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用植物施肥深度有讲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广达[1](2021)在《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药用植物白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较多、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之一,因此白及的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白及产量、改善白及品质。本试验通过土壤栽培的处理种植白及,设置6个处理,T1:羊粪,T2:蚯蚓粪,T3:化肥,T4:羊粪配合化肥,T5:蚯蚓粪配合化肥,CK:空白对照。研究在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土壤成分含量、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动态变化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肥料能显着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蚯蚓粪和羊粪处理能显着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分别较CK处理高出26.32%和20.02%;蚯蚓粪配合化肥处理能显着提高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70.87%、63.28%和27.18%。2.施用肥料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的变化。单施化肥会显着降低土壤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单施有机肥会增加土壤中铅、镉、汞、砷的含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会降低土壤中铅、镉、汞、砷含量。3.施用肥料显着提高了白及株高、叶长、叶宽、分茎数和产量。蚯蚓粪配合化肥处理能显着提高白及的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50.22%、24.18%、24.13%和113.88%。4.施用肥料能显着提高白及的品质。蚯蚓粪配合化肥处理显着提高了白及总酚和多糖含量,较CK处理分别高出116.37%和72.54%,同时显着提升了白及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活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上所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白及道地产区资源县现有农田土地肥力条件下,在白及生产在采用蚯蚓粪和化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白及生长发育,增加块茎产量,改善药材品质,经济效益高。研究结果为白及的生态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在适宜地区的白及生产中推广。
魏佳钰[2](2021)在《《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群芳谱·木谱》是明代文人王象晋所编写的关于栽种植物、农作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总结了以往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生产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丰富了农业生产技术,《群芳谱·木谱》并非古代文人消遣岁月、修身养性的玩雅之作,书中蕴藏了大量的农学思想和农技知识,具有丰富的农学价值。王象晋在《群芳谱》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农业思想体系的核心—“三才”理论,强调农业生产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原则,并明确提出了“人力夺天工”的农学思想,强调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唯风土论”思想,成为我国历史上较早提出反“唯风土论”的人士之一。《群芳谱·木谱》在树木种植技术上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如扦插、嫁接、移植等。所以说它是我国17世纪一部重要的农学着作,书中博物学思想丰富,植物学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在理论上推动了传统植物学的发展,在实践上促进了植物学的进步,所以在中国农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论文首先将《群芳谱·木谱》竖版、无断句、文言文译成白话文,全文共四万余字,以准确理解文本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群芳谱·木谱》的成书背景及内容结构。第三部分介绍书中核心——《群芳谱·木谱》内容类研究。第四部分阐述了《群芳谱·木谱》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群芳谱》一书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就,故而它是中国十七世纪一部重要农书,书中农学思想丰富,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在理论上推动了传统农学的发展,在实践上促进了农业的进步,所以在中国农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王悦笛[3](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指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莫雪萍[4](2020)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提出明后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显着地变革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紧密结合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财政与金融等诸多方面,挖掘史料,进行理论阐述,对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与比较,提出许多创见。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全国大一统格局之下,其地方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变革之势,重点体现在: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异;地区民营工业的蓬勃发展引起工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商人势力的壮大和区际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开创了地区商业发展的新阶段;商品货币权利逐步增大;早期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等方面。具体来讲:第一,劳动力投入、土地开发、技术创新使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带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导致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农业雇工经营,进而引起农业新发展;第二,农业发展衍生出手工业。要素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的兴起,带动建筑工业的兴盛,引导矿冶业的创新,进而推动了制盐、纺织工业发展,助力了日用品手工业、金属制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前进,形成‘资源开发与深度加工的互补性生产’发展格局,从而引起工业历史性变革;第三,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又衍生出商业。商贸与对外开放条件的具备,带动对外贸易繁荣,加速商品货币经济兴起,与内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缩小,进而开创了商业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商业的兴盛,推动了财政金融创新,形成异与全国的财政消费态势,助力地区财政支出问题研究。反之,又促进手工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发展,最终全面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经济,全面考察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为更好地揭示和论证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为深化区域经济史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陈敬忠[5](2020)在《米槁果实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及道地性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米槁果实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习用药材和贵州省道地药材,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着,目前以其为主要原料的4种中成药已上市销售,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米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药理学、种苗生物生态学特性方面,对于其药材品质形成方面则十分薄弱,仅有零星的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揭示米槁果实药材品质形成原因,本研究从其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和道地性成因出发,揭示土壤、微生物、气候等相关环境因素对米槁药材品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标本、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米槁资源量,在确定分布的基础上进行野外采样,在米槁野外主要分布地采集不同产地和不同时期的米槁样本,通过测定其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同时建立起评价果实质量体系,结合土壤、微生物、气候因子推导影响米槁果实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和道地性成因。结果:(1)在其主要分布区根际土壤呈酸性,脲酶的活性范围为14.5~48.2.85、土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36~0.97、酸性磷酸酶为13.088~26.1。全氮含量为0.084~0.331 g·100g-1、碱解氮为31.44~151.06 mg·kg-1、全磷含量为0.15~1.17 g·kg-1、有效磷含量为2.05~9.22 mg·kg-1之间、全钾含量为0.106~1.16 g·kg-1、速效钾含量为110.15~355.88 mg·kg-1。不同果期根际土壤均呈酸性、脲酶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均表现为先降后升、全氮总体表现为先降后升、碱解氮同样表现为先降后升、全磷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速效磷表现为逐步增加的趋势。(2)真菌的香农多样指数在BP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LD则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XL则表现为先升后降。辛普森多样指数在BP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LD则表现为逐步降低,在XL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细菌香农多样性指数在BP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LD则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XL则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趋势。辛普森多样指数在BP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趋势,在LD、XL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真菌9个样本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一未鉴定真菌类群相对丰度最高。细菌9个样本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相对较高。(3)不同产地米槁果实总糖含量在14.45%~25.02%之间、还原糖含量在2.68%~14.15%之间、粗多糖含量在2.75%~6.11%之间、可溶性多糖在0.88%~3.84%之间、粗脂肪含量在15.4%~39.33%之间;不同果期总糖含量总体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还原糖则表现较为复杂(坝碰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罗甸则表现为逐渐增加,祥乐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可溶性多糖与粗多糖含量则在所有采样点均表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粗脂肪则表现为逐步增加的趋势。(4)通过HPLC指纹分析后发现,共有峰为26个,其中α-松油醇、桧烯可作为参照峰。从聚类结果来看,当距离为70时,米槁果实聚为4类。PLS-DA分析后发现峰16、峰21、峰5、峰3可以作为判别标志物;峰14、峰13、峰5、峰23、峰20、峰11,可以作为不同时期果实样品分类标志物。(5)从影响米槁果实化学成分因素来看,对总糖有显着影响的为平均气压,对还原糖有显着影响的为速效钾(AK)、最热七天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水气压、平均气压、平均2分钟风速,对可溶性多糖有显着影响的为速效钾(AK)、平均2分钟风速,对粗多糖有显着影响的为全氮(TN)、最高气温,对粗脂肪有显着影响的为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对12号峰(桧烯)有显着影响的为速效钾(AK)、平均最高气温,对2号峰(α-松油醇)有显着影响的为S-CAT、速效钾(AK)、平均最低气温,对16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日照时数、平均最低气温,对21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全钾(TK)、最低气温、年平均降雨量,对5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全磷(TP),对3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S-UE。细菌和真菌相对丰度前5属基本上与相关指标性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对相关指标性成分和环境因子空间插值后进行栅格计算器综合得出米槁在滇黔桂三省品质区划结果,表明其品质形成较为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大部分区域及广西东北部少部分区域,而在滇西南特别是临沧、红河、普洱等地,以及桂南部分区域如南宁、玉林等地则不适合米槁品质的积累。
吴灏然[6](2021)在《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花园植物的应用、专类花园的推广极为迫切。国内对于观赏价值显着的专类花园尚缺少系统研究,故本文研究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中的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明确专类花园的定义并总结归纳其类型范围。通过对国内外专类花园案例相关图文资料搜集和实地踏查,研究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和配置手法,以期为我国专类花园营建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梳理专类花园历史发展脉络,明确专类花园发展渊源和相关概念为:1)专类花园中西方雏形都源自实用性的专类植物栽培;2)以植物和植物科学知识展示为主的传统专类园受到当代主流审美的影响,以满足人们日益精致的观赏需求和使用需求为首位,拓展为类型多元、主题创新的花园类型,即专类花园;3)专类花园植物景观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地域性和功能性,对于设计和营建当代中国花园具有借鉴意义。(2)基于国内外文献专类花园相关资料分析,概述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并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社会学特征5大主题特征为划分依据,提出体现植物亲缘关系、植物生境条件、植物观赏特性、植物特定使用价值、植物生态功能、针对特定人群、具有特殊社会意义和人文历史内涵的8大专类花园类型。(3)从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植物个体的美学特征、植物空间构成形式、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4个方面,系统分析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提出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主题导向,即采取多样造景手法烘托主题,以骨干植物支撑空间结构、主题植物表达空间意境、填充植物丰富空间细节,并运用相关构图原则和植物组团设计手法,创造多样空间体验。(4)对国内外专类花园典型案例进植物景观分析,研究每一类别的专类花园植物造景设计手法,并结合10个专类花园实地调研成果分析国内专类花园建设现状:1)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为主题的专类花园运用最为广泛;2)形成以乔灌木为骨干,多年生草本为主体,一二年生草花为填充的植物造景模式;3)植物品种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多样性欠缺;4)设计理念重艺术而轻生态;5)建设水平与养护水平参差不齐。(5)通过自闭症儿童康复专类花园实践探索,从患儿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出发,探讨康复专类花园的空间构建、植物组合等设计方法,于实践中总结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并提出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的重要意义。(6)根据沪杭地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的花卉资源,推荐在沪杭地区营建岩石园、观赏草园、可食花园等不同类型的专类花园植物材料共317种(含品种)。
哈凯丽[7](2020)在《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各族人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来源于各民族和地方社区,体现在当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密切相关,称之为“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近年来传统知识的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许多民族地区的传统知识都面临消失的风险,急需通过深入的研究,找到最适合的保护措施。瑶族是世居南方山区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瑶族长期生活在山林,在长期合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发展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丰富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这些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是瑶族政治、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结晶。研究这些知识对瑶族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并依照分类标准,以词条格式对所调查和整理的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编目,建立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进而对其传统知识的结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瑶族梯田中森林、村寨、梯田、灌溉等四个景观元素的分析,探讨了瑶族梯田各景观元素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关系。再结合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瑶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限制因素,提出保护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完成对广西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与编目。在对广西瑶族聚集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整理编目瑶族传统知识词条共514个,其中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词条135个(占总数26%);传统医药相关知识词条187个(36%);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词条75个(15%);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词条88个(17%);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词条29个(6%)。2、深入分析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特征。在传统知识词条编目的基础上,分析了瑶族传统知识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表明瑶族传统知识的形成与其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条件有关;其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其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即在可持续利用当地生物遗传资源过程中形成传统知识积累和完善;其传统知识的保护与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互为支持,即保护和利用传统知识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助于传统知识的保护。3、深入研究了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中的传统知识内涵及相互关系。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由森林、村寨、梯田和灌溉系统这四个基本元素组成,形成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脚梯田、灌溉系统的整体景观格局。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当地梯田文化景观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是确保当地自然资源优化管理、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提出保护和传承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策略。由于生态破坏、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瑶族内部传承与保护意识的不足、外来文化的渗透、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法律政策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瑶族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的大量消失,许多传统知识的传承受到威胁。根据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建立和健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挖掘和推广应用,以利用促保护;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促进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加强传统知识宣传,提高瑶族对其传统知识的认同和保护传统知识的积极性。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第一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研究瑶族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对瑶族传统农业种质资源、传统医药、传统技术与生产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文化、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整理与编目,建立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丰富了瑶族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本研究的成果可对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技术支持,亦可为中国制定和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案例。
陈实[8](2020)在《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蒙古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为传统大宗药材之一,科学的施肥技术是影响黄芪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管理技术之一。本论文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采用ITS2序列对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应用田间试验研究两年生蒙古黄芪生育期生长特征、营养特性并对其进行整体品质评价,最后通过建立模型并寻优得到最优施肥量,为蒙古黄芪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的结果如下:(1)采用DNA条形码技术中的ITS2序列鉴定蒙古黄芪及其混伪品,各品种在Neighbor-Joining树上各自聚为一簇,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蒙古黄芪与沙苑子、刺果甘草、锦鸡儿、蜀葵、紫花苜蓿等混伪品,达到鉴定目的。(2)施肥对黄芪根长各处理间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性区分作用不明显,但能明显促进其株高的生长发育;7-8月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黄芪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根中黄芪多糖含量在9月达到较高水平,可在9月底采挖药材提取多糖;黄芪总黄酮在11月达到累积峰值,N0P2K2处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而氮磷钾配施三个处理产量较高,次生代谢物的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3)蒙古黄芪不同植物器官N-P,N-K和P-K元素分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蒙古黄芪生长在6-11月间受N元素限制作用,不同施肥处理下蒙古黄芪根中N-P、N-K和P-K元素之间均未呈现异速生长关系;茎中N-P元素之间则呈现明显的异速生长关系,且N和P元素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表明茎对N、P元素之间吸收呈相互促进关系;N-K、P-K元素在叶中比例呈一定正相关,表明植物叶能促进根系对土壤中K元素的吸收,经茎将养分运输至叶片中。(4)施肥与黄芪品质指标之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提取4个主成分,总贡献率为85.176%,表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总黄酮、多糖在施肥对品质评价应用上存在一定的贡献:第1主成分结果表示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3个酶活性在施肥与品质评价方面表现优异;第2主成分结果表示微生物生物量在施肥与品质评价方面有一定的表现;第3、4主成分结果表示总黄酮与多糖在施肥与有效成分品质评价方面表现优异。(5)通过对蒙古黄芪产量及品质施肥效应方程的模型建立及寻优最终确定:蒙古黄芪每公顷施氮(N)70.332~125.194 kg、磷(P2O5)148.225~206.159 kg、钾(K2O)87.019~166.269 kg时有望获得4500 kg/hm2以上产量;每公顷施氮(N)8.393~51.840kg、磷(P2O5)12.537~77.438 kg、钾(K2O)74.088~90.583 kg时有望获得黄芪甲苷高于0.28%的药材;每公顷施氮(N)36.098~119.839 kg、磷(P2O5)84.126~157.672kg、钾(K2O)90.029~141.698 kg时有望获得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高于0.035%的药材,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关农艺指导。
巫木旺[9](2020)在《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场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是传统营造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濒危传统技法的拯救,有利于传统村落景观原始风貌的修复,有利于传统技法的改良创新。因此,为了研究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浙江16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后,系统总结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的概况,为后续的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奠定扎实的数据、资料基础。(2)从景观要素的角度总结了包括地形、理水、植物、建筑与铺装各景观要素在内的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同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每种生态技法的施工步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生态技法在当代的应用打下了基础。(3)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观建设为例,详细地讲解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指明了方向。以上的研究对浙江传统村落原始景观风貌的修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较为有效地缓解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类城市化、千村一面或保护性破坏的问题。文中虽然总结了较多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中的生态技法,但因为调研的数据、时间、精力与学识有限,浙江的大地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濒临失传的生态技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希望感兴趣的学者可以沿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道路做更多的研究,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与应用贡献力量。
田伟[10](2019)在《不同栽培区乌头品质分析及评价》文中提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Ranumculace)乌头属(Aconitum)植物,其主根入药称为中药川乌(Radix aconiti),子根入药称为中药附子(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本论文以乌头为研究对象,对采自其传统道地性产区四川江油、绵阳、陕西汉中和非道地性但属于主要产区的四川巴中、广元、重庆6个栽培区20份乌头样品的指标性成分、灰分、浸出物和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并结合栽培区土壤的化学性质、重金属含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各栽培区乌头品质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期为乌头的品质分析、道地性研究以及乌头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中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分析研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限量检查方法项下的灰分测定方法和浸出物测定方法分别对6个不同栽培区20份乌头样品的灰分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检测。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中灰分含量为1.47%3.63%,平均含量为2.43%;浸出物含量为4.96%9.92%,平均含量为7.29%。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的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将乌头理化检验项规定为水分不超过10%,总灰分不超过5%,浸出物不超过10%。其次,2项指标均值最高的均为道地性产区的乌头样品,且各项指标在各栽培区中表现出,道地性产区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非道地性产区,这一结果表明以上两个指标对乌头品质分级没有重要意义。乌头品质的研究应该结合其内在质量分析,进一步制定乌头等级标准,为其在市场上流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2.不同栽培区乌头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分析研究采用HPLC法分别对采自6个不同栽培区的20份乌头样品的主根(川乌)和子根(附子)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分别进行检测,发现各栽培区川乌样品与附子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浮动相似,且各样品间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乌头传统道地性产区四川江油的川乌样品和附子样品的指标性成分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1343.95μg/g和1371.16μg/g,非道地性产区重庆的附子样品指标性成分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1102.51μg/g,非道地性产区巴中的川乌样品指标性成分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1072.15μg/g。不同样品之间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以指标性成分含量高低作为判断乌头品质优劣标准时,乌头品质差异较大,道地性产区乌头品质优势明显。3.乌头不同栽培区部分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研究通过检测6个栽培区20份土壤样品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结合各栽培区乌头样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不同栽培区间土壤化学性质性存在明显差异。20份土壤样品中有机质的含量范围在25.1133.95g/kg之间,速效磷的含量范围在15.9533.01mg/kg之间,速效钾的含量范围在114.67132.93mg/kg之间,铵态氮的含量范围在12.0991.87mg/kg之间,硝态氮的含量范围在6.247.51mg/kg之间,乌头道地性产区四川江油的土壤样品中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非道地性产区。土壤化学性质与乌头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乌头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4.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其重金属富集系数评价和风险评估以6个栽培区20份乌头样品和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ICP-OES方法对乌头样品和土壤样品中钙、锌、铁、锰、镁、铜、镉、铅元素进行检测,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对汞和砷元素进行检测,发现20份乌头样品和土壤样品各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其重金属总量指数、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均未超标;乌头道地性产区四川江油和绵阳的乌头样品中元素含量较非道地性产区样品较高,尤其是锌元素含量,非道地性产区重庆的乌头样品微量元素含量最低;乌头样品和土壤样品中各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其高低顺序为Ca>Mg>Fe>Zn>Mn>Cu>Pb>As>Cd>Hg;乌头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d、Cu、Hg、As、Pb。综上,本研究中6个栽培区20份乌头样品品质差异明显。道地性产区乌头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非道地性产区高;土壤化学性质与乌头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乌头道地性产区四川江油和绵阳的乌头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其他栽培区样品较高;各栽培区乌头样品中,四川江油的综合品质最优。
二、药用植物施肥深度有讲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用植物施肥深度有讲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肥料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1 化肥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 施肥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有机肥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2 有机肥部分组分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 白及研究进展 |
1.4.1 白及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1.4.2 白及品质研究 |
1.4.3 其他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验地区概况和供试材料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测定 |
2.3.2 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
2.3.3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 |
2.3.4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
2.3.5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成分含量的影响 |
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1.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1.5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1.6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生长的影响 |
3.2.1.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叶长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叶宽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分茎数的影响 |
3.2.5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产量的影响 |
3.2.6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的营养物质与白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总酚粗提量和总酚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糖粗提量和多糖含量影响 |
3.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成分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情况 |
(2)《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群芳谱·木谱》成书背景研究文献 |
(二)《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文献 |
(三)《群芳谱·木谱》版本及农学价值研究文献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群芳谱·木谱》成书背景及内容简介 |
一、《群芳谱·木谱》成书背景 |
(一)明末时期农业状况 |
(二)明末时期社会状况 |
二、《群芳谱·木谱》内容简介 |
(一)《群芳谱·木谱》卷首简介 |
(二)《群芳谱·木谱》种类简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 |
一、《群芳谱·木谱》“栽培”类内容研究 |
(一)柳 |
(二)松 |
(三)榆 |
(四)其他树种的“栽培” |
二、《群芳谱·木谱》“疗治”类内容研究 |
(一)柏 |
(二)杉 |
(三)槐 |
(四)其他树种的“疗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群芳谱·木谱》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
一、《群芳谱·木谱》的历史地位 |
(一)《群芳谱·木谱》与明末时期的农业发展 |
(二)《群芳谱·木谱》对其他农史着作的整合与继承 |
二、《群芳谱·木谱》的当代价值 |
(一)《群芳谱·木谱》的理论价值 |
(二)《群芳谱·木谱》的实用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社会转型 |
1.4.2 明后期 |
第2章 明后期经济发展概述 |
2.1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线索 |
2.1.1 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 |
2.1.2 社会转型与经济史研究的逻辑关系 |
2.2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检验 |
2.2.1 明后期全国社会经济发展 |
2.2.2 明后期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
2.2.3 明后期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
2.2.4 小结 |
第3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 |
3.1 人口与劳动力 |
3.1.1 制度变迁与人口数据 |
3.1.2 人口状况 |
3.1.3 小结 |
3.2 土地开发 |
3.2.1 明后期政府垦耕政策与成效 |
3.2.2 明后期云南地区垦耕深化 |
3.2.3 明后期大理地区土地开垦与耕地面积 |
3.2.4 小结 |
3.3 技术资源 |
3.3.1 农业 |
3.3.2 工业 |
3.3.3 小结 |
第4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产出 |
4.1 农业 |
4.1.1 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
4.1.2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
4.1.3 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 |
4.1.4 农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
4.1.5 农业雇工经营 |
4.1.6 小结 |
4.2 工业与手工业 |
4.2.1 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
4.2.2 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 |
4.2.3 建筑工业的主要类别及建材质料 |
4.2.4 矿冶工业的工艺技术与组织制度方式 |
4.2.5 制盐工业 |
4.2.6 纺织工业 |
4.2.7 日用手工业品及金属制品加工 |
4.2.8 食品加工业 |
4.2.9 小结 |
第5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对外贸易 |
5.1.1 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条件 |
5.1.2 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5.1.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
5.1.4 小结 |
第6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商业 |
6.1.1 大理地区的商品货币经济 |
6.1.2 与内地各个朝代政权的贸易往来 |
6.1.3 与周边民族地区的贸易 |
6.1.4 与国外的贸易 |
6.1.5 大理地区的商人与马帮 |
6.1.6 小结 |
第7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财政与金融 |
7.1 财政收入与支出 |
7.1.1 财政收入 |
7.1.2 财政支出 |
7.2 居民消费 |
7.2.1 基本生存消费 |
7.2.2 文化消费 |
7.2.3 社会生活消费 |
7.2.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1 明后期全国经济发展 |
8.1.2 明后期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
8.1.3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 |
8.1.4 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米槁果实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及道地性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研究进展 |
1.1 米槁研究进展 |
1.2 道地性与地理变异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因素对促进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和道地性形成 |
1.2.2 土壤状况对植物化学成分地理变异与道地性形成的影响 |
1.2.3 气候条件对植物化学地理变异与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影响 |
1.2.4 遗传基础与化学成分变异与道地性的影响 |
1.3 研究述评 |
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米槁野外资源现状评估 |
1.数据来源 |
2.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评估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第三章 米槁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米槁根际土壤pH与酶活性分析 |
2.2 米槁根际土壤营养成分分析 |
2.3 米槁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
3.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果期米槁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测序结果及取样深度 |
3.2 微生物Alpha多样性 |
3.3 样本间相似性与相关性比较 |
3.4 微生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4.小结 |
第五章 米槁果实糖类与粗脂肪含量测定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 不同产地糖类与粗脂肪含量 |
3.3 不同果期糖类与粗脂肪含量 |
3.4 米槁果实样品相似性比较 |
4.讨论 |
第六章 米槁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数据处理 |
3.方法与分析 |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 方法学考察 |
3.5 不同产地米槁果实指纹图谱的建立 |
3.6 不同时期米槁果实指纹图谱的建立 |
4.讨论 |
4.1 提取与色谱条件考察 |
4.2 指纹图谱差异性分析 |
第七章 米槁果实化学成分地理变异与道地性原因综合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环境因子选择 |
1.2 米槁果实化学成分评价指标选择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4.1 植物代谢产物积累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4.2 植物代谢产物积累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4.3 药材品质区划与生长区划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录 |
(6)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专类花园相关概念及辨析 |
2.1 花园探析 |
2.1.1 花园起源与发展 |
2.1.2 花园概念 |
2.2 专类花园探析 |
2.2.1 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 |
2.2.2 专类花园概念 |
2.2.3 专类花园植物元素概念 |
2.3 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专类园 |
2.3.2 专类花园与专类园的比较 |
2.4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国内外研究分析与提炼 |
2.4.1 国内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4.2 国外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
3.1 调研方法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方法 |
3.2 体现植物亲缘关系的专类花园 |
3.2.1 景观特征 |
3.2.2 案例分析 |
3.2.2.1 观赏草园(Grass Garden) |
3.2.2.2 植物造景分析 |
3.3 体现植物生境条件的专类花园 |
3.3.1 景观特征 |
3.3.2 案例分析 |
3.3.2.1 岩石花园(Rock Garden) |
3.3.2.2 植物造景分析 |
3.4 突出植物观赏特性的专类花园 |
3.4.1 景观特征 |
3.4.2 案例分析 |
3.4.2.1 草花园(Flower Garden) |
3.4.2.2 植物造景分析 |
3.5 突出植物使用价值的专类花园 |
3.5.1 景观特征 |
3.5.2 案例分析 |
3.5.2.1 可食花园(Edible Garden) |
3.5.2.2 植物造景分析 |
3.6 突出植物生态功能的专类花园 |
3.6.1 景观特征 |
3.6.2 案例分析 |
3.6.2.1 蝴蝶花园(Butterfly Garden) |
3.6.2.2 植物造景分析 |
3.7 针对特定人群的专类花园 |
3.7.1 景观特征 |
3.7.2 案例分析 |
3.7.2.1 盲人花园(Garden For The Blind) |
3.7.2.2 植物造景分析 |
3.8 体现特殊社会意义的专类花园 |
3.8.1 景观特征 |
3.8.2 案例分析 |
3.8.2.1 纪念花园(Memorial Garden) |
3.8.2.2 植物造景分析 |
3.9 彰显人文艺术内涵的专类花园 |
3.9.1 景观特征 |
3.9.2 案例分析 |
3.9.2.1 艺术型花园(Art Garden) |
3.9.2.2 植物造景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手法 |
4.1 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 |
4.1.1 基于生活型的花园植物分类 |
4.1.2 基于景观空间结构的花园植物分类 |
4.2 植物个体美学特征 |
4.2.1 花园植物的视觉特征 |
4.2.2 花园植物的其他特征 |
4.2.3 视觉构图设计运用要点 |
4.2.3.1 构图原则 |
4.2.3.2 植物组团的设计手法 |
4.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
4.3.1 花园植物的空间特征 |
4.3.2 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2.1 单体空间的特征 |
4.3.2.2 空间布局要点 |
4.3.2.3 空间序列排布 |
4.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属性 |
4.4.1 审美意境的生成 |
4.4.2 专类花园植物材料选择 |
4.5 小结 |
5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实践探索 |
5.1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 |
5.1.1 前期分析 |
5.1.2 规划设想 |
5.1.3 概念方案 |
5.1.4 分区设计 |
5.1.5 植物造景设计 |
5.2 浙沪专类花园植物推荐表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际热点与焦点问题 |
三、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一、瑶族概况 |
二、瑶族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三、瑶族梯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整理及编目 |
二、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瑶族梯田文化景观案例研究 |
四、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调查法 |
二. 野调查 |
三、数据分析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区域 |
第三章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及其特征 |
第一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概述 |
一、编目内容与格式 |
二、瑶族传统知识编目总体概况 |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类型编目 |
一、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二、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三、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四、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五、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三节 瑶族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环境特征 |
二、社会特征 |
三、经济特征 |
四、文化特征 |
第四章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中传统知识元素分析 |
第一节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概述 |
一. 文化景观的概念 |
二、瑶族梯田文化景观基本情况 |
三、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系统中的传统知识分析 |
一、村落系统中的传统知识 |
二、森林景观中的传统知识 |
三、农田景观中的传统知识 |
四、灌溉系统中的传统知识 |
第三节 瑶族梯田景观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
一、梯田景观的形成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
二、梯田景观发展过程中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
三、梯田景观与传统知识的共存关系 |
第五章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 |
第一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受威胁现状 |
一、遗传资源丧失现状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流失与消失现状 |
三、传统梯田文化及传统农业生产动态变化 |
四、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未来变化趋势 |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受威胁因素分析 |
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及生态破坏 |
二、瑶族内部传承与保护意识的不足 |
三、外来文化的渗透 |
四、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冲突 |
五、政策法规保护力度不足 |
第三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策略 |
一、完善法规政策,建立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
二、挖掘传统知识价值,以利用促进保护 |
三、建立数据库,促进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 |
四、认识传统知识价值,提高传统知识在瑶族社区中的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鸣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芪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黄芪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分布 |
1.1.2 黄芪药用历史及生态环境 |
1.1.3 黄芪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1.4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 中药鉴定条形码技术研究进展 |
1.3 施肥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中药材配方施肥研究 |
1.5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5.2 选题的依据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区概况及布置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区布置 |
2.3 试验技术路线 |
2.4 试验研究内容 |
2.4.1 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的鉴定 |
2.4.2 黄芪氮磷钾吸收特性 |
2.4.3 氮磷钾配施对黄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4.4 蒙古黄芪品质评价主要指标选择 |
2.4.5 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施肥配比 |
2.5 试验研究方法 |
2.5.1 样品的采集 |
2.5.2 试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2.5.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基于ITS2的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获取 |
3.2.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古黄芪DNA提取和PCR扩增 |
3.3.2 蒙古黄芪及其混伪品邻接树构建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对蒙古黄芪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获取 |
4.2.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黄芪根长的影响 |
4.3.2 对黄芪株高的影响 |
4.3.3 对黄芪根直径的影响 |
4.3.4 对黄芪茎直径的影响 |
4.3.5 对黄芪根冠比的影响 |
4.3.6 对黄芪折干率的影响 |
4.3.7 对黄芪产量的影响 |
4.3.8 对黄芪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9 对黄芪多糖的影响 |
4.3.10 对黄芪总黄酮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施肥对蒙古黄芪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分配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获取 |
5.2.2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黄芪不同器官N、P、K含量动态变化 |
5.3.2 黄芪不同器官N、P、K相关性分析 |
5.3.3 黄芪不同器官中N、P、K分配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芪施肥与品质指标之间主成分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获取 |
6.2.2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肥对黄芪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2 施肥对黄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3.3 施肥与品质指标间主成分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蒙古黄芪氮磷钾施肥肥效反应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数据获取 |
7.2.2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蒙古黄芪产量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2 蒙古黄芪甲苷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3 蒙古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4 施肥处理蒙古黄芪产量与品质模型寻优 |
7.4 讨论 |
7.5 小结 |
7.5.1 肥效反应模型分析 |
7.5.2 最优施肥方案寻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几个概念的解析 |
1.2.1 村落 |
1.2.2 传统村落 |
1.2.3 生态技法 |
1.2.4 传统村落生态技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6 国内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
1.6.1 国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
1.6.2 国内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
1.6.3 小结 |
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概况 |
2.1 浙江地理环境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历史文化 |
2.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概况 |
2.2.1 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
2.2.2 传统村落景观调研 |
2.2.3 传统村落景观现状 |
2.3 浙江传统景观生态技法概况 |
2.3.1 宏观层次生态技法 |
2.3.2 中观层次生态技法 |
2.3.3 微观层次生态技法 |
3 浙江传统村落各景观要素生态技法 |
3.1 地形类生态技法 |
3.1.1 概况 |
3.1.2 分类 |
3.1.3 做法 |
3.2 理水类生态技法 |
3.2.1 河塘营造生态技法 |
3.2.2 沟渠营造生态技法 |
3.2.3 水井营造生态技法 |
3.3 植物类生态技法 |
3.3.1 植物选择技法 |
3.3.2 植物配植技法 |
3.3.3 植物施工技法 |
3.3.4 植物管理技法 |
3.4 建筑类生态技法 |
3.4.1 建筑砌砖技法 |
3.4.2 建筑砌石技法 |
3.4.3 建筑夯土技法 |
3.4.4 建筑木构技法 |
3.4.5 山石围墙技法 |
3.5 铺装类生态技法 |
3.5.1 青砖铺装技法 |
3.5.2 卵石铺装技法 |
3.5.3 石板铺装技法 |
3.5.4 夯土铺装技法 |
4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为例 |
4.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概况 |
4.1.1 黄石坦村项目背景 |
4.1.2 黄石坦村景观风貌现状 |
4.1.3 黄石坦村现存生态技法 |
4.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原则 |
4.2.1 风貌协调性原则 |
4.2.2 形态美观性原则 |
4.2.3 景观持久性原则 |
4.3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选用 |
4.3.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筛选 |
4.3.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 |
4.4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传统村落生态技法调研表 |
附录B 浙江传统村落常用植物名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不同栽培区乌头品质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乌头概述 |
1.2 乌头产业发展现状 |
1.3 中药材道地性研究进展 |
1.4 乌头道地性研究进展 |
1.4.1 本草考证 |
1.4.2 生物因子 |
1.4.3 环境因子 |
1.4.4 人为因子 |
1.5 乌头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5.1 乌头类生物碱 |
1.6 乌头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6.1 心血管系统作用 |
1.6.2 镇痛和抗癫痫作用 |
1.6.3 抗肿瘤作用 |
1.6.4 抗炎作用 |
1.6.5 免疫系统作用 |
1.7 双酯型生物碱检测研究进展 |
1.7.1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
1.7.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7.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7.4 薄层扫描法 |
1.8 药用植物重金属及微量元素检测研究进展 |
1.8.1 原子吸收光谱(英文缩写AAS) |
1.8.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英文缩写ICP-OES) |
1.8.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英文缩写ICP-MS) |
1.8.4 原子荧光光谱(英文缩写AFS) |
1.9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9.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的分析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预处理 |
2.2.2 灰分测定 |
2.2.3 浸出物含量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灰分测试结果 |
2.3.2 浸出物检测结果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栽培区乌头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预处理 |
3.2.2 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线性关系结果 |
3.3.2 精密度实验结果 |
3.3.3 重复性实验结果 |
3.3.4 稳定性实验结果 |
3.3.5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 |
3.3.6 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3.7 不同栽培区乌头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总和聚类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乌头不同栽培区部分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预处理 |
4.2.2 主要试剂配置 |
4.2.3 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含量的测定 |
4.2.4 土壤样品中速效磷含量的测定 |
4.2.5 土壤样品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4.2.6 土壤样品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
4.2.7 土壤样品中铵态氮含量的测定 |
4.2.8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7 土壤化学性质与川乌和附子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不同栽培区乌头样品中10种元素的测定及其重金属富集系数评价和风险评估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ICP-OES工作条件 |
5.2.2 微波消解条件 |
5.2.3 元素及分析波长的选择 |
5.2.4 材料预处理 |
5.2.5 数据分析 |
5.2.6 微量元素含量计算 |
5.2.7 乌头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线性关系结果 |
5.3.2 精密度实验结果 |
5.3.3 重复性实验结果 |
5.3.4 稳定性实验结果 |
5.3.5 加标回收率结果 |
5.3.6 乌头样品中10 种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 |
5.3.7 不同栽培区土壤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 |
5.3.8 乌头药材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 |
5.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药用植物施肥深度有讲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肖广达. 广西大学, 2021(12)
- [2]《群芳谱·木谱》内容研究[D]. 魏佳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莫雪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5]米槁果实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及道地性成因分析[D]. 陈敬忠. 贵州大学, 2020(02)
- [6]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吴灏然. 浙江大学, 2021(01)
- [7]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D]. 哈凯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D]. 陈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D]. 巫木旺.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不同栽培区乌头品质分析及评价[D]. 田伟.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