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师大试行无人监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莉[1](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梁苗惠[2](2014)在《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认为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还是与之呼应的全国地理高考考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均为地理教育者培养高中生的地理书面表达能力提供了政策指导及参考依据。此外,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其地理素养的提高。这是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然而,目前高中生的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存在各种问题。虽然这弓i起了广大地理教师的关注,但许多教师未能全面认识高中生的地理书面表达问题,而且在培养高中生的地理书面表达能力过程中,将关注点集中在"如何教”上,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导致徒劳无功。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本文运用文献研宄法、调査分析法和观察分析法等对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相关阐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在绪论中,对学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研宄现状进行梳理评析,然后根据目前的研究盲点,突出本文的研宄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完善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内涵,提出良好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和地理图表表达能力的特征,并阐述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一方面以试题分析和图表测查法,对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得出高中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和地理图表表达能力现状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以高中地理教师为研宂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课堂视频观察法,对培养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第四,根据对高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养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师等其他方面十王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五,根据原因分析,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出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1)借助书面表达作业,转变学生态度;(2)优化教学语言,发挥示范效应;(3)多措并举,提高地理思维能力;(4)循序渐进,强化地理认知结构。
苏晶梁[3](2013)在《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我国教育部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初中(7-9年级)设立综合科学课程。《科学》学科的高度综合化对于在中学担任《科学》科目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及能力要求。职前教育中的教育实践课程是培养教师实践知识的起点,能帮助师范生从学生身份顺利转变为教师身份,有效地促进中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中学科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发展比较晚,较形式化,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目前的上海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模式的实际情况而言,笔者发现我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已呈规范化和制度化,对我国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培养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此外,研究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模式的文章较少,笔者通过此文的撰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研究的不足,吸取国外优秀经验,最终促进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个案及比较研究法。笔者对以上海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为典型进行问卷调研,了解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内容形式、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大学指导老师指导情况、教育实习的满意度情况等,对中学科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模式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教育实践的准备课程不足。2)教育实习场所流动性大。3)教育实践内容流于形式。4)教育实习时间短。5)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大学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不足。笔者选取美国北伊诺伊州立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研究的个案,对两所学校的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资格、教育实践准备课程、’教育实践内容形式、教育实践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与高师指导教师职责、教育实践评价形式进行梳理及比较分析,结合美国NIU优秀经验,提出我国科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模式改进策略:1)根据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调整科学专业课程。2)加强与中小学的密切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3)开展多种活动,有效落实微格教学和教育见习。4)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积累实践性知识。5)建立实习指导教师遴选标准与制度。6)增加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加强与实习指导教师交流。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够引起上海师范大学对科学教育专业职前教育实践培养的重视,也为广大高师院校进行教育实践模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参考。
支慧[4](2012)在《新制度主义视野下学校委托管理的实施 ——基于上海市D学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地区实施的学校委托管理对改造薄弱学校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如何使被托管的薄弱学校,在托管后取得更好的发展被广为关注。本文选取中介机构对公办学校进行托管的模式,以新制度主义为视角探究这一模式中被托管学校的制度实施及影响制度实施的相关因素。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一所被托管学校为个案,深入实地获取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多种资料,为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在个案学校期间,笔者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通过访谈、观察、收集文本资料等方式,从整体上对委托管理前后的状况予以把握。基于对数据的质化分析,并在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的关照下,对D学校制度实施进行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分述如下:(一)被托管后的D学校主要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学校制度的重建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二)推动D学校制度实施的主体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初始变革力量的托管团队;另一方面是在托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本土化”干部队伍,这为D学校制度的实施提供后续保障。(三)D学校在托管初便重视采用合理有效的实施方式。正式会议的召开、下发文本组织学习、非正式座谈等都是D学校的常用举措。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制度的有效实施。(四)D学校所进行的制度实施具有模仿特征,这种模仿方式帮助D学校在托管初,及时建立起一套制度体系,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而从托管的进程来看,D学校的制度实施也经历了简单模仿、理解模仿到自主发展的三个阶段。
冯建华[5](2011)在《区域内公立初级中学绩效工资探究 ——以闸北区公办初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增长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因此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要想培养优秀的人才,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水平。2008年底,经国务院研究同意,从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率先实行绩效工资,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但是从政策出台到实施两年多来,其间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争议声此起彼伏。对于学校来说,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利用好绩效工资来激励教师、发展教师和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逐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这是当前摆在各中小学校长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闸北区7所样本学校进行实地问卷和访谈调查,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行解读,研究学校绩效工资制定程序、绩效工资方案与学校民主管理、影响教师绩效工资的因素分析、绩效工资下教职工的评价指标等内容,并对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各类学校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借鉴和帮助。
李玉美[6](2010)在《我国公立中小学校长问责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社会对教育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如何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成了重要命题。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校长问责制。校长问责制参照美国的教育问责制及国内的行政问责制,旨在补充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它是以监督和约束中小学校长权力为目的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即当被赋予了一定权力的校长滥用职权或没有达到达到权力所对应的期望责任时,学校利益相关者将依照事先约定对校长进行相应地惩戒。校长问责制的提出以相关管理理论、法律法规为理论和政策依据,以校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为实践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该制度属于行政问责制的范畴,它通过追究校长对学校相关方面的责任为直接手段,同时发挥事先提醒和全程监督的功能。实践证明,校长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增强校长的责任意识、改进校长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校长激励制度、提高校长的行政效率。目前而言,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的校长问责办法等文件已有相当数量,付诸实施的校长问责制也不在少数。在收集各类问责文件及问责案例的基础上,笔者就其中的问责主体、问责内容、问责缘起、问责依据、处理结果以及其所产生的反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归纳。尽管由于地区的差异,校长问责制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程,但他们中间存在着许多公共因素,这为笔者提出设计、实施校长问责制的基本思路提供了可能。
徐敏[7](2003)在《无人监考可行否?》文中研究说明这是公开的秘密: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的顽症由来已久。这顽症怎么治?这两天正值期末考试,上师大出了个新招:在教育科学学院部分班级、部分科目考试中试行无人监考。记者闻讯,昨天赶到考场一探虚实——— 现场目击 沿着教学楼的走廊走过去,记者看到,大部分考场?
二、上师大试行无人监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师大试行无人监考(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
9.4.1 施测因素 |
9.4.2 考生因素 |
9.4.3 内容因素 |
9.4.4 评分因素 |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
第13章 结论 |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
1.1.2 地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学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学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观察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理论概述 |
2.1 表达能力的内涵 |
2.2 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内涵 |
2.3 良好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特征 |
2.3.1 科学性 |
2.3.2 规范性 |
2.3.3 逻辑性 |
2.3.4 综合性 |
2.3.5 辩证性 |
2.3.6 灵活性 |
2.4 良好地理图表表达能力的主要特征 |
2.4.1 科学性 |
2.4.2 规范性 |
2.4.3 逻辑性 |
2.4.4 动态性 |
2.4.5 创造性 |
2.5 影响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 |
2.5.1 学生因素 |
2.5.2 教师因素 |
2.5.3 地理教材因素 |
2.5.4 地理教育评价环境因素 |
2.5.5 其他学科因素 |
第三章 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 |
3.1 基于试题分析的高中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现状 |
3.1.1 调查方案 |
3.1.2 高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 |
3.1.3 高三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 |
3.2 基于图表测查的高中生地理图表表达能力的现状 |
3.2.1 调查方案 |
3.2.2 未能准确表达地理事物,科学性欠佳 |
3.2.3 未能合理绘制和安排符号,规范性不足 |
3.2.4 未能真正表达地理事物间的关系,逻辑性差 |
3.2.5 未能有效设计形式,创造性弱 |
3.3 高中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和图表表达能力现状的比较 |
3.3.1 高中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与地理图表表达能力密切相关 |
3.3.2 高中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高于地理图表表达能力 |
第四章 培养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调查 |
4.1 基于问卷调查的培养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 |
4.1.1 调查方案 |
4.1.2 高中地理教师对培养学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认识 |
4.1.3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对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影响 |
4.2 基于课堂视频观察的培养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 |
4.2.1 调查方案 |
4.2.2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欠佳 |
4.2.3 “三板”的协调性差 |
4.2.4 对学生地理书面表达的落实不重视 |
第五章 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
5.1 学生的原因 |
5.1.1 态度不端正 |
5.1.2 学习方法落后 |
5.1.3 地理思维能力欠佳 |
5.1.4 地理认知结构水平低 |
5.1.5 解题策略不灵活 |
5.2 教师的原因 |
5.2.1 示范作用不佳 |
5.2.2 对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认识不足 |
5.2.3 培养学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意识薄弱 |
5.2.4 培养学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传统 |
5.3 地理教育评价环境的原因 |
5.3.1 评价方式失衡 |
5.3.2 考核难度偏大 |
5.4 其他学科的原因 |
第六章 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
6.1 借助书面表达作业,转变学生态度 |
6.1.1 科学设计书面表达作业 |
6.1.2 充分利用作业结果的反馈作用 |
6.2 优化教学语言,发挥示范效应 |
6.2.1 规范教学语言 |
6.2.2 讲究“三板”传递效果 |
6.3 多措并举,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
6.3.1 创造平台,鼓励思维外化 |
6.3.2 结合图文,促进思维转化 |
6.4 循序渐进,强化地理认知结构 |
6.4.1 嫁接学生原有认知,促进新知理解 |
6.4.2 重视结构化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
6.4.3 强化应用性论述训练,巩固认知结构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一年级期中考部分试题 |
附录二:高三年级期中考综合分析题 |
附录三:高中生地理图表表达能力现状的测查题目 |
附录四:培养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五: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3)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教育实践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科学教师 |
2.1.2 教师教育 |
2.1.3 教师职前教育 |
2.1.4 教育实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信念理论 |
2.2.2 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
2.2.3 建构主义教师学习理论 |
2.2.4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师范大学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模式调研 |
3.1 调查概况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3.2.1 教育实践准备知识的基本情况 |
3.2.2 被调查的应届师范生的实习学校情况 |
3.2.3 教育实践内容形式的调查 |
3.2.4 教育实习评价方式情况 |
3.2.5 实习指导教师及大学指导教师情况调查 |
3.2.6 实习生对教育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 |
3.3 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
3.3.1 教育实践的准备课程不足 |
3.3.2 教育实习场所流动性大 |
3.3.3 教育实践内容流于形式 |
3.3.4 教育实习时间短 |
3.3.5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大学指导教师的指导不足 |
第四章 中美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实践模式案例比较分析 |
4.1 中美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个案介绍 |
4.1.1 中美大学个案选择的依据 |
4.1.2 上师大与NIU大学概况 |
4.1.3 上师大与NIU之中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特点 |
4.2 中美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准备课程的比较 |
4.2.1 上师大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准备课程 |
4.2.2 NIU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准备课程 |
4.2.3 比较与分析 |
4.3 中美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内容形式的比较 |
4.3.1 上师大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内容形式 |
4.3.2 NIU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内容形式 |
4.3.3 比较与分析 |
4.4 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与高师指导教师职责的比较 |
4.4.1 上师大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与高师指导教师职责 |
4.4.2 NIU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职责 |
4.4.3 比较与分析 |
4.5 中美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评价形式的比较 |
4.5.1 上师大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评价形式 |
4.5.2 NIU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践评价形式 |
4.5.3 比较与分析 |
第五章 对我国中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实践模式的启示 |
5.1 根据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调整科学专业课程 |
5.2 加强与中小学的密切合作,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 |
5.3 开展多种活动,有效落实微格教学和教育见习 |
5.4 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积累实践性知识 |
5.5 建立实习指导教师遴选标准与制度 |
5.6 加强大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合作交流 |
5.7 论证编写《上海师范大学科教专业教育实习指导手册》,规范教育实习及评价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4)新制度主义视野下学校委托管理的实施 ——基于上海市D学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的缘起 |
(一) 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委托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
二、 研究的目的与问题 |
三、 研究的意义 |
(一) 现实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四、 文献回顾与启示 |
第二章 个案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 研究的理论准备 |
(一) 概念的厘定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来源 |
(三) 本研究的框架 |
二、 研究的方法与实施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个案的选择 |
(三) 分析单位 |
(四) 研究假设 |
(五) 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六) 研究质量与论文撰写 |
第三章 学校委托管理:制度移植的过程 |
一、 D 学校被托管前的背景描述 |
(一) “薄弱”的硬件设施 |
(二) “亟待解决”的师资问题 |
(三) “粗放”的学校制度 |
(四) “众说纷纭”的生源问题 |
二、 “成功教育”理念及流程化管理模式的植入 |
(一) 构建学校发展的基石——正式制度“移植”的过程 |
(二) 寻求办学理念的认同——非正式制度的移植 |
(三) 制度变革遭遇“尴尬” |
(四)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实施的特点 |
三、 D 学校制度实施后的状况 |
(一) 正式制度的实施状况 |
(二) 非正式制度的实施状况 |
第四章 学校委托管理:制度移植的机制分析 |
一、 个案学校制度实施特征:模仿和移植 |
(一) 制度模仿:学校做了什么? |
(二) 模仿的成效:学校做的如何? |
(三) 小结 |
二、 影响 D 学校制度实施的因素分析 |
(一) D 学校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二) D 学校制度实施的主体 |
(三) D 学校制度实施的方式及其作用 |
三、 本章小结 |
(一) D 学校制度实施的特征 |
(二) 影响 D 学校制度实施的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一) 初步的总结与讨论 |
(二)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 研究启示 |
三、 研究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行政人员(老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年轻老师(新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L 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调查问卷 |
研究成果 |
(5)区域内公立初级中学绩效工资探究 ——以闸北区公办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概念解释 |
(一) 绩效工资与教师绩效工资 |
(二) 绩效考核 |
三、现实意义 |
(一)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二) 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三) 便于校长进行学校管理 |
四、研究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 |
(二)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
(三) 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员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
六、理论依据 |
(一) 关系绩效理论 |
(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三) 激励理论 |
(四) 权变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我国中小学工资改革的几个阶段 |
二、企业绩效工资文献综述 |
(一) 早期研究成果 |
(二) 现代企业员工绩效工资的主要文献 |
三、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主要文献 |
(一) 美国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主要文献 |
(二) 我国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主要文献 |
四、绩效工资前教师收入组成 |
五、教师绩效工资相关政策、法规 |
六、已有研究尚存的问题及其研究可能 |
第三章 上海市闸北区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情况概述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调查数据初步统计结果 |
第四章 绩效工资方案与学校民主管理 |
一、制订绩效工资方案的相关依据 |
二、制订绩效工资方案的程序 |
三、绩效工资方案矛盾焦点 |
四、学校民主管理下的绩效工资方案 |
第五章 影响教师绩效工资的因素分析 |
一、教师绩效工资的外部影响因素 |
二、教师绩效工资的内部影响因素 |
三、绩效工资与教育公平 |
(一) 教育公平的概念 |
(二) 我国的教育公平现状 |
(三)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与教育均衡化 |
四、绩效工资实行后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影响 |
第六章 绩效工资下教职工的评价指标 |
一、绩效工资下的教职工岗位职责 |
二、班主任工作评价指标 |
三、中层管理人员工作评价指标 |
四、教师考核指标 |
五、职工考核指标 |
第七章 对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教师绩效工资,给政府的几点建议 |
(一) 政府需完善教育法规,建立教育政绩考核机制 |
(二) 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需科学有效地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 |
(三) 政府需平衡地区、校际之间的收入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
二、完善教师绩效工资,给学校的几点建议 |
(一) 关注教师激励机制中的非货币化因素 |
(二) 努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三) 加大教师在绩效工资方案修订过程中的参与度,完善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 |
(四) 制订绩效计划,关注绩效执行,加强绩效反馈 |
(五) 绩效方案中应尽可能去除“负激励”指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我国公立中小学校长问责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价值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大陆地区行政问责制研究 |
二、美国教育问责制文献综述 |
三、校长负责制文献综述 |
四、校长问责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校长问责制的性质、功能及必要性 |
一、校长问责制的性质 |
二、校长问责制的功能 |
三、建立校长问责制的必要性 |
第四章 校长问责制提出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三、实践依据 |
第五章 校长问责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
一、现行校长问责制的问责主体 |
二、现行校长问责制的问责内容 |
三、现行校长问责制的问责缘起 |
四、现行校长问责制的问责依据 |
五、现行校长问责制的处理方式 |
六、现行校长问责制的社会反响 |
第六章 校长问责制设计及实施的基本思路 |
一、问责主体 |
二、问责客体 |
三、问责内容 |
四、问责缘起 |
五、问责开展及其流程操作 |
六、问责的保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小学校长问责制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中小学校长问责制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上师大试行无人监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高中生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D]. 梁苗惠.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3]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中学科学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比较研究[D]. 苏晶梁.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4]新制度主义视野下学校委托管理的实施 ——基于上海市D学校的个案研究[D]. 支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5]区域内公立初级中学绩效工资探究 ——以闸北区公办初中为例[D]. 冯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6]我国公立中小学校长问责制研究[D]. 李玉美.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7]无人监考可行否?[N]. 徐敏. 解放日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