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1)在《大众化进程中肯尼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陈元元[2](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查玉喜[3](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沈竹轩[4](2021)在《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文中指出2000至20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极为特殊历史时期,这期间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变。在规模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国家也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逐步构建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系统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随着质量意识升温,学术界也同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公共政策的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制订、调整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政策文件内容分析、纵向比较分析、历史演进的社会学分析等视角和方法对新世纪20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研究的逻辑与特征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全面总结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中国经验,系统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实施效能,助力新时代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基于政策内容、宏观社会背景、中观政策目标、政策实施效能等维度,本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梳理,发现政策的演进轨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扩张化阶段(2000-2006年)、积淀—协同化阶段(2007-2014年)、赋能—卓越化阶段(2015年至今)。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遵循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四重逻辑演进的。从政治逻辑看,国家战略变化制约着质量政策的方向;从经济逻辑看,经济发展需要影响着质量政策的选择;从文化逻辑看,社会价值取向变化左右着质量的标准;从教育逻辑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和规律引导着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变化。2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呈现出如下总体体征:一是在政策目标上,质量标准的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二是在政策样态上,在扩张与沉淀中不断完善;三是在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如下了四个问题:一是质量政策缺乏对真实质量的关注;二是政策制定的大众能见度低;三是政策性资源向重点高校过度倾斜;四是现行政策的质量标准没有及时回应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如下四点建议:一是关注真实质量,提升整体水平;二是完善制定流程,推动立法保障;三是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真正协同;四是针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特征,重构质量标准。
张爱婷[5](2021)在《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于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再次受到关注。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由此,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本研究将视角锁定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这一背景下,针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有益经验,提出普及化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厘清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模式。其次,运用历史分析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再次,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我国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对美国在普及化阶段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的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思路及方法、创新点、核心概念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章深入分析了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内涵、特征与形态,并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标准、内涵做出阐释。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结合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征,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生源、教师教学、课程专业设置、学业评价等当中并未充分体现出普及化中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当中也并未完全地体现出普及化中的社会化。因此,在第四章,借鉴世界最先步入普及化的国家—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进一步在第五章中,为我国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建设性思路。本研究分别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切入点,将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分为输入、过程与输出环节。在输入环节中,应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学生来源模式,以及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环节中,高校的课程、专业设置应灵活化、综合化,教学活动与方式多样化。输出环节中,学业评价的标准应多元化,并且高校应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使更多的群体在进入高校学习的同时保障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国家和政府应做到将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法规健全,并在评估过程中简政放权,突出高校的地位,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到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测中,体现普及化中社会化这一特征的同时由外到内对高等教育建立坚实的保障。
贾佳[6](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指明
吴瑞瑞[7](2020)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院校逐渐延伸至县域范围办学,这一趋势正是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搬迁主校区、设立新校区等形式,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拓展办学形式,强化了高等院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县域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校进驻辖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储备高素质人才。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等教育办学权利、高等教育经济地理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可以透析浙江省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动因。与国家层面上高校空间演进的历程相对一致,浙江省高校空间布局经历了中心城市布局、大城市布局和地方化聚合三个阶段。近年来,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快速。县域相关院校的发展情况表明,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办学层次多样,办学上仍然面临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设置相对单一等挑战。解决浙江省县域高等院校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县域高校办学权利,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县域高校空间布局,重新梳理并建立良好的校地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大有裨益。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治理需要优化。优化策略应该从校地关系建构、政府统筹和院校改革三个方面切入。在校地关系层面,县域高校需进一步厘清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增强校地互动。在政府统筹层面,省域范围内县域高等教育的管理应该围绕县域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强调为地方育人。在院校层面,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席理事会制度,提升协同发展成效。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创新的过程。浙江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办学权力结构、办学意识、与产业互动及校地互动等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需要在研究方向、方法及理论视角上继续探索。
刘坤[8](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郭健,顾岩峰[9](2020)在《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结构矛盾、肇因分析及策略选择》文中认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促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长期存在着区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发展、学科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非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非对称发展等结构性矛盾,严重阻碍了区域高等教育实现支撑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肇因,客观借鉴美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经验,提出了先试先行"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设计,坚持"营造高等教育资源理性竞争生态、超前‘对表’国家战略需求、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解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王艳[10](2020)在《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竞争态势,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始终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以浙江省为例,“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大湾区建设,对浙江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如何通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高教引进区域发展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具体包括明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路径与对策。首先,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梳理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并根据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明确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理想状态,及引领并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要素自由流动。基于此,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样本,从比较评价视角,分析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探究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剖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规模结构稍显落后,主要表征是省内高水平大学数量偏少,省内重点建设高校第二层次院校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仍需注重提升现有高校的综合实力,这些都是实现高教强省的关键。此外,浙江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长三角、省内重点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区域内互动交流机制尚需完善。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立足于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剖析深层问题,提出建设浙江省高教强省的可行性路径,“引进、新建、培育、调整、优化”五措并举,实施“重点发展、分类推进、科学布局、结构优化”四大战略,实现“前瞻性、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包括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加快引进优质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水平。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各要素灵活流动,是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此外,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从高校、学生、人才等要素的存量与增量视角,进一步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提出相关调整策略与依据。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4)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拟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轨迹 |
一、创新—扩张化阶段(2000-2006 年) |
(一)响应国家战略,加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二)明确目标导向,支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 |
(三)关注质量建设,聚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
二、积淀—协同化阶段(2007-2014 年) |
(一)质量提升,标准重构反思不足 |
(二)府学联动,中央地方协同推进 |
(三)重点补偿,消弭短板共同繁荣 |
三、赋能—卓越化阶段(2015 年至今) |
(一)赋能世界一流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 |
(二)助力打造质量中国,培养质量一流人才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逻辑 |
一、政治逻辑:国家战略内外引导质量变迁 |
(一)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响应国家战略的本能 |
(二)国家战略从外部引导高等教育质量政策 |
二、经济逻辑:经济发展影响质量政策选择 |
(一)经济水平制约质量政策的选择 |
(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诉求 |
三、文化逻辑:价值取向更迭改变质量导向 |
(一)价值取向更迭改变质量导向 |
(二)质量导向反作用于思想文化 |
四、教育逻辑:根据自身需要丰富质量内涵 |
(一)丰富质量内涵,解决发展矛盾 |
(二)促进更好发展,丰富质量内涵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总体特征 |
一、政策目标:质量标准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 |
二、政策样态:在扩张与沉淀中不断完善 |
三、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反思与前瞻 |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反思 |
(一)缺乏对真实质量的关注 |
(二)政策制定的大众“能见度”低 |
(三)资源向重点高校过度倾斜 |
(四)现行标准回应普及化不及时 |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前瞻 |
(一)关注真实质量,提升整体水平 |
(二)完善制定流程,推动立法保障 |
(三)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真正协同 |
(四)针对普及特征,重构质量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一览表 |
致谢 |
(5)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 |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 |
(三)高等教育质量 |
(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理论 |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概念的形成 |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内涵 |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形态 |
(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征 |
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
(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 |
(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 |
(三)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
第三章 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大众化前阶段 |
(二)大众化向普及化进展阶段 |
(三)初入普及化阶段 |
二、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输入环节的质量保障 |
(二)过程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输出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法律保障 |
(二)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政府评估 |
(三)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社会参与 |
第四章 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
一、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普及化前阶段 |
(二)普及化后阶段 |
二、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输入环节的质量保障 |
(二)过程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输出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联邦政府的间接保障 |
(二)州政府的直接保障 |
(三)社会团体的参与 |
第五章 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 |
一、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 |
(一)输入环节的质量保障建设 |
(二)过程环节的质量保障建设 |
(三)输出环节的质量保障建设 |
二、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
(一)保持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与完善性 |
(二)政府职能转变为幕后推动 |
(三)扶植各类社会质量保障机构 |
(四)增加多样化的评估标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县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 |
2.1 高等教育办学权力视角 |
2.1.1 政府举办高等教育责任的深化 |
2.1.2 高等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展示 |
2.1.3 第三部门高等教育功能的延伸 |
2.1.4 市场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体现 |
2.2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视角 |
2.2.1 高校区位影响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挥 |
2.2.2 高校布局影响区域合作、人地互动和产学结合 |
2.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视角 |
2.3.1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经济利益红利 |
2.3.2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发展红利 |
2.3.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优化红利 |
第三章 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历程 |
3.1 国家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
3.1.1 中心城市布局: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 |
3.1.2 大城市布局:1978至世纪之交 |
3.1.3 地方化聚合:世纪之交至今 |
3.2 浙江省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
3.2.1 校园空间转换、置换,创建高教园区 |
3.2.2 办学地点转至区县,创办独立学院 |
第四章 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的动力 |
4.1 外部环境因素 |
4.1.1 县域产业发展要求高校求变 |
4.1.2 地方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布局 |
4.1.3 高等教育普及需要发展空间 |
4.2 地方政府因素 |
4.2.1 借助高校增强人力资本储备 |
4.2.2 通过高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
4.2.3 借力高校提升地方治理水平 |
4.3 高校主体因素 |
4.3.1 提高现有办学资源利用效率 |
4.3.2 在服务地方中实现自身发展 |
第五章 浙江省县域高校办学现状分析 |
5.1 县域高校的分布状况 |
5.1.1 县域高校类型分布丰富多样 |
5.1.2 县域高校布点北多南少 |
5.2 县域高校的办学特征 |
5.2.1 办学层次丰富多样,各校布点不一 |
5.2.2 办学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域 |
5.2.3 依托母体高校师资,师资依附明显 |
5.2.4 专业力争错位设置,对接地方不足 |
第六章 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优化策略 |
6.1 校地关系层面 |
6.1.1 明确高校与当地政府的权责利 |
6.1.2 加强县域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 |
6.2 政府层面 |
6.2.1 统筹规划,立足全省进行合理布局 |
6.2.2 适度前瞻,促成育人用人良性互动 |
6.3 高等院校层面 |
6.3.1 建立社会化的联席理事会制度 |
6.3.2 构建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
6.3.3 打造心态稳、福利高的服务地方型教师队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办学权力结构日渐明朗,亟需高端架构专门化机制 |
7.1.2 特色办学意识已经萌发,亟需因地制宜打造优势学科 |
7.1.3 空间布局总体适应需求,仍需强化省域均衡统筹 |
7.1.4 校地、产教互动已见端倪,亟需夯实合作路径与载体 |
7.2 未来展望 |
7.2.1 研究方向展望 |
7.2.2 研究方法展望 |
7.2.3 研究理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
3.1.1 样本选取 |
3.1.2 资料收集 |
3.1.3 资料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4 信效度检验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结构矛盾、肇因分析及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协同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
(一)区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发展 |
(二)区域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非协同发展 |
(三)区域内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非对称发展 |
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协同发展结构性矛盾的肇因及经验借鉴 |
(一)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非理性竞争”是导致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 |
(二)高校“对表”区域发展战略滞后性是导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 |
(三)“高质量发展理念”没有得到普遍落实是导致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非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 |
四、协同发展: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
(一)先试先行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理念,形成可复制经验 |
(二)营造高等教育资源理性竞争生态,创新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
(三)超前“对表”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学科合理布局 |
(四)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形成“多维主体协同”的育人模式 |
五、结语 |
(10)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需加强结构调整 |
1.1.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
1.1.3 浙江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迫在眉睫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逻辑研究 |
1.3.2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高等教育结构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 |
2.1 高等教育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1 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理论 |
2.1.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 |
2.2 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 |
2.2.1 高等教育结构的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分析依据 |
2.2.2 高等教育结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3.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增长 |
3.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人才结构升级 |
3.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创新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现状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
4.1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的需求与意义 |
4.2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标准:内部协调性与外部适应性 |
4.3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构建 |
4.4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
4.4.1 基本原则 |
4.4.2 数据来源 |
4.4.3 指标含义与计算 |
4.4.4 以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合理性指数 |
4.5 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问题 |
4.5.1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2 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与人口规模不相称 |
4.5.3 高层次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4.5.4 高等教育资源省内空间布局不均 |
4.5.5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适应性水平有待提升 |
4.5.6 高等职业教育仍需持续发力 |
4.6 本章小结 |
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
5.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顶层设计原则 |
5.2 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重点 |
5.3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路径 |
5.3.1 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 |
5.3.2 加快引进优质高教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 |
5.3.3 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 |
5.3.4 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 |
5.3.5 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6 环境展望与政策建议 |
6.1 科学划分高等教育区域,形成动态疆界 |
6.2 分类评估区域高教水平,实施不同策略 |
6.3 推动区域高教均衡发展,调整存量增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调研座谈会记录 |
作者简介 |
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众化进程中肯尼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 王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4]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D]. 沈竹轩.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5]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张爱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6]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吴瑞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9]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结构矛盾、肇因分析及策略选择[J]. 郭健,顾岩峰.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6)
- [10]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王艳. 浙江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