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秦秋彦[1](2012)在《以抗高血压药物为先导分子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治愈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荧光探针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时间分辨、实时原位检测和非损伤等突出优点,在疾病诊断、机理研究、痕量检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对心血管疾病的靶标具有良好亲和性的抗高血压药物(倍他司汀、地巴唑和氯沙坦)为导向分子,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荧光探针分子,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能和细胞荧光成像效果,并采用MTT法评价了细胞毒活性。(1)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荧光发色基团和结构的6种倍他司汀导向的荧光探针分子(1A,1a,1B,1b,1C和1c)。光谱结果表明,含有柔性链的1a,1b和1c可有效避免倍他司汀分子对荧光发色基团的影响。细胞成像表明荧光探针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穿透性,且荧光信号都主要集中在细胞胞浆区域。进一步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荧光探针的细胞毒性均在药物体内治疗的有效浓度范围内,但1a、1b和1c的细胞毒性要大于1A、1B和1C,表明柔性链的引入可有效降低荧光发色基团对倍他司汀活性的影响。(2)以结构修饰后的地巴唑分子—羟基地巴唑(DBZL-OH)和氨基地巴唑(DBZL-NH2)为先导分子,设计合成了含柔性链的具有不同骨架结构的荧光探针分子(DNSAca-O-DBZL,DNSAca-NH-DBZL,4-MNPAca-O-DBZL和4-MNPAca-NH-DBZL)。光谱和细胞成像结果表明,氨基地巴唑导向的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效果优于羟基地巴唑导向的荧光探针;同时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4-MNPAca-O-DBZL和4-MNPAca-NH-DBZL)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强的荧光信号、更优的细胞成像效果、更易进入细胞胞浆中。细胞毒性结果也表明,含柔性链的引入可有效的降低荧光发色基团对地巴唑活性的影响。(3)合成了萘酰亚胺荧光发色基团标记的氯沙坦分子荧光探针4-MNPAca-O-L,荧光光谱表明,4-MNPAca-O-L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细胞成像实验表明氯沙坦药物荧光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胞浆。同时,细胞毒性实验表明,4-MNPAca-O-L在浓度大于20μM时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
郑身宏[2](2010)在《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内经》成书以来,众多医家在其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各自独道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这些不同的学术内容经过实践证明,有的被淘汰有的被保留,保留下来的学术内容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在经过师承传授和学术沿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学术流派因各自学术观点不一,互相争鸣,从而丰富了中医学内容,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故开展与加强祖国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各个中医学术流派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评价他们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及地位,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而更好的推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现代化条件下的中医药学术的繁荣与提高。目的与方法:目的:仲景伤寒学术发展历史悠久,产生了众多的着名医家,每一位着名医家在继承中医理论和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其个人的独到经验及学说。独立的研究每一位医家,虽然可以从中挖掘出其理论建树及临证经验,但往往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学说,并难以对其学术成就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也不能从中发现此流派发展的清晰脉络,及总结伤寒学术所取得的历史宝贵经验。同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伤寒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判定标准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特别是关于近现代中医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及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况,而本文在梳理伤寒学术流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伤寒学术流派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这正好可以弥补以上诸方面的不足。方法:本文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及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两个课题中的211名名老中医和伤寒大师刘渡舟老、胡希恕老、广州中医药大学原伤寒教研室主任熊曼琪教授为筛选对象,研究他们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学术思想、学术传承等,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分析当代名老中医伤寒学术流派现状;分析总结当代典型伤寒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师承脉络、学术特色、临证特点、发展状况等。具体方法为“先纵后横”。“先纵”是指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调阅、收集、整理214名名老中医基本状况、学术思想、传承体系等相关信息,同时筛选出符合当代伤寒学术流派要求的名老中医。“后横”是指在纵向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初步筛选出来的名老中医进行进一步分析其学医历程、传承脉络,筛选出具有学术流派传承的医家。从而能够对名老中医为学术核心的当代伤寒学术流派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客观评价伤寒学术流派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中的地位、发展状况、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及临床疗效、存在问题等。结论与启示:结论:通过综合分析,伤寒学术流派发展到当代大致有以下四个流派:火神派,寒温统一派,方证对应派,六经辨证论治派。1.火神派,火神派又称扶阳学派,是指以清朝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药物着称的一个伤寒学术流派,其中,又尤以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这个流派以郑钦安为祖师,其后代表者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等,此派至当代学者众多。2.寒温统一派,“寒”是指伤寒,“温”是指温病。寒温统一派是指赞同用某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来结束寒温分离,实现伤寒与温病的合二为一,同时建立一个统一、完整、开放的外感病学辨证体系的一大群医家。自清代中期开始,由俞根初、吴贞首先提出。至当代寒温统一的观点已成为多数中医学者的共同观点,但是如何统一,则是见仁见智。3.方证对应派,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临床证候只要与仲景的描述相契合(有时“但见一证便是”),便可放胆使用而不必强求舌、脉、症的面面俱备。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颇有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之妙,这是准确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方证对应追求的是疗效,靠的是经验,总结识证、组方、遣药方面的经验,使方与证之间达到固定的最佳组合从而确保最优的疗效。这个学派的学术渊源来自唐初孙思邈所着《千金翼方》,其后代表性医家有许宏、柯琴等。在当代持有方证对应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4.六经辨证论治派,六经辨证论治是指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以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腑、经络,尢其是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病因、病性、病位、正邪盛衰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来确定其为六经的某病、某证、某方。这一学说早已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所采纳,故当今的大部分伤寒学者基本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六经辨证论治。启示:“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三大法宝,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保障。当代伤寒学术流派其繁荣程度已大不如前,其要想继续繁荣就必须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提倡师带徒制度,改革中医教育体制,走精英教育之路。从而为新的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刘志英,唐聚花,李慧霞[3](2008)在《眩晕病例6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60例眩晕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6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52例治愈,8例有效,有效率100%。结论眩晕病因复杂,易误诊。应及早做MRI等有关检查,及时治疗。
薛斌[4](2005)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电针疗法提供依据。 方法:共57例病人纳入研究,54例病人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剔除病例3例。随机将5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予以电针治疗。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采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基线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在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变化上有明显差异(P<0.05,P<0.01)。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显效率75.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显效率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结论:电针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电针疗法的疗效较单纯针刺治疗更为突出。
庄洪[5](2005)在《骨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Ⅰ、Ⅱ型胶原及CTGF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建立骨质疏松性闭合性骨折动物模型、建立体外骨痂培养体系,检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及CTGF的表达,探讨中药骨康对Ⅰ、Ⅱ型胶原及CTGF的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在骨质疏松背景下骨折的愈合的病理机制,并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选择6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均造成闭合性骨折,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组(A组)、骨康治疗组(B组)、睾丸切除组(C组)、睾丸切除+骨康治疗组(D组),每组20只。用10%水合氯醛按0.33ml/100g腹腔注射进行麻醉,剪开鞘膜后,分别将双侧睾丸与附睾分离,切除睾丸,模拟骨质疏松性动物模型,采用骨折发生装置造成闭合性骨折模型,两者结合,模拟骨质疏松性闭合性骨折动物模型,根据分组,术后B、D组灌服骨康溶液,灌胃给药容积为10ml/kg,A、C组按相同容积灌服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3天、7天、14天、21天处死,在无菌的环境下取出骨痂,于PBS+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链霉素)溶液漂洗2次后,将每个骨痂样本均匀切成1mm大小,放入24孔的组织培养板中,每孔均含有1ml BGJb培养液,置于37℃、95%的空气、5%的CO2的条件下进行培养,24h后进行第一次换液,培养三天后,取出骨痂标本置于液氮冻存。用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检测:1)用于化学染色,常规石蜡切片,脱蜡脱水,HE和MASSON染色,观察骨痂在不同时相不同干预措施的变化及差异。2)免疫组化,用于检测Ⅰ、Ⅱ型胶原的表达。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1)造模:本次闭合性骨折造模,中段骨折占93.8%,横断骨折占91.3%,其可比性较好。2)骨痂不同时相生长及体外培养情况:骨痂培养体系建立成功,本次实验没有出现污染、组织坏死现象。第一时相(术后第3天),各组均可见断段有淤血块、肿胀,纤维连接,轻微可折断,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B组血肿块相对较小,体外培养生长旺盛。第二时相(术后第7天),A、B、D组可见透明纤维软骨连接,呈竹结样,质地较软,B组平均体积较其他组别大,C、D组仍可见少量暗紫色血肿,机化,体外培养生长旺盛,显微镜下观察B组较其他组别分泌旺盛,A组其次,D、C组较慢,第三时相(术后第14天),C组呈现B组第二时相生长,B、A组骨痂可见钙化沉积显现,质地较硬,体外培养生长速度较第一、第二时相慢,第四时相(术后21天),B、A、D组可见骨样骨痂生长,C组呈现A组第三时相改变,显微镜下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缓慢,分泌物减少。3)HE染色和MASSON染色:骨折后3天:骨折断端附近骨膜生发层细胞大量增殖,在骨折间
谢琪[6](2004)在《中药新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脾运失调证)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医学对经前期综合征(又称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相关认识,重点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现代医学角度介绍了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对照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拟订其主要证候属于肝疏泄失常、脾运化不利所致,故将该病定位于肝、脾,定型为肝气郁结、脾运失调,以养肝解郁,理气止痛为治疗大法,从根本上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试验探讨了中药新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逍遥冲剂为对照药,评价中药新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脾运失调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全国5家医院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对400例受试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新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脾运失调证)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逍遥冲剂,对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经前情绪低落、郁闷不乐、经前乳房胀痛的改善率亦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低,无显着性差异。提示中药新药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脾运失调证)安全、有效的药物。 该课题科研设计合理,先后3次召开集中研讨会,由研制单位与各中心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共同参加,对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结果进行讨论。目前,研究已全部结束,资料已完成总结报告与分报告,并完成新药申报材料,呈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过程规范,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由研究者委派监查员进行监查。为进一步规范操作规程,建立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监查手册、数据管理手册。 在研究过程中,在保障受试者的权益,规范化操作的同时,为了加快临床研究的进度,同时又能减轻研究者的压力,采取了广告、组织宣传会,向社会广泛征募和组织受试者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受试者与研究人员的沟通,保证了受试者的依从性,从而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丰富了临床研究的形式,对于保障临床研究的质量也是一种有益而行之有效的尝试。
肖林[7](2003)在《水通道蛋白在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研究目的: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涎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涎腺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导致腺泡破坏,导管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等症状。通常涎腺腺泡细胞分泌等渗液体,而导管细胞拥有Na+通道和CL-通道以及钠离子泵,参与盐分的重吸收,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water channel protein, AQP)与Na+通道和CL-通道以及钠离子泵作用相似,这些水通道蛋白具有快速和选择性促进水分的穿膜运动,达到渗透梯度的作用。在业已发现的10种AQP亚型中,已证实在人类涎腺组织中有分布的有AQP1、AQP2和AQP5,分别在涎腺不同组织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初步探讨与唾液分泌密切相关的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AQP2、AQP5)在SS涎腺水代谢障碍中的病理和生理机制,为SS涎腺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 选用BALb/C小鼠60只,8周龄,重20克左右,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w、4w、6w 三组,每组均设有空白对照,实验组(各10只)分别注射白日咳疫苗+完全弗氏佐剂+同种鼠颌下腺抗原。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注射同种颌下腺蛋白抗原浓度为200μg/ ml,将抗原分别多点注射于小鼠的足垫、背部皮下,总量为0.5ml,背部注射百日咳疫苗0.05ml,对照组(各10只)均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w、4w、6w时用湿重法测量唾液流率,记录一周的总饮水量后杀鼠,取出颌下腺标本制成6μm厚的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各实验组和对照组AQP1、2、5的定位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各实验组和对照组AQP1、2、5的表达量的变化。结 果一、AQP1、2、5在各实验组中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定位表达情况AQP5为1:200和AQP1为1:100的一抗浓度时可以看到它们在涎腺不同部位有稳定、清晰的染色反应:AQP1在小鼠颌下腺腺泡的基底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导管基底膜等处被标记;AQP5主要存在于腺泡的顶膜、侧膜和闰管、分泌管、导管等处均有较强染色;而AQP2在一抗浓度为1:200和1:100,甚至1:50都未见染色反应。在2w和4w组AQP1、5分布部位与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别;6w组就残存的腺泡部<WP=8>位而言,AQP5与对照组比较在腺泡顶膜表达减少,而基侧膜的表达增强, AQP1和AQP5表达均减弱,主要分布在导管部位。(二) AQP1、5在SS小鼠颌下腺中免疫组化染色平均积分光密度(OD)值的变化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表明:AQP1和AQP5的OD值统计结果都显示 2w、4w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 0.05),6w组与C组和4w组比较显着减少(P< 0.01)。 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各组分别出现28kD、27kD的条带,对应于AQP1、AQP5的分子量;2w和4w 组AQP1、AQP5的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 0.05),而6w组与对照组比较AQP1、AQP5的表达量均显着减少(P< 0.01)。结论:(1)AQP1、AQP5在正常涎腺中分布的部位及表达的强弱不一可能与对水分渗透的调节需要特定的亚型有关,每一亚型的调节可能是单一的;(2) AQP5在SS小鼠颌下腺的腺泡细胞顶膜、侧膜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弱,而在基底膜和导管部位表达增强,提示AQP5的异常分布与SS唾液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3) SS导管上皮细胞AQP1、AQP5表达的增强可能有利于唾液分泌的代偿;(4) AQP1和AQP5表达减少是导致SS口干的重要原因之一。
艾秀玲[8](2002)在《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文中提出
田敏[9](2002)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和危害性》文中研究指明
二、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以抗高血压药物为先导分子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心血管疾病概况 |
1.1.1 心血管疾病现状 |
1.1.2 心血管疾病防治 |
1.2 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2.1 荧光探针的定义 |
1.2.2 荧光探针的发展 |
1.3 荧光成像技术 |
1.3.1 荧光成像技术简介 |
1.3.2 荧光成像技术的研究应用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倍他司汀(Betahistine)导向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倍他司汀导向的荧光探针的设计 |
2.3 倍他司汀导向荧光探针合成路线 |
2.3.1 以倍他司汀为导向的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的合成 |
2.3.2 以倍他司汀为导向的萘磺酰基类荧光探针的合成 |
2.3.3 以倍他司汀为导向的 4-氯-7-硝基苯并恶二唑(NBD-Cl)类荧光探针的合成 |
2.4 实验部分 |
2.4.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2.4.2 合成步骤及表征 |
2.4.3 试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倍他司汀系列荧光探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2.5.2 细胞成像实验 |
2.5.3 细胞毒性实验 |
2.6 结论 |
第3章 地巴唑(Dibazole)导向的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巴唑药物分子导向的荧光成像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3.2.1 氨基地巴唑和羟基地巴唑的设计与合成 |
3.2.2 萘磺酸基类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3.2.3 萘酰亚胺类荧光素与药物分子结合导向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3.3 实验部分 |
3.3.1 合成试剂及仪器材料 |
3.3.2 实验步骤 |
3.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地巴唑系列荧光探针的光谱性质 |
3.4.2 细胞成像实验 |
3.4.3 以地巴唑为导向的荧光探针的毒性实验 |
3.5 结论 |
第4章 氯沙坦(Losartan)导向的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氯沙坦导向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设计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材料和仪器 |
4.3.2 4-MNACa-O-L 的合成 |
4.4 实验方法 |
4.4.1 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
4.4.2 细胞荧光成像实验 |
4.4.3 细胞毒性实验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化合物 4-MNPAca-O-L的紫外-可见和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
4.5.2 化合物 4-MNPAca-O-L的细胞成像 |
4.5.3 化合物 4-MNPAca-O-L的毒性实验 |
4.6 结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
致谢 |
(2)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学术流派与伤寒学术流派 |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
(一) 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
(二)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标准 |
(三) 影响中医学术流派存在与发展的五大因素 |
(四) 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意义 |
二、伤寒学术流派 |
第二章 伤寒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一、伤寒学说的形成期(先秦-西晋) |
二、伤寒学说的发展期(东晋-建国前) |
三、伤寒学说的繁荣和创新期(建国后) |
(一) 伤寒学说的传承方式的改变 |
(二) 伤寒学说的理论研究 |
(三) 伤寒学说的临床研究 |
第三章 建国前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明清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 重订错简派 |
(二) 维护旧论派 |
(三) 辨证论治派 |
二、民国时期的伤寒学术流派 |
(一) 绍派伤寒 |
(二) 火神派 |
第四章 当代(建国后)伤寒学术流派研究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当代典型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其传承体系分析 |
1. 李培生 |
2. 于己百 |
3. 陈瑞春 |
4. 方和谦 |
5. 郭子光 |
6. 何任 |
7. 陈可冀 |
8. 李寿山 |
9. 段富津 |
10.聂惠民 |
11. 梅国强 |
12. 李可 |
13. 伍炳彩 |
14. 刘继祖 |
15. 黄保中 |
16. 刘渡舟 |
17 胡希恕 |
18. 熊曼琪 |
第六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及核心医家共异性 |
一、核心医家共性 |
二、核心医家特异性 |
三、当代伤寒学术流派 |
(一) 火神派 |
(二) 寒温统一派 |
(三) 方证对应派 |
(四) 六经辨证论治派 |
第七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核心医家典型医案 |
1. 李培生医案 |
2. 于己百医案 |
3. 陈瑞春医案 |
4. 聂惠民医案 |
5. 梅国强医案 |
6. 李可医案 |
7. 刘渡舟医案 |
8. 胡希恕医案 |
9. 熊曼琪医案 |
第八章 当代伤寒学术流派面临的困境与可行方法 |
一、当代伤寒学术流派面临的困境 |
二、可行方法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点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对象和方法 |
1.1 技术路线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3 研究方法 |
1.3.1 随机分组方法 |
1.3.2 对照方法 |
1.3.3 盲法设计 |
1.3.4 临床治疗方案 |
1.3.5 疗效评价 |
1.3.6 疗效评价方法 |
1.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结果 |
2.1 基线分析 |
2.1.1 人口学资料 |
2.1.2 基础病情资料 |
2.2 完成情况 |
2.3 研究结果 |
2.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对治疗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3.穴位选择依据 |
4.对电针疗法的认识 |
5.对于量表的选择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声明 |
(5)骨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Ⅰ、Ⅱ型胶原及CTGF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 |
2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 |
3 骨质疏松性骨折病因病理 |
4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研究进展 |
5 骨折愈合过程中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 |
6 CTGF的研究进展 |
7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胶原的研究进展 |
8 骨折愈合的中医理论 |
9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实验方法及步骤 |
1.1 中药骨康方溶液的制备 |
1.2 闭合性骨折模型的制备 |
1.3 骨痂组织体外种植体系的建立 |
1.4 HE染色 |
1.5 MASSON染色 |
1.6 Ⅰ、Ⅱ型胶原的检测 |
1.7 CT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动物造模结果 |
2.2 骨痂组织及体外培养情况 |
2.3 HE染色和MASSON染色 |
2.4 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结果 |
2.5 CT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
2.6 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
3 讨论 |
3.1 闭合性骨折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 闭合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微结构变化及中药骨康的影 |
3.3 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及中药骨康的影响 |
3.4 骨折愈合过程中CTGF的表达及中药骨康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6)中药新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脾运失调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经前期综合征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中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第三部分 现代医学对经前期综合征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临床试验研究 |
第一部分 试验目的 |
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 |
1 研究方案 |
1.1 随机分组方法 |
1.2 盲法的实施 |
1.3 治疗药物 |
1.4 合并用药的规定 |
1.5 疗程 |
1.6 随访 |
1.7 试验病例数及病例分配 |
2 受试者的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及证候判定标准 |
2.3 中医症状分级及计分方法 |
2.4 中医证候病情分级标准 |
2.5 纳入病例标准 |
2.6 排除病例标准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经前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3 单项症状、体征疗效判定标准 |
4 不良事件观察 |
4.1 不良事件的记录 |
4.2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判定标准 |
4.3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判断标准 |
4.4 严重不良事件(SAE) |
5 中止临床试验标准 |
6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
7 病例剔除原则 |
8 病例脱落标准与处理 |
9 数据管理 |
9.1 研究者填写数据要求 |
9.2 监查员对试验监查的要求 |
9.3 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录入 |
9.4 数据库的锁定 |
10 统计学分析 |
10.1 统计分析数据的选择 |
10.2 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试验结果 |
1 受试者一般资料 |
1.1 病例入选与临床试验的完成情况 |
1.2 入选病例基本资料的比较 |
1.3 入选病例治疗前症状、体征分级的比较 |
1.4 入选病例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1.5 入选病例治疗前舌象、脉象的比较 |
1.6 入选病例治疗前月经量、色、质的比较 |
1.7 入选病例治疗前月经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
1.8 入选病例治疗前雌二醇、孕酮、催乳素的比较 |
1.9 入选病例治疗前黄体期的比较 |
2 疗效分析 |
2.1 经前期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中医证候总疗效的比较 |
2.3 各中心治疗组疗效比较 |
2.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体征分级变化的比较 |
2.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的比较 |
2.6 两组病例治疗后舌象、脉象的比较 |
2.7 两组病例治疗后月经量、色、质的比较 |
2.8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月经前后体重差值变化的比较 |
2.9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雌二醇、孕酮、催乳素变化的比较 |
2.10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黄体期变化的比较 |
2.11 两组病例试验药物服用情况 |
3 安全性评价 |
3.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情况 |
3.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3.3 安全性结论 |
第四部分 试验结论 |
第五部分 讨论 |
附件1: 病例报告表 |
附件2: 监查手册 |
附件3: 数据管理手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4: 发表文章《浅谈合同研究组织对我国制药业的影响》 |
(7)水通道蛋白在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水通道蛋白在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干燥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水通道蛋白在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中的定位及其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涎腺与水通道蛋白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情况 |
(9)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和危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性和流行病学调查 |
2 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原因 |
3 小 结 |
四、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抗高血压药物为先导分子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D]. 秦秋彦. 赣南师范学院, 2012(01)
- [2]伤寒学术流派及其在当代中医伤寒学科的传承研究[D]. 郑身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3]眩晕病例60例临床分析[J]. 刘志英,唐聚花,李慧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5)
- [4]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薛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5]骨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Ⅰ、Ⅱ型胶原及CTGF表达的影响[D]. 庄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6]中药新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脾运失调证)临床研究[D]. 谢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7]水通道蛋白在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D]. 肖林. 第三军医大学, 2003(03)
- [8]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J]. 艾秀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06)
- [9]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和危害性[J]. 田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