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与环保

锻造与环保

一、锻压工业与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怡[1](2020)在《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设计研究 ——以沈阳金杯车辆工厂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景观环境的建设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环境营造不仅仅停留在绿化上,也愈来愈倾向于营造企业文化景观的新特点。企业文化与生态系统是工厂景观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定位,然而,我们现有的工厂景观发展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工厂打造的需求。机械制造类工厂作为“工业的心脏”,更应该进一步提升整体形象,间接宣传企业文化,使其能够更好的持续展现出城市面貌。本文以机械制造类工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研究120个工厂案例,客观的梳理与分析了工厂景观现存的问题,说明并解析了本文所研究的机械制造类工厂的必要性。接下来,从多方面对该类型工厂进行特性归纳,深入探析了机械制造类工厂的文化内涵、空间布局特性与环境特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的设计策略,构建了以生态、空间、文化相互结合的体系,解决了机械制造类工厂无生态系统且文化氛围不浓厚的问题,进而能够提升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的整体形象。首先,界定与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其次,明确建筑与风向的关系,各个类型的污染物与绿地的关联,综合建筑、风向、绿地、水体给出详细具体的设计方法,构建完整的绿地系统,发挥良好的生态利益。最后,运用以符号学为主的表达手法,将机械制造类工厂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化景观,通过与文化景观结合,增强了与建筑、绿地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了机械制造类工厂的文化氛围。最终将以上研究内容落实到具体景观设计中,笔者选择了在沈阳有一定知名度的金杯车辆制造工厂进行景观设计。本文分析了工厂景观的现存问题及分类研究的必要性,进而明确了机械制造类工厂的现状及问题,通过构建生态系统、融入企业文化、结合场地环境对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环境进行设计研究,不但建立起了该类型工厂的整体视觉形象,而且使其成为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为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

陈双琪[2](2019)在《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山西地区的传统民居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民居之一。而且由于山西省南北地域跨度大、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也较大,使得同为山西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艺术形态和居住空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山西晋北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逐渐形成了集军事防御、关内关外的交通要道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疆界区,具有独特的边塞文化属性,不仅有堡寨类聚落、晋商大院、防御型院落、前店后宅式院落,还有许多富有异域风情的精美雕刻及装饰等,充分体现出了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色和气息。本文通过实地测绘、现场拍摄、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自然条件、军事防御需求、聚落形态、民居形制、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等角度出发,选取了晋北地区中的忻州市定襄县阎锡山故居、朔州市山阴县广武城、大同市大同县落阵营村吕家大院三个典型传统民居作为主要案例,分别详细分析了晋北地区聚落的空间格局、防御结构与功能实现以及聚落中的道路、民居组群布局和民居形态特征、建造技术、装饰风格等。并以晋北地区传统民居为比较对象,与山西省境内的其它地区及山西省周边与临近省市的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河西地区、中原地区对传统民居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与众不同点。在通过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分析和研究后,提出可适用于传统民居的发展方向,并在晋北地区选址进行“晋北民俗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旨在能继承和发扬晋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文化精髓,也为后续研究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提供一些参考。

刘国庆[3](2019)在《航空导管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航空航天飞行器诸多管路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飞行器安全性能好坏。对于导管及其组件的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新型连接工艺的研究依然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热点,航空导管材料主要有铝合金、不锈钢以及钛合金,可拆卸导管组件主要有扩口、无扩口以及记忆合金等接头形式。导管组件弯曲疲劳试验是考核各种形式管接头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是必须试验装备。国内外现有的试验设备均限制在常温条件下运行,无法满足飞机液压系统温度高型别环境下导管弯曲疲劳试验的要求,因此本课题所研究的航空导管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和必要了。为精准地检测各种规格以及不同环境状态下导管组件的旋转弯曲疲劳寿命,以航标、国军标等相关标准为理论依据,在室温航空导管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展开了航空导管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设计研究工作。以模块化的分析思路将整机划分为八个子系统,经过细致的分析论证,确定了适合本试验机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在试验机单个位置宽200mm,高150mm的狭小空间内实现了高温加热装置与试验机的完美配合。以外径为12mm,内径为10.2mm,壁厚为0.9mm,长度为266mm的1Cr18Ni9Ti不锈钢材质导管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圆形横截面的感应线圈建立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在考核区的最高温度为651℃,最低温度为648.3℃,温度梯度为1.7℃,在工业要求梯度范围之内,可以应用到实际的高温旋转弯曲疲劳的试验当中。

本刊[4](2018)在《2017金属加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刊就铸造、焊接、锻造和热处理等四个金属加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式以及2017年主要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以馈读者。

刘百宣[5](2016)在《多台阶短轴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净成形技术”是指零件成形后,再进行少量机械加工或不再进行机械加工,就可用作机械零件使用的成形技术。近净成形技术提升了传统的成形工艺,使成形的机械构件具有外形尺寸精确、形位精度高和较好的表面光洁度等特点。冷精锻成形作为零件成形范畴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已大量应用于近净成形零件的制造中。车辆零件中轴类件具有重量小、台阶多等特点,很适合冷精密近净成形。本文鉴于车辆零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以某型拖车多台阶短轴为研究对象,开展对该类短轴冷精锻近净成形技术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冷精锻近净成形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多台阶短轴采用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成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该工艺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初步设计出多台阶短轴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利用金属成形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前两道关键工序——挤压成形和镦粗成形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这两道工序的成形过程、应力分布、成形力变化趋势;对第三序整形和第四序精整工序,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缩径过渡锥面整形和大批量生产下的高精度尺寸成形与保持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可行的整形工艺参数和高精度尺寸成形与保持的关键技术。最后确定该多台阶短轴可分挤压、镦粗、整形和精整四道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完成,并绘制了工艺过程中四道工序的工序图,设计了完整的多台阶短轴冷精锻生产工艺流程。为验证前面的研究结果及工艺,本文最后设计了该轴的冷精锻实验工艺,制作了四道工序所需的模具,并选定压力设备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到的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前面研究的结果,实验已制造成形出了形状良好、尺寸合格的多台阶短轴精密锻件。按研究的结果及工艺,除零件小端螺纹需少量加工外,其余全部无需机械加工,真正实现了零件近净成形。综之,通过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多台阶短轴近净成形工艺及关键技术,丰富了近净成形相关理论,其研究结果和工艺为实际零件的生产起到的指导作用。

陈宝[6](2016)在《井下电热蒸汽发生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稠油在开采前需要对其进行降粘处理,通常用注高温蒸汽的方式对油层进行加热。目前传统方法采用建地面蒸汽站,在中央集输系统控制下,通过绝热管道输送到各个注气生产井。由于蒸汽传输距离、管道绝热技术和井深等因素造成蒸汽品质不均匀,干度低,大量的热量在传输过程中损失掉,因此,传统产生蒸汽方式正面临新技术的挑战。井下蒸汽发生器技术作为海上稠油和深层稠油开发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克服了蒸汽在传输过程热量损耗的缺点。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选用电磁感应作为加热方式,详细介绍了井下电热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对感应线圈结构、换热元件性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数学建模和解析法推导空心圆管内磁场强度分布,导出空心圆管负载的等效电阻R和等效电抗X的解析表达式。建立感应加热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感应加热等效电路在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下的频率特性,谐振时的频率、等效阻抗等参数。井下电磁蒸汽发生器外径为130mm,长度可根据加热功率调整,电流频率选取0.2~2kHz。计算电流频率在1kHz时,感应器等效电阻、等效电抗、电效率等相关电参数,计算得到理论电效率达85.4%。利用ANSOFT建模分析不同感应线圈方案磁场分布与涡流场分布,分析不同磁导率材料对磁场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分析感应加热器的流-固换热特性,对比选择较优的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平台,验证设计方案可行性,测量换热元件轴向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换热特性,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可行性且具有良好稳定的蒸汽转化效率。本文提出井下电磁蒸汽发生器方案,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感应加热的电磁耦合、涡流分布以及换热特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加热器能快速启动并把管内流体迅速的转化成高温蒸汽,该方案对稠油开发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李德军[7](2013)在《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新一代钢包自动开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包是钢铁厂用来衔接炼钢和浇铸作业盛装钢水的重要冶金容器,对连续平稳地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包自动开浇对稳定连铸操作工艺,提高连浇率,保证钢水质量十分重要。为了减少引流砂对钢水造成污染,提高钢包的自动开浇率及钢液的洁净度,从而满足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与钢液成分相同或相近的铁碳合金颗粒代替传统引流砂,在钢包开浇时,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对钢包上水口内铁碳合金形成的封堵层进行快速全部或部分熔化,从而实现钢包自动开浇的新一代钢包自动开浇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钢包出钢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有效减少钢液中夹杂物,提高钢水的洁净度,为高附加值钢种开发创造条件;(2)可以显着提高钢包的自动开浇率,使其达到100%;(3)可以减少浸入式水口的絮流,提高生产的稳定性;(4)避免因使用引流砂而形成水溶性有毒的Cr6+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冶金生产;(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铬矿资源短缺,大部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6)避免外购引流砂,为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7)能够增加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为企业的高效生产创造条件。为了使钢包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得以成功广泛应用,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热态模拟出钢实验装置对钢包上水口内固-液界面的位置控制、上水口封堵层厚度、开浇效果、座砖内温度分布进行了热态实验研究,找出电磁出钢技术中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法。同时还对钢包底部结构、座砖、上水口进行了改造和设计,从而以满足钢包电磁出钢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工业试验以验证电磁出钢技术的可行性。通过以上的实验研究和工业试验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在同一条件下,使用铸铁的铁碳合金颗粒和使用铸钢的合金颗粒相比,上水口内固-液界面的下移量要大,规则球形颗粒比不规则的棱角形颗粒对固-液界面位置影响要大,钢液温度为1600℃和1620℃时粒径为2.0mm的铸铁颗粒作为上水口填充料其固-液界面位置能够进入有效加热区,出钢温度为1550。C时粒径为4.Omm的铸铁颗粒作为上水口填充料其固-液界面位置能够进入有效加热区;(2)封堵层厚度随铁碳合金颗粒碳含量的增加而变薄,随着铁碳合金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厚,不规则的棱角形颗粒比规则的球形颗粒形成的封堵层的厚度要厚,钢液温度的提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封堵层的厚度也随着增厚,其厚度变化范围在30-66mm之间;(3)上水口填装料的形状为球形,成分为铸铁,大小为2.0mmm时,开浇时间最短为62s:电源功率在小于20kW范围内增加时,对缩短电磁出钢时间的效果要好于功率大于20kW时对缩短电磁出钢时间的效果,其效果相差5倍多;线圈顶端距坩埚底端距离h与开浇时间 t的关系呈现出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上水口材质是石墨时其开浇时间大约是高铝质水口开浇时间的二分之一;(4)设计出了一种钢包座砖为内外组合式,感应加热线圈为内置式的可拆卸并能够实现在线维护的钢包电磁出钢装置;(5)工业试验中,线圈在0.6MPa的气冷压力条件下,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新一代钢包自动开浇技术能够安全可靠的使用,工业试验获得成功。通过对该技术在工业上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适合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方案。

杨彤[8](2008)在《基于价格传导网络的煤电价格传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煤炭产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煤炭和电力两个紧密相连的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电煤价格的确定中。为了协调煤炭和电力产业的利益,政府权衡利弊,选择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该政策出台后,虽然部分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各方人士对该方案的评价不一,未来的煤电关系应当如何处理,更是急迫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是从煤炭或电力一个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综合考虑相关者利益,从政府的高度对煤、电价格问题给出一个全面的、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本文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相关问题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将煤电作为子系统,放置于整个经济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根据可耗竭资源产品价格理论和我国煤炭价格现状及我国煤炭市场在国际煤炭市场及能源市场上的特殊性,明确提出煤炭价格与国际接轨的目标。电力价格的确定一方面受到煤电产业之间价格传导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下游电力用户承受能力的限制。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煤炭和电力产业之间价格传导的因素。但由于煤电价格传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煤炭运输、电力市场结构等因素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本文提出将下游电力用户的承受能力作为确定电力价格的限制性条件。据此,本文在对价格传导理论及我国价格传导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复杂网络的研究思路,运用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方法,着眼于煤炭和电力产业的利益相关者,经过大量试验,构建了拟合度较高的包含76个产业的价格传导网络。该网络是一个有向加权网,网络边权由完全消耗系数、利润率、市场供求及价格传导系数四个因素构成。该网络较好地模拟了我国价格传导现状。基于价格传导网络,本文研究得出电力价格传导强度和传导波及面都大于煤炭产业,并找出了煤电价格传导核心层和价格传导关键路径,为观察和控制煤电价格传导提供了依据。最后,本文运用价格传导网络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我国煤电价格同比例联动和不同比例联动两种主要情景进行模拟。明确了煤电价格上涨特别是电力价格上涨会带动下游产业价格上升,其中核心传导层价格稳定上涨,而某些边缘产业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波动,佐证了政府对电力价格实行规制的必要性。在研究和模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坚持放开煤炭市场,对电力价格进行规制,通过价格传导网络的模拟可基本确定规制水平,并借此时机加快电力产业市场化进程,改革影响煤电价格传导的因素,为煤电价格市场化联动为主奠定基础。

孙涛,钱学军[9](2008)在《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本文在分析传统制造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问题的基础上,试着提出了实施绿色制造的几条措施:首先要加强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是实施绿色制造的技术保证;第二要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境意识;第三政府要加强立法,制定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李韵豪[10](2007)在《锻压工业中的感应加热 第十一讲 锻压工业感应加热的技术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概述锻压工厂在进行感应加热技术改造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感应加热技术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感应加热技术,采用的方法是经济分析,其目的在于探寻最优的技

二、锻压工业与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锻压工业与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设计研究 ——以沈阳金杯车辆工厂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
        1.5.1 工厂概念
        1.5.2 机械制造类工厂概念
        1.5.3 工厂景观概念
        1.5.4 工厂分类
        1.5.5 机械制造类工厂分类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工厂景观环境设计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生态设计
        2.1.2 景观设计学
        2.1.3 符号学
    2.2 120例工厂景观案例分析研究
        2.2.1 研究设计:案例的选择及分析
        2.2.2 数据分析:案例的比较
        2.2.3 案例构建研究的结论
    2.3 工厂景观设计方法
        2.3.1 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的设计方法
        2.3.2 以空间与视觉为主的设计方法
        2.3.3 以工厂文化表达为主的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特性分析
    3.1 机械制造类工厂的生产工艺特点
    3.2 机械制造类工厂文化符号挖掘
        3.2.1 工业元素文化符号挖掘
        3.2.2 人文元素文化符号挖掘
    3.3 机械制造类工厂空间要素分析
        3.3.1 布局及建筑特点
        3.3.2 空间场地特征
        3.3.3 风环境的研究尺度
    3.4 机械制造类工厂环境特性分析
        3.4.1 噪音污染
        3.4.2 大气污染
    3.5 本章小结
4 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4.1 风环境的建筑因子影响分析
        4.1.1 建筑物面宽变化
        4.1.2 建筑物进深变化
        4.1.3 建筑群间距变化
    4.2 绿化模式
        4.2.1 滞尘绿地种植模式
        4.2.2 降温绿地种植模式
        4.2.3 疏导废气绿地种植模式
        4.2.4 降噪绿化带的种植模式
    4.3 其他生态相关因子设计策略
        4.3.1 雨水收集利用
        4.3.2 水景设计
        4.3.3 废弃物景观化
    4.4 塑造文化景观氛围
        4.4.1 文化素材的运用表达手法
        4.4.2 文化素材提炼与应用策略
        4.4.3 文化景观与其他元素的空间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工厂景观设计
    5.1 汽车工业概况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背景
        5.2.2 区域位置
        5.2.3 厂区环境
    5.3 金杯车辆制造工厂环境及要素分析
        5.3.1 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5.3.2 污染排放概况
        5.3.3 企业文化挖掘与应用
    5.4 金杯车辆制造工厂景观营造原则
        5.4.1 生态化原则
        5.4.2 空间功能性原则
        5.4.3 汽车文化性原则
    5.5 金杯车辆制造工厂景观整体设计
        5.5.1 整体布局
        5.5.2 生态系统整体性设计
        5.5.3 文化景观体系构建
    5.6 金杯车辆制造工厂景观表达
        5.6.1 绿地整合
        5.6.2 细化种植方案
        5.6.3 雨水收集利用及水景设计
        5.6.4 文化景观节点设计
        5.6.5 文化景观详细表达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厂的生态景观案例分析
附录B 工厂的空间与视觉景观案例分析
附录C 工厂的文化景观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3 论文研究的框架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整体特征概况
    2.1 地域环境特性
        2.1.1 区位条件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物质资源
    2.2 社会历史特性
        2.2.1 历史背景
        2.2.2 军事防御
        2.2.3 经济贸易
        2.2.4 民族交融
    2.3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概况
        2.3.1 总体略述
        2.3.2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
        2.3.3 建筑布局特征
        2.3.4 造型艺术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考察与分析
    3.1 定襄县河边古镇阎锡山故居
        3.1.1 阎锡山故居概述
        3.1.2 阎锡山故居的形制分析
        3.1.3 阎锡山故居的装饰艺术分析
        3.1.4 阎锡山故居的典型院落
    3.2 朔州山阴县张家庄乡广武城
        3.2.1 广武城概述
        3.2.2 广武城形制分析
        3.2.3 广武城民居的装饰艺术特色
        3.2.4 广武城民居形态与建筑特征分析
    3.3 大同市大同县落阵营村吕家大院
        3.3.1 落阵营村吕家大院概述
        3.3.2 落阵营村与吕家大院建筑形制分析
        3.3.3 吕家大院民居装饰艺术特色
        3.3.4 吕家大院形态与建筑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晋北地区与周边地区传统民居对比
    4.1 晋北地区、晋中地区、中原地区的聚落形制
        4.1.1 晋北地区沿边堡寨型聚落特点
        4.1.2 晋中地区层叠型聚落特点
        4.1.3 中原地区农耕型聚落特点
    4.2 晋北地区、晋东南地区、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空间形态
        4.2.1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特点
        4.2.2 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特点
        4.2.3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特点
    4.3 晋北地区、晋西地区、陕北地区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技术特点
        4.3.1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结构与技术特点
        4.3.2 晋西地区传统民居结构与技术特点
        4.3.3 陕北地区传统民居结构与技术特点
    4.4 晋北地区、晋中地区、河西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点
        4.4.1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点
        4.4.2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点
        4.4.3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点
    4.5 晋北地区与周边地区传统民居特点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传承与保护
    5.1 现状价值分析
        5.1.1 现状分析
        5.1.2 价值分析
    5.2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的发展与建议
        5.2.1 保护原则
        5.2.2 保护措施
        5.2.3 发展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传统文化传承下的“晋北民俗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
    6.1 方案设计背景
        6.1.1 地理位置
        6.1.2 历史文化
    6.2 “晋北民俗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
        6.2.1 设计立意
        6.2.2 总体设计
        6.2.3 规划与布局
        6.2.4 传统元素在本案例设计中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航空导管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疲劳问题与疲劳试验
        1.1.2 航空导管疲劳的基本现状
        1.1.3 航空导管旋转弯曲疲劳的试验方法
    1.2 国内外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研究背景与技术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2.1 系统总体方案的提出
    2.2 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2.2.1 试验要求
        2.2.2 S-N曲线的构成
    2.3 试验设备的基本结构
        2.3.1 支撑稳定系统
        2.3.2 应力加载系统
        2.3.3 计数控制系统
        2.3.4 高温控制系统
        2.3.5 电机控制系统
        2.3.6 尾座调整系统
        2.3.7 压力控制系统
        2.3.8 应变监测系统
    2.4 试验机系统设计总体方案及试验流程
        2.4.1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2.4.2 试验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高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高温控制系统加热方式的选择
    3.2 感应加热原理及主要特点
    3.3 电磁感应加热中的电磁效应
    3.4 影响被加热试件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3.5 感应线圈与试验机配合
        3.5.1 空间位置的确定
        3.5.2 夹持装置的设计
    3.6 电磁感应线圈结构的计算
        3.6.1 感应线圈的长度
        3.6.2 感应线圈的匝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感应加热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4.1 数值计算方法分类
        4.1.1 有限差分法
        4.1.2 积分方程法
        4.1.3 有限元法
        4.1.4 边界元法
    4.2 电磁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4.2.2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4.3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 热能传递方式
        4.4.1 热传导
        4.4.2 热对流
        4.4.3 热辐射
    4.5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4.5.1 场的基本研究
        4.5.2 耦合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航空导管电磁感应加热的数值模拟
    5.1 ANSYS软件介绍
    5.2 电磁感应加热数值模拟的实现
    5.3 电磁感应加热频率的选择
    5.4 基于WORKBENCH&MAXWELL的电磁感应加热模拟
        5.4.1 感应加热模型的建立
        5.4.2 数模网格的划分
        5.4.3 边界条件
        5.4.4 载荷的施加
        5.4.5 仿真结果的分析
    5.5 整机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4)2017金属加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铸造
    (1) 铸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 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 铸造材质结构产生变化
        3) 下游行业铸件需求结构变化明显
        4) 铸件进出口均价
        5) 铸造行业转型升级之路
        6) 国家相关政策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要求
    (2) 铸造行业标准现状
        1) 国内标准现状
        2) 标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情况
        3) 国际标准现状及国际标准转化
        4) 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3) 2017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1) 标准立项工作
        2) 标准制修订工作
        3) 2017年标准批准发布
2焊接
    (1) 焊接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1) 国内标准现状
        2) 国际标准现状
        3) 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3) 2017年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1) 标准立项工作
        2) 标准制修订工作
        3) 2017年发布标准
        4) 主要科研工作
3锻压
    (1) 锻压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1) 国内标准现状
        2) 国际标准现状
        3) 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3) 2017年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1) 标准立项工作
        2) 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3) 2017年批准发布标准
4热处理
    (1) 热处理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1) 国内标准现状
        2) 国际标准现状
        3) 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3) 2017年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1) 标准立项工作
        2) 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3) 科研工作

(5)多台阶短轴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冷精锻成形工艺基本概况
        1.2.1 冷挤压的基本类型
        1.2.2 冷挤压的特点
    1.3 冷精锻近净成形技术的发展
    1.4 国内外近净成形技术的差距
    1.5 轴类件冷精锻成形发展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7 本章小结
2 冷精锻近净成形理论基础及轴类件成形工艺分析
    2.1 冷精锻近净成形理论机理
    2.2 轴类件冷锻成形工艺
        2.1.1 正挤压成形工艺
        2.1.2 冷缩径成形工艺
        2.1.3 冷镦成形工艺
    2.3 多台阶轴冷精锻工艺方案制订原则
    2.4 多台阶短轴冷精锻成形工艺可行性分析
        2.4.1 零件的材料可锻性分析
        2.4.2 零件的形状可锻性分析
        2.4.3 零件的重量可锻性分析
        2.4.4 零件的尺寸精度可锻性分析
    2.5 多台阶短轴冷精锻工艺方案制订
        2.5.1 多台阶短轴冷精锻件图设计
        2.5.2 多台阶短轴冷精锻工序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多台阶短轴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3.1 金属成形有限元模拟技术及DEFORM-3D软件介绍
        3.1.1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模拟技术介绍
        3.1.2 DEFORM-3D模拟软件介绍
    3.2 多台阶短轴Deform成形模拟
        3.2.1 成形分析与模拟方案设定
        3.2.2 挤压工序的成形过程模拟
        3.2.3 成形工序的成形过程模拟
    3.3 本章小结
4 多台阶短轴成形关键技术研究
    4.1 冷缩径锥面整形工艺研究
        4.1.1 整形工艺示意图
        4.1.2 整形工艺有限元模拟研究
        4.1.3 整形工艺研究的分析和讨论
        4.1.4 整形工艺研究结论
    4.2 精整尺寸精度的成形与保持
        4.2.1 精整工艺原理
        4.2.2 精整尺寸精度的成形
        4.2.3 精整尺寸精度的的保持
        4.2.4 精整凹模寿命提高方法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多台阶短轴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实验
    5.1 实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5.1.1 实验设备
        5.1.2 工艺流程
    5.2 模具设计与制造
        5.2.1 凹模结构形式
        5.2.2 模具材料的选择
        5.2.3 模具加工制造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井下电热蒸汽发生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情况
        1.2.2 国内发展情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感应加热理论基础与负载等效模型分析
    2.1 电加热方式
    2.2 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2.2.1 电磁感应原理
        2.2.2 集肤效应及穿透深度
        2.2.3 邻近效应与圆环效应
        2.2.4 热传导
    2.3 空心圆柱内磁场强度
        2.3.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3.2 被加热物体内部磁场强度解析
    2.4 感应负载等效模型
        2.4.1 理想感应负载等效模型
        2.4.2 实际感应负载等效模型
        2.4.3 负载等效回路频率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磁蒸汽发生器的参数设定与计算
    3.1 电磁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
        3.1.1 电磁蒸汽发生器结构
        3.1.2 相关配套设备
    3.2 技术参数设定
        3.2.1 感应器尺寸设定
        3.2.2 电流频率的选取
    3.3 感应加热电参数计算
        3.3.1 电参计算公式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3.3.3 感应功率扩容分析
    3.4 蒸汽产生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感应线圈与换热元件有限元仿真分析
    4.1 感应线圈设计方案
    4.2 感应线圈磁场仿真
        4.2.1 模型建立与求解设置
        4.2.2 网格剖分及求解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换热元件涡流场仿真
        4.3.1 模型建立与求解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换热元件传热特性仿真
        4.4.1 管换热过程
        4.4.2 强化换热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感应加热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及方案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1

(7)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新一代钢包自动开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钢铁工业的地位
        1.1.2 我国钢铁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1.3 我国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1.2 洁净钢的认识
        1.2.1 洁净钢的由来
        1.2.2 洁净钢的概念
        1.2.3 洁净钢的发展水平及要求
        1.2.4 洁净钢生产技术
        1.2.5 钢中夹杂物
    1.3 钢包出钢技术发展概况
        1.3.1 塞棒系统的研究情况
        1.3.2 滑动水口系统的研究情况
        1.3.3 引流砂的种类
        1.3.4 引流砂对钢液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1.3.5 铬渣产生的危害
        1.3.6 我国的铬矿资源概况
        1.3.7 现有开浇工艺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1.4 感应加热技术在冶金上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磁出钢基本原理及基础理论
    2.1 电磁开浇的基本原理
        2.1.1 电磁感应定律
        2.1.2 焦耳—楞茨定律
        2.1.3 电磁感应加热特征
    2.2 电源的设计
        2.2.1 电磁感应加热基本方程
        2.2.2 功率因数
        2.2.3 电源频率的确定
        2.2.4 感应加热电源的种类
    2.3 小结
第三章 电磁出钢热态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上水口内固-液界面位置的测量
        3.2.1 上水口内固-液界面位置控制的重要性
        3.2.2 上水口内固-液界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3.2.3 实验温度的确定
        3.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 上水口内封堵层厚度的测量
        3.3.1 上水口内封堵层厚度测量的意义
        3.3.2 上水口内封堵层厚度测量的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 电磁出钢效果实验研究
        3.4.1 出钢效果实验的意义与目的
        3.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钢包包底结构改造及线圈的安装
    4.1 引言
    4.2 钢包概述
        4.2.1 钢包作用
        4.2.2 钢包结构
        4.2.3 钢包尺寸的确定
        4.2.4 钢包实际运行工况分析
    4.3 钢包包底及座砖改造
        4.3.1 钢包包底设计要求
        4.3.2 钢包包底设计方案
        4.3.3 钢包座砖及上水口的设计方案
    4.4 钢包电磁出钢装置中座砖温度分布研究
        4.4.1 实验方法
        4.4.2 座砖温度分布实验装置
        4.4.3 耐火隔热板隔热效果实验装置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电磁出钢装置中的加热线圈
        4.5.1 电磁出钢装置中线圈的材质要求
        4.5.2 铜合金导电性
        4.5.3 钢包加热线圈材质设计
        4.5.4 电源引线及快速接头设计
    4.6 电磁出钢装置结构设计
        4.6.1 钢包包底设计的依据及要求
        4.6.2 内置式感应加热出钢装置的设计
        4.6.3 内置式感应加热出钢装置的安装与维护
    4.7 小结
第五章 电磁出钢工业实验
    5.1 电磁开浇技术的工业可行性分析
        5.1.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5.1.2 钢包上水口固-液界面测量
    5.2 钢包电磁出钢工业前期实验
        5.2.1 线圈风冷及加热效果
        5.2.2 钢包底部法兰处的温度分布
        5.2.3 线圈安装区域的温度分布
    5.3 钢包电磁出钢工业试验
        5.3.1 工业试验设备
        5.3.2 工业试验方案
        5.3.3 工业试验效果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今后需要深入的工作
        6.2.1 电磁出钢系统中材质的改进
        6.2.2 电磁出钢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6.2.3 电磁出钢装置的多功能化
    6.3 工业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6.4 电磁出钢技术在连铸上的应用前景展望
主要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作者简介

(8)基于价格传导网络的煤电价格传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煤价格政策的变化
        1.1.2 电力市场定价的变化
        1.1.3 煤电价格冲突
        1.1.4 煤电价格问题研究综述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与结构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及国外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1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2.1.1 价值与价格
        2.1.2 价格传导机制
    2.2 可耗竭资源产品价格理论
        2.2.1 可耗竭资源产品的概念
        2.2.2 可耗竭资源产品的特点
        2.2.3 可耗竭资源产品的定价原则
        2.2.4 资源产品定价理论综述
    2.3 产业政策理论
        2.3.1 产业政策的概念
        2.3.2 产业政策的产生
        2.3.3 产业政策的边界
        2.3.4 产业政策的作用
        2.3.5 产业政策的目标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
        2.4.3 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2.4.4 供应商与公司的利益相关性
        2.4.5 其他利益相关者
        2.4.6 相关者利益的保障
        2.4.7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2.5 一般均衡理论
        2.5.1 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2.5.2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2.5.3 一般均衡理论分析的局限性
        2.5.4 马克思的一般均衡思想
        2.5.5 马克思一般均衡与西方一般均衡的比较
    2.6 国外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6.1 美国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6.2 英国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6.3 俄罗斯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6.4 澳大利亚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6.5 南非煤电价格管理体制
    2.7 小结
3 煤、电价格分析及传导影响因素研究
    3.1 煤炭价格分析
        3.1.1 煤炭价格纵向对比分析
        3.1.2 电煤价格的横向比较分析
    3.2 电力价格分析
        3.2.1 电力价格的国际比较
        3.2.2 电力价格的不合理
        3.2.3 电价改革目标
    3.3 煤炭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3.3.1 煤炭成本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3.3.2 供给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3.3.3 需求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3.3.4 产业结构特点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3.3.5 政府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3.3.6 国际市场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
    3.4 电力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3.4.1 发电成本对电价的影响
        3.4.2 供求缺口对电价的影响
        3.4.3 产业结构对电价的影响
        3.4.4 发电结构对电价的影响
        3.4.5 政府政策对电价的影响
    3.5 煤电价格传导影响因素研究
        3.5.1 煤电产品供求关系对煤电价格传导的影响
        3.5.2 煤电产品替代关系对煤电价格传导的影响
        3.5.3 市场结构差异对煤电价格传导的影响
        3.5.4 价格机制差异对煤电价格传导的影响
    3.6 小结
4 煤电价格联动系统研究
    4.1 价格联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4.2 价格联动与价格传导
    4.3 我国煤电价格传导现状
    4.4 煤电价格联动系统
        4.4.1 煤电价格联动的本质
        4.4.2 煤电价格联动的主体
        4.4.3 煤电价格联动的模式
        4.4.4 煤电价格联动的目标
5 价格传导系统的复杂网络建模与模型演化
    5.1 复杂网络方法简介
    5.2 价格传导网络的拓扑结构
        5.2.1 产业分类与编号
        5.2.2 产业间价格传导关系的描述
    5.3 价格传导网络的特征度量
        5.3.1 价格传导性指标
        5.3.2 价格传导波动性指标
        5.3.3 价格传导网络结构性指标
    5.4 价格传导系统演化模型
        5.4.1 初始状态
        5.4.2 价格传导过程设置
        5.4.3 演化规则
6 基于价格传导网络的煤电价格传导分析
    6.1 基础数据处理
        6.1.1 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
        6.1.2 投入产出表的修正
        6.1.3 价格指数
    6.2 模型验证
        6.2.1 现实中价格传导的变异
        6.2.2 模型验证
    6.3 煤电价格传导强度分析
        6.3.1 煤炭价格传导强度
        6.3.2 电力价格传导强度
    6.4 煤电价格核心传导层分析
        6.4.1 煤炭价格核心传导层
        6.4.2 电力价格核心传导层
    6.5 煤电价格传导关键路径分析
        6.5.1 关键路径的界定与搜寻
        6.5.2 煤炭价格传导关键路径分析
        6.5.3 电力价格传导关键路径分析
        6.5.4 煤、电价格传导关键路径对比分析
7 不同情景下的煤电价格联动模拟与政策建议
    7.1 情景1:煤电价格同比例联动
    7.2 情景2:煤电价格不同比例联动
    7.3 政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总结
    8.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价格传导网络全图
附录2:Matlab 源程序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绿色制造的概念
3 实施绿色制造的措施
    3.1 加紧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
        3.1.1 绿色材料的研究:
        3.1.2 绿色设计的研究:
        3.1.3 绿色制造工艺的研究:
        3.1.3. 1 少无切削工艺:
        3.1.3. 2 干式切削工艺:
        3.1.3. 3 先进的制造技术:
        3.1.3. 4 噪声的消减和控制[8、9]:
        3.1.4 绿色包装的研究:
        3.1.5 产品使用及其用后处置的研究:
    3.2 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境意识
    3.3 政府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4 结语

四、锻压工业与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制造类工厂景观设计研究 ——以沈阳金杯车辆工厂景观设计为例[D]. 刘鑫怡.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研究[D]. 陈双琪.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3]航空导管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设计[D]. 刘国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2017金属加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综述[J]. 本刊.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8(06)
  • [5]多台阶短轴冷精锻近净成形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D]. 刘百宣. 郑州大学, 2016(02)
  • [6]井下电热蒸汽发生器技术研究[D]. 陈宝.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2)
  • [7]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新一代钢包自动开浇技术研究[D]. 李德军. 东北大学, 2013(03)
  • [8]基于价格传导网络的煤电价格传导研究[D]. 杨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3)
  • [9]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之路[J]. 孙涛,钱学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0)
  • [10]锻压工业中的感应加热 第十一讲 锻压工业感应加热的技术经济分析[J]. 李韵豪. 机械工人(热加工), 2007(12)

标签:;  ;  ;  

锻造与环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