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拆迁评估 化解拆迁纠纷(论文文献综述)
冯名泽[1](2020)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金华街道的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促使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不断加快速度建设城镇化,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以及翻新改造城市项目增加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必然引起拆迁部分农民的房屋、征收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在征地拆迁、农民安置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补偿等问题越来越复杂,使得基层的政府如社区征地拆迁工作有效开展困难重重,不但会引发诸多的主体利益矛盾纠纷,而且会导致征地拆迁爆发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难以协调,频繁出现因征地拆迁引起的上访事件,成为了基层信访的症结问题所在,加大了基层信访局开展工作的难度。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广东省阳江市金华街道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基层信访问题的症结,深入研究分析征地拆迁引起各方利益主体矛盾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优化策略,从而有效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的诸多问题。首先,通过对广东省阳江市金华街道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及征地拆迁信访种类及特征研究,得出其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利益冲突包括:强行征收拆迁引发的冲突、利益补偿引发的冲突、拆迁安置后对新环境不适应引发的冲突、开发商与拆迁户利益对立引起的冲突、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冲突和农户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导致冲突。其次,得出金华街道征地拆迁信访存在的问题包括: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对地方政府职能缺乏有效监管、拆迁安置过程中的不合规和信访问题化解过程过度求稳。导致征地拆迁信访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利益决策、信访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和信访协调监督机制不健全。最后,从加强征地拆迁信访法制化建设、征地拆迁民主政治的突破、创新征地拆迁信访机制和完善征地拆迁信访监督协调机制方面提出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类信访对策。
帅佩云[2](2020)在《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旧改拆迁项目的实现路径分析 ——以L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旧改工作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常规工作。因拆迁涉及到政府的政绩及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而在政府主导拆迁模式中,由于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拆迁的公平公正受到质疑,导致政府与被拆迁人之间矛盾冲突日渐积聚,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治理成本上升,被拆迁人权益受损。本文尝试以公共治理理论为依据,以Q区L镇城市旧改为背景,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其中分析了政府主导拆迁模式遇到了职责属性错位、管理边界模糊、化解矛盾压力过大等困境,结合公共治理理论,尝试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到旧改拆迁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将社会组织引入到城市旧改拆迁不仅有理论的支撑,在现实的拆迁案例中也切实可行。本文中论证了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拆迁矛盾化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发挥权限制衡、沟通协调、缓和冲突等职能作用,来弥补政府主导拆迁模式中的缺陷。当然现有的拆迁社会组织拆迁工作中遇到的认可程度有限、参与方式被动、专业性不足、延续性有限等问题也不能忽视。拆迁第三方社会组织通过构建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性、拓宽社会组织融资渠道、完善保障措施等来平衡政府与被拆迁人在城市旧改中的悬殊关系,减少冲突和分歧,营造良好的拆迁氛围,缓解政府社会治理压力。
易杭靖[3](2020)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不当行为及其治理研究 ——以江苏省J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及旧城改造等工程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无论涉及到的城镇化是把农村大量的集体土地收归国有,还是旧城改造即是将现有城市居民的房屋进行重新规划,两者无疑都离开土地征收。在土地、房屋征收过程中正是由于政府片面地追求商业化,以“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切工作的重点都是以政府包办为中心,从而导致了政府角色错位以及工作处理不当,容易与被拆迁的百姓引起一系列的冲突和问题,甚至与百姓处在对立面,违背了法治政府背景下开展服务型政府工作的正面形象的原则。因此,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土地、房屋征收的法律概念与不当行为的定义,以法治政府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理论阐述政府拆迁不当的行为。以实际案例研究政府拆迁不当行为为目的,实地踏勘、考察J县拆迁工作开展情况,即前期拆迁工作安排、中期政府工作开展情况及拆迁后政府善后处置等方面,结合理论资料分析政府各阶段不当行为的表现及问题,参照国内房屋拆迁补偿的成功案例里的实践方法,为J县房屋拆迁政府不当行为提出解决的方法,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J县当前拆迁现状进行论述基础上,从前期拆迁工作安排、中期政府工作开展情况及拆迁后政府善后处置等方面分析政府拆迁的基本情况及不当行为的表现。分析了J县城市房屋拆迁政府不当行为带来的影响,包括损害地方政府的权威,破坏干群关系的和谐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剖析J县政府城市拆迁不当的问题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未能有效规制拆迁行为、拆迁评估机构未能履行应有职责、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模糊化、拆迁工作队伍工作方式不当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缺乏。最后借鉴国内成功案例:亭湖区老城改造案例和河北邯郸市涉县拆迁的成功案例这两个成功案例所提供的经验。本着处理好拆迁双方方利益,打造和谐拆迁理念,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更新、细化拆迁管理机制;选择专业的评估机构,重视第三方机构在拆迁工作中的作用;完善拆迁补偿安置体系;提高城市房屋拆迁执法水平和健全征地拆迁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J县政府房屋拆迁中行政不当行为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深入剖析J县在政府拆迁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将对J县的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J县改进原先拆迁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规避各种拆迁矛盾,建立起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方案,来应对将来拆迁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丁艳梅[4](2019)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拆迁类社会冲突化解研究 ——以江苏省X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拆迁是重新塑造农村面貌的重要一步,当前中国农村普遍经历或者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拆迁。拆迁过程中爆发出的种种矛盾冲突都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因而研究农村拆迁类社会冲突得以产生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对精细化治理农村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案例呈现拆迁冲突事件的过程,进而发现农村冲突治理存在的困境。在征地拆迁中存在冲突实际上是一般性现象,但是冲突的走向往往却并不相似,因此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加以解释冲突治理的成效为什么存在差异。帕特南通过对意大利南北方民主政治发展差异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追踪调查,他发现引起民主政治发展差异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存量的不同。社会资本充足,则当地社会治理制度绩效高,社会得以有效运行。本文认为此结论同样适用于冲突治理成效差异,冲突的走向与社会治理成效有关,冲突治理不当则将会引发冲突的升级,而冲突治理的成效与当地的社会资本存量密切相关。本文的逻辑思路和结构是:社会的良好运行得益于社会资本的存在,社会资本对于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从心理认同构建、合作秩序以及多元主体互动三个方面影响冲突治理成效。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文具体呈现了上湖村拆迁冲突事件的过程,主要从冲突潜伏阶段、冲突发生阶段以及冲突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展现了冲突的爆发过程。接着,本文通过社会资本的三个要素分析上湖村拆迁冲突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的原因,主要从信任、规范、网络三个角度分析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对社会治理成效的影响。最后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框架下提出化解农村拆迁类社会冲突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社会资本存量的高低决定了冲突能否有效化解,农村拆迁类社会冲突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本存量不足。从社会资本的主要构成要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征地拆迁冲突频发并且难以有效治理的原因在于规范的缺失、利益诱惑下的信任缺失以及多元主体互动网络的缺失。因此本文从规范、信任、网络三个维度提出化解拆迁冲突的有效路径。规范维度是通过增强社会规范意识约束主体行为,包括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心理约束力和加强正式制度的供给。信任维度则是通过培育社会信任以加强各主体间的合作治理,包括村民与村民间的信任、政府与村民间的信任以及社会组织与村民间的信任。网络维度则是通过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网络增强各主体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推动冲突解决。
刘继壮[5](2019)在《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农民流向城镇,导致农村闲置大量的宅基地、集体建设土地等情况,因此在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如何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如何才能做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在进行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拆迁补偿机制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分析现行拆迁补偿制度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模型,从而保障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化解拆迁矛盾,降低拆迁阻力,加快城市建设。首先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农村土地、拆迁补偿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对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一级土地开发、土地溢价等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的理论基础并在同权同价的理论之上提出农村集体土地拆迁过程中的土地市场性溢价。然后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演变情况及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现行拆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现行补偿制度对被拆迁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市场性发展的影响,从而指出当前拆迁矛盾的本质所在,被拆迁人应该参与土地溢价收益。接着,本文分析拆迁主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政府主导、开发商参与运作模式下政府与被拆迁人的博弈模型,得出政府拆迁实施中的两种策略的行政成本差额会直接影响政府的行为决策,从而间接影响着被拆迁人的行为选择;拆迁补偿标准和补偿款的制定越合理,被拆迁人越容易配合拆迁行为,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从而加快拆迁进度,促进城市建设。最后,针对现有补偿存在的问题,被拆迁人应参与土地市场溢价的角度构建了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动态模型,确定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价格补偿机制的测算,再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片区拆迁项目为例,进行拆迁补偿价格的测算与分析,从而验证了本文构建补偿机制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刘昊[6](2018)在《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矛盾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周围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对农民生存的影响很大,事关农村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和谐。在农村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引起了干群矛盾,严重的甚至酿成群体事件。改进征地拆迁工作方法,化解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矛盾,对推进依法治国,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描述统计等方法,以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为例,探讨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矛盾与对策。首先,在对永宁镇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征地拆迁矛盾主要表现为征迁对象的补偿诉求得不到满足、政府的保障措施和被征迁对象的生活需求不匹配以及政府的公权力与农民意识发生冲突等方面。然后,本文从政策制定、征迁执行过程和失地农民等三方面对永宁镇农村征地拆迁的矛盾成因进行分析。在政策体系方面,主要存在保障征迁合法的法律制度不完善、被征迁对象缺乏土地征收的参与权与决策权、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不健全、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以及安置房建设分配不科学等5方面原因;在过程管控方面,主要存在征地拆迁政策宣传不到位、征迁管理力度不足、征迁工作的奖惩机制不完善和土地征收补偿分配不规范等4方面原因;在被征对象方面,主要存在被征迁房屋部分产权难认定、农民生活成本被迫提高和渴望解决一些其它诉求等3方面原因。最后,本文从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降低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一是完善征地拆迁法规制度,包括加强土地征用法治体系建设、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健全被征地农民就业指导体系;二是加强征地拆迁过程管控,包括发挥拆迁评估机构的管控作用、构建合理的征地拆迁补偿机制和建立合理的征地拆迁工作奖惩机制;三是加强对被征对象的引导,包括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和加强人文关怀。
付伟博[7](2014)在《第三方与城市民居拆迁问题探究》文中认为拆迁本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活动。然而,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推行的城市化开发、新农村建设,使得名目繁多的工程建设项目远远超过当地的发展需要和地域容量,用地资源难以为继,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加剧,由此导致拆迁活动遍地开花,引发各类冲突层出不穷,并造成部分公民合法权益、人格尊严甚至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了侵害,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一定范围内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人心的稳定、社会诚信和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这些不仅将严重威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将深深地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笔者依据社会冲突学的理论观点对当前的拆迁矛盾进行分析,认为在拆迁冲突问题上,政府单边治理的局限性,当前拆迁的刚性缺陷,利益集团和公权力的强制威慑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利益的分配不均是拆迁冲突的直接根源。如果仅仅只是单方面地堵塞公民的宣泄渠道而非科学地进行引导、疏通,则会令利益表达机制更加不通畅,公众民怨积聚而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就必然使得民怨转向非理性表达甚至付诸暴力,导致拆迁冲突性质升级,暴力现象不断。基于以上的背景,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大陆房屋拆迁的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需要,并举出实际案例展现出当前阶段拆迁矛盾的社会现象,进而分析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拆迁矛盾与冲突产生的原因,再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和分析第三方组织在化解拆迁领域内冲突的可行性,最后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了让第三方组织参与拆迁而化解矛盾的建议。通过对第三方组织概念、特征以及发展现状的介绍,进而分析第三方组织在化解拆迁冲突矛盾方面的独特优势,最后以案例证明第三方组织能够很好的化解拆迁冲突。在最后的建议环节中,通过对拆迁利益主体的相关角色重新定位,并依据第三方组织在化解拆迁矛盾的优势而提出建立一种在第三方组织充分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拆迁,并提出完善第三方组织作用发挥的支持和保障系统,从而实现化解拆迁冲突矛盾的最终目的。
李茨隆[8](2013)在《论深圳市征地拆迁市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征地拆迁服务市场管理的规范与完善是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确保拆迁补偿公平性、拆迁过程合法性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深圳市征地拆迁市场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具体包括:法律管理规范的缺乏、拆迁服务机构行为制度的不健全、违法拆迁行为、拆迁服务结果争议处理机制不合理。
胡洪[9](2013)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基层政府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研究 ——以南京市某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房屋拆迁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最重大的社会公共事件之一。本文将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基本概念界定上,将“城市房屋拆迁”界定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将“基层政府”界定为市辖区政府。以往对于城市房屋拆迁的研究,大多只关注作为拆迁人的政府和被拆迁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模式过分简化了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关系。事实上,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着多个利益主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博弈错综复杂。本研究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城市房屋拆迁中涉及到的十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拆迁人;拆迁委托实施单位;被拆迁人:基层政府;市级政府;被拆迁物业承租人;被拆迁人亲属;新闻媒体;城市规划、文保、法律等方面专家;社会公共舆论,并根据不同的关系参数,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一般利益相关者”三类。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围绕城市房屋拆迁都存在着利益博弈,本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中的五组两两利益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由于基层政府只是城市房屋拆迁中利益相关者之一,其与不同利益相关方者博弈时,利益诉求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基层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一定是动态多元,其行为必然表现出“自利”和“公利”双重性的特征。本研究着重分析了基层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自利”行为的表现,如滥用强拆、压低评估价格、拆迁腐败等等。有三个制度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基层政府自利性行为成为可能,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供应、公益和非公益用地的法律界定不清、强制拆迁程序的存在。但是深入到这种行为的背后,真正决定了基层政府双重性行为的动机则有三个方面,即财政动机、职能动机和政治动机。财政动机主要决定了政府的“自利”行为,职能动机和政治动机主要决定了“公利”行为。当前的城市房屋拆迁处于一个日益深刻剧烈的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之下。城市房屋拆迁既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加速了社会结构的裂变。基层政府的行为也受其影响,呈现出复杂的表现模式。本研究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归纳为三个方面: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集团的形成、国家一社会关系的重构。它们都对基层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阶层分化客观上产生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聚居的旧城区是城市房屋拆迁的重点区域。这就决定了基层政府在完成拆迁任务的同时,必须想法设法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利益集团的形成强化了基层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对立面,加大了拆迁工作实施的难度。基层政府必须在博弈中小心翼翼地周旋,从而增加了行为成本和公共资源的支出。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孕育了不断发展成熟的市民社会。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诉求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基层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必须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逐步开放公共参与的渠道,实现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平衡。基层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行为是复杂的,其行为的驱动模式也是复杂、动态的。本研究认为要实现对基层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同时入手:完善现有财税体制,平衡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基层政府成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健全拆迁法律体系,建立公平和谐的征收补偿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杜绝腐败,使拆迁资金真正用于补偿;鼓励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用利益整合代替博弈冲突。
齐虎[10](2013)在《征地拆迁纠纷化解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也在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个城市的征地拆迁活动越演越烈,由此引发的征地拆迁纠纷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对征地拆迁纠纷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导致征地纠纷大量发生的制度层面原因,力求从制度层面找到城市征地拆迁纠纷的化解对策。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征地拆迁及补偿的相关概念、制度和法律依据。第二部分,征地拆迁纠纷的实质。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分析,分析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第三部分,延安市征地拆迁政策及拆迁纠纷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延安市的征地拆迁政策及征地拆迁的现状、农民的不正当维权方式和带来的严重后果。第四部分,延安市征地拆迁纠纷的根源。对与征地拆迁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论述,分析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短缺和缺陷,阐述导致征地拆迁纠纷发生的制度成因。第五部分,延安市征地拆迁纠纷的化解对策。通过国家立法的完善和地方政府的制度革新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以求征地拆迁纠纷化解的对策。
二、规范拆迁评估 化解拆迁纠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拆迁评估 化解拆迁纠纷(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金华街道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快速城镇化 |
2.1.3 土地征收 |
2.1.4 征地拆迁 |
2.1.5 征地拆迁信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利益诉求理论 |
2.2.2 博弈理论 |
2.2.3 冲突理论 |
第三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现状及利益诉求分析 |
3.1 快速城镇化下征地拆迁信访概况 |
3.2 快速城镇化下征地拆迁信访的特性 |
3.2.1 信访人群体性高、组织性强 |
3.2.2 信访方式极端 |
3.2.3 信访诉求“善变” |
3.2.4 信访内容繁杂 |
3.3 快速城镇化下征地拆迁信访利益诉求分析 |
3.3.1 经济及情感类因素引发的农民上访 |
3.3.2 对征迁过程不满引发的农民上访 |
3.3.3 社会保障不力引发的农民上访 |
第四章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金华街道征地拆迁信访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金华街道快速城镇化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种类及特点 |
4.1.1 金华街道快速城镇化进程概况 |
4.1.2 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种类 |
4.1.3 征地拆迁信访的特点 |
4.2 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引发的利益冲突分析 |
4.2.1 强行征收拆迁引发的冲突 |
4.2.2 利益补偿引发的冲突 |
4.2.3 拆迁安置后对新环境不适应引发的冲突 |
4.2.4 开发商与拆迁户利益对立引起的冲突 |
4.2.5 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冲突 |
4.2.6 农户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导致冲突 |
4.3 征地拆迁信访存在的问题 |
4.3.1 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 |
4.3.2 对地方政府职能缺乏有效监管 |
4.3.3 拆迁安置过程中的不合规 |
4.3.4 信访问题化解过程过度求稳 |
4.4 征地拆迁信访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
4.4.2 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利益决策 |
4.4.3 信访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
4.4.4 信访协调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类信访对策 |
5.1 加强征地拆迁信访法制化建设 |
5.1.1 建立完善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法规 |
5.1.2 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 |
5.1.3 完善征地拆迁信访法律法规 |
5.2 征地拆迁民主政治的突破 |
5.2.1 提高征地拆迁农民的民主参与 |
5.2.2 畅通征地拆迁农民的诉求渠道 |
5.2.3 建立征地拆迁良好的沟通平台 |
5.3 创新征地拆迁信访机制 |
5.3.1 强化征地拆迁案件的源头治理防范 |
5.3.2 积极推行征地拆迁“阳光信访” |
5.3.3 拓宽征地拆迁信访工作渠道 |
5.3.4 建设素质精良的信访干部队伍 |
5.4 完善征地拆迁信访监督协调机制 |
5.4.1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领导负责制 |
5.4.2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领导接待制 |
5.4.3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 |
5.4.4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监督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旧改拆迁项目的实现路径分析 ——以L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旧城改造” |
2.1.2 第三方社会组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Q区L镇政府旧改拆迁实践 |
3.1 L镇政府拆迁的现行模式 |
3.1.1 L镇政府拆迁背景 |
3.1.2 L镇政府主导拆迁模式 |
3.2 L镇政府现行拆迁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旧城改造中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
4.1 旧城改造中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必要性 |
4.2 旧城改造中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的优势分析 |
4.3 旧城改造中第三方社会组织存在问题 |
4.3.1 认可程度有限 |
4.3.2 参与方式被动 |
4.3.3 专业性不足 |
4.3.4 延续性有限 |
第5章 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旧改拆迁的实现路径 |
5.1 旧改拆迁中第三方社会组织的操作流程 |
5.1.1 拆迁前期准备过程 |
5.1.2 补偿安置制定流程 |
5.1.3 矛盾问题的产生 |
5.2 升级更新拆迁模式 |
5.2.1 强化公信力建设,增强民众对社会组织的认可度 |
5.2.2 提升专业性,增强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的延续性 |
5.2.3 增强融资能力,维持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的独立性 |
5.3 完善保障措施 |
5.3.1 提供法律保障 |
5.3.2 加强政府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关联互动 |
5.3.3 加大对被拆迁人的保护力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不当行为及其治理研究 ——以江苏省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定义 |
一、城市房屋拆迁的定义 |
二、城市房屋拆迁中不当行为的定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法治政府理论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章 J县拆迁现状及政府不当行为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J县政府征地拆迁工作现状 |
一、J县基本概况 |
二、J县拆迁工作现状 |
第二节 拆迁中政府不当行为的案例分析 |
一、拆迁前期政府的不当行为 |
二、拆迁执法中政府的不当行为 |
三、拆迁安置中政府的不当行为 |
第三节 J县城市房屋拆迁政府不当行为带来的影响 |
一、损害地方政府的权威 |
二、破坏干群关系的和谐 |
三、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四节 J县政府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剖析 |
一、法律法规方面 |
二、评估机构选择方面 |
三、拆迁补偿方面 |
四、拆迁组的组成方面 |
五、监督机构方面 |
第三章 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规范的国内案例借鉴 |
一、亭湖区老城改造案例 |
二、河北邯郸市涉县拆迁的成功案例 |
第四章 房屋拆迁中政府不当行为的治理对策 |
第一节 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一、完善拆迁的法律体系 |
二、及时更新修订拆迁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二节 选择专业性的评估机构 |
一、利益双方共同选取评估机构 |
二、按照合理得单价进行估算 |
三、采用规范的评估程序 |
四、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
第三节 完善拆迁补偿与安置体系 |
一、补偿标准化 |
二、妥善安置被拆迁户 |
第四节 科学的设计拆迁组织 |
一、拆迁人员思想道德的培养 |
二、拆迁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
三、明确拆迁组织内部职责 |
第五节 健全征地拆迁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 |
一、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 |
二、建立多方面监督机构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杂志类 |
二、外文论文类 |
致谢 |
(4)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拆迁类社会冲突化解研究 ——以江苏省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影响拆迁冲突行为的因素 |
二、拆迁冲突升级研究 |
三、从社会资本角度理解拆迁冲突中的行动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冲突治理”的理论框架 |
一、信任:治理的心理认同基础 |
二、规范:治理制度的供给 |
三、网络:多主体协同治理 |
第二节 个案的选择 |
一、个案背景 |
二、选择依据 |
第三章 上湖村拆迁冲突事件的演化过程 |
第一节 冲突潜伏阶段 |
一、村民被剥夺感的塑造 |
二、利益损失的认同构建 |
第二节 冲突发生阶段 |
一、组织动员下的拒签协议 |
二、村组干部的被动回应 |
第三节 冲突发展阶段 |
一、地方政府行为失当 |
二、村民的无序化反抗 |
第四章 上湖村拆迁冲突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规范的缺失 |
一、拆迁补偿标准不一 |
二、制度约束力弱 |
第二节 利益诱惑下的信任缺失 |
一、村民之间的信任度下降 |
二、政府与村民间的信任缺失 |
三、社会组织与村民间的信任缺失 |
第三节 多元主体互动网络的缺失 |
一、基于村民间关系网络的消息传播引发冲突感知 |
二、政府与村民的互动不足 |
三、社会组织介入冲突的滞后 |
第五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拆迁冲突的化解路径 |
第一节 增强社会规范意识 |
一、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心理约束力 |
二、完善正式制度的制定 |
第二节 培育社会信任 |
一、加强政府与被拆迁村民的信任建设 |
二、保持社会组织参与冲突化解的中立性 |
第三节 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网络 |
一、加强村民间的协同合作 |
二、加强政府与村民间的互动 |
三、社会组织及时介入冲突化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研究综述 |
1.3.2 拆迁补偿因素的研究综述 |
1.3.3 拆迁补偿机制的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拆迁补偿机制 |
2.1.2 土地一级开发 |
2.1.3 土地溢价 |
2.1.4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
2.1.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地价理论 |
2.2.3 土地发展权理论 |
2.2.4 “同权同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制度变迁 |
3.1.1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变迁 |
3.1.2 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变迁 |
3.2 典型城市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政策分析 |
3.2.1 武汉市拆迁补偿政策 |
3.2.2 上海市拆迁补偿政策 |
3.2.3 南京市拆迁补偿政策 |
3.2.4 北京市拆迁补偿政策 |
3.3 北京市拆迁补偿机制实施现状 |
3.3.1 北京市通州区上马头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 |
3.3.2 北京市密云区王各庄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 |
3.3.3 补偿机制实施现状分析 |
3.4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分析 |
3.4.1 补偿政策滞后 |
3.4.2 拆迁补偿程序不合理 |
3.4.3 补偿标准过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体利益分析 |
4.1 拆迁主体行为及相互关系 |
4.1.1 属地政府利益分析 |
4.1.2 开发商利益分析 |
4.1.3 被拆迁人利益分析 |
4.2 拆迁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
4.2.1 博弈模型建立 |
4.2.2 博弈结果分析 |
4.3 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原因分析 |
4.3.1 被拆迁人被边缘化 |
4.3.2 补偿标准和增值收益分配未明确 |
4.3.3 被拆迁人承担土地市场溢价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模型构建 |
5.1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与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的比较 |
5.1.1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与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的区别 |
5.1.2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与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的联系 |
5.2 拆迁补偿范围 |
5.2.1 拆迁补偿范围界定的依据 |
5.2.2 拆迁补偿范围的分析 |
5.2.3 拆迁补偿范围的确定 |
5.3 拆迁补偿方式 |
5.3.1 货币补偿 |
5.3.2 房屋安置补偿 |
5.4 拆迁补偿价格 |
5.4.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价格补偿(T) |
5.4.2 房屋重置成新价补偿(F) |
5.4.3 搬迁及安置费用补偿(B) |
5.4.4 各项其他奖励费补偿(Q) |
5.4.5 农村集体土地溢价收益测算(Z) |
5.4.6 拆迁补偿价格的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绿心棚改项目为例 |
6.1 项目概况 |
6.1.1 张家湾片区原状 |
6.1.2 绿心棚改项目外部环境分析与规划 |
6.1.3 绿心棚改项目补偿依据 |
6.2 被拆迁人房屋原产值价值测算 |
6.3 拆迁周期内土地溢价价值补偿 |
6.3.1 被拆迁人房屋所在区域土地溢价 |
6.3.2 被拆迁人安置房所在区域土地溢价 |
6.4 综合补偿价格的确定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矛盾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研究理论基础 |
(五) 研究创新点 |
二、永宁镇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
(一) 永宁镇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历史沿革与现状 |
(二) 永宁镇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矛盾问卷调查 |
(三) 永宁镇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的矛盾表现 |
三、永宁镇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矛盾成因分析 |
(一) 征地拆迁政策体系不健全 |
(二) 征地拆迁过程管控不严谨 |
(三) 被征迁对象自身的原因 |
四、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矛盾化解对策 |
(一) 完善征地拆迁法规制度 |
(二) 加强征地拆迁过程管理 |
(三) 加强被征迁对象的引导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第三方与城市民居拆迁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化解拆迁冲突的理论依据 |
一、 社会冲突理论 |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 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
第五节 文章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 重难点分析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民居拆迁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现状 |
第一节 城市民居拆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要 |
一、 拆迁的概念 |
二、 拆迁的历史背景 |
三、 拆迁的社会需要 |
第二节 城市民居拆迁的历史沿革 |
一、 建国初期的拆迁与立法 |
二、 改革开放初期的拆迁与立法 |
三、 物权法颁布后新拆迁立法的推进 |
第三节 城市民居拆迁的冲突现状 |
一、 固守抗拆 |
二、 以命抗拆 |
三、 以暴抗拆 |
四、 暴力强拆 |
第二章 拆迁矛盾冲突的原因探究 |
第一节 土地财政导致政府行为失范 |
一、 土地财政理念的诱导 |
二、 政府行为失范 |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下现行拆迁制度的缺陷 |
一、 现行城市规划许可程序中的缺陷 |
二、 城市房屋拆迁许可程序中的缺陷 |
三、 现行拆迁评估制度中的缺陷 |
四、 当前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的缺陷 |
第三节 政府的一元主体地位造成社会参与和监督薄弱 |
一、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政府行为失范 |
二、 被拆迁人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 |
三、 政府管控下社会新闻媒体网络监督薄弱 |
第三章 第三方化解拆迁矛盾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第三方组织的内涵与发展概况 |
一、 第三方组织的基本概念 |
二、 我国第三方组织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第三方组织介入下的和谐拆迁实例 |
第三节 第三方组织化解拆迁矛盾的优势分析 |
一、 贴近民众的优势 |
二、 组织目标明确、专业化程度高 |
三、 高社会资本、弹性灵活及创新性优势 |
第四章 化解城市房屋拆迁冲突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明确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领域内的角色定位 |
一、 转变政府施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 |
二、 切实推进政府职能在拆迁领域中的转变 |
第二节 第三方介入下多元化主体的城市民居拆迁 |
一、 拆迁准备过程 |
二、 拆迁补偿安置制定过程 |
三、 拆迁实施过程 |
第三节 确立第三方组织在城市民居拆迁中的权威性地位 |
一、 构建第三方组织的制度性支持 |
二、 构建第三方组织的权威性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论深圳市征地拆迁市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缺乏统一的法律管理规范 |
2 选定拆迁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
2.1 拆迁服务机构选取程序有待完善 |
2.2 拆迁服务机构申诉途径匮乏 |
3 拆迁服务机构备案制度不够健全 |
3.1 拆迁评估机构的备案制度 |
3.2 拆迁测绘机构的备案制度 |
3.3 拆迁单位的备案制度 |
4 违法拆迁行为仍时有出现 |
5 拆迁服务结果争议处理机制不合理 |
5.1 拆迁估价结果争议处理机制 |
5.2 拆迁测绘结果争议处理机制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基层政府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研究 ——以南京市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房屋拆迁: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基层治理镜像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城市房屋拆迁的影响因素 |
一、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分化 |
二、利益分化与利益集团 |
三、市民社会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 |
第三节 转型与应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治理困境 |
一、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 |
二、城市建设与社会稳定的矛盾 |
三、政绩考核与依法行政的矛盾 |
第二章 作为社会公共问题的城市房屋拆迁 |
第一节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制度演变及法律关系 |
一、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制度演变 |
二、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与法律关系 |
第二节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实施过程及利益协调机制 |
一、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实施过程 |
二、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利益协调机制 |
第三节 社会公共问题:城市房屋拆迁的嬗变 |
一、利益多元化与多媒体时代的城市房屋拆迁 |
二、制度演进缺失的城市房屋拆迁 |
三、城市房屋拆迁的异化: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纠葛 |
第三章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博弈 |
第一节 利益的图谱:城市房屋拆迁的利益相关者 |
一、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分类 |
二、城市房屋拆迁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二节 激辩与妥协: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博弈 |
一、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博弈 |
二、城市房屋拆迁利益博弈的现实解读 |
三、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的多元利益诉求 |
第四章 异化中的自利: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的行为逻辑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扭曲与异化 |
一、城市房屋拆迁政策目标的异化与扭曲 |
二、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公共权力的扭曲与异化 |
三、城市房屋拆迁社会利益机制的扭曲与异化 |
第二节 基层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角色冲突 |
第三节 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的行为选择 |
一、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的自利行为 |
二、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自利行为的制度因素 |
三、城市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自利行为的动机分析 |
第五章 规范化与合作型的城市基层治理下的城市房屋拆迁 |
第一节 建构规范化与合作型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现实基础 |
一、规范与合作:城市基层治理的演进脉络 |
二、城市基层治理演进的现实基础 |
第二节 完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体系 |
一、现有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体系的缺陷 |
二、健全拆迁法律体系,建立公平和谐的征收补偿制度 |
第三节 以完善基层治理结构改进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
一、完善财税体制,平衡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 |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基层政府成为公共服务提供者 |
三、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资金的使用途径 |
第四节 重构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国家—社会关系与利益整合机制 |
一、以公民参与重构国家—社会关系 |
二、构建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以利益整合规范利益博弈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二、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征地拆迁纠纷化解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征地拆迁及补偿的相关概念和法律依据 |
2.1 征收和征用的概念 |
2.2 征地拆迁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据 |
2.2.1 征地拆迁的概念 |
2.2.2 征地拆迁的法律依据 |
2.3 征地补偿办法 |
2.4 征地拆迁与城市房屋拆迁的区别 |
第三章 征地拆迁纠纷的实质 |
3.1 征地拆迁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 |
3.1.1 征地拆迁中的利益相关者 |
3.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3.2 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 |
3.2.1 被拆迁人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 |
3.2.2 被拆迁人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 |
3.2.3 被拆迁人与村集体组织的利益冲突 |
第四章 延安市征地拆迁政策及拆迁纠纷的基本情况 |
4.1 延安市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政策 |
4.2 延安市征地拆迁纠纷的现状 |
4.3 征地拆迁中农民的不正当维权方式 |
4.4 征地拆迁纠纷带来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延安市征地拆迁纠纷的根源——制度缺陷 |
5.1 延安市征地拆迁纠纷案例 |
5.2 国家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或缺失 |
5.2.1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不清楚 |
5.2.2 现行征地程序设置不严密 |
5.2.3 集体土地产权问题 |
5.2.4 行政制度中缺陷导致征地拆迁利益冲突激化 |
5.3 地方政府执行制度不完善 |
5.3.1 执行强制拆迁行为不合法 |
5.3.2 征地拆迁补偿制度不规范 |
5.3.3 征地拆迁配套政策缺失 |
5.3.4 房地产评估操作不规范 |
第六章 延安市征地拆迁纠纷化解对策 |
6.1 国家在建立健全法律方面的努力 |
6.1.1 把征地补偿的原则写进《宪法》 |
6.1.2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 |
6.1.3 制定专门的国家法律 |
6.1.4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
6.1.5 完善官员考评和晋升制度 |
6.2 地方政府的制度革新 |
6.2.1 完善征地拆迁的补偿机制 |
6.2.2 完善强制拆迁制度 |
6.2.3 完善征地拆迁评估机制 |
6.2.4 完善征地拆迁的配套政策体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规范拆迁评估 化解拆迁纠纷(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金华街道的案例[D]. 冯名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旧改拆迁项目的实现路径分析 ——以L镇为例[D]. 帅佩云. 南昌大学, 2020(06)
- [3]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不当行为及其治理研究 ——以江苏省J县为例[D]. 易杭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拆迁类社会冲突化解研究 ——以江苏省X村为例[D]. 丁艳梅.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刘继壮.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6]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矛盾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为例[D]. 刘昊. 厦门大学, 2018(02)
- [7]第三方与城市民居拆迁问题探究[D]. 付伟博.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 [8]论深圳市征地拆迁市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J]. 李茨隆. 中国市场, 2013(44)
- [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基层政府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研究 ——以南京市某区为例[D]. 胡洪. 南京大学, 2013(05)
- [10]征地拆迁纠纷化解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D]. 齐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标签:集体土地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房屋拆迁补偿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