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费洪波,刘群[1](2021)在《油酸异丙酯的合成与动力学参数测定》文中提出对甲苯磺酸催化,分子筛动态吸附脱水,油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油酸异丙酯。结果表明:n(异丙醇)∶n (油酸)为2.0∶1,催化剂0.8%(油酸、异丙醇),不高于100℃,反应4 h,酯化率达到96.56%。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41.09 kJ·mol-1,指前因子为5.31×102L/(mol·min)。
叶丹[2](2021)在《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局部麻醉以及与疼痛相关的各种医疗程序中均有广泛应用,但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其存在起效慢、作用时间短等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所需。微乳可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但表面活性剂和醇类助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限制了相关产品的开发。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设计一种以橄榄油(OL)、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为油相的无醇、低表面活性剂的微乳载体,从而制备一种安全、起效速度快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局麻制剂。方法:1.在处方前研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体外同时测定利多卡因碱和丙胺卡因碱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通过考察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原料药外观、溶解性、熔点等理化性质对原料药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利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方法(DSC)进行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通过分别测定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在不同油相以及溶媒中的溶解度,筛选微乳的油相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接收液。2.采用三元相图法,分别制备含不同助表面活性剂、辅助油相的OL-IPM微乳相图,以筛选空白微乳载体。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黏度、浊度、pH、电导率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离心、加热-冷却循环以及长期实验对空白微乳载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3.将质量比为1:1的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溶入油相,用水滴定法制备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在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载药量、药物经离体豚鼠腹部皮肤的稳态渗透速率和皮内滞留量为评价指标,对微乳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微乳处方。再通过凝胶骨架材料及化学促渗透剂的筛选,最终制得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以载药量、粒径、PDI、Zeta电位、黏度和pH等为指标,对制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低温、高温以及长期实验评价制剂的稳定性。4.以家兔为动物模型,采用皮肤刺激性等级评分结合皮肤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评价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安全性。以药物稳态渗透速率和皮内滞留量为指标,考察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经离体豚鼠皮肤的渗透活性;以豚鼠为动物模型,市售复方利多卡因凝胶和市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采用局部针刺法对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初步药效学作出评价。结果:1.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 Sustain?C18(4.6×250 mm,5(?)m);流动相:甲醇-0.5%磷酸二氢铵水溶液(80:20,V/V,三乙胺调pH7.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5℃;进样量:20(?)L。经考察,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原料药外观、溶解性、熔点的测定结果显示,原料药质量合格,可用于后续研究。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低共熔混合物熔点低于20℃且两药无化学相互作用。在所试单一油相中,IPM对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的溶解度最大,OL次之,而在两者的1:1混合物中溶解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67.89、488.29 mg/m L。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在20%乙醇-生理盐水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2.92、9.90 mg/m L,故选择其为体外透皮接收液。2.OL、IPM和VES按质量比3:3:1混合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RH40)与司盘80(Span80)按5:1质量比混合为表面活性剂,以三元相图微乳区域内最大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O/S)4:6,80%的水含量,制备空白微乳。表征结果显示:空白微乳粒径为36.24 nm,PDI值为0.25,Zeta电位为-13.6m V,黏度为17 m Pa·s,浊度为71.54 NTU,pH为6.08,满足微乳粒径小于100nm,PDI<0.3,低粘度的要求。空白微乳载体具有离心、加热-冷却循环以及长期稳定性,表明空白微乳可用作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载体。经优化后的载药微乳工艺和处方为:药物以低共熔混合状态与各组分混合,O/S为3.2:6.8,含水量为75%。凝胶骨架材料为0.6%卡波姆980,促渗剂为3%乙醇。因此,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最终处方为:2.5%利多卡因,2.5%丙胺卡因,2.25%OL,2.25%IPM,0.75%VES,9.29%RH40,1.86%Span80,0.6%卡波姆,3%乙醇,75%水。最优微乳凝胶的粒径为52.15 nm,PDI值为0.23,Zeta电位为-36.2 m V,黏度为77.87 Pa·s,pH值为6.75。稳定性结果显示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具有低温、高温以及长期稳定性。3.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和空白微乳凝胶,对家兔皮肤无严重刺激性;皮肤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后,皮肤各层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组织病理学改变。4.豚鼠离体皮肤渗透活性实验表明,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药物稳态渗透速率优于对照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起效时间(无痛反应率50%)为给药后24.84 min,最大无痛反应率高达92.5%,药效维持时间为245.16 min;市售复方利多卡因凝胶和市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起效时间、最大无痛反应率、药效维持时间分别为45.45 min、51.62 min;86%、80%;201.53 min、186.80 min。经统计学分析,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与两款市售制剂的药物稳态渗透速率、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以及最大无痛反应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自制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起效快,且麻醉镇痛效果优于两款同类市售制剂。结论:本文所设计、制备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无需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用量仅为11.15%,安全、稳定、起效速度快,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市售制剂。
尹逗逗[3](2021)在《N-脂肪酰基苏氨酸盐的合成及性能》文中提出近年来,绿色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代表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在日用化工、个人洗护等领域广泛应用。苏氨酸作为饲用氨基酸之一,现国内生产技术成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为其衍生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支撑;关于苏氨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以苏氨酸为原料,合成了四种碳链长度的N-脂肪酰基苏氨酸(CnThr,其中n=12、14、16和18),再用碱中和得到相应表面活性剂;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苏氨酸表面活性剂纯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尾链长度对性能的影响;考虑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脱脂力较弱,以苏氨酸表面活性剂为主表面活性剂构筑微乳,充分利用微乳液出色的增溶能力,间接提高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脱脂力。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N-脂肪酰基苏氨酸钠(CnThrNa,n=12、14、16和18)的合成及结构表征以长链脂肪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和十八酸)为原料,采用活性酯法合成了一系列表面活性剂:C12ThrNa、C14ThrNa、C16ThrNa和C18ThrNa。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证明了所得到的产物为目标产物。(2)C12ThrNa的纯度分析以溴甲酚绿作为指示剂,海明1622为阳离子滴定剂,利用两相滴定法对C12Thr进行纯度分析。由于滴定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乳化现象,不仅影响滴定终点判断,而且分析过程比较耗时。因此采用HPLC-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法分析C12Thr。结果表明:C12Thr与原料月桂酸(LA)、苏氨酸(Thr)能够实现基线分离,C12Thr的纯度约为98.98%;LA和C12Thr的检测限分别为4.12×10-3 g L-1和4.32×10-3 g L-1;LA和C12Thr样品RSD均小于2%;LA的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9.47±0.16%,C12Thr的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9.55±0.18%,RSD分别为0.14%和0.16%。(3)CnThr Me(Me=Na、胆碱阳离子,n=12、14、16和18)的构效关系使用目视法对CnThrNa(n=12、14、16和18)系列表面活性剂的Krafft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C12ThrNa、C14ThrNa、C16ThrNa和C18ThrNa的Krafft温度分别为22.82±0.16℃、36.30±0.10℃、50.70±0.21℃和62.09±0.06℃。随着烷基链的增加,Krafft温度逐渐增加。为了增加CnThrNa(n=12、14、16和18)的水溶性,使用氢氧化胆碱(Ch OH)对CnThr进行皂化,得到系列脂肪酰基胆碱盐(CnThr-Ch,n=12、14、16和18)。使用表面张力法、荧光探针法和界面张力法对CnThr-Ch的胶束化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表面张力法测得的C12Thr-Ch、C14,Thr-Ch、C16Thr-Ch和C18Thr-Ch的cmc值分别为4.27、1.17、0.240和0.055 mmol L-1,界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法得到的cmc值与表面张力法结果比较吻合。对CnThrNa(n=12、14、16和18)的泡沫性能、乳化性能、增溶性能和润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随着烷基链的增加,起泡高度逐渐降低,稳泡性逐渐增强;乳液液滴更倾向于均一和稳定,乳液的稳定性增强;对正辛烷和正辛醇增溶能力逐渐增加,对正辛烷的增溶能力优于正辛醇;随着烷基链长度n的增加,CnThr-Ch的润湿能力逐渐减弱。(4)基于C12ThrNa的微乳体系以C12ThrNa为主表面活性剂,短链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Shah法绘制拟三元相图,分析了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助/主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例(Km值)和油相种类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为2.3,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时,所得的单相区微乳面积最大;采用电导法鉴别微乳液的类型,分别为水包油、双连续以及油包水;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微乳体系中水包油区的粒径大小,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微乳液的粒径呈现变小的趋势。
杨永超,杜宇,何成,于艳军,韩伟,李宁涛,熊中强,王利兵[4](2021)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对甲苯磺酸异丙酯含量》文中研究表明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对甲苯磺酸异丙酯(IPTS)含量的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方法。方法采用C18(250 mm×4.6 mm,5μm)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20 mM乙酸铵水溶液(pH=3),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为35℃;采集波长为227 nm。结果表明在0.5~50μg/mL浓度范围内,IPTS的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6,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2.5μg/mg、5.0μg/mg。方法在低、中、高三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95.8%~108.1%,RSD在0.72%~2.27%范围内。方法用于市售化妆品中IPTS的检测,1个样品检出为阳性,并用紫外吸收光谱和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确证,结果为假阳性。试验证明该方法简便准确,检测限较低,满足实际检测需要,可用于化妆品中IPTS的检测。
邢小龙[5](2020)在《河南地区老酵面团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复配研究》文中指出老酵面团是一个复杂的生化体系,面团风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是影响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团风味物质的产生除受使用原料、发酵方式影响外,更重要的是由于面团内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由酵母菌、细菌及霉菌等发酵菌群组成的混菌发酵体系,通过对面粉的发酵产生糖类、醇类、酸类、酯类及CO2使制备的馒头产生适宜的口感和风味。研究表明,面团发酵过程中内部微生物菌群及代谢物质是在逐渐变化,经过这一动态变化过程,最终形成了发酵面制品特有的质构和风味,然而关于微生物菌群及风味代谢物变化规律的研究仍比较缺乏。河南是我国面制品制造大省,传统老酵面团在河南历史久、分布广、种类繁、数量多,然而各地区、不同地形环境老酵面团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尚不明确,以及面团优势菌种间的互作关系仍未知晓。因此,本研究对河南地区不同地形(平原、山区、盆地)环境老酵面团微生物进行鉴定分析,研究面团发酵过程中菌群动态变化与风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复配核心菌种研究面团乳酸菌对酵母菌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明确河南地区不同地形环境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群组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技术对32份老酵面团中的细菌菌群和真菌菌群进行了分析。细菌主要是以乳酸菌为主,其中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三种地形环境样本中均为优势菌种,而在盆地样本中最为突出;平原样本中分布较多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山区样本以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为次优势菌种,部分样品还含有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明登乳杆菌(Lactobacillus mindensis)、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真菌主要是以酵母菌为主,其中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为优势菌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32个老酵面团中均有较高的占比,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在盆地样品中有广泛的分布。在部分山区样本中含有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l)。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研究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其内部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老酵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共鉴定到131种挥发性香气物质,这些化合物随着发酵进程在不断更替变化。不同发酵阶段,各样品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均存在差异。第一阶段(0 h)主要是以醇类和醛类物质为主;第二阶段(3 h)醇类、酯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有所增加,伴随着酸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此时是面团发酵香气物质形成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9 h)各类风味化合物质的代谢和积累呈现最大化,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这些差异存在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是造成面团香气成分差异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老酵馒头风味特异性的主要原因。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种与馒头挥发性风味物质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菌与苯乙醛、苯乙醇、苯甲醛、γ-壬内酯具有较高的正相关系数,而与2-乙基己醛、癸醛、己酸、己酸乙酯等成负相关;片球菌与乙酸己酯、2-戊基呋喃、(E)-2-庚烯醛、庚醇、乳酸乙酯等成正相关,与α-己基肉桂醛、壬醛、2-乙基己醛、癸醇等呈负相关;醋酸菌与己酸、癸酸乙酯、(E)-2-庚烯醛、己酸乙酯、2-乙基己醛等呈正相关,与苯甲醛、γ-壬内酯、1-辛烯-3-醇呈负相关;酵母菌主要与苯乙醛、2-戊基呋喃、(E)-2-辛烯醛、(E)-2-庚烯醛、己酸乙酯、甲酸己酯、癸酸乙酯等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系数。3.为了弄清面团发酵中乳酸菌对酵母菌所起作用,将老酵面团乳酸菌与酵母菌进行重新组合研究复配菌种对馒头品质产生的影响。乳酸菌与酵母混合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显着增长2~10倍;乳酸菌在面团发酵完成后数量出现1.5~20倍的增加,其中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增长显着,Lactobacillus fermentum能明显促进酵母菌增殖。添加乳酸菌后面团产生较多的乳酸,p H值均降低,特别是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Lactobacillus fermentum,乙酸、酒石酸和丁二酸在测试面团及馒头中均有较高的含量,是复配面团中产生的主要酸类物质。添加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后,馒头的比容增加,硬度值降低,同时面团中气体的产生量显着增加。从感官评定总体评价来看,Pediococcus pentosaceus复配发酵馒头得分最高,对馒头品质起到了改善作用,更受测试者偏爱。4.为了进一步探明面团发酵过程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Pediococcus pentosaceus的互作机制。采用转录组学技术解析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Pediococcus pentosaceus共发酵条件下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风味物质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角度分析Pediococcus pentosaceus对酵母菌代谢的促进作用。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添加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共鉴定到383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KEGG 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参与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及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途径。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共发酵过程中,能够促进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与糖酵解及TCA循环相关基因(PFK27,PDC1,PDA1和CIT2)的表达上调,从而提高风味物质代谢及面团中气体(CO2)产生的能力。酵母Ehrlich途径相关基因(ARO9,GDH1,PDC1)表达上调表明Pediococcus pentosaceus能够提高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氨基酸的代谢能力,促进发酵过程风味物质合成。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在面制品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能量、CO2及中间代谢产物,促进酵母发酵及面团气体的生成,氨基酸代谢有助于面制品风味物质的产生。
杜宇聪[6](2020)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合成工艺改进研究与质量控制》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的特性与制备方法研究,并对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单体进行了合成工艺改进研究。新工艺首先取消甲醛的甲醇溶液制备步骤,不使用有毒溶剂甲醇,以多聚甲醛为反应原料,石油醚作为反应介质,在一套密封容器内一次反应,直接消除了甲醛和甲醇对于操作人员的毒害风险,并且缩短了整个合成工艺的时长。其次,单因素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脱水剂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产品收率约为60%-65%,收率比传统工艺提升约3%。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IR)、气相色谱仪(GC)、核磁共振仪(1H NMR、13C NMR、DEPT135、1H-1H COSY、HSQC、HMBC)分析确证了反应产物的结构,产品无甲醇残留影响,纯度达98%以上,比传统工艺提高1%。论文阐述了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质量检测技术,该项质量检测技术包括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纯度检测、无菌检测、粘度检测、固化时间与屈挠性检测以及部分杂质限度检查。为保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慢性全身毒性试验和医用胶栓塞兔静脉后生物反应试验,结果表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对SD大鼠和新西兰兔未见有毒理学意义的影响。
叶琳洋[7](2020)在《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文中研究指明食品香精香料主要是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的食品添加剂,并具有组成复杂、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在分析食品香精香料成分的过程中,恰当的前处理方法对研究结果会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气-液微萃取技术(GLME)作为前处理手段,以GC-MS分析分别代表含有大量气体、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的休闲食品:冰淇淋、奶茶、果冻和青豆,得出相关结论:(1)选择出四个显着影响GLME操作的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冷凝温度和气体流速),建立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得到最佳的GLME操作条件,即:提取温度268℃、提取时间7min、冷凝温度-2℃以及气体流速2.5mL/min。(2)借助食品模拟物的方法以验证优化条件,经加标回收实验佐证,优化好的GLME操作条件在水基食品模拟物和干基食品模拟物中均可以表现出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因而可以证明优化后的GLME操作条件可以用于实际食品中样品关于香精香料的提取。(3)在四类代表性休闲食品中有104种香气成分被FEMA编入,其中包括18个成分在4类样品中以特征性成分存在,此外还有几种组分未被FEMA编入的成分,例如3-呋喃甲醇、5-羟甲基糠醛以及5-乙酰氧基甲基-2-呋喃醛等。经主成分分析,以官能团对香精香料分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以及醛类对样品中的香气起到主要贡献作用,同时还对一些甜味香精的合成机理做出了简单的解析。(4)用内标法定量得到样品中含量较高的香精香料成分有:3-糠醛、3-呋喃甲醇、2(5H)-呋喃酮、5-甲基呋喃醛、2,5-二甲酰基呋喃、甲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乙基麦芽酚、甘油、糠醛等。结合定性分析,本文提及的休闲食品中常用的香精香料有:3-糠醛、3-呋喃甲醇、2(5H)-呋喃酮、5-甲基呋喃醛、2,5-二甲酰基呋喃、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吡啶、甘油、糠醛、糠酸甲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甲基环戊烯醇酮、丙酮醇、甲酸、乙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5-乙酰氧基甲基-2-呋喃醛。经本文验证,GLME可应用于食品中香精香料的分析,为分析香精香料提供一种新颖、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张雪茹[8](2020)在《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降脂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甾醇有许多生理活性,特别是在降血脂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植物甾醇不溶于水,微溶于油的特点限制了植物甾醇的应用范围。因此,有许多研究学者将植物甾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植物甾醇酯,从而得到易溶于油的植物甾醇酯,并通过动物实验来考察植物甾醇酯的降脂活性,更有研究表明植物甾醇酯与植物甾醇相比有更好的降血脂功能,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甾醇酯在体内更容易被吸收,所以有更好的降脂效果。自微乳是一种纳米乳,可以包裹着药物在体内更容易通过水化层,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将植物甾醇制备成自微乳可以提高植物甾醇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植物甾醇在体内的吸收效率,更好地发挥植物甾醇的生理活性。本论文以β-谷甾醇为代表,对植物甾醇的降脂效应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首先运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油相和乳化剂对β-谷甾醇的溶解能力,以对β-谷甾醇的溶解度大小为考查因素筛选出了合适的油相和乳化剂,然后以绘制的伪三元相图中微乳区域面积为考察因素筛选出合适的助乳化剂和Kp(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之比),接着以Zeta电位、粒径和PDI(多分散系数)为综合考察指标筛选出合适的Km(HCO-40与吐温60的质量比)和Ke(乳化剂占总体系质量比),从而得到β-谷甾醇自微乳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成的β-谷甾醇自微乳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和体外释放情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引入了微波和超声波技术得到一种新的酯化方法合成了亚油酸β-谷甾醇酯,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对合成工艺条件中的酸醇摩尔比、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加热次数和超声时间进行筛选,优化出较优酯化合成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方法对合成的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之后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β-谷甾醇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油溶性。第三部分将制备成的β-谷甾醇自微乳、亚油酸β-谷甾醇酯和购买的β-谷甾醇保健片以及β-谷甾醇原料,取等量的β-谷甾醇有效成分做动物实验考察它们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效应的大小关系。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β-谷甾醇自微乳的制备方法为:柠檬精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吐温60为乳化剂、聚乙二醇400为助乳化剂、HCO-40与吐温60的质量比(km)为7:3、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kp)为3:1、乳化剂占总体系的质量百分比(ke)为50%。用该方法制备的β-谷甾醇自微乳的载药量为87.22mg/g,包封率为89.65%,粒径为48.85nm,电位为-12.863m V。体外释放实验表明,β-谷甾醇自微乳的释放率大于90%,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较优合成工艺为:酸醇摩尔比为2.2:1,每次微波加热时间为5min,微波加热次数为4次,每次超声时间为90s,酯化反应的酯化率为89.56%。所得产物经过溶液萃取分离纯化后,用HPLC分析得知产物中无未反应完的β-谷甾醇,经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了酯键,经过元素分析知产物与所求证化合物及其吻合,经过核磁分析产物确证为亚油酸β-谷甾醇酯。最后,经过HPLC测定产物纯度为98.36%;β-谷甾醇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5℃、4℃、25℃、40℃下于茶籽油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54±0.02%、0.72±0.04%、1.33±0.08%、1.49±0.06%和24.47±0.82%、27.02±0.71%、33.68±0.60%、36.92±1.04%。其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茶籽油(25℃)中的溶解度为33.68%,相比于β-谷甾醇(1.33%)提高了25倍,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领域。(3)将制备成的β-谷甾醇自微乳(SSSM)、合成的亚油酸β-谷甾醇酯(SELA)、市售的β-谷甾醇保健片(SST)以及β-谷甾醇(SS)原料分别以等计量(700mg/kg/天)的有效成分给建模成功的高脂血症小鼠灌喂考察不同给药形式的β-谷甾醇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效应。方法:首先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基础饮食和高脂饮食70天。建立高脂饮食模型后,将模型组进一步分为HFD(高脂饮食喂养)、SELA-TSO(8ml/kg,SELA:700mg/kg)、TSO(茶籽油,8ml/kg)、SSSM(8ml/kg,SS:700mg/kg)、NLSM(8ml/kg)、SSHT-TSO(8ml/kg,SS:700mg/kg)、SS-TSO(8ml/kg,SS:700mg/kg)组,分别用亚油酸β-谷甾醇酯、β-谷甾醇自微乳、市售β-谷甾醇保健片和β-谷甾醇原料粉末治疗35天,并建立空白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观察各组小鼠粪便中的血脂水平、组织、胆固醇和脂质。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着性设为P<0.05和P**<0.01水平。结果:降脂作用依次为:SSSM>SELA-TSO>SST-TSO>SS-TSO,即口服β-谷甾醇自微乳35天效果优于亚油酸β-谷甾醇酯、β-谷甾醇保健片和β-谷甾醇。
马余璐[9](2019)在《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漆树是我国特色资源树种之一,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从漆树籽皮中提取的漆蜡主要是甘油三酯,广泛用于日化、油墨、润滑、增塑和保鲜等领域,但目前我国的漆蜡加工落后,得到的漆蜡产品品质相较日本漆蜡品质差、色泽深、熔点低,因此精细化利用不高。因此本论文利用催化加氢、酶催化酯化等改性手段,制备催化改性漆蜡和漆蜡基异丙酯(IPE),并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制备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稳定性、防晒性及对酪氨酸酶抑制性能进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以漆蜡中硬脂酸和油酸、亚油酸相对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催化剂种类、用量、压力、反应时间、温度等因子,进行漆蜡加氢单因素实验,并与日本精制白蜡中硬脂酸含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钯碳催化剂用量0.5%,氢气压力0.3Mpa,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50℃,转速500r/min的条件下得到的加氢改性漆蜡,碘值可以降低至2.74mg/g,硬脂酸相对含量可以达到23.9%。但加氢后由于饱合度高导致改性漆蜡弹性降低,易折。为了改善改性漆蜡的性能,采用油酸含量较高的乌桕蜡与改性漆蜡进行复配及其加氢工艺研究。优化工艺为改性漆蜡与乌桕蜡复配比为1:1时,加氢后复配漆蜡中硬脂酸相对含量17.5%,与日本精制白蜡中硬脂酸含量17.6%接近,同时由于油酸亚油酸合理的比例,加氢后复配漆蜡的弹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漆蜡与异丙酯酶催化酯交换的工艺。选取异丙醇与漆蜡体积质量比、酶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以反应物的酸值为评价指标,考察对漆蜡酶催化酯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诺维信435脂肪酶的催化酯化效果最佳,选择工艺条件为异丙醇(m L):漆蜡(g)=4:1,脂肪酶质量浓度10g/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6h时,得到酸值为3.29mg/g,黏度为13.2mpa?s,折光率为1.441的漆蜡基异丙酯(IPE)。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漆蜡基异丙酯(IPE),通过GC-MS检测分析,漆蜡基异丙酯由73.6%的棕榈酸异丙酯,19.4%的油酸异丙酯,6.2%的硬脂酸异丙酯,0.9%的亚油酸异丙酯组成。3.以漆蜡基异丙酯(IPE)为油相制备具有热力学稳定性,透明的W/O型漆蜡基异丙酯(IPE)微乳液。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对微乳液的复配表面活性剂HLB值、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v/v)进行筛选。通过对IPE微乳液的电导率检测和流变性能检测,鉴定微乳液类型,制备性能稳定的W/O型IPE微乳液。通过对W/O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的粒径和稳定性的检测,筛选W/O型IPE微乳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乙醇为最佳助表面活性剂,以Span80:Tween80=7:3制备复配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2: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比值为5:5时,制备出的IPE微乳液的粒径在20~50nm,增溶水量为16%,粘度为55mpa?s。4.以IPE为油相,4%熊果苷水溶液为水相,进行低电导率的W/O型熊果苷-漆蜡基异丙酯(AR-IPE)微乳液的制备。首先考察AR-IPE微乳液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R-IPE对酪氨酸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17 mg/m L。接着采用体外法对IPE微乳液、AR-IPE微乳液和熊果苷水溶液进行防晒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PE空白微乳液及AR-IPE微乳液都有抵抗UVA、UVB的能力。最后利用高速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熊果苷-漆蜡基异丙酯(AR-IPE)微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AR-IPE微乳液经过四周后外观保持无色澄清透明,PH值和熊果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AR-IPE微乳液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美白防晒制剂。
杨阳[10](2018)在《HA-mPEG修饰的斑蝥素肿瘤靶向纳米脂质载体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尤其肝癌在我国的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伤害着人们的健康。斑蝥素是斑蝥抗癌的主要成分,对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因为其本身具有毒性,内服会引起多种毒副作用,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开展斑蝥素靶向肿瘤的新型纳米给药系统应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选择斑蝥素作为模型药物,制备包载斑蝥素的生物可降解的纳米脂质载体,并采用透明质酸(HA)进行修饰来提高其肿瘤靶向性。[方法与结果](1)通过酰胺化法合成HA-mPEG,并进行傅立叶红外和核磁氢谱的表征,验证结果表明已成功合成靶头。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HA-mPEG-CTD-NLC,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积法优化处方)确定最优处方。最优方法制备的HA-mPEG-CTD-NLC具有淡蓝色乳光,粒径为119.3nm,电位37.3mV,PDI为0.157,包封率为56.69%,载药量1.58%;并通过比较试验法对纳米粒的冻干剂进行考察,以冻干粉表面平整、不塌陷、不皱缩、可整块脱落且不散碎为指标,选择5%甘露醇为纳米粒的冻干保护剂,且冻干后样品复溶性好,冻干后粒径为139.3nm,PDI和电位值基本不变;以动态透析技术探讨HA-mPEG-CTD-NLC的体外释药方式,并对其进行数学参数的拟合,通过结果推测其释药方式符合Weibull方程,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2)以CTD溶液为对照组,探究CTD-NLC和HA-mPEG-CTD-NLC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在特定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眼眶取血,HPLC测定CTD的含量并用DAS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可知,与CTD溶液组相比较,HA-mPEG-CTD-NLC与CTD-NLC改变了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均符合二室模型。且HA-mPEG-CTD-NLC的药物半衰期是CTD溶液组的12.56和2.20倍,AUC值是2.28倍,血浆清除率仅为CTD溶液的0.41,明显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3)以裸鼠为研究对象,运用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对CTD-NLC和HA-mPEG-CTD-NLC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靶向性进行评价,并通过肿瘤体积的大小验证其药效学。结果表明,HA-mPEG-CTD-NLC组在肿瘤细胞的荧光明显强于CTD-NLC组。通过对组织中药物含量的测定可知,经修饰后的纳米粒可明显提高药物在肿瘤中的RUE值,达到了 4.75,也降低了在心脾中的 RUE值,值最低可至 0.93 和 1.07,均证明HA-mPEG-CTD-NLC具有良好的靶向性。(4)对荷瘤小鼠进行长时间的给药,比较生理盐水组、CTD溶液组、CTD-NLC组、HA-mPEG-CTD-NLC组及阳性对照组(5FU)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肿瘤体积的大小证明,HA-mPEG-CTD-NLC对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为65.96%。通过MTT细胞毒性实验进行体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CTD-NLC、HA-mPEG-CTD-NLC对SMMC-7721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逐渐增大,而HA-mPEG-CTD-NLC对药物的IC50值小于CTD-NLC组,说明HA-mPEG-CTD-NLC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主动靶向于肿瘤的纳米给药体系HA-mPEG-CTD-NLC,它不仅具有缓释的作用,也克服了载体靶向差的缺点,降低了药物毒性,提高斑蝥素药物的疗效和抗癌指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斑蝥素主动靶向纳米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
二、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酸异丙酯的合成与动力学参数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油酸异丙酯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异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 |
2.2 对甲苯磺酸用量 |
2.3 反应时间 |
2.4 对比实验 |
2.5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 结论 |
(2)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处方前工作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考察 |
2.3 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PLC分析方法的确证 |
3.2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 |
3.3 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结果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空白微乳载体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微乳三元相图的制备 |
2.2 空白微乳的制备 |
2.3 空白微乳的理化性质 |
2.4 空白微乳的稳定性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油的微乳相图 |
3.2 最优空白微乳的制备 |
3.3 空白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 |
3.4 空白微乳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的建立 |
2.2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
2.3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优化及制备 |
2.4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及微乳凝胶的表征 |
2.5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载药微乳的处方优化结果 |
3.2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处方优化结果 |
3.3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及微乳凝胶的表征结果 |
3.4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皮肤刺激性实验 |
2.2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皮肤刺激性评价结果 |
3.2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
4 结论 |
第五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离体经皮渗透活性及初步药效学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自制制剂与市售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2.2 初步药效学评价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活性比较结果 |
3.2 制剂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乳及经皮给药微乳制剂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N-脂肪酰基苏氨酸盐的合成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
1.1.1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1.2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 |
1.1.3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纯度分析 |
1.2 绿色微乳液的研究进展 |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脂肪酰基苏氨酸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成路线 |
2.2.2 合成步骤 |
2.2.3 结构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C_(12)ThrN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2 C_(14)ThrN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3 C_(16)ThrN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4 C_(18)ThrN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脂肪酰基苏氨酸的纯度分析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两相滴定法纯度分析 |
3.2.2 HPLC-ELSD分析 |
3.2.3 HPLC-RID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两相滴定法分析C_(12)ThrNa的纯度 |
3.3.2 HPLC-ELSD法分析C_nThrNa的纯度 |
3.3.3 HPLC-RID法分析C_(12)ThrNa的纯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脂肪酰基苏氨酸盐的构效关系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C_nThrNa克拉夫特温度的测定 |
4.2.2 C_nThr-Ch表面张力曲线的测定 |
4.2.3 C_nThr-Ch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
4.2.4 C_nThr-Ch的荧光探针法cmc的测定 |
4.2.5 C_nThr-Ch泡沫性能的测定 |
4.2.6 C_nThr-Ch乳化性能的测定 |
4.2.7 C_nThr-Ch增溶性能的测定 |
4.2.8 C_nThr-Ch润湿力的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_nThrNa的克拉夫特温度 |
4.3.2 C_nThr-Ch表面张力曲线 |
4.3.3 C_nThr-Ch油水界面张力 |
4.3.4 C_nThr-Ch的荧光探针法 |
4.3.5 C_nThr-Ch的泡沫性能 |
4.3.6 C_nThr-Ch的乳化性能 |
4.3.7 C_nThr-Ch的增溶性能 |
4.3.8 C_nThr-Ch的润湿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_(12)ThrNa微乳液的构筑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拟三元相图 |
5.2.2 K_m值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
5.2.3 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
5.2.4 油相的种类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
5.2.5 电导率法鉴别微乳类型 |
5.2.6 激光动态光散射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K_m值对微乳区面积的影响 |
5.3.2 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对微乳液相区的影响 |
5.3.3 油相的种类对微乳液相区的影响 |
5.3.4 电导率法鉴别微乳类型 |
5.3.5 微乳液的粒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对甲苯磺酸异丙酯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标准储备液配制 |
1.3 样品制备 |
1.4 色谱条件 |
1.5 GC-MS确证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波长选择 |
2.2 稳定性试验 |
2.3 色谱柱的选择 |
2.4 流动相的选择 |
2.5 提取剂的选择 |
2.6 提取时间的优化 |
3 方法学验证 |
3.1 线性范围 |
3.2 精密度试验 |
3.3 检测限、定量限和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 |
3.4 回收率 |
3.5 GC-MS确证 |
3.6 样品检测 |
3.6.1 实际样品测试 |
3.6.2 阳性样品确证 |
4 讨论 |
(5)河南地区老酵面团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复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老酵面团的起源及分类 |
1.1.1 老酵面团的起源 |
1.1.2 老酵面团的种类及应用 |
1.2 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
1.2.1 老酵面团菌群结构 |
1.2.2 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 |
1.2.2.1 传统分离鉴定技术 |
1.2.2.2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 老酵面团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机制 |
1.3.1 老酵面团风味形成途径 |
1.3.2 老酵面团风味物质检测技术 |
1.4 老酵面团微生物互作研究 |
1.5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南地区老酵面团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老酵面团样品的采集 |
2.3.2 老酵面团pH和总酸度(TTA)的测定 |
2.3.3 老酵面团乳酸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与保存 |
2.3.4 老酵面团乳酸菌、酵母菌的测序鉴定 |
2.3.5 测序结果的比对及菌种确定 |
2.3.6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老酵面团pH值和总酸度(TTA) |
2.4.2 传统平板分离细菌的鉴定结果 |
2.4.3 传统平板分离真菌的鉴定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面团及馒头的制备 |
3.3.2 老酵面团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3.3.2.1 DNA提取和PCR扩增 |
3.3.2.2 Illumina Miseq测序 |
3.3.2.3 数据处理 |
3.3.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及萃取 |
3.3.4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基于高通量测序老酵面团菌群差异分析 |
3.4.1.1 样本测序评估与多样性指数分析 |
3.4.1.2 老酵面团细菌菌群组成分析 |
3.4.1.3 老酵面团真菌菌群组成分析 |
3.4.2 老酵面团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
3.4.2.1 细菌菌群动态变化规律 |
3.4.2.2 真菌菌群动态变化规律 |
3.4.3 老酵面团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差异分析 |
3.4.4 老酵馒头风味物质组成分析 |
3.4.5 老酵面团菌群与馒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老酵面团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对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种培养、收集与复配 |
4.3.2 复配面团和馒头pH值、TTA、有机酸的测定 |
4.3.3 乳酸菌复配面团发酵性能测定 |
4.3.4 馒头品质特征与感官评定 |
4.4 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复配面团中酵母菌与乳酸菌计数 |
4.5.2 pH值、TTA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4.5.3 不同乳酸菌复配面团的流变发酵特性 |
4.5.4 复配馒头品质特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复配面团共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转录组学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种培养与收集方法同4.3.1 |
5.3.2 面团的制作与发酵方法同4.3.4 |
5.3.3 样品总RNA的提取 |
5.3.4 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 |
5.3.5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5.3.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转录组测序结果 |
5.4.2 碳水化合物代谢分析 |
5.4.3 氨基酸的转运与代谢分析 |
5.4.4 其他风味物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5.4.5 酿酒酵母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ABSTRACT |
参考文献 |
(6)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合成工艺改进研究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接剂的特性 |
1.2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接剂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3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接剂的结构修饰及改性 |
1.3.1 结构修饰 |
1.3.2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接剂的改性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2.2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合成现有技术 |
2.2.1 制备甲醛的甲醇溶液 |
2.2.2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合成 |
2.3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2.4 采用新工艺合成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 |
2.5 表征分析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2.5.2 核磁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原料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
2.6.2 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2.6.3 脱水剂的选择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2.6.4 裂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用胶质量控制 |
3.1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质量检测技术 |
3.1.1 纯度检测 |
3.1.2 无菌检查 |
3.1.3 粘度检测 |
3.1.4 固化时间与屈挠性检测 |
3.1.5 粘接强度测试 |
3.1.6 杂质限度检测 |
3.2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生物安全性评价 |
3.2.1 慢性全身毒性试验 |
3.2.2 医用胶栓塞兔静脉后生物反应观测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3.3.1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质量检测技术 |
3.3.2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生物安全性检测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香精香料 |
1.1.1 香精的成分 |
1.1.2 香精的工业技术-包埋技术 |
1.2 香精香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1 传统前处理方法 |
1.2.1.1 固相萃取法 |
1.2.1.2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 |
1.2.1.3 静态顶空法 |
1.2.1.4 减压蒸馏萃取法 |
1.2.1.5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2.1.6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 |
1.2.1.7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
1.2.2 新型前处理方法—气-液微萃取法 |
1.3 食品模拟物 |
1.3.1 食品模拟物的分类 |
1.3.2 食品模拟物的相关研究 |
1.4 香精香料分析技术 |
1.4.1 定性方法 |
1.4.1.1 气相色谱法 |
1.4.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1.3 色谱-质谱联用 |
1.4.1.4 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 |
1.4.1.5 光谱法 |
1.4.2 定量方法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LME处理香精香料操作条件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C-MS条件 |
2.2.3.1 色谱条件 |
2.2.3.2 质谱条件 |
2.2.4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2.3 GLME操作条件优化 |
2.3.1 GLME操作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2.3.1.1 提取温度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2 提取时间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3 冷凝温度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4 气体流速对香精香料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
2.3.1.5 稀释比例对香精香料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
2.3.2 响应面设计优化 |
2.4 结果讨论 |
2.4.1 响应面模型拟合 |
2.4.2 响应面的方差分析 |
2.4.3 两两因素交互响应面结果 |
2.4.3.1 加标样品中乙基麦芽酚的回收率 |
2.4.3.2 加标样品中香叶醇的回收率 |
2.4.3.3 加标样品中八角茴香油的回收率 |
2.4.3.4 加标样品中丁香酚的回收率 |
2.4.3.5 加标样品中香豆素的回收率 |
2.4.4 最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食品模拟物验证GLME的可行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GC-MS条件 |
3.2.3.1 色谱条件 |
3.2.3.2 质谱条件 |
3.2.4 GLME操作条件 |
3.3 食品模拟物的配制 |
3.3.1 水基食品模拟物 |
3.3.1.1 水 |
3.3.1.2 3 %(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 |
3.3.1.3 1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 |
3.3.1.4 橄榄油模拟物 |
3.3.2 干基食品模拟物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水基食品模拟物验证实验 |
3.4.1.1 模拟物-水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2 模拟物-3%乙酸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3 模拟物-10%乙醇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4 模拟物-橄榄油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2 干基食品模拟物验证实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C-MS条件 |
4.2.4 样品制备 |
4.3 实际样品分析 |
4.3.1 冰淇淋的成分分析 |
4.3.1.1 GLME操作条件 |
4.3.1.2 GC-MS结果 |
4.3.1.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1.4 主成分分析 |
4.3.2 奶茶的成分分析 |
4.3.2.1 GLME操作条件 |
4.3.2.2 GC-MS结果 |
4.3.2.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2.4 主成分分析 |
4.3.3 果冻的成分分析 |
4.3.3.1 GLME操作条件 |
4.3.3.2 GC-MS结果 |
4.3.3.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3.4 主成分分析 |
4.3.4 青豆的成分分析 |
4.3.4.1 GLME操作条件 |
4.3.4.2 GC-MS结果 |
4.3.4.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4.4 主成分分析 |
4.3.4.5 小结 |
第5章 实际样品定量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GC-MS条件 |
5.2.4 内标溶液的配制 |
5.2.5 样品制备 |
5.3 样品定量分析 |
5.3.1 GLME操作条件 |
5.3.2 定量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降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自微乳 |
1.2.1 SMEDDS基本理论 |
1.2.2 SMEDDS处方组成 |
1.2.3 筛选与评价指标 |
1.2.4 最新应用 |
1.3 植物甾醇酯 |
1.4 植物甾醇降脂机制 |
1.4.1 竞争结合位点机制 |
1.4.2 降低胆固醇吸收机制 |
1.4.3 干预胆固醇代谢机制 |
1.4.4 影响脂质运输机制 |
1.4.5 其他 |
1.5 β-谷甾醇 |
第二章 β-谷甾醇自微乳的研制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油水分配系数 |
2.2.3 溶解度试验 |
2.2.4 绘制伪三元相图 |
2.2.5 制备β-谷甾醇自微乳 |
2.2.6 粒径和zeta电位 |
2.2.7 载药量和包封率 |
2.2.8 形态学观察 |
2.2.9 自微乳的稳定性 |
2.2.10 体外释放研究 |
2.2.1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水分配系数 |
2.3.2 溶解度结果 |
2.3.3 伪三元相图 |
2.3.4 粒径和zeta电位 |
2.3.5 载药量和包封率 |
2.4 总结 |
第三章 超声-微波法合成亚油酸β-谷甾醇酯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作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缩写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漆蜡加工利用研究现状 |
1.2.2 漆蜡的催化加氢进展 |
1.2.3 脂肪酸异丙酯的合成 |
1.2.4 漆蜡基脂肪酸异丙酯微乳液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改性漆蜡的复配工艺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精制漆蜡与日本精制白蜡性能对比 |
2.3.2 漆蜡加氢因素的影响 |
2.3.3 加氢精制后漆蜡物化性能的差异 |
2.3.4 新型复合漆蜡的复配 |
2.4 结论 |
第三章 酶催化酯化合成漆蜡基异丙酯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物的结构鉴定 |
3.3.2 酶法合成漆蜡基异丙酯的单因素试验 |
3.3.3 酶法合成漆蜡基异丙酯的正交实验 |
3.3.4 漆蜡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组成 |
3.4 结论 |
第四章 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乳液配方的筛选 |
4.3.2 微乳液稳定性检测 |
4.3.3 微乳液类型的鉴定 |
4.3.4 微乳液粒径测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熊果苷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熊果苷微乳液制备 |
5.3.2 AR-IPE微乳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
5.3.3 防晒效果评价 |
5.3.4 熊果苷微乳含量的测定 |
5.3.5 熊果苷微乳的离心稳定性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HA-mPEG修饰的斑蝥素肿瘤靶向纳米脂质载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1.1. 新型纳米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 |
1.2.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进展 |
1.3. 纳米载体的修饰与主动靶向 |
第二节 模型药物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路线与研究目的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HA-mPEG-CTD-NLC的制备和表征 |
第一节 HA-mPEG的制备与鉴定 |
1. 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方法 |
2.2. 鉴定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第二节 HA-mPEG-CTD-NLC的工艺及处方优化 |
1. 仪器与试剂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HA-mPEG-CTD-NLC的制备工艺的优化 |
3.1. 单因素考察法优化处方 |
3.2.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 |
3.3. 优化的处方验证 |
3.4. 稳定性考察 |
4. 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
4.1.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
4.2. 工艺验证 |
5. 小结 |
第三节 HA-mPEG-CTD-NLC的表征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纳米特性的表征 |
2.1. 外观形态 |
2.2. 粒度分布与电位 |
2.3. 包封率与载药量 |
3. 体外释药性能的考察 |
3.1. 释放介质的选择 |
3.2. 分析方法建立 |
3.3 释放性能实验 |
3.4 释药动力学探讨 |
3.5 HA-mPEG-CTD-NLC包封与释药规律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A-mPEG-CTD-NLC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一节 血浆中斑蝥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色谱条件 |
2.2. 样品处理方法 |
2.3. 专属性考察 |
2.4. 线性回归方程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方法回收率 |
2.7. 提取回收率 |
2.8. 稳定性考察 |
第二节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血药浓度-时间 |
3.2. 药动学参数 |
4.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A-mPEG-CTD-NLC靶向性研究 |
第一节 生物样品中斑蝥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动物接种 |
2.2. 组织样品处理方法 |
2.3. 色谱条件 |
2.4. 专属性考察 |
2.5. 线性回归方程 |
2.6. 精密度试验 |
2.7. 方法回收率 |
2.8. 提取回收率 |
3. 小结 |
第二节 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织分布实验结果 |
3.2. 靶向性结果 |
4.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活体成像技术的肿瘤靶向性研究 |
1. 实验方法 |
1.1. FITC-HA-mPEG-CTD-NLC的制备 |
1.2 裸鼠活体成像方法 |
2. 实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A-mPEG-CTD-NLC抗肿瘤作用和细胞毒性研究 |
第一节 HA-mPEG-CTD-NLC抗肿瘤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与细胞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接种 |
2.2. 实验分组 |
2.3. 给药方式与给药周期 |
2.4. 观测指标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HA-mPEG-CTD-NLC细胞毒性实验 |
1. 实验方法 |
1.1. 细胞培养方法 |
1.2. MTT法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
2.1. 对SMCC-7721细胞抑制率结果 |
2.2. IC_(50)值 |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酸异丙酯的合成与动力学参数测定[J]. 费洪波,刘群. 山东化工, 2021(24)
- [2]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D]. 叶丹.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N-脂肪酰基苏氨酸盐的合成及性能[D]. 尹逗逗. 江南大学, 2021(01)
- [4]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对甲苯磺酸异丙酯含量[J]. 杨永超,杜宇,何成,于艳军,韩伟,李宁涛,熊中强,王利兵.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1(04)
- [5]河南地区老酵面团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复配研究[D]. 邢小龙.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6]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合成工艺改进研究与质量控制[D]. 杜宇聪. 暨南大学, 2020(01)
- [7]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D]. 叶琳洋. 长春大学, 2020(01)
- [8]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降脂效应研究[D]. 张雪茹.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D]. 马余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10]HA-mPEG修饰的斑蝥素肿瘤靶向纳米脂质载体研究[D]. 杨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