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丁酯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严超[1](2018)在《酯交换法制备草酸二丁酯》文中研究表明草酸二丁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常用酯化法合成,但还未见用酯交换法合成的相关报道。本论文用草酸二甲酯和正丁醇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用酯交换法合成草酸二丁酯。实验通过间歇反应来研究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间歇反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通过反应精馏打破热力学平衡限制条件后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以及草酸二丁酯收率的情况,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反应精馏合成的结果。本论文首先对草酸二甲酯与正丁醇合成草酸二丁酯的相关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试图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各步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和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并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反应进行的历程。同时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平衡常数,并根据van’t Hoff等压方程,得出了各步反应平衡平衡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了各步标准反应热的值,并把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很大,不足以来指导实际的合成过程。其中的原因是,理论计算时,草酸二甲酯、草酸甲丁酯和草酸二丁酯的许多基础物性数据缺乏,过多的采用基团贡献法来估算基本物性,导致了误差过大,计算结果偏离了实际情况。从实验结果得到的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和拟合的标准反应热可以看出,反应各步都是吸热反应,草酸甲丁酯自身的歧化和草酸甲丁酯与正丁醇进一步反应都是反应历程。间歇反应实验中,催化剂用量为1.0%时(以草酸二甲酯质量为计量标准),催化剂用量最经济。因为反应的进行程度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过大的醇酯比也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最经济催化剂用量1.0%条件下,进行了打破热力学反应平衡限制的反应精馏实验,进行了正丁醇和草酸二甲酯不同配比下的实验,当原料摩尔比为3:1时,草酸二甲酯已经接近完全转化,草酸二丁酯的收率也达到了98.9%。通过以上研究可知,以草酸二甲酯和正丁醇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酯交换法合成草酸二丁酯反应为热力学平衡反应,反应过程吸热。通过反应精馏方式来打破热力学平衡限制条件后,当催化剂用量为草酸二甲酯质量的1.0%,正丁醇和草酸二甲酯摩尔配比为3:1时,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接近100%,草酸二丁酯的收率达到98.9%,合成实验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时米东[2](2017)在《新型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汽车尾气的污染带来了诸多问题,解决尾气污染已迫在眉睫。聚甲氧基二甲醚是一种优良的柴油添加剂,将其添加到柴油中能够很好的改善柴油的燃烧状况,减少固体颗粒、碳氧化物的排放,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因此聚甲氧基二甲醚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工业生产中存在低聚甲醛价格昂贵、PODE产物分离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选用了甲醛和甲醇为新的反应原料,开发出了新型酸性催化剂,并对PODE合成规律、催化剂性能和PODE产物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用H-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反应合成PODE产物,研究了甲醇与甲醛质量比、催化剂用量(W%)、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含量及气相氛围等对产物收率和甲醛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与甲醛质量比为2:4、催化剂用量为10w%、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 min、空气氛围及无水条件,PODE1-9、PODE2-9和PODE3-6的收率分别达到38.97w%,26.76w%,15.6w%,甲醛转化率为39.93%。其次研究了氯化锌为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合成PODE产物,发现氯化锌催化反应时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与甲醛质量比2:4、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300 min、催化剂用量为3w%。此时PODE1-6、PODE2-6和PODE3-6的收率分别达到29.48w%、19.9w%和11w%,与氯化铁为催化剂时的37.86w%、23.83w%和12.19w%相比略低,因此,实验中选用氯化铁对H-SAR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了氯化铁与H-SAR催化剂质量比、温度、时间、溶剂类型等对改性催化剂Fe-SAR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与H-SAR催化剂质量比为0.5:1、改性温度为70℃、乙醇为溶剂及改性8h为最优的改性条件。研究了 Fe-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反应时,甲醇与甲醛质量比、催化剂用量(W%)、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含量等对PODE产率和甲醛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甲醇与甲醛质量比2:4、催化剂用量10w%、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0 min及无水存在时,改性催化剂Fe-SAR的活性最佳,此时PODE1-9、PODE2-9和PODE3-6的收率分别达到45.27w%、27.76w%和14.82w%,甲醛转化率为43.40%。再次通过N2等温吸附脱附、SEM、NH3-TPD、吡啶-IR、TG等表征技术对H-SAR和Fe-SAR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组成、酸性质、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并对两种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比较结果发现,Fe-SAR催化剂较H-SAR 比表面和孔容低,孔隙结构更发达,催化剂的酸性更强,B酸位减少,L酸位增加,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提高。接着研究了 H-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合成PODE的反应动力学。甲醛、甲醇、甲缩醛和水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32、0.45、0.42和0.86,说明提高甲醇与甲醛的浓度或降低甲缩醛和水的浓度可使反应向正方向转移;正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2.5kJ.mol1和45.73kJ.mol1,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研究了甲醇与甲醛在H-SAR和Fe-SAR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的反应机理,认为PODE产物可同时按照链增长和羟醛缩合两种机理生成,且羟醛缩合反应时,不同聚合长度的半缩醛之间可发生反应。最后采用基团贡献法对反应焓变△rHm,θ,T、反应熵△rSm,Tθ、反应吉布斯自由能△rGm,Tθ及标准平衡常数Kθ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酸催化下的甲醇与甲醛合成PODE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提高温度对反应不利。采用平衡釜法测定了水-甲缩醛-对二甲苯、甲苯、正庚烷和水-PODE3-对二甲苯、甲苯、正庚烷等六个体系在30℃和4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分析了三种萃取剂的萃取能力;另外,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了二元交互参数。结果表明对二甲苯、甲苯和正庚烷对甲缩醛、PODE3具有优异的萃取效果,且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能够很好的关联实验数据。采用液液平衡釜法测定的热力学数据可为萃取分离PODE产物和水提供基础数据。
张怡平[3](2016)在《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柴油十六烷值(Cetane Number, CN)是关于柴油燃烧的一项指标,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通用标准。柴油十六烷值值越高,柴油的滞燃期越短,达到自燃的温度越低,燃烧时防爆性越好,燃烧越充分,效率就越高。为了响应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大气环境,对废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效燃油成为研究热点。十六烷值改进剂(Cetane Number Improver)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成自由基或氧化物,从而带动连锁反应,缩短滞燃期,达到改善柴油燃烧的目的。目前,硝酸异辛酯是市场最大,使用最多的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但是在其优异的改进效果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氮氧化物的排放较高,以及其在合成过程中的大量废酸污染,设备腐蚀严重。所以,寻找一类高效又环保的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是当前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以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异辛醇、环己醇、异戊醇、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等醇类,在醇钠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碳酸酯类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柴油十六烷值。在柴油中添加1%碳酸二异辛酯可以提高2.16个单位的十六烷值。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其它有害物质,属于环境友好型添加剂,合成过程简单,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N,N-甲基正丁基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IM、[BMIM]OH、[BMIM]OAc、 [BMIM]BF4、N,N-甲基正丁基吗啉类离子液体[Hnmm]IM和N-正丁基吡啶类离子液体[BPY]OAc、[BPY]BF4在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在碳酸二甲酯和异辛醇摩尔比为1:2,110℃,反应6h的条件下,碳酸二甲酯转化率分别为96.4%,90.8%,95.3%,26.5%,89.6%,21.1%,48.7%,碳酸二异辛酯的选择性分别为68.6%,65.7%,68.1%,44.6%,58.9%,32.0%,93.6%。对离子液体[Hnmm]IM,在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测试不同摩尔比下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得到碳酸二甲酯和异辛醇最佳摩尔比1:4,转化率为95.8%,碳酸二异辛酯选择性为72.6%。
熊梓涵[4](2016)在《车用柴油质量分析及添加剂改进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国家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对车用燃油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柴油车的快速发展,柴油消耗量迅速增长,不合格柴油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形势愈加严峻,因此亟待解决柴油品质的保障问题。对比分析目前主要的柴油质量改进方法,发现加入添加剂具有操作方便,加量少,效果好和成本低等优点,使得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其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采用添加剂来改进柴油质量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车用柴油的质量抽检,分析了车用柴油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其质量问题主要有硫含量高、凝点高、氧化安定性差和十六烷值低。由于硫含量主要取决于原油性质和加工工艺,因此针对以上其他问题本文采用降凝剂、抗氧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来分别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和抗爆性。测试分析所选多种添加剂与不同种类柴油之间的作用效果,评价了采用加入添加剂的方法对柴油质量的改进效果,从柴油和添加剂的性质、添加剂的浓度和复配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添加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添加剂对柴油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柴油的性能,改善柴油的质量。降凝剂能有效降低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增强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抗氧剂能减缓柴油氧化速率,优化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十六烷值改进剂能有效增大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柴油的抗爆性,实验选用的三种添加剂对柴油的综合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柴油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差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若效果不佳并非仅由于添加量少造成,因此应针对不同柴油筛选出合适的添加剂;添加剂的加入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最佳加剂区间,过度添加有时会造成反作用,经济性反而降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添加剂复配使用,通常会表现出协同作用,按适当的比例复配,能显着增强添加剂的作用效果。
俞善信,文瑞明[5](2014)在《国内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进展》文中认为评述了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铜,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固载三氯化铝,五水四氯化锡,硫酸铜,七水硫酸锌,氧化钐,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维生素C等催化剂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合成方法。认为固载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铜,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碳固载四氯化锡,氧化钐,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维生素C是合成草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微波辐射是有机合成的良好方法。
周涛[6](2014)在《复配生物柴油性能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化能源的不断消耗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迫使人们急需寻求一种可再生的环保的新型能源,生物质能应运而生,生物质能因其具有储量丰富、广泛分布性、使用形式多样化、可再生性、环保性等特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能源匮乏的当今时代,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资源的研究,尤其以植物油作为柴油机燃料(即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植物油在直接作为柴油机燃料的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粘度大,十六烷值低,长期使用易产生积炭等的问题。植物油尽管通过各种途经可以改变其性质,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成熟的且已经工业化的工艺是利用植物油与低碳醇通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尚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环保等问题。本文研究的复配生物柴油,用物理方法将植物油与各种添加剂如降粘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混合复配而成,它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复配生物柴油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十六烷值偏低,长期使用,燃烧后产生积炭现象严重。因而,复配的生物柴油的性能改进研究对复配生物柴油的使用以及其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醇,硝酸,草酸,过氧化氢等廉价的基础原料,合成系列经济价值高的十六烷值改进剂产品:硝酸正丁酯,硝酸异戊酯,硝酸异辛酯;草酸二正丁酯,草酸二异戊酯,草酸二异辛酯;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三类九种十六烷值改进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为了评价复配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利用自制自燃点测试装置,测定了由正十六烷和1-甲基萘以不同体积比例组成的系列标准燃料的自燃点,并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自燃点与十六烷值的对应关系曲线(X=(504.571-Y)/2.236;其中X为十六烷值,Y为自燃点;该方程的相关系数的平方R2=0.940,标准误差δ※=13.373),此即十六烷值与自燃点的标准曲线;并进一步通过在柴油机上进行验证实验,证实了用自燃点测定预测十六烷值这方法是可行的,可靠的。通过自燃点法测定十六烷值的方法,考察了九种不同十六烷值改进剂对复配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复配生物柴油中添加不同十六烷值改进剂,其十六烷值都有所提高,当单一添加时,其十六烷值随着改进剂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添加量为0.6%时,十六烷值的增加出现拐点,改进剂能够提高十六烷值约20个单位;当复配添加时,在添加量为0.6%,复配十六烷值改进剂中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草酸二正丁酯的复配效果最好,提高十六烷值约24-29个单位左右;与添加单一十六烷值改进剂相比,复配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改进效果好,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复配对其十六烷值改进效果具有协同效应。针对复配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中使用而易产生积炭问题,通过使用添加剂的方法减缓其积炭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实际胶质、残炭两个与积炭相关的重要的指标作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复配生物柴油中添加十一种不同抗氧化剂降低其实际胶质的实验中,以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0.2%时,能够使实际胶质值降低约500mg/100mL;在添加八种清净剂减缓其残炭形成的实验中,以聚醚胺D-400效果最好,能够降低其残炭值14个单位;当两者混合(1:1)添加时,在对其积炭的减缓效果上出现了协同增效作用。
张爱霞[7](2014)在《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环己酯的合成》文中提出现阶段柴油发动机的燃烧不完全导致的排放问题困扰着环境污染的治理。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不完全燃烧问题,在柴油中加入适量十六烷值改进剂类的物质促使柴油进行充分的燃烧。从这个角度出发,本课题探索研究了一种可以作为改进十六烷值的物质—硝酸环己酯改进制取方法。现有工业化条件下生产硝酸环己酯的方法多是浓H2SO4为催化剂低温条件下加入原料环己醇和65%的硝酸,可浓H2SO4为催化剂存在腐蚀性强、反应条件苛刻、难以回收的缺点,以及反应过程中有不安定性因素存在。考虑到浓H2SO4作催化剂这么多弊端和不足,本课题选用强酸性的NKC-9树脂作为反应的催化剂,探讨催化制取硝酸环己酯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可行的最佳条件。课题的创新点在于利用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反应,避免浓H2SO4作为催化剂的弊端、减少反应过程中的不安定性。本文介绍了合成硝酸环己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反应机理、催化剂的介绍、实验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验准备阶段进行了NKC-9树脂的预处理与酸度检测。在合成条件探索阶段,从实验的安定性、可控性角度考虑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实验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的大致范围,对实验原料的酸醇配比、实验的反应温度以及使用的催化剂的量三个关键因素进行了考察。进而确定了正交实验所需考察的因素数、水平数,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产率大小的各因素的排序为①实验的反应温度;②原料的酸醇配比;③反应时间;④催化剂强酸性NKC-9树脂的使用量。确定的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C、酸醇配比0.75:1、反应时间100 min、强酸性NKC-9树脂的用量12.5%。接着又探讨了添加辅助催化剂三氯化铁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在已有实验基础上直接进行正交实验发现添加三氯化铁辅助催化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只能提高很小的产率。通过进行的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产率大小的各因素的排序为①原料的酸醇配比;②实验的反应温度;③催化剂强酸性;NKC-9树脂的使用量;④反应时间;⑤三氯化铁的使用量。确定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酸醇配比0.75:1、反应温度30°C、强酸性NKC-9树脂用量12.5%、反应时间80 min、三氯化铁用量14.7%。
刘长舒[8](2014)在《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技术及反应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以煤基甲醇为原料制备的新型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能够有效提高柴油燃烧效率,减少NOx和CO的排放。发展聚甲氧基二甲醚技术不仅有利于燃料的高效化、清洁化,更深化了煤基甲醇的利用,开辟了一条由煤炭向优质液体燃料转化的新途径。论文选取不同产地的多聚甲醛((HCHO)n)和不同种类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甲缩醛(DMM)反应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从中优选出最佳的反应体系。在该反应体系下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进料比、反应温度等制备工艺对反应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另外,通过改变反应温度、甲醇添加量及进料比对反应过程进行基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以西班牙产多聚甲醛为原料,WS-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时反应效果最佳。其反应转化率及PODEn=27收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产物中的中长链产物含量较高,并且副产物总量较少,但产物的酸值略高。(2)反应转化率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呈正相关;目标产物收率随催化剂和多聚甲醛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n(DMM):n((HCHO)n)=1:1.8,w(WS-1)=9%,T=105℃,P=1.0MPa,t=10h。反应结束后,多聚甲醛转化率达到81.19%,PODEn=27收率为45.12%。(4)通过变化温度对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发现,甲醛含量随反应的进行呈直线减少,且温度越高,减小速率越快。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T≤100℃),反应刚开始1h内,多聚甲醛分解生成甲醛的速率快于甲醛和甲缩醛的反应速率。(5)向原料中加入甲醇后,甲醛随反应的进行不再呈现线性减小,且产物选择性在反应过程中开始出现小幅波动。甲醇添加量越多,波动持续时间越长。(6)当n(DMM):n((HCHO)n)=1:1、1.5:1、2:1时,甲醛的消耗速率呈现明显的先快后慢。当n(DMM):n((HCHO)n)=1:2时,甲醛含量首先出现一个峰值,随后开始线性减少,并且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不同链长产物间的相互转化。
龚旌[9](2013)在《草酸二丁酯合成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索用环己烷作带水剂,草酸和正丁醇作原料,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合成草酸二丁酯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了回归方程数学模型,同时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41%,n(环己烷)∶n(草酸)=1.5∶1,正丁醇和草酸比例为3.01∶1(物质的量比),温度115℃,回流反应45 min,减压蒸馏,酯收率达83.97%.产物通过阿贝折光仪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折光率与文献值接近,红外谱图显示有丁酯特征峰,表明产物为草酸二丁酯.
俞善信,文瑞明[10](2012)在《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评述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铜、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固载三氯化铝、五水四氯化锡、硫酸铜、七水硫酸锌、氧化钐、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维生素C等催化剂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合成方法。认为固载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铜、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固载四氯化锡、氧化钐、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维生素C是合成草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微波辐射是有机合成的良好方法。
二、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丁酯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丁酯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酯交换法制备草酸二丁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磺酸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1.2.2 无机物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1.2.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1.2.4 酯交换法合成草酸二丁酯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反应的过程及原理 |
2.1.1 实验的方法 |
2.1.2 催化剂的选型 |
2.2 化学试剂 |
2.3 实验装置及步骤 |
2.3.1 间歇反应 |
2.3.2 反应精馏 |
2.4 反应体系的分析方法 |
2.5 气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
2.6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章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反应热理论值的计算 |
3.2.1 标准生成热的计算 |
3.2.2 标准熵变的计算 |
3.3 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
3.4 标准状态下理论计算值的总结 |
3.5 实验温度下热力学数据的计算 |
3.6 热力学计算误差的分析 |
第4章 实验数据的分析 |
4.1 间歇反应 |
4.1.1 反应温度100℃的数据 |
4.1.2 不同温度的对比实验 |
4.1.3 平衡常数与反应热的拟合值计算 |
4.1.4 间歇反应的总结 |
4.2 反应精馏 |
4.2.1 反应精馏的数据 |
4.2.2 反应精馏的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新型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性质特性 |
1.3 消烟降污型柴油添加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现状 |
1.3.1 消烟降污型柴油添加剂 |
1.3.2 十六烷值改进剂 |
1.4 聚甲氧基二甲醚柴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4.1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方法研究进展 |
1.4.2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3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工业研究进展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药品、仪器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溶剂配制 |
2.2.1 0.4 mol/L~(-1)硫酸溶液配制 |
2.2.2 1.0 mol/L亚硫酸钠溶液配制 |
2.3 分析方法 |
2.3.1 甲醛分析 |
2.3.2 气相色谱法 |
2.3.3 催化剂表征 |
2.3.4 PODE产物的收率 |
2.4 实验装置 |
2.4.1 均相反应器 |
2.4.2 Fe-SAR催化剂制备装置 |
2.4.3 液液相平衡实验装置 |
第三章 H-SAR催化剂催化合成PODE反应规律的研究 |
3.1 H-SAR催化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反应规律 |
3.1.1 原料配比的影响规律 |
3.1.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规律 |
3.1.3 反应温度的影响规律 |
3.1.4 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 |
3.1.5 水量的影响规律 |
3.1.6 反应器中气相氛围的影响规律 |
3.2 产物分布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Fe-SAR催化剂制备及催化反应规律的研究 |
4.1 氯化锌催化甲醇与甲醛反应规律的研究 |
4.1.1 氯化锌催化甲醇与甲醛合成PODE的反应规律 |
4.1.2 氯化锌和氯化铁催化活性的比较 |
4.2 Fe-SAR催化剂制备 |
4.2.1 Fe-SAR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原理简介 |
4.2.2 Fe-SAR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 |
4.3 Fe-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合成PODE的反应规律 |
4.3.1 原料配比的影响规律 |
4.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规律 |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规律 |
4.3.4 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 |
4.3.5 水含量的影响规律 |
4.4 H-SAR和 Fe-SAR催化剂活性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H-SAR和 Fe-SAR催化剂的表征 |
5.1 孔结构及表面形貌 |
5.1.1 孔径、孔容、比表面积 |
5.1.2 表面形貌-SEM |
5.2 酸性质表征 |
5.2.1 NH_3-TPD |
5.2.2 吡啶-IR |
5.3 化学组成分析-FTIR |
5.4 稳定性分析-热重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6.1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动力学研究 |
6.1.1 H-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的反应 |
6.1.2 H-SAR催化剂甲醇与甲醛反应的原料及产物分布 |
6.1.3 H-SAR催化剂催化甲醇与甲醛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6.2 反应机理研究现状介绍 |
6.3 反应机理研究 |
6.3.1 质子酸催化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
6.3.2 Fe-SAR催化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
6.4 小结 |
第七章 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热力学及相分离研究 |
7.1 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
7.1.1 理论基础 |
7.1.2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
7.2 液液相平衡与分离方法研究 |
7.2.1 液液相平衡理论基础及关联模型介绍 |
7.2.2 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 |
7.2.3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模型关联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种类 |
1.3 十六烷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
1.4 典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种类、特点及性能 |
1.4.1 硝酸酯类十六烷值改进剂 |
1.4.2 含氧化合物十六烷值改进剂 |
1.4.3 醚类高十六烷值添加剂 |
1.4.4 酯类化合物十六烷值添加剂 |
1.5 课题的提出及设计思想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碳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1 碳酸二异辛酯的合成 |
2.2.2 甲氧基甲酸异辛酯的合成 |
2.2.3 碳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性质 |
3.1.1 碳酸酯化合物性质 |
3.2 碳酸酯类化合物与柴油燃烧的测定结果 |
3.2.1 十六烷值测定结果 |
3.2.2 对柴油物理性质影响 |
3.2.3 对柴油燃烧尾气硫含量的测试 |
3.3 其它酯类化合物的柴油十六烷值测定结果 |
3.4 其它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和异辛酯反应的作用 |
3.5 碳酸酯类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结构表征 |
3.5.1 氢谱 |
3.5.2 红外光谱 |
4 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二甲酯与异辛醇反应 |
4.1 离子液体 |
4.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1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2 吡啶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3 吗啉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4.3 离子液体结构表征 |
4.3.1 氢谱分析 |
4.3.2 红外谱图分析 |
4.4 离子液体催化效果 |
4.4.1 用内标法作标准曲线 |
4.4.2 离子液体催化碳酸酯的转化率 |
4.4.3 摩尔比和[Hnmm]离子液体催化效率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车用柴油质量分析及添加剂改进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用柴油质量标准 |
1.2.2 柴油质量现状 |
1.2.3 柴油质量改进方法研究 |
1.2.4 柴油添加剂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四川省车用柴油质量分析 |
2.1 质量抽检概况 |
2.2 油样质检结果分析 |
2.2.1 不同来源油样的合格率 |
2.2.2 抽检油样的不合格指标 |
2.3 不合格指标的分析 |
2.3.1 硫含量 |
2.3.2 氧化安定性 |
2.3.3 十六烷值 |
2.3.4 凝点 |
2.3.5 冷滤点 |
2.3.6 闪点 |
2.3.7 馏程 |
2.4 抽样柴油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凝剂对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
3.1 柴油加降凝剂作用 |
3.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3.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3.1 凝点测定 |
3.3.2 冷滤点测定 |
3.4 降凝剂改进效果评价 |
3.5 降凝剂作用的影响因素 |
3.5.1 柴油种类的影响 |
3.5.2 降凝剂性质的影响 |
3.5.3 浓度的影响 |
3.5.4 复配作用的影响 |
3.5.5 柴油温度的影响 |
3.6 降凝剂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氧剂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研究 |
4.1 柴油加抗氧剂作用 |
4.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步骤 |
4.3.2 氧化总不溶物计算 |
4.4 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评价 |
4.5 抗氧剂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
4.5.1 感受性差异的影响 |
4.5.2 浓度的影响 |
4.5.3 复配作用的影响 |
4.5.4 不同时间添加的影响 |
4.6 抗氧剂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抗爆性的影响研究 |
5.1 十六烷值改进剂作用 |
5.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步骤 |
5.3.2 十六烷值计算 |
5.4 十六烷值改进剂作用效果评价 |
5.5 十六烷值改进剂作用影响因素 |
5.5.1 感受性差异的影响 |
5.5.2 浓度的影响 |
5.5.3 复配作用的影响 |
5.5.4 作用时间的影响 |
5.6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
(5)国内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磺酸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1.1 对甲苯磺酸 |
1.2 氨基磺酸 |
1.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酯 |
2 无机物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2.1 结晶三氯化铁 |
2.2 三氯化铝 |
2.3 结晶四氯化锡 |
2.4 硫酸铜 |
2.5 结晶硫酸锌 |
2.6 氧化钐 |
2.7 结晶硫酸氢钠(钾) |
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4 杂多酸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5 维生素C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6 结语 |
(6)复配生物柴油性能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生物柴油 |
1.1.1 生物柴油的优劣 |
1.1.2 植物油作为生物柴油 |
1.2 十六烷值 |
1.2.1 十六烷值改进 |
1.2.2 十六烷值改进方法 |
1.2.3 十六烷值改进剂研究进展 |
1.2.4 十六烷值测定 |
1.3 积炭 |
1.3.1 积炭现象 |
1.3.2 积炭成因分析 |
1.3.3 积炭的减缓 |
1.3.4 积炭的清除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用品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硝酸酯类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及表征 |
2.2.1 合成原理及步骤 |
2.2.2 硝酸酯酯类改进剂的表征 |
2.3 草酸酯类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及表征 |
2.3.1 合成原理及步骤 |
2.3.2 草酸酯类改进剂的表征 |
2.4 过氧化物类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及表征 |
2.4.1 合成原理及步骤 |
2.4.2 过氧化物类改进剂的表征 |
第3章 十六烷值改进研究 |
3.1 实验用品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1.3 实验所用装置图 |
3.2 十六烷值测定方法 |
3.2.1 自燃点法测定十六烷值的基本原理 |
3.2.2 测定步骤 |
3.3 十六烷值改进剂添加效果 |
3.3.1 单一十六烷值改进剂添加效果 |
3.3.2 复配十六烷值改进剂添加效果 |
3.4 在柴油机上的验证试验 |
3.4.1 起动试验 |
3.4.2 燃油燃烧性能验证试验 |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十六烷值改进剂添加效果 |
3.5.2 在柴油机上的验证试验 |
第4章 积炭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用品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原理 |
4.2.1 实际胶质的测定 |
4.2.2 残炭的测定 |
4.3 实验步骤 |
4.3.1 样品的配制 |
4.3.2 样品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实际胶质的测定 |
4.4.2 残炭的测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环己酯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十六烷值改进剂 |
1.2.1 十六烷值改进剂分类 |
1.2.2 十六烷值改进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离子交换树脂简介 |
1.3.1 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3.2 离子交换树脂分类 |
1.3.3 离子交换树脂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
1.3.4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主要介绍 |
1.3.5 强酸性NKC-9 阳离子交换树脂介绍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硝酸酯的合成研究 |
2.1.1 硝酸酯合成机理 |
2.1.2 本实验反应原理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
2.3.2 离子交换树脂酸性检测 |
2.3.3 实验流程及步骤 |
2.3.4 产物检测分析方法 |
第三章 NKC-9 树脂催化合成硝酸环己酯 |
3.1 单因素实验 |
3.1.1 单因素实验简要介绍 |
3.1.2 单因素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3.2 正交实验 |
3.2.1 正交实验简要介绍 |
3.2.2 正交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辅助催化剂FeCl_3催化合成硝酸环己酯 |
4.1 FeCl_3辅助催化介绍 |
4.2 正交实验设计 |
4.3 正交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的重现性和重复性 |
5.1 实验的重现性 |
5.2 催化剂强酸性NKC-9 树脂使用性能的重复性 |
5.3 实验的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GB/5476-1996 |
(8)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技术及反应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添加剂介绍 |
1.2.1 乳化剂 |
1.2.2 十六烷值改进剂 |
1.2.3 降凝剂 |
1.2.4 稳定剂 |
1.2.5 燃烧促进剂 |
1.2.6 消烟剂 |
1.3 聚甲氧基二甲醚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现状 |
1.3.1 物理性质 |
1.3.2 化学性质 |
1.3.3 PODE的热力学函数 |
1.4 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1.5 聚甲氧基二甲醚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反应原料及催化剂的选择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实验步骤及分析方法 |
2.4.1 高压反应釜气密性检测 |
2.4.2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制备 |
2.4.3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 |
2.4.4 分析方法 |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1 反应原料的优选 |
2.5.2 催化剂的优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工艺影响因素探究 |
3.1 前言 |
3.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 进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
3.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5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3.6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甲氧基二甲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
4.1 前言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2.1 可行域的确定 |
4.2.2 正交试验表设计 |
4.3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多聚甲醛转化率的分析 |
4.3.2 目标产物收率的分析 |
4.3.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反应过程研究 |
5.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5.2 不同温度下反应过程考察 |
5.3 不同甲醇加入量下反应过程考察 |
5.4 不同进料比下反应过程考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文文献 |
致谢 |
(9)草酸二丁酯合成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分析方法 |
1.4 实验原理 |
1.5 制备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醇酸摩尔比对酯收率的影响 |
2.2 催化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
2.3 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 |
2.4 反应温度对酯收率的影响 |
2.5 带水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
2.6 合成工艺优化 |
2.6.1 试验方案及结果 |
2.6.2 优化结果及验证 |
2.7 沸程测定 |
2.8 FT-IR表征 |
3 结论 |
四、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丁酯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酯交换法制备草酸二丁酯[D]. 严超. 天津大学, 2018(07)
- [2]新型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合成研究[D]. 时米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合成[D]. 张怡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4]车用柴油质量分析及添加剂改进效果研究[D]. 熊梓涵.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5]国内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进展[J]. 俞善信,文瑞明. 塑料助剂, 2014(05)
- [6]复配生物柴油性能改进研究[D]. 周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7]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环己酯的合成[D]. 张爱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6)
- [8]聚甲氧基二甲醚制备技术及反应过程研究[D]. 刘长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9]草酸二丁酯合成工艺优化[J]. 龚旌. 闽江学院学报, 2013(05)
- [10]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研究进展[A]. 俞善信,文瑞明. 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