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力中心再现的生命形态——赵本甫小说《大地母亲》解读

女性权力中心再现的生命形态——赵本甫小说《大地母亲》解读

一、女性权力中心繁衍的生命形态——赵本夫长篇系列小说《地母》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车志远[1](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提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杨洁[2](2020)在《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文中研究表明赵本夫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风俗风景的描摹到风情人性的刻画,无一不体现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但最触目的还是对土地的深切爱恋。本论文以他的乡土书写为着眼点,以“地母”三部曲为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作者的创作经历,探讨其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想象,揭示和呈现作者对土地的皈依和崇拜。论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赵本夫及其作品,梳理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研究情况,在对“乡土”等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论文第一章,从天然情感与理性自觉两方面探究赵本夫乡土创作的缘由,并从作者情感转变与文学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其乡土创作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以作品为依托,分析赵本夫从女性视角书写的土地崇拜,勾连土地与母性从而构建地母神话,分析作者从荒原、人、动物三个层面书写的原始野性生命力。第三章分析作者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分析作者对现代文明造成人性扭曲和生命萎缩的控诉,揭示作者回归土地与自然以获得生命救赎的理想诉求。第四章结合相关文学史论述,分析赵本夫乡土小说与“新写实”和“新历史”流派的乡土创作的异同,阐述赵本夫对农民和乡村形象的另类书写以及对传奇与温情的浪漫审美追求。

张栋[3](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李桂玲[5](2019)在《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文中认为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莫言研究热潮。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数量巨大,研究成果各有特色。本文以“生存体验”为视角,审视莫言的小说创作,论证方向集中于其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的读解,努力挖掘其小说所葆有的人性共通性特征,通过对这种共通性特征的学理性发掘,探寻莫言如何运用体验性文学观念与方法创造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辉煌,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与世界文学交流融通。论文主要围绕“体验”这一理论进行论证与铺展,详细解读莫言小说创作主体诉求中所蕴藉的生存体验及其来源,及其小说创作艺术中的体验性、感觉性表现特征,进一步解析莫言如何以这种体验性的方式实现了生存体验、主体叙事、民间立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联通,即莫言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故乡,是莫言生存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神秘土地是莫言魂牵梦绕、安身立命的“家”,源于故乡的生存体验是莫言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里的乡村生活、乡土经验既是承载其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承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人性血脉的基础,这其中的中国故事和民族传统构建了莫言的诗性灵魂,构建了其文学创作的思想理念,也构建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作为一种体验性文学观念,是莫言创作理念的核心。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就是源于故乡源于自我的生存体验的“为自己而写作”,他要作为老百姓写作,书写农民和土地,书写土地上的历史与传奇,书写故乡生存现实中的中国经验和悲悯情怀。莫言小说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是一种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他既主张民间立场的写作态度,又提倡一种自我个性化的写作精神;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努力把作家主观自我的体验、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积极融入小说的艺术表现之中,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情感,出色地实现了一种超越故乡实有的超验性故乡想象与建构。生命谱系的书写,是体验性视域下莫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核心话语。莫言写出了自我生存体验下的乡土世界,其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大都源于其生活现实、社会历史,其作品的精神意向又具有通过主观想象建构起来的民间性想象特征,深刻地展示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史、情感史。小说从感觉、记忆等角度出发,写出了生活与生命自由存在、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较量;从“我”、“我母亲”、“我父亲”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写出了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从小说的主题意象、结构情节、美感体验等方面解析了莫言小说如何以体验性、感觉化的艺术方式,使得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张扬的独特个性与民族性特征。生存体验是莫言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命题。莫言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体验性、感觉性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体验性视域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莫言的生存体验及其体验性的小说创作,更能够发现莫言小说联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途径与意义。首先,莫言小说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生存体验,这是最根本的体验之一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个体存在,指向生命、人性等普适性向度。其次,莫言小说体验性书写的性质是一种自我主体的诉求,它指向人的主体存在、人性的奥秘、人道主义的悲悯等思想启蒙、现实批判、历史反思问题。最后,莫言小说体验性的艺术表达最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化、体验式,这种主观感觉的艺术方式既立足于现实主义根基,又充分吸收现代主义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体验性叙事升华为一种超验性的艺术表征,从而以感觉化、体验式的故事书写,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融。关于体验性文学创作的思辨与追问,也关乎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层面的交流融通问题。一方面,体验性书写及其研究作为心灵沟通的方式,使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学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体验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但不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即对生存体验的描写不能限于体验层次,如何使感性体验在面对理性认知时,实现一种互补或超越,而不是逃逸或规避,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如面对写生存与思想、写肉体与灵魂等关系时,将莫言小说与鲁迅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莫言小说描写生存体验,对于体验性、感觉性层面的书写有时甚至达到了一种极致,但对比鲁迅刻画民族的灵魂特质、挖掘国民劣根性方面,仍显得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李浩昌[6](2018)在《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文中提出“生态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创作现象,它是在西方生态思潮的影响以及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作家们基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以及对自然万物命运的关注促使他们在面对严峻的生态现实时积极的融入自然,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生态并进而保护自然生态。虽然中国当代的生态书写起步较晚,但历经几十年的积淀与发展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在中国当代众多生态书写的作家队伍中阿来是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首位获奖的藏族作家。选择阿来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一来是因为阿来是一位非常特别的生态书写者。作为一个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把创作根植于广袤的藏区大地,用他极为敏感的艺术洞察力,用炽热而又复杂的笔墨记录了藏区大地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二来是因为笔者自己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一员,从自己亲身具体的生存生命体验,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嬗变,它可使我与之形成一种特殊的对话关系。这也许是一般的研究者所欠缺的。阿来把藏区面临的挑战与经受的疼痛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使人清楚的看见藏民族地区从“前生态”走向“生态”过程中的艰难“转换”,而且得以认识少数民族在克服重重生态困境中展现出来的坚韧和智慧。在文学日渐多元复杂而又提倡消费、崇尚娱乐的时代,阿来始终沉浸在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与思考中,竭力发觉原始本真的生命与自然生态的质地,让爱的热血与真实的情感,融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所以,研究阿来的生态书写对拓宽当下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在当前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理论、生态作品的研究以及中国生态书写的实际与生态研究的基础之上,全面展现阿来生态书写的丰富样貌,深入探究藏地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绪论部分主要从西方生态书写的历史渊源分析中国以及阿来的生态书写现象及其中国生态书写的现状,对中国的生态书写和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紧接着提出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思路等问题。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围绕四个问题渐次展开:第一,阿来生态书写产生与发展的现实缘由和思想来源。在探讨现实缘由方面,结合藏区的生态问题,从中国传统的生态观以及藏区传统的生态观考察阿来的生态写作的思想来源,既阐述中国传统生态观对阿来的影响,又说明阿来的生态写作与藏区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第二,阿来生态书写的思想内涵。全面分析阿来生态书写作品,归纳出阿来作品的类型和特征,并从论述阿来生态书写的矛盾与张力中,揭示出藏区生态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三,阿来生态书写的创作历程与作品审美特质。本论文分别用三个方面的内容讨论阿来的生态创作,梳理阿来生态书写的历程,分析创作的审美特质,阐述阿来的生态观,由此展示阿来对藏区从“前生态”向“生态”转换过程中凸显的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第四,阿来生态书写的当下意义。在对阿来生态书写进行细致考察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阿来生态书写对当代文坛的贡献,并根据目前生态创作的困境,指出其生命体验形成的生态哲思以及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的生态表达为当代的生态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并由此展望生态写作的发展未来。

丁文[7](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冯柏洋[8](2018)在《地域文化视域中的赵本夫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全球化及后现代的各种因素影响到各个层面。在此背景下,文学创作更加注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自觉在写好“中国故事”的当下更显重要性,这一背景为以地域文化为题材的书写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不仅体现出作家对于地域文化传统的关注与认同,还体现出作家对于民族生存与民族命运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上。与此同时,后现代所提倡的文化多样性、打破二元对立格局等思想,给地域文化书写提供了动力支持,成为表达地域文化个性和书写地域文化主动性的重要手段。赵本夫小说中对于当地婚丧嫁娶、饮食文化、建筑与空间、方言俚语、文化心理特征的观照彰显出地域文化书写的独特价值,也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景观。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关系,探讨赵本夫小说所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呈现趋同,对于文化传统的追寻成为迫切需求,对于地域文化的追寻也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对于地域文化的书写一直显示出独特的文学特征。赵本夫继承了这一创作手法,在赵本夫小说中,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第二章论述了赵本夫小说中的地域性特征:婚丧嫁娶书写、饮食文化书写、建筑与空间书写、方言俚语书写、文化心理特征书写。对于地域文化的书写是赵本夫回望故乡的方式,也是赵本夫构建小说的方式,此种特征也为探讨作家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第三章论述了赵本夫小说中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赵本夫对于地域文化的书写是皈依于土地的,而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则是触发点;其次,赵本夫小说中对于地域文化的书写丰富了江苏文学的文学形态,也是对于中国文学生态同质化的反拨;再次,赵本夫对于地域文化的书写具有特殊的人类学意义。

陆欣[9](2018)在《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期在人文社科领域“空间转向”思潮背景下,文学叙事空间的硏究越来越备受重视。面对纷繁复杂的空间话语和研究角度,笔者结合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特征与载体新变,从空间存在的基本意义,即小说叙事的物理空间与虚构空间两个认知层面进行阐释。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媒介空间。文学叙事依靠语言来进行,必然会受到语言本身物理媒介的影响,所以应注重小说语言物理媒介空间(口语-印刷-屏幕)的研究;二是新世纪小说叙事的隐喻性空间。隐喻性空间是从读者接受角度提出,针对读者阅读接受的一种心里感知,小说叙事情节结构中的一种“结构隐喻”;三是小说叙事文本中所呈现的虚拟非现实存在但又与叙事主体密切相关的虚幻空间;四是小说叙事文本中呈现的现实可感知的实体空间。学界对叙事空间问题的关注源于1945年美国学者弗兰克提出小说“空间形式”的概念,20世纪末“空间形式”理论由学者秦林芳介绍到中国,此后在更新不断的理论热潮中一直持续发展。但是在文学批评中“空间形式”、“叙事空间”以及“空间叙事”等概念一直含糊不清,笔者在对概念进行区分的同时也对其在新世纪小说研究中的得失进行阐释。首先,笔者以文学叙事研究中媒介意识的觉醒为切入点,探讨在叙事中媒介空间变革带来的小说叙事的变革。新世纪网络的普及,屏幕空间与超文本小说—无论是网络纯文本型超文本小说还是多媒体超文本小说都为文学叙事开辟了另类途径;其次,分析新世纪小说叙事“隐喻性空间”呈现的方式。新世纪小说通过并置、碎片化、蒙太奇和多重情节取消和掩盖时间性或者简单地省略时间指示。“隐喻性空间”有两个突出特征,即时间空间化与并置结构。以“辞典体”小说为例,新世纪“辞典体”小说与实用文体互文,消解文本虚构,“零距离”叙事,突破线性时间叙事的常规,呈现叙事空间;再次,探讨虚拟空间与“乌托邦”叙事。主要内容是知识分子乌托邦空间理想的实践与乡土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叙事;最后,实体空间与“异托邦”叙事。新世纪小说中的“异托邦”空间主要表现在底层叙事中,城市“异托邦”主要指城市底层的生存空间,比如矿区、建筑工地、垃圾堆等。

许燕[10](2018)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土地意象以及所表述的土地问题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土地在此时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功能、精神特质和价值意义。然而,目前缺乏对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故此论文将土地搁置于1990年代以来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和论述1990年代以来作品中围绕着土地展开的对于经济、文化、人性、生态环境等问题,探讨1990年代以来的土地文化内涵及其文学艺术特征,从而发现其蕴含的社会时代主题和暗含的文学价值。论文通过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土地书写景观的整体展示与分析,通过作家们对于当下土地问题的关切角度与反思层面,力求透视1990年代以来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较量的内在机制与活力。从而勾勒和描绘出土地书写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艺术特点、精神特质及其发展趋向。在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加速转型的时期,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与融合,给世纪之交的文学书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资源。在现代性等因素的冲击下,农村中的土地呈现颓败和荒芜之势,土地被任意挥霍和抛荒,村庄变得零落与虚空。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不再是农民们唯一的生存之本,新一代农民们抛却对于土地的梦想,大规模离开土地前往城市谋生,老一辈农民坚守在土地之上唱着昨日的挽歌,土地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之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进一步扩张,土地不断被资本侵占、挤压而变形。可以看到,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土地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多元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内容,也反映出了农民群体在当下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遭际。同时,还体现出了1990年代以来作家们面对社会转型期那种焦虑不安、消极隐退、抗拒的多重复杂心态,也反映了人们在当下对于文化价值选择的迷惑与矛盾。可以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症结在“土地”之上找到了最好的交集与诠释。

二、女性权力中心繁衍的生命形态——赵本夫长篇系列小说《地母》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权力中心繁衍的生命形态——赵本夫长篇系列小说《地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赵本夫及“地母三部曲”概述
    二、赵本夫作品研究综述
    三、概念厘清
    四、问题意识阐述
第一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生发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下的自发与自觉
        一、农民之子的原初情感
        二、知识分子的理性自觉
    第二节 从“地母”的“难产”说开去
        一、艰难的挣扎:乡土何去何从
        二、喧嚣中的困惑:乡土书写何去何从
第二章 乡土的诗意建构:地母神话与生命理想
    第一节 女性视角下的土地崇拜
        一、原始土地信仰的重建
        二、柴姑:“地母”的化身
        三、谱写女性与土地命运的共同曲
    第二节 恣肆生命的乌托邦书写
        一、“荒原”:生命的舞台
        二、“野性”的生命内涵
        三、动物原始的生命热力
第三章 “离土”与“近土”:文明反思和土地皈依
    第一节 叛离土地:生命的自我放逐
        一、秩序与心灵的冲突
        二、生命的弱化与萎缩
    第二节 移植的“土地魂”
        一、寻找土地:从天易到柴门
        二、恢复土地:从石陀到天柱
第四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审美取向:农民本色与文人气质
    第一节 “新写实”?“新历史”?
    第二节 乡村形象的反拨:农民与农村权力
    第三节 传奇与温情的审美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赵本夫创作年表
后记

(3)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莫言研究现状概述
        1.2.2 海外莫言作品传播、研究概述
    1.3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体验的视域:生存体验与文学的体验性表现
    2.1 体验与生存体验:文学创作的本原性探寻
        2.1.1 体验的切入:文学活动的原点与指向
        2.1.2 体验的书写:源于生存源于主体的共生共存
        2.1.3 体验的重构:对传统经验的借鉴与传承
    2.2 莫言的生存体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
        2.2.1 生存体验:乡土经验与民族性的承载
        2.2.2 民间立场:民族精神与中国故事的生成
        2.2.3 体验性言说:生命话语与世界性品格的感觉性汇通
第3章 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生命根基
    3.1 故乡的生命根性与文学地理的源头
        3.1.1 土地的承载:安身立命的“家”
        3.1.2 生命的寓言:动植物的灵性及其隐喻
        3.1.3 农民的形象:乡野性情与生命的强力
    3.2 故乡的文化根性:历史性的积淀与民族性的传承
        3.2.1 民间故事:志怪神话与鬼狐幻化的理想世界
        3.2.2 民间艺术:茂腔与忧郁悲凉曲调的情感寄托
        3.2.3 民俗信仰:民风巫术与因果报应的原始崇拜
        3.2.4 民间视角:管氏家族的传奇经历与生存智慧
    3.3 故乡的生存体验:人性探微与生命存在的焦虑
        3.3.1 饥饿情结:苦难的原初记忆带来生存现实的执着批判
        3.3.2 孤独幽闭:自卑的性格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化言说
        3.3.3 精神创伤:焦虑的创作心理与生命本体的超验性追求
第4章 体验性的文学理念:“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
    4.1 故乡情结:源于生命体验的为内心而写作
        4.1.1 生命体验:文学的原创性与“影响的焦虑”
        4.1.2 人性与人心:自由地表现人的复杂多义的本性
    4.2 故乡记忆:源于民间生命体验的创作资源
        4.2.1 农民与土地:回归土地的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4.2.2 传奇与历史:心灵史的描述与英雄情结的变种
        4.2.3 苦难与命运: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大悲悯
    4.3 故乡想象: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
        4.3.1 发现故乡:对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的揭示
        4.3.2 民间写作:超越故乡的自我个性化写作
        4.3.3 现实主义主流:作家主观体验的介入性契合
        4.3.4 想象与虚构: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
第5章 体验中的生命谱系:生存本能与生命本体论的焦虑书写
    5.1 生存与身体的献祭:生存体验与生命谱系的建构
        5.1.1 身体体验:生存欲望与生命自由存在的挣扎呼唤
        5.1.2 生存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间伦理道德的怅惘叩问
        5.1.3 平民记忆:个体体验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博弈较量
    5.2 人与生命的实践: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
        5.2.1 “我”:敏感羸弱的金童与灵魂炼狱的磨难
        5.2.2 “我母亲”:最宽容最坚强的胸怀与生殖女神的屈辱沧桑
        5.2.3 “我爷爷”:最丑陋最英雄的性格与生命意志的自由不羁
    5.3 体验与感觉化的描述:人鬼神共舞与东方想象主义的狂欢
        5.3.1 意象与主题象征:中国故事借助东方想象而丰富而张扬
        5.3.2 体验与结构情节:叙事时间伴随生命体验而敞开而断裂
        5.3.3 超验与美感语言:民间艺术倚重生命气息而释放而怪诞
第6章 体验与超越:生存体验与乡土中国的世界性交流
    6.1 生存的体验:个性体验与生命本体意义的普适性关怀
        6.1.1 底层的生存体验:个体生命与生存现实的挣扎和自我博弈
        6.1.2 民间的道德理想:个体自由与传统理性之间的寻找探索
    6.2 主体的体验:自我存在与乡土中国经验的批判性指向
        6.2.1 现实性批判:自我主体的叙事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审判
        6.2.2 历史性批判:生命主体的搏斗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呼唤
    6.3 感觉的体验:主观感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超验性表现
        6.3.1 体验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感觉与生命强力的民族性张扬
        6.3.2 体验的超越性:现代主义隐喻与中国故事的世界性沟通
第7章 体验与思辨: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的心灵性沟通
    7.1 体验的追问:感性体验面对理性认知的感觉性规避
        7.1.1 生存体验的拘囿:生存物欲与灵魂批判之间的悖论性选择
        7.1.2 审美体验的异质:感性叙事与美感意象之间的迷失性狂欢
    7.2 体验的思辨:现实经验与文学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7.2.1 个体体验的镜像:自我想象与现实真实之间的文学性指向
        7.2.2 文学体验的主体:本土经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生态书写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当代生态书写的发生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生态书写的思想溯源与历史演进
    第一节 生态书写的理论概述与思想溯源
        一、生态书写的定义及内涵辨析
        二、生态书写的思想溯源
    第二节 藏区生态书写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一、藏区生态书写的历史演进
        二、藏区生态书写的现状
第二章 自然生态书写:原生态环境恶化与动物书写的情感基质
    第一节 原生态书写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忧虑
        一、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原生态环境
        二、森林资源的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三、轮荒与乱牧下的土地退化与荒芜
    第二节 动物形象的书写与物种消失的反思
        一、万物有灵:尊重与敬畏生命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二、与动物共舞:倾听鸟兽虫鱼的对话与心声
        三、动物的悲惨命运:从滥捕乱猎到共生共荣的理想迈进
第三章 社会生态书写:传统村落的瓦解与藏民族文化的衰落
    第一节 传统村落原始性与整体性的瓦解
        一、半农半牧自然村落的瓦解
        二、新农村建设后的破落与挣扎
        三、建构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村落
    第二节 藏族传统文化与语言的衰落
        一、藏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二、藏族语言的衰落
第四章 精神生态书写:原始神性的幻灭与消费社会中人性异化
    第一节 神性的幻灭:混沌与矛盾产生的自我散失
        一、神性幻灭后游离与歧视产生的失语
        二、信仰失落中混沌与矛盾产生的迷失
    第二节 人性的异化:消费社会中人性的冲突与癫狂
        一、消费异化导致的人性冲突
        二、物质欲望引发的人性癫狂
结语 阿来生态书写的当下意义
    第一节 生命体验形成生态哲思
    第二节 生态书写的另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时间的选取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1.何为乡土文明
        2.失落的乡土文明
        3.乡土文明的黄昏
    三、研究现状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3.乡土文学的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一、孤独的“剩余者”
        二、角落里的“明天”
        三、从“智者”到“负累”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三、逐权的村长
        四、乡村“能人”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一、被弱化的“史诗”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三、失落后的寓言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一、乡愁置何处
        二、“无药方”的追问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地域文化视域中的赵本夫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
    第一节 全球化与地域文化
    第二节 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第三节 赵本夫与徐州
第二章 赵本夫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
    第一节 婚丧嫁娶
    第二节 饮食文化
    第三节 建筑与空间
    第四节 方言俚语
    第五节 文化心理特征
第三章 赵本夫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对土地的皈依
    第二节 对江苏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人类学意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叙事空间研究的背景与得失
    第一节 空间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空间理论研究
        二、空间理论的国内研究
    第二节 小说叙事空间的研究及其反思
        一、“空间形式”与“叙事空间”
        二、“空间叙事”与“叙事空间”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空间转换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合理性
        二、“新世纪文学”命名的时间焦虑
        三、新世纪文学的空间转换
第二章 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媒介空间
    第一节 媒介与叙事研究
        一、媒介与媒介空间
        二、网络媒介空间与小说叙事
    第二节 屏幕空间与超文本小说叙事
        一、网络纯文本型超文本小说叙事
        二、多媒体超文本空间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叙事的隐喻性空间
    第一节 时间空间化
        一、时间流程的中止
        二“晶体模式”与“百科全书”模式
    第二节 空间并置叙事
        一、微观并置:“意象”反复
        二、主题一并置:一种空间叙事
    第三节 实用文体互文的“辞典体”
        一、辞典与小说
        二、消解文本虚构,“零距离”叙事
第四章 虚幻空间与“乌托邦”叙事
    第一节 乌托邦空间与民族国家想象
        一、“乌托邦”空间与“乌托邦”心态
        二、从“普济”到“花家舍:民族乌托邦的寓言
        三、孤独与退守: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第二节 “乡土”乌托邦与“田园风光”乌托邦
        一、乡土诗意的“桃源”乌托邦
        二、开放的“乡土一田园”乌托邦
    第三节 网络虚拟空间与乌托邦叙事
        一、网络媒介与乌托邦情结
        二、“架空世界”:玄幻与穿越
第五章 实体空间与“异托邦”叙事
    第一节 城市“异托邦”与“底层”
        一、新世纪“底层”界定
        二、底层文学与城市“异托邦”
    第二节 农民工小说中的“异托邦”生存空间
        一、建筑工地
        二、火车站
        三、垃圾场及其它
    第三节 城市异乡人的认同焦虑
        一、城市异乡人
        二、“漂泊”:群体的生存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与土地书写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研究评述
    三、选题意义及思路
第一章 土地书写景观的多样化呈现
    1.1 面向传统吟唱的温情挽歌
        1.1.1 “无土时代”的一曲挽歌
        1.1.2 走向大地皈依:边地文明的最后挽歌
    1.2 资本挤压下土地的变形与人性的抗争
        1.2.1 被资本侵占的土地
        1.2.2 人性的异化与抗争
    1.3 生态视阈下的土地审视
        1.3.1 大地伦理的生态内涵
        1.3.2 土地荒漠化的警示
        1.3.3 从破坏土地到敬畏土地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与土地
    2.1 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嬗变
        2.1.1 诱因:乡村改革与土地变迁
        2.1.2 表现:从固守土地到逃离土地
        2.1.3 结果:虚空的村庄
    2.2 离土农民的命运遭际
        2.2.1 逃离土地,满怀希望奔向城市
        2.2.2 遭遇身份尴尬,仍在城市追求梦想
        2.2.3 漂泊在城市的游魂
    2.3 土地:农民走不出的围城
        2.3.1 离乡难离土的恋土情怀
        2.3.2 土地是农民的最终归宿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土地书写的价值取向及文化选择
    3.1 城市文明病症与土地救赎
        3.1.1 被撕裂的城市
        3.1.2 城市空间中的“土地”及其象征意义
    3.2 在诗化的野地寻求最美理想
        3.2.1 用野地的叙述视角观照现实
        3.2.2 在虚化的野地独自徜徉
    3.3 土地:原型力量的深层透视
        3.3.1 土地作为乡土母题的根性内涵
        3.3.2 在民间原型中寻根的执着
第四章 全球化语境下再造土地和谐家园
    4.1 当下土地书写新质的生成与再认识
        4.1.1 农民:土地之变与新农民文化人格的形成
        4.1.2 作家:坚守大地情怀,抒写“新土地”
    4.2 重构乐土的理想诉求与现实反思
        4.2.1 土地叙写的现实困境
        4.2.2 重构乐土,呵护理想
        4.2.3 尴尬的终极乡土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女性权力中心繁衍的生命形态——赵本夫长篇系列小说《地母》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D]. 杨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D]. 李桂玲. 辽宁大学, 2019(01)
  • [6]走向现代的艰难“转换” ——论阿来的生态书写[D]. 李浩昌. 浙江大学, 2018(07)
  • [7]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地域文化视域中的赵本夫小说研究[D]. 冯柏洋.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9]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D]. 陆欣. 兰州大学, 2018(08)
  •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D]. 许燕. 兰州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女性权力中心再现的生命形态——赵本甫小说《大地母亲》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