分
        1.2.2 提高地震分辨率处理
        1.2.3 地震薄层定量解释
        1.2.4 储层地震烃类检测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三维地震资料分频重构处理
        1.4.2 河流相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
        1.4.3 河道砂岩体储层平面分布预测
        1.4.4 河道砂岩储层含油性判识分析
        1.4.5 河道砂岩体有利区块评价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1.6.1 实物工作量
        1.6.2 编制成果图件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工区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岩性特征
    2.4 构造特征
    2.5 成藏特征
    2.6 勘探概况
        2.6.1 油气聚集条件
        2.6.2 勘探潜力
第3章 河流相砂岩发育模式研究
    3.1 馆上段井孔高频层序划分对比
        3.1.1 馆陶组层序整体特征
        3.1.2 研究区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3.1.3 联井层序地层对比
    3.2 目的层沉积旋回划分及联井对比
        3.2.1 目的层内部单井旋回划分
        3.2.2 目的层内部旋回联井对比
    3.3 河流相砂岩沉积模式分析
        3.3.1 馆陶组砂体储层发育特征
        3.3.2 馆陶组砂泥岩薄互层储层成因
        3.3.3 馆陶组目的层砂体沉积模式分析
第4章 地震资料分频重构处理
    4.1 确定研究区地震资料峰值频率
        4.1.1 研究区目的层频谱分析
        4.1.2 峰值频率确定
    4.2 常规三维数据体分频重构处理
        4.2.1 常规三维数据体分频试验
        4.2.2 优势成像频率统计确定
        4.2.3 分频前后地震资料分辨能力对比
    4.3 分频处理后井震结合对比精细解释
        4.3.1 层位标定与微调
        4.3.2 分频前后地层层序和地震层位调整对比
        4.3.3 地震层位基干测网闭合解释
第5章 河流相砂岩分布特征地震综合解释
    5.1 地震相分析
        5.1.1 充填相
        5.1.2 席状相
        5.1.3 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
    5.2 地震敏感属性分析
        5.2.1 优选瞬时振幅属性为敏感属性
        5.2.2 不同层位敏感属性对比分析
        5.2.3 地震敏感属性效果分析
    5.3 地震地层切片分析
        5.3.1 四砂组河道砂岩分布特征
        5.3.2 五砂组河道砂岩分布特征
    5.4 波阻抗有色反演分析
        5.4.1 地震波阻抗有色反演原理与步骤
        5.4.2 波阻抗有色反演预测河道砂体分布
第6章 河流相砂岩储层含油性判识分析
    6.1 建立阻抗-反射波形-反射频谱综合模式
        6.2.1 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6.2.2 油层井频谱特征分析
        6.2.3 非油层井频谱特征分析
    6.2 油气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6.3 馆上段河流相砂岩储层含油性检测效果
        6.3.1 井孔储层含油性检测应用效果
        6.3.2 储层含油性检测平面分布
第7章 储层有利区块预测
    7.1 确定馆上段储层发育有利区块
    7.2 优选馆上段储层发育有利目标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及水平井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油定义
        1.2.2 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1.2.3 致密储层水平井开发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本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岩石学特征
        2.3.2 物性特征
        2.3.3 微观孔隙特征
        2.3.4 可动流体分布特征
    2.4 开发简况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层砂体沉积微相研究
    3.1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3.1.1 地层划分对比的思路
        3.1.2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3.1.3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3.2 沉积微相分析
        3.2.1 沉积地质背景
        3.2.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2.3 测井相特征及识别
    3.3 沉积微相展布
        3.3.1 剖面相特征
        3.3.2 平面展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砂体构型特征研究
    4.1 构型界面及构型单元
    4.2 单砂体边界识别标志
        4.2.1 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识别标志
        4.2.2 河口坝单砂体识别标志
    4.3 单砂体定量参数
    4.4 单砂体构型模式及分布
        4.4.1 单砂体构型模式
        4.4.2 砂体构型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平井及压裂参数优化
    5.1 水平井开发目标优选
    5.2 主力砂体地质几何模型建立
    5.3 水平井参数优化
        5.3.1 水平段方位确定
        5.3.2 水平段长度优化
        5.3.3 压裂缝参数优化
        5.3.4 参数优化结果
    5.4 水平井效果分析对比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 取得的成果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辫状河储层构型单元建模
    2.1 Fluvsim方法概述
    2.2 辫状河训练图像生成算法
    2.3 构型单元建模过程
第3章 基于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据准备
    3.2 油藏数值模拟流程
第4章 参数敏感性分析
    4.1 试验表的设计
    4.2 因素水平的确定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依据、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砂体静态连通性相关概念及分类
        0.2.2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控制因素
        0.2.3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
        0.2.4 砂体静态连通性与油气分布
        0.2.5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0.3 论文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0.3.1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0.3.2 需要解决关键问题
        0.3.3 技术路线图
    0.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1.1.1 区域构造特征
        1.1.2 构造演化特征
    1.2 地层特征
    1.3 沉积特征
    1.4 源-储组合特征
        1.4.1 源岩基本特征
        1.4.2 源-储接触关系
    1.5 油气运聚特征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构型研究
    2.1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2.1.1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2.1.2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精细对比技术
        2.1.3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2.2 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构型研究
        2.2.1 岩相类型及特征
        2.2.2 微相类型及特征
        2.2.3 微相组合类型及特征
        2.2.4 单期朵叶体特征
        2.2.5 沉积模式探讨
第三章 单一输导层划分及发育特征
    3.1 单一输导层划分
        3.1.1 单一输导层概念
        3.1.2 单一输导层划分原则
        3.1.3 单一输导层划分结果
    3.2 单一输导层发育特征
        3.2.1 单一输导层地层统计特征
        3.2.2 单一输导层剖面特征
        3.2.3 单一输导层平面特征
第四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4.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三维地质建模
        4.1.1 模型与框架
        4.1.2 建模方法及其优选
        4.1.3 相控随机建模的工作流程
        4.1.4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分析
    4.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定量表征
    4.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4.3.1 资料基础及使用方法
        4.3.2 单一输导层评价结果
第五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5.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圈闭类型控制作用
        5.1.1 圈闭类型划分原则
        5.1.2 圈闭类型划分结果及验证
        5.1.3 圈闭特征
    5.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齐家地区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5.2.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
        5.2.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5.2.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油模式
    5.3 油气有利分布区带优选
        5.3.1 有利区带优选原则
        5.3.2 有利区优选结果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资料基础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
    2.2 勘探开发历程
    2.3 地质油藏特征
        2.3.1 地层层序
        2.3.2 油组划分
        2.3.3 构造特征
        2.3.4 沉积特征
        2.3.5 储层特征
        2.3.6 油藏特征
    2.4 油田开发简介
        2.4.1 储量动用情况
        2.4.2 开发阶段介绍
        2.4.3 开发现状
第三章 地层层序及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地层特征
    3.2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及划分
    3.3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3.3.1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
        3.3.2 层序划分方案
        3.3.3 标志层的确定
        3.3.4 地层划分与小层对比
        3.3.5 含油层系地层发育特征
第四章 构造特征及次级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4.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认识
        4.1.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4.1.2 区域构造地质认识
        4.1.3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构造模式分析
    4.2 走滑断裂带多级次断层精细刻画
        4.2.1 多尺度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
        4.2.2 基于构造背景确定边界断层
        4.2.3 基于动态资料和成藏模式识别伴生断层
    4.3 断裂系统及断层发育规律
        4.3.1 基本构造特征
        4.3.2 平面断裂系统特征
        4.3.3 剖面断裂系统特征
第五章 沉积体系研究及再认识
    5.1 基于多参数综合表征的物源分析
        5.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2 周缘基岩及古水系分析
        5.1.3 岩矿及重矿物分析
        5.1.4 锆石测年分析
    5.2 沉积相再认识
        5.2.1 沉积相分析及标志
        5.2.2 测井相模式建立
        5.2.3 单井相特征分析
        5.2.4 沉积相类型划分
    5.3 基于基准面变化的沉积演化分析
第六章 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及定量化表征
    6.1 储层特征
        6.1.1 储集空间与结构特征
        6.1.2 储层物性特征
        6.1.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6.1.4 储层分布特征
    6.2 层次约束下的薄互层状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6.2.1 基于井震结合的砂层组级次储层预测
        6.2.2 沉积过程约束下的单砂体级次储层描述
    6.3 基于沉积演化过程的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技术
        6.3.1 研究区储层层次划分
        6.3.2 构型解剖方法及流程
        6.3.3 主力砂体构型特征
    6.4 薄互状储层定量化精细表征技术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7.1 薄互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
        7.1.1 纵向各类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7.1.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7.1.3 主力储层层内剩余油规律
    7.2 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挖潜策略
    7.3 “双高”老区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埕岛油田馆上段河道砂储层连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区域地质概况
        1.3.1 埕岛油田地质概况
        1.3.2 地层层序及含油气层系
        1.3.3 馆上段沉积微相
        1.3.4 储层分布特征
        1.3.5 开发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砂体叠合模式研究现状
        1.4.2 砂体连通性研究现状
        1.4.3 支持向量机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成果
第2章 馆上段砂体叠合模式与连通模式研究
    2.1 砂体叠合模式构建
        2.1.1 露头与现代沉积观察点
        2.1.2 复合砂体叠合模式
        2.1.3 单一成因砂体叠合模式
    2.2 埕北11井区馆上段砂体构型分析
        2.2.1 研究思路方法
        2.2.2 复合砂体叠合特征
        2.2.3 单一成因砂体叠合特征
    2.3 连通模式构建
        2.3.1 连通模式构建方法
        2.3.2 埕北11井区单一成因砂体典型连通模式
        2.3.3 复合连通模式构建
第3章 馆上段砂体侧向连通性评价
    3.1 侧向连通性评价参数
        3.1.1 连通性评价参数
        3.1.2 各参数计算方法
    3.2 支持向量机评价方法
        3.2.1 支持向量机原理及流程
        3.2.2 已知样本筛选
        3.2.3 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建立
        3.2.4 支持向量机方法可靠性检验
    3.3 河流相砂体侧向连通性特征
        3.3.1 埕北11井区典型层位砂体侧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3.3.2 不同河道砂体间连通关系
        3.3.3 河道砂与河间砂之间连通关系
第4章 馆上段砂体纵向连通性评价
    4.1 河流相砂体层间纵向连通性
        4.1.1 隔层发育特征
        4.1.2 馆上段砂体层间纵向连通性特征
    4.2 河流相单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
        4.2.1 夹层分布特征
        4.2.2 夹层对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的影响
        4.2.3 馆上段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特征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F-score计算函数程序
附录B 支持向量机砂体连通性评价程序
致谢

四、河流相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级次解析[J]. 胡光义,王海峰,范廷恩,高玉飞,陈飞,肖大坤,张显文. 古地理学报, 2021(04)
  • [2]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J]. 范廷恩,王海峰,胡光义,宋来明. 中国海上油气, 2021(02)
  • [4]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J]. 张显文,范廷恩,张晶玉,田楠,王海峰,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2021(02)
  • [5]济阳坳陷桩海地区馆上段河流相储层精细预测[D]. 孟潇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定边东仁沟油区长7段致密储层砂体构型及水平井参数优化[D]. 王勃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D]. 施润琪. 长江大学, 2020(02)
  • [8]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D]. 张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9]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 张章.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埕岛油田馆上段河道砂储层连通关系研究[D]. 蒋思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河流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