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订货会改革路径: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1](2020)在《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和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均离不开二者的协调运行。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造就了以煤为主、以电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格局。建国70年来,我国煤炭和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但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纵向协调性差、中长期合同违约率高等问题却导致煤炭与电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使得促进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2020年,我国将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这将使得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面临被替代和成本增加的风险。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我国陆续出台了去产能政策、煤电联营政策和中长期合同政策等相关制度。相比于过去,新的政策环境带来新的机遇和风险,需要考虑这些政策对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的影响,对于提升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问题—构建模型—算例分析”的逻辑链条,分别对低碳政策、去产能政策和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煤炭与电力周期性冲突原因并讨论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论证了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从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相关政策和中长期合同优化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国内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总结了南非、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典型国家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针对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启示。最后,从煤炭和电力发展现状、煤炭进出口、燃煤发电污染、煤电周期性冲突和新能源替代等出发,提出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构建了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受碳排放权配额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的限制,分析了碳排放权和可再生能源相关参数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在非合作和合作两种情形下对收益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下,电力用户在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中,运用资金现金价值模型分析了光伏绿色电力证书和风电绿色电力证书的最高市场价格和最低市场价格,同时设计一套基于优惠价格的一对多市场交易机制,为电力用户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提出降低成本建议。(3)构建了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考虑了去产能指标和产能补贴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煤炭市场为例,构建了多个市场竞争模型对煤炭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其次,构建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去产能模型,设置多个参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去产能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4)构建了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决策模型,以一条含多个煤炭生产企业、燃煤发电企业和煤电联营企业的复杂煤电能源供应链为例,得出企业进行煤电联营的市场条件,并进行算例仿真分析。其次,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以一条含煤炭生产企业、煤炭贸易企业和燃煤发电企业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为例,运用纵向一体化决策模型和纵向独立决策模型计算新增收益,运用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对总收益进行分配。最后,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在实施纵向一体化项目时策略选择,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初始条件、不同参数条件变化对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决策的影响,运用算例进行仿真分析。(5)构建了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首先,研究了煤炭和电力中长期合同发展,以煤炭中长期合同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归纳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运用解析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煤炭和电力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其次,分析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履约区间,不同参数对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期权理论,分别设置了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双向期权三种期权模型对煤炭中长期合同进行优化。最后,分析了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履约区间,不同参数对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的影响,在煤电浮动机制下,提出一种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对电力中长期合同进行优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所构建的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受碳排放权配额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限制的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科学的定量决策工具;2)所构建的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政府对直接去产能政策效果评估和间接去产能决策提供决策支持;3)所构建的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煤电联营决策提供支持;4)所构建的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可为煤炭中长期合同和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提供新型履约保障途径。
张言方[2](2019)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进入“高质量”的新常态,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短期内似乎有利于平抑煤价波动,但其长期传导影响及经济运行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以煤炭价格波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科学评估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效力,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煤炭价格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以避免陷入“价格波动失常-政府强制干预”的恶性循环。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部分,本文对照分析我国煤炭价格的波动趋势及政府采取的价格政策,得出我国煤炭价格波动是煤炭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干预共同导致的。同时,本文采用EEMD方法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价格波动会受到长期趋势、短期市场供需变动引发的高频变量和关键政策调控等重大事件引发的低频变量的综合影响,其中低频变量对煤炭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最为显着;同时,煤炭价格调控政策与低频变量的波动结构紧密相关,且可能会对煤炭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作用;此外,本文采用ARIMA模型预测出2019-2020年我国煤炭价格将保持小幅下降的态势。在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部分,本文按照政策发布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构建出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分析框架,将煤炭价格政策划分为直接定价政策和间接控价政策,然后按照政策工具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煤价政策的代理变量,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代理变量的长期波动趋势是符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鉴于此,本文采用GMM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炭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并根据预期理论估算出各种政策工具的前瞻性水平,其主要研究结论为:一是2008-2017年期间政府实施的直接定价政策均会对煤炭价格波动发挥抑制作用,并且政府可选择合适的长短期政策工具及政策组合来优化政策调控方案,进而最大化提高直接定价政策的有效性;二是与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相比,产量控制政策在短期并不会带来煤炭价格的大幅提升,这为该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三是无论实施的间接控价政策是否能有效抑制煤价波动,政策联合发布均会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四是不同政策工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并且政策发布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前瞻性水平产生影响。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及方案设计部分,本文基于构建的DSGE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设计出无政策干预的基准情景、中长期合同政策情景、去产能政策情景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情景,DSGE仿真结果表明:政策干预会扭曲煤炭供需或其他因素对煤炭价格的传导效应,且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被减弱,但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上述冲击影响会被强化;同时,不同于中长期合同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去产能政策会在长期带来总产出下降,这部分总产出损失可反映出实施该政策的经济成本。此外,间接控价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冲击作用明显弱于市场供需的自发调节,同样地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影响也明显小于后者。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即政府应客观评估中长期合同政策对平抑煤价发挥的长短期作用,灵活选择政策工具及联合发布方式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水平,同时可适度加大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引导和规范煤炭供需双方的市场化交易行为,以合理平抑煤价波动、有效治理煤炭产能过剩和快速提升煤炭市场化程度。该论文有图38幅,表32个,参考文献203篇。
李莹莹[3](2019)在《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作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被公认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国电力输出大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在火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方面目前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其中,影响全区能源供需综合平衡状况的关键所在,是关于煤电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问题。当前,自治区政府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坑口电站以及鼓励签订长期电煤协议等利于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的政策,但煤电企业间的矛盾还不能从根本上被协调。内蒙古煤电之争实质是煤电企业的收益分配以及电煤合同违约问题。如何在不断深入电煤市场化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使煤电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得到合理分配以及使煤电供应链成员的行为得到约束继而解决煤电矛盾,是保障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煤电供应链整体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电企业供应链的协调现状,发现一些问题。构建收益分配博弈模型,信用惩罚机制模型,电网补贴模型;对煤电企业收益分配、合同兑现行为约束、电网补贴决策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内蒙古煤电企业相关数据给参数赋值,进行模拟仿真,得出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从内蒙古煤电企业收益分配仿真结果来看,煤电企业联营,煤炭企业收益和煤电供应链的整体收益要高于不联营情况下的收益。电力企业的收益却低于不联营情况下的收益,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收益高于不联营情况下的收益而趋势为随着利他系数的增大,总收益先增加后减少。因此,为了达到煤电供应链协调的目的。需要二次分配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的收益,依据煤炭企业、电力企业以及供应链整体在联营情况下收益都要大于不联营情况下收益的原则,确定二次收益分配系数取值范围。从而达到煤电供应链各主体共赢的目的。(2)从内蒙古煤电企业长期契约信用机制仿真结果来看,采用缺货成本惩罚机制的情况下,缺货成本系数的增大会促进电煤合同履行率的提高,而利他系数的增大会使电煤合同履行率先增大后减小。采用收益惩罚机制的情况下,收益惩罚系数的增大会促进电煤合同履行率的提高,而利他系数的增大会使电煤合同履行率减小。(3)从电网公司补贴仿真结果来看,随着煤炭价格的提高,电网公司的补贴价格、补贴后上网电价和补贴系数都有所提高。内蒙古煤电企业不同的一体化程度,电网对应补贴也不同,一体化程度越高,电网补贴相对越低。因此,电网公司在对电力企业进行补贴时,应先确定相应一体化程度,制定较为合理的补贴决策。最后在实证分析及仿真结果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内蒙古煤电企业角度提出供应链协调建议。
王雨佳[4](2019)在《纵向关系视角下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相继进行能源产业改革,力争以市场机制主导能源供需。对于中国来讲,具有强依赖性的煤炭和电力两个能源产业的竞争性改革进程并不同步,煤电产业链上游的煤炭产业基本实现完全市场化,下游的电力产业仍处于政府规制之下,结果导致煤、电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政府逐渐认识到,在改革中人为割裂产业链上下游市场进行单一产业改革会造成严重不平衡的危害。因此,随着2002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动,政府开始实施以电煤价格为主要切入点的煤电产业链整体的竞争性改革。2002年,国家取消了电煤指导价,煤电产业之间的行政壁垒被打破,允许有条件的煤炭和电力企业相互进入;2005年颁布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推行煤电一体化政策;2012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取消重点合同和电煤价格双轨制,鼓励煤炭和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2016年,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鼓励煤、电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随后制定了详细的优惠措施。尽管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深,但煤电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辨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是深化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缓解煤电能源紧张关系的迫切需要与关键所在。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对目前煤电产业链的整体竞争状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新一轮煤电联营中的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实施的效率进行了理论与博弈模拟分析。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中国煤电产业链整体宏观竞争状况的评估。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最直接目的是将市场竞争引入产业链的发展中,本文结合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以相对市场势力作为评估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状况的指标,并从价格传导的视角评估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政策的宏观效率。首先,通过对中国电煤价格的传导机制及价格扭曲成因的梳理,将政策因素引入电煤价格的传导中,提出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政策引起的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电煤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在NEIO的框架下测算了煤炭和电力两个产业的市场势力,发现两产业在自身的市场上均不存在损害各自竞争的市场势力,但是电力产业相比于煤炭产业具有相对市场势力,即前者的市场势力溢价大于后者,这不利于产业链整体的市场竞争。最后,采用电煤的价格扭曲率衡量电煤与市场煤之间的价格偏误程度,进一步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构建了市场结构与电煤价格扭曲率的协整方程。结果显示,电煤的价格扭曲率和电力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成正比,同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成反比,并且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电煤与市场煤价格之间的偏误程度越小,即对电煤的价格扭曲之间的修正作用越显着。第二,煤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政策对微观企业短期生产效率的影响。截止到目前,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是打破煤电产业之间的行政壁垒,促进煤、电企业的纵向整合。本文首先建模分析了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的竞争与反竞争效应,得出煤企和电企的纵向整合会带来有利于竞争的效率效应,也会带来阻碍竞争的市场圈定效应。其次,通过I-O法测算了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纵向整合指数,发现两者的纵向整合指数均是波动上升的,初步显示了我国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的执行状况良好。再次,采用半参数LP法对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时序分析,得出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2017年间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且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趋势更显着。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对煤、电企业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煤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但目前煤电产业链尚未出现过度整合状况,煤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政策短期内仍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煤电产业链的战略联盟政策对微观企业长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由于纵向整合政策在长期会阻碍市场竞争,因此我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深化阶段应该以纵向整合政策为辅,大力推广以战略联盟为代表的中间型纵向关系。本文首先以网络组织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两者为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出由于煤、电企业的交易存在“竞争+合作”的关系,煤电战略联盟政策可以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规避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实现长期的最大化价值创造。其次,构建收益模型从成本与收益权衡的角度分析了煤企和电企选择战略联盟这种纵向关系的效率性,发现煤电战略联盟相比于市场交易,可以通过成本降低和价值创造两方面增加煤、电企业的利益。再次,通过构建市场交易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战略联盟交易的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两者对煤、电企业专用性投资的激励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市场交易非合作博弈下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不足,煤电战略联盟政策能更有效地促进煤电资源的配置,防止出现投资不足和浪费的情况。最后,建立行为博弈模型考察包含惩罚条款的长期契约对煤、电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发现该类契约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有效缓解中国的煤电紧张局面。
时如义[5](2017)在《双边匹配视角下煤电交易机制及其算法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十分突出,而电力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最大用户,煤炭和电力依存度非常高。近年来,煤炭和火电都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煤电交易缺乏创新机制,煤电交易冲突不断,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中长期合同难以签订。因此,分析煤电交易冲突和交易机制,理清煤电交易影响因素,创新煤电交易市场匹配机制,设计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算法,在宏观上有助于煤电交易中长期稳定关系的建立,实现对现有煤电交易平台匹配功能的补充与完善,促进电煤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煤炭和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微观上有助于煤电企业找寻满意合适的匹配交易对象、发现稳定优化的匹配交易路径,减少煤电交易冲突,提高交易市场效率。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煤电供需现状及其交易冲突研究部分,本文分析了动力煤供需以及煤电企业基本现状,梳理了煤电交易市场化变革历程,并对煤电交易冲突及其调控建议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1)我国动力煤供需基本稳定,但价格波动不平稳;相比于煤炭企业,发电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势力。(2)我国煤电交易变革经历了计划定价阶段、调放结合阶段和市场化阶段。(3)我国煤电冲突主要表现为电煤价格运行不平稳、煤电行业利益分配不均、交易合同签订率及履约率偏低,主要采取煤电联动、煤电一体化、煤电中长期契约等调控政策。在煤电交易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部分,本文分析了煤炭订货会和煤炭交易中心模式,探讨了现有煤电交易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梳理了煤电交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煤炭交易中心模式具有公平、公开、高效等特点,而挂牌、拍卖和招标等三种煤电交易机制的选择单向性、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选择不充分等问题导致煤电交易匹配关系不稳定。(2)影响煤电交易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交易煤质属性和交易合同属性,煤质属性主要体现在发热量、挥发分、硫分、全水分、灰分等,而交易合同属性主要为付款时间、交货期、价格、交易量等。在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算法及机制研究部分,本文给出了煤电交易成对稳定匹配的概念,分析了煤电交易匹配偏好排序,设计了煤电交易稳定匹配机制和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结果的稳定性和敏感性。研究发现:(1)考虑交易量的煤电交易延迟接受算法下煤电交易匹配结果成对稳定。(2)在煤电交易稳定匹配机制下,成对稳定匹配交易具有一定的交易量弹性范围内的敏感性。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出发,围绕煤电交易中长期合同签订、煤电交易平台与交易市场完善、煤电交易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等,提出了有助于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的政策建议。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将双边匹配理论应用到煤电企业匹配交易过程中,拓展了稳定配置与市场设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优化了煤电企业交易匹配路径,反映了煤电交易利益诉求。(2)基于煤电交易冲突的现状,创新性地提出煤电交易成对稳定匹配的概念,其中交易关系的抗拆散性使得煤电企业双方不会轻易改变已有的成对稳定匹配关系,为煤电企业建立中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奠定了研究基础。(3)从现有煤电交易机制的不足出发,基于煤电企业双边匹配交易偏好排序,创新性地设计了考虑交易量的煤电交易稳定匹配机制与算法,是对现有煤电交易平台在交易机制和交易功能上的补充和完善。
汤振朋[6](2017)在《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煤炭交易机制为处理好政府与煤炭市场的关系、解决煤炭市场稳定问题提供新思路。传统的交易机制如挂牌交易、竞价交易、招标交易都具有单向选择性、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和交易关系不稳定等缺点。双边匹配理论为解决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模型是对双边匹配模型的进一步拓展。利用带交易量的延迟接受算法,可以求得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结果。该算法具有可操作性,即煤炭供需双方可以通过调整偏好和供需量,达成预先约定的匹配交易。算法下得到的匹配结果为煤炭需求企业最优的成对稳定匹配结果,更好地保护了消费一侧的利益。算法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是对婚姻匹配模型、大学生入学模型、企业员工匹配模型下延迟接受算法的一般化,可以求取其中任意一种模型的成对稳定匹配结果。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也是对竞价交易和招标交易的融合、一般化,可以通过参数设定转化为竞价交易和招标交易机制。在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下,匹配交易成对稳定具有一定的交易量弹性范围,单个供应方供应量的小幅度增加或者单个需求方需求量的小幅度减少不会改变算法的匹配结果。更重要的是,如果供应方能够准确响应需求方的需求变化,稳定的匹配关系也不会因为供需量变化而改变。带交易量的延迟接受算法具有较高的算法效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能够适应大量用户的匹配交易运算。挂牌交易的匹配结果可能存在多个阻碍匹配对,造成交易关系的不稳定。与挂牌交易不同的是,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能够避免阻碍匹配双对的出现,使得供需企业之间形成相对稳固的交易关系,从而也能便于煤炭企业更加准确的响应市场的需求,应对市场的变化。
韩信美[7](2013)在《交易视角的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电煤资源配置将煤炭和电力两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联系在一起,电煤配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两个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发展。2002年以来,由于我国放开电煤价格,电煤需求在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急速增加导致电煤价格上涨,电价却不能随电煤价格波动而波动,导致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对电煤价格的争执越来越严重,“煤电矛盾”不断激化。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电煤交易不能顺利达成,发电厂只能减少发电量,结果导致全国多个地区在冬夏两季用电高峰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煤电矛盾”表现尤为明显。尽管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干预促成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合作,比如,煤电联动,鼓励煤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等,但效果并不显着,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从契约选择的一般理论出发,基于交易视角理顺电煤配置过程,选择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就电煤的交易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特性,建立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机理以及有效性模型,并选择同样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美国和印度为例,用本文建立的契约选择机理和有效性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我国的电煤资源配置提出建议。本文主要成果:(1)界定电煤资源配置概念。电煤资源配置是电煤资源在空间层面配置和部门层面配置相互协作和相互配合的过程。空间层面配置是由于电煤资源禀赋和负荷地的不同需要借助各种运输方式实现电煤的空间转移过程;部门层面配置是指在电煤资源配置过程中相关利益部门,即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过程。(2)构建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机理。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同时受企业属性、定价机制和流通环节三个因素的影响,在不同交易情境下,三个因素的表现形式不同,对电煤资源配置的作用大小不同,最终的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形式不同。(3)构建电煤资源配置有效性模型。建立了契约形式与电煤资源配置有效性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企业属性、定价机制和流通环节与电煤资源配置有效性之间的对应关系。(4)在政府干预下,企业属性对电煤交易结果有直接影响。交易主体是作出交易决策的载体,属政府性企业比属非政府性企业更容易得到政府认同和支持,这为政府参与下的属政府性企业交易提供了一种无形保障。(5)煤炭和电力定价机制不一致是导致煤电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不同定价情境下的电煤资源配置认为电煤和电的定价机制不一致是导致煤电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电煤配置有效性的主要原因之一。(6)流通环节是影响电煤资源配置的制约因素。煤炭运力不足是流通环节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影响电煤资源空间配置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成为电煤资源部门配置的约束因素。可通过优化电煤资源部门配置缓解流通环节的制约,提升空间配置效率。(7)以美国电煤资源配置实践为例,通过本文构建的有效性模型检验。不同的是,美国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而我国是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的契约形式对美国实现电煤资源配置高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以印度电煤资源配置实践为例,通过本文构建的有效性模型检验。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不同,在市场需求旺盛,经济快速发展前提下,属政府性企业占主导、以政府定价为主的定价方式、流通环节的制约,以及过于单一的契约形式同时存在造成了印度电煤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李晓辉[8](2013)在《发展方式转变、能源体制改革与能源法的转型》文中指出目次前言一、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市场化(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中的市场与政府(二)我国能源领域的政府规制(三)我国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我国能现行能源法体系中的主要法律制度分析(一)法律制度及能源法律制度的界定
付东[9](2012)在《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及制度安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为主的国家。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总需求不断的增加,加之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电力产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公共服务行业,关系着全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由于我国多煤少气的能源特点,我国的电力行业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自1994年煤炭价格改革以来,煤炭交易市场上就出现了“市场煤”和“计划煤”双轨制的煤炭价格。电力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电价也是影响着我国民众的生活,为了保证电价的稳定,退出了“市场煤”和“计划煤”的横向价格的双轨制。在这种制度下,“市场煤”必定高于“计划煤”的价格。2000年起,我国逐渐开始减少对电煤价格的管制,如此煤炭产业固然希望煤炭价格依市场的行情而走高;但是,电力产业的电价是由政府而定,而煤炭价格的走高必然提高了电力的生产成本。这种情况下,煤炭产业与电力产业之间的博弈越发的激烈。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以试图解决煤电产业之间的纷争,促进我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形成。2005年,国家发改委又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促进煤电产业各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鼓励大型煤炭供需企业签订长期合同。2007年,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我国电煤价格也不断的增长,然而电力价格却没有改变,这就给电力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煤荒”、“电荒”等现象,这一现象表明了我国煤电产业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大。煤电产业之间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在阐述产业链基本理论以及分析煤炭产业链之间博弈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煤炭产业链的影响机理和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煤炭产业链协调性的基本框架,总结、归纳煤炭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方法,并提出煤炭产业链协调性的评价模型;再其次,对中国煤炭产业链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煤炭产业链协调性的优化路径和制度安排。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通过分析我国煤电产业链之间的结构,以及对煤电产业两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上游的煤炭企业所在的市场为竞争市场,而下游的电力企业所在市场为垄断市场,同样下游的电力企业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垄断的;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煤炭产业与电力产业之间的联合有利于联盟利益的最大化。第二,从煤电投资规模协调发展程度、煤电联合节能程度、煤电价格联动程度和煤电交易机制四方面构建了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的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因素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章所构建的影响因素体系合理有效。从而为构建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奠定了基础。第三,本文总结了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方法、原则、步骤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内容,为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另外,本文构建了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本体系涵盖三个维度,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要素层和指标层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中包括2个准则、7个要素,其中,目标层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准则层包括协调性和发展力两个方面。协调力中有包括了煤电消费的依存度、煤电资源分布比和煤电价格联动性;发展力中包括了煤电交易机制、煤电投资规模、煤电联合能节能力和煤电联动政策力。第四,基于对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的阐述,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煤电产业链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的煤电产业链的协调性水平一般,其发展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改善我国的火电机组、优化资源的运输系统、电力市场应逐步市场化、完善煤电交易机制、加强煤电产业链的节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第五,本文基于上文的分析,从合约交易、价格联动、节能减排及环境成本四个方面探讨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合约交易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政府放开电力管制、煤电企业换股、健全煤电市场、建立价格调整机制及加强法律手段;价格联动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优化: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能源运输环节、完善能源基本制度的供给及监管输配电环节;节能减排优化路径的设计包括6个方面:改善火电机组、优化资源配置、调度区域发电、鼓励节约用电、政府参与引导及加强经济手段,其中优化资源配置主要是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开发风电和合理发展核电3个方面;环境成本优化路径包括3个方面:加强环境成本的内在化管理、完善环境成本核算制度及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第六,本文提出总结了提高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制度安排:理论依据和制度安排。首先分析总结了政府介入煤电产业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主要从电力体制的改革、煤炭运输问题以及煤电产业一体化的障碍几个方面进行,电力体制的改革从政府规制到完全市场化离不开政府的介入,煤炭运输问题也需要政府的协调管制,要促成煤炭和电力企业以及产业链其他环节实施一体化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强制和鼓励措施。其次,基于理论依据提出了制度安排,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代表着社会制度的主流,具有强制性,为非正式制度的稳定和改进提供条件。政府通过正式制度对煤电市场即整个煤电产业链进行协调管制,正式制度安排主要有6个方面:建立有效竞争的煤电市场结构、制定控制独立煤电项目开工建设的规定、制定政策促进煤电企业互相参股、政府加强对运输部门的协调管制、政府对煤电一体化企业实施监管、国家能源局加强能源管理、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通过提高煤电产业进入壁垒,鼓励煤矿间兼并重组,降低电力产业进入壁垒,完善电价机制,做到电力产业各个环节的独立运行,以建立有效竞争的煤电市场结构。通过控制独立煤电项目开工建设和制定政策促进煤电企业互相参股,推进煤电一体化的发展。煤电一体化后形成的特大型能源集团,需要政府对其实施监管,保证市场的正常运作。通过对铁路运输部门进行协调和计划,加强铁路网的建设,同时鼓励其他高效率低成本运输方式的建设,扩大煤炭运输的规模,保证电煤能源的供应不出问题,同时也是对运输环节垄断行为的有效控制,降低煤炭运输的费用。非正式制度不能代替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产业链协调性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变路径依赖为路径创新、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良好地社会信用体系、增强环保意识。正式制度安排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稳定和改进提供基础,非正式制度安排促使正式制度的安排。只有正式制度,虽其具有强制性,但是也离不开非正式制度的安排,只有非正式制度,没有正式制度成文的规定,市场无法正常运转。要想提高中国煤电产业链的协调性,离不开两种制度安排,而且两种制度必须保持目标一致,才能使市场稳定发展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一是从产业链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煤电的产业链理论。以我国煤电产业的矛盾为基本,探讨了我国煤电产业链的合理的安排方式以及我国煤电产业链的市场结构对煤电产业链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目前我国关于煤电产业链理论。二是构建了评价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指标体系和基本模型,分析了影响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基本因素,并对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倾向于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本身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因素,实证分析过程中对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进行了数量分析与研究,并利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对我国煤电产业链的协调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的煤电产业链的协调性一般,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三是运用制度设计理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提高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优化路径,以及提高我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优化路径方面,本文主要从合约交易的优化路径、价格联动的优化路径、节能减排的优化路径和环境成本竞争的优化路径入手。而制度安排方面,本文分别从建立有效的竞争煤电市场结构、制定控制独立煤电项目开工建设的规定、制定政策促进煤电企业相互参股、政府加强对运输部门的协调管制、政府对煤电一体化企业实施监管、国家能源局加强能源管理和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七方面入手阐述正式制度的安排;从变路径依赖为路径创新、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增强环保意识五方面入手阐述非正式制度的安排。
王健[10](2012)在《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煤炭产业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众多突出问题。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企业行为,大型煤炭企业实施强强联合,积极推进小煤矿兼并重组,甚至关闭,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行安全管理,导致我国煤炭产业的结构,以及企业的竞争行为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因此,本文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以及芝加哥学派的效率理论,并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系统的分析了近10年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组织的发展变化,以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的结论:第一,在市场结构方面,(1)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集中度的绝对数值仍然偏低;煤炭业的市场结构目前依然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而非寡占型市场结构。(2)我国煤炭产业的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偏高。(3)大型矿井煤产量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比例有了显着的提升;中小型矿井产量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在企业竞争行为方面,(1)经过近三十年的市场化改革,煤炭产业价格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竞争型市场决定了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2)适应绿色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3)在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政府调控行为,尤其兼并重组政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在市场绩效方面,(1)9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的整体经济绩效、安全绩效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安全绩效与国外主要煤炭产国比较,仍有差距。(2)我国一直重视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煤炭产业的环境绩效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未来形势依然严峻。第四,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实证分析,我国煤炭企业的绩效是建立在企业的效率基础之上;与市场结构以及由市场结构有可能导致的市场势力没有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等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优化目标、途径、及其主要措施。
二、煤炭订货会改革路径: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订货会改革路径: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政策的研究 |
1.2.3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的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 |
2.1 引言 |
2.2 国内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2.1 全国煤炭订货会与全国煤炭交易会 |
2.2.2 煤电联动机制与煤电浮动机制 |
2.2.3 煤炭与电力企业纵向资源整合 |
2.2.4 重点合同与中长期合同 |
2.2.5 煤炭与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 |
2.2.6 煤炭与电力管理体制 |
2.3 国外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1 南非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2 美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3 英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4 日本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5 澳大利亚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6 德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4 国内外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引言 |
3.2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 |
3.2.1 煤炭和电力发展现状分析 |
3.2.2 煤炭进出口对煤炭市场的影响 |
3.2.3 燃煤发电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2.4 煤电周期性冲突分析 |
3.3 新能源发电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的影响 |
3.3.1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分析 |
3.3.2 中国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能源发电对燃煤发电替代分析 |
3.4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需解决的问题 |
3.4.1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2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3 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4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4.1 引言 |
4.2 低碳政策分析 |
4.2.1 低碳发展目标 |
4.2.2 技术升级政策 |
4.2.3 市场交易政策 |
4.3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构建 |
4.3.1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模型 |
4.3.2 煤电能源供应链成员非合作博弈模型 |
4.3.3 煤电能源供应链成员合作博弈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优化模型 |
4.4.1 绿色电力证书定价模型 |
4.4.2 考虑优惠价格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模型 |
4.4.3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5.1 引言 |
5.2 去产能政策分析 |
5.2.1 去产能政策 |
5.2.2 煤炭去产能进展 |
5.2.3 煤电去产能进展 |
5.2.4 煤炭和煤电去产能政策协调分析 |
5.3 去产能政策下煤炭市场竞争力模型构建 |
5.3.1 煤炭市场模型 |
5.3.2 不同煤炭市场竞争模型下市场均衡价格 |
5.3.3 煤炭市场竞争力模型 |
5.3.4 算例分析 |
5.4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构建 |
5.4.1 去产能数量计算模型 |
5.4.2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去产能模型 |
5.4.3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6.1 引言 |
6.2 煤电联营政策分析 |
6.2.1 煤电市场分析 |
6.2.2 煤电联营政策分析 |
6.2.3 煤电联营效果分析 |
6.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决策机制模型构建 |
6.3.1 煤电联营纵向决策模型 |
6.3.2 煤电联营均衡分析 |
6.3.3 算例分析 |
6.4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构建 |
6.4.1 煤电能源供应链模型 |
6.4.2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决策模型 |
6.4.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 |
6.4.4 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收益分配机制 |
6.4.5 算例分析 |
6.5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型构建 |
6.5.1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
6.5.2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博弈矩阵构建 |
6.5.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博弈分析 |
6.5.4 算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1 引言 |
7.2 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分析 |
7.2.1 国内中长期合同发展分析 |
7.2.2 国外中长期合同发展分析 |
7.2.3 基于扎根理论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分析 |
7.2.4 基于ISM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矩阵构建 |
7.2.5 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分析 |
7.3 基于期权的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3.1 期权分析 |
7.3.2 煤炭中长期合同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 |
7.3.3 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7.3.4 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 |
7.3.5 算例分析 |
7.4 基于政府授权差价合约的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4.1 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分析 |
7.4.2 电力中长期合同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 |
7.4.3 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7.4.4 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 |
7.4.5 算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中国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 |
2.2 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 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的波动研究 |
2.4 煤炭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
3.1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历史趋势及政策调控 |
3.2 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 |
3.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3.4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分析 |
4.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构成 |
4.2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特征分析 |
4.3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代理变量设计 |
4.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及前瞻性分析 |
5.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传导模型构建 |
5.2 中国煤炭直接定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
5.3 中国煤炭间接调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
5.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模型设计 |
6.1 DSGE模型概述 |
6.2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系统构建 |
6.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DSGE模型设计 |
6.4 模型参数的校准和估计 |
6.5 DSGE模型的稳健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和调控方案设计 |
7.1 煤炭价格政策调控情景设计 |
7.2 无政策干预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3 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4 去产能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5 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6 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设计 |
7.7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供应链协调研究 |
1.2.2 煤电供应链协调研究 |
1.2.3 相关研究方法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 |
2.1.1 供应链 |
2.1.2 供应链管理 |
2.2 供应链协调机制理论 |
2.3 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三章 内蒙古煤电供应链协调现状分析 |
3.1 中国煤电供应链协调现状分析 |
3.1.1 煤电产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现有煤电供应链协调机制 |
3.2 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现状分析 |
3.2.1 煤电企业发展现状 |
3.2.2 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现状 |
第四章 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
4.1 模型理论简介 |
4.1.1 Stackelberg主从博弈 |
4.1.2 收益分配合约模型 |
4.2 模型的构建 |
4.2.1 相关定义及假设 |
4.2.2 煤电企业收益分配机制模型 |
4.2.3 煤电企业长期契约信用机制模型 |
4.2.4 电网公司补贴模型 |
第五章 模拟仿真 |
5.1 相关参数赋值 |
5.2 模拟仿真 |
5.2.1 煤电企业收益分配仿真情况 |
5.2.2 煤电企业长期契约信用机制仿真情况 |
5.2.3 电网公司补贴仿真情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煤电企业收益分配 |
5.3.2 煤电企业信用机制 |
5.3.3 电网补贴 |
第六章 针对煤电供应链协调的对策建议 |
6.1 基于企业角度 |
6.2 基于政府角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纵向关系视角下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煤电产业链 |
1.2.2 竞争性改革 |
1.2.3 改革效率 |
1.2.4 纵向关系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煤电产业链改革的现实及研究现状分析 |
2.1 煤电产业链的研究现状述评 |
2.1.1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研究 |
2.1.2 中国煤电产业链改革的研究 |
2.1.3 文献述评 |
2.2 中国煤电产业链现实及关联性分析 |
2.2.1 中国煤炭产业分析 |
2.2.2 中国电力产业分析 |
2.2.3 煤电产业关联性分析 |
2.3 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演进历程 |
2.3.1 昨天:煤炭订货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2.3.2 今天:煤、电纵向整合成为主导关系 |
2.3.3 明天:煤、电战略联盟犹如旭日东升 |
第3章 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效率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理 |
3.1 竞争性改革效率的分析框架 |
3.1.1 基于产业链的ISCP分析框架 |
3.1.2 纵向关系的治理模式及效率权衡 |
3.2 分析案例、评价指标及方法选取 |
3.2.1 竞争性改革效率分析的案例选取 |
3.2.2 竞争性改革效率的评价方法 |
3.3 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1 竞争性改革对煤电产业链竞争的影响 |
3.3.2 竞争性改革对企业短期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3 竞争性改革对企业长期配置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电产业链的竞争状况评估:基于电煤价格扭曲的视角 |
4.1 引言 |
4.2 产业链中间产品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与扭曲 |
4.2.1 中国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 |
4.2.2 中国电煤价格扭曲的成因 |
4.3 基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煤电产业链市场势力的测度 |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4.3.2 基于NEIO框架的模型设计 |
4.3.3 样本选择与变量描述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4 产业链相对市场势力对电煤价格扭曲的实证检验 |
4.4.1 研究假设及方法选取 |
4.4.2 单位根及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
4.4.3 市场结构对电煤价格扭曲的修正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权关系下的纵向整合政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及趋势分析 |
5.1 纵向整合的竞争与反竞争效应分析 |
5.2 基于I-O方法的纵向整合政策执行度分析 |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2 产业链纵向整合指数的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 |
5.2.3 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的趋势分析 |
5.3 煤电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趋势分析 |
5.3.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及数据选取 |
5.3.2 煤炭产业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
5.3.3 电力产业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
5.4 纵向整合政策对煤电产业链生产率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
5.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5.4.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5.4.3 非线性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契约关系下的战略联盟政策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 |
6.1 战略联盟政策与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
6.1.1 煤、电企业的战略联盟理论 |
6.1.2 资源配置效率与专用性投资 |
6.1.3 煤电战略联盟的履约机制:长期契约 |
6.2 基于成本与收益的煤电战略联盟选择分析 |
6.2.1 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权衡 |
6.2.2 煤电战略联盟的收益模型分析 |
6.2.3 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的效率性分析 |
6.3 煤电战略联盟政策资源配置效率的博弈分析 |
6.3.1 博弈时序与基本假定 |
6.3.2 市场交易下的非合作博弈 |
6.3.3 战略联盟下的合作博弈 |
6.4 包含惩罚机制的长期契约有效性分析 |
6.4.1 基本假设与契约设计 |
6.4.2 煤炭企业的决策行为分析 |
6.4.3 电力企业的决策行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双边匹配视角下煤电交易机制及其算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双边匹配理论与应用研究 |
2.2 煤电关系冲突问题研究 |
2.3 煤炭市场交易机制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煤电供需现状及其交易冲突 |
3.1 煤电供需基本状况 |
3.2 煤电交易市场化变革 |
3.3 煤电交易冲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现有煤电交易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4.1 煤炭交易模式分析 |
4.2 现有煤电交易机制分析 |
4.3 煤电交易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机制及算法 |
5.1 煤电交易匹配描述 |
5.2 煤电交易匹配指标 |
5.3 匹配偏好与稳定匹配 |
5.4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机制 |
5.5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算法 |
5.6 本章小结 |
6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算例 |
6.1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实例 |
6.2 煤电交易匹配偏好序计算 |
6.3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结果分析 |
6.4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原型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煤电交易稳定匹配政策建议 |
7.1 基于微观交易主体的行为策略引导 |
7.2 基于中观行业组织的交易市场完善 |
7.3 基于宏观政策调控的监管体系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煤炭市场交易机制探究 |
2.2 基于电子中介的匹配交易研究 |
2.3 稳定匹配机制研究 |
3 稳定匹配交易机制理论基础 |
3.1 偏好与匹配 |
3.2 匹配机制的稳定性 |
3.3 双边匹配模型 |
3.4 稳定匹配的特性 |
3.5 章节小结 |
4 我国煤炭交易机制 |
4.1 煤炭订货会的演变 |
4.2 网络交易平台的兴起 |
4.3 我国网络煤炭交易机制 |
4.4 煤炭交易机制分析 |
4.5 章节小结 |
5 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设计 |
5.1 煤炭稳定匹配交易机制概述 |
5.2 煤炭供需企业偏好与稳定匹配 |
5.3 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算法设计 |
5.4 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过程设计 |
5.5 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算例分析 |
5.6 章节小结 |
6 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分析 |
6.1 收敛性分析 |
6.2 稳定性分析 |
6.3 与现有挂牌交易机制比较分析 |
6.4 章节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交易视角的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电煤 |
1.3.2 电煤资源配置 |
1.3.3 电煤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
1.3.4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 |
1.3.5 企业属性 |
1.3.6 定价机制 |
1.3.7 流通环节 |
1.3.8 其他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契约内涵及分类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1.3 契约理论 |
2.1.4 契约选择理论 |
2.2 有研究综述 |
2.2.1 宏观层面 |
2.2.2 产业层面 |
2.2.3 微观层面 |
2.3 小结 |
3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及选择 |
3.1 电煤资源配置的特点 |
3.1.1 电煤的属性 |
3.1.2 电煤资源配置过程 |
3.1.3 电煤资源配置特点 |
3.2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类别 |
3.2.1 电煤资源配置主要契约形式 |
3.2.2 不同契约形式的特点 |
3.3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3.3.1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机理 |
3.3.2 企业属性 |
3.3.3 定价机制 |
3.3.4 流通环节 |
3.4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有效性 |
3.4.1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有效性的判别 |
3.4.2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有效性模型 |
4 企业属性对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影响 |
4.1 企业属性与交易的关系 |
4.2 电煤资源配置双方的企业属性分析 |
4.2.1 煤炭企业属性 |
4.2.2 发电企业属性 |
4.3 企业属性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4.3.1 相同企业属性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4.3.2 不同企业属性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4.4 小结 |
5 定价机制对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影响 |
5.1 定价机制改革历程 |
5.2 定价机制与交易的关系 |
5.3 定价机制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5.3.1 第一阶段:计划煤价与计划电价 |
5.3.2 第二阶段:电煤的政府指导价与市场价和计划电价 |
5.3.3 第三阶段:电煤的政府参考价与市场价和计划电价 |
5.4 小结 |
6 流通环节对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影响 |
6.1 电煤配置流通环节现状 |
6.1.1 现有运输资源及格局 |
6.1.2 铁路运输运营模式 |
6.2 流通环节与电煤资源配置的关系 |
6.2.1 与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合作关系 |
6.2.2 对交易的影响 |
6.2.3 运力约束对电煤资源配置的影响 |
6.3 流通环节对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的影响 |
6.3.1 煤运电分立情况下的流通环节与电煤配置契约选择 |
6.3.2 煤运电相互内化情况下的流通环节与电煤配置契约选择 |
6.4 小结 |
7 经验借鉴一——美国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7.1 美国电煤资源配置发展历程 |
7.1.1 煤、运、电产业的发展概况 |
7.1.2 电煤资源配置契约 |
7.1.3 影响电煤配置的主要政策因素 |
7.2 美国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7.2.1 企业属性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7.2.2 定价机制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7.2.3 流通环节与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7.3 美国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有效性 |
7.4 小结 |
8 经验借鉴二——印度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 |
8.1 印度经济和政体特点 |
8.2 印度煤电运产业发展历程 |
8.2.1 煤炭产业发展历程 |
8.2.2 电力产业发展历程 |
8.2.3 印度电煤的流通环节 |
8.3 印度电煤配置资源契约选择及有效性 |
8.4 小结 |
9 结论及建议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对中国电煤资源配置的建议 |
9.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美国电煤契约签订情况 |
附录B-1 电厂购煤和安排运力契约 |
附录B-2 发电厂电煤交易合同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及制度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产业链文献综述 |
1.2.2 国内产业链文献综述 |
1.2.3 其他理论的文献综述 |
1.2.4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博弈分析 |
§2.1 产业链及煤电产业链结构 |
2.1.1 产业链的定义及分类 |
2.1.2 煤电产业链的构成及特征 |
2.1.3 中国煤电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
§2.2 主体间博弈关系分析 |
2.2.1 博弈的要素 |
2.2.2 博弈的分类 |
2.2.3 博弈模型的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影响因素 |
§3.1 影响因素体系 |
3.1.1 煤电投资规模协调发展程度 |
3.1.2 煤电联合节能程度 |
3.1.3 煤电价格联动程度 |
3.1.4 煤电交易机制 |
§3.2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2.1 信度效度检验原理 |
3.2.2 数据来源 |
3.2.3 实证分析 |
3.2.4 基本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
§4.1 评价基本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实用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步骤及流程 |
§4.4 评价方法选择 |
4.4.1 定性评价方法 |
4.4.2 定量评价方法 |
4.4.3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
5.1.1 煤炭供给能力 |
5.1.2 煤炭需求情况 |
5.1.3 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5.2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
5.2.1 电力供给能力 |
5.2.2 电力需求情况 |
5.2.3 电力经济运行情况 |
§5.3 中国煤电一体化现状及问题 |
5.3.1 中国煤电一体化的基本现状 |
5.3.2 中国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
§5.4 评价实施 |
5.4.1 评价体系分析 |
5.4.2 建立评价因素集 |
5.4.3 建立评价集 |
5.4.4 构建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
5.4.5 确定指标权重 |
5.4.6 计算过程 |
5.4.7 基本结论 |
§5.5 基本结论及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优化路径 |
§6.1 合约交易优化路径 |
6.1.1 放开电力管制 |
6.1.2 煤电企业换股 |
6.1.3 健全煤电市场 |
6.1.4 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
6.1.5 完善法律法规 |
§6.2 价格联动优化路径 |
6.2.1 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关系 |
6.2.2 强化能源运输环节监管 |
6.2.3 完善能源基本制度供给 |
6.2.4 加强输配电环节的监管 |
§6.3 节能减排优化路径 |
6.3.1 改善火电机组 |
6.3.2 优化资源配置 |
6.3.3 调度区域发电 |
6.3.4 鼓励节约用电 |
6.3.5 政府参与引导 |
6.3.6 加强经济手段 |
§6.4 环境成本竞争优化路径 |
6.4.1 加强环境成本内在化管理 |
6.4.2 完善环境成本核算制度 |
6.4.3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制度安排 |
§7.1 政府介入煤电产业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
§7.2 正式制度安排 |
7.2.1 建立完善煤电市场结构 |
7.2.2 适度控制煤电项目开工 |
7.2.3 促进煤电企业互相参股 |
7.2.4 加强对运输部门协调管制 |
7.2.5 有效监管煤电一体化企业 |
7.2.6 提升能源统一管理效率 |
7.2.7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
§7.3 非正式制度安排 |
7.3.1 变路径依赖为路径创新 |
7.3.2 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
7.3.3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7.3.4 形成良好社会信用体系 |
7.3.5 增强煤电企业环保意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煤电产业链协调性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附件2: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综合评价调研问卷 |
(10)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煤炭产业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 |
2.1 古典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 |
2.2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 |
2.3 垄断竞争理论 |
2.4 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 |
2.5 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 |
2.6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 |
2.7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对立与争论 |
2.8 产业组织理论的继续发展 |
2.8.1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8.2 策略性行为理论 |
2.8.3 交易费用理论 |
3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资源因素 |
3.2 环境因素 |
3.3 政策因素 |
3.4 需求因素 |
3.5 供给因素 |
3.6 运输能力 |
4 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4.1 市场结构理论 |
4.1.1 市场结构分类 |
4.1.2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
4.2 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4.2.1 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4.2.2 中外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比较 |
4.3 我国煤炭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
4.3.1 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 |
4.3.2 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 |
4.4 我国煤炭产业的产品差别化分析 |
4.5 我国煤炭产业的规模结构分析 |
4.6 我国煤炭业总体市场结构的特点 |
4.7 我国煤炭业市场结构的思考 |
5 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 我国煤炭产业的企业价格行为分析 |
5.1.1 我国煤炭产业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 |
5.1.2 我国煤炭产业的企业价格行为 |
5.2 我国煤炭产业的企业非价格竞争行为分析 |
5.2.1 兼并重组行为 |
5.2.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2.3 技术创新行为 |
5.3 我国煤炭产业的政府调控行为分析 |
5.3.1 供需调控行为 |
5.3.2 价格调控行为 |
5.3.3 煤炭产业整合 |
5.3.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行为 |
5.3.5 未来政府调控的重点 |
5.4 我国煤炭产业整合的思考 |
6 我国煤炭产业的绩效分析 |
6.1 我国煤炭产业的经济绩效分析 |
6.1.1 经济绩效分析 |
6.1.2 我国煤炭产业上市公司的效率分析 |
6.2 我国煤炭产业的安全绩效分析 |
6.2.1 我国煤炭产业安全绩效分析 |
6.2.2 中外煤炭产业安全绩效比较分析 |
6.3 我国煤炭产业的环境绩效分析 |
6.3.1 土地破坏 |
6.3.2 矿井水 |
6.3.3 煤矸石 |
6.3.4 煤层气排放量 |
6.4 我国煤炭产业的总体绩效 |
7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实证研究 |
7.1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假说 |
7.2 我国煤炭产业的实证检验 |
8 我国煤炭产业组织的优化 |
8.1 我国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 |
8.2 我国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途径 |
8.3 我国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措施 |
8.3.1 进一步完善煤炭产业市场体系的建设 |
8.3.2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规范煤炭产业发展 |
8.3.3 进一步完善煤炭产业政策与法规 |
8.3.4 兼并重组,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
8.3.5 加强大型煤炭企业的自身组织能力建设 |
8.3.6 积极推进煤炭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煤炭订货会改革路径: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D]. 王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张言方.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3]内蒙古煤电企业供应链协调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D]. 李莹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4]纵向关系视角下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分析[D]. 王雨佳. 山东大学, 2019(09)
- [5]双边匹配视角下煤电交易机制及其算法设计[D]. 时如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6]煤炭供需企业稳定匹配交易机制研究[D]. 汤振朋.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7]交易视角的电煤资源配置契约选择[D]. 韩信美.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8]发展方式转变、能源体制改革与能源法的转型[J]. 李晓辉. 经济法研究, 2013(00)
- [9]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及制度安排研究[D]. 付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10]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煤炭产业整合研究[D]. 王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标签:煤炭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煤炭污染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发改委煤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