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爱心超市”情暖贫困居民(论文文献综述)
许雷[1](2021)在《邛崃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李晓奇[2](2020)在《《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学研究(2012-2019)》文中认为近年来,“扶贫”一词更是在各大工作会议中被重点强调,“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更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各级报纸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舆论导向阵地,纷纷加入到扶贫报道的工作之中,旨在为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贡献力量。在众多家报刊中,《大众日报》凭借叙事性的写作手法脱颖而出。以《大众日报》(201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扶贫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学、叙事学等理论视角进行考察,全面分析扶贫报道在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述声音中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扶贫报道的叙事不足,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选题。首先,从时序、时距、叙事频率三个方面对《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时间进行分析;其次,从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叙事方式三种要素进行叙事情境的分析;再次,从叙述者与叙述声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谁是新闻的叙述者,以及对公开表达扶贫声音的倾向,并阐明叙述者的功能。最后指出《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抽样调查四种研究方法,对《大众日报》的扶贫报道进行解读。抽样选取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自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抽取样本401份。随后对样本进行深层阅读,进而确定样本总数为251篇。论文采用叙事学研究《大众日报》的扶贫报道不仅对《大众日报》有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省市同类型报纸的扶贫报道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助推中国新闻工作的创新发展。
刘雅辰[3](2020)在《和谐邻里关系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社区发展快速高效进行,中国城市的群落构成从胡同、大院、里弄、新村等形态演变成了各种“商品房住宅小区”,以至于邻里间缺乏交流,关系愈显疏离,因此为了打破邻里交往间的壁垒,满足人们和谐邻里关系的情感需求,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搭建邻里沟通交往的平台,增强邻里互动交往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社区邻里关系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判断,调查发现M社区邻里间的认识度和交往程度都比较低,缺少有效的交往平台和机会。其中影响M社区邻里交往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社区成立时间短、居民的异质性、社区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观因素主要与居民心理因素相关,不愿意麻烦人,人与人交往越来越“客气”,加之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对生活状态产生了改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搭建“好邻里社区”线上交流平台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邻里交流的便捷平台,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收集居民诉求,利于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线下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小组以及社区介入活动,为居民提供邻里交往的机会和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协同运作模式,一方面会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到小组以及社区活动中,活跃社区邻里交往氛围,增强社区凝聚力,促使邻里关系和谐友爱的发展,从而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在服务城镇社区居民邻里关系问题上发挥作用,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参考,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陈丽丽[4](2019)在《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以上海市奉贤区H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政府和居委会把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社区社会组织来承接,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时代潮流的需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社区治理重要议题。本文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路径研究着手,阐述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在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及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实地考察,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框架安排,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来研究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实地研究上海市奉贤区H镇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以及参与社区治理的状况,发现当下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不足,理顺多方协同关系,探讨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涉及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本文写作涉及两大理论,即公民社会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这两个理论对本文的框架结构,即对社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居委会、社区居民的协作及发展的路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本文对社区社会组织和政府、居委会、社区居民的协作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一,围绕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协作发展进行研究: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社会职能的让渡,以及社会需求的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功能发挥存在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现实困境,需要在体制机制的双重变革中协同发展。第二,对社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的协作发展进行研究:社区居委会转移了部分社会服务职能,交给社区社会组织承接,使得社区事务重新分工。传统思路下的社区管理服务和亟待创新的合作机制是社区事务协作的现实障碍。双方对社区事务共同协作,助力社区的成长。第三,围绕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协作发展进行研究:提供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的公共服务,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发现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面临四大现实挑战。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提供了平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推进公共服务纵深发展。基于对社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居委会、社区居民的协作发展研究,结合公民社会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并对H镇进行实际考察,发现社区社会组织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整合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的协作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与居民的参与式发展。本文在三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针对性建议:(1)完善协作机制。也就是树立多元协作的理念、拓展多元协作的渠道、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2)深化协作内容。政府继续推进购买服务,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丰富化和专业化的公共服务,满足社区的需求,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3)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的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认同,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完善组织内部的治理机制,增加社区居民的参与性,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和专业性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乔龙艳[5](2018)在《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机制探究 ——以Y市K区和G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矫正缘起于20世纪的欧美国家,而后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各城市开启试点,并在摸索中不断前进。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公众的作用受到关注,社会参与社区矫正逐步被提上工作日程。现今,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现状不甚理想,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社会参与意识薄弱、参与意愿不足、社会参与层次低等。为此,笔者选取Y市K区、G区两个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参与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为主要方法,通过参与观察,旨在从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教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了解当地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公民、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愿及现状;通过访谈探讨社会参与对社区服刑人员带来的效果。基于对两个区社会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笔者借以阿斯汀的公民参与的阶梯理论为视角,从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渠道的多样性分析Y市社会参与的广度;从假性参与、象征性参与、实质性参与等三个参与阶段,分析该市两个区的社会参与深度。社会参与广度和深度的有机结合,便于更好地分析出该市社会参与的程度如何;从过程及效果的有效性评估,旨在了解社会参与对社区矫正人员是否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了何种影响。在Y市K区、G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研究中,笔者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家庭、企事业单位作为参与主体,发现两个区的社会参与存在以下问题:参与意识较低,参与力量薄弱、参与素质偏低、参与流动性大、参与层次偏低,参与主体互动不足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纳为社会参与认知不足、社会参与能力有限、社会参与缺乏相关制度保障等因素。基于此,笔者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社会宣传;落实参与主体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明确各部门及参与主体之间的权责分工,实现参与主体的有效互动;拓宽参与渠道、创新社会参与方式、做到分层管理,调动各层次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协同参与。
袁泉[6](2014)在《基层慈善实践中的制度变迁研究 ——以C区的慈善活动为案例》文中提出制度变迁是中国社会转型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议题,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调整的过程与后果,不同领域的制度变迁有其整体的一致性,但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变迁机制和路径。改革以来,慈善领域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一个特殊领域而出现,其中也包含了国家福利制度变迁的轨迹。近年来,慈善事业的发展被视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在立法以及社会政策改革方面都有涉及。相对于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制度变迁,中国慈善事业的“复兴”则包含了有别于前者的制度变迁逻辑。制度变迁是现代社会科学的核心议题之一,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对于制度变迁已经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反思基于理性行动的制度变迁模型的基础上,学术界开始注重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研究,即强调行动者的互动和博弈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在这一思路下,本研究选取了正在进行“慈善制度创新”的C区作为研究对象。C区是目前国内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C区政府尤其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笔者调研期间,C区民政局正在推行一项整合慈善力量的社会救助制度,制度的推进过程涉及到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个类型慈善实践主体的互动,这为我们观察慈善领域的制度变迁提供很好的素材。在上述研究思路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地研究,这一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笔者把握整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还能够通过亲身的参与获得对于制度变迁过程中意义和价值维度的理解。在田野观察的基础上,本研究提炼出“价值因素”、“慈善资源”和“慈善仪式”等几个主要的研究变量,并在价值影响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下开展研究。本研究在已有制度变迁过程解释路径的基础上,发现价值因素能够通过影响相关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来影响制度变迁。具体来说:一方面,价值乃是行动者互动的媒介,由于价值共识的存在或者形成,不同行动主体的互动才得以发生。另一方面,价值因素中的理念成分为制度演进提供了方向和蓝本。此外,由价值诉求所推导出的规范性要素本身构成了制度的有机组成,行动者可以情景定义的方式利用这些价值规范展开博弈进而达成新的制度均衡。抽象地来看,慈善实践是一种“施”与“受”的关系,然而具体的慈善实践中却充满了仪式化的场景。一方面,慈善仪式也是一种权力的技术和工具,政府通过仪式整合了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仪式同样是价值的载体,慈善的价值理念由之彰显。在此基础上,仪式也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关键环节,是慈善实践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政府来说,仪式不仅有助于制度安排的落实,也能够通过权力象征性地展示而再生产了权力本身。慈善仪式一方面使得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想具体化并内化于参与者的认知和意义结构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仪式的“情感机制”参与者也能够感受到这种价值对于“自身”的意义。制度不仅反映了建构或设立它们的单元偏好和权力,而且制度本身反过来也会影响这些单元的偏好和权力。通过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制度建设,政府不仅整合了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同时也改变了过去政府主导的社区救助模式。从政府主导的局面转变为多方参与的格局,慈善主体的增加不仅改变了既有慈善资源的生产和配置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治理的权力结构。在理论层面,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出了,“价值因素通过对行动者互动的影响,而影响制度变迁”这一分析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关于价值观对于制度变迁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将“慈善仪式”作为分析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已有慈善研究的边界。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发现慈善资源存在“价值转换”与“权力动员”的差异,这样一种分析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既有研究围绕资源展开慈善研究的缺憾,本研究发现慈善资源存在“消极慈善资源”和“积极慈善资源”的分别。前者是经由权力动员或者利益交换而形成,包含了一种“互惠”机制;后者是通过利他价值的内化,是行动者出于价值目标而引发的慈善资源。这一区分将有助于反思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些困境,从而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牟文余[7](2014)在《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坚持群众路线,强化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党掌握和巩固政权、执政为民的关键因素。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正在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社区在社会构成日趋复杂的同时,作为党的群众工作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基层行动组织,亦日益成为党的群众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和“前沿阵地”。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社区特点,将党的群众工作以及寓于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城市社区组织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展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综合分析,针对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合理调整和改善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策略措施,旨在促使党的群众工作在城市社区顺利推进,以期充分发挥社会基层党的群众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并切实提高效率,落到实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涉及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群众工作相关领域着作的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相关基本理论分析。主要涉及群众观点理论、群众路线理论、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应用实践,为研究城市社区群众工作提供立论依据。第三部分为实证调研,主要以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社区和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社区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目前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状况,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调研方法,获取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第一手资料,形成本文论据。第四部分为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主要依据调研观察的事实状况,剖析当前城市社区行政化倾向、群众工作领域、社区干部认识、群众工作机制和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由此把握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第五部分为增强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主要根据解决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现实问题的需要,在探索社区依法自治多元治理运作模式、健全完善城市社区群众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基层社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群众工作积极性、丰富和创新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车放[8](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提出社会救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防线,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为核心,以医疗、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实现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定型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因为,我国的绝对贫困现象并未完全消失,相对贫困现象还将长期存在,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面向贫困或低收入人口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逐渐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救助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是,应对不断变幻的新环境,不断变更的新格局,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仍然存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问题。本文以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关于社会救助这一主题的交叉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为依托,在全面回顾新中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我国东北部具有典型农业特征的吉林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中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吉林省的相关实施措施,按照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提出与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吉林省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同中国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路径基点、战略目标、基本原则、主体框架和运行模式,并就保障该体系运行所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论文研究的背景、问题、意义、理论成果、主要方法及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等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的思想,围绕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研究主题,明确了基本概念,分别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回顾、分析和归纳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为全面分析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历史变迁,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部分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纵向考察了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历程,全面梳理了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运行现状,客观分析了“二元结构”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成就,探究了制约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要瓶颈,为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验借鉴,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了香港、浙江和上海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考察了英国和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为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为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路径与运行模式,提出了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路径基点、战略目标、基本原则、主体框架和运行模式。研究认为,建立城乡统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路径基点,并就建立这一制度的基本条件等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提出的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框架是:以社会救助项目为主体的制度系统和以保障条件为依托的管理系统。以社会救助项目为主体的制度系统主要包括生存权益救助、发展型救助、突发应急救助和补充救助四部分:以保障条件为依托的管理系统包括救助基金管理、救助对象管理、救助绩效管理三部分。第六部分为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针对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效运行所需的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吉林省解决城乡贫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战略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施的特殊机遇期,着力推进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期待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中国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对东北部地区与吉林省有着相似省情、社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指导作用。第七部分为结论,针对研究结论予以表述。笔者认为,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救助对象范围有限,管理建设不够规范等众多问题。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提供政治支持;二是要发挥资源传递作用;三是要建立管理体制;四是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五是要建立健全资金保障体系。笔者对所研究问题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聂艳梅,佟菲,王静波,葛海娜[9](2011)在《专题研究》文中指出序慈悲无垠,大爱无声。爱心是人的专利,是人类基于彼此都是同类这一认识的同情或怜悯。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借鲍西娅之口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足见爱心对人对己,都是一副精神上的良药。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政治和经济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的精神面貌某些方面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杨琳[10](2008)在《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转型期江苏省慈善组织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江苏慈善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社会政策等深层次因素的分析,探讨我国慈善组织与政府职能转变、公民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爱德基金会、江苏省慈善总会、南京市慈善总会、常州市慈善总会、宜兴远东慈善基金会、苏州汇凯爱心基金会、南京大学天健社共7个组织作为江苏慈善组织的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并从中归纳出三个类型:一类是宗教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一类是官督商办慈善组织:常州慈善总会;第三类是民营企业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远东慈善基金会。在常州慈善模式中,政府号召与企业家回应号召的官商合作是一大特色,它与“苏南模式”一脉相承.常州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政府发展慈善事业的号召,他们以慷慨捐资的善举,提升了企业家、企业的公共形象和社会声誉,并成为参与地方公共事业的重要力量。与官督商办的常州慈善总会相比,爱德基金会和远东慈善基金会更具民间性。但它们仍表现了“第三领域”的某种特征。爱德虽为基督教人士所创办,但其是一个民间慈善公益基金会,而不是一个传播宗教信仰的宗教组织。远东慈善基金会是由远东控股集团联合一批着名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内首家定向资助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慈善基金会。远东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江苏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慈善事业的政策支持。黄宗智提出的“第三领域”概念,认为第三领域是现代社会整合与国家政权建设两种趋势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江苏慈善组织的发展,表征着转型社会“第三领域”的成长。常州慈善总会、爱德基金会和远东慈善基金会是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共同卷入第三领域中的范例。这些组织或由政府发动、商人参与而组建;或由宗教领袖、学界领袖和商人们组成,但它们是因国家政策的倡导而成立的,并且按政府的方针而运作。相比较,政府强势主导的常州慈善总会代表了一种强政府型的“第三领域”;而政府政策引导、民问自主运作的爱德基金会和远东慈善基金会,则代表了一种弱政府型的“第三领域”。从转型时期江苏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中来看,发展民间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构建一种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伙伴关系,无疑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治理结构和构建公民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重庆“爱心超市”情暖贫困居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爱心超市”情暖贫困居民(论文提纲范文)
(2)《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学研究(2012-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及特色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时间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时间的内容分析 |
一、分析单位选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扶贫报道叙事时间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时间的文本分析 |
一、以预叙为主导的时序安排 |
二、以省略与概要为主的时距布置 |
三、以概括叙述为主的频率设置 |
第二章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述声音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述声音的内容分析 |
一、类目构建 |
二、扶贫报道叙事声音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述声音的文本分析 |
一、谁是新闻叙述者? |
二、公开表达扶贫声音 |
三、叙述者的功能 |
第三章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情境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情境的内容分析 |
一、类目构建 |
二、扶贫报道叙事情境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情境的文本分析 |
一、第三人称更具新闻性 |
二、复合聚焦的运用有待加强 |
三、“展示”与“讲述” |
第四章 《大众日报》在叙事中的不足与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大众日报》在叙事中的不足之处 |
一、叙事时间上,节奏把控不熟练 |
二、叙事情境上,故事化程度不足 |
三、叙述声音上,新闻当事人声音薄弱 |
第二节 《大众日报》在叙事中的优化策略 |
一、抑扬顿挫的叙事节奏 |
二、耐人寻味的情节与细节 |
三、言必有据的叙述声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样本 |
附图索引 |
致谢 |
(3)和谐邻里关系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行业应用价值 |
四、文献评述 |
(一)国内研究评述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三)简单文献评述 |
五、概念界定 |
和谐邻里关系 |
六、理论依据 |
(一)社会互动理论 |
(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
七、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M社区邻里关系现状分析 |
一、M社区概况 |
二、M社区邻里关系现状 |
(一)调查对象 |
(二)社区组织情况 |
(三)邻里关系现状 |
(四)M社区邻里关系问题 |
(五)影响M社区邻里关系因素 |
(六)M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改善的需求 |
第三章 和谐邻里关系建设的具体介入过程 |
一、建设M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任务和目标 |
(一)任务 |
(二)目标 |
二、活动方案规划 |
(一)方案设计 |
(二)社工在介入过程的角色及作用 |
三、“友你同行”——M 社区人际交往与意识提升小组 |
(一)小组目标 |
(二)小组信息 |
(三)小组单元计划 |
1.第一次小组活动:相遇是缘 |
2.第二次小组活动:走向你,认识我 |
3.第三次小组活动:畅谈邻里那些事 |
4.第四次小组活动:献言献策 |
5.第五次小组活动:新友老友齐欢聚 |
6.第六次小组活动: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
(四)小组工作评估 |
四、和谐邻里关系建设的社区工作介入 |
(一)计划 |
(二)目标 |
(三)具体过程 |
(四)过程评估 |
(五)反思 |
五、评估总结 |
(一)成效评估 |
(二)总结 |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 |
一、反思 |
二、建议 |
(一)加强社工在和谐邻里关系建设上的引导作用 |
(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扩展邻里交往平台 |
(三)加强与政府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请况 |
致谢 |
(4)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以上海市奉贤区H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职能的分解与协作 |
2.1 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发展的原因 |
2.1.1 政府社会职能的让渡 |
2.1.2 社会需求的提升 |
2.1.3 社区社会组织作用日渐凸显 |
2.2 社区社会组织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 |
2.2.1 制度层面:导致独立性与公信力缺失 |
2.2.2 政策层面:扶持力度不足 |
2.3 体制机制双重变革中的协同发展 |
第3章 社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社区事务的分工与协作 |
3.1 社区事务的重新分工 |
3.1.1 社区居委会职能的转移 |
3.1.2 社区社会组织对社区事务的承接 |
3.2 社区事务协作的现实障碍 |
3.2.1 传统思路下的社区管理服务 |
3.2.2 亟待创新的合作机制 |
3.3 居委会与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助力社区成长 |
第4章 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公共服务中的沟通与协作 |
4.1 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 |
4.1.1 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 |
4.1.2 自治水平的共同提升 |
4.2 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实挑战 |
4.3 公共服务中的双向合作 |
4.3.1 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
4.3.2 社区居民——推进公共服务纵深发展 |
第5章 在协同中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 |
5.1 社区社会组织的三种发展模式 |
5.1.1 社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整合式发展 |
5.1.2 社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的协作式发展 |
5.1.3 社区社会组织与居民的参与式发展 |
5.2 协作机制的完善 |
5.2.1 多元协作理念的树立 |
5.2.2 多元协作渠道的拓展 |
5.2.3 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制度的渐进完善 |
5.3 协作内容的深化 |
5.3.1 政府购买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推进 |
5.3.2 社区服务活动的丰富化和专业化 |
5.3.3 根据社区需求,因地制宜解决社区问题 |
5.4 组织能力的提升 |
5.4.1 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公信力的必要前提 |
5.4.2 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公众满意度的基本途径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5)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机制探究 ——以Y市K区和G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区矫正的实践模式 |
二、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现状 |
第一节 K区和G区社区矫正工作概况 |
一、社区服刑人员 |
二、社会参与主体构成 |
三、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 |
第二节 社会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内容 |
一、监督管理 |
二、教育矫正 |
三、社区服务 |
四、帮教扶助 |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现状评估 |
第一节 社会参与的程度 |
一、参与广度 |
二、参与深度 |
第二节 社会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评估 |
一、过程有效性评估 |
二、效果评估 |
第四章 社区矫正社会参与的问题 |
第一节 社会参与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参与意识较低,参与力量薄弱 |
二、社会参与素质偏低 |
三、社会参与流动性大 |
四、社会参与层次偏低,参与主体互动不足 |
第二节 社会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参与认知不足 |
二、社会参与能力有限 |
三、社会参与缺乏相关制度保障 |
第五章 社区矫正社会参与问题的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加强社会宣传,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
一、完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
二、加强社会宣传引导 |
第二节 落实社会参与主体的制度保障及激励机制 |
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的参与机制 |
二、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保障机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
三、完善社会志愿者的实施机制和社会资本保障机制 |
四、实施家庭帮教、企业优惠政策制度 |
第三节 落实社会参与管理机制 |
一、明确各部门及参与主体的权责分工,实现有效互动 |
二、拓宽参与渠道,实现分层管理、有效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 |
附录 |
致谢 |
(6)基层慈善实践中的制度变迁研究 ——以C区的慈善活动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慈善研究 |
2.1.1 慈善行为研究 |
2.1.2 慈善的功能研究 |
2.1.3 慈善的历史研究 |
2.2 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研究 |
2.2.1 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机制 |
2.2.2 制度变迁中的价值因素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框架 |
3.1 相关概念 |
3.1.1 慈善 |
3.1.2 制度与制度变迁 |
3.1.3 价值 |
3.2 理论框架 |
第4章 C 区的慈善生态 |
4.1 社会转型背景下慈善事业的复兴 |
4.2 C 区慈善事业发展概况 |
4.3 C 区慈善实践的主体 |
4.3.1 C 区政府 |
4.3.2 区慈善会 |
4.3.3 社会组织 |
4.3.4 企业家 |
4.4 C 区的慈善救助对象 |
第5章 慈善资源:权力动员与价值转换 |
5.1 慈善资源的权力动员 |
5.1.1 通过行政权力吸纳资源 |
5.1.2 垄断灾难事件募捐渠道 |
5.1.3 生产并利用符号资源 |
5.2 慈善资源的价值转换 |
5.2.1 人们组织在一起 |
5.2.2 利他价值观内化 |
5.2.3 利他行为制度化 |
5.3 制度创新导向的慈善实践 |
第6章 慈善仪式:价值与权力的互动 |
6.1 作为慈善实践内容的慈善仪式 |
6.1.1 慈善实践中的仪式 |
6.1.2 作为慈善资源的募集工具 |
6.1.3 作为慈善关怀的传播渠道 |
6.2 作为权力工具的慈善仪式 |
6.2.1 作为政治仪式的慈善仪式 |
6.2.2 “C 区扶贫帮困慈善表彰大会” |
6.3 作为价值载体的慈善仪式 |
6.3.1 仪式中的价值 |
6.3.2 “爱洒茶会”:彰显价值理念的慈善仪式 |
6.4 仪式作为制度变迁的环节 |
第7章 慈善场域:新制度的形成 |
7.1 作为组织场域的慈善生态 |
7.2 权力关系的位移 |
7.2.1 庇护主义合法性的困境 |
7.2.2 建构新的权力关系 |
7.3 社会空间的发育 |
7.3.1 社会组织兴起中的价值因素 |
7.3.2 社会组织的成长 |
第8章 结语 |
8.1 价值因素影响下的制度变迁 |
8.2 仪式作为制度变迁的机制与环节 |
8.3 慈善实践对于基层治理的影响 |
8.4 价值因素影响下的社会组织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7)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相关理论依据 |
2.1 群众观点理论 |
2.2 群众路线理论 |
2.3 党的群众工作理论 |
2.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2.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要求 |
2.6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应用 |
第3章 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现状 |
3.1 基本状况 |
3.2 典型调研 |
3.2.1 弹子石街道社区群众工作调查 |
3.2.2 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群众工作调查 |
第4章 当前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城市社区行政化倾向依然突出 |
4.2 城市社区群众工作对象覆盖面不全 |
4.3 城市社区群众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
4.4 城市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4.5 城市社区群众工作方法陈旧单调 |
第5章 增强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
5.1 深入探索社区依法自治多元治理运作模式 |
5.2 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群众工作运行机制 |
5.3 切实提升基层社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
5.4 有效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群众工作积极性 |
5.5 不断丰富和创新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8)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理论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社会保障 |
(二) 社会救助 |
(三)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四) 城乡一体化 |
(五) 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
二、社会救助的思想 |
(一) 国外社会救助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救助思想 |
(三)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思想 |
三、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
(一) 国外城乡一体化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一体化思想 |
(三) 我国城乡一体化思想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观点 |
第二章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 |
一、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 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
(三) 改革开放前期的社会救济制度 |
(四) 改革开放探索阶段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
(五)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确立与发展(1998年以来) |
(六) 不断完善中的社会救助体系 |
二、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 |
(一) 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总体保障水平 |
(二) 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三) 吉林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客观分析 |
(四) 吉林省现行社会救助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三章 国内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国内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一) 香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二) 浙江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验的借鉴 |
(三) 上海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二、国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一) 英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二) 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路径与运行模式 |
一、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基本原则 |
(一) 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
(二) 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二、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框架 |
(一) 专项救助 |
(二) 临时救助 |
(三) 慈善救助 |
三、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
(一) 吉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传承与内涵 |
(二) 吉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 |
(三) 吉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困境与思考 |
(四) 吉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
(五) 促进吉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
四、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模式 |
第五章 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 |
一、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运行的政治支持 |
二、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运行的资源传递 |
(一) 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 |
(二)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资源传递中的作用 |
三、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管理机制 |
(一) 加快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网络建设 |
(二) 规范社会救助体系的管理建设 |
(三) 完善社会救助形式,实施分类施救的机制建设 |
四、完善吉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相关配套设施 |
(一) 在法律上为吉林省城省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
(二) 对社会救助体系的监督机制予以完善 |
(三) 鼓励受助者尽早摆脱贫困,减轻财政负担 |
五、建立健全吉林省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体系 |
六、推进吉林省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制度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认识“爱心之都” |
(一) 中国人对于天地良心的信仰 |
1. 天地良心:中国人的信仰 |
2.爱心之都:物质欲望下的良心坚守 |
(二) 爱心之都与城市形象 |
1.城市品质的传播 |
2. 爱心之都:中国城市形象新起点 |
探源“爱心之都” |
(一) 爱心之都与城市的社会营销 |
1.城市爱心:包容与感染 |
2.社会营销:为了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
3. 爱心之都:矫正城市价值取向 |
(二) 正在崛起的公民社会 |
1.公民社会:民间公共领域 |
2.公民社会:通向文明社会 |
“爱心之都”案例分析 |
常州:慈善之城爱心之都 |
1.常州城市形象发展历史 |
(1) 古代常州:江南大郡、富足天下 |
(2) 近代常州:经贸发达、工商比翼 |
(3) 当代常州:工业明星, 誉满全国 |
(4) 新世纪:十张城市名片 |
2.常州城市形象关键词 |
(1) 慈善:常州的良心名片 |
(2) 企业公民:爱心之都的商业伦理 |
3.常州“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问题 |
(1) 对内传播多于对外传播 |
(2) 业内传播强于社会传播 |
(3) 事件传播重于城市传播 |
4. 解决方案 |
(1) 完善城市传播体系 |
(2) 联手企业传播 |
(3) 借助节事活动 |
秦皇岛:爱心之港慈善之城幸福之都 |
1.秦皇岛城市形象特点 |
(1) 山、海、石:硬朗的刚性形象 |
(2) 爱、善、福:柔化的形象重塑 |
2.秦皇岛“爱心之都”城市形象关键词 |
(1) 政府力量:背后强大的推手 |
(2) 官方荣誉:秦皇岛的“资格认证” |
3.秦皇岛“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分析 |
(1) 借势全国性活动, 提升爱心影响力 |
(2) 内容零散破碎, 策略稍显急躁 |
4.秦皇岛“爱心之都”传播建议 |
(1) 发挥旅游城市的优势 |
(2) 制定整合营销传播战略 |
青岛:上善之城慈善青岛 |
1.青岛城市形象特点 |
(1) 包容海纳的城市风骨 |
(2) 繁花炫目的城市形象 |
2.青岛“爱心之都”城市形象关键词 |
(1) NGO:深入城市肌理的力量 |
(2) 公民社会:与爱心之都互为见证 |
3.青岛“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分析 |
(1) 借助大众传媒, 传播持续性成难点 |
(2) 新闻公信力提升效果, 传播视野稍显狭窄 |
4.青岛“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建议 |
(1) 培育发达的公共传播空间 |
(2) 挖掘国际化传播潜力 |
宁波:爱心城市 |
1.宁波城市概况 |
(1) 贸易大港通商重镇 |
(2) 港城、商城、绿城 |
(3) 书藏古今, 港通天下 |
2.宁波“爱心之都”城市形象关键词 |
(1) 爱心积淀:宁波的软实力 |
(2) 慈善组织:“爱心城市”的传播媒介 |
3.宁波“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分析 |
(1) 偏重人物宣传, 弱化城市传播 |
(2) 传播策略零散, 城市形象被淹没 |
4.宁波“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建议 |
(1) 凸显文化传承, 开拓想象空间 |
(2) 整合传播, 事件营销 |
中国“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现状调查 |
1.“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
(1) 政府力量推动“爱心之都”发展 |
(2) 媒体为“爱心之都”造势 |
(3) 公众积极参与“爱心活动” |
(4) “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方式现状 |
2.“爱心之都”城市品牌发展瓶颈 |
(1) 行政力量运用的失衡 |
(2) 民间力量的薄弱与形式的单一 |
(3) “爱心之都”城市品牌传播效果欠佳 |
中国“爱心之都”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
1.尚未成熟的中国“爱心之都” |
2.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
(1) 把“爱心之都”纳入到政府形象管理领域中 |
(2) 公益组织参与传播爱心理念的形式应更加多样化 |
(3) 民间爱心力量的自我张扬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以及与国际慈善组织的合作 |
(4)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整合传播 |
(10)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基本理论 |
1.2.2 国内外慈善事业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江南慈善活动的历史渊源 |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理念 |
2.1.1 慈善释义 |
2.1.2 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2.2 江南地区的公益慈善传统 |
2.2.1 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 |
2.2.2 江南地区公益慈善活动的历史 |
2.2.3 江南地区传统公益慈善活动的特征 |
3 转型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的兴起 |
3.1 江苏省慈善组织发展的社会背景 |
3.1.1 社会政策 |
3.1.2 江苏经济发展概述 |
3.1.3 江苏文化发展概述 |
3.2 转型期江苏地区慈善组织发展脉络 |
3.2.1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概况 |
3.2.2 江苏省慈善组织发展概况 |
4 江苏省慈善组织典型个案之一 |
4.1 爱德基金会 |
4.1.1 历史概述 |
4.1.2 爱德的公益项目运作 |
4.1.3 小结 |
5 江苏慈善组织典型个案之二 |
5.1 江苏省慈善总会 |
5.1.1 历史概述 |
5.1.2 法律和政策环境 |
5.1.3 组织机构 |
5.1.4 资产管理及使用 |
5.1.5 主要项目运作 |
5.1.6 趋势分析 |
5.2 南京市慈善总会 |
5.2.1 组织成立 |
5.2.2 组织机构 |
5.2.3 资产管理和使用 |
5.2.4 主要项目 |
5.3 常州市慈善总会 |
5.3.1 历史概述 |
5.3.2 常州模式 |
5.3.3 小结 |
6 江苏慈善组织典型个案之三 |
6.1 宜兴远东慈善基金会 |
6.1.1 历史概述 |
6.1.2 组织成立 |
6.1.3 宗旨及使命 |
6.1.4 组织机构 |
6.1.5 管理模式 |
6.1.6 项目运作流程 |
6.1.7 主要资助项目 |
6.1.8 理事会成员 |
6.2 苏州汇凯爱心基金会 |
6.2.1 组织简介 |
6.2.2 资金管理及使用 |
6.2.3 主要项目 |
6.2.4 小结 |
6.3 南京大学天健社 |
6.3.1 组织成立 |
6.3.2 规章制度 |
6.3.3 天健社的源头——唐仲英墓金会 |
6.3.4 分析与思考 |
7 公民社会与第三领域视域中的江苏慈善组织 |
7.1 公民社会与第三领域 |
7.1.1 公民社会 |
7.1.2 民间组织 |
7.1.3 企业公民 |
7.2 第三领域与中国乡治传统 |
7.2.1 第三领域 |
7.2.2 中国“乡治”传统中的善举 |
7.3 善治与公民社会 |
7.4 江苏慈善组织的类型分析 |
7.4.1 宗教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 |
7.4.2 官督商办慈善协会:常州慈善总会 |
7.4.3 民营企业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远东慈善基金会 |
7.4.4 “第三领域”中的江苏慈善组织 |
8 国外慈善组织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
8.1 美国慈善组织:民间主导型 |
8.1.1 历史概述 |
8.1.2 劝募机制 |
8.1.3 法律和政策环境 |
8.1.4 慈善文化及理念 |
8.1.5 市民社会与美国慈善事业 |
8.1.6 问题与趋势 |
8.2 英国慈善组织:政府-民间合作伙伴型 |
8.2.1 历史概况 |
8.2.2 规模、类型和作用 |
8.2.3 法律及政策 |
8.2.4 公益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
8.2.5 慈善理念及文化 |
8.2.6 英国民间公益事业繁荣的原因 |
8.2.7 问题与趋势 |
8.3 新加坡慈善组织:政府主导型 |
8.3.1 历史概述 |
8.3.2 规模及类型 |
8.3.3 法律及政策 |
8.3.4 问题与趋势 |
8.4 比较视野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径 |
8.4.1 建立健全慈善事业法律法规 |
8.4.2 建构政府与慈善组织的良好关系 |
8.4.3 弘扬传统慈善文化 |
8.4.4 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重庆“爱心超市”情暖贫困居民(论文参考文献)
- [1]邛崃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 许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学研究(2012-2019)[D]. 李晓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和谐邻里关系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刘雅辰.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以上海市奉贤区H镇为例[D]. 陈丽丽.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5]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机制探究 ——以Y市K区和G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为例[D]. 乔龙艳. 扬州大学, 2018(12)
- [6]基层慈善实践中的制度变迁研究 ——以C区的慈善活动为案例[D]. 袁泉. 吉林大学, 2014(09)
- [7]城市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研究[D]. 牟文余. 重庆工商大学, 2014(08)
- [8]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车放.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9]专题研究[J]. 聂艳梅,佟菲,王静波,葛海娜.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11(06)
- [10]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D]. 杨琳. 浙江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