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贺勇[1](2021)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瑞可治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试验组给予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
俞洁,沈盛华,眭淑晶[2](2021)在《集束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试验组BODE评分[(5.32±1.98)分]低于对照组[(6.33±2.23)分],住院时间[(16.89±2.62)d]短于对照组[(21.03±2.34)d],住院费用[(3 869.85±509.82)元]少于对照组[(4 136.26±549.3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内试验组再住院率(8.57%)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临床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再住院率,提高病人的综合肺康复,促进病人的疾病康复及预后。
仇煜,钱晓君,贾伟,张雪,荣光生[3](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BUN、Hcy、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 BU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脑利钠肽(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1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BUN、Hcy、BNP)、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和FEV1/FVC]水平,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BUN、Hcy、BNP与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UN、Hcy、BNP水平升高,FEV1、FVC及FEV1/FV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PaO2水平与BUN、Hcy、BNP水平呈负相关(P<0.01),PaCO2水平与BUN、Hcy、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BUN水平与Hcy、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Hcy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BUN、Hcy、BNP水平显着升高,可能参与COPD急性发作期的发生发展过程。
马秋晓[4](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观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合并症是评估COPD的重要因素,临床常见合并症有心血管类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多数COPD患者常有1个及以上合并症。合并症会增加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率及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COPD急性加重的评估和稳定期的管理,缺乏对合并症这一影响因素的足够重视,所以对COPD合并症的临床研究是极其重要且有必要。研究目的: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合并症及中医证型调查研究,观察COPD合并症的分布情况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根据不同合并症类型和不同合并症数量,观察COP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门诊和病房的COPD稳定期患者,采集并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指标、生化指标等实验室指标,通过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COPD稳定期患者的基础资料、合并症分布情况,分组比较COPD稳定期患者的合并症类型、合并症数量分布差异,分析合并症与COPD的相关性,根据不同合并症类型和不同合并症数量,统计分析COPD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结果1:407例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症的分布情况合并症数量:407例COPD稳定期患者中,无合并症者25例(6.1%),有合并症者382例(93.9%);其中1-2个合并症者164例(40.3%),3个及以上合并症者218例(53.6%)。合并症类型:COPD合并高血压病231例(56.8%),COPD合并缺血性心脏病172例(42.3%),COPD合并外周血管疾病156例(38.3%),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病128例(31.4%),COPD合并心律失常119例(29.2%),COPD合并糖尿病100例(24.6%),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80例(19.7%),COPD合并骨质疏松66例(16.2%),COPD合并心力衰竭61例(15%),COPD合并肺癌21例(5.2%)。结果2:分组比较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症类型分布差异性别:COPD合并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外周血管疾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OPD合并心力衰竭、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OPD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外周血管疾病,76-85岁之间的患者最多,40-60岁之间的患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情况:COPD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肺癌、外周血管疾病,吸烟患者多于不吸烟患者;COPD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不吸烟患者多于吸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COPD合并糖尿病、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病,病程≤120个月患者最多,>240个月患者最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COPD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胃食管反流病、外周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2次的患者,多于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2次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吸入糖皮质激素:不同合并症类型的COPD患者,未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多于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OLD分级:COPD合并骨质疏松,GOLD2级患者最多,GOLD1级患者最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分级:COPD合并心力衰竭mMRC分级≥2级的患者,多于mMRC分级<2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COPD合并心力衰竭,CAT评分在21-30分之间的患者最多,1-10分的患者最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3:分组比较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症数量分布差异基础资料:合并症数量越多,COPD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mMRC分级更高,上1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合并症数量越多,COPD患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越低、红细胞平均体积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合并症数量越多,COPD患者IL-6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BNP等生化指标:合并症数量越多,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BNP浓度越高、LDL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4:合并症与COPD的相关性基础资料:合并症数量与COPD患者的年龄、BMI值、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mMRC分级呈低程度正相关,与病程呈中等程度正相关。血常规指标:合并症数量与COPD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呈低程度负相关。炎症指标:合并症数量与ESR、HS-CRP、IL-6、TNF-α炎症指标均无相关性。凝血、BNP等生化指标:合并症数量与COPD患者的D-二聚体、BNP、TG呈低等程度正相关。结果5:中医证型分布情况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407例COPD患者,痰瘀阻肺证最多,肺肾两虚证次之,气虚血瘀证最少。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COPD合并肺癌,毒瘀证最多,其他类型合并症COPD患者,痰瘀阻肺证最多。COPD合并高血压,肺脾两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并列最少。COPD合并糖尿病、肺癌、骨质疏松,痰热蕴肺证最少。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胃食管反流病,气虚血瘀证最少。COPD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肺脾两虚证最少。其中COPD合并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合并数量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COPD合并症患者,痰瘀阻肺证最多,毒瘀证次之,气虚血瘀证最少。1-2个合并症组及3个及以上COPD患者,痰瘀阻肺证最多,肺肾两虚证次之,气虚血瘀证和肺脾两虚证最少。但不同合并症数量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结论1:COPD合并症的患病率高,患病率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心律失常,COPD合并症以心血管类疾病居多。结论2:合并症数量与COPD患者的年龄、病程、mMRC分级、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相关,合并症会加重COPD患者的病情。结论3:合并症数量与血浆D-二聚体、BNP及TG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具有负相关性。结论4:中医辨证分型发现,有合并症的COPD患者痰瘀阻肺证最多,肺肾两虚证次之。COPD合并心血管类疾病痰瘀阻肺证最多。
沈坤炜[5](2020)在《温肺化痰通络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发病特点、中西医治疗现状,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应用温肺化痰通络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比对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评级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该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分析温肺化痰通络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采用对应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疗程为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改变情况、呼吸困难程度评级、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改变,记录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用Microsoft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记录观察结果。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前肺功能分级,治疗前患者的症状积分、体征、辅助检查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控制病情,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经检验,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评分级、血氧饱和度、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较前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评级、血氧饱和度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改善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但观察组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氧饱和度、呼吸困难评级的改善更明显,临床痊愈率更高。2、在临床观察记录中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事件,无不良反应报道,表明温肺化痰通络汤在临床中具有安全性,对该类型患者适用。
张月[6](2020)在《小青龙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诊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性氧疗、茶碱类药物、抗感染、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氧分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二氧化痰分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气短、胸闷、乏力、自汗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症状,疗效确切。
帅垠琦[7](2020)在《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评价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推广三桔咳喘口服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临床数据支持。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中医治疗肺心病的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可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采用Excel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69名(最终完成6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情况及基线水平情况的比较,确保受试者基线水平一致。(2)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桔咳喘口服液,连续观察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治疗第14天观测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气分析等指标。(3)收集数据,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三桔咳喘口服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2.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3.概括总结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临床研究(1)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愈显率12.5%。试验组:总有效率87.5%,愈显率40.6%。在临床疗效上,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的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体征、痰液总积分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对比已经具有统计学意义,故通过(治疗前-治疗后)的次要症状积分差值来对比,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肺功能比较:FEV1/FVC在治疗14天后,两组比较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FEV1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并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未优于对照组。(4)血气分析的比较:试验组Pa O2、Pa O2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营养指标、电解质水平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中医全程参与、畅通气道、慎用利尿剂、强心剂等。3.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天人合一,三因制宜;辨病与辨证结合。结论:1.两组的治疗方案在此临床研究中均表现了有效性,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三桔咳喘口服液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
李清岚[8](2020)在《嗜酸粒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ACO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中P物质(SP)、NK1受体(NK1R)的表达。探讨ACO与支气管哮喘、COPD异质原因,揭示可能机制,旨在为ACO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7年至2019年期间我院诊治ACO患者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25例,COPD患者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ACO急性加重期组、ACO临床缓解期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COPD急性发作期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中血清IL-5、Eotaxin、RANTES、MCP-3、MCP-4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ACO患者急性加重期组、临床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及SP、NK1R的表达;对比各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1、5组受试者血清中IL-5、Eotaxin、RANTES、MCP-3、MCP-4水平ACO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中IL-5、Eotaxin、RANTES、MCP-3、MCP-4水平明显高于ACO临床缓解期组、COPD急性发作期组、健康对照组,低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O患者临床缓解期组血浆中IL-5、Eotaxin、RANTES、MCP-3、MCP-4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临床缓解期组的ACO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相比,急性加重期组的ACO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相对较高。2、ACO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和ACO临床缓解期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O急性加重期组、ACO临床缓解期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O患者急性加重期组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临床缓解期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ACO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及临床缓解期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SP和NK1R的表达SP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在ACO急性加重期组、ACO临床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中所占百分比无显着差异。另一方面,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O临床缓解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NK1R表达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结论1、IL-5、Eotaxin、RANTES、MCP-3、MCP-4在ACO患者血清中水平相对较高,可能参与了ACO的发病过程。2、ACO急性加重期组、ACO临床缓解期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ACO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嗜酸粒细胞比例比ACO临床缓解期患者高,推测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ACO发病过程。3、嗜酸性粒细胞上的SP可能不参与ACO的发病,NK1R可能是ACO未来治疗的潜在靶点。
李正磊[9](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与显着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呼吸道症状急性加重,包括呼吸困难较前明显加重、痰液增多,咳嗽及气喘症状恶化,需要额外的治疗来改善这种不适症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拥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系统的多种疾病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目的:通过测定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水平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探讨血清IL-6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从而为血清IL-6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通过查阅病历的方式获得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情况。收集患者的血清IL-6、NT-proBNP、CRP、血常规、血气分析及心脏彩超指标。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临床分级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三级,其中I级91例、Ⅱ级48例、Ⅲ级11例;并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使用静脉糖皮质激素分为激素组及非激素组,其中激素组76例,非激素组74例。比较各临床分级之间血清IL-6水平有无差异;观察血清IL-6与CRP、血气分析、心脏彩超、NTproBNP及平均住院日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激素对IL-6的影响。结果: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相关性研究分析发现,慢阻肺急性期患者血清IL-6与CRP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00、r=0.834),与二氧化碳分压(P=0.000、r=0.758)及肺动脉压力(P=0.000、r=0.834)存在中度正相关,与右室内径(P=0.000、r=0.221)、NTproBNP(P=0.000、r=0.272)存在弱正相关。患者血清IL-6水平越高,平均住院时间越长。激素治疗对IL-6产生起着抑制作用。结论:血清IL-6水平可用于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IL-6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反应显着相关。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水平在预测平均住院日上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激素治疗对IL-6产生起着抑制作用。第二部分慢阻肺稳定期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目的:通过测定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探讨血清IL-6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从而为血清IL-6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研究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50例,出院一月后进行随诊复查。其中23例脱落,127例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血清IL-6与NT-proBNP、CRP、血常规、血气分析、心脏彩超指标、肺功能及CA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在出院1年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患者在一年中是否有再次急性发作,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与CAT评分(P=0.000、r=0.648)存在中度正相关,同时血清 IL-6 与 CRP(P=0.000、r=0.621)、二氧化碳分压(P=0.000、r=0.758)、肺动脉压(P=0.000、r=0.661)、NTproBNP(P=0.000、r=0.501)水平存在中度正相关,与 RV(P=0.000、r=0.417)存在弱正相关,与氧分压(P=0.000、r=-0.362)、FEV1%pred(P=0.000、r=-0.363)存在弱负相关。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IL-6、CAT评分、肺动脉压及FEV1%pred可能与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次出现急性加重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中血清IL-6的关联性最强。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越高,其临床症状越严重。IL-6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炎症反应中有着重要地位,并且与患者较差的肺功能、右心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相关。血清IL-6水平可作为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敏感风险指标。
李云芳,李建[10](2019)在《京制咳嗽痰喘丸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京制咳嗽痰喘丸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空军总医院收治的2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与对照组(133例)和治疗组(132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 mL加入雾化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京制咳嗽痰喘丸,30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肺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5%、9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和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 MRC评分和CAT评分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 RC评分和CAT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显着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肺功能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和肽素(CPP)、白三烯B4(LTB4)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制咳嗽痰喘丸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迅速稳定患者病情,减轻加重的呼吸道症状,保护肺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应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2)集束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干预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试验组 |
1.2.2.1 体位护理 |
1.2.2.2 胸部物理治疗 |
1.2.2.3 氧气治疗 |
1.2.2.4 机体外环境护理 |
1.2.2.5 保护性隔离 |
1.2.2.6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1.3 质量控制 |
1.4 评价指标 |
1.4.1 BODE评分 |
1.4.2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再住院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BODE评分(见表1) |
2.2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再住院率(见表2) |
3 讨论 |
3.1 集束化管理的优势 |
3.2 集束化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
3.3 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BUN、Hcy、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
2.2 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
2.3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BUN、Hcy、BNP与PaO2、PaCO2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观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COPD合并症的认识 |
1 COPD合并症中医病名的认识 |
2 合并症对COPD病因病机的影响 |
3 COPD合并症的辨证论治 |
3.1 COPD的辨证论治 |
3.2 COPD合并心血管类疾病的辨证论治 |
3.3 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论治 |
3.4 COPD合并肺癌的辨证论治 |
3.5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辨证论治 |
3.6 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辨证论治 |
3.7 COPD合并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COPD合并症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COPD合并症的概述 |
2.1 COPD合并心血管类疾病 |
2.2 COPD合并骨质疏松 |
2.3 COPD合并肺癌 |
2.4 COPD合并糖尿病 |
2.5 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病 |
2.6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2.3 合并症的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收集 |
2.1.1 基础资料 |
2.1.2 实验室指标 |
2.1.3 中医辨证分型 |
2.2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纳入COPD稳定期患者的基础资料分布情况 |
3.2 纳入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症的分布情况 |
3.2.1 COPD患者合并症类型的分布情况 |
3.2.2 COPD患者合并症数量的分布情况 |
3.3 分组比较合并症类型分布差异 |
3.3.1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
3.3.2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
3.3.3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吸烟史分布情况 |
3.3.4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病程分布情况 |
3.3.5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上1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分布情况 |
3.3.6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是否吸入糖皮质激素分布情况 |
3.3.7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GOLD分级分布情况 |
3.3.8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mMRC分级分布情况 |
3.3.9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的CAT评分分布情况 |
3.4 分组比较合并症数量分布差异 |
3.4.1 不同合并症数量COPD患者的基础资料分布情况 |
3.4.2 不同合并症数量COPD患者的血常规分布情况 |
3.4.3 不同合并症数量COPD患者的炎症指标分布情况 |
3.4.4 不同合并症数量COPD患者的BNP、凝血等指标的分布情况 |
3.5 合并症与COPD的相关性 |
3.5.1 合并症与COPD患者基础资料的相关性 |
3.5.2 合并症与COPD患者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 |
3.5.3 合并症与COPD患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 |
3.5.4 合并症与COPD患者BNP、凝血等指标的相关性 |
3.6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6.1 407例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6.2 不同合并症类型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6.3 不同合并症数量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 讨论 |
4.1 合并症的一般情况分布 |
4.2 合并症对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
4.3 合并症与COPD患者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4.4 COPD合并症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温肺化痰通络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的研究 |
一、定义 |
二、危险因素 |
三、发病机制 |
四、病理特点 |
五、病原学调查 |
六、诊断与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慢阻肺的研究 |
一、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论治 |
四、其他治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样本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用药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整理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中医证候积分 |
三、血氧饱和度比较 |
四、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
五、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级比较 |
六、炎症指标对比 |
七、临床疗效比较 |
八、安全性评估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立方立法依据 |
一、温肺化痰通络汤立法依据 |
二、选方依据 |
三、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
四、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分析 |
一、中医证候积分 |
二、血氧饱和度 |
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
四、呼吸困难评级 |
五、炎症指标 |
六、临床疗效 |
七、总结 |
第三节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小青龙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肺功能比较 |
2.3 血清炎性指标比较 |
2.4 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
2.5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 讨 论 |
(7)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2.3 不良事件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样本含量的估计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 |
3.6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统计分析结果 |
4.1 病例分组情况 |
4.2 脱落与剔除病例统计 |
4.3 基线分析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5 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 |
讨论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之间的关系 |
2 研究三桔咳喘口服液的意义 |
3 研究基础 |
3.1 中医对肺心病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学对肺心病病位的认识 |
3.3 中医学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三桔咳喘口服液处方分析 |
4.1 桔梗汤 |
4.2 香砂六君子 |
4.3 瓜蒌薤白半夏汤 |
4.4 三拗汤 |
4.5 合方分析 |
5 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机制讨论 |
5.1 祛痰止咳,改善通气 |
5.2 改善胃肠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
6.1 强调中医全程参与 |
6.2 畅通呼吸道 |
6.3 慎用无创呼吸机 |
6.4 慎用强心剂 |
6.5 慎用利尿剂 |
6.6 慎用糖皮质激素 |
6.7 慎用碱剂 |
6.8 慎用镇静催眠药物 |
7 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7.1 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
7.2 辨病与辨证结合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中医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病机 |
1.2 中医证型 |
1.3 治法方药 |
1.4 讨论 |
2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呼衰的研究进展 |
2.1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
2.2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8)嗜酸粒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实验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ACO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二部分 慢阻肺稳定期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清白介素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京制咳嗽痰喘丸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药物 |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7] |
1.5 观察指标 |
1.5.1 症状缓解时间 |
1.5.2 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 MRC)评分[8] |
1.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9] |
1.5.4 肺功能参数 |
1.5.5 血清学指标 |
1.6 不良反应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
2.3 两组m MRC评分和CAT评分比较 |
2.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
2.5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
2.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观察[J]. 贺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1(20)
- [2]集束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的应用[J]. 俞洁,沈盛华,眭淑晶. 循证护理, 2021(06)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BUN、Hcy、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J]. 仇煜,钱晓君,贾伟,张雪,荣光生. 临床误诊误治, 2020(09)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观察性研究[D]. 马秋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温肺化痰通络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D]. 沈坤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小青龙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 张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2)
- [7]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D]. 帅垠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嗜酸粒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D]. 李清岚.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李正磊. 苏州大学, 2019(02)
- [10]京制咳嗽痰喘丸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 李云芳,李建.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