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骄傲番荔枝叶片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吉[1](2021)在《小萼瓜馥木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在全球约有120余属,2100余种。作为木兰目下的一科,其物种和分布区域均较为广泛,大多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过去的研究表明:番荔枝科植物具有保健、营养和民间药用价值的作用,含黄酮、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其因化学成分显着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广大学者关注。小萼瓜馥木(Fissistigma minuticalyx(Mc Gr.et W.W.Sm.))为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作为一种稀少攀援灌木,生长于海拔800米及以上的地区,大多生长在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密林山地中,至今尚未有人工引种栽培。小萼瓜馥木种属于瓜馥木属,但该种植物是否也具有同属其它种植物类似的化学成分组成或生物活性,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加深对瓜馥木属药用植物的了解,为科学应用小萼瓜馥木提供实验基础,我们综合应用色谱分离技术及现代波谱学分析方法,对小萼瓜馥木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实验结果共分离和鉴定了3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炔类化合物(1-4,6-9),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5,10-17),4个黄酮类化合物(18-21),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22-25),4个芳香族类化合物(26-29),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30),以及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1)。这些化合物中有5个新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对炔类化合物(1-4,6-9)进行NO抑制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测试的化合物均有较好抑制NO生成的作用,提示该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此外,本论文对瓜馥木属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夏春华[2](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江若岚[3](2019)在《过表达原阿片碱6-羟基化酶(P6H)对博落回中生物碱合成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落回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有研究发现博落回中的一些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IAs)成分具有显着的生物活性,如血根碱(SAN),白屈菜红碱(CHE),小檗碱(BBR),原阿片碱(PRO)和别隐品碱(ALL)。目前可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手段对SAN生源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进行过表达来提高博落回中生物碱含量,原阿片碱-6’-羟化酶(P6H)可将原阿片碱催化生成二氢血根碱,最终生成血根碱。本试验取得以下结果:1.根据博落回中原阿片碱-6’-羟化酶(P6H)基因序列设计P6H特异引物,使用分子生物技术克隆P6H基因。2.将克隆的P6H基因整合到植物载体pCAMBIA2301D中,用于转基因实验。3.成功将植物表达载体2301-P6H导入农杆菌GV3101中,经PCR鉴定和GUS鉴定,获得阳性植株。4.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QQQ MS)检测比较过表达P6H基因的阳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根、茎和叶三个不同部位的材料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含量。阳性植株的根、茎和叶三部分的PRO、二氢血根碱和SAN与野生型博落回植株相比均有提高,约提高了2-3倍。5.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转入目的基因P6H的阳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根、茎和叶三个不同部位的材料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发现博落回阳性植株的根、茎、叶中的P6H基因相对表达量有明显提高,其中在阳性植株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是野生型植株的6.27倍;转入P6H基因后,下游的DBOX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有明显提高,其中在阳性植株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是野生型植株的12.73倍。
黄鹏[4](2019)在《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物合成基因挖掘及功能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博落回是罂粟科博落回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传统的抗菌药物其用法在唐代早期的《本草拾遗》中有详细记载。博落回中含有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BIAs)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和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具有抗炎、调控肠道菌群和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且不含吗啡、可待因等成瘾性的BIAs。因此,M cordata已成为饲用抗生素的良好替代品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养殖业中广泛使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限用和禁用饲用抗生素,对博落回的市场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致使野生资源蕴藏量急剧减少。通过分子育种提高博落回中SAN和CHE含量以及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在工业微生物中异源生产SAN和CHE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前提是找到博落回中SAN和CHE的合成基因。SAN和CHE属于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其合成途径复杂,涉及众多合成基因的参与。本研究通过对博落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转录组测序与SAN与CHE代谢轮廓数据挖掘参与合成的功能基因,再将候选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和前体饲喂最终确定候选基因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完成了博落回全基因组测序,这也是罂粟科植物中首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通过19-Kmer分析表明博落回基因组大小为540.5Mb,杂合率为0.92%,预测22,32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将博落回全基因组数据与大红罂粟、日本黄连、加州罂粟和鸦片罂粟中SAN和CHE合成基因进行同源比对筛选到39个候选基因,再根据不同部位转录组、代谢组数据,推导出博落回中SAN和CHE的合成可能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即SAN和CHE的前体物质原阿片碱(PRO)和别隐品碱(ALL)在根中合成,而SAN和CHE在果荚中合成。根据该规律从39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到16个基因。包括6个甲基转移酶基因,4个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和6个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以及1个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所有候选基因被转入酿酒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验证,最终解析了从norcoclaurine至SAN和CHE合成中的14步合成路径的基因。其中Mco2833基因负责催化从norcoclaurine到SAN和CHE合成的第1步,将norcoclaurine甲基化生成coclaurine;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Mco8567和Mco769催化第2步;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Mco2661在第3步催化N-methylcoclaurine的3’-羟基化形成3’-hydroxy-N-methylcoclaurine;Mco2833基因还能在第4步将甲基转移至3’-hydroxy-N-methylcoclaurine 的 4’-羟基形成 reticuline;第 5 步由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 Mco20113 催化reticuline形成scoulerine;之后往SAN合成分支的第1步由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Mco217完成;第2步反应中催化scoulerine生成cheilanthifoline的基因未能找到;第3步由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Mco830和Mco830催化stylopine转化成N-methylstylopine;第4步催化N-methylstylopine生成protopine的基因未能找到;2个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Mcol 1229和Mcol 1218都能完成第5步反应中催化PRO生成6’-羟基原阿片碱并经过自发反应生成二氢血根碱(DHSAN);最后有2个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Mco6407和Mco6408均能催化DHSAN生成SAN;而从scoulerine往CHE合成的第1步由甲基转移酶基因Mco9487完成;第2步反应催化tetrahydrocolumbamine生成canadine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是Mco9485;第3步反应也是由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Mco830和Mco830完成;第4步反应的基因未找到;Mco11229和Mco11218都能完成第5步催化别隐品碱生成6’-羟基别隐品碱并经过自发反应生成二氢白屈菜红碱(DHCHE)的反应;Mco6407和Mco64082个基因在最后1步均能催化DHCHE生成CHE。2.本研究首次证实Battersby提出的SAN和CHE重要合成中间体reticuline合成路径的正确性,即 Mco2833 催化 norlaudanosoline 生成 6’-O-methylnorlaudanosoline 后再催化该化合物生成norreticuline,然后两个基因Mco769和Mco8567都能催化norreticuline生成reticuline。该路径被证实后为高等植物中reticuline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且为SAN和CHE合成通路重编辑改造提供了新路线。3.本研究发现博落回中的甲基转移酶Mco2833在SAN和CHE合成途径中参与了4 步反应,催化 norlaudanosoline、6’-O-methylnorlaudanosoline、norcoclaurine 和 3’-hydroxy-N-methylcoclaurine 这 4 个不同的底物分别生成 6’-O-methylnorlaudanosoline、norreticuline、coclaurine和reticuline。。该成果为在工业微生物体内构建高效合成SAN和CHE路径提供基因。4.本研究探索了博落回中可能存在的N-methylstylopine合成旁路,发现Mco830和Mco833基因均能接受scoulerine和cheilanthifoline作为甲基化的底物分别生成N-methylscoulerin 和 N-methylcheilanthifoline,而 Mco217 不能催化 N-methylscoulerin 生成 N-methylcheilanthifoline,罂粟中的 PsSPS 基因也不能催化 N-methylcheilanthifoline生成N-methylstylopine。该成果找到了博落回中Mco830和Mco833的新催化底物并且为SAN和CHE的中间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思路和新证据。本论文的发现不仅有利于未来的博落回分子辅助育种,并且为未来利用代谢工程技术通过工业微生物实现SAN和CHE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研究基础。
毛根林[5](2019)在《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植物,其果实良好抗癌活性的发现及其油乳剂的成功研制推动了鸦胆子的大面积种植,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对当地中药材种植业造成较大打击。开发鸦胆子的农业用途能平衡供给,恢复种植业者信心。同时,大量的鸦胆子原材料也为鸦胆子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保障。在对脱脂后的鸦胆子渣进行堆肥资源化利用时,发现鸦胆子渣堆肥不仅可以促进菜心生长,而且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表明鸦胆子渣中含有兼具根部内吸输导和杀虫活性的成分。内吸性农药能被作物叶片或根吸收并转运至作物其他部位,实现在作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达到全面保护作物的效果;适用于颗粒剂拌土、种子处理、土壤浇灌、随水根区施药等轻减、安全的施用方式,广受种植业者的欢迎。目前,田间应用的内吸性农药几乎都是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品,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开发显得尤为紧迫。作为土农药,鸦胆子的农药活性谱系还未进行过系统调查。本研究拟系统测定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与对华南作物(特别是蔬菜)为害重大的病虫害的生物活性,设计针对性实验对其内吸活性成分进跟踪分离,鉴定内吸活性成分,对该活性成分的内吸性与生物活性进行多角度验证,最后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Bütler)Filipjev]、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混毒法测定了对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Porsalis Hendel)、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生物活性,鸦胆子油对供试害虫均未表现出任何生物活性,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茎线虫等害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活性,5000μg/m L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9%以上,对黄曲条跳甲、红火蚁与烟粉虱则作用则相对缓慢,48 h后害虫死亡率才达到74%以上,对其他供试害虫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活性。经鸦胆子渣提取物培养菜心幼苗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产生的较强的拒食活性,拒食率达到81.42%。抑菌实验证明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提取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水稻稻曲病[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烟草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病原菌均无抑制活性。2.通过内吸拒食活性跟踪,获得内吸活性成分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与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将其鉴定为鸦胆因D,其在鸦胆子渣中的含量大约为1.164%。鸦胆因D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均表现出优异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分别为0.11μg/cm2、0.091μg/cm2和0.13μg/cm2,其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是印楝素的6.2倍。3.将100μg/m L鸦胆因D施用于菜心根部培养24、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93.80%与96.83%,同等实验条件下印楝素的拒食率仅为0与22.60%;叶片中鸦胆因D含量分别为38.69μg/g(fresh weight,FW),108.45μg/g(FW),分别为印楝素的1.8与2.7倍。测试了鸦胆因D在其他蔬菜对不同鳞翅目害虫的内吸拒食活性,25μg/m L浓度下培养48小时,在豇豆中对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拒食率分别为79.43%和66.11%,在苋菜中的拒食率分别为60.60%和55.47%。4.应用成熟的蓖麻体系评价鸦胆因D与印楝素的输导性。鸦胆因D木质部输导性显着高于印楝素,两者2 h在木质部的浓度分别为26.45、5.16μg/m L,鸦胆因D的富集系数(CF值)为0.25,是印楝素的5倍,该结果与印楝素在菜心中的输导性结果相符合;与此相反的是,印楝素的韧皮部输导性显着高于鸦胆因D,2 h的检出量分别为29.13、14.70μg/m L,印楝素的CF值分别为0.29,约为鸦胆因D的2.5倍。5.鸦胆因D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明显的抑制作用。10μg/g带毒饲料饲喂12h,抑制率为42.55%;24 h体重下降,生长抑制率达到253.39%;20μg/g处理组在6、12、24、48 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7.45%、72.78%、311.42%与83%。以较低浓度对小菜蛾进行长期饲喂发现:2.5,5,10μg/g处理组的化蛹率分别为100%、73.67%、57.67%;对收集到的蛹继续观察,发现10μg/g处理组羽化率为0,而2.5,5μg/g处理组的羽化率分别为为87%与42.97%,鸦胆因D能显着降低小菜蛾化蛹率与羽化率。在低浓度下,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良好防治效果,5μg/g处理下依然能减少31.67%的成虫产生。6.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通过电压钳检测发现鸦胆因D对Px RDL1中γ-氨基丁酸(GABA)引发的电流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其抑制中浓度(IC50)为111.30μM。7.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测定了鸦胆因D对小菜蛾3龄幼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发现鸦胆因D处理后,与小菜蛾中肠膜结构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显着的变化。7个围食膜因子相关基因显着下调,中肠中大量表达的几丁质酶Cht8显着上调,与几丁质结合的两类蛋白:4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chitin binding protein,CBP)与9个粘蛋白基因(Mucin)显着下调;涉及细胞外胶原质(collagen)、层粘连蛋白(laminin)的相关的多个基因显着下调,推测鸦胆因D处理后影响了胞外基质,造成膜结构的损伤。对取食鸦胆因D后的小菜蛾幼虫中肠进行病理学切片观察,发现三龄幼虫取食10μg/g鸦胆因D饲料48 h后,小菜蛾中肠围食膜消失,缘状刷排列稀疏,肠壁上的细胞从肌肉层脱落向内腔挤压,柱状细胞膨大。明确了鸦胆因D破坏了围食膜结构,阻碍了小菜蛾幼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进而抑制其幼虫的生长发育的机制。推测小菜蛾中肠可能是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本文以内吸活性作为指示,从鸦胆子果实药渣分离得到具有优良拒食活性与内吸性的化合物鸦胆因D。新颖的活性跟踪—分离方法为发现新的内吸性农药提供新的思路,明确鸦胆子果实药渣中的内吸性成分为鸦胆子果实药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鸦胆因D具有内吸、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优异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的植物原材料为鸦胆因D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保障,运用转录组分析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作了初步研究,推测中肠为作用靶器官,为后续揭示鸦胆因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新型杀虫剂研发提供借鉴。
张业华[6](2019)在《番荔枝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番荔枝又称释迦果,是有名的热带水果。果肉中含有很多人体所需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食用价值。番荔枝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最常见的植物,番荔枝科植物全世界约有120余属,其中在我国产有24属,番荔枝属植物在我国有引种栽培的为6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台湾、广西和福建等热带地区。其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萜类和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随着对番荔枝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不断地深入,发现番荔枝中不管是提取物还是单一的化学成分都有广泛的活性,包括抗肿瘤作用、镇痛抗炎、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和杀虫活性等。通过不断对番荔枝属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的报道,显示出非常大的经济开发和药用辅佐价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番荔枝中的活性成分,结合光谱学等结构鉴定技术,从番荔枝果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28个化学成分,分别为8个二萜类化学成分,6个甾醇类和1个三萜类化学成分,4个脂肪酸类化学成分,3个木脂素类化学成分,2个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其他为苯环衍生物。化合物9、10、11、17、21、27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8、9、10、11、14、17、21、27为首次从该种分离得到。活性研究表明:番荔枝果皮的提取物有一定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但是活性并不强烈。本研究为该植物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此外,本论文对番荔枝属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徐诚[7](2019)在《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陆续有传统抗疟药物敏感性降低的临床报道,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筛选出新的潜在抗疟药物。垂枝暗罗(Polyalthia longifolia var.pendula)作为传统热带地区植物,已有文献证实其叶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疟特性以及较低的毒副作用,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新型抗疟药物来源。本实验在此背景下,首先在已有模型基础上继续培育出具有高度抗性且稳定遗传特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进一步通过实验考察所配置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和药物的合理用药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剂量下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进行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实验,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有效抗疟剂量以及在抗性鼠疟中的作用疗效。方法:1.按抗性培育递增给药原则,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至第53代,计算耐药鼠疟的ED50并得出抗性指数。2.垂枝暗罗叶经乙醇萃取后,按最大剂量给药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比较小鼠的体重、死亡情况以及各脏器病理变化,得出合理的给药浓度区间。3.根据实验前期结果和相关文献确定垂枝暗罗叶醇提物与青蒿素的标准剂量后,实验进一步选取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作为模型,先在给药48小时后以及每周采尾血涂片镜检一次,计算各组小鼠的疟原虫平均感染率、平均抑制率、平均转阴率以及14天治愈率,接着对小鼠的体重、肝脾系数、肝脾病理变化以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与标准剂量下的青蒿素分别使用后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结果:1.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至53代,ED50为4165.31mg/kg,抗性指数为16.50,高于前期实验以及相关文献抗性指数。2.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最大浓度5000mg/kg灌胃给药后,组间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状况、体重、脾脏与肝脏脏器指数以及各脏器病理学观察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3.在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中,标准剂量青蒿素的14天治愈率最高,为90%。比较疟疾感染指标、脾脏系数和血清肝生化指标也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剂量组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均低于青蒿素组,其中2倍标准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疗效仍高于其余低剂量组,其14天治愈率仅次于青蒿素,为50%。4.在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中,2倍标准剂量下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的治疗效果最明显。给予2倍标准剂量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的抗性小鼠平均感染率为1.83±1.03%,显着低于其余给药组的小鼠(P<0.05)。观察其平均抑制率为88.13±0.75%,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5),同时40%的感染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转阴,在给药14天后小鼠的完全治愈率为30%,此结果也高于其余各组给药小鼠包括青蒿素组。分析肝脾系数以及血清TBIL、ALT、AST均低于其余各组,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1.确立了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其抗性指数高且培育稳定。2.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LD50远远大于5000mg/kg,在此用药浓度下安全且无毒性。3.两倍标准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在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中均具有明显的疗效,能不同程度杀灭伯氏疟原虫,尤其在抗性鼠疟中具有良好的抗疟药物开发前景。
孟富宣,段元杰,杨玉皎,刘海刚,方海东[8](2017)在《中国番荔枝生产与科研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指出番荔枝原产热带美洲。从引种、基因组与生物技术、育种技术与品种选育、育苗方法与建园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病虫防控理论与技术、采后加工与贮藏处理等方面简述番荔枝生产与科研主要进展。在分析番荔枝生产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番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技对策。
秦耀果[9](2017)在《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蚜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具有种类众多、繁殖迅速、寄主广泛等特点。蚜虫还是植物病毒病的首要媒介昆虫,其分泌的蜜露,可以诱发植物烟煤病等病害,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对蚜虫进行有效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在农业生产中为防治蚜虫而导致的农药过量使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市场上现有的蚜虫控制剂,主要存在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蜜蜂高毒、蚜虫易产生抗性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蚜虫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蚜虫报警信息素对同种其它个体具有报警作用,使其逃离植株、停止取食为害,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反)-β-法尼烯((E)-β-famesene,简称EBF)。EBF除了具有报警活性外,在高剂量下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毒杀活性,与杀虫剂混用时还具有增效作用。EBF因具有选择性强、用量少、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安全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EBF结构中含有共轭双键,造成在空气中易挥发、易氧化、不稳定,使其在防治蚜虫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新型EBF类似物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随着昆虫嗅觉系统分子感应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昆虫感知和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分子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在调控昆虫行为和害虫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和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与蚜虫的驱避行为活性密切相关,可能是EBF的作用靶标。尤其是对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的研究,已经有两种蛋白(野豌豆蚜气味蛋白MvicOBP3和苣衲长管蚜气味蛋白NribOBP3)的晶体结构被鉴定出来,这为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合理设计及新型绿色蚜虫控制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已经对EBF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修饰及改造,并发现了一些有苗头的活性化合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现活性优异的新型绿色蚜虫控制剂,本论文以蚜虫嗅觉系统中的关键靶标蛋白OBPs为导向,以EBF为先导,开展新型EBF类似物的合理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并通过蛋白结合试验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研究了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同时对高活性EBF类似物进行了深入活性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OBPs最新研究成果和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进行了合理的目标分子设计与合成:①为了进一步探究杂环对活性的影响,本文先后引入恶二嗪环、咪唑烷、呋喃环、噻吩环、吡喃环、吡啶环、1,3,5-六氢均三嗪环等不同类型的杂环,设计合成了 33个含杂环取代的EBF类似物Ⅰ;②前期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作用是小分子与OBP3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疏水性的酯基对结合活性非常有利,同时文献报道水杨酸甲酯对蚜虫有明显驱避活性,基于此,本文设计合成了 29个含水杨酸酯基的EBF类似物Ⅱ;③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用生物等排体-NH-替代目标物Ⅱ结构中的-O-,设计合成了 19个水杨酸酰胺基EBF类似物Ⅲ;④鉴于异烟酸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和抗菌活性,本文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将异烟酸结构引入到EBF骨架结构中替代不稳定的共轭双键,同时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O、NH或N—R替代EBF中与共轭双键相连的CH2,设计合成了 31个异烟酸类EBF类似物Ⅳ。所有目标物的结构均经1H NMR或13C NMR、IR和HRMS确证。通过HPLC技术初步研究发现,EBF类似物的稳定性优于先导EBF。(2)研究了 EBF类似物的蚜虫驱避行为活性,同时为避免漏筛,还对目标物进行了杀虫活性、抗病毒活性及杀菌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①四个系列目标物均对桃蚜表现出驱避活性,尤其是引入水杨酸和酯基的Ⅱ系列化合物驱避活性突出,如化合物Ⅱ-02、Ⅱ-05、Ⅱ-10、Ⅱ-17和Ⅱ-25对桃蚜的驱避活性达到70%以上,虽然仍不及先导EBF,但它们有更好的稳定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而在取代基相同的情况下,水杨酸酰胺EBF类似物Ⅲ的驱避活性则不及水杨酸酯EBF类似物Ⅱ,说明酯基确实对驱避活性具有重要作用。②所有EBF类似物对蚜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比较突出,例如,在150μg/mL浓度下,Ⅰ-A07对桃蚜的致死率(100%)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70.9%);③抗TMV活体活性(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和钝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物表现出抗TMV活性,并以保护作用为主,其中,化合物Ⅱ-05、Ⅱ-17和Ⅱ-25对TMV的抑制率为55%,优于病毒唑(抑制率48%)。此外,Ⅲ系列目标化合物还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活性。(3)研究了 EBF类似物与OBPs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①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 9种带标签的蚜虫气味结合蛋白(ApisOBP1,OBP3,OBP4,OBP5,OBP6,OBP7,OBP8,OBP9和OBP10),其中ApisOBP5和ApisOBP9为首次获得;②利用荧光竞争结合方法,初步研究了I-B系列EBF类似物与8种OBP蛋白的结合活性,发现它们与其中的三种蛋白(ApisOBP3、ApisOBP7和ApisOBP9)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③为了进一步明确类似物与上述三种蛋白的结合特异性,同样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选用不同的引物和载体,获得了它们的纯蛋白(不带标签)。并系统研究了所有系列目标物与这三种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EBF及部分EBF类似物与ApisOBP3、ApisOBP7和ApisOBP9确实具有结合活性;对蚜虫具有较好驱避活性的EBF类似物,能被OBP特异结合与识别,说明这三种蛋白是EBF类似物潜在的作用靶标;ApisOBP9作为本文首次表达纯化的蚜虫气味结合蛋白,能够特异识别EBF及其类似物,推测它可能是新的潜在作用靶标。④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研究表明:EBF类似物与MvicOBP3氨基酸残基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尤其以疏水作用为主,此结果也合理地解释了含酯基EBF类似物具有高驱避活性的原因。(4)对代表性EBF类似物Ⅱ-02和/或Ⅱ-05进行了活性深入研究,分别开展了温室蚜虫药效试验、麦蚜田间药效试验、月季蚜虫药效试验及蚜虫与病毒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低浓度下,EBF类似物Ⅱ-02和Ⅱ-05在田间对麦蚜、月季蚜虫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Ⅱ-02还对温室中的艾草、旋复花和泥胡菜蚜虫表现出一定的防效。②两种EBF类似物的浓度降低后,对蚜虫的防效并不随药剂浓度的降低而下降,这与传统的杀蚜剂明显不同。③施药后1天的效果不明显,但在施药3天后效果逐渐显现,且在低浓度下与商品化药剂吡虫啉相当,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④大豆苗被Ⅱ-05处理后,感染大豆花叶病毒(SMV)的病情指数降低,表明Ⅱ-05还具有一定的抗SMV活性。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共112个(105个未见文献报道)结构新颖的EBF类似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及HRMS确证。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候选高活性化合物Ⅱ-02和Ⅱ-05,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表达纯化蚜虫气味结合蛋白,并进行结合试验研究了目标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新的潜在作用靶标ApisOBP9,并且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较系统地探明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规律,为进一步的新型蚜虫控制剂的创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蔡小林,潘介春,周煜棉,刘红红,黄桂香[10](2017)在《大豆多肽对番荔枝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以"非洲骄傲"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cv.African Pride幼苗为试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大豆多肽对其生长、叶片质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多肽处理后,番荔枝幼苗株高、地径和叶片数显着增加,叶面积、叶干重、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提高;显着降低了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显着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综合比较,"非洲骄傲"番荔枝幼苗生长期喷施大豆多肽6g/L效果最好。
二、非洲骄傲番荔枝叶片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骄傲番荔枝叶片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萼瓜馥木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mpounds from Fissistigma minuticalyx(*new compounds) |
第一章 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瓜馥木属植物种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2.1 生物碱类成分 |
1.2.1.1 阿朴菲类生物碱 |
1.2.1.2 马兜铃内酰胺生物碱 |
1.2.2 黄酮类 |
1.2.2.1 黄酮 |
1.2.2.2 二氢黄酮 |
1.2.2.3 查耳酮 |
1.2.3 萜类 |
1.2.3.1 倍半萜类 |
1.2.4 其他类 |
1.3 瓜馥木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3.1 抗炎活性 |
1.3.2 抗肿瘤活性 |
1.3.3 抗菌及抗氧化活性 |
1.3.4 其他活性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小萼瓜馥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研究结果 |
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3.1 新化合物的鉴定 |
2.3.2 已知化合物的鉴定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 |
3.2 填料与试剂 |
3.3 植物来源 |
3.4 提取与分离 |
3.5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3.5.1 新化合物 |
3.5.2 已知化合物 |
3.6 小萼化馥木中炔类化合物对RAW264.7 小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影响 |
3.6.1 引言 |
3.6.2 实验材料 |
3.6.3 实验方法 |
3.6.4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公园城市概述 |
1.4.1 公园城市定义 |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
1.5.2 生态绿网理论 |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
1.6 研究问题 |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
1.8.1 研究策略 |
1.8.2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
2.1 湛江市概况 |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
2.5 本章小节 |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
3.4.1 适生植物 |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
4.2 Python语言特点 |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
4.3.1 原理 |
4.3.2 流程 |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5.9 本章小节 |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
6.4.3 系统功能构建 |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
6.5 本章小节 |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讨论与结论 |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5.1 材料与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5.3 讨论与结论 |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7.7 本章小节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展望 |
8.2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过表达原阿片碱6-羟基化酶(P6H)对博落回中生物碱合成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博落回主要生物碱的开发利用及生物学研究 |
1.1.1 博落回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 |
1.1.2 博落回中主要生物碱及提取工艺 |
1.1.3 博落回生物学研究 |
1.2 P450在次生代谢中的应用 |
1.2.1 次生代谢及其产物 |
1.2.2细胞色素P450 |
1.2.3 P450在次生代谢的应用 |
1.3 博落回生物碱合成途径及合成途径中相关的酶 |
1.3.1 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合成途径 |
1.3.2 小檗碱桥酶 |
1.3.3 二氢苯并菲啶氧化酶 |
1.3.4 原阿片碱6-羟化酶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 选题背景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博落回P6H基因的克隆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 |
2.1.2 引物设计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的提取 |
2.2.2 总RNA反转录成c DNA |
2.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
2.2.4 目的基因片段胶回收 |
2.2.5 含量测定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RNA纯度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2.3.2 P6H基因克隆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博落回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1 材料 |
3.1.1 试剂与实验材料 |
3.1.2 引物设计 |
3.1.3 培养基 |
3.1.4 仪器 |
3.2 方法 |
3.2.1 摇菌 |
3.2.2 提取质粒 |
3.2.3 双酶切植物表达载体 |
3.2.4 p CAMBIA2301D表达载体的含量测定 |
3.2.5 infusion连接目的基因 |
3.2.6 转大肠杆菌 |
3.2.7 阳性菌落的检测 |
3.2.8 提质粒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农杆菌转化以及博落回阳性植株的获得 |
4.1 材料 |
4.1.1 试剂与实验材料 |
4.1.2 培养基 |
4.1.3 仪器 |
4.1.4 引物序列 |
4.2 方法 |
4.2.1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4.2.2 农杆菌的活化 |
4.2.3 农杆菌转化 |
4.2.4 GV2301-P6H农杆菌侵染博落回茎段 |
4.2.5 GUS染色筛选阳性植株 |
4.2.6 阳性博落回植株DNA的提取 |
4.2.7 PCR检测阳性植株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农杆菌PCR转化结果 |
4.3.2 博落回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4.3.3 博落回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 |
4.3.4 电泳检测GUS鉴定为阳性植株的DNA结果 |
4.3.5 PCR检测博落回阳性植株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博落回阳性植株代谢产物分析 |
5.1 材料 |
5.1.1 试剂 |
5.1.2 仪器 |
5.2 方法 |
5.2.1 样品的制备 |
5.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5.2.3 UPLC-QQQ MS分析 |
5.2.4 生物碱百分含量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标准曲线 |
5.3.2 样品的UPLC-QQQ MS定量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博落回阳性植株荧光定量分析血根碱合成通路基因 |
6.1 材料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引物 |
6.1.3 仪器 |
6.1.4 试剂 |
6.2 方法 |
6.2.1 野生型植株和阳性植株的博落回植株RNA的提取 |
6.2.2 总RNA反转录成c DNA |
6.2.3 Q-PCR定量分析检测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单位和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物合成基因挖掘及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节基异喹琳类生物碱 |
1.3 博落回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1.3.1 在动物健康领域的应用 |
1.3.2 在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 |
1.4 SAN和CHE的促生长机制研究 |
1.5 SAN和CHE的生物合成研究 |
1.5.1 SAN和CHE的合成机制研究 |
1.5.2 SAN和CHE的生物合成基因 |
1.5.3 SAN和CHE的调控机制研究 |
1.6 血根碱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6.1 微生物代谢工程 |
1.6.2 植物代谢工程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博落回全基因组、转录组测序及SAN与CHE生物合成基因筛选 |
引言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和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博落回核型分析 |
2.2.2 博落回全基因组DNA提取 |
2.2.3 博落回全基因组测序策略 |
2.2.4 Survey分析 |
2.2.5 基因组组装 |
2.2.6 候选基因比对序列信息的获得 |
2.2.7 博落回转录组取材与总RNA提取 |
2.2.8 转录组测序和制作候选基因热图 |
2.2.9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博落回核型分析 |
2.3.2 博落回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 |
2.3.3 博落回不同组织中代谢轮廓分析 |
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总结与讨论 |
第3章 SAN与CHE生物合成中的甲基转移酶基因验证 |
引言 |
3.1 材料 |
3.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
3.1.2 PCR引物设计 |
3.1.3 培养基配制 |
3.1.4 试剂和溶液配制 |
3.1.5 酵母前体饲喂实验中的中间体化合物 |
3.2 方法 |
3.2.1 博落回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为cDNA |
3.2.2 提取载体质粒 |
3.2.3 Qubit? 2.0 Fluorometer测定含量 |
3.2.4 目的基因扩增 |
3.2.5 目的片段胶回收和测序验证 |
3.2.6 制备线性载体 |
3.2.7 线性载体胶回收 |
3.2.8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3.2.9 大肠杆菌转化 |
3.2.10 菌落PCR |
3.2.11 酿酒酵母转化 |
3.2.12 前体饲喂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3.2.13 LC-Q/TOFMS分析生物碱 |
3.2.14 数据分析 |
3.2.15 荧光定量PCR |
3.3 实验结果 |
3.3.1 基因的扩增 |
3.3.2 重组基因的菌落PCR鉴定与测序 |
3.3.3 酿酒酵母转化 |
3.3.4 样品中生物碱的LC-MS检测分析结果 |
3.3.5 荧光定量PCR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酿酒酵母异源表达验证参与SAN与CHE生物合成基因中的P450酶基因 |
引言 |
4.1 材料 |
4.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
4.1.2 PCR引物设计 |
4.1.3 培养基 |
4.1.4 主要使用试剂 |
4.1.5 酵母前体饲喂实验中的中间体化合物 |
4.2 方法 |
4.2.1 博落回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为cDNA |
4.2.2 提取载体质粒 |
4.2.3 目的基因克隆 |
4.2.4 目的片段胶回收和测序验证 |
4.2.5 制备线性载体 |
4.2.6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4.2.7 大肠杆菌转化与菌落PCR |
4.2.8 酿酒酵母转化 |
4.2.9 前体饲喂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4.2.10 LC-Q/TOFMS分析生物碱 |
4.2.11 荧光定量PCR |
4.3 实验结果 |
4.3.1 基因的扩增 |
4.3.2 重组基因的菌落PCR鉴定与测序 |
4.3.3 酿酒酵母转化 |
4.3.4 样品中生物碱的LC-MS检测分析结果 |
4.3.5 荧光量PCR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酿酒酵母异源表达验证参与SAN与CHE生物合成基因中的黄素蛋白氧化酶 |
引言 |
5.1 材料 |
5.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
5.1.2 PCR引物设计 |
5.1.3 培养基 |
5.1.4 主要使用试剂与仪器 |
5.1.5 酵母前体饲喂实验中的中间体化合物 |
5.2 方法 |
5.2.1 博落回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为cDNA |
5.2.2 提取载体质粒 |
5.2.3 目的基因克隆 |
5.2.4 目的片段胶回收和测序验证 |
5.2.5 制备线性载体 |
5.2.6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5.2.7 大肠杆菌转化与菌落PCR |
5.2.8 酿酒酵母转化 |
5.2.9 前体饲喂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5.2.10 LC-Q/TOFMS分析生物碱 |
5.2.11 荧光定量PCR |
5.3 实验结果 |
5.3.1 基因的扩增 |
5.3.2 重组基因的菌落PCR鉴定与测序 |
5.3.3 酿酒酵母转化 |
5.3.4 样品中生物碱的LC-MS检测分析结果 |
5.3.5 荧光定量PCR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博落回中网脉番荔枝碱的合成旁路验证 |
引言 |
6.1 材料 |
6.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
6.1.2 PCR引物设计 |
6.1.3 培养基 |
6.1.4 主要使用试剂与仪器 |
6.1.5 酵母前体饲喂实验中的中间体化合物 |
6.2 方法 |
6.2.1 博落回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为cDNA |
6.2.2 提取载体质粒 |
6.2.3 目的基因克隆 |
6.2.4 目的片段胶回收和测序验证 |
6.2.5 制备线性载体 |
6.2.6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6.2.7 大肠杆菌转化与菌落PCR |
6.2.8 酿酒酵母转化 |
6.2.9 前体饲喂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6.2.10 LC-Q/TOFMS分析生物碱 |
6.3 实验结果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博落回中N-甲基刺罂粟碱的合成旁路 |
前言 |
7.1 材料 |
7.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
7.1.2 PCR引物设计 |
7.1.3 培养基 |
7.1.4 主要使用试剂与仪器 |
7.1.5 酵母前体饲喂实验中的中间体化合物 |
7.2 方法 |
7.2.1 博落回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为cDNA |
7.2.2 提取载体质粒 |
7.2.3 目的基因克隆 |
7.2.4 目的片段胶回收和测序验证 |
7.2.5 制备线性载体 |
7.2.6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7.2.7 大肠杆菌转化与菌落PCR |
7.2.8 酿酒酵母转化 |
7.2.9 前体饲喂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7.2.10 LC-Q/TOFMS分析生物碱 |
7.3 实验结果 |
7.4 小结与讨论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1.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 |
2.细胞色素P450基因序列 |
3.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序列 |
作者简历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1.2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与缺点 |
1.1.3 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 |
1.2 内吸性杀虫剂 |
1.2.1 内吸性农药概述 |
1.2.2 内吸性杀虫剂的应用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3 内吸性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
1.3 鸦胆子的研究现状 |
1.3.1 鸦胆子在医药中研究概况 |
1.3.2 鸦胆子农药活性及其机理研究概况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鸦胆子果的杀虫、杀线虫与抑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来源 |
2.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3 供试植物材料 |
2.2.4 供试昆虫 |
2.2.5 供试线虫 |
2.2.6 供试菌株 |
2.2.7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虫活性 |
2.3.2 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内吸活性测定 |
2.3.3 杀线虫活性 |
2.3.4 抑菌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鸦胆子中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活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供试昆虫 |
3.2.2 供试材料与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 |
3.3.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
3.3.3 输导性评价 |
3.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内吸活性成分的跟踪与分离 |
3.4.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
3.4.3 拒食活性测定 |
3.4.4 输导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鸦胆因D对小菜蛾RDL1的抑制作用测定 |
4.3.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
4.3.4 鸦胆因D对小菜蛾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3.5 转录组测序可靠性验证 |
4.3.6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
4.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鸦胆因D对 PxRDL1 功能的抑制 |
4.4.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
4.4.4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4.5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分离与鉴定 |
5.2.2 鸦胆因D对小菜蛾活性机理探讨 |
5.2.3 药用植物废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5.3 创新点 |
5.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
附录 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6)番荔枝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mpounds from Annona squamosa.Salisb |
第一章 番荔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番荔枝科植物资源概况 |
1.2.1 番荔枝科植物总体资源状况 |
1.2.2 番荔枝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
1.3 番荔枝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1 二萜类化学成分 |
1.3.2 番荔枝内酯类化学成分 |
1.3.3 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
1.3.4 其他类型化学成分 |
1.4 番荔枝属植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1 抗肿瘤 |
1.4.2 镇痛抗炎 |
1.4.3 抗菌作用 |
1.4.4 其他活性 |
1.4.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研究 |
1.5 小结 |
第二章 番荔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填料与试剂 |
2.2.3 植物来源 |
2.2.4 提取与分离 |
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4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2.5 番荔枝果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活性研究 |
2.5.1 前言 |
2.5.2 试验材料 |
2.5.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2.5.4 活性测试结果 |
第三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1.1 伯氏疟原虫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培育研究 |
2.1.1 实验药物的配制 |
2.1.1.1 青蒿素抗性鼠疟培育中青蒿素的配制 |
2.1.1.2 抗性指数考察中青蒿素的配制 |
2.1.1.3 液氮冻存液的配制 |
2.1.2 原虫虫株的保存与培养方法 |
2.1.2.1 伯氏疟原虫敏感虫株的培养与保存 |
2.1.2.2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虫株的培养与保存 |
2.1.3 53代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建立 |
2.1.4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1.5 检测方法 |
2.1.6 检测指标 |
2.1.6.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 |
2.1.6.2 抗性指数 |
2.1.7 数据分析 |
2.2 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昆明小鼠口服给药急性毒理试验 |
2.2.1 实验药物的配制 |
2.2.1.1 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配制 |
2.2.1.2 给药剂量设定依据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3 检测方法 |
2.2.4 检测指标 |
2.2.4.1 一般行为和死亡状况 |
2.2.4.2 体重测定 |
2.2.4.3 肝、脾器官系数 |
2.2.4.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5 数据分析 |
2.3 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治疗研究 |
2.3.1 实验药物的配制 |
2.3.1.1 青蒿素的配制 |
2.3.1.2 垂枝暗罗提取物的配制 |
2.3.1.3 吉姆萨染色液的配制 |
2.3.2 模型的构建 |
2.3.3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3.4 检测方法 |
2.3.4.1 血膜涂片检测法 |
2.3.4.2 肝脾组织吉姆萨染色 |
2.3.5 检测指标 |
2.3.5.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 |
2.3.5.2 体重及肝脾系数 |
2.3.5.3 肝脾组织病理变化 |
2.3.5.4 血清生化指标 |
2.3.6 数据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53代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考察结果 |
3.1.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数据比较 |
3.1.2 抗性指数 |
3.1.3 小结 |
3.2 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口服给药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
3.2.1 一般情况及死亡观察结果 |
3.2.2 小鼠体重变化 |
3.2.3 小鼠肝脾系数分析 |
3.2.4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3.2.5 小结 |
3.3 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与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结果 |
3.3.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结果比较 |
3.3.2 体重结果及肝脾器官系数分析 |
3.3.3 肝脾组织病理分析 |
3.3.4 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
3.3.5 小结 |
4.讨论 |
4.1 疟原虫感染宿体中病理变化的讨论 |
4.1.1 疟原虫生活史 |
4.1.2 疟原虫的感染过程 |
4.1.3 疟原虫感染的病理表现 |
4.2 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情况 |
4.2.1 抗疟作用机制 |
4.2.2 耐药性机制 |
4.3 本实验耐药模型建立的意义 |
4.4 垂枝暗罗抗疟作用研究进展 |
4.5 垂枝暗罗毒理试验结果讨论 |
4.6 梯度剂量下垂枝暗罗叶醇提物治疗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与青蒿素抗性鼠疟的实验结果讨论 |
结论 |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实验附图 |
附件1: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中国番荔枝生产与科研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栽培 |
1.1 引种 |
1.2 引种栽培技术 |
2 中国番荔枝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
2.1 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 |
2.1.1 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 |
2.1.2 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2.2 育种技术研究与品种选育 |
2.3 育苗技术研究 |
2.4 栽培技术研究 |
2.5 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研究 |
2.6 采后贮藏与加工利用 |
2.6.1 采后贮藏 |
2.6.2 加工利用 |
3 前沿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 |
3.1 新形势下面临的前沿问题 |
3.2 番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 |
3.2.1 开展基因组学基础研究, 为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
3.2.2 建立快速育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推动品种结构和栽培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 |
3.2.3 建立病虫害高效防控技术体系, 保障丰产丰收和品质安全 |
3.2.4 建立采后贮藏、加工技术体系, 推动番荔枝产业健康发展 |
(9)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蚜虫的危害 |
1.2 蚜虫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2.4 生物防治 |
1.2.5 新型防治方法及趋势 |
1.3 蚜虫控制剂的作用靶标研究进展 |
1.3.1 乙酰胆碱酯酶 |
1.3.2 钠离子通道 |
1.3.3 乙酰胆碱受体 |
1.3.4 GABA受体 |
1.3.5 新的潜在靶标 |
1.4 蚜虫报警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4.1 蚜虫报警信息素 |
1.4.2 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5 蚜虫报警信息素作用靶标的研究进展 |
1.5.1 昆虫嗅觉通讯系统 |
1.5.2 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 |
1.5.3 蚜虫嗅觉受体ORs |
1.6 小分子与蚜虫OBPs/ORs分子对接研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三章 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稳定性研究 |
3.1 含不同杂环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1 设计思想 |
3.1.2 合成路线 |
3.1.3 实验部分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水杨酸酯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1 设计思想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实验部分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水杨酸酰胺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1 设计思想 |
3.3.2 合成路线 |
3.3.3 实验部分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异烟酸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4.1 设计思想 |
3.4.2 合成路线 |
3.4.3 实验部分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EBF类似物的稳定性研究 |
3.5.1 实验部分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4.1 驱避行为活性实验 |
4.1.1 实验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杀虫活性实验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抗TMV活性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杀菌活性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蚜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制备 |
5.1.1 实验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2 EBF类似物与蚜虫OBPs结合活性试验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代表性类似物与蚜虫OBP3的分子对接研究 |
5.3.1 实验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活性EBF类似物的活性深入研究 |
6.1 温室蚜虫药效试验 |
6.1.1 试验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2 麦蚜田间药效试验 |
6.2.1 试验方法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月季蚜虫药效试验 |
6.3.1 试验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4 蚜虫与病毒病防效试验 |
6.4.1 试验方法 |
6.4.2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1.1 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
7.1.2 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7.1.3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7.1.4 高活性EBF类似物的活性深入研究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系列Ⅱ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B系列Ⅲ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C系列Ⅳ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D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 |
E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氢谱图 |
F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碳谱图 |
G部分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H部分目标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
作者简介 |
(10)大豆多肽对番荔枝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对叶片质量的影响 |
2.3 对幼苗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四、非洲骄傲番荔枝叶片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萼瓜馥木的化学成分研究[D]. 宋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3]过表达原阿片碱6-羟基化酶(P6H)对博落回中生物碱合成影响[D]. 江若岚.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物合成基因挖掘及功能解析[D]. 黄鹏.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D]. 毛根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6]番荔枝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D]. 张业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D]. 徐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中国番荔枝生产与科研现状及发展建议[J]. 孟富宣,段元杰,杨玉皎,刘海刚,方海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7(06)
- [9]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秦耀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10]大豆多肽对番荔枝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蔡小林,潘介春,周煜棉,刘红红,黄桂香. 中国南方果树,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