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

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

一、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陈宁,汤质如,颜理伦,汪时东,李绍华[1](2021)在《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SWOT分析模型与基本医疗保险在市级统筹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提出优化参保人员、建立风险预警和责任分担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医保管理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管职能,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和加大市级统筹的培训与宣传力度等建议,全面优化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

王军,方盈,田艳君[2](2021)在《长三角“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金融体系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且人口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基于供需平衡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老龄化现状以及金融资源发展进行分析,探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促进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养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优化途径,并从政府、金融机构、养老医疗机构以及居民四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为构建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李宝[3](2021)在《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相继进行了数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基本医药卫生体制制度。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推进,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逐步改善,就医条件逐步提高。但在改革过程中医药卫生领域也不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制约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完善和发展。本文以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例,逐步分析在安徽省医改中出现的问题,并基于政府责任视角,从“提供者”“保障者”“引导者”“监管者”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安徽省医改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对策。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实际调查法等方法,归纳出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给出完善对策。全文分五章论述。第一章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第二章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阐述。第三章内容分三节展开,第一节系统分析了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历程,主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医改探索起步期、医改方向定位期、医改框架搭建期、医改政策细化期,逐步介绍了安徽省医改从起步探索到发展成熟的变迁过程。第二节对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状进行介绍,包括医改中政府卫生财政投入情况、目前安徽医改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医改现状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第三节对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医药卫生体系尚不健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尚不成熟;医药监管体系尚存漏洞。第四章分别从“提供者”“保障者”“引导者”“监管者”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责任落实不力情况进行分析:政府作为“提供者”医疗建设责任不足,主要包括基层医药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力、医联体和医共体政策推进缓慢;政府作为“保障者”守护责任不足,主要包括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上责任落实不够以及政府在医保基金使用中监管力度不够;政府作为“引导者”领航责任不足,主要包括多元化办医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社会办医未享受平等优惠政策;政府作为“监管者”监督责任不足,主要包括政府对社会办医监管角色错位、政府卫生财政落实不及时不到位、医疗卫生领域亟待纠风正气。安徽省医改中政府履责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下一步安徽医改完善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五章针对政府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履责不力情况提出完善对策:政府作为“提供者”,要健全多层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建设,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系统进行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就医模式;政府作为“保障者”,应完善制度保障公民生命健康,包括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公民的医药卫生负担,同时细化医保基金使用制度,使医疗保障系统更健全;政府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多元化办医和谐共赢,包括为社会办医提供公平可及的政策扶持,同时引导社会办医向专、精、优方向发展;政府作为“监管者”,要确保医药市场健康发展,包括要健全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引导社会办医规范化,同时强化政府财政投入使用效率的评价和监管,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确保医药领域清风肃纪健康发展。本研究将为安徽省下一阶段的医改推进提供一定参考。

肖书琴[4](2020)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县域医疗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县域各层级医疗机构由于利益的相对独立以及有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发展。县域医联体作为医联体建设四种模式之一,是推动深化医改的重要一步。县域内通过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合作,促使优质资源上下贯通,使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的优质服务,大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县域医共体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各地推行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也遇到不少阻力。本文认为,县域医共体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冲突是推行医共体建设的阻力因素。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半结构访谈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研法,对县域医共体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及诉求进行识别,描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表现,挖掘利益冲突的原因及影响,从而探讨解决利益冲突的协调策略,为湛江市徐闻县县域医共体的构建及运行提供方法借鉴。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化解利益冲突为目的,从提高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通过政策激励满足县级医院的诉求、加大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实力、构建牵头医院和成员医院利益共同体、医保部门积极参与改革等几方面提出化解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冲突的对策。

董晨雪[5](2020)在《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养老将健康理念引入养老领域,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生活需要,还关注其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等,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统筹协调养老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趋势,尽管与之相应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的问题。关注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公平的正义,是聚焦老年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在归纳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健康养老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况,并以江苏省太仓市、合肥市肥西县、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对其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城乡间、还是地区间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将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最后,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分别为: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以期能够对我国健康养老的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促进我国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余珊[6](2020)在《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文中指出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举措。扶贫项目通过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缓解贫困区与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在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的同时,消减疾病导致人口贫困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而实现贫困户脱贫的战略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效果决定着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决定着全民健康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因病致贫返贫户大规模脱贫,但部分贫困户依旧没有摆脱因病致贫的健康风险,部分地区的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在基层政府逐年加大对健康扶贫工程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贫困户所能得到的就医保障、医疗服务等收益在相对减少,健康扶贫的短期成效及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健康扶贫陷入“内卷化”困境。基层健康扶贫缘何内卷化,进而影响到健康扶贫绩效没有显着提升,背后存在着基层政府卫生治理能力缺陷的微观逻辑。从卫生治理能力视角剖析健康扶贫背景下贫困户“看不起病”、“不方便看病”的就诊困境,是2020年完成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战略目标所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金寨县健康扶贫现状的案例分析,在综合文献资料和案例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健康扶贫工程的卫生治理能力框架。为了实现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的政策目标,基层政府的卫生财政能力、服务供给能力、利益协调能力以及卫生政策能力是确保针对贫困人口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兜底功能的持续有效、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对症下药、基本医疗机构网络的上下联动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求质保量的关键因素。破解健康扶贫内卷化的关键路径在于从卫生财政能力、服务供给能力、利益协调能力、卫生政策能力四个层面提升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进而保障综合医保体系的可持续、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瞄准度、基本医疗机构网络的可及性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并最终实现健康扶贫政策绩效的提升。

严云鹰[7](2020)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对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具有关键作用。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合理选择政策工具不仅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也能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对有效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把握现阶段国家和地方层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优化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提供参考和思路借鉴。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的研究现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其中X维度基本政策工具包括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三类政策工具和19个次级工具;Y维度系统政策工具包括内、外部子模两部分和8个次级工具。选取浙江、安徽和重庆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城市,收集2009-2018年国家层面和浙皖渝颁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文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工具进行量化,利用Excel软件对政策工具进行文本内容摘录和编码,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与结论研究共收集到2009-2018年国家层面颁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文件116份,量化形成720条政策工具编码;收集到浙江、安徽和重庆各自颁布的政策文件51份、58份和44份,各自量化形成237条、275条和234条政策工具编码。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而言,国家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136次、236次和348次,占比分别为18.89%、32.78%和48.33%;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国家三类基本政策工具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内部次级工具构成间的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皖渝三地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49次、39次和41次,各占20.68%、14.18%和17.52%,浙皖渝三地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63次、83次和60次,各占26.58%、30.18%和25.64%,浙皖渝三地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125次、153次和133次,各占52.74%、55.64%和56.84%,浙皖渝三地间三类基本政策工具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内部次级工具构成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浙皖渝三地间三类基本政策工具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内部次级工具构成间的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而言,国家内、外部子模的使用次数分别为258次和462次,各占35.83%和64.17%;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国家内、外部子模整体比例结构的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部子模和外部子模各自次级机制构成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皖渝三地内部子模的使用次数分别为69次、110次和78次,各占29.11%、40.00%和33.33%,浙皖渝三地外部子模的使用次数分别为168次、165次和156次,各占70.89%、60.00%和66.67%,浙江与安徽间内、外部子模整体比例结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皖渝三地内部子模各类次级机制构成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徽与浙江间、安徽与重庆间外部子模各类次级机制构成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浙皖渝三地间内、外部子模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次级机制构成间的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以上结果和对政策工具内容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配置缺乏互补性;二是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部分工具运用存在缺位;三是供给型政策工具内部分布不均,重视“软件”淡化“硬件”;四是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部分工具可操作性不高;五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内外部结构失衡;六是内部子模中部分机制的内涵建设不足;七是外部子模中各类机制使用差异性较大;八是前后五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结构趋于稳定;九是浙皖渝三地因地制宜,政策工具运用的比例结构不同。建议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和政策工具的互补原则,研究提出优化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的建议:一是优化基本政策工具的比例结构,其中需求型政策工具要提高使用比例、丰富工具类型,供给型政策工具要优化内部结构、精准契合政策目标,环境型政策工具要打破路径依赖、提高工具的可操作性;二是合理配置系统政策工具的内外结构,其中内部子模要增加使用比例、重视机制内涵建设,外部子模要调节使用比例、优化系统外部环境;三是浙江应深化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机制,增加使用次数;四是安徽应加强示范试点,打破国际交流工具的零使用率;五是重庆要加大信息公开,明确资金投入的实施细则。

谢翩翩[8](2020)在《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医联体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医联体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完善医联体各项制度,保持长久动力至关重要。作为推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措施,需要医联体各主体间相互支撑,相互激励。本研究通过医联体激励相关理论的应用,实地调研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两种模式激励机制情况,了解具体的外部和内部激励措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医联体激励机制的外部和内部合理性建议,为促进医联体深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开展之初通过查阅大量医联体文献、政策等相关资料,了解医联体的基本情况以及运行特点。再通过现场调研摸清医联体建设中具体的激励方式,了解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阻力。现场调研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以召开座谈会和个人深度访谈的形式,对相关人员围绕激励机制为主题进行访谈。二是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联体运行情况、激励强度、满意度等情况。后期对座谈会、个人深入访谈内容和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后通过专家咨询、专家论证的方式对本研究激励机制核心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论证分析。结果:总结样本点医联体有效激励方式外部具体表现在政府层面提高重视程度,建立最高决策机构(如理事会),全面管理医联体事务;加大财政投入用于信息化建设,鼓励医联体机构间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人力、硬件不足等难题;医疗保险部门部分措施虽未完全落实,但仍积极调整促进医联体发展等。内部激励机制表现在牵头医院下派各种类型医务人员常驻,扶持下级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增加医疗收入;明确下派人员工资补助出处,有效处理薪酬管理问题;合理分配收支结余,运用一定的经济奖励调动双方积极性。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推动双向转诊顺利实施等。总结供方医务人员最有效的激励方式的是提高工资待遇,增加个人收入。增加进修学习的机会,给予更高发展前景可以增强医务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患者满意度提升,医患关系改善,医院整体形象提升对医务人员而言是一种精神激励,可以调动内在动力。需方患者对牵头医院下派专家到基层坐诊的行医方式接受程度高,可激励其留在区域内就诊。患者对医联体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其中需要完善的是医联体内药品齐全程度,它影响患者寻医方式和治疗质量。结论:目前医联体内已有一些激励措施,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从政府层面医保政策、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未与医联体建设配套发展。从医联体内部层面大部分地区成员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患者上下转诊人数差距明显等,影响医联体积极性。从外部原因分析主要有纵向不同政府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横向卫生部门与医保对医联体的发展目标未达成一致。从内部原因分析主要是医联体内成员组建的动机不一致,各级医疗机构尚未真正实现利益一体化。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医联体激励机制,在外部需要政府的指导与监管协同配合,政府部门如医保、财政、卫生等之间协同配合。在内部机构间需要保持牵头医院与下级医疗机构激励平衡,多措并举激励医务人员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加对患者的激励方式,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患者满意度。

林雨涵[9](2020)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缴费制度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是我国新医改方案中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具体目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是医疗保险制度效果的集中体现,而缴费机制的构建与医保补偿方案的设定且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化运行直接挂钩。一方面,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金不可持续的运营风险使整合后制度面临巨大基金风险,个人缴费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缴费机制动态调整方案不成熟等因素都导致居民医保的获得感不强、对待遇水平不满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医疗保险补偿方案设计直接反映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实施效果,而整合后的居民实际待遇水平与理想有别,慢性病、重大疾病的补偿方案尚未完善,分级诊疗政策落实不佳都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制度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通过研究和收集国内外专业期刊、网站等设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的相关文件,对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得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研究相关信息。数据测算部分收集了2015年-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状况、地方制度运行条例、地方个人经济水平等资料,其中各地参保人数及人均收入,就医补偿比例和政策类数据来自各个地方政府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通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2015年-2017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践,在假设了四种由高到低的不同补偿方案下并加入多关键性因素以测算未来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缴费水平的调整和补偿方案的设定方向。分析时以长三角各个地区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为主要样本,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下,动态调整个人缴费方案使其能最大化居民医疗待遇水平。在实现合理控费,减轻缴费负担的同时控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保证基金平稳运行和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进而达到平衡基金收支、提高基金可持续性的目的。探索可持续性的筹资标准和对缴费水平的适度调整,建立动态费用厘定机制,设定合理偿付水平实现医药费用的控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医药费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和发展全民医保,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地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必经之路。

胡剑[10](2020)在《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系统全面的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战略性安排。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是对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对新时代中国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伟大飞跃的现实要求和具体反映。有健康才有幸福生活,有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建设不仅服务中国人民,还将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前言部分主要阐明本文选题的现实依据,阐述了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本选题的研究空间及创新之处,确定了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分析。集中阐述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指出健康中国战略为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创造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介绍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安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要求;最后对健康中国建设思想所具有的理论创新价值,指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和健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辩证统一理论的重大实践,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健康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新医改重大实践的回顾与总结,是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借鉴与吸收。文章第三部分文章着重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分析。主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实际,从实践维度阐述了健康中国战略实践面临的各种困难。如健康生活与健康管理意识不强,健康服务水平与质量不高,健康保障与医药供给侧改革尚未深入,健康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实际,围绕健康安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夯实健康安徽建设的基础工程,探索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

二、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
        1.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2.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性需求。
        3.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制度体系逐渐成熟。
        4.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促进劳动力要素市场人员流动。
    (二)内部劣势
        1.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进程。
        2.市级统筹模式不统一阻碍医疗保险统筹的管理。
        3.医保基金投资渠道单一限制基金结余增速。
    (三)外部机遇
        1.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
        2.国内外医疗保险统筹的经验借鉴。
        3.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走向法治化。
        4.“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
    (四)外部挑战
        1.医疗保险基金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安全风险。
        2.医保基金缺乏风险预警和责任分担机制。
        3.医保经办机构缺少专业培训和政策宣传。
二、优化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参保人员,建立风险预警与责任分担机制
    (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三)健全医保市级统筹管理体系,加快做实市级统筹管理
        1.实现人员的“垂直管理”。
        2.实现医保基金的“统收统支”。
        3.实现医疗机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统一。
    (四)加强内外部监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五)拓宽医保基金投资渠道,确保医保基金保值增值
    (六)加大市级统筹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医保服务质量

(2)长三角“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金融体系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二、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平衡分析
    (一)需求端:医疗和养老需求加速攀升
        1.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医疗养老需求显着增长。
        2. 传统医疗养老制度存在弊端,医养资源需求量显着增加。
    (二)供给端:医疗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供给缺口不断扩大
三、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金融发展路径优化
    (一)以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持续稳步增长背景为基础
    (二)商业银行作为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养老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支柱
    (三)以商业保险产品作为“医养结合”养老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工具
四、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金融体系构建维度
    (一)第一维度:政府主导,实现覆盖长三角全区域养老和医疗资源共享
    (二)第二维度: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工具,突破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壁垒
    (三)第三维度:社会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积极参与,不断完善一体化市场机制
    (四)第四维度:提升相关居民金融保险素养,提高“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金融效率
结论

(3)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归纳演绎法
        四、实际调查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五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医药卫生体制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政府责任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一、医改探索起步期(1985-2006 年)
        二、医改方向定位期(2006-2009 年)
        三、医改框架搭建期(2009-2016 年)
        四、医改政策细化期(2016 年至今)
    第二节 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状
        一、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投入情况
        二、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
        三、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三节 目前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尚不健全
        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
        三、多元化办医格局尚不成熟
        四、医药卫生监管体系尚存漏洞
第四章 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政府作为“提供者”医疗建设责任不足
        一、政府对基层医药卫生机构“硬件”建设不到位
        二、政府对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力
        三、政府对医联体、医共体政策推进缓慢
    第二节 政府作为“保障者”守护责任不足
        一、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上责任落实不够
        二、政府在医保基金使用中监管力度不够
    第三节 政府作为“引导者”领航责任不足
        一、多元化办医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社会办医未享受平等优惠政策
    第四节 政府作为“监管者”监督责任不足
        一、政府对社会办医监管角色错位
        二、医药卫生财政落实不及时不到位
        三、医药卫生服务领域亟待纠风正气
第五章 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对策
    第一节 政府作为“提供者”:健全多层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基层医药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建设
        二、优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三、系统进行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就医模式
    第二节 政府作为“保障者”:完善制度保障公民生命健康
        一、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公民的医药卫生负担
        二、细化医保基金使用制度,使医疗保障系统更健全
    第三节 政府作为“引导者”:引导多元化办医和谐共赢
        一、为社会办医提供公平可及的政策扶持
        二、政策引导社会办医向专、精、优方向发展
    第四节 政府作为“监管者”:确保医药市场健康发展
        一、健全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引导社会办医规范化
        二、强化政府对卫生财政投入的评价和监管
        三、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确保医疗领域清风肃纪健康发展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居民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4)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建设医联体的必要性的研究
        1.2.2 医联体的组织模式研究
        1.2.3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1.2.4 影响医联体实施效果的因素研究
        1.2.5 有关县域医共体的实践研究
        1.2.6 关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
        1.2.7 简要评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县域医共体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医联体
        2.1.2 县域医共体
        2.1.3 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县域医共体研究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徐闻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3.1 徐闻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措施
    3.2 徐闻县域医共体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2.1 德尔菲法结果
        3.2.2 徐闻县域医共体的利益相关者
    3.3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3.3.1 根据权力性得分结果分析
        3.3.2 根据合法性得分结果分析
        3.3.3 根据紧急性得分结果分析
        3.3.4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三维度分类结果
        3.3.5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结果的验证
    3.4 徐闻县域医共体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4.1 县级医院的利益诉求
        3.4.2 乡镇卫生院的利益诉求
        3.4.3 患者的利益诉求
        3.4.4 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
        3.4.5 医保部门的利益诉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徐闻县域医共体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分析
    4.1 患者的就医选择与卫生行政部门分级诊疗政策方向的冲突
        4.1.1 冲突的具体表现
        4.1.2 冲突的原因
    4.2 患者的就医选择与医保政策导向的冲突
        4.2.1 冲突的具体表现
        4.2.2 冲突的原因
    4.3 卫生行政部门的强制性帮扶政策与县级医院自身发展的冲突
        4.3.1 冲突的具体表现
        4.3.2 冲突的原因
    4.4 卫生行政部门强基层初衷和乡镇卫生院目前实力的冲突
        4.4.1 冲突的具体表现
        4.4.2 冲突的原因
    4.5 县级医院实际执行能力与乡镇卫生院期盼之间的冲突
        4.5.1 冲突的具体表现
        4.5.2 冲突的原因
    4.6 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行为的冲突
        4.6.1 冲突的具体表现
        4.6.2 冲突的原因
    4.7 利益相关者冲突带来的影响
        4.7.1 组建的医疗机构有联体不连心现象
        4.7.2 群众基层首诊热情不高
        4.7.3 群众就医负担有待减轻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解徐闻县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冲突的对策
    5.1 提高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5.1.1 加大对县域医共体政策的宣传力度
        5.1.2 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5.1.3 探索分级诊疗的专项立法,形成合理的就医格局
    5.2 通过政策激励满足县级医院的利益诉求
        5.2.1 创新组建方式,尊重县级医院的选择权
        5.2.2 增加对县级医院财政上的补偿力度
        5.2.3 制定下沉人员的奖惩政策
    5.3 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5.3.1 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3.2 降低乡镇卫生院招聘人才的门槛,出台人才激励政策
        5.3.3 探索处方流转,解决乡镇卫生院缺药少药的问题
    5.4 建设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利益共同体
        5.4.1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加大财政投入
        5.4.2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统一行政管理
        5.4.3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5.4.4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
        5.4.6 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共体组建方式
    5.5 医保部门积极参与
        5.5.1 探索县域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实现总额预付包干制
        5.5.2 适当扩大总院和分院的报销比例差距
        5.5.3 县域医共体内报销的起付线实行累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
    附件2 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件3 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件4 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附件5 县级医院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附件6 乡镇医院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附件7 卫生行政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附件8 医保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健康养老是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
        (二)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三)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分析法
        (三) 数据分析法
        (四) 对比分析法
        (五) 归纳总结法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一) 研究内容
        (二) 技术路线图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一、基本概念
        (一) 健康
        (二) 老年健康
        (三) 养老
        (四) 健康养老
        (五) 健康养老服务
        (六)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七)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二、理论工具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 正义论
        (三) 社会福利理论
第二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一) 宏观需求
        (二) 中观需求
        (三) 微观需求
    二、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一)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现状
        (二)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投入供给现状
第三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基于三个地区的调查
    一、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一) 数据来源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二、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一) 信息来源
        (二) 三个地区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的背景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三、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
        (一) 总体服务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二) 城乡间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三) 地区间城乡供需差异有所区别
第四章 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 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
        (二) 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三) 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
        (四) 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
    二、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
        (二)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
        (三) 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
        (四) 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
第五章 基于差异的正义——构建我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
    一、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一) 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的健康养老制度
        (二) 构建“基本+补充”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二、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
        (一) 扎根健康养老实际需求
        (二) 夯实健康养老基础建设
        (三)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
        (四) 加强健康养老人才保障
        (五) 优化健康养老资源配置
    三、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
        (一) 深化健康养老研究探索
        (二) 推进健康养老理念传输
    四、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
        (一) 统筹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二)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三) 协调区域健康养老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后记

(6)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健康扶贫
        二、内卷化
        三、卫生治理能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行能力理论
        二、治理理论
第二章 健康扶贫的卫生治理能力框架
    第一节 逻辑起点:从治理体系到卫生治理能力
        一、健康扶贫的政策体系:从健康贫困到健康可行能力
        二、健康扶贫的研究视角:治理体系还是治理能力?
    第二节 要素构建:卫生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
        一、卫生财政能力
        二、服务供给能力
        三、利益协调能力
        四、卫生政策能力
    第三节 四维匹配:健康扶贫的卫生治理能力机制
        一、卫生财政能力与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可持续
        二、服务供给能力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瞄准度
        三、利益协调能力与基层医疗机构网络可及性
        四、卫生政策能力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健康扶贫的卫生治理能力实践:金寨县案例
    第一节 金寨县基本县情
        一、金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金寨县贫困状况
    第二节 金寨县健康扶贫实践
        一、综合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三保一兜一补”
        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一增一减”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四个一”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一控一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内卷化
    第一节 健康扶贫困境:内卷化
    第二节 医保兜底的可持续性降低与卫生财政能力缺陷
        一、弱可持续性:综合医疗保障体系的内卷化
        二、卫生财政能力缺陷:资金筹集和资金管理
    第三节 医疗服务精准供给的模糊性与服务供给能力缺陷
        一、低瞄准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卷化
        二、服务供给能力缺陷: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
    第四节 医疗机构辐射能力的局限性与利益协调能力缺陷
        一、低可及性:基层医疗机构网络的内卷化
        二、利益协调能力缺陷:部门协调与机构协调
    第五节 公共卫生供给质量的降低与卫生政策能力缺陷
        一、质量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卷化
        二、卫生政策能力缺陷: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卫生治理能力破解扶贫内卷化
    第一节 充足卫生财政能力,提高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
        一、拓宽筹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二、优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第二节 完善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瞄准度
        一、鼓励多元参与,扩大供给范围
        二、创新服务方式,促进精准供给
    第三节 优化利益协调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
        一、协调部门利益,合理配置资源
        二、协调机构利益,推进分级诊疗
    第四节 增强卫生政策能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一、调整政策目标,匹配供给能力
        二、抓好政策落实,提升服务质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3.2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配置缺乏互补性
    4.2 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部分工具运用存在缺位
    4.3 供给型政策工具内部分布不均,重视“软件”淡化“硬件”
    4.4 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部分工具可操作性不高
    4.5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内外部结构失衡
    4.6 内部子模中部分机制的内涵建设不足
    4.7 外部子模中各类机制使用差异性较大
    4.8 前后五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结构趋于稳定
    4.9 浙皖渝三地因地制宜,政策工具的比例结构不同
第五章 优化建议
    5.1 优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结构
    5.2 合理配置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的内外结构
    5.3 浙江应深化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机制,增加使用次数
    5.4 安徽应加强示范试点,打破国际交流工具的零使用率
    5.5 重庆应加大信息公开,明确资金投入的实施细则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8)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医联体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相关概念
        1.5.1 激励相容理论
        1.5.2 医联体概念
        1.5.3 激励机制概念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医联体研究现状
        1.6.2 国外医联体研究现状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情报分析
        2.1.2 现场调研
        2.1.3 典型案例分析
        2.1.4 专家咨询法
    2.2 资料处理
    2.3 技术路线
3.结果
    3.1 城市医联体激励机制实施情况
        3.1.1 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
        3.1.2 安徽省立医院医联体
        3.1.3 城市医联体组建动力
    3.2 县域医共体激励机制实施情况
        3.2.1 浙江省德清县健康保健集团
        3.2.2 山西省阳曲县医疗集团
        3.2.3 县域医共体组建动力
    3.3 不同类型人员激励机制情况分析
        3.3.1 医疗机构负责人激励情况分析
        3.3.2 医务人员激励情况分析
        3.3.3 患者激励情况分析
4.讨论
    4.1 医联体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层面
        4.1.2 医联体层面
    4.2 医联体激励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外部原因分析
        4.2.2 内部原因分析
5.建议
    5.1 医联体外部激励方式相容
        5.1.1 政府指导与监管协同配合
        5.1.2 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5.2 医联体内部激励方式相容
        5.2.1 保持牵头医院与下级医疗机构激励平衡
        5.2.2 优化医务人员激励方式
        5.2.3 增加对患者的激励方式
6.结论
7.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国内外医联体建设现状分析综述
    参考文献

(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缴费制度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疗保险缴费制度设计可持续性研究
        1.2.2 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的问题研究
        1.2.3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问题研究
        1.2.4 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问题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理论分析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
        1.3.3 理论分析框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测算模型及公式
    1.5 创新及存在不足
第2章 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情况
    2.1 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概述
        2.1.1 三角地区城乡医疗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分析
        2.1.2 现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2.2 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制度横向比较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额度测算实证分析
    3.1 缴费与补偿水平测算原则
        3.1.1 缴费额度的测算
        3.1.2 补偿水平的测算
    3.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与补偿方案
        3.2.1 设定补偿方案下医保的基金支出状况
        3.2.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与偿付水平的适配度调整
        3.2.3 多补偿方案下的人均缴费额
第4章 关键性指标敏感性分析及评估
    4.1 居民收入增长率分析
    4.2 住院率分析
    4.3 次均费用分析
    4.4 关键性指标测算结论
第5章 国际典型国家医疗保险实践经验
    5.1 典型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5.2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5.3 实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国家面临困境
    5.4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可持续因素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果及测算评估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
2 健康中国战略及其理论意义
    2.1 健康中国建设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2.2 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安排
    2.3 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
    2.4 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意义
3 健康中国战略实践面临的现实挑战
    3.1 健康生活与健康管理意识不强
    3.2 健康服务水平与质量亟需优化
    3.3 健康保障与医药供给侧改革亟需深化
    3.4 健康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4 健康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以健康安徽建设为例
    4.1 完善政府主导的健康管理体系,引导人民普及健康生活
    4.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4.3 以新医保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
    4.4 大力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健康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优化研究[J]. 陈宁,汤质如,颜理伦,汪时东,李绍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长三角“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金融体系架构研究[J]. 王军,方盈,田艳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视角[D]. 李宝.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D]. 肖书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D]. 董晨雪. 苏州大学, 2020(03)
  • [6]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D]. 余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与优化研究[D]. 严云鹰.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8]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医联体激励机制研究[D]. 谢翩翩.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缴费制度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林雨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剑.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安徽省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