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年第二十七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1](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赵安妮[2](2021)在《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文中指出包世臣散文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河、漕、盐、农、礼、刑、兵、货币、鸦片、抗夷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明确的经世意图。包世臣经世思想与散文创作是明清时期实学思想和经世散文发展的重要一环,对近代思想和经世散文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本论文以包世臣文集《安吴四种》中相关经世散文篇目及《说储》《小倦游阁文稿》部分经世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生平交游、文集编纂体例、传记书信研究以及价值影响四个大的方面入手,对包世臣经世散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考论包世臣的生平和交游。关于包世臣的生平,本文主要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其经世散文创作为分期做一简单论述。研究包世臣的文学交游,主要论述以张琦为主的常州派文人对包世臣作经世文章的影响。本章重点和创新之处是在笔者所辑包世臣佚文的基础上对其交游做一补述。第二章是对包世臣文集版本及别集《安吴四种》编纂体例的研究。包世臣晚年手编的《安吴四种》并未遵循文人别集编纂体例的传统,而是另辟蹊径,赋予了文集体例突出的经世思想。故本章的重点即通过对包世臣编纂《安吴四种》过程、体例的论述,去深入挖掘包世文集编纂体例背后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包世臣手编《安吴四种》在文集编纂体例史上的价值。第三章是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综论。首先,对学界关于明清时期实学的概念以及起止时间分期的讨论以及明清时期经世散文的创作情况做一概述,将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置于更大的视野下,更加客观、合理地看待其经世散文的价值。其次,对包世臣的经世散文整体的思想内容做一概述。第四章重点研究包世臣的书信和传记。包世臣作有一篇传记理论,明确地论述了传主选择的标准、作传目的及叙事理念。而他的书信,又能最为直观体现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故本论文选择其传记、书信两种文体作为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他经世散文中蕴含和体现的“务为有用”的经世思想。第五章研究包世臣经世散文在明清经世思想和散文创作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主要有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经世散文中包含的未被后人重视的首发之语,客观上对鸦片战争之后的创作风气产生了影响。二是他在经世散文创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对龚自珍、魏源等人的经世散文创作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他开启了经世散文创作的风气,算得上是启蒙民智的先驱。
王域铖[3](2020)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着录汉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藏书机构之一,在其浩瀚的藏品当中,包括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国古代文献中最着名的当属敦煌文献,含汉文文献、藏文文献以及龟兹、西夏文文献等。除敦煌文献外,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收藏了丰富的汉文古籍(以下简称汉籍)。古恒(1865-1935)是法国外交家、东方学家。20世纪前期,古恒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手稿部编定过《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该目录将Chinois 1-9080分为21个一级分类,其中18个分类有若干二级分类,着录各书的典藏号、题名、作者及生卒年、序跋作者及年份、版本、卷数、图书开本大小、精装合订本册数、之前的典藏号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所着录汉籍的研究非常欠缺。本论文是学界首次对古恒目录及相关汉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推动学界对该目录及相关汉籍的了解与进一步研究。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意义,回顾我国域外汉籍研究的整体情况,认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相关整理和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并简单论述法国汉学及汉籍的基本状况。上编为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初探,总论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的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分析该目录的着录内容、分类特点,论述该目录所着录汉籍的价值、来源等。古恒根据这批汉籍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我国古代目录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使用西方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在分类设置方面,古恒更多地考虑分类的合理性,而对各类之间的平衡性并不在意。这批汉籍中,佛教类着作最多,其次是天主教相关着作,其中有不少比较罕见、珍贵的资料。这批汉籍的来源比较广泛,主要通过传教士、学者、商人及士兵流传到法国。中编为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着录汉籍善本书志,选取部分出版时间较早或者比较稀见的汉籍,逐一考论,详细着录各书的文献学信息,对相关版本信息尤加注意,加以考辩,并论述版本着录的依据,试图清晰地反映各书的文献学特点。在此部分论文中,广泛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见,订正了一些前人的错误,如在关于韩霖《铎书》的考证中,纠正了陈垣对书中墨钉的论述,并对刻书年做出了自己的推断。论文还大量订正了《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着作的错误,如根据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见《五经类编》,订正了相关目录着作中此书有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二十九年刻本的着录。此外,论文中的部分研究补充、完善了学界此前的相关结论。下编对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说文长笺》刘凝批注进行了研究,考证批注的时间及流传经历,将批注概括为总体评价、六书研究、体例说明、补充材料、补充释义、注释、订正等七个方面,凸显刘凝文字学尤其是六书研究的成就。
齐季[4](2020)在《《水浒传》蒙译本文献研究》文中提出《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讲述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英雄好汉聚义梁山、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其不仅受到汉民族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在国内少数民族当中的传播也比较广泛。就《水浒传》在国内少数民族中的译介而言,其在蒙古族中的读者传播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自清以来,《水浒传》数次被译成蒙古文,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特点各异的不同译本。不同译本和传抄本珠联璧合、相补相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浒传》蒙译本版本系统。对这些译本的蒐罗、考证,必对中国古代小说蒙译本的整理与研究提供有意的实践个案。因此,本文拟构建《水浒传》蒙译本版本系统,以供学界参考使用。本论文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成果。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中蒙两国现存《水浒传》蒙译本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版本梳理和文献来源考证。本文由引言、正文(四章)及结语构成。引言部分交代了选题缘由与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学术梳理,最后介绍了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水浒传》汉文版本概况”对《水浒传》汉文版本系统进行了介绍。第二章“120回本《水浒传》蒙译本”对120回《水浒传》蒙译本进行了版式特点介绍和文献来源考证。据初步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赤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公室所藏《水浒传》蒙译本属于该系统。第三章“100回本《水浒传》蒙译本”对100回《水浒传》蒙译本进行了版式特点介绍与文献来源考证。据初步考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一、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属于该系统。第四章“70回本《水浒传》蒙译本”对70回《水浒传》蒙译本进行了版式特点介绍与文献来源考证。据初步考察,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二、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三属于该系统。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观点,收束全文。
韩蓉[5](2020)在《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的新着小说图像是小说图像源远流长发展进程中别开生面、自成系统的旁支。这一部分小说图像承载着广阔的现实内容,较大程度地再现了清末民初社会的众生相,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其置于小说图像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审视,试图揭示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总体面貌。因此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从纵横两个维度切入,纵向以(附图)新着小说的题材类型为线索,结合时代背景和小说图像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横向以小说图像不同绘制对象的发展情况为线索,具体论述人物图、情节图、副图等的新变。第二章主要探讨清末民初小说图像的叙事功能。从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小说图像的样式(图像和文字的关系、图像和图像的关系)到图像的本身(小说图像主体部分对文本内容的还原情况、新着小说图像独特的具象模式)这两个维度切入,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作一番梳理。第三章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刊刻场所作一番追踪,采用点面结合的思路,既对这一时期刊刻(附图)新着小说的书局的总格局作一番总结,又对小说图像的生产和传播起到重要推介作用的书局进行分析,将涉及上海改良小说社、上海书局和文明书局三个重要书局。第四章主要从印刷技术和画师群体两个角度来论述其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产生的助力,一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石印、铅印、铜印等印刷技术的发展所引领的图像发展;另一方面阐述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绘制者的群体特点和画家绘画技术的多维发展。第五章通过个案细读的方式,从解读小说图像内容的角度还原清末民初的社会新貌,主要从“外国人”与异域建筑(描绘异域想象的图像)、从“飞机”到“潜艇”(充满科学幻想元素的图像)、“女学生”与新式学堂(反映教育情状的图像)三个方面来考察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呈现的历史新貌。
李枫[6](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宋世瑞[7](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张立恩[8](2018)在《元代春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春秋》学史的角度而言,元代《春秋》学在《春秋》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受到清代学者评价的影响,现代学术界对元代《春秋》学多不甚措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人们对经学的重新认识和理性评判,元代《春秋》学亦重新进入学术研究视野,并产生了一些研究着作,但无论就横向的地域分布、纵向的发展历程,还是文献的考据整理、《春秋》学家思想内涵的掘发和诠释方法的呈现,皆有未尽之处。基于这一问题意识,本文以元代《春秋》学研究为题,在力图全面考证元代《春秋》学着述的基础上,着力对上述问题进行揭示,以期能客观、逻辑地呈现元代《春秋》学之思想面貌,并由之对其学术史价值做出评述。文章除导论、结语外,共七章内容。首章论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二章论元代《春秋》学之地域分布与学术师承,三至七章论草庐学派、程端学、黄泽、徽州学派及其他《春秋》学家的《春秋》学思想。在具体论述上主要围绕《春秋》学家之《春秋》观、诠释方法等内容展开,将其对《春秋》学问题的思考置入《春秋》学史的发展脉络之中进行考察。草庐学派《春秋》学代表为吴澄,其秉持朱子《春秋》学观念并综合啖助、赵匡、刘敞之说而试图统一经说。在《春秋》观上,吴澄持朱子据实直书说,但认为《春秋》所据之“实”为“非常之事”,包括:有违典礼者、有关训诫者、变异者。吴氏反对以《春秋》为文辞褒贬之书,以别嫌明微为孔子之意,以《春秋》为孔子之刑书。在解经方法上,其发挥传统的属辞比事之法,并以“属辞所以合,比事所以析”对“属辞比事”提出新解。吴澄门人在《春秋》学上承继吴氏而又有发明,虞盘之《春秋》学如朱子、吴澄一样,重视《左传》事实,而尤能纠左氏“夸于辞”之偏,李衡之《春秋》学不但推尊吴澄,而且亦如吴氏《春秋》学一样贯穿着统一经说的意识。元明善则发挥《春秋》经世之旨以评论时事。程端学亦本朱子观念而建构《春秋》诠释体系,其以《春秋》为“圣人之实录”,而所书皆“非常之事”。基于这一理解,在褒贬观上,程氏一方面反对文辞褒贬之说,但另一方面又主张《春秋》以事见贬。程氏认为以往褒贬凡例之说盛行的原因是“后世但知圣人议人罪恶而已”,其所主以事见贬之说就是要克服文辞褒贬之弊而导人为善。在此意义上,他指出《春秋》宗旨在于使后世读《春秋》者“克己复礼”,所谓“使人知其非礼,则礼有在矣”。程氏还区分《春秋》大义、正义与小义、余义,二者之间有严格的价值层级关系,前者可含蕴后者,后者无法含蕴前者。在解经方法上,针对单个事件,程氏主张发挥“即其因以见其情”之法,针对复杂的、长时段的事件,则主张诉诸于“属辞比事”之法。程氏还将“属辞比事”分为“大属辞比事”与“小属辞比事”。前者是说“合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而比观之,后者是说“合数十年之事而比观之”。黄泽的《春秋》学继承朱子的基本观念。在《春秋》观上,黄氏主张孔子亲览国史以作《春秋》,故“经所书者,皆是史,先有其文,非是夫子创书,”但他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以此对朱子据实直书说之内在困境进行调适。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考证“事情”则要发挥“向上工夫”,其含三个环节:比事而观、逻辑推证、静定涵养。徽州学派学宗程朱,而尤宗朱子,其《春秋》学以赵汸、郑玉、汪克宽、俞皋为代表。赵汸继承黄泽“先考史法而后经义可求”的解经理路。在《春秋》观上,其以《春秋》为孔子经世之书。圣人籍笔削以表达其经世之志,笔削八义为:存策书之大体、假笔削以行权(不书、变文、特笔)、因日月以明类、辞从主人。变文又分为变文以示义、辩名实之际、谨中外之辩。圣人经世之志主要体现为:谨夷夏之辨、正名、明世变。在诠释方法上,赵汸主张解经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知足以知圣人,二是遵从属辞比事之法。郑玉《春秋》学推崇程朱之说,其《春秋阙疑》即折衷程朱之说而为之。在《春秋》观上,其对《春秋》之名及《春秋》之始隐终麟的解释皆有所发明。他认为“《春秋》有鲁史之旧文,有圣人之特笔”,是以在解经方法上提出“固不可字求其义,如酷吏之刑书,亦不可谓全无其义,如史官之实录也。”在这一基本立场下,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此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汪克宽的《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主于疏通胡《传》,不过,这是由于胡《传》颇能推广程子之说且受到朱子之推举。在《春秋》观上,汪氏继承胡《传》“《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的说法,并引朱说对之有所推进。他认为《春秋》所记皆非礼之事,有“因史旧文”“存而弗削”之处,亦有圣人笔削,乃圣心之理的呈现,故学《春秋》而格物穷理,则可以贯穿内圣外王之道而实现修齐治平。在诠释方法上,汪氏基于属辞比事而发挥直书见义、特笔见义、互文见义等方法。其所谓“属辞比事”首先是指意味着“连上下文并前后事迹”、“合上下文”来分析经义。其次,指对同类事件及对该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事件的比较分析,这一分析大抵遵循着事→辞→义的逻辑顺序。第三,指不仅综合经文,亦包含对传文的比较分析。俞皋《春秋》学“一以程朱为断”而尤为推崇程子“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的解经观念,力图建立系统的义例之学。其义例之说可概括为义例与非例,义例16种,所谓“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而为例十六条”。“非例”即“非可以例拘”者,分为三类:一是辞同义不同者,二是事同辞不同者,三是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时宜者。俞氏对义例和非例的划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而是相对意义上的,按照不同的层次,例和非例可以相互转化。陈深《春秋》学之特点是综合以程子、胡《传》为代表的发挥文辞微言之解经路向与朱子为代表的据实直书经学风格,并总之以己意以解经。陈则通之《春秋》学善于通过对二百四十二年之经文及《左传》的比事而分析世变,并对《春秋》书法多有阐扬。王元杰《春秋》学之特点亦为综合程、朱、胡《传》及三传而又断之以己意以解经。其以《春秋》为“王者代天理物”、“代天以示赏罚”之书,是以其解经无论是对文辞褒贬的发挥,还是对据实直书的运用,目的皆在呈现圣人借《春秋》书法以经世之意。无论就汇集、整理、考辨前儒经说而言,还是就对后世《春秋》学之影响而言,元代《春秋》学皆具重要价值。仅就接续宋代《春秋》学的意义上来看,由于程朱于《春秋》无成书,因而接续程朱——尤其是朱子——以统一经义成为元代《春秋》学之首务。朱子基于其“圣人”观念而反对前儒文辞褒贬与史例褒贬之说,并通过吸收左氏家说及“据实直书”方法而建立了以史视《春秋》说。但其说无法担保圣人之意与经义之关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子又不得不退回到圣人“有意”作经,“笔削”鲁史而成之的立场上。这一理论困境反映出朱子实际上并未真正突破汉唐《春秋》学的“辞”→“义”诠释模式。随着宋元鼎革,元儒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吴澄、程端学主张《春秋》“非常而书”,藉由诠释进路的转换以证成朱子之说。黄泽则将“据实直书”整合为获取《春秋》书法的环节,赵汸通过“策书之例”与“笔削八义”的提出,进一步将“直书”置于《春秋》书法系统中,以此实现对朱子理论困境的解决。
邓雷[9](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徐晓楚[10](2016)在《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着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着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着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着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着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着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着述的体例、撰着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着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着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二、二○○三年第二十七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三年第二十七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二 研究综述 |
三 选题意义 |
四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包世臣的生平及交游 |
第一节 包世臣生平——以经世散文创作为主之分期 |
一 早涉忧患,零散为文 |
二 心存大志,“文”如泉涌 |
三 晚年归隐,着书编集 |
第二节 包世臣的文学交游及交游补述 |
一 与常州文派的文学交游 |
二 辑佚基础上的交游补述 |
第二章 包世臣文集版本及编纂体例研究 |
第一节 包世臣文集版本研究 |
一 《安吴四种》版本梳理 |
二 单行本版本梳理 |
三 《包世臣全集》 |
第二节 《安吴四种》编纂体例所体现的经世思想研究 |
一 中国古代文人别集编纂体例概说 |
二 包世臣别集编纂过程及体例 |
三 《安吴四种》编纂体例所蕴含的思想及价值 |
第三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综论 |
第一节 包世臣经世思散文创作背景 |
一 明至清中叶实学思想的发展以及与经世散文创作的关联 |
二 明中叶至清前中期经世散文创作概述 |
第二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思想内容 |
一 “饬邪禁非,有益于世”的经世之旨 |
二 “更法图强,改革政治”的变世之法 |
三 “重义轻利,礼制改革”的处世之思 |
第三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风格趋向 |
一 严谨务实的创作态度 |
二 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 |
三 平和保守的语言风格 |
第四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专题研究---以传记、书信为例 |
第一节 包世臣的传记理论与实践 |
一 包世臣的传记创作理论 |
二 包世臣传记的经世主题及表达方式 |
第二节 包世臣书信研究 |
一 包世臣书信的经世思想 |
二 包世臣书信的经世表达 |
三 包世臣书信中经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第五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对近代国人心智的启蒙 |
一 包世臣对于“衰世”的书写 |
二 包世臣对待科举制的态度 |
三 包世臣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及其禁烟抗夷的决心 |
第二节 包世臣对近代经世散文创作风气及艺术手法的引领 |
一 包世臣对近代经世散文艺术手法的引导 |
二 对后世经世散文创作风气的引导 |
第三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地位 |
一 上承亭林、常州余绪 |
二 下启龚、魏及近代改革之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包世臣佚文 |
对坝逼溜说 |
辨爬沙船转水墩之误 |
宝稧室法帖序 |
简学斋诗存记 |
咏秋词轩序 |
津桂苑云梯定知得敢路云绮语用续哀词 |
附录二:包世臣作品系年 |
凡例 |
作品系年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着录汉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初探 |
一、《古恒目录》着录内容及分类 |
二、《古恒目录》着录汉籍概况及价值 |
三、《古恒目录》着录汉籍来源 |
中编: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着录汉籍善本书志(部分) |
凡例 |
经部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下编: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说文长笺》刘凝批注研究 |
1 刘凝批注《说文长笺》及流传考 |
2 刘凝批注内容 |
3 刘凝批注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水浒传》蒙译本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水浒传》汉文版本概况 |
第一节 120回本《水浒传》汉文版本系统 |
第二节 100回本《水浒传》汉文版本系统 |
第三节 70回本《水浒传》汉文版本系统 |
第二章 120回本《水浒传》蒙译本 |
第一节 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 |
一、版式特点 |
二、底本来源 |
第二节 喀左档案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 |
一、版式特点 |
二、底本来源 |
第三节 赤峰民委古籍办公室所藏《水浒传》蒙译本 |
一、版式特点 |
二、底本来源 |
第三章 100回本《水浒传》蒙译本 |
第一节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 |
一、版式特点 |
二、底本来源 |
第二节 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一 |
一、版式特点 |
二、底本来源 |
第三节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 |
第四章 70回本《水浒传》蒙译本 |
第一节 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二 |
一、版式特点 |
二、序文及跋文内容 |
第二节 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选题缘由与构想 |
第一章 承与变:清末民初小说图像发展态势 |
第一节 题材类型分类:两期发展脉络 |
第二节 绘制对象分类:多样性的图像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叙事效果 |
第一节 外部:图像样式干预叙事效果的实现 |
第二节 内部:图像主体影响叙事效果的达成 |
第三章 刊印新着小说图像的书局 |
第一节 书局出版新着小说图像的总格局 |
第二节 重要书局对新着小说图像的推介 |
第四章 印刷技术与画师群体的助力 |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发展引领的图像嬗变 |
第二节 画师技术革新引领的图像发展 |
第五章 社会百相:从小说图像看清末民初的历史新貌 |
第一节 “外国人”与异域建筑:从小说图像看异域想象 |
第二节 从“飞机”到“潜艇”:从小说图像看科幻想象 |
第三节 “女学生”与新式学堂:从小说图像看教育情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清末民初新着单行本小说中不同类型图像的题名情况 |
二、清末民初单行本(附图)新着小说编年叙录 |
后记 |
(6)《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7)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元代春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 |
第一节 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元代《春秋》学发展历程概述 |
第二章 元代《春秋》学之区域分布与学术师承 |
第一节 元代《春秋》学之区域分布与学术师承考述 |
第二节 元代《春秋》学之分布格局与师承特点 |
第三节 元代《春秋》学之师承谱系 |
第三章 草庐学派的《春秋》学 |
第一节 吴澄的《春秋》学 |
一、吴澄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吴澄对《春秋》性质的理解 |
三、吴澄对《春秋》宗旨的理解 |
四、吴澄《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二节 草庐学派传人之《春秋》学 |
第四章 程端学的《春秋》学 |
第一节 程端学生平及其《春秋》三书 |
第二节 程端学对《春秋》性质之认识 |
一、《春秋》之名 |
二、论《春秋》撰作与笔削之法 |
第三节 论褒贬与《春秋》宗旨 |
一、文辞褒贬与以事见贬 |
二、“《春秋》为克己复礼之书” |
三、《春秋》之义 |
第四节 程端学《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黄泽的《春秋》学 |
第一节 黄泽生平与《春秋》学着述 |
第二节 论孔子观史作经与《春秋》之例 |
第三节 黄泽对三传之反省 |
第四节 黄泽《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六章 徽州学派的《春秋》学 |
第一节 赵汸的《春秋》学 |
一、赵汸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论“圣人制作之原” |
三、《春秋》笔削之权 |
四、《春秋》经世之志 |
五、赵汸《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二节 郑玉的《春秋》学 |
一、郑玉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郑玉对《春秋》性质的诠释 |
三、郑玉对《春秋》宗旨的认识 |
四、郑玉《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三节 汪克宽的《春秋》学 |
一、汪克宽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汪克宽的《春秋》观 |
小结 |
第四节 俞皋的《春秋》学 |
一、《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之体例及其宗旨 |
二、论《春秋》义例 |
小结 |
第七章 其他《春秋》学家的《春秋》学 |
第一节 陈深 |
一、陈深的《春秋》观 |
二、陈深《春秋》学之特点及其诠释方法 |
小结 |
第二节 陈则通 |
一、比事论世变 |
二、陈则通对《春秋》书法的阐扬 |
小结 |
第三节 王元杰 |
一、王元杰《春秋》学宗趣考实 |
二、王者“代天理物”、“体元居正”:王元杰之《春秋》观 |
小结 |
结语元代《春秋》学之特点及其学术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附录元代《春秋》类着述考 |
例言 |
元代《春秋》类着述207种考 |
辨非28种 |
后记 |
(9)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
前言 材料的择取 |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10)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研究的意义 |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
上编 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概况 |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与体例 |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分类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类别 |
二、《四书》合刻总义着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分类 |
一、传注义疏 |
二、讲章 |
三、札记 |
四、其他 |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特点 |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
二、体例边界模糊 |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探析 |
第一节 撰着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地理分布 |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出版者探析 |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着述 |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着述 |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着述 |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着述 |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着述 |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着述 |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着述印行的影响 |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着述的影响 |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着述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
一、“引史证经”溯源 |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
凡例 |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陆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
清光绪十三年躬耻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链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厘订》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着述辨误 |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着述序跋题记汇编 |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着述翻刻情况 |
结语 |
主要考文献 |
后记 |
四、二○○三年第二十七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D]. 赵安妮. 兰州大学, 2021(02)
- [3]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着录汉籍研究[D]. 王域铖. 山东大学, 2020(09)
- [4]《水浒传》蒙译本文献研究[D]. 齐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D]. 韩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元代春秋学研究[D]. 张立恩.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10]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