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伤侵袭性感染的抗生素起始治疗策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淑颖[1](2021)在《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毛孢子菌是侵袭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唑类药物作为治疗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耐药性已经开始发展。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及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7月CHIF-NET监测网七年间43个监测中心收集的133株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利用基因测序分析实现菌种的准确鉴定和基因分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试验性的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ECV)。同时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以及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的检测性能。基于体外试验,对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以及生物膜的形成能力、结构和耐药性展开了调查。联合基因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寻找致病力分布规律。基于临床分离的多重唑类高度耐药阿萨希毛孢子菌,同时从外排泵活性、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和表达分析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索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机制。结果: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中,共分离到10个菌种,阿萨希毛孢子菌是主要的致病菌(81.2%),血液是最常见的标本类型(36.8%)。利用IGS1序列,将108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分为5个型别,基因型1型(41.7%)、4型(31.5%)和3型(23.1%)是我国主要的基因型。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的总体分布高于非阿萨希毛孢子菌,GM值分别是1.36μg/ml和0.7 μg/ml。47.2%的阿萨希毛孢子菌(51/108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2 μg/ml,而全部非阿萨希毛孢子菌(25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小于1 μg/ml。25%的阿萨希毛孢子菌(27/108株)、2株T.dohaenes、1株星形毛孢子菌、1株粘质毛孢子菌和1株T.faecale对氟康唑呈现较高的MIC值(≥8 μg/ml)。伏立康唑对毛孢子菌呈现出最有效的体外抗真菌活性,GM值为0.09μg/ml。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值分别采用16μg/ml、0.25μg/ml、1μg/ml和1μg/ml,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ECV值均采用4 μg/ml。总体来看,Bruker Biotyper对非阿萨希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优于Vitek MS,两种系统的鉴定正确率分别为52%和32%(P=0.152)。Sensititre YeastOne药敏板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能力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毛孢子菌中至少70%以上的菌株具有DNA酶、溶血酶和酯酶活性,而产生磷脂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54.1%、5.3%和59.4%。阿萨希毛孢子菌中,基因型3型菌株产生溶血酶能力较强,4型菌株分泌酯酶活性较强,而产生明胶酶能力较强的3株菌株均属于基因型1型。血流感染中,阿萨希毛孢子菌具有DNA酶、溶血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活性的菌株比例均高于非血流感染。本研究中,仅有5株菌株无法形成生物膜,包括4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和1株T.dohaense。阿萨希毛孢子菌中,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以上的菌株百分比高达73.2%,基因型1型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弱的菌株比例(40%)高于3型(12%,P=0.015)和4型(11.8%,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论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毛孢子菌的生物膜对4种唑类药物均高度耐药,MBIC50>1024 μg/ml。唑类药物耐药机制方面,临床耐药菌16G1229的外排泵活性明显增高,外源性物质转运ATP酶编码基因A1Q106164和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编码基因PDR11,氟康唑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FPKM值分别为367.94±14.41和339.99±16.9,可能是导致外排泵蛋白活性增加、唑类耐药发生的原因。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中S1343T氨基酸置换可能是PDR11过表达的原因。无论是否存在氟康唑压力,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可能在唑类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调查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布情况,并试验性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首次发现外排泵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和EGR11的过表达,可能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中发挥作用。背景:光滑念珠菌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常见的致病菌,光滑念珠菌天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惊人地上升。Gcn5是最具代表性的赖氨酸乙酰转移酶,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所必需的物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敲除,探讨GCN5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致病力的作用以及相应调控基因和通路的动态表达。方法:利用Alt-R CRISPR-Cas9系统,对光滑念珠菌ATCC 2001中的GCN5基因进行敲除和回补。通过(联合)药敏试验和连续稀释生长试验,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和压力物质敏感性的影响。利用时间-杀菌动力试验,观察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gcn5Δ的杀菌和抑菌活性,分析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在转录水平,探索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THP-1巨噬细胞感染试验,观察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的影响。结果: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对棘白菌素的敏感性增加了 2-4倍,对唑类和SCY048的敏感性增加了 2倍,对FK506(4 μg/ml)+米卡芬净和APX001A的敏感性增加了 8倍以上。GCN5的缺失使棘白菌素耐药相关性FKS突变体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和FK506的耐药性降低了 2-4倍。而联合FK506(4 μg/ml)的作用下,GCN5的缺失完全或接近完全逆转了 Fks介导的棘白菌素耐药性。GCN5的缺失显着增加了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杀菌或抑菌活性。敲除GCN5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与WT和gcn5Δ::GCN5相比,gcn5Δ菌株H3K9和H3K14的乙酰化水平显着下降,分别约为WT菌株的0.6倍和0.45倍。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粘附、细胞膜组分的生物合成、跨膜转运和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氟康唑压力下无法驱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细胞壁组分和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米卡芬净压力下,gcn5Δ需要调动更多的基因来维持生存,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表现为表达下调,主要与细胞壁生物合成相关。gcn5△对THP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敏感,GCN5的缺失显着降低了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内的生存能力。结论: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压力应激反应和致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GCN5的缺失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是潜在的抗真菌药物靶点。本研究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真菌感染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毛旭东[2](2021)在《复春散①号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复春散①号”对比“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深Ⅱ°烧伤后金葡菌感染的创面,观察其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上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中推广使用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对烧伤科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的32例四肢深Ⅱ°烧伤且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局部创面行“复春散①号”湿敷,通过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创面换药对比,观察其入院当天、入组当天、入组第三天、入组第七天、停止药物治疗当天创面的红、肿、热情况、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细菌转阴时间,用以评价“复春散①号”治疗深Ⅱ°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复春散①号)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乳膏)在治疗深Ⅱ°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组当天创面面积、停止药物治疗后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分别在入院当天、入组当天、入组第三天、入组第七天、停止药物治疗当天的粒细胞计数及比例、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十天内创面分泌物是否转阴、创面红、肿、热情况中差异显着:细菌培养转阴时间试验组(8.50±2.00 d)相对于对照组(10.94±2.11 d)缩短,P<0.05;十天内创面分泌物是否转阴中试验组(1.19±0.40),对照组(1.69±0.48),P<0.05;两组患者创面红、肿、热情况在入院当天、入组当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创面红、肿、热情况在入组第三天、入组第七天、停止药物治疗当天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当分析创面愈合率与烧伤患者年龄、烧伤面积的相关性时发现,32例患者创面愈合率与入组当天的创面面积呈负相关;但是患者的年龄与创面愈合率没有相关性。考虑此次试验的样本量较小,不足以证明期间相关性的准确性,仅作为参考。[结论]复春散①号在治疗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中,可以明显缩短创面分泌物转阴时间,可以有效改善创面的红、肿、热等症状,治疗过程中,创面分泌物由粘稠逐渐转为清亮,量也逐渐减少,相比于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乳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瘢痕形成、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关于两种药物在治疗创面过程中,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白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我们在临床治疗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时,需要既能有效杀灭金葡菌,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而复春散①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周萍[3](2021)在《新旧病区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烧伤新旧病区近2年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分别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新旧病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体表总面积(TBSA)≥30%的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血液、尿液、动静脉置管、气管套管或痰液标本中分离的菌株,统计菌种类型及优势菌株的耐药率。通过卡方检验(x2)对比新旧病区病原菌的检出率及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新旧病区检出的病原菌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分别占76.02%,79.80%),总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病区最常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是肺炎克雷伯菌,与旧病区相比,其检出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明显低于旧病区的统计结果(P(27)0.05)。铜绿假单胞菌是旧病区检出的首位优势菌株,其检出率较新病区明显上升。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新病区的统计结果(P(27)0.05)。此外,新病区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旧病区上升,但旧病区的第二位优势菌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的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占4.08%,5.30%),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A),新旧病区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暂未检出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整体耐药严重,情况不容乐观,耐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菌株导致的感染也不容忽视。结论新旧病区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存在显着差异。加强烧伤病房环境的管理及规范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可作为控制耐药菌株出现的有效举措。
陈琴[4](2020)在《全球602例毛孢子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年来,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毛孢子菌病越来越受到各科临床医生的关注。毛孢子菌病是由毛孢子菌属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目前已发现有50多种,其中临床致病的有16种。毛孢子菌属于担子菌类酵母菌,不仅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还是人类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的定殖菌群,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人类的浅表性真菌感染甚至侵袭性真菌感染。毛孢子菌引起的浅表感染无特异性,常容易误诊、漏诊。既往研究表明:血液恶性肿瘤、器官移植、HIV感染患者晚期以及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受损患者为易感人群,易引起毛孢子菌侵袭性感染。对于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治疗上由于该对多数抗真菌药耐药,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2014年,欧洲制定了少见侵袭性酵母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指南,指南推荐临床首选使用伏立康唑(推荐级别为B-Ⅲ),其次为氟康唑(推荐级别为C-Ⅲ)治疗毛孢子菌病,但推荐级别均较低(均为Ⅲ级:基于临床经验、病例报道或专家共识等,缺乏临床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予支持)。因此,本研究拟对近69年毛孢子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情况、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使临床医生、专家学者能够对毛孢子菌病有更深入系统的了解,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1951年12月至2019年6月所有毛孢子菌病英文文献及中文文献中原始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报告中的病例,引领临床医生充分认识毛孢子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体外药敏、治疗药物选择及预后转归情况等,并为临床医生诊治毛孢子菌病提供重要依据和思路。研究方法基于 PUBMED 数据库以“trichosporon”、“trichosporonosis”、“trichosporosis”、“white piedra”、“piedra”等关键词进行扩大检索,和CNKI、维普、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以“毛孢子菌”、“毛孢子菌病”等关键词进行扩大检索,前后分别进行三次独立检索,为避免遗漏,让第二人(李海涛)对检索结果进行复审。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02例毛孢子菌病患者。2.全球七大洲中除了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其余五大洲均有毛孢子菌病患者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且报道病例的数量逐年增加。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41-65岁患者最多;男性患者始终为主要受累人群。3.诱发因素主要为抗生素使用、化疗;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血液系统疾病;主要的感染类型为菌血症、播散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常见标本来源为血液标本、尿液和皮肤组织;形态学结合生化方法是最常见的菌种鉴定方法;最常见的菌种为Trichosporon asahii(39.7%),其次是Trichosporon inkin(9.8%)、Trichosporon cutaneum(4.8%),以Trichosporon laibachii(0.2%)、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0.2%)、Trichosporon terrestre(0.2%)最少。4.602例毛孢子菌病患者中,123例报道了体外药敏中最敏感的抗真菌药,药敏结果显示:T.beigelii感染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T.asahii和T.inkin感染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对伏立康唑最敏感。5.602例患者中523例患者说明了治疗药物的选择情况(86.9%),79例患者未说明治疗用药情况(13.1%)。其中,最常见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13.6%),其次为氟康唑(10.1%)、两性霉素B联合三唑类药物(9.3%)、伏立康唑(8.8%)。6.在523例有明确治疗方案的患者中,有490例报道了预后情况,286例患者为正面结局(好转或者治愈),204例则是负面结局(病情恶化或者死亡)。7.对侵袭性毛孢子菌病的四种常用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的临床预后进行分析:单一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有效率为30.9%,单一使用氟康唑的有效率79.3%,单一使用伏立康唑的有效率为72.5%,两性霉素B联合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有效率为42.9%。对这四种不同的抗真菌治疗方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与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联合唑类抗真菌药物与氟康唑、两性霉素B联合唑类抗真菌药物与伏立康唑的临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而其他抗真菌治疗方案之间临床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8.对浅表性毛孢子菌病两种常用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的临床预后进行分析:口服抗真菌药联合外用药物的有效率为100.0%,单用外用药物的有效率为96.8%,这两种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全球毛孢子菌病的病例报道数量正逐年上升;毛孢子菌病患者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发病年龄以41-65岁为最多;主要感染部位为血液系统;主要感染类型为菌血症;主要感染菌种为T.asahii;体外药敏显示:T.asahii感染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对伏立康唑最敏感。2.毛孢子菌病的全因死亡率为39.6%。按不同感染类型分类,播散性感染和菌血症的死亡率分别为64.3%、56.3%。3.氟康唑、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毛孢子菌病的疗效最好,且与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口服抗真菌药联合外用药物、外用抗真菌药物对浅表毛孢子菌病的疗效相当(P>0.05),且疗效均很好。
史旭锋[5](2020)在《烧伤患者医院内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毒力基因的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医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危险因素并检测MRSA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携带状况。为烧伤患者医院内MRSA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院内感染MRSA的烧伤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院内感染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烧伤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伤情特征(烧伤面积、有三度烧伤及严重程度),MRSA/MSSA首次检出前的资料(其他致病菌个数、使用抗菌药物个数及时间、侵入性操作的个数及时间、手术及换药次数,是否休克,贫血时间、低蛋白血症时间),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收集所有菌株药敏结果统计耐药性;收集上述病例血液或动/静脉导管分离的MRSA菌株,检测肠毒素A(sea)、表皮剥脱毒素A(eta)、α溶血素(hla)、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及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携带状况。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141例病例中,MRSA的检出率为63.83%。2、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相比于MSSA组,三度烧伤,细菌首次检出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时间、贫血时间及低蛋白血症时间与MRSA的感染显着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三度烧伤,细菌首次检出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低蛋白血症时间是烧伤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耐药性:MRSA仅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敏感,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率为6.7%,对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在70%以上,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并且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明显高于MSSA;4、MRSA菌株sea和hla基因携带率为100%,pvl基因携带率较低,未携带eta及tsst-1基因。结论1、在烧伤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应重视三度烧伤患者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以缩短住院时间防止MRSA的感染;2、MRSA耐药率普遍高于MSSA,并且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值明显高于MSSA,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3、从我科烧伤患者血液或动/静脉导管分离的MRSA菌株主要携带sea、hla和pvl基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关注SEA、HLA及PVL三种毒素产生的相关症状及并发症。
罗锦花[6](2019)在《基于mTOR通路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调理作用及相关机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严重烫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观察不同浓度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2.了解烫伤后肠道16SrDNA菌群多样性的变化,阐述高通量检测的对菌群分析的优势;并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烫伤肠道菌群多样性效果。3.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筛选烫伤后mTOR通路上差异蛋白,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这些差异蛋白的影响。方法1.选取9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具体分组情况如下所示:正常对照组:自由饮食、饮水;烫伤+常规喂养组+生理盐水灌胃组(烫伤模型组):建立烫伤模型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 ml/次,3次/天;烫伤+常规喂养+四君子汤灌胃组(0.2g/ml):烫伤后给予加味四君子汤灌胃0.2 g/ml,10 ml/次,3次/天;烫伤+常规喂养+四君子汤灌胃组(1.0 g/ml):烫伤后给予四君子汤灌胃1.0 g/ml,10 ml/次,3次/天;烫伤+常规喂养+四君子汤灌胃组(5.0g/ml):烫伤后给予四君子汤灌胃5.0 g/ml,10 ml/次,3次/天;分别于灌胃后1天、3天、7天处死动物,取部分回肠组织行HE染色检测各组肠粘膜病理结构变化,行ELSIA检测各组TNF-α、IL-10和IL-1β水平。2.根据上述结果,选取治疗效果最佳的浓度和时间组,即烫伤+常规喂养+加味四君子汤灌胃组(1.0 g/ml)组(加味四君子汤干预组):烫伤后给予加味四君子汤灌胃1.0 g/ml,10 ml/次,3次/天,连续灌胃7天。加味四君子汤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烫伤模型组兔于灌胃后7天取肠道内容物利用高通量技术检测各组肠道内容物中的16S rDNA,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内容物中菌群多样性;各组于伤后7天,取回肠粘膜组织,利用对蛋白组学技术比较和筛选各组mTOR通路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挑选其中6个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行进一步验证。结果烫伤前兔皮肤正常,烫伤后即刻未见大小水泡,表皮苍白,与周边分界清晰,烫伤1天后皮肤有损伤松弛,烫伤3天和7天后可见皮肤基底苍白,无水泡,黑色焦痂状,稍凹陷质硬呈皮革样。烫伤后皮肤病理HE染色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出现,全层皮肤损伤破坏严重,毛囊结构紊乱。正常对照组的回肠粘膜没有异常现象,烫伤模型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回肠粘膜炎症越来越严重,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加味四君子汤给药组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治疗效果越明显,以1.0g/ml浓度给药7天治疗效果最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烫伤模型组中肠粘膜内TNF-α和IL-1β各时间点明显升高,IL-10明显下降。在烫伤+加味四君子汤灌胃组(5.0g/ml)和烫伤+加味四君子汤灌胃组(1.0g/ml)中,我们观察到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和IL-1β浓度逐渐降低,且在7天最低;随着时间延长IL-10浓度逐渐升高且在7天最高,浓度1.0g/ml组效果更明显。在随后的高通量检测中,通过剔除疑问序列后测序三组样品共获得299309条序列,正常对照组共获得96023条优质序列,烫伤+常规喂养组+生理盐水灌胃组获得107365条优质序列,烫伤+常规喂养+加味四君子汤灌胃组获得95921条。随着分类水平的细化,三组肠道内容物的菌群组成差异逐渐明显。三组样品的菌群组成比较均匀,但不同物种中细菌的百分比不同,提示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进而对三组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各组对象的Simpson、Chao1、Shannon指数则没有显着性差异(p>0.005),PCo A分析显示,基于三组样本分布距离相对集中,三组的菌群组成Beta多样性无差异,说明三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差别。为进一步明确加味四君子汤对烫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小肠的蛋白质组学实验。本次实验共鉴定蛋白质数共894个;各组中mTOR通路中差异表达蛋白为12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烫伤模型组上调的基因为4个,下调的基因为8个。与烫伤模型组相比,加味四君子汤干预组上调的基因为8个,下调的基因为4个。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能明显的将正常对照组、烫伤模型组和加味四君子汤干预组区分开,说明我们筛选的mTOR通路差异表达蛋白能够代表三组样本之间的差异。与正常对照相比,烫伤模型组中小肠组织PEBP1和EIF4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CSNK2A1、EIF3I、PPP2CA和MAP2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烫伤模型组相比,加味四君子汤干预组的EIF4G1和PEB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而CSNK2A1、EIF3I、PPP2CA和MAP2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结果与蛋白组学结果一致。结论1.严重烫伤兔回肠粘膜组织损伤明显、炎症反应重,并随着时间越长损伤明显,加味四君子汤能促进严重烧伤兔回肠粘膜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其治疗效果最佳浓度为1.0g/ml,作用时间为第7天。2.相较于传统的菌群分析法,高通量测序法更能够精准地反映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本研究发现各组样本中菌群组成无明显差异,但在纲、目、科和属的百分比上存在差异,说明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烧伤后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利用TMT标记联合LC-MS/MS技术筛选到mTOR通路上相关的蛋白共鉴定蛋白质数共894个,各组差异蛋白12个,从而寻求到加味四君子汤的作用靶点。
赵小琴[7](2019)在《不同专科病房院内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不同专科病房院内念珠菌血症的病原体分布、基础疾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优化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院内念珠菌血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其病原菌种类、临床特征,探讨预后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Log-Rank、COX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6个专科病房的念珠菌血症病例,男性142例(63.4%),女性82例(36.6%),中位年龄50(0.1-94.0)岁。224例院内念珠菌血症中,分布以血液内科(n=83,37.1%)、心脏外科(n=54,24.1%)、ICU(n=38,17.0%)、烧伤科(n=10,4.5%)最为常见。病原菌株依次分布为:热带念珠菌88例(39.3%)、白色念珠菌66例(29.5%)、近平滑念珠菌35例(15.6%)、光滑念珠菌7例(3.1%)、季也蒙念珠菌4例(1.8%)、无名念珠菌3例(1.3%)。不同专科病房菌群分布不同,血液内科以热带念珠菌(n=63,75.9%)为主,心脏外科以白色念珠菌(n=26,48.1%)、近平滑念珠菌(n=12例,22.2%)为主,ICU以白色念珠菌(n=18,47.4%)、近平滑念珠菌(n=6,15.8%)为主。大部分菌株对抗真菌药物敏感,仅热带念珠菌对三唑类耐药率高达23.8%。所有专科病房30天死亡率为42.0%,以ICU(55.3%)、心脏外科(42.6%)、烧伤科(40.0%)、血液内科(34.9%)最高。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血液内科中,PCT>3ng/ml(OR:1.854,95%CI:1.3882.476,P<0.001)、Alb<24.5g/L(OR:2.945,95%CI:1.1287.684,P=0.027)、出现意识障碍(OR:12.341,95%CI:2.22168.572,P=0.004)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治疗(OR:0.264,95%CI:0.1060.657,P=0.004)是其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在非血液内科的其他专科中,多脏器功能衰竭(OR:10.459,95%CI:3.27633.392,P<0.001)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治疗(OR:0.273,95%CI:0.1150.647,P=0.003)是其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院内念珠菌血症以血液内科、心脏外科、ICU最为常见,血液内科以热带念珠菌为主,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心脏外科、ICU以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为主,耐药情况不显着。在血液内科中,高降钙素原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出现意识障碍为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在非血液内科的其他专科中,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所有专科病房中,联合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治疗是院内念珠菌血症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廖勇[8](2018)在《毛孢子菌菌血症治疗策略与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耐药应对策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过去40余年,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逐年增加,毛孢子菌属已成为引起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侵袭性毛孢子菌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致死性、机会性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不能及时诊断,又缺乏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死亡率高居不下(53%-76%)。毛孢子菌菌血症(包括:导管相关菌血症)是最主要感染类型,占到侵袭性毛孢子菌病的58.8-74.7%;毛孢子菌属已成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真菌菌血症排名第二的常见病原酵母菌。2014年欧洲制定的《少见侵袭性酵母菌感染诊疗指南》是目前全球唯一涉及毛孢子菌病的诊疗指南(正文共15页,但涉及毛孢子菌病仅2页),但由于该病发病率较低,导致上述指南和建议仅是基于体外药敏实验、动物实验、病例报道或样本量较小的病例分析,而非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来源的数据支撑;因此,指南建议的循证医学等级较低,且对于疾病预后的评判以及其他相关重要问题并无针对性具体方案,特别是毛孢子菌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导管管理仍无针对性具体建议。此外,近年来毛孢子菌属对氟康唑敏感性有下降趋势。目前,针对毛孢子菌菌血症只有伏立康唑和氟康唑被推荐临床应用,一旦出现氟康唑耐药而伏立康唑又不能获取(经济不发达地区),必然会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因此,由于现存上述多种相关临床问题,目前制定综合、有效的毛孢子菌菌血症治疗方案仍较困难。研究目的由于发病率较低,自1975年首次报道至今,毛孢子菌菌血症仍无大样本、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和临床对照研究。通过对本院电子病历系统及PubMed数据库40年时间段病例的整理,初步揭示其全球流行病学趋势,并对预后因素和临床治疗策略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指导临床预后的评判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其次,通过对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生物膜状态和游离状态的体外联合药敏实验,为导管相关菌血症封管治疗中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最后,通过体外、体内诱导实验和临床病例分析的方法,探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于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的影响。基于上述临床与基础研究结果,为临床一线医生制定更全面的毛孢子菌菌血症治疗方案提供建议和依据。研究方法和结果第一部分毛孢子菌菌血症预后因素分析与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基于本院电子病历数据系统及对PubMed数据库(1975年至2014年)纳入185例毛孢子菌菌血症患者,收集重要临床信息并分类统计,并对预后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案与患者终末结局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全球报道病例的数量逐年增加;病例前30年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欧洲,后10年主要在亚洲和南美洲。患者平均年龄47岁,但后10年成年人比例有所下降,新生儿、儿童及老年人的比例上升;受累人群始终以男性为主。血液系统疾病是最常见基础病,其中急性白血病占比最高;但后10年急性白血病的比例下降,例如糖尿病、早产及实体肿瘤等其他基础病患者的比例上升。多数患者发病前或发病时,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抗生素使用或预防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病史。59.46%的患者伴有单个深部组织器官或播散性感染,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肺脏、皮肤、肝脏、肾脏和脾脏。形态学方法结合生化试验(45.41%)是最常用的临床鉴定方法,后10年更多使用分子学鉴定方法。阿萨希毛孢子菌是最常见的毛孢子菌临床分离株(75%)。109例患者出现了负面结局(死亡/病情加重),76例患者则是正面结局(治愈/病情改善);后10年患者预后较前30年改善不明显。单因素分析时,使用抗细菌药物、预防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伴有细菌菌血症以及未进行菌种鉴定与临床负面结局相关;此外,单纯真菌血症(不伴有侵袭性组织/器官感染)、感染后拔除中心静脉置管以及外周血粒细胞水平恢复正常与临床正面结局相关。前30年,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最常用的抗真菌治疗方案;而后10年,唑类抗真菌药成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尽管唑类抗真菌药广泛应用,但患者的整体预后改善不明显。对抗真菌治疗方案的分析发现:使用伏立康唑或唑类抗真菌药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与患者正面结局相关;然而,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与患者负面结局相关。不同治疗方案组间两两比较发现: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唑类抗真菌药联合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的临床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抗真菌治疗方案之间临床结局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生物膜/游离状态)体外联合药敏研究参照CLSI制订的病原酵母菌标准化方案M27-A3,结合棋盘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6株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分离株的游离状态,进行三种常用抗真菌药(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的体外联合药敏实验;基于96孔板构建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并结合棋盘法进行生物膜体外联合药敏实验。游离状态时,两性霉素B联合卡泊芬净显示出最高比例的协同效应(81.25%)。生物膜状态时,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显示出最高比例的协同效应(87.5%);伏立康唑SMIC90从?1,024μg/mL下降至64μg/mL,两性霉素B SMIC90从1024μg/mL下降至32μg/mL。第三部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的影响阿萨希毛孢子菌标准株CBS2479分别进行氟康唑梯度浓度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固定浓度、氟康唑梯度浓度以及环孢素A固定浓度诱导,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诱导阶段每代及诱导终点检测诱导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经过诱导培养,氟康唑梯度浓度联合环孢素A固定浓度诱导获得的耐药株,氟康唑MIC值上升了8-16倍,伊曲康唑MIC值上升了4-8倍,伏立康唑MIC值上升了2倍;氟康唑梯度浓度诱导获得的耐药株,氟康唑MIC值上升了32倍,伊曲康唑MIC值上升了8-16倍,伏立康唑MIC值上升了2-4倍。耐药株在无药培养基中进行连续传代后发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联合组耐药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MIC值恢复或接近初始状态;而氟康唑单药组耐药株的耐药表型稳定。使用环磷酰胺对实验小鼠进行定期免疫抑制,制备标准株CBS2479菌悬液进行鼠尾静脉接种,从而构建氟康唑干预下的阿萨希毛孢子菌持续感染模型。分组进行腹腔内药物注射:氟康唑联合环孢素A、氟康唑、环孢素A和空白对照;记录小鼠生存情况,取心脏、肺脏、肝脏及肾脏进行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测(HE及亮绿染色)并对分离菌株检测氟康唑敏感性。经过氟康唑体内干预,氟康唑单药组中90%分离株的氟康唑MIC值出现不同程度升高(2-4倍),而氟康唑联合环孢素A中仅有60%分离株的氟康唑MIC值上升2倍。对体内诱导获得的MIC值升高菌株进行免疫抑制小鼠接种并检测氟康唑敏感性。氟康唑联合环孢素A组菌株体内传代后最终氟康唑MIC值基本恢复初始状态,而氟康唑单药组菌株基本稳定。病例来源同第一部分,对明确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且接受骨髓移植后出现毛孢子菌菌血症的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获得19例患者,14例未接受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患者全部死亡。接受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抗真菌长周期治疗的5例患者中,4例患者的抗排异治疗方案中使用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3例使用环孢素A、1例使用他克莫司),上述4例患者都最终痊愈;而使用环磷酰胺联合氟达拉滨作为抗排异治疗方案的患者死亡。研究结论第一部分病例一患者持续接受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且同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导致继发毛孢子菌菌血症。由于接受卡泊芬净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药物,而伏立康唑应用不及时;且对于导管管理未给予针对性措施,最终预后不良。这提示目前毛孢子菌菌血症的临床治疗仍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患者预后的评估、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导管管理的具体措施仍有待解决。病例二患者由于存在的特殊遗传背景,14年间病情不断反复、不规范服用唑类药物,菌株出现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唑类药物治疗的毛孢子菌病患者,需要制定更为全面、科学的治疗策略,从而避免或减少诱导耐药的发生。自1975年首次报道以来,全球毛孢子菌菌血症病例的数量逐年增加;报道从北美洲和欧洲逐渐扩展至亚洲和南美洲,累及人群从成年人扩展至新生儿、儿童和老年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仍是最常见基础病,但其他更多类型的基础病占比上升;低中性粒细胞血症、中心静脉置管、抗生素使用、化疗以及预防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患者发生毛孢子菌菌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近年来患者的基础状态更为复杂,对临床诊疗工作提出更多挑战。尽管在近年来唑类抗真菌药广泛应用,但患者的整体预后改善不明显。使用抗生素、预防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未拔除、伴有细菌菌血症或侵袭性组织/器官感染,以及未进行菌种鉴定时,毛孢子菌菌血症患者预后不良。伏立康唑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如果临床无法获取伏立康唑,可考虑使用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的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稳定后氟康唑单药治疗。如果伴有持续低中性粒细胞血症,建议调整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配合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水平的恢复。此外,对于导管相关毛孢子菌菌血症,建议在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拔除中心静脉置管,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临床研究发现,毛孢子菌菌血症患者较大比例为导管相关菌血症,该类感染属于生物膜相关感染;前一部分的研究结果也证实拔除导管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如果患者现有导管无法拔除时,需要考虑进行封管治疗。本部分的研究证实,所有抗真菌药单药对毛孢子菌生物膜的抑制活性都不强(单药SMIC高于既往封管液推荐浓度),所以不推荐单独作为封管液用于阿萨希毛孢子菌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封管治疗;而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的协同效应最好,联合后两种药物的SMIC均出现显着降低(达到封管液推荐药物浓度)。因此,该组合是导管相关阿萨希毛孢子菌菌血症封管液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留置导管或拔除导管风险较大的重症患者(例如我院的病例一)。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性研究发现,氟康唑是唑类药物中最常用的治疗选择;本部分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证实,钙调磷酸酶在阿萨希毛孢子菌对氟康唑的获得性耐药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应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部分阻断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且即使出现耐药,该表型在脱离药物应激压力后可出现转复。同时,临床相关系列病例分析发现,对于特定人群具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临床直接应用需求。因此,建议对于骨髓移植后同时需要接受抗排异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作为抗排异方案配合氟康唑使用;而对于其他需要长期接受氟康唑治疗的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例如本院的病例二),还需要进一步筛选出病原真菌特异性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进行临床应用,从而减少氟康唑长期应用出现临床耐药。全文总结作为一名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从临床问题出发,以解决临床现实问题为目的。基于对本院病例一诊疗工作的深入分析,针对现有指南存在的不足(2014年欧洲版《少见侵袭性酵母菌感染诊疗指南》是目前全球唯一涉及毛孢子菌病的诊疗指南;正文共15页,但涉及毛孢子菌病仅2页,且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具体化建议较少);选择毛孢子菌菌血症有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同时,针对病例二长周期治疗后菌株出现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的现象(全球首例14年追踪随访患者),以及全球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临床耐药的趋势,进行体外诱导实验、动物体内诱导实验以及临床系列病例分析,探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在阻断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获得性耐药中的临床价值。基于全球40年时间段报道185例毛孢子菌菌血症的病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自1975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虽然少见,但全球报道病例的数量逐渐增加,疾病发生的地区和人群更为广泛。血液系统疾病是最常见基础病,但其他更多类型基础病的比重在逐渐增加;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抗细菌药物使用或预防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病史,且近年来患者病情更为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伴有单个深部组织器官或播散性感染,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肺脏、皮肤、肝脏、肾脏和脾脏。尽管近年来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被更为广泛应用,但患者临床预后未见明显改善;说明指南仅推荐抗真菌药的治疗方案并不能解决患者的综合临床问题,因此,急需制定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临床预后。基于本课题的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对全面的临床预后评估:如果具有使用抗细菌药物、预防性/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伴有细菌菌血症或中心静脉置管未拔除、以及菌株菌种未进行鉴定的情况,患者临床预后多数不佳;如果患者仅是单纯真菌血症(未伴有其他侵袭性组织或器官感染)则临床预后更好(现有指南未论述)。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来源的首个毛孢子菌菌血症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感染病学会期刊,并对于毛孢子菌菌血症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提出具体化的建议:1、首选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毛孢子菌菌血症的抗真菌治疗;如果临床无法获取伏立康唑,可考虑使用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的治疗方案(现有指南未论述),病情控制后再使用氟康唑单药治疗。2、伴有低中性粒细胞血症的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调整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配合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水平的恢复,从而改善临床预后(现有指南未论述)。3、导管相关毛孢子菌菌血症的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如果病情不允许,建议考虑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的组合进行封管治疗(现有指南未论述)。对于骨髓移植后需要接受抗排异治疗的感染患者,建议选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作为抗排异治疗方案配合氟康唑使用;而对于其他需要长期接受氟康唑治疗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筛选出病原真菌特异性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进行临床应用;该联合方案可能是减少临床长期用药导致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的临床策略,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
王兆飞[9](2018)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皮角质细胞的机制及治疗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作为一类机会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定植于皮肤或黏膜表面,然而一旦有创伤形成,细菌便可入侵多种类型的表皮细胞,造成胞内的持续性感染。而且由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耐药菌株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防控感染的难度。关于耐药细菌胞内感染的治疗,目前仍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科学问题。因此,深入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角质细胞及胞内的存活机制,寻求高效对抗细菌胞内感染的新型抗菌策略,对防控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感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角质细胞的侵染和存活能力,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角质细胞的互作模型。研究发现,人源和牛源的MRSA菌株对角质细胞均具有显着的黏附及侵袭能力。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细菌胞内存活实验发现,MRSA菌株能够侵袭并存活于角质细胞,感染后24h存活率超过60%。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胞内感染的MRSA菌株能够刺激角质细胞表达高水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及抗菌肽,结果表明,存活于角质细胞内的MRSA菌株在刺激角质细胞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的同时又能抵御这些细胞因子对细菌的清除。为了阐明MRSA的胞内存活机制,基于iTRAQ比较蛋白组学技术,通过对MRSA菌株侵入角质细胞前后的全蛋白组比较分析,发现197个蛋白表达呈显着差异。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蛋白质功能注释、GO、KEGG以及STRIN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及对真核细胞侵染过程等。经iTRAQ数据分析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糖激酶(RbsK)在细菌侵入角质细胞后,表达水平上调30倍,为所有获取的差异蛋白上调倍数最高。此外,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bsK蛋白参与的细菌戊糖代谢及细胞壁壁磷壁酸(WTA)合成的通路均呈显着富集。表明RbsK蛋白可能有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感染。为进一步探究RbsK在MRSA胞内感染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rbsK及相关基因的敲除突变菌株。研究发现,缺失rbsK基因能够导致MRSA菌株在以戊糖(D-核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力的显着下降,同时细菌在角质细胞内存活能力显着降低,表明RbsK可能介导细菌对角质细胞内戊糖的代谢,为细菌胞内的代谢和增殖提供所需的能量,从而有助于细菌在细胞内持续的存活。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RbsK蛋白能够催化核糖生成核糖-5-P,而核糖-5-P通过细菌的蛋白酶TarI(3-磷酸甘油胞苷酰基转移酶)和TarJ(磷酸脱氢酶)介导的酶促反应生成WTA的关键元件——核糖醇。而敲除rbsK、tarI和tarJ基因均能够导致细菌对角质细胞黏附能力的显着下降,表明WTA核糖醇可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识别及黏附角质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索对抗MRSA胞内感染的新策略,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及其编码的裂解酶(lysin)进行胞内杀菌研究。噬菌体是一类能够感染并裂解细菌的病毒,但噬菌体不易进入真核细胞,不能裂解胞内感染的细菌。为了将噬菌体引入细胞,清除胞内感染的MRSA,本研究筛选并获得一株低致病性的葡萄球菌SH-5作为运送载体,通过PLB策略(Phage-loaded bacteria,PLB)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SLPW导入细胞。研究发现,SLPW在体外能够高效感染并杀死MRSA菌株。而承载菌株SH-5能够在体外高效吸附SLPW,同时能以内化方式进入角质细胞。当PLB加入到MRSA感染的角质细胞后,胞内的MRSA数量显着下降,同时角质细胞的毒性和促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实验结果表明,PLB能有效清除角质细胞内感染的MRSA,并促使细胞状态逐渐恢复。噬菌体发挥裂菌功能依赖于其编码的裂解酶,裂解酶是噬菌体感染后期合成的一类细菌细胞壁水解酶,通常情况下,裂解酶比噬菌体具有更加高效和相对广谱的杀菌效果,为了探究裂解酶的胞内杀菌能力,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构建了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与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JDlys)嵌合的重组蛋白(CPP-JDlys)。CPP通常是一组富含阳离子的短肽,可以成功运送功能蛋白进入真核细胞内部。研究发现,CPP-JDlys能够在体外高效裂解多种葡萄球菌。胞内杀菌实验和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CPP-JDlys能够有效进入角质细胞,裂解细胞内的MRSA。CPP-JDlys的胞内杀菌能力显着强于溶葡萄球菌素和万古霉素。此外CPP-JDlys处理后细胞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促炎性细胞因子转录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数量均显着下降。表明CPP-JDlys在有效杀死角质细胞内MRSA的同时,能有效缓解MRSA诱导的细胞损伤及炎性反应。噬菌体及裂解酶均能有效的清除细胞内的MRSA菌株,二者能否有效治疗MRSA引起的动物感染?为了揭示这一问题,首先建立了MRSA感染小鼠的菌血症模型。以致死剂量的MRSA感染小鼠,经噬菌体治疗后菌血症小鼠的存活率达到80%;以非致死剂量的MRSA感染小鼠,噬菌体治疗后小鼠脏器中的细菌载量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着下降。结果表明噬菌体能有效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系统性感染。此外,嵌合裂解酶CPP-JDlys不但可以有效治疗小鼠的菌血症(治疗后存活率达到70%),而且能够缓解MRSA引起的小鼠皮肤损伤。研究发现,与未治疗组小鼠相比,CPP-JDlys治疗后小鼠脓肿组织内的细菌数下降超过104倍,脓肿面积明显减小,同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进一步,为了研究噬菌体及裂解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采用了噬菌体-抗生素和裂解酶-抗生素混合疗法对乳房炎奶牛进行乳房灌注治疗,研究发现二者均能有效降低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体细胞数以及血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表明噬菌体及裂解酶均能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同时改善乳汁品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确认MRSA菌株能够高效侵染并存活于角质细胞内。通过比较蛋白组学研究,证明了RbsK及WT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角质细胞的侵染及定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基于噬菌体及裂解酶强大的体外杀菌效果,设计并构建了PLB和CPP-JDlys,证明了二者能够有效的清除细胞内的MRSA菌株。同时,体内研究表明噬菌体和裂解酶能够有效治疗MRSA引起的小鼠局部及系统性感染,并能对MRSA引起的奶牛乳房炎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以上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MRSA菌株的胞内存活机制,同时为MRSA胞内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虞亦鸣[10](2016)在《医院内MR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毒力、耐药基因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医院内MRSA感染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探讨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提出有效减少医院MRSA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3年、2014年的MRSA、MSSA感染进行监测。以监测收集到的所有院内MRSA患者为病例组,以院内MSSA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研究。查阅病案收集病例和对照既往暴露资料,考虑的暴露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结构性肺病、肝肾功能不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种类、个数)、使用抗生素(暴露时间、暴露个数)等。运用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样本量:本研究共入组MRSA组的患者118例,MSSA组116例。2、菌株分布特点:MRSA菌株以神经内科、脑外科分离株最多,两科共占32.21%;MSSA菌株以骨科分离到最多,占25.86%。标本类型中,MRSA主要为痰液分离株,而MSSA主要为创面分泌物分离株。3、本研究显示,MRSA组的住院时间显着长于MSSA组。4、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疾病数量、侵入性操作(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术后引流)的暴露及侵入性操作数量、细菌分离前住院时间、抗生素暴露时间、抗生素暴露个数在MRSA组和MSSA组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仅侵入性操作个数、抗感染药物暴露≥2种、抗感染药物暴露时间≥7天这3个因素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个数、抗感染药物暴露≥2种、抗感染药物暴露时间≥7天是MRSA相对于MSSA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避免非必要性的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是预防MRSA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毒力与耐药编码基因研究目的分析院内MRSA及MSSA血液分离菌株临床及菌株分子生物学特征,了解MRSA的毒力和耐药机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自血液分离的19株MRSA和13株MSSA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对32株金葡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32株菌株中检测55种毒力基因(黏附毒素sas X、fnb A、clf A、clf B、ica A、cna、efb、isd A、isd B、isd C;细胞毒素hla、hlb、hld、hlg、hlg-2、pvl、luk E、luk M、psm-mec;侵袭性酶ssp、sak、nuc、hys A、lip;超抗原sea、seb、sec、sed、see、seg、seh、sei、sej、sek、sel、sem、sen、seo、sep、seq、eta、tst;外毒素set1、set2、set3、set4、set5、set6、set7、set8、set9、set10、set11;荚膜抗原cap5、cap8)和7种耐药基因(mec A、aac(6’)/aph(2”)、aph(3’)-Ⅲ、erm A、erm B、erm C、tet M)。随机选取上述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用Chromas软件直接做BLAST Search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1、临床特征:感染MRSA的患者平均年龄为(78.5±7.6)岁,高于MSSA患者(67.6±15.3)岁(P<0.05)。两组细菌检出时间分别为入院后(9.84±4.11)天和(6.93±3.26)天(P<0.05),MRSA组检出时间晚于MSSA组。2、药敏试验:32株金葡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MRSA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为:苯唑西林(100.0%)、青霉素(100.0%)、氨苄西林(100.0%)、头孢唑林(100.0%)>环丙沙星(94.7%)>红霉素(84.2%)>克林霉素(73.7%)>四环素(52.6%)、庆大霉素(52.6%)>利福平(26.3%)>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21.1%)>万古霉素(0.0%)。3、毒力基因检出情况:本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黏附毒素、细胞毒素、侵袭性酶、超抗原、外毒素、荚膜抗原六大类毒力基因均有检出,其中毒力基因cna、luk E、psm-mec、ssp、nuc、lip、seg、sem、sen、set6、set11在MRSA组和MSSA组的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55种毒力基因中有12种未检出,分别为hlg、luk M、sak、eta、seb、sec、sed、sej、sel、set2、set4、set5。MRSA组的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个数多于MSSA组的菌株(P<0.05)。4、耐药基因检出情况:mec A、aac(6’)/aph(2”)、aph(3’)-Ⅲ、tet M这4个耐药基因的表达在MRSA组与MSSA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erm A、erm B在两组中均未检出。5、样本聚类分析中可见两组菌株中均存在克隆现象,提示院内感染。结论MRSA菌与MSSA菌黏附素基因检出率高提示菌株的定植特性。MRSA组毒力基因的检出个数高于MSSA组,提示MRSA具有更强的宿主组织损伤特性。在临床处置中要特别注意院内感染的控制手段以降低感染风险。
二、烧伤侵袭性感染的抗生素起始治疗策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伤侵袭性感染的抗生素起始治疗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一 |
Abstract 1 |
中文摘要二 |
Abstract 2 |
课题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与药物敏感性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
(一) 主要仪器设备 |
(二) 主要试剂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一) 菌株来源 |
(二) 测序和分型分析 |
(三) MALDI-TOF MS鉴定分析 |
(四)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结果 |
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分布 |
(一) 总述 |
(二)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布 |
二、评价不同鉴定方法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 |
(一) 分子鉴定方法 |
(二) MALDI-TOF MS的鉴定 |
(三) 分子分型 |
三、毛孢子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
(一) 微量肉汤稀释法 |
(二) 试验性临床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
(三) 评估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 |
四、罕见菌种Trichosporon dohaense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
(一) 病例调查 |
(二) 菌株鉴定 |
(三)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
(四) 文献综述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毛孢子菌致病力的分布特征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
(一) 主要仪器设备 |
(二) 主要试剂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一) 试验菌株 |
(二) 毛孢子菌的胞外酶 |
(三) 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
(四) 数据和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
(一) 总体分布 |
(二) 阿萨希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
二、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
(一)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分布 |
(二) 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分布 |
(三) 生物膜的生长曲线 |
(四)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阿萨希毛孢子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
(一) 主要仪器设备 |
(二) 主要试剂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一) 试验菌株 |
(二) 生长曲线 |
(三) 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分析 |
(四) 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
(五) 外排泵活性的检测 |
(六) 转录组测序分析 |
结果 |
一、生长曲线 |
二、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结果 |
三、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
四、外排泵的活性分析 |
五、转录组测序分析 |
(一)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
(二) 表达差异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课题二、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仪器及试剂材料 |
(一) 主要仪器设备 |
(二) 主要试剂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一) 试验菌株 |
(二) GCN5突变体的构建 |
(三) 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的检测 |
(四) (联合)药敏试验 |
(五) 连续稀释生长试验 |
(六) 时间-杀菌动力试验 |
(七) Western blot分析 |
(八) RNA提取、RT-PCR和转录组测序分析 |
(九) THP-1吞噬试验 |
结果 |
一、生长曲线 |
二、GCN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
三、敲除GCN5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
四、敲除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的组蛋白乙酰化 |
五、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 |
六、氟康唑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
七、米卡芬净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
八、缺失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中的生存能力 |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毛孢子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念珠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复春散①号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经济利益申明) |
综述 金葡菌感染特点及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新旧病区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致谢 |
附录三 综述 烧伤患者耐药性感染的管理 |
参考文献 |
(4)全球602例毛孢子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2.1 检索策略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毛孢子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3.1.1 近69年全球毛孢子菌病发病趋势演变 |
3.1.2 近69年毛孢子菌病的全球地区分布特点 |
3.1.3 基本人口学资料 |
3.1.4 讨论 |
3.2 毛孢子菌病的临床特征 |
3.2.1 毛孢子菌病的诱发因素 |
3.2.2 基础疾病的类型 |
3.2.3 感染类型 |
3.2.4 感染累及的部位 |
3.2.5 标本来源 |
3.2.6 近69年毛孢子菌感染的菌株及菌种数量演化 |
3.2.7 毛孢子菌病的菌种鉴定方法 |
3.2.8 讨论 |
3.3 毛孢子菌病的治疗与转归 |
3.3.1 体外药敏试验 |
3.3.2 治疗药物的选择 |
3.3.3 不同用药方案对毛孢子菌病的治疗有效率 |
3.3.4 毛孢子菌病的预后及转归 |
3.3.5 讨论 |
第四章 不足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基金课题情况 |
致谢 |
(5)烧伤患者医院内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毒力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烧伤患者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资料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 |
2.1 患者性别及年龄段构成情况 |
2.2 患者伤情特征 |
2.3 患者细菌首次检出前的相关信息 |
2.4 患者细菌首次检出前的侵入性操作措施 |
2.5 患者细菌首次检出前的烧伤创面治疗措施 |
2.6 患者细菌首次检出前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
2.7 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2.8 MRSA菌株耐药性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烧伤患者感染MRSA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毒力基因检测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 |
2.1 基因组DNA及内参基因检出状况 |
2.2 sea基因检出状况 |
2.3 hla基因检出状况 |
2.4 pvl基因检出状况 |
2.5 eta、tsst-1 基因检出状况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mTOR通路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调理作用及相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概述 |
2.16 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中的应用 |
3.中医药加味四君子汤研究的意义 |
4.蛋白组学技术应用的意义 |
5.mTOR信号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6.本研究的简要方案 |
7.加味四君子对严重烫伤后肠道功能的预期研究结果及意义 |
第一章 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兔回肠粘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兔烫伤模型的制备 |
2.2 加味四君子汤制备 |
2.3 实验分组 |
2.4 烫伤皮肤组织标本HE染色 |
2.5 回肠粘膜组织标本HE染色 |
2.6 测定回肠粘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
2.6.1 回肠粘膜样本制备 |
2.6.2 酶联免疫(ELISA)检测回肠粘膜组织中TNF-α的水平 |
2.7 测定回肠粘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 |
2.8 测定回肠粘膜组织中白介素1β (IL-1β)的水平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兔烫伤模型建立 |
3.2 各组兔回肠粘膜组织病理情况变化 |
3.3 加味四君子汤对回肠粘膜组织TNF-α水平的影响 |
3.4 加味四君子汤对回肠粘膜组织IL-1β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兔肠道16Sr DNA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兔烫伤模型的制备 |
2.2 实验分组 |
2.3 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
2.4 PCR扩增 |
2.5 文库构建 |
2.6 高通量测序 |
2.7 疑问序列的剔除及序列数统计 |
2.8 聚类分析和物种注释 |
2.9 Alpha多样性分析 |
2.10 Beta多样性分析 |
2.11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测序信息 |
3.2 菌群结构比较 |
3.3 Alpha多样性分析 |
3.4 Beta多样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兔小肠黏膜蛋白组学的分析及其对mTOR通路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兔烫伤模型的制备 |
2.2 实验分组 |
2.3 各组小肠黏膜组织蛋白组学分析 |
2.4 EIF3I、CSNK2A1、PEBP1、EIF4G1、MAP2K1和PPP2CAm RNA表达检测 |
2.5 EIF3I、CSNK2A1、PEBP1、EIF4G1、MAP2K1和PPP2CA蛋白表达检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蛋白质鉴定及定量结果 |
3.2 小肠黏膜组织中烫伤模型m TOR通路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3.3 小肠黏膜组织中加味四君子汤干预m TOR通路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3.4 各组小肠黏膜组织m TOR通路差异表达蛋白聚类分析 |
3.5 各组小肠黏膜组织m TOR通路差异基因通路 |
3.6 各组小肠黏膜组织m TOR通路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
3.7 各组小肠黏膜组织m TOR通路差异基因蛋白验证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7)不同专科病房院内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毛孢子菌菌血症治疗策略与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耐药应对策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毛孢子菌菌血症预后因素分析与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生物膜/游离状态)体外联合药敏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一)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的影响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与学术工作情况说明 |
一、发表论文 |
二、出版专着 |
三、主持基金及人才项目 |
四、获得学术任职 致谢 |
(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皮角质细胞的机制及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1.1 毒力因子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和感染 |
1.2 “超级细菌”——MRSA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真核细胞内的感染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吞噬细胞内的感染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非专职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 |
3 噬菌体及噬菌体疗法 |
3.1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征 |
3.2 噬菌体疗法 |
4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及其应用 |
4.1 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酶的主要性质和特征 |
4.2 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酶的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角质细胞的相互作用 |
1 材料与试剂 |
1.1 主要试剂、仪器和耗材 |
1.2 菌株和细胞系 |
1.3 保存及培养条件 |
2 试验方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角质细胞的黏附试验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角质细胞的侵袭试验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角质细胞内的存活实验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全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
2.5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存活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角质细胞的毒性实验 |
2.7 细胞因子测定 |
3 结果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角质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存活能力 |
3.3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活 |
3.4 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毒性 |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 |
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iTRAQ技术的胞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蛋白质组分析 |
1 材料和试剂 |
1.1 菌株 |
1.2 保存及培养条件 |
1.3 主要试剂、仪器和耗材 |
2 试验方法 |
2.1 iTRAQ样本制备 |
2.2 质谱分析 |
2.3 差异蛋白数据采集 |
2.4 差异蛋白的定量分析 |
2.5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胞内菌和胞外菌总蛋白的SDS-PAGE电泳 |
3.2 蛋白样本的肽段SCX分级 |
3.3 蛋白质鉴定结果 |
3.4 差异蛋白显着性分析 |
3.5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 |
4.2 差异表达蛋白的Pathway富集分析 |
4.3 差异表达蛋白的互作分析 |
第四章 核糖激酶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定植及感染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质粒与引物 |
1.2 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 |
2.2 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2.3 缺失株的qRT-PCR鉴定 |
2.4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5 基因缺失株特性分析 |
3 结果 |
3.1 rbsK、tarI和 tarJ在 MRSA胞内感染后的表达差异鉴定 |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ΔrbsK、ΔtarI和 ΔtarJ基因缺失株构建与鉴定 |
3.3 MRSA缺失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3.4 qRT-PCR分析MRSA野生株和缺失株相关基因的表达 |
3.5 MRSA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长曲线 |
3.6 MRSA野生株和缺失株对角质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的差异 |
3.7 MRSA野生株和缺失株在角质细胞内的存活能力的比较 |
3.8 MRSA野生株和缺失株诱导小鼠皮肤脓肿的差异分析 |
3.9 角质细胞及小鼠脓肿局部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
4 讨论 |
第五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胞内杀菌研究 |
1 材料和试剂 |
1.1 菌株、细胞与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纯化 |
2.2 噬菌体裂菌谱的测定 |
2.3 噬菌体承载菌株的筛选 |
2.4胞内杀菌实验 |
2.5 细胞毒性试验 |
2.6 细胞因子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噬菌体SLPW的体外裂菌谱的测定, |
3.2 噬菌体承载菌株的筛选 |
3.3 PLB介导胞内MRSA菌株的清除 |
3.4 PLB抑制MRSA菌株引起的细胞毒性 |
3.5 PLB抑制MRSA菌株引起的细胞促炎性因子的释放 |
4 讨论 |
第六章 穿膜肽嵌合裂解酶对抗MRSA菌株的胞内感染 |
1 材料和试剂 |
1.1 菌株、细胞系、载体和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裂解酶的表达与纯化 |
2.2 重组裂解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2.3重组裂解酶的胞内杀菌实验 |
2.4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重组裂解酶的胞内杀菌 |
2.5 重组裂解酶的细胞毒性测定 |
2.6 重组裂解酶的细胞因子测定 |
2.7重组裂解酶的细胞凋亡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JD007 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纯化 |
3.2 CPP-JDlys重组裂解酶的构建及体外杀菌效果的评价 |
3.3 CPP-JDlys胞内定位 |
3.4 CPP-JDlys的胞内杀菌效力 |
3.5 CPP-JDlys改善MRSA菌株引起的细胞毒性 |
3.6 CPP-JDlys抑制MRSA菌株引起的细胞促炎性因子释放 |
3.7 CPP-JDlys缓解MRSA菌株引起的细胞凋亡 |
4 讨论 |
第七章 噬菌体及裂解酶的体内治疗研究 |
1 材料和试剂 |
1.1 菌株、培养基和实验动物 |
1.2 噬菌体和裂解酶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小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2.2 小鼠腹腔感染的治疗实验 |
2.3 小鼠皮肤脓肿感染的裂解酶治疗实验 |
2.4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
2.5 奶牛乳房炎治疗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MRSA菌株感染小鼠LD50的测定 |
3.2 噬菌体治疗小鼠的菌血症 |
3.3 裂解酶治疗小鼠的菌血症 |
3.4 裂解酶治疗小鼠皮肤脓肿 |
3.5 噬菌体或裂解酶联合抗生素控制奶牛乳房炎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SCI论文 |
致谢 |
(10)医院内MR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毒力、耐药基因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
医院内MRSA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1 |
资料及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结论 第二部分 |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毒力与耐药编码基因研究 1 |
材料及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
MRSA感染和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和毒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
四、烧伤侵袭性感染的抗生素起始治疗策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D]. 于淑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复春散①号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D]. 毛旭东.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新旧病区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周萍.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全球602例毛孢子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D]. 陈琴.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烧伤患者医院内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毒力基因的检测[D]. 史旭锋.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基于mTOR通路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调理作用及相关机制[D]. 罗锦花. 南昌大学, 2019(08)
- [7]不同专科病房院内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D]. 赵小琴.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毛孢子菌菌血症治疗策略与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耐药应对策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 廖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皮角质细胞的机制及治疗策略[D]. 王兆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医院内MR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毒力、耐药基因检测[D]. 虞亦鸣. 苏州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