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语言与声乐的辨证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韩菽筠[1](2021)在《中国声乐演唱及音乐教学拓荒者——应尚能学术贡献探赜》文中研究指明应尚能(1902年2月25日—1973年11月22日)是我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家(男中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①本文通过梳理其艺术人生,总结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声乐演唱实践与特色,音乐创作概况与特征,声乐教学方法与原则,音乐理论着述与价值。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中,可见欧洲传统歌唱艺术的"本土化"进程,中国新型声乐作品中西音乐语言的融汇方式及中国声乐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求索、争鸣、繁荣之路。
张羡声,张蓉,马亚囡[2](2021)在《论声乐的正音技术与正音训练》文中研究表明声乐技术由发声技术、表演技术、正音技术组成,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三项技术的要求和偏向不尽一致。宋代以后的声乐技术更加偏向于正音技术,正音技术从此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声乐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歌唱发声和歌唱表演技术是声乐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正音技术则列为一门"歌唱正音"的专业课程。汉语普通话演唱的正音技术,指的是单音节汉字在歌唱状态下的发音技术。汉字的读音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汉语普通话演唱的正音技术也就分为咬字头、吐字腹和收字尾的技术。正音技术实际上又是和歌唱发声技术、歌唱表演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正音技术的习得需要大量的正音训练,正音技术的训练不仅是"歌唱正音"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声乐专业小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龚晓希[3](2021)在《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以来,其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随着中西唱法之间审美的差异,美声民族化的探索开始了。杜丽华是美声唱法民族化探索初期重要的歌唱家之一,也是云南音乐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促使杜丽华深入民族民间学习,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声乐探索出自己的风格。本文以杜丽华的歌唱艺术风格为核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第一是杜丽华的艺术历程及成就;第二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叙述美声民族化的实践应用。杜丽华深知美声唱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又注重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因此在其后来的演唱中进行了美声民族化的探索;第三是对杜丽华歌唱的具体分析。在杜丽华近60多年的探索中,其总结出了自己对美声民族化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分别体现在演唱技巧、语言吐字、润腔的运用、情感的把握等方面;第四是杜丽华美声民族化带来的启发和思考,杜丽华对于民族声乐的探索对今后的声乐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李会康[4](2020)在《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人文阐释体系的构建角度入手探讨董仲舒的经学阐释,说明董论中阐释载体与“大一统”的人文体系形成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讨论董仲舒所构建的言说义理同安置各人文元素的节文场域如何对应,以对这一体系所试图揭示的“适宜”传承和探索路径进行描述。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些习以为常的经学阐释元素和理念的由来,以及在董仲舒所构建经学体系初期的形态。传统认为董仲舒作为“儒者宗”,使得景、武间儒家接替黄老之学而开始成为经学构建的主导学术流派是不证自明的史实。基于这一史实,本文借董仲舒“推阴阳”这种广阔的学术视角,对经学作为人文核心同自然的联系进行了深度发掘。“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天人感应”的体察方式并非董仲舒向壁虚构,“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的人文阐释理念也不是汉初《春秋》学者突发奇想。这些理念同公羊学派所倡导“大一统”一样,都是人文传统自上代诗乐教化以来不断嬗递的结果。董仲舒的经学阐释不仅葆有了历代嬗递中的人文元素,也为其在当世人文实践中铺就了作用理路,实现了“乐”《诗》《春秋》等人文要素的转生。从今见可靠资料看,董仲舒是最早有意识对中介天地和人文的儒学领域进行整体系统化的大儒。在讨论董仲舒所构建的经学阐释体系时,本文详细回顾了董仲舒所关注的“乐”、《诗》、《春秋》等形态。以董仲舒认定的物理、人情为入路,结合相关史实,梳理了“乐”在人文体系中浮现的过程。“乐”何以在董仲舒拟构的经学体系中占据基理位置,成为“六艺之科”得以在经学体系中安置的文化根基,是本文试图了解董仲舒经学阐释体系的入路。对“乐”文化所衍生的“乐语”及随后落成《诗》的具体形态和文化角色进行关注,可使董仲舒论中各“六艺之科”的经学意义更加明确。通过描述宗周教《诗》、儒门用《诗》同汉初诂《诗》的联系,可进而阐明“赋《诗》断章”同“《诗》无达诂”之间的深刻文化渊源。通过祭祀中“乐”同“言辞”的联系,可重新审视契刻符号同“语音”的结合在人文阐释中的历史性意义。进而可说明“文辞”为主要形态的《春秋》在接替诗乐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大一统”理念,并继承“鬼”“神”原始概念而生成“三统”“三世”的成熟义理。在汉初的文化建构中,陆贾、贾谊对《谷梁》《左传》阐释立场的偏用,已体现了《春秋》学所蕴含义理在人文构建中的巨大作用。至董仲舒时,《诗三百》作为训诂的直接担当,已经基本促成了新时代文辞意义的替新;同时,《十九章》的着成,使得《诗三百》成为完全脱离“音乐”的文辞体系,《春秋》之学作为人文阐释担当已成为时代必然。董仲舒作为《公羊》大师,充分发挥文辞的义理之长,对《春秋》这一义理场域进行了分化和再建构,使“无达辞”的阐释有了合理的去向,《春秋》也成为一个既在理论上自足,又同现世人文相通的阐释场域。“适宜”在人文中的积累明确产生了“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的理论基础。
王思特[5](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呼钰[6](2020)在《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文中认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的两种重要形式。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唱法在不同层面都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中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意大利美声唱法作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开创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新平台,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把美声唱法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东西借鉴过来消化融合,洋为中用,使民族唱法有一个大的飞跃,走向更系统、更科学、更完美的艺术境界,是我国声乐界乃至学习者为之奋斗的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新时代民族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继承、发扬并融合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歌唱艺术精华,吸收、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使之提升歌唱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能够更自如地演绎具有时代感的声乐作品,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取得长足发展的可喜成绩。新时代的民族唱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特征的中国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与新型歌唱范式。本文基于声乐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获得的有路可寻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学习实践,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特点探究,技巧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比较入手,结合作品演唱实践的体验,主要论述了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阐释他们之间的共性融合和优势互补的关系。
李倩文[7](2020)在《李清照《声声慢》之古、今演唱的比较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国的“诗词”和“音乐”堪称经典,尤其到了宋代,词乐成为不可分而视之的典范。在当代倡导校园博雅文化的背景下,诗词演唱成为陶冶学生的绝佳载体。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其流畅高雅的词韵,被古今作曲家争先采用并改编为艺术歌曲。在出自“碎金词谱”的《声声慢》古谱与当代语境下徐沛东创作的《声声慢》曲谱中,其时代元素、音乐创作元素及演唱元素都有着明显的独特风韵。文章将从演唱乐谱创作、演唱技巧和演唱实践三个方面追溯古今词乐《声声慢》的演唱艺术真谛。对其古谱和今谱的演唱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古谱和今谱的速度、节奏、节拍和旋律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总结古谱和今谱演唱时咬字、吐字、气息技巧以及润腔技法的差异;提炼古谱和今谱演唱时情感、伴奏以及舞台再现的具体样貌。研究中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分析与宋代诗词、音乐相关的有用资料,推导出李清照《声声慢》词乐背后的内涵信息;运用音乐分析法,解密古谱《声声慢》与现代乐谱《声声慢》的异同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法,分解并建构《声声慢》古今词乐演唱之精髓;运用实践法,再现李清照《声声慢》演唱时的古韵与当代风采。通过研究,希冀提高学界与演艺界对李清照词乐的演唱认识,洞悉宋代词乐演唱背后的古今文化内涵,为当代歌者诠释李清照词乐作品提供理论支持,并将亲身演唱李清照《声声慢》的舞台体会奉于世人,方家斧正。
谭辕[8](2019)在《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美声(bel canto)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算是舶来品。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美声在中、美各自的土壤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在声乐教育领域,也诞生了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本文将以中、美声乐教育文献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探索与比较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理论架构,以期指出两者之间的瑕疵与不足,并提出建议。全文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第一章是对两国的样本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第二章分别对中、美两国各自的热点领域进行的探析并作出评论;第三章将对两国声乐研究文献进行横向比较,讨论其异同。同时从呼吸、共鸣、声区三个层面对两国发声技术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与评析;第四章将从中国声乐工作者的角度讨论声乐学科建设的框架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以美国声乐教学法课程为例,讨论这一课程对于中国声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意义。
罗中一[9](2014)在《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文中认为本文以改革开放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理论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着作、期刊2大类研究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整体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文献所隐含的部分研究论述问题予以指出与评述。本文包括引言、结语以及3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30多年来声乐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文献的主旨与内容进行分类及量化,从整体上呈现文献的主要研究范畴与所做贡献。第二章,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文献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学科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比对与分析,从而就文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提出疑问与评述。第三章,对声乐发声技术的几大核心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在对观点分类与综述的基础上,引申出其研究方式的问题与缺失。声乐研究文献作为该学科的理论支持与学术阵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对于本学科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定位理应具有更高的前瞻与把握。所以本文是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通过综合比对与研究分析后所得出结论,以期从不同的角度透过文献表面找出研究论述问题的实质,并作出相关评价与建议。
林飞翔[10](2011)在《歌唱训练的哲学视野》文中认为声乐艺术集科学与艺术的特点,体现了声乐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殊性。从艺术的角度看,声乐演唱个性突出,主观性强,从而使声乐艺术形成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从科学性来看,声乐表演是技巧的表现,歌唱训练是声乐演唱技术共性的训练,要使歌唱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遵循科学的发声原理尤为必要。而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行动的指南是歌唱训练取得事半功倍的重要保障,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歌唱训练的实践指导。具体来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训练以哲学的视角进行审视,透过现象,洞察本质:第一,歌唱训练的辩证观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第二,歌唱发声概念的辩证观;第三,歌唱发声技巧的辩证观。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使歌唱训练这一现象得以辩证的分析,理性透视,客观把握,继而最大限度地使专业训练减少主观性、盲目性,走上科学化、理性化的轨道,使主观与客观得到辩证的统一,大大提高歌唱训练的效率。总之,在歌唱训练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原则,进行科学的训练。
二、浅论语言与声乐的辨证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语言与声乐的辨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声乐演唱及音乐教学拓荒者——应尚能学术贡献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尚能对中国声乐演唱事业的贡献 |
二、应尚能对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贡献 |
三、应尚能对中国音乐创作事业的贡献 |
四、应尚能对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贡献 |
(2)论声乐的正音技术与正音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音是传达歌词内容的歌唱技术 |
(一)标准音的识别能力 |
(二)准确并熟练发出标准音的技术 |
(三)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标准音的技术 |
二、歌唱正音是有别于朗读正音的独特技术 |
三、正音技术的训练 |
(一)语音训练 |
1.朗诵训练: |
2.汉语拼音训练: |
(1)声母: |
(2)韵母: |
(3)声调与变调: |
(二)正音训练 |
1.硬咬与软咬技术的运用 |
2.快速咬与慢速咬技术的运用 |
3.紧咬与缓发技术的运用 |
4.缓发与晚收技术的运用 |
5.延长字头技术的运用 |
6.延长字尾的技术的运用 |
结 语 |
(3)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四、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一章 杜丽华成长经历及艺术成就 |
第一节 杜丽华的成长经历 |
一、音乐启蒙时期(1939-1955) |
二、音乐探索时期(1955-1965) |
三、音乐发展时期(1972-1995) |
四、音乐成熟时期(1996~至今) |
第二节 杜丽华的主要艺术成就 |
一、主要奖项 |
二、代表作品 |
第二章 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美声民族化的发展 |
一、历史背景 |
二、发展过程 |
三、时代影响 |
第二节 杜丽华在美声民族化的实践探索 |
第三章 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演唱分析 |
第一节 音色和音域 |
一、音色 |
二、音域 |
第二节 语言语音特征 |
一、语言 |
二、吐字 |
第三节 润腔 |
一、旋律性润腔 |
二、音色性润腔 |
三、节奏性和力度性润腔 |
第四节 杜丽华演唱的情感表达 |
一、以情动人 |
二、有感而发,声情并茂 |
第五节 歌唱风格的构成要素 |
一、审美要求 |
二、歌唱方法 |
三、歌唱语言 |
小结 |
第四章 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启发及思考 |
第一节 杜丽华歌唱风格形成的因素 |
一、客观因素 |
二、主观因素 |
第二节 对声乐学习者的启迪 |
一、注重基础 |
二、突出个性 |
三、多元化发展 |
四、与时俱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背景与相关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 |
第一章 辅乐与和乐:宗周用《诗》的本能与可能 |
第一节 音声之域与和乐之宜 |
第二节 人声的出位与人情的探进 |
小结 |
第二章 采诗与赋诗:儒门说《诗》的前奏与协奏 |
第一节 官学《诗》教与专对表意 |
第二节 子学诗教与授受说理 |
小结 |
第三章 诗赋与辞赋:楚地用《诗》的摹象与习玩 |
第一节 诗境的移用与共用 |
第二节 骚体的借位与还释 |
小结 |
第四章 失位与变位:董子阐《诗》的脱乐和史化 |
第一节 乐的缺位与一统的缓冲 |
第二节 《诗》的补位与新乐的酝酿 |
小结 |
第五章 替生与共生:“乐语”与“文辞”的交接 |
第一节 祀典的生成与“春秋”的实践 |
第二节 “五行”替“乐”与《春秋》接《诗》 |
小结 |
第六章 《春秋》学的义理与“无达辞”的节文 |
第一节 《谷梁》《左氏》的立场与《春秋》为用 |
第二节 董仲舒用《公羊》及其对《春秋》阐释场域的建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特点比较 |
(一)表现形式的比较 |
1.差异性 |
2.共同性 |
(二)演唱技术内涵的比较 |
1.差异性 |
2.共同性 |
(三)审美层面的比较 |
1.审美功能的共同性 |
2.审美取向的差异性 |
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时代趋势 |
(一)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艺术融合趋势 |
(二)民族唱法在借鉴美声唱法中发展 |
1.借鉴美声唱法的可喜成绩 |
2.继承传统与借鉴美声的关系 |
3.新时代民族唱法嗓音分类的多样性 |
三、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技艺探析 |
(一)当前民族唱法歌坛存在问题的质疑 |
1.千人一面的局限性 |
2.嗓音发紧、共鸣单一 |
(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发声技术的机理探析 |
1.嗓音共鸣的机理认知 |
2.真假声的机理认知和调节途径 |
3.借鉴美声唱法共鸣调节的机理与途径分析 |
(三)借鉴美声唱法艺术表现探析 |
1.大气恢弘的时代感作品催生民族唱法的艺术气质 |
2.新时代民族唱法的嗓音能力大大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
四、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技艺融合的体验——我唱《玛依拉变奏曲》 |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分析 |
1.《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素材 |
2.《玛依拉变奏曲》的曲式结构 |
3.《玛依拉变奏曲》中的西方音乐思维 |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体验 |
1.音域的大幅度拓展 |
2.花腔技巧的运用 |
3.风格特色的把握 |
4.声情并茂的演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李清照《声声慢》之古、今演唱的比较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美美与共:《声声慢》之古、今演唱乐谱分析 |
第一节 《声声慢》的词乐源起 |
一、词人李清照的艺术魅力 |
二、《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及曲谱来源 |
第二节 《声声慢》古、今乐谱的“共性”音乐创作 |
一、演唱乐谱中“速度”的共性特征 |
二、演唱乐谱中“节奏、节拍”的共性特征 |
三、演唱乐谱中“旋律”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声声慢》古、今乐谱的“个性”音乐创作 |
第二章 古韵今声:《声声慢》之古、今演唱技巧分析 |
第一节 词乐《声声慢》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技巧 |
一、五音——演唱中的字头技巧 |
二、四呼——演唱中的字腹技巧 |
三、十三辙——演唱中的字尾技巧 |
第二节 词乐《声声慢》演唱中的气息运用 |
一、古谱《声声慢》演唱中的气息运用 |
二、今谱《声声慢》演唱中的气息运用 |
第三节 词乐《声声慢》演唱中的润腔技法 |
一、古谱《声声慢》演唱中的润腔技法 |
二、今谱《声声慢》演唱中的润腔技法 |
第三章 词乐同辉:《声声慢》之古、今演唱实践分析 |
第一节 《声声慢》演唱时的情感处理 |
一、《声声慢》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之需 |
二、《声声慢》演唱时对情感意境的追溯 |
三、《声声慢》演唱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声声慢》演唱时的伴奏分析 |
一、古谱《声声慢》的演唱伴奏分析 |
二、今谱《声声慢》的演唱伴奏分析 |
第三节 《声声慢》演唱时的舞台表演 |
一、《声声慢》演唱时的形体动作 |
二、《声声慢》演唱时的心理调控 |
总结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工尺谱《声声慢》 |
附录B:古谱《声声慢》 |
附录C:今谱《声声慢》 |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8)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第一节 背景介绍 |
第二节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领域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一、样本信度及效度 |
二、中国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三、美国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期刊类文献研究热点领域 |
一、样本文献分类统计 |
二、热点研究领域评述 |
第二节 美国期刊类文献研究热点领域 |
一、样本文献分类统计 |
二、热点研究领域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文献看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异同 |
第一节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热点领域比较 |
一、声乐基础理论部分 |
二、声乐教学部分 |
第二节 中、美两国发声技术领域对比分析 |
一、呼吸 |
二、共鸣 |
三、声区 |
四、颤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中美两国研究文献看声乐学科与课程建设 |
第一节 声乐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一、从文献看中美两国声乐学科建设 |
二、中国声乐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争议 |
第二节 声乐课程建设——以声乐教学法课程为例 |
一、两所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法课程概述 |
二、两所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法课程共性讨论 |
三、美国声乐课程设置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样本文献汇总 |
(9)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统计与量化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着作类文献统计 |
第三节 期刊类文献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研究 |
第一节 学科定义概述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概述 |
二、学科定义的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学科定义问题的研究分析 |
一、相关研究领域的雷同、比重问题 |
二、关键词条的解释、论述方式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文献中发声技术几大领域研究 |
第一节 呼吸技术领域 |
第二节 声区技术领域 |
第三节 共鸣技术领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歌唱训练的哲学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歌唱训练的辩证观 |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以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为行动指南 |
第二节 歌唱的现象与本质 |
第三节 歌唱方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第四节 歌唱技巧的训练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过程 |
第五节 歌唱训练的联系观 |
第二章 歌唱声音概念的辩证观 |
第一节 歌唱声音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歌唱发声概念的主客观感觉 |
第三章 歌唱发声训练中的辨证关系 |
第一节 歌唱发声技术之间的辨证观 |
第二节 呼吸、发声、共鸣与咬字的辩证观 |
第三节 发声训练中应重视的机能调节的关系 |
结语 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歌唱训练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浅论语言与声乐的辨证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声乐演唱及音乐教学拓荒者——应尚能学术贡献探赜[J]. 韩菽筠. 中国音乐学, 2021(04)
- [2]论声乐的正音技术与正音训练[J]. 张羡声,张蓉,马亚囡. 当代音乐, 2021(09)
- [3]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研究[D]. 龚晓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D]. 李会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5)
- [5]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D]. 呼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李清照《声声慢》之古、今演唱的比较探究[D]. 李倩文. 济南大学, 2020(01)
- [8]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D]. 谭辕.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9)
- [9]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 罗中一. 上海音乐学院, 2014(02)
- [10]歌唱训练的哲学视野[D]. 林飞翔.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