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总目次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峰[1](2019)在《张舜徽先生《壮议轩日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舜徽先生是当代着名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一生勤勉治学,着述宏富。《壮议轩日记》是张舜徽先生早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原始记录,目前仅存残编,内容涉及其读书治学、教书育人、生活交友等诸多方面,具有记录范围广泛、取材征引繁复、发论直抒胸臆等特点。将《壮议轩日记》按照“读书与发论”、“辑书、校书与着书”、“大学授课”、“答问与演讲”、“信札与交友”、“自省与定计”等多个专题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总结出张舜徽先生早年的治学思想,主要包括“经世致用,要读有用之书”、“取博去杂,力却门户之见”和“勤勉治学,当为一生志业”等,这对于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张舜徽先生学术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张旭杨[2](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董龙昌[3](2013)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从索绪尔、雅各布森等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获得理论灵感,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到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波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十余个学科。在列维-斯特劳斯长达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相继出版了《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2卷)、《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4卷)等十余本着作,亲属关系、图腾制度、原始思维和神话学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和哲学领域,对列维-斯特劳斯着作中艺术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就世界范围来看,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代表了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一种新趋向。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人类学思想,而且能够为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及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提供启思和借鉴。由于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及其对艺术的偏好,他在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对艺术多有谈及,他不仅专门研究过原始造型艺术,而且还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解读过文学和音乐作品,他甚至将神话径直看作是艺术作品,文学(以15、16世纪的欧洲长篇小说为代表)和音乐(以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为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共享了神话的遗产,在他看来,就人类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由神话到文学再到音乐的演变过程,由此可见,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实际上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四个面相。虽然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学术研究过程中没能将田野调查贯彻到底,但是作为结构主义的衷心拥护者,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却始终贯穿着结构主义的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因此,立足于列维-斯特劳斯的文本实际,我们可以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构成概括为:一个方法+四个面相,即结构主义方法和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面相。另外,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把握离不开对其具体生存场域、思想生成因子的详细考察及深入发掘,这是我们了解、评判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前提,就此而言,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生成背景的考察同样是其艺术人类学思想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选题立足于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发生学方法及比较研究方法意在系统爬梳散见于列维-斯特劳斯着作中的相关美学、艺术见解,进而达到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把握的目的。论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人类学及艺术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做一初步估量,进而围绕这一课题全面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予以说明。第一章主要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着作及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详细论述,这是我们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具体研究、评价的前提。结合列维-斯特劳斯的着述情况,文章将其生平划分为知识积累期、游学流浪期、学术发轫期、学术鼎盛期和学术回顾期五个时期。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在宏观上主要源于政治上二战后殖民地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潮流、科技上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及其所引发的科学思潮及文化上“语言论转向”的兴起这三方面因素;现代语言学理论、精神分析学说、地质学、马克思主义学说及以涂尔干、莫斯等人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理论构成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的艺术家气质及对艺术的热爱直接促成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第二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本章主要围绕“结构”范畴展开论述,着重考评其生成流变及其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中的具体所指。皮亚杰认为,结构主义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及自身调节性的特征,文章同意皮亚杰的这一概括,同时认为,结构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语言学过渡到人类学进而转向文艺理论的演变过程,它可以辨析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研究方法的“结构”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结构主义”两层含义来。就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的实际而言,他的结构主义具有系统性、关系性(二元对立性)、共时性、转换性、恒定不变性及无意识性六大特征,它为人类本身所固有,主要源于人类心灵的无意识运作。第三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原始造型艺术面相,着重介绍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造型艺术“裂分表现”法及面具艺术的研究。文章认为,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造型艺术研究可以分为从艺术内看艺术和从艺术外看艺术两个层次:从艺术内看艺术是列维-斯特劳斯通过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原始艺术造型特征的分析;从艺术外看艺术则是从文化角度对原始造型艺术意蕴的深度发掘。这种二层次分析法在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造型艺术的“裂分表现”法及面具艺术研究中体现的极为明显。第四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神话面相,着重从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研究、“野性的思维”研究及神话研究三个方面展开。列维-斯特劳斯将图腾视为一种语言学事实,认为图腾制度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反映。他认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同科学思维相平行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未驯化状态的思维,遵循着感性的逻辑,是理智的修补术。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解读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可以他对俄狄浦斯神话的解读为代表,在解读策略上主要立足于神话自身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后一个阶段则以他对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的解读为代表,不仅重视对神话文本进行结构分析,而且又力求将结构分析与神话所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相联系,仔细考辨文本内外的联系,这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神话解读策略是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研究之结构主义特色的真正代表。第五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着重从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等方面展开。在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解读方面,文章认为,真正能代表列维-斯特劳斯诗学思想的与其说是他和雅各布森联手的对《猫》的分析,毋宁说是他本人对《秋水仙》的解读,前者只是结构方法在诗歌解读上的初次尝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失误,后者代表了其作为一名艺术人类学家在诗歌解读上的真正立场,即既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入手对诗歌本身进行形式分析,又从人类学入手对其形式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这种内外兼修的诗学研究方法代表了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中文学面相的真正底色。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除了反映在他的诗歌研究中,还反映在他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上。他的这部分研究成果虽然不如其诗歌研究出名,但对其艺术人类学思想而言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说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代表了其文学思想的深度的话,那么他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则是其文学思想的广度之体现。第六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音乐面相。列维-斯特劳斯的音乐研究不同于专业音乐批评家对音乐的读解,他主要是从结构主义神话学的视角看待音乐的。在他看来,音乐与神话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它们在本质上同属于语言,语言由音素、词和语句三个层次构成,音乐突出了语言的声音部分,它有相当于音素和语句的层次,没有相当于词的层次,神话则突出了语言的意义部分,它有相当于词和语句的层次,没有相当于音素的层次。在音乐的特性与功能上,他强调的是音乐的结构特性及音乐在自然与文化之间所发挥的调解功能。第七章主要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史地位及其价值与局限做出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艺术研究在西方艺术人类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为一种桥梁作用,它是人类学艺术研究由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学术史上扮演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角色。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立场;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整体性、关系性和比较性的学术视野;理论阐发与现实观照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四个方面。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审美/艺术维度的缺失、在对研究对象“结构”的剖析上存在随意性和先验性、田野调查的力度不够和文风的晦涩性四个方面。结语部分在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范式,这是论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作为一门介于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艺术人类学内在地具有审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艺术人类学应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采取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将对艺术的考评放在审美与文化之间,在它们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把握艺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文化诗学方法;努力发挥其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文化功能是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于丽艳[4](2012)在《王勃文研究》文中认为王勃是初唐文坛的重要代表作家,在诗文革新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文的创作,打破了自齐梁以来以丽缛为美的审美风格与乏情少韵的创作倾向,开启了清新刚健的创作之路,为初唐文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欲以王勃的文为研究对象,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存资料,对王勃的文学思想以及不同文体的文进行研究,从而探讨王勃文的总体艺术风貌。面对华而不实的初唐文,王勃起而矫之,并从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风格论、文学作家论四方面来阐释自己的文学理念,对抗现实的创作。与贞观文坛太宗君臣的文学革新思想相比,王勃的文学思想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言,但他的文学思想却是从文学本身出发,从文坛现状出发,从自身需要出发,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且切实可行,从而为初唐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王勃共有一百余篇文,包括序、赋、书、启、颂、表、碑铭、墓志铭等不同的文体类别。其中的序文创作,尤其是游宴序和赠序,是王勃所有文类中的精华,不仅情感激越、丰富、真挚,而且意境优美、情景相融,别具艺术感染力。在六朝余韵尚存的初唐文坛背景下,独具一格。序文中所折射出来的“兰亭”情结与“悲秋”情结更为其创作增添了不少文化意蕴。赋创作反映了王勃人生思想转变的历程。其中写景赋以彰显才华为主,所以往往写得铺张扬厉,别具汉大赋的传统。但王勃的写景赋又不同于六朝写景赋单纯地沉湎于景色的描绘之中,而是在景物的描绘过程中或隐或现地表露自己急于用世的心志。与六朝写景赋相比,意蕴有了很大的提升。王勃咏物赋的最大特色便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所咏的物象上,使所咏之物含有自己的影子,并且借助所咏之物抒发情感、释放忧愁、自我安慰。书、启、颂、表类文章主要是王勃的行卷干谒与美颂皇德之作。这类文章一般写于他的早期,主要内容是向皇帝和大臣们毛遂自荐,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自己“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的政治理想。碑铭主要是受请美赞之作,由于写作体裁的限制,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少,因此某些文章有程式化的倾向。但王勃能将其浓烈的情感与擅长绘画的写作笔法注入其中,从而使其文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王勃的文总体上呈现出基调昂扬、气势磅礴,情由心生、辞随心发,以骈为主、骈中有变的艺术风貌,初步改变了内容空虚、形式雕琢、格调低下的文坛风貌,为盛唐文学繁荣局面的到来立下了不朽功勋。
刘育霞[5](2012)在《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形成期和创制阶段,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文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抛开古人对宗教与文学关系的感悟不论,.学界关于道教与文学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有学者偶作涉及,七十年代以后,关注逐渐增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该课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不仅收获了许多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分门别类的问题上,诸如道教与小说、道教与诗歌、道教与戏曲、道教与文艺美学、道教与民间文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对现有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地挖掘探究。首先,就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学界对道教与文学关系的讨论侧重于道教成熟兴盛以后,即唐、宋、金、元、明时期。较而言之,作为中国道教创制和改造的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学界关注略显不足。本文拟以道教的创制形成期即魏晋南北朝为时间范畴;以道教与文人、文学间的种种关系为研究对象,包括道教对文人思想、诗文创作的影响,道教对文学题材、审美风格的影响,及道教受文人影响的具体层面;同时,本文拟将魏晋南北朝全部的文学现象作为考察范畴,而不单单局限于《道藏》所收录的作品。其次,讨论的对象偏重于个别作家和经典作品,还有不少作家、作品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往往着眼于少数有明显奉道行为的一流作家,考察范围十分有限。对于无确切史料证明、却存在诸多奉道迹象的作家,以及兼奉佛、道的作家们,学界关注度有所欠缺。本文拟对那些重视不够,甚至尚未引起关注的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挖掘诸如曹操、曹丕、曹植、阮籍、嵇康、张华、陆机、陆云、皇甫谧、嵇含、成公绥、郭璞、干宝、王羲之、陶渊明、庾阐、谢灵运、沈约、江淹、孔稚琏、萧衍、杨街之、郦道元、颜之推、庾信等人,参与服食修道、好尚方术、思慕成仙等行为背后的家族渊源和时代因素。解析儒、释、道交互影响下,道教对文人所产生的独特影响。再次,学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国情、文化、民俗、宗教政策、文人信仰、文学表现等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多空白。北朝的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皆不及南朝丰富,这也是进行南、北朝比较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试图通过详细研读北朝宗教和文学,进而归纳出南朝、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的不同规律和特征。综合上述三点来看,对“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关于宗教与文学关系的考察,先贤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结合各家所长,作为本文研究方法的重要参照。首先,重视作家本人的家学渊源、仕宦、师从、婚姻、交游等问题,以便于揭示道教教义、方术活动对作家思想产生的作用。魏晋南北朝重视门阀制度,两晋尤甚,而该时期高门士族世代奉道又现象十分突出,考察家学门风与婚姻交游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挖掘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广泛联系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等,揭示作品的深层意蕴。整个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开国皇帝皆非出自高门大户,他们往往既重视儒学,又释、道并重,形成与此前各个时期不同的儒、释、道鼎立之局面。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并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观,他们往往以皇室贵胄的宗教信仰为取舍标准,依违于佛、道之间。因此,考察该时期的学术背景、社会思潮,及王室贵胄的宗教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为了实现对本选题多角度、多层面的研析解读,还将广泛联系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文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概述。考察魏晋南北朝道馆(观)的发展源流、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及其对文人创作提供的诸多裨益;考察该时期道教仙境系统、神仙谱系、服食养生术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完善,及各自所对应的文学表现。通过这些内容,对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的关系做宏观地把握和了解。第二章,三国道教与文学。主要探讨方士、方术、仙道思想与曹操、曹丕、曹植的神仙思想及游仙诗创作;阮籍的精神慕仙及其对汉魏游仙文学的超越;嵇康的养生思想、修道行为及诗文表现;同时,对东吴、西蜀的道教发展情况与文学关系作简单探讨。第三章,西晋道教与文学。概述西晋道教与奢靡世风、博物之学的关系,探讨张华的知识构成、思想构成及代表作《博物志》与道教之间的诸多关联,陆机、陆云诗文作品的仙道意象,以及皇甫谧、成公绥、石崇、嵇含等人作品中的道教意蕴。第四章,东晋道教与文学。作为该时期道教发展的勃兴阶段,东晋道教与门阀世族的家学门风、山水诗、志怪小说等,均有密切关联。讨论世族奉道与族内子弟文学创作,道教福地洞天说与山水诗的关系,道教神仙传说与志怪作品的关系等。在深入解读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讨论郭璞、干宝、王羲之、庾阐、陶渊明等人的道教思想与文学创作。第五章,南朝道教与文学。与儒学、佛教的交互影响是南朝道教发展的显着特色之一,故该时期道教对文人思想的影响也显得更为复杂。本章主要讨论谢灵运、沈约、江淹、孔稚硅、萧氏父子等人的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揭示道教在他们的思想和创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第六章,北朝道教与文学。北朝政权更迭频仍,导致宗教思想缺乏连贯和前后继承,但个别皇帝、权臣的大力倡导,促使道教在北朝仍产生较大影响。本章主要围绕庾信、杨街之、郦道元、颜之推、崔浩等作家作品展开论述。第七章,道士与文学。考虑到该时期着名道教学者在宗教和文学方面的双重贡献,故设专章进行论述。包括西晋的王浮,东晋的葛洪、杨羲、王嘉,南朝的陆修静、陶弘景、顾欢,北魏的寇谦之等。该部分侧重于对他们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进行挖掘。余论,就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明确该选题在多学科交叉方面的重要意义。
苗民[6](2011)在《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大批四六选本,存世的尚有近五十种,但遗憾的是,这些选本中除了王志坚的《四六法海》由于收入《四库全书》而得到一些关注,其他选本皆湮没无闻。本文试图通过专书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批评史和文献学的视角对这些选本作初步的研究。论文一共分为四章。前两章偏重描述性,以期对明代中后期四六文的存在状态作出整体把握;后两章偏重阐释性,以期对明代中后期四六文的某些特性作出尝试性探讨。第一章在对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将这些选本按选文宗旨分为三类。一类是重文体流别的选本,类似于传统的古文选本,以王志坚的《四六法海》为代表。一类是重娱情悦性的选本,这类选本明显受到晚明小品风气的影响,以张师绎的《四六灿花》为代表。还有一类是偏重于供日用参考的选本,这类选本数量最多,与中晚明四六书启盛行的风气密切相关,以王世茂的车书楼系列选本为代表。本章即对以上三种选本予以讨论,并结合明代中后期书坊业的特点和应俗日用性书籍刊刻盛行的社会状况加以综合考察,以对晚明四六选本的历史存在状态有个较为全面的把握。第二章则以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的编选者对四六文的相关讨论为依据,并结合明以前四六批评的相关成果,来考察中晚明时期四六文章观的特色和成就。具体内容包括中晚明四六选本对四六文价值的理解、对四六文的态度、对四六写作技巧的讨论、对四六文的批判四个部分。第三章从中晚明时期四六选本多为四六启选本的特点出发,考察明代中后期四六启盛行的内在原因。本章从四六启的礼仪性特征切入,首先对四六启的礼仪性特征予以溯源,在此基础上对唐五代四六启与宋明四六启之特点作出比较,从封建社会礼乐制度建设的宏观角度对四六启的历史使命加以探讨,并结合明代中后期文人对作为古典书启两种基本表现形态的四六启和散体尺牍的讨论,指出晚明四六启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负面效应。第四章结合晚明小品风气盛行的状况,从中晚明四六选本中受到小品风气影响的一类入手,考察中晚明时期四六批评的“小品化"倾向。本章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审美范式——小品审美范式,这种审美范式产生以后,在当时社会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晚明独特的“小品精神”,在这种风气中,中晚明的四六批评也产生“小品化”的迹象。所谓四六批评的“小品化",是指一些文人尤其是选家开始以小品批评的眼光看待四六文作品,从而为四六批评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本章通过对中晚明四六选本、骈文选本以及小品选本的综合考察,来对晚明四六批评“小品化"的过程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曹春茹[7](2010)在《朝鲜柳梦寅散文研究 ——兼论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文中研究说明柳梦寅(1559-1623)是朝鲜朝中期着名的汉文学家,他有248篇散文保存至今,收入《於于集》,还有稗说体散文集《於于野谈》传世。从总体上看,柳梦寅的散文成就很高,又体现出“多元文化特征”,适合置于“比较文学”领域进行研究。柳梦寅生活的时代,朝鲜的性理学由鼎盛转向式微,新兴的实学思想逐渐萌生;国内党争激烈,女真、日本等外族屡次进犯;而朝鲜与中国的政治友善达到了高峰,在文化、文学方面,与中国的友好交流也空前频繁,唐宋古文及明代的复古文学思潮在朝鲜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此时朝鲜的作家们对诗歌的重视要超过散文,散文创作正处于骈体与散体并行的阶段。这种“多元文化语境”对柳梦寅‘的散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散文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柳梦寅有着自觉的创作意识,力图以创作实现“华国”和“不朽”。柳梦寅的文学思想也十分丰富并表现出“多元文化特征”。他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诗缘情”“知人论世”等文学理论,但以此来评价本国创作时又表现出民族性。他还吸收了韩愈、柳宗元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旁推交通”等古文理论但又适当变通,形成了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多元的文化语境、自觉的创作意识和丰富的文学思想使得柳梦寅的散文既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散文不仅蕴含着传统儒家的忠孝节义思想、民本思想,还结合了朝鲜的时代特征,将传统儒家思想时代化、民族化,具体表现为新兴的实学思想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柳梦寅散文深邃的思想蕴涵可以概括为“儒以忠孝节义·为尚”、“结民心以固邦本”、“援古酌今苏民活国之策”、“彼亦国也,此亦国也”、“友朋相聚,如篪如埙”、“所思在橘柚梅竹之乡’他的部分散文也表达了佛道思想。柳梦寅散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结构精巧缜密,或以一句为统帅结构全篇,或巧妙迂回、渐入主题,或前后照应;语言灵活多样,具体表现为用词准确、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多变;比喻、对偶、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异彩纷呈,更具表现力;由于“文化氛围”和生存状态的改变,其散文艺术风格前后迥异,前期激昂、凌厉,体现出阳刚之美;后期平和、冲淡,体现出阴柔之美。在柳梦寅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国文化”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文化语境层面。柳梦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造诣,他的文学创作也在中国文化的丰饶沃土中生长繁茂起来。所以,将柳梦寅的散文“解构”开来,我们既能看到先秦诸子散文长于类比说理、因事说理、寓言说理的特色,又能看到两汉散文《史记》、《汉书》在形式、思想、艺术上影响的痕迹。同时柳梦寅的散文还在文体、语言、思想等方面“用韩、柳文立模范”。而他最擅长引经据典、以古论今,所用典故也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各类文化典籍。这些正是柳梦寅散文“多元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柳梦寅是朝鲜朝中期散文创作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散文创作的贡献在于:超越了模仿阶段,“取诸心得”;努力改变朝鲜朝形式主义的文风,积极倡导散体古文;总结了散文创作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反映和促进了中朝的政治、文化交流。但柳梦寅的散文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排斥骈文、追求古文的态度过于偏激;排斥唐以后散文,否定欧阳修、苏轼的创作;过分宣扬伦理教化;一些散文还存在冗长、拖沓的不足等等。但这些瑕疵并不能掩盖其散文的卓越成就。
蒋椆媛,黄知学[8](2009)在《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策划——兼论《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办刊特色》文中提出地方院校学报要办出特色才能立足。特色策划应从增强办刊本土意识、打造刊物封面特色、强化学报专业特色、打造特色栏目、开放办刊、依托本校学科优势等方面入手。学报编辑人在工作中要养成追求个性特色的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加强多种创新思维的修炼,提升思维品质,拒绝平庸雷同,把追求个性特色内化成自己编辑活动中的思维自觉。
鲁敏[9](2008)在《“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国际学术规范视角,对“一稿多投”现象进行了精细化研究。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一稿多投”的定义差异性和不同分类,重点研究了国际学术界对“一稿多投”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抽样统计基础上,着重剖析了若干国际着名学术期刊对“一稿多投”论文的处置案例。同时,本文按国际学术规范标准,以“一稿多投”行为发生的时间段为顺序,提出了前期预防措施、中期检测识别、后期处置策略三种减弱和处理“一稿多投”现象的思路,为“一稿多投”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实证与学理相结合的新视角。
二、《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总目次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总目次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张舜徽先生《壮议轩日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张舜徽先生及其《壮议轩日记》 |
一、张舜徽先生的学术生涯 |
二、《壮议轩日记》的内容与特点 |
第二章 《壮议轩日记》文本研究(上) |
一、读书与发论专题 |
二、辑书、校书与着书专题 |
三、大学授课专题 |
第三章 《壮议轩日记》文本研究(下) |
一、答问与演讲专题 |
二、信札与交友专题 |
三、自省与定计专题 |
第四章 从《壮议轩日记》看张舜徽先生的治学思想 |
一、经世致用,要读有用之书 |
二、取博去杂,力却门户之见 |
三、勤勉治学,当为一生志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
(一) 农业 |
(二) 工商业 |
(三) 手工业 |
(四) 交通业 |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
(一) 伪暴力机构 |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
(一) 轰炸 |
(二) 焚烧 |
(三) 屠杀 |
(四) 经济抢掠 |
(五) 性侵犯 |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
(七) 强征劳工 |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
(一) 人口损失 |
(二) 财产损失 |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
(一) 人民财产损失 |
(二) 机关团体损失 |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
(四) 交通事业损失 |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
(六) 合作社损失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
(三) 士兵伤亡损失 |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 |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及选题意义 |
三、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构架 |
第一章 列维-斯特劳斯及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及着作 |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二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第一节 “结构”辨析 |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 |
第三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原始造型艺术面相 |
第一节 原始造型艺术中的“裂分表现”法 |
第二节 “面具之道” |
第四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神话面相 |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研究 |
第二节 “野性的思维” |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 |
第五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 |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 |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 |
第六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音乐面相 |
第一节 音乐、神话与语言 |
第二节 音乐的特性及功能 |
第七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史地位 |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结语: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回顾与前瞻 |
附录二:列维-斯特劳斯研究论文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王勃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王勃文学思想研究 |
1.1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文学价值论 |
1.2 “因感而成兴”——文学创作论 |
1.3 “气凌云汉字挟风霜”——文学风格论 |
1.4 “振骨鲠之风标”——文学作家论 |
1.5 王勃文学革新思想取得成就的原因 |
第2章 王勃序文研究 |
2.1 游宴序 |
2.2 赠序 |
2.3 王勃序文的文化内涵 |
2.3.1 “兰亭”情结 |
2.3.2 “悲秋”情结 |
第3章 王勃赋及其它文类内容研究 |
3.1 王勃赋类研究 |
3.1.1 铺张扬厉的写景赋 |
3.1.2 抒怀叙志的咏物赋 |
3.1.3 王勃赋的传承与创新 |
3.2 王勃其它文类内容研究 |
3.2.1 书、启 |
3.2.2 碑铭 |
3.2.3 颂、表 |
第4章 王勃文的艺术风貌 |
4.1 基调昂扬气势磅礴 |
4.2 情由心生辞随心发 |
4.3 以骈为主骈中有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道教与道家 |
一、道教与道家的概念区分 |
二、道教与道家的内涵区分 |
三、道教与道家影响文学的不同侧重 |
第二节 道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一、道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一) |
二、道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二) |
三、道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三) |
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略 |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重点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概述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道馆(观)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仙境系统的拓展及其文学表现 |
一、天宫天界 |
二、昆仑仙境 |
三、蓬莱仙境 |
四、俗世凡间仙境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神仙谱系的完善及其文学表现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服食养生术的丰富及其文学表现 |
一、服丹药 |
二、服散 |
三、服草木药 |
四、服气 |
五、服符 |
第二章 三国道教与文学 |
第一节 曹魏道教与文学概述 |
一、道教创立的时代背景 |
二、世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
三、寻仙求药与游仙文学 |
第二节 曹操 |
一、曹操与早期道教活动 |
二、道教与曹操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曹丕 |
第四节 曹植 |
一、道教与曹植的人生遭际 |
二、道教与曹植的诗文创作 |
第五节 阮籍 |
一、道教与阮籍的哲学思想 |
二、道教与阮籍的诗文创作 |
第六节 嵇康 |
一、道教与嵇康的师从、交游 |
二、道教与嵇康的诗文创作 |
三、嵇康对道教文化的影响 |
第七节 东吴、西蜀道教发展概况与文学表现 |
第三章 西晋道教与文学 |
第一节 西晋道教与奢靡世风、博物之学 |
一、西晋道教概况 |
二、奢靡享乐的世风与道教 |
三、文人集团中心人物与道教 |
第二节 张华 |
一、张华对儒、道的接纳 |
二、道教与张华的知识构成 |
三、道教与张华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陆机 |
一、陆机对儒、道的兼融 |
二、陆机作品中的道教意象 |
第四节 西晋其他文人与道教 |
一、皇甫谧 |
二、陆云 |
三、嵇含 |
四、成公绥 |
第四章 东晋道教与文学 |
第一节 东晋道教与佛教、玄学、玄言诗 |
一、东晋道教概况 |
二、佛、玄、道的互融 |
三、玄言诗与道教 |
第二节 郭璞 |
一、道教与郭璞的师从、交游 |
二、道教与郭璞的文学创作 |
三、郭璞对道教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干宝 |
一、道教与干宝的家学渊源、仕宦、交游 |
二、《搜神记》中的神仙群像 |
三、《搜神记》中的方术大观 |
第四节 王羲之 |
一、琅琊王氏家学门风 |
二、王羲之由儒入道 |
三、王羲之作品中的道教意象 |
第五节 陶渊明 |
一、道教与陶渊明的家学渊源及交游 |
二、陶渊明诗文作品中的道教意象 |
三、陶渊明对道教文化的影响 |
第六节 庾阐 |
第五章 南朝道教与文学 |
第一节 儒、释、道鼎立下的南朝道教与文学 |
一、南朝道教概况 |
二、佛、道的论争融和 |
三、佛、道融合对南朝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谢灵运 |
一、陈郡谢氏家学门风 |
二、道教与谢灵运的仕宦生涯及哲学思想 |
三、道教与谢灵运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沈约 |
一、沈约思想的复杂多面 |
二、道教与沈约的家学渊源、仕宦、交游 |
三、道教与沈约的诗文创作 |
第四节 江淹 |
一、江淹对儒、释、道的兼融 |
二、道教与江淹的仕宦生涯及交游 |
三、道教与江淹的诗文创作 |
第五节 孔稚珪 |
一、道教与孔稚硅家学渊源及交游 |
二、道教与孔稚珪的文学创作 |
第六节 萧衍 |
一、兰陵萧氏家学门风 |
二、萧衍对儒、释、道的兼融 |
三、道教与萧衍的诗文创作 |
第七节 萧统 |
第六章 北朝道教与文学 |
第一节 北朝道教与文学关系概貌 |
一、北朝道教概况 |
二、道教对北朝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庾信 |
一、道教与庾信的家学渊源 |
二、道教与庾信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杨街之 |
第四节 郦道元 |
第五节 颜之推 |
一、道教与颜之推的家学渊源 |
二、《颜氏家训》中的道教因素 |
第六节 崔浩 |
第七章 道士与文学 |
第一节 葛洪 |
一、葛洪的家学渊源、师从、交游 |
二、葛洪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王嘉 |
第三节 陆修静 |
第四节 陶弘景 |
一、陶弘景的家学渊源与好道天性 |
二、陶弘景与文人的交游酬唱 |
三、陶弘景的文学创作 |
第五节 寇谦之 |
一、寇谦之的家学渊源与修道经历 |
二、寇谦之的文学创作 |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其他道士与文学 |
一、王浮 |
二、杨羲 |
三、顾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二十世纪以来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研究论着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晚明四六选本的三种类型 |
第一节 《四六法海》:以传统古文选本理念编选的四六选本 |
第二节 《四六灿花》:晚明小品思潮映射下的四六选本 |
第三节 车书楼选本系列:中晚明时期四六选本的典型 |
第二章 四六选本对四六文批评的贡献 |
第一节 “所贵唯所用”的四六文章观 |
第二节 中晚明时期官方禁制四六文的失败 |
第三节 四六选本对四六写作技巧的深入探讨 |
第四节 四六写作两大弊病的凸显与选家的尴尬立场 |
第三章 作为礼仪性书信的四六启 |
第一节 四六启礼仪性特征溯源 |
第二节 明代四六启礼仪性功能实现所面临的时代困境 |
第三节 四六启与散体尺牍之比较 |
第四章 中晚明四六批评的“小品化” |
第一节 从选本的角度看“小品”作为审美范式的成立 |
第二节 中晚明四六批评“小品化”的逻辑进程 |
附录:中晚明四六选本知见录 |
参考文献 |
(7)朝鲜柳梦寅散文研究 ——兼论与中国文化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柳梦寅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思想基础及对外政治、文化交流 |
一、性理学由鼎盛到式微,实学萌生 |
二、党争激烈、外敌屡犯 |
三、与中国的政治、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
第二节 唐宋古文和明代复古文学的广泛传播及影响 |
一、唐宋古文的广泛传播及影响 |
二、明代复古文学的东传及影响 |
第三节 朝鲜朝中期的总体创作形势 |
一、诗胜于文 |
二、骈文与古文并行 |
第二章 柳梦寅的创作意识及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华国"、"不朽"的创作意识 |
一、"华国"的创作意识 |
二、"不朽"的创作意识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其民族性 |
一、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借鉴 |
二、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民族性 |
第三节 对韩、柳古文理论的接受与变通 |
一、文以明道 |
二、不平则鸣 |
三、旁推交通 |
第三章 柳梦寅散文的思想蕴涵 |
第一节 "儒以忠孝节义为尚" |
一、柳梦寅的儒学渊源 |
二、柳梦寅散文中的"忠孝节义"思想 |
第二节 "结民心以固邦本" |
一、"国赢民赖" |
二、"哀我斯民" |
三、"安民务本" |
第三节 "援古酌今苏民活国之策" |
一、屯田减税 |
二、扩大生产 |
三、改革军政 |
四、发展经贸 |
第四节 "彼亦国也,此亦国也" |
一、对国家历史的关注和自豪 |
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
三、对本国人才的敬重和赞颂 |
四、对国家独立的期待和努力 |
第五节 "友朋相聚,如篪如埙" |
一、阐释对朋友及友情的认识和理解 |
二、描写朋友之间的和谐和欢愉 |
三、表达对远行朋友的安慰、劝勉和鼓励 |
第六节 "所思在橘柚梅竹之乡" |
一、描绘自然风光 |
二、憧憬田园生活 |
三、领悟人生哲理 |
第四章 柳梦寅散文的创作艺术 |
第一节 精巧缜密的结构艺术 |
一、以一句为统帅结构全篇 |
二、巧妙迂回、渐入主题 |
三、前后照应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语言特色 |
一、用词准确、词汇丰富 |
二、句式灵活多变 |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修辞手法 |
一、绝妙的比喻 |
二、凝练的对偶 |
三、整齐的排比 |
四、适当的夸张 |
五、鲜明的对比 |
第四节 前后迥异的艺术风格 |
一、前期激昂、凌厉 |
二、后期平和、冲淡 |
第五章 柳梦寅散文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
第一节 吸收先秦两汉散文之精髓 |
一、引用、化用先秦两汉散文中的名言 |
二、吸取先秦散文长于说理的创作特色 |
三、思想、形式上对《史记》、《汉书》的借鉴 |
四、《安边三十二策》对先秦两汉兵法的借鉴 |
第二节 "用韩、柳文立模范" |
一、反对骈文,倡导古文 |
二、文体与韩、柳散文的关联 |
三、思想内容与韩、柳散文的关联 |
四、语言表达与韩、柳散文的关联 |
第三节 援引中国文化典故 |
一、援引中国文化典故的类型、方式 |
二、援引中国文化典故的作用、效果 |
第六章 柳梦寅散文创作的贡献与局限 |
第一节 柳梦寅散文创作的贡献 |
一、超越了模仿阶段,"取诸心得" |
二、努力改变当时形式主义的文风 |
三、总结了散文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
四、反映和促进了中朝政治、文化交流 |
第二节 柳梦寅散文创作的局限 |
一、排斥骈文、追求古文的态度过于偏激 |
二、排斥唐后散文,否定欧、苏的创作 |
三、过分宣扬伦理教化 |
四、部分散文冗长、拖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策划——兼论《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办刊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增强办刊本土意识 |
二、打造学报封面特色 |
三、强化学报专业特色 |
四、努力打造特色栏目 |
五、开放办刊, 提升质量 |
六、依托本校学科优势 |
(9)“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论文选题思路 |
2、论文研究资料渠道 |
3、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4、论文基本结构 |
5、论文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研究概况 |
1.1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研究的基本情况 |
1.2 "一稿多投"现象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定义 |
2.1 国内对"一稿多投"的定义 |
2.2 国外对"一稿多投"的定义 |
2.2.1 剽窃(plagiarism) |
2.2.2 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
2.2.3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 |
2.2.4 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cation) |
第三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分类 |
3.1 "一稿多投"现象的几种常见类型 |
3.1.1 国内学者的分类 |
3.1.2 国外学者的分类 |
3.2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
3.2.1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和"一稿多投"的关系 |
3.2.2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的界定 |
3.2.3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调查情况 |
第四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抽样调查和案例分析 |
4.1 "一稿多投"现象的抽样调查 |
4.1.1 国内医学类文章"一稿多投"抽样数据 |
4.1.2 国外医学类文章"一稿多投"抽样数据 |
4.2 国外期刊对论文"一稿多投"的处置办法 |
4.2.1 中国化学材料类 |
4.2.2 中国生物工程类 |
4.2.3 美国化学材料类 |
4.2.4 韩国冶金工程类 |
第五章 识别和减少"一稿多投"现象 |
5.1 "一稿多投"的预防手段:国际视角一(前期措施) |
5.1.1 合理定性"一稿多投"行为 |
5.1.2 扩大"一稿多投"的界定范围 |
5.1.3 期刊应优化稿约 |
5.1.4 签订避免"一稿多投"的合同书 |
5.2 "一稿多投"的检测识别:国际视角二(中期措施) |
5.2.1 英文文本复制检测方法 |
5.2.2 中文文本复制检测方法 |
5.2.3 提高编辑审稿人员的信息检索能力 |
5.3 "一稿多投"的处置策略:国际视角三(后期措施) |
5.3.1 期刊发出撤消论文的通告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总目次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舜徽先生《壮议轩日记》研究[D]. 王玉峰.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2]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3]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D]. 董龙昌.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4]王勃文研究[D]. 于丽艳. 河北大学, 2012(08)
- [5]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 刘育霞. 山东大学, 2012(12)
- [6]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综合研究[D]. 苗民. 南京大学, 2011(08)
- [7]朝鲜柳梦寅散文研究 ——兼论与中国文化的关联[D]. 曹春茹.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8]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策划——兼论《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办刊特色[J]. 蒋椆媛,黄知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9]“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D]. 鲁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