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及治沙造田再造新河谷(论文文献综述)
邴波[1](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韩新盛[2](2014)在《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文中提出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它以广阔的沙漠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它既是生态脆弱带、荒漠化发展严重带,又是我国西北沙漠与东部农业的生态屏障;既有黄河三面环绕,又是黄河泥沙带;既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沙尘源区。经过6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已达到23%,沙漠趋于稳定;通过发展沙产业带动沙漠治理和生态恢复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基本经验和突出特色,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而不仅仅依靠单纯治理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发展状况较好,但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聚集区较少,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沙漠稀缺资源循环利用。随着沙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急需找到一套推进和保障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从整体上实现沙产业由专业化集群向产业链集群转变。本文依据库布其沙漠TM影像资料和实地测量数据对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进行划分和计算;并运用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温湿风寒指数法研究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和测算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及产业关联度。论文在集群发展条件、集群与关联度分析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推断出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即自然环境风险、外部竞争风险和结构性风险;文章以相关地区和企业为例提出沙产业集群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具体方法,为指导库布其沙漠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沙漠仅仅依靠治单纯的治理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通过发展沙产业治理沙漠已经成为库布其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向;(2)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出现生态盈余;(3)每年5-8月是库布其沙漠旅游舒适度较高的时期,应大力推进沙漠旅游业这一重要沙产业的发展;(4)库布其沙漠沙产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煤开采和洗选业与旅游业存在集群现象,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产业集群,将煤开采和洗选业限定在特定区域内发展;化学工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与其它沙产业关联度最高,应推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这一与农林牧渔业等其它沙产业密切相关的沙产业发展,化学工业应在特定区域内进行集约化发展;(5)产业链条集群模式、循环链条集群模式和共生集群模式是三种沙产业集群的模式;(6)库布其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环境、同业竞争和结构性风险,通过采取措施保障集群的健康发展,可有效规避集群风险;(7)通过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构建沙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通过分析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现状,采取TM影像,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库布其沙漠具有生态盈余,可以发展沙产业;提出库布其沙漠以产业链网为基础的沙产业集群模式;论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库布其沙漠,系统深入定量地开展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为指导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永光[3](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张赟[4](2011)在《埃及国土开发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埃及致力于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推进,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麻烦,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如何保护日益受到现代化蚕食的耕地,充分利用开发国土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埃及的国土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并且与埃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如何变沙漠为良田,充分利用开发国土资源,直接影响埃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王楠[5](2011)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支持,将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在西部大开发提出之初,我国领导人就指出应该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有些地区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永久性无法恢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在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导论部分,笔者在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前学界有关“生态法”、“环境法”等概念的使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界定来看,没有必要以“生态法”、“生态环境法”等概念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环境法”、“环境保护法”等类似概念。之后,笔者对国内有关西部大开发法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料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章主要介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生态环境重要,二是生态环境脆弱,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如何既实现经济社会全而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较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主要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都不断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的进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之下。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冰川消融迅速等问题仍然形势严峻。第二章在前一章梳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大致如何?这种现状是在何种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本章第一节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本章第二节重点对西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生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治立法,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立法和变通规定,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着大量的自治立法,这些自治立法中有许多足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它们进行个初步梳理分析,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分析,笔者基本认为,我国广大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自治立法的优势,做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问题。第一节对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环境执法面临着这样一些困难: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问题;企业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手段少,力度弱;政府部门上下配合、部门联动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二节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法的建议。第四章对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一节对美国西进运动、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和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背景、基本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包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权威性的开发组织机构;制定科学的开发政策和法规,并以其为导向;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进行大规模投资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教训值得吸取,如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对开发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忽视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忽视开发地区的内部发展动力等。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第五章主要论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问题。当前学界所说的生态效益补偿,不是强调生态学意义上的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而主要是强调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将对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等环境要素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章首先从现实需要、经济学原理、生态正义等角度分析了对西部地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在对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整体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结语。对于如何切实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学者提出了建设西部生态经济特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应该实行“绿色GDP”制度。目前,已经有个别重要生态保护区开始实行“绿色GDP”制度,这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开端。此外,笔者认为,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一点是加强现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目前,在应对传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体系,应该将着重点放到法律的执行上来。在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我们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应该逐步走出单环境要素保护的思维模式,在制度设计、生态环境执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等各方而都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观。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囊括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一些论文尚未涉及的问题,只能留待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关注、研究。
张国祯[6](2007)在《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野外调查和遥感图像(2005a TM)解译的基础上,结合收集整理的多元信息基础资料及研究成果(包括地质、地理、气象、水文、经济、人文等),运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概率统计、曲线估计、逻辑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数学方法,评价了沙化土地现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及成因,提出了防治策略。截止2005年,北京市沙化土地总面积为54621hm2,全部为固定沙地。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两岸,温榆河沿岸、康庄、南口地区、怀柔、密云大沙河地区,房山拒马河及山前风沙零星分布区,涉及11个县(区)102个乡镇。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面积52181h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5.53%。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3种。耕地为潜在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1949~2005年,北京市沙化土地总体上呈扩展趋势,发展速率为年均扩大面积45hm2,年均增长率1.08%。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北京市沙化土地增幅在逐渐减缓,特别是近10年,沙化土地面积呈平稳下降趋势,每5年约下降近3个百分点。目前,北京市沙化土地发展速率为负增长,沙化土地发展趋势已从上世纪的“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北京市沙化土地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耦合的结果。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的抗风蚀性差是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地质条件,气候变异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土地沙化的加速剂。1949~2006年58年主要气候因子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气候的变化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不明显,但年均温度作为一个敏感的气候因子应当得到充分关注。人为因素影响北京土地沙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滥垦、滥牧、滥樵、滥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人口的急剧增长,地下水位的下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不合理是北京土地沙化形成和扩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口的剧增是影响北京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首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北京市防沙治沙的策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防、治、用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建设高标准的防沙治沙体系(生态体系、沙产业体系和保障体系)为目标,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服务。具体地,北京市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以“山区涵养,平原治理”为总体工程布局框架。平原区以“三带两片多点”为治理架构。沙产业体系建设以特色林果业、草业及畜牧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为重点。保障体系建设是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和沙产业开发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
高国雄[7](200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国内外关于人工植被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小尺度、单目标和简单的对比分析研究,而对于如何建立高效、稳定、优化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怎样从根本上保证人工植被建设高效发展,维持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持续性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科学、系统地对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和有效调控,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区域标准地调查与定位试验相结合、单项技术与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相结合、定位对比观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生态功能和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防风固沙林的生态功能,提出了适应不同立地类型的人工植被合理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及调控技术,为科学指导防沙治沙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在区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广泛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从大尺度对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立地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立地分区划分和树种选择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主要树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排序:灌木为花棒H.scoparium(1.0)>踏郎Hedysarunlaeve(0.86)>沙柳Salix psammophila(0.84)>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0.83)>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L(0.77)>沙地柏Sabinavulgaris(0.65);乔木依次为合作杨Populus opera(1.0)>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0.70)>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0.66)>油松Pinustabulueformis Carr.(0.60)>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t.(0.58)。(2)从植被群落及景观格局特征与动态新角度研究了人工植被演替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榆林沙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片结构,根据立地条件的差异,分别形成以踏郎和紫穗槐为优势建群种的两类群落;引起植被群落演替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水分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人工林的介入下,沙地植被经历天然稀疏草本阶段——人工灌木固沙林阶段——人工灌木+天然草本阶段——天然草本优势种阶段的演替过程,使植被层次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趋于稳定。(3)采用动态仿真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提出了基于土地资源限制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基于水量平衡的合理密度和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其中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应为35%左右,林草植被总体覆盖率应为70%左右;主要灌木种的合理密度应为沙柳3621株/hm2、花棒763株/hm2、踏郎4729株/hm2、紫穗槐4892株/hm2、柠条3490株/hm2;防护林带空间结构配置应为稀疏型结构,主林带平均疏透度40%-50%,分层疏透度之差不超15%为宜,主林带间距150~200 m、副林带间距200~300 m为宜,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害风向(宽带)或呈45。以上夹角(窄带)。同时,筛选设计了适合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结构配置模式,包括防风固沙林52种,农田防护林18种,用材林8种,水域防护林9种,道路防护林22种。(4)在对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小气候调节、改良土壤、水文效应、生物效应等单项生态效益监测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五种主要固沙灌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评价得分排序为踏郎(40.81)>紫穗槐(39.13)>柠条(37.43)>沙柳(37.31)>花棒(35.19)。反映了沙丘迎风坡以踏郎最佳;丘间地以营造紫穗槐较好;花棒、沙柳两处均可。采用混交造林,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5)对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稳定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表明,人工调控可以改善林地环境,增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其中平茬时间以冬春季休眠期进行为好,平茬间隔期以5年左右为宜;放牧利用应实行轮封轮牧,放牧后应封育2年以上;飞播时间应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宜,飞播植物种以花棒、踏郎、沙蒿(Artemis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为主,播种量以单播踏郎11.3-15.0kg/hm2、花棒15.0-22.5kg/hm2为宜,混播量以7.5kg/hm2较为适宜;人工造林以春季为好,采用容器育苗、大坑深栽、埋土越冬、覆盖保水、生根粉、保水剂等造林技术,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对常绿树种和困难立地造林,效果更好。
郝玉光[8](2007)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磴口人工绿洲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历多次大规模沙荒土地的整治与开发,建成了大面积的人工灌溉绿洲,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该人工绿洲系统的生态效应及其动态变化,对维护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工绿洲的生态效应为切入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磴口县区域生态环境为面,以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实验场新建人工绿洲为点,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相结合、定位观测与半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3S技术,对人工绿洲生态效应系统进行的多层次及不同空间、时间尺度分析和研究,初步结果如下:(1)新中国成立后,磴口县沙荒土地经历了多次的大规模绿洲开发建设,在长期大规模的人工绿洲化过程中,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近年来(1990年和2003年),磴口县绿洲化与荒漠化相关景观格局的相互转化明显。研究表明:磴口县区域生态环境仍处在局部改善,整体恶化之中。流动沙地的面积显着增加,对绿洲最具生态保护功能的覆盖度高的天然灌丛植被—固定沙地面积显着减少,人工绿洲的扩展主要建立在破坏自己天然保护屏障的基础之上,这种潜在的生态危机,将会给人工绿洲的持续发展带来威胁。(2)不论绿洲内部,绿洲边缘、还是绿洲外围,在区域干旱气候的共同背景下,由于受人工绿洲灌溉水分水平运动影响强度的不同,其植被的组成种类、盖度及多样性特征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而造成其生态功能的显着差别。绿洲外缘天然灌草及人工植被由于其结构差异,造成地表粗糙度明显不同,其防蚀、阻沙、固沙作用也有明显的差别。流动沙地表现为强风蚀、强堆积,而高盖度天然灌丛植被区表现弱风蚀、弱堆积特点。从绿洲边缘向远处沙漠的水平梯度上,不同下垫面的沙尘沉降量差异显着,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大,沙尘沉降量显着减少,并且,同一下垫面的垂直梯度上沙尘沉降量的差异也十分显着。(3)对绿洲典型研究区人工绿洲幼龄林后期、中龄林、成熟林3个阶段的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与荒漠相比):生长季绿洲降低气温和地表温度的作用明显;增加降水的作用显着,3个阶段降水增长率分别为8.3%、20.3%、67.1%;提高空气湿度,3个阶段分别提高4.5%、4.7%、2.7%,作物生长季节,绿洲内比荒漠提高约6~9%;抑制蒸发作用明显,3个阶段从人工绿洲的蒸发量分别减少为24.4%、32.2%、12.7%,最热月7月降幅最大,为40.2%;降低风速明显,3个阶段的防风效能分别为41.5%、47.2%、37.1%。人工绿洲成熟林阶段,除年降水量有明显增加外,其它多项小气候因子的变化幅度减小,特别是人工绿洲成熟龄林阶段在非生长季的防风效能高于幼龄林后期阶段,而在生长季的防风效能正好相反的现象,正好说明人工绿洲的防风效应完全决定于其防护林,其防风作用的减弱,表明进入成熟期后,生态功能呈下降趋势,可作为防护林更新的理论依据。人工绿洲在24年的绿洲化进程中(1980~2004年),绿洲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壤的全量养分、速效养分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表层土壤含盐量和PH值均下降明显,土壤质量的改善,为人工绿洲农业产业高产稳产及持续经营奠定了基础。(4)通过对不同时间序列多种结构林带(网)无叶期防风作用的系统的研究,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主要决定于林带结构。单一树种的防护林带,防风效能主要决定于主林带间距、树种的冠型特征和造林密度,两树种混交林带,防风效能关键决定于树种搭配,对此在防护林设计上应予以高度重视。林带的防风效能与其宽度关系不大,为窄林带设计提供了依据。干旱沙区人工绿洲营建农田防护林具有稳产高产的作用,与无林网保护的农田相比增产作用显着,增产率在25.0%~155.7%,且在防护林网内农作物的质量性状也有改善。结构合理的农田林网其自身的增产作用大于胁地作用,以玉米为例,林网自身对农作物的实际增产率为3.6%。二白杨农田防护林23a时,立木材积增长和防风效能同时进入显着下降阶段,说明此期的二白杨防护林进入了成熟期,可作为采伐更新的年龄,年龄为23a。(5)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能有效抑制和减弱风沙天气,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抑制风沙天气形成的作用趋势显着提高。1970年至2000年,磴口县年均大风日数、扬沙日数和沙尘暴日数总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不同建设阶段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尤其是第3阶段,风沙天气各指标下降幅度可达73.0~94.0%。风沙天气指标(年均大风日数、扬沙日数和沙尘暴日数)与防护林体系的面积和蓄积量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人工绿洲典型研究区监测研究表明,防护林体系对灾害性天气具有明显的降减作用与区域防护林体系的作用结果相一致。同时,防护林体系可有效地降减沙尘天气,使得绿洲内降尘量减少,沙尘天气的程度和强度有所缓解。
周婷[9](2007)在《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明确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根本和切入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是关键。抓住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就抓住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关键。就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而言,既是资源富集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这一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不仅同时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更面临着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和资金瓶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这一区域高度集中、不断激化:尽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但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重大流域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仍然低下。而且由于缺乏区域合作和地方政府盲目推行全面赶超战略,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趋同,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过大,一些制造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主导产业培育缓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在延续。预计未来20年四川和重庆将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总量的增长,制造业等基础工业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给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增加新的更大的压力。我国能源、矿产、淡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也将推动西部一轮新的资源开发,并可能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上述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和激化,追寻其理论根源,还在于现有的研究和决策仅仅将跨区域生态环境重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附带问题给予考虑。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的呼唤,使论文研究具有了拓展的空间:国内外学者关于承载力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不断发展的循环经济实践和金融理论,为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文成果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使论文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论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资源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重点开发区与流域生态环境重建关键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文共七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从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出发,针对两个系统在同一区域同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共建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建内涵,并通过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分析,揭示了共建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和共建主体的基本职责,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和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以论文第一部分的经济学分析为基础,通过借鉴国际上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提出了共建的新观念、新思路,并分别从共建的协调机制、产业结构优化、共建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创新三个部分,对共建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论文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论文指出,长江上游地区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这个双重任务既有统一性,更存在着矛盾性。研究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共建,就是要破解在这一特殊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矛盾,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全之策,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与保护的统一靠共建,共建的着力点在构建长效机制。第二,论文将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长江流域综合经济带的两个子系统,研究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的共建问题,探索了在更强的环境阻力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论文认为,针对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中的诸多矛盾,共建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协调体系,而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机制创新,以从整体上提高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体系包括决策管理机制、互动发展机制、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流域管理的权威机构,编制共建规划,形成跨行政区的决策管理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和长江上中下游的关系;其次是基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及流域综合开发的要求,建立流域开发的补偿机制和互动发展机制;再次是建立共建的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共建积极性;最后是在微观经济层面建立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第三,论文在借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概念,建立了以“空间维”为核心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指出,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是在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能力。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1)对影响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各类因子及关联程度的分析,(2)对区际联系产生的区域内部自然资源供给、环境阻力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的分析,(3)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4)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第四,应用本论文建立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证明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应从以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为核心,向以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为核心转变。分析结果还发现,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长江上游区内的资源供给能力、增大了环境阻力,降低了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论文认为,解决的途径,应当着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降低环境阻力。第五,论文针对生态经济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以共建补偿机制为基础,构建了“政府+市场”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担模型,探索性地提出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企业”的银行融资新模式。论文指出,生态产业、环保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信用能力弱、担保品有限,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权型融资。论文建议通过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将对这些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与银行融资结合起来,通过筛选组成“贷款池”,建立适宜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形成社会风险转移和分担体系,有效解决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第六,论文基于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分析,指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需要重视以市场为基础的优势产品交换,还应当加强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合作。论文建议,长江上中下游共同承担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共建交通、通讯、水利、供电网络等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提高全流域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跨区域的帮扶救助体系等。
任群罗[10](2006)在《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能力低下,社会总供给难以满足需求水平很低的社会总需求,但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不大。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出现了全面的生产过剩,即社会总供给能力大于已经大大提高的社会总需求水平。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变也是巨大的。今天,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局面已经开始影响到人类的福利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我国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压力,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生态与环境的问题更是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迫切需要。19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能够真正地增进人类的幸福或福利,并长久持续地保持,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1980年代以来,一门新的经济学科——生态经济学诞生并兴起,它为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向。生态经济观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或环境的亚系统或子系统(sub-system),强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服从自然生态规律,将经济规模限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和废弃物调节能力之内,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命支持基础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符合生态原理的优化经济系统,是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或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系统的优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
二、埃及治沙造田再造新河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埃及治沙造田再造新河谷(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2.1 沙产业概念界定及国内外沙产业研究现状 |
2.1.1 沙产业定义 |
2.1.2 国内沙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
2.1.3 国外沙产业发展现状 |
2.2 产业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研究现状 |
2.2.1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生态产业链和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
2.3.1 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结构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三、库布其沙漠危害和治理方向 |
3.1 库布其沙漠自然状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特征 |
3.1.4 水文水资源状况 |
3.2 库布其沙漠社会经济条件 |
3.3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和治理方向 |
3.3.1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 |
3.3.2 库布其沙漠治理方案及成果 |
四、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
4.1 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 |
4.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4.1.2 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 |
4.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
4.2.1 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 |
4.2.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 |
4.3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及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3.1 库布其沙产业发展概况 |
4.3.2 沙产业集群优势对比分析及库布其沙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4.4 沙漠旅游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
五、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
5.1 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
5.1.1 区位熵法 |
5.1.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5.2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测算与分析 |
5.3 库布其沙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5.3.1 以煤开采和洗选业为基础数列计算 |
5.3.2 以农林牧渔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
5.3.3 以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旅游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
5.3.4 建立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关联度矩阵 |
5.4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
六、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风险评价 |
6.1 确定评价指标 |
6.2 构建判断矩阵 |
6.2.1 构建二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
6.2.2 构建三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
6.3 求权重 |
6.3.1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
6.3.2 计算三级指标权重 |
6.4 风险模糊评价 |
七、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1 产业链集群模式 |
7.2 循环链条集群模式 |
7.3 共生集群模式 |
八、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保障措施 |
8.1 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 |
8.1.1 各方参与模式 |
8.1.2 沙草产业逆向拉动提升防治成效的模式 |
8.1.3 工业反哺生态模式 |
8.1.4 技术模式 |
8.2 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 |
8.2.1 行业的优势竞争力分析 |
8.2.2 库布其葡萄酒产业集群综合能力分析 |
8.2.3 构建核心能力 |
8.2.4 集群竞争模式 |
8.3 沙区构建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 |
8.3.1 库布其沙漠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8.3.2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库布其沙漠产业高新区 |
8.3.3 高新区保障措施 |
九、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
(3)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埃及国土开发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埃及的国土资源概况和国土开发现状 |
二、埃及国土资源开发的原因探析 |
(一) 快速增长的人口。 |
(二) 人口分布极端不均。 |
(三) 城市化对冲击。 |
(四) 农业用地质量下降、面积萎缩。 |
(五) 日益深化的粮食危机 |
三、埃及国土开发的前景探析 |
(5)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环境、生态、生态环境 |
(二) 环境法、生态法 |
(三)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概念使用 |
(四) 几个意义上的"西部"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本文主要观点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七、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特点 |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困难 |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规划 |
一、中央政府规划 |
二、地方政府规划 |
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一、森林覆盖率提高较快 |
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第四节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一、水土流失严重 |
二、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形势严峻 |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
五、湖泊萎缩 |
六、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川加速消融 |
七、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及其生态问题的产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一、宪法 |
二、法律和行政法规 |
三、部门规章 |
四、地方法规 |
五、国际条约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治立法现状 |
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
(一) 自治条例 |
(二) 单行条例 |
(三) 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
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存在问题 |
(一) 内容重复、结构相似 |
(二) 立法价值观念错位 |
(三) 立法内容不全面 |
(四) 立法内容政策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三、完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的途径 |
(一)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环境立法体系 |
(二) 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三) 积极吸收优秀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内容 |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状 |
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现状 |
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主要问题 |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建议 |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现状分析 |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三、云南怒江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建议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主要措施 |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 |
二、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 |
三、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项目 |
第二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 |
一、经验总结 |
二、教训总结 |
三、外国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对西部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的依据 |
一、生态效益补偿的现实需要 |
二、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依据 |
三、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
(一) 经济外部性理论 |
(二) 机会成本 |
(三) 其他理论依据 |
第二节 我国当前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一、各类文件中的相关阐述 |
二、我国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一) 我国早期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二) 当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第三节 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
一、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
本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统计表 |
(6)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荒漠化的概念之争及荒漠化评价的尺度 |
1.2.2 荒漠化评价的发展历程 |
1.2.3 荒漠化成因研究进展 |
1.2.4 荒漠化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总体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风沙危害状况 |
3. 沙化土地现状评价与土地沙化动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遥感调查 |
3.1.2 地面调查 |
3.1.3 调查指标 |
3.1.4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
3.2 沙化土地现状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评价方法及步骤 |
3.2.3 评价结果 |
3.2.4 现状分析 |
3.3 土地沙化动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及数据采集 |
3.3.2 土地沙化发展速率 |
3.3.3 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4 土地沙化成因分析 |
4.1 自然因素 |
4.1.1 气象因素分析 |
4.1.2 自然地理背景 |
4.2 人为因素 |
4.2.1 人为因素影响土地沙化的表现形式 |
4.2.2 人口增长对土地沙化的影响分析 |
4.2.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4.2.4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4.2.5 传统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
4.3 小结 |
5. 防沙治沙策略 |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2 建设目标和内容 |
5.2.1 建设目标 |
5.2.2 建设内容 |
5.3 防沙治沙区划 |
5.3.1 区划原则 |
5.3.2 区划范围和分区 |
5.4 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 |
5.4.1 总体布局 |
5.4.2 建设重点 |
5.4.3 配套措施 |
5.5 沙产业体系建设 |
5.5.1 现状分析 |
5.5.2 沙产业发展重点 |
5.6 保障体系建设 |
5.6.1 沙化土地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
5.6.2 运行机制建议 |
5.6.3 配套政策建议 |
5.6.4 制度建设 |
5.6.5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5.6.6 执法宣传体系建设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图1 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分布图 |
附图2 北京市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图 |
附图3 北京市沙化土地定位监测样地分布示意图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研究概况 |
2.1 人工植被建设实践回顾 |
2.1.1 国外人工防护林建设概况 |
2.1.2 国内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
2.2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
2.2.1 防护林类型区划研究 |
2.2.2 适地适树研究 |
2.2.3 造林技术研究 |
2.2.4 抚育更新研究 |
2.2.5 防护林带结构优化模式 |
2.2.6 关于防护林体系的研究 |
2.3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2.3.1 森林生态效益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3.2 森林生态效益计量与评价方法 |
2.3.3 防护林带生态效益研究 |
2.3.4 人工固沙林生态效益研究 |
2.3.5 人工防护林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2.4 人工植被稳定性评价与调控技术 |
2.5 人工植被建设研究发展趋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气候特征 |
3.1.3 植被与土壤特征 |
3.1.4 水文条件 |
3.1.5 社会经济条件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标准地调查 |
3.4.2 防风固沙效益 |
3.4.3 小气候测定 |
3.4.4 土壤取样与分析 |
3.4.5 水文效应 |
3.4.6 光能利用率测定 |
3.4.7 群落特征与景观分析 |
3.4.8 综合评价 |
4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种研究 |
4.1 榆林沙区立地环境因子分析与评价 |
4.1.1 立地环境因子分析 |
4.1.2 立地环境因子综合评价 |
4.2 榆林沙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 |
4.2.1 立地分类原则 |
4.2.2 立地分类系统 |
4.2.3 立地条件类型 |
4.2.4 立地质量评价 |
4.3 榆林沙区适生树种的选择 |
4.3.1 主要防风固沙植物种生理生态学特性 |
4.3.2 主要树种解剖结构特征 |
4.3.3 不同立地适生树种的选择 |
4.3.4 主要树种适宜性评价 |
4.4 小结 |
5 人工植被群落特征与景观格局分析 |
5.1 榆林沙地植被区系组成与特征 |
5.1.1 植被的区系组成 |
5.1.2 植物生活型构成 |
5.1.3 植被类型与分布 |
5.1.4 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5.2 植被群落的动态演替 |
5.2.1 沙地植被演替过程 |
5.2.3 人工植被演替的驱动因素 |
5.3 榆林沙区景观格局分析 |
5.3.1 景观类型的划分 |
5.3.2 景观格局特征 |
5.3.3 景观动态分析 |
5.4 小结 |
6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 |
6.1 基于土地资源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
6.1.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与调整 |
6.1.2 人工植被用地结构的现状及调整 |
6.1.3 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
6.2 基于水分条件的人工植被合理密度 |
6.2.1 流沙地的水分平衡 |
6.2.2 固沙林地的水量平衡 |
6.2.3 固沙林的水分利用 |
6.2.4 固沙林地理论造林密度 |
6.3 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 |
6.3.1 防风固沙片林结构因子的筛选及确定 |
6.3.2 乔木防护林带的配置结构 |
6.4 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结构优化配置 |
6.5 小结 |
7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 |
7.1 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 |
7.1.1 人工植被的防风效益 |
7.1.2 人工植被的固沙作用 |
7.2 人工植被的小气候效应 |
7.2.1 乔木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
7.2.2 灌木固沙林的小气候效应 |
7.3 人工植被的土壤效应 |
7.3.1 土壤物理效应 |
7.3.2 土壤化学效应 |
7.4 人工植被对降水的再分配 |
7.5 人工植被的生物效益 |
7.5.1 人工灌木林地生物量 |
7.5.2 人工灌木林光能利用率 |
7.5.3 灌木林地的生产力 |
7.5.4 固沙林地地被物 |
7.6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
7.6.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
7.6.2 评价方法 |
7.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7.7 小结 |
8 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
8.1 人工植被平茬复壮调控 |
8.1.1 平茬对灌木植物生长的影响 |
8.1.2 矮林作业法更新复壮 |
8.2 人工植被放牧调节 |
8.2.1 放牧利用对灌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8.2.2 放牧对灌木林地水分的影响 |
8.2.3 放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8.2.4 放牧对固沙林生物量的影响 |
8.3 人工林地更新造林调节 |
8.3.1 飞播造林恢复 |
8.3.2 人工造林恢复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获得奖励 |
致谢 |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洲研究的总体概况 |
1.2.2 绿洲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
1.2.3 绿洲防护林体系效益研究 |
1.2.4 绿洲土壤质量研究 |
1.2.5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人工绿洲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3 典型研究区简介 |
3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人工绿洲的演变历史 |
3.1 古绿洲的兴衰与沙漠成因分析 |
3.1.1 古绿洲的历史 |
3.1.2 绿洲衰落与沙漠化的发展 |
3.2 旧绿洲的有关状况 |
3.3 新绿洲的现代进程 |
3.3.1 大型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3.3.2 人工绿洲大型水利建设工程 |
3.3.3 大规模沙荒土地开垦历史 |
4 磴口县绿洲化与荒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卫星影像数据及其处理 |
4.1.2 景观类型划分和成图 |
4.1.3 人工绿洲相关景观类型的空间变化分析 |
4.1.4 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类景观的数量变化 |
4.2.2 各景观类型的空间格局变化 |
4.2.3 景观格局的稳定性评价 |
4.3 小结 |
5 人工绿洲外缘天然植被变化及其生态作用 |
5.1 调查分析方法 |
5.1.1 植被调查及分析方法 |
5.1.2 风蚀与风沙堆积测定 |
5.1.3 沙尘沉降测定 |
5.1.4 风沙流测定 |
5.2 绿洲外围荒漠植被的空间变化 |
5.2.1 山前→绿洲的植被变化 |
5.2.2 绿洲边缘及其低湿地植被的变化 |
5.2.3 绿洲→沙漠方向上植被的梯度变化 |
5.2.4 绿洲内弃耕地植物群落变化 |
5.3 绿洲外围植被对风沙活动的降减作用 |
5.3.1 绿洲外缘植被的防蚀阻沙机理 |
5.3.2 绿洲外缘植被的对沙尘沉降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及经营对策研究 |
6.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6.1.1 林网防风效能观测 |
6.1.2 林网增产与胁地效应的测定 |
6.1.3 农田防护林的生长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防护林结构与防风效应的关系 |
6.2.2 农田防护林的增产与胁地效应 |
6.2.3 防护林生长规律及其经营与更新 |
6.3 小结 |
7 绿洲典型研究区小气候与土壤质量动态分析 |
7.1 绿洲典型研究区概况 |
7.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7.2.1 绿洲小气候效应 |
7.2.2 绿洲土壤质量变化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绿洲的小气候动态 |
7.3.2 绿洲土壤的质量变化 |
7.4 小结 |
8 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对风尘天气的抑制与降减作用 |
8.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8.1.1 区域防护林体系对沙尘天气影响 |
8.1.2 典型防护林体系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区域防护林体系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
8.2.2 典型防护林体系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
8.3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2003—2007) |
致谢 |
(9)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内涵和理论支撑 |
第一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
一、长江上游经济带的空间范围 |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特征 |
三、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长江上游经济带 |
第二节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
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提出 |
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战略地位 |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工程 |
第三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内涵 |
一、共建研究的必要性 |
二、共建的内涵 |
三、共建的科学观念和基本原则 |
第四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研究基础与理论支撑 |
一、共建的研究现状 |
二、共建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基本关系 |
第一节 共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 |
一、外部性及相关理论 |
二、区域外部性 |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 |
第二节 共建的基本矛盾 |
一、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二、中央全局性目标与地方局部性目标的矛盾 |
三、上中下游地区利益分配与损失补偿不均的矛盾 |
四、长江上游各区域因行政分割而产生的共建矛盾 |
第三节 共建主体及职责 |
一、中央政府 |
二、地方政府 |
三、企业 |
四、居民 |
第三章 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研究 |
第一节 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 |
一、承载力相关理论 |
二、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与模型 |
一、福格特的人口承载力理论 |
二、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和模型 |
三、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模型应用 |
四、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三节 共建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分析 |
一、共建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 |
二、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 |
三、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 |
第四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新思路及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跨行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
二、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开发经验和教训 |
三、国外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重建对共建的启示 |
第二节 共建的新思路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
二、坚持资源节约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区域 |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四、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
五、坚持中央与地方合作共建、地区之间协作共建 |
六、坚持科学政绩观,强化领导干部绿色评估 |
第五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协调机制 |
第一节 共建的决策管理机制 |
一、指挥协调机构 |
二、共建规划 |
第二节 共建的互动发展机制 |
一、合作机制 |
二、扶持机制 |
第三节 共建的补偿机制 |
一、补偿机制的内涵 |
二、政府干预,多渠道筹集共建专项资金 |
三、以共建专项资金为依托,创新融资方式 |
第四节 共建的绩效评估机制 |
一、共建成果评估体系 |
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体系 |
第五节 共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一、激励机制 |
二、约束机制 |
第六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节 共建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产业结构特征 |
三、共建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
四、共建的产业政策 |
第二节 生态产业 |
一、生态农业 |
二、生态工业 |
三、生态旅游 |
第三节 环保产业 |
一、环保产业在共建中的机遇和市场 |
二、川渝培育环保产业的客观条件 |
三、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 |
第七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共建项目的融资体系 |
一、政府投入 |
二、社会参与 |
三、金融市场支撑 |
第二节 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创新 |
一、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成因 |
二、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新模式 |
三、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中的政府职能 |
第三节 共建项目的BOT融资模式 |
一、BOT融资概况 |
二、轨道交通项目BOT运作经验 |
三、共建项目的BOT融资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
二、生态经济观 |
三、生态经济学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与相关范畴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危机 |
一、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 |
二、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的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 |
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 |
第二节 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本质:生态系统超载 |
一、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及经济损失 |
二、传统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 |
三、当今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索取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范畴 |
一、经济活动及其目的 |
二、生态、环境、资源问题 |
三、生态、环境和资源经济学 |
第二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形成 |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今天和未来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
一、生态系统及其构成 |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与营养级 |
三、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调控 |
四、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 |
五、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
第三章 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人与自然关系论 |
一、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
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可持续的规模、公平的分配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
三、人与自然关系论:人类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亚系统 |
四、自然资本论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流与物质流分析 |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
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物质流分析(MFA) |
第三节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一、可持续发展观 |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生态经济 |
三、生态经济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
第一节 来自凯恩斯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启示 |
一、凯恩斯理论的突破点 |
二、系统科学观 |
三、经济理论需要革新 |
第二节 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的基础 |
一、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指标 |
二、生态足迹法分析案例:《生命行星报告2004》 |
三、中国学者应用生态足迹法的相关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
一、生态系统的总需求分析 |
二、生态系统的总供给分析 |
三、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分析 |
四、基于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的承载状况分析 |
第五章 迈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 |
第一节 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原理、路径、目标 |
一、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原理 |
二、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
三、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的目标: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
第二节 减少生态系统总需求——减少生态足迹 |
一、控制人口 |
二、提高产品或服务生产的资源效率 |
三、减少人均产品和服务消费 |
第三节 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保持、恢复和提高生态承载力 |
一、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方向 |
二、提高生态承载力的基本途径——投资自然资本 |
第六章 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投资自然资本的重要领域沙漠变绿洲 |
第一节 国外的经验与我国沙漠变绿洲的必要性 |
一、国外沙漠变绿洲的案例 |
二、我国沙漠变绿洲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与开发潜力 |
一、新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 |
二、新疆土地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与水资源的限制及需求量 |
第三节 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变绿洲的可能性 |
一、西北干旱区外部水资源的供给潜力与引水方案 |
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 |
三、工程完工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着 |
四、我国现已具有工程实施的经济能力 |
第七章 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管理对策 |
一、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和职能管理的建议 |
三、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微观经济政策 |
四、推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分配 |
五、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度与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应优先考虑西北干旱区的发展需要 |
一、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
二、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应优先考虑西北干旱区的发展需要 |
第三节 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伦理和法制环境 |
一、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形成 |
二、积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法制 |
结论 |
一、走出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困境,走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经济的思维 |
二、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手段:降低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 |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体制、管理和伦理的变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埃及治沙造田再造新河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2]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D]. 韩新盛.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3]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4]埃及国土开发问题探析[J]. 张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5]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张国祯.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高国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D]. 郝玉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9]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D]. 周婷. 四川大学, 2007(05)
- [10]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D]. 任群罗. 新疆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