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赵才,楚松峰,王磊[1](2011)在《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545例(59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出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27眼;糖尿病性的白内障92例(92眼),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15眼;青少年儿童白内障73例(73眼),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11眼。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青少年儿童白内障依次分作A组、B组和C组,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情况差异。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发生率为4.53%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发生率(16.3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青少年儿童白内障术后发生率(15.07%)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儿童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率均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者为高,须早期注意并及时治疗以期恢复较好视力。
董宏伟[2](2011)在《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玻璃体切割头修整后囊孔、行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术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拟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儿86例156眼,随机分为2组:夹持组44例80眼,应用玻璃体切割头咬切修整后囊孔形成3.5mm×5.5mm椭圆形,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下压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嵌入后囊孔完成后囊膜夹持;非夹持组42例76眼,常规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随访24个月,观察2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及人工晶状体移位等情况。结果夹持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0.5者56眼(70.00%),非夹持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0.5者38眼(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持组人工晶状体移位1眼(1.25%),非夹持组人工晶状体移位21眼(2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持组4眼(5.00%)出现虹膜后粘连,所有术眼均未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等情况;非夹持组16眼(21.05%)出现虹膜后粘连,4眼(5.26%)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于后囊膜下,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人工晶状体移位。
郑元[3](2010)在《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特殊的护理方式。方法观察记录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6例,采用针对儿童特点设计的护理方法,并进行总结。结果 75.9%患儿安全度过手术期并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儿童白内障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刘升强,李静敏,邵彦[4](2008)在《儿童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御措施。方法对45例(60眼)儿童白内障,其中先天性白内障38眼,外伤性白内障22眼,分别采用不同术式联合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12个月,对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脱盲率为91.3%,脱残率为81.0%.术中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为后囊膜混浊、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夹持、弱视和斜视、继发青光眼。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及外伤性白内障行晶状体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有效提高患眼的视功能,而术后的屈光矫正及弱视训练对于患儿视功能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田瑾,吴利安,徐军英,王从毅[5](2007)在《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12岁以下的白内障术后患儿共43例(55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8例(30眼),外伤性白内障25例(25眼)。定期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双眼视功能,远期屈光状态和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12月。结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外伤性白内障组≥0.6者17眼(68.00%),先天性白内障组≥0.6者13眼(43.33%),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葡萄膜炎,后囊浑浊,角膜水肿等。后囊浑浊是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儿童白内障及时诊断、早期手术,采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获得较好的视功能。后发障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长期随访很重要。术后后发障等并发症和弱视治疗是获得良好视功能的关键。
王新[6](2004)在《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了 3 4例 ( 4 1眼 )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5年记录。介绍了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适应证 ,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术前、术后视力、屈光不正。双眼状态和手术方法。结果 3 4例 ( 4 1眼 )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 8眼成功囊袋内植入 ,2 8眼睫状沟植入 ,余 5眼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41眼中 3 5眼 ( 85 3 7% )有可测量的视力提高 ,有 3眼视力降低 2行。 2 4眼 ( 5 8 5 4% )与对侧眼的矫正屈光度差在 +1 5 0D以内。 3 1眼 ( 75 61% )屈光度差在 +3 0 0D以内。结论 对于不能耐受接触镜或眼镜的儿童无晶状体眼 ,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覃光海,岳军,章艳[7](2003)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40例52眼,随访观察10~30月。结果 术后视力在0.8以上者12眼占23.1%,0.4~0.7者22眼占42.3%,0.1~0.3者10眼占19.2%,0.1以下8眼占15.4%。术中并发症主要有玻璃体脱出12眼占23.1%,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渗出及瞳孔机化膜形成18眼占34.6%。全部病例周边后囊均有不同程度浑浊,但视轴区清晰。未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角膜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儿童的白内障手术后后囊浑浊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裴国宾,李书林,吕东霞[8](2002)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方法 36眼儿童白内障中 ,2 6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囊浑浊 ,手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出 ,I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及睫状沟植入。分析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因素。结果 36眼中 2 6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 ,发生率 72 .2 % ,单纯白内障摘出 8眼中 5眼发生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 1 6眼中 1 1眼发生 ,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 1 2眼中 1 0眼发生。年龄小 ,炎症反应重及皮质残留多者发生后囊浑浊者较多。结论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 ,可预防和降低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王少敏,杨桂芳,李艳霞[9](2001)在《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屈光不正的防治.方法:自1993年至2000年,对54例儿童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无变化2只眼,0.05至 0.3者 12只眼,0.3至10者27只眼,1.0者8例,年龄小不配合检查者5只眼.结论: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早行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及矫正术后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
王晓贞,欧敏,李贺敏[10](2000)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2 5例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比手术前后视力 ,处理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 1~ 2年 ,矫正视力在 0 0 5以上占 88 2 4%。结论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状体 ,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二、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后屈光状态 |
2.2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
2.3 人工晶状体移位 |
2.4 虹膜后粘连 |
2.5 其他并发症 |
3 讨论 |
(4)儿童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IOL的选择 |
1.3 手术方法 |
1.4 术后观察及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后视力 |
2.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3.1 儿童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 |
3.2 IOL的相关问题 |
3.2.1 IOL植入的时机 |
3.2.2 IOL的类型选择 |
3.3 术后并发症 |
3.3.1 术后早期并发症 |
3.3.2 术后晚期并发症 |
3.3.3 弱视及斜视 |
(5)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视力 |
2.2 并发症 |
3 讨论 |
(6)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术前情况 |
1.3 手术方法 |
1.4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选择的原则 |
1.5 术后随访 |
2 结果 |
2.1 视力 |
2.2 植入晶状体的屈光度 |
2.3 手术并发症 |
3 讨论 |
(10)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手术方法: |
结 果 |
1.视力: |
2.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
讨 论 |
1.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
2.儿童白内障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
3.术后视力矫正, 预防弱视: |
四、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分析[J]. 赵才,楚松峰,王磊.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09)
- [2]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研究[J]. 董宏伟. 眼科新进展, 2011(04)
- [3]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护理[J]. 郑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15)
- [4]儿童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 刘升强,李静敏,邵彦. 眼科新进展, 2008(10)
- [5]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J]. 田瑾,吴利安,徐军英,王从毅.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7(07)
- [6]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探讨[J]. 王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4(10)
- [7]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 覃光海,岳军,章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3(07)
- [8]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J]. 裴国宾,李书林,吕东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2(04)
- [9]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J]. 王少敏,杨桂芳,李艳霞. 伤残医学杂志, 2001(04)
- [10]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 王晓贞,欧敏,李贺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