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蚤类幼虫分类研究Ⅲ.蚤目:细蚤科(论文文献综述)
崔耀仁,康东梅,郑楠[1](2020)在《3种蚤类幼虫触角与肛柱结构量度的测定和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和比较印鼠客蚤、猫栉首蚤和缓慢细蚤3种蚤类幼虫的触角及肛柱形态,测量和比较触角长与触角间距比值、肛柱长与肛柱间距比值及差异,探讨和建立对幼虫可量化的数值分类与鉴定的方法。方法在温度(24±1)℃,相对湿度(80±10)%的条件下,以小白鼠为供血动物,采用常规饲养和平皿中培育的方法获得3种蚤类幼虫,体式解剖镜下拍摄幼虫图片,测量幼虫的触角长、触角间距、肛柱长及肛柱间距,采用秩和检验对3种幼虫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值、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幼虫的触角形态基本相同,但触角长及触角间距存在差异,其中印鼠客蚤幼虫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值为0.87±0.06,猫栉首蚤幼虫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值为1.26±0.37,缓慢细蚤幼虫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值为1.02±0.06,三者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值进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3.241,P<0.001),三者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印鼠客蚤幼虫的肛柱纤细,且基部至端部近等粗;猫栉首蚤幼虫的肛柱形态由基部到端部变化急促,基部粗,端部细;缓慢细蚤幼虫肛柱粗壮,且基部至端部近等粗。3种幼虫肛柱及肛柱间距存在差异,其中印鼠客蚤的幼虫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值为1.31±0.13,猫栉首蚤的幼虫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值为2.60±0.55,缓慢细蚤的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值为4.82±1.47,对三者的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值进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1.082,P<0.001),三者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3种幼虫的触角形态相近,肛柱形态各异。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值及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值均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居民区常见蚤种幼虫形态分类鉴定的依据。
赵姗姗[2](2017)在《新疆北疆边境地区蚤种的鉴定与病原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新疆北疆边境地区蚤类(包括部分南疆蚤类)进行鉴定和病原检测,为新疆蚤传病的发生做出风险评估以及蚤传病的预防奠定基础。除此以外,对温泉县鼠疫疫源地所收集的样本及所有蚤类进行鼠疫筛查与分型,为追溯鼠疫的主要宿主、媒介及其生态地理景观的生物学类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2015-2016年在新疆北疆边境地区(布尔津县、阿拉山口市、温泉县、精河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新源县)及和田地区民丰县收集哺乳动物体表寄生蚤;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18S r DNA,28S r DNA,EF1-a,COII和COI),对所收集的蚤进行蚤种鉴定并进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2.选取阿拉山口地区的长吻角头蚤、臀突客蚤、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后弯怪蚤及秃病蚤指名亚种组织DNA送至北京诺禾致远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中的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分析其细菌的群落结构、种群多样性及丰富度。3.结合宏细菌数据,对所采集蚤类样本进行立克次体(MLST)、沃尔巴克体(wsp和16S r RNA)以及巴通体(glta、ITS和rib C)的筛查,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4.收集温泉县动物血清、组织样本以及采集点的蚤类样本,采用间接血凝法对血清样本进行鼠疫血清学F1抗体监测,采用PCR检测技术对组织样本进行鼠疫(caf1和pla)筛查并且对阳性样本进行MLVA基因型的分析。结果:1.2015-2016年共收集蚤类样本5699匹,隶属于7科16属19种,分别为:长吻角头蚤、人蚤、同型客蚤指名亚种、臀突客蚤、印鼠客蚤、猫栉首蚤指名亚种、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宽新蚤、修长栉眼蚤指名亚种、宽臂纤蚤、八栉蝠蚤、林野细蚤、真凶中蚤精河亚种、似升额蚤指名亚种、后弯怪蚤、谢氏山蚤、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秃病蚤指名亚种和花蠕形蚤;阿拉山口地区鼠体外寄生蚤季节变化显示,蚤类除1-2月份蚤指数低,其余10个月蚤指数较高且呈现一定的波动性。2.阿拉山口地区5种蚤中共测得726626条Tags被分成5447个OTUs,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细菌分属于4个细菌门:放线菌、拟杆菌、厚壁菌和变形菌,丰度呈现明显差异性。3.立克次体:民丰县的花蠕形蚤中检测到暂定的巴贝瑞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阿拉山口地区的臀突客蚤、长吻角头蚤和后弯怪蚤中检测到与贝利立克次体(R.bellii)亲缘性较高的立克次体,在宽臂纤蚤和秃病蚤指名亚种检测到更为古老的立克次体。沃尔巴克体:在人蚤、客蚤、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似升额蚤、后弯怪蚤、谢氏山蚤、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和秃病蚤指名亚种中均检测到,分子学分析显示该内共生体与以往在蚤内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性。巴通体:在阿拉山口地区的5种及温泉与精河地区的3种蚤类中检测到巴通体:1)臀突客蚤和同型客蚤指名亚种中检测到Bartonella rochalimae;2)在臀突客蚤中检测到格拉范姆(B.grahamii);3)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后弯怪蚤和秃病蚤指名亚种检测到伊丽莎白(B.elizabethae);4)来自温泉县与精河县长尾黄鼠体外的似升额蚤和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中BZ01与来自温泉县旱獭体外的谢氏山蚤中的巴通体BZ02聚为一支且都与B.washoensis聚为一大支。4.2015年温泉县收集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灰旱獭2.1%(1/47)、牧羊犬6.7%(2/30)、长尾黄鼠0.7%(1/134);分子学检测发现仅在温泉县的谢氏山蚤及灰旱獭脏器中检测到鼠疫核酸阳性,且MLVA类型均为MT86(2-2-2-4-6-8-7-5-2-7-3-3-2-5)。结论:1.采集的19种蚤,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修长栉眼蚤指名亚种、宽臂纤蚤、八栉蝠蚤、真凶中蚤精河亚种、似升额蚤指名亚种、后弯怪蚤、谢氏山蚤、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和花蠕形蚤5对基因信息及长吻角头蚤(28S r DNA,COII,EF1-a,COI)、臀突客蚤(18S r DNA,28S r DNA和EF1-a)和秃病蚤指名亚种(18S r DNA,28S r DNA和COI)均为首次上传Gen Bank,丰富了数据库的信息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2.宏细菌研究发现蚤类菌群中存在大量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属,提示我们在后续的研究调查中,有针对地筛查该地区的致病性病原,为该地区风险作出评估与预警。3.在蚤种和地区上,蚤类的立克次体、沃尔巴克体和巴通体的检测均为首次发现,并且巴通体均为致病性,提示在这些地区和蚤种中应引起高度重视。4.在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又发现了2个新的鼠疫阳性监测点,显示该区鼠疫疫情仍在活跃,其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应高度警惕其向人间的传播。
王志娟[3](2017)在《亚洲舞毒蛾的扩散能力研究》文中提出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林害虫。为了预防和减少舞毒蛾的扩散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本文依据舞毒蛾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对其传播扩散能力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内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研究了舞毒蛾1-3龄幼虫的体表形态、毛瘤以及刚毛特点;在室内研究了舞毒蛾1龄幼虫的吐丝习性;在风洞内研究了舞毒蛾幼虫在风力下的被动扩散距离。在野外进一步研究了舞毒蛾1龄幼虫的随风飘散距离以及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的诱捕距离。结果如下:(1)舞毒蛾幼虫具有4种形态不同的刚毛,即泡状刚毛(刺型刚毛)、具微刺刚毛、羽状刚毛、线型刚毛,其中,具微刺刚毛长度最长,泡状刚毛(刺型刚毛)数量最多。分析幼虫刚毛特点与其扩散的关系,得出舞毒蛾幼虫扩散距离分别与幼虫的具微刺刚毛长度与头宽之比、羽状刚毛长度与头宽之比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P<0.05,R=0.79;P>0.05,R=0.32),与龄期和体重之间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P<0.01,R=-0.80;P<0.05,R=-0.72)。(2)舞毒蛾1龄幼虫最长吐丝长度可达350 cm,幼虫吐丝长度的平均值为(184±77)cm;1龄幼虫在风洞内的扩散距离最远可达200cm;幼虫在风洞内的扩散距离分别与吐丝长度和风速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1,R=0.97;P<0.01,R=0.67)。(3)在野外利用风力测定了舞毒蛾1龄幼虫的扩散距离,试验地的面积约为500 m2,粘虫板的面积约为20 m2,分5次共释放1457头幼虫,粘虫板共捕获到幼虫37头,捕获率约为2.5%,当最大风速为5.1m/s时,幼虫从3 m高的地方被吹散,可以瞬间扩散到30 m左右远的距离。(4)通过舞毒蛾标记回捕试验,得出结论,舞毒蛾性信息素引诱剂的诱捕范围可达到170 m,从而得出舞毒蛾雄性成虫可以在1日之内至少飞行170 m;根据诱捕到的林间舞毒蛾数量,得出舞毒蛾在辽宁省建平县的羽化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底8月初,气象因素对舞毒蛾的飞行扩散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相对湿度与日诱虫量的负相关性最大(R=-0.70,P<0.01)。
李宏茹,石杲[4](2016)在《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研究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研究档案,为鼠疫媒介的研究者提供其研究方向。方法文章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档案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现在发现和记录的蚤类是4总科8科13亚科39属122种(亚种),占全国已知蚤类的18.80%,是中国各省区中蚤类较多的一个省区。虽然蚤类成虫有122种之多,而仅研究了11种蚤类幼虫的形态。结论通过对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档案的研究发现,只有加强对蚤类幼虫分类的研究,才能带动内蒙古蚤类及幼虫分类研究的全面提升。通过研究还将会发现蚤类幼虫新器官或新的刚毛型。
朱建新,石杲[5](2013)在《赤峰市鼠疫媒介蚤类及防治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对赤峰市蚤类分类、生态、鼠疫媒介作用、幼虫研究及防治进行了研究,赤峰市地区的蚤类有7科26属54种(亚种)。赤峰市研究了8种蚤类幼虫形态,发现了肛柱腹小孔和肛背孔2种新器官。赤峰市地区从3种(亚种)蚤体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其鼠疫主要媒介蚤类1种,次要媒介2种。
杨创明[6](2013)在《四川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文中研究指明四川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石渠县。近年来,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呈流行态势,活跃性较强,感染鼠疫的物种不断增多,对当地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害。蚤类是鼠疫传播的重要媒介和临时宿主,其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在鼠疫传播和自然疫源性的延续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判断鼠疫流行前期的主要指标。因此,研究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蚤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掌握蚤类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不仅对理解和掌握鼠疫传播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掌握灾情动态、控制或者消灭蚤类,切断传播途径,防止鼠疫暴发流行具有重要的实际运用价值。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中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监测方法,我们于2011和2012两年的5~9月逐月采集青海田鼠巢蚤和体蚤,对蚤类进行鉴定并统计分析,研究鼠巢和鼠体的染蚤率、蚤指数、蚤类构成及其动态,分析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从而掌握蚤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1和2012两年共挖取87个有效巢,从巢垫物中分离出3715匹跳蚤,包括8个物种,分别为:细钩盖蚤(Callopsylla sparsilis)、哗倍蚤指名亚种(Amphaliusclarus clarus)、直缘双蚤指名亚种(Amphipsylla tuta tuta)、青海双蚤(Amphaliusqinghaiensis)、原双蚤指名亚种(Amphalius primaris primaris)、腹窦纤蚤(Rhadinopsyllali)、短吻纤蚤(Rhadinopsylla dives)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Rhadinopsylla dahuricavicina)。其中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数量分别占巢蚤总数的60.32%和38.33%,为巢蚤的优势种,其它蚤种在巢蚤中的构成比例均不足1.00%,为稀有种。不同月份巢蚤群落间的相似性系数Cmh的变化范围为0.942~1.000,平均值为0.987,群落中物种构成比例相似。调查期间,87个鼠巢均染蚤,巢染蚤率为100%;各月巢蚤指数在22.83~65.20之间,平均达到41.59。巢蚤指数、鼠巢中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指数的月间差异显着(p<0.05):巢蚤指数于2011年5~9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其在2011年8月达到当年的最低值(43.25),并于9月上升至58;2012年5月巢蚤指数下降到整个调查期间的最低值(22.83),之后逐月上升,于2012年9月达到41。巢蚤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细钩盖蚤指数动态一致,与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指数动态相似。2011年巢蚤指数、鼠巢内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细钩盖蚤指数均显着性大于2012年(p<0.05)。2、巢蚤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没有显着性的年间和月间的差异(p>0.05);2011年巢蚤的物种数极显着大于2012年(Mann-Whitney Test:U=0.500,p<0.01),其中2011年5~9月巢蚤中有3~7种跳蚤,而2012年5~9月巢蚤中仅有2或3种跳蚤;2011年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显着性小于2012年(t=-3.796,p<0.05);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的月间差异显着(ANOVA:F=2.692,p<0.05),其在2011年5~7月变化较小,在2011年8~9月下降,其中,2011年9月为调查期间最低值(0.712),之后,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在2012年5月上升至0.991,并在2012年5~9月呈周期性变化。3、对于体蚤,两年共设置42个样方,捕获到1482只青海田鼠,检获1595匹跳蚤,包括5个物种,分别为: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青海双蚤、腹窦纤蚤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其中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数量分别占体蚤总数的58.62%和41.07%,为体蚤中的优势种,其它蚤种在体蚤中的构成比例均不足1.00%,为稀有种。捕获1482只青海田鼠中有817只染蚤,各月鼠体染蚤率为40.70%~71.43%,平均值达到55.22%;各月体蚤指数在0.75~2.37之间,平均值为1.12。鼠体染蚤率、体蚤指数、鼠体上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指数的月间差异显着(Kruskal-Wallis Test:p<0.05):鼠体染蚤率、总蚤指数和细钩盖蚤指数的变化在2011年5~9月呈下降趋势,之后,2012年5月三个指标均降至调查期间最低值,并在2012年5~9月呈上升趋势;2011和2012两年的5月,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指数均为当年的最大值,然后下降,其在2011年7~9月没有显着性差异(Kruskal-Wallis Test:p>0.05),而在2012年6~8月显着上升(p<0.05)。鼠体染蚤率、体蚤指数、鼠体上细钩盖蚤体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指数均没有显着性的年间差异(p>0.05)。4、体蚤群落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物种数均没有显着性的年间和月间的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1、青海田鼠的巢染蚤率高(100%)、巢蚤指数大(41.59),巢蚤的物种构成比例较稳定,其中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细钩盖蚤为优势种。2012年巢蚤指数、鼠巢内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细钩盖蚤指数均较2011年显着下降。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的变化存在显着性的年间和月间差异,群落结构发生变化。2、鼠体染蚤率、体蚤指数、鼠体上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细钩盖蚤指数的月间差异化显着,年间差异不显着显着。体蚤群落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物种数的月间和年间差异不显着,群落结构稳定。3、2012年1月石渠县发生了特大雪灾,这可能是导致巢蚤指数和优势蚤种数量显着下降的主要原因,巢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受到干扰。雪灾对鼠体染蚤率、体蚤指数和优势蚤种数量的影响较小,灾后体蚤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由此,我们推测在开春前后进行大面积的灭蚤,可有效的降低巢蚤指数和鼠巢中优势蚤种的数量;外部干扰对体蚤群落结构影响较小,鼠体染蚤率、体蚤指数变化小,因此,灭鼠后宿主数量下降,可有效的降低体蚤数量。4、应加强巢蚤和体蚤的监测和防控,特别是对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的监测和防控;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进行灭蚤和灭鼠,在控制巢蚤数量的同时降低体蚤数量,切断鼠疫传播途径。
刘艳华,温海军,石杲[7](2013)在《内蒙古蚤类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内蒙古蚤类分类、生态、鼠疫媒介作用及幼虫研究进行了综述,内蒙古地区的蚤类有8科39属122种(亚种),蚤类模式产地12新种(新亚种)隶属3科7属。内蒙古研究了11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发现了肛柱腹小孔和肛背孔2种新器官。内蒙古从30种(亚种)蚤体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其鼠疫主要媒介蚤类7种,次要媒介和偶然媒介23种。
吴艳梅,石杲,李保荣,刘俊[8](2011)在《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蚤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对蚤类的分类研究最早始于1923年[1],蚤类的研究工作主要结合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而进行,经过几代蚤类学者几十年的调查和研究,采集了大量标本,目前内蒙古共
马英[9](2010)在《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省小型兽类及寄生蚤鉴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型兽类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野兔热、恙虫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其体表寄生蚤也是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之一,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侵袭病,特别是作为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对蚤类的研究更有着重要的医学意义。青海省物种丰富,现已查明经济动物250多种,小型兽类80多种,蚤类近160种。共发现有鼠疫、布鲁氏菌病、棘球蚴病、炭疽、斑疹伤寒5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疫源地空间结构复杂多样,疫源地性质稳固。目前全省动物分类体系沿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形态学特征不仅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还与外界环境因素、生物体发育阶段,器官组织形态、遗传距离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有很大局限性。如果疫源地发生鼠疫时其传染源形态难以辨认,或仅有动物脏器、材料腐败时也极需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方法作为技术支持来解决现场困境。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型兽类和寄生蚤属总计2纲4目10科31属35种148个样本进行COI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Clustal X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Mega 4软件进行序列组成分析,采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得到以下结果:1.青海省海东地区啮齿动物及体表寄生蚤分布区系关系密切,均呈现由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特点;2.本研究共测得18种小型兽类测得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其遗传距离可知种内遗传距离≤3%,种间遗传距离6-10%,属间遗传距离12-19%,科间遗传距离大于20%,种间遗传距离显着地大于种内遗传距离;3.本研究共测得17种蚤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其遗传距离可知种内遗传距离≤3%,种间遗传距离5-11%,不同科属间遗传距离大多在12-23%之间,种间遗传距离显着大于种内遗传距离;4.NJ树显示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均形成高支持率的单系,种间分支很明显,说明啮齿动物线粒体CO1基因是一个有效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5.本研究分子鉴定发现青海省有黄胸鼠的存在,追溯青海动物记载和相关公开发表文献,尚未见相关记录,说明此次黄胸鼠发现可添补省内新记录。
刘艳华,石杲,刘俊[10](2009)在《内蒙古蚤目分类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地区已查明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为33万km2(包括54个旗县),分为4个类型。该地区发现蚤类4总科8科13亚科39属126种(亚种),占全国已知蚤类的19.41%。在30种(亚种)蚤类中检出了鼠疫耶尔森菌,占内蒙古蚤类种数的23.81%,主要媒介是:谢氏山蚤、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秃病蚤蒙冀亚种、近代新蚤东方亚种、同形客蚤指名亚种、原双蚤田野亚种、光亮额蚤。其余26种蚤类为次要或偶然媒介。同时对10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和命名了蚤类幼虫的"肛背孔"和"肛柱腹小孔"两个新器官。并对蚤类幼虫刚毛形态也进行了研究,共分4型,其中:①末端部膨大型;②分叉型;③螺旋型在国际上为内蒙古首次报道。
二、中国蚤类幼虫分类研究Ⅲ.蚤目:细蚤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蚤类幼虫分类研究Ⅲ.蚤目:细蚤科(论文提纲范文)
(1)3种蚤类幼虫触角与肛柱结构量度的测定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来源 |
1.2 饲养条件 |
1.3 饲养方法 |
1.4 幼虫触角及肛柱测量方法 |
1.4.1 幼虫触角测量方法 |
1.4.2 幼虫肛柱测量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3种幼虫触角长与触角间距的比较 |
2.2 3种幼虫肛柱长与肛柱间距的比较 |
3 讨论 |
(2)新疆北疆边境地区蚤种的鉴定与病原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新疆北疆边境地区蚤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形态学鉴定 |
2.2 蚤种群构成季节性变化 |
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 讨论 |
3.1 蚤种的研究 |
3.2 阿拉山口鼠体外寄生物数量变动和季节消长调查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疆北疆—阿拉山口地区优势常见蚤种宏细菌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 |
2.2 细菌的物种复杂程度分析 |
2.3 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差异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疆北疆边境地区蚤中携带病原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立克次体测序结果分析 |
2.2 沃尔巴克体检测结果 |
2.3 巴通体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立克次体 |
3.2 沃尔巴克体 |
3.3 巴通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新疆北疆—蚤传疾病鼠疫的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清学结果 |
2.2 分子学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综述 蚤及蚤传疾病 |
1 蚤的基本特性 |
1.1 种属 |
1.2 形态特征 |
2 蚤的生物学及生态学 |
2.1 变态发育和生活史 |
2.2 与宿主关系 |
3 蚤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
3.1 形态学分类 |
3.2 组织学分类 |
3.3 元素分析法 |
3.4 同工酶技术 |
3.5 染色体技术 |
3.6 分子生物学技术 |
4 蚤传病原的检测 |
4.1 鼠疫 |
4.2 巴通体 |
4.3 立克次体病 |
4.4 绦虫病 |
4.5 其它疾病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材料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亚洲舞毒蛾的扩散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舞毒蛾相关研究现状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寄主与危害 |
1.1.3 舞毒蛾的综合防治 |
1.1.4 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 |
1.1.5 昆虫的刚毛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
1.1.6 影响昆虫扩散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舞毒蛾幼龄幼虫刚毛特点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1龄幼虫毛瘤排列特点的观察 |
2.1.2 1-3龄幼虫刚毛形态特点在扫描电镜下的观察 |
2.1.3 1-3龄幼虫刚毛长度和数量在体视显微镜下的观察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舞毒蛾1-3龄幼虫的形态特征观察 |
2.2.2 舞毒蛾1-3龄幼虫刚毛种类及形态特点观察 |
2.2.3 舞毒蛾1-3龄幼虫4种刚毛的长度和数量统计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影响舞毒蛾1龄幼虫吐丝长度的因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不同饥饿程度及取食时间对舞毒蛾1龄幼虫吐丝长度的影响 |
3.1.2 不同饲养密度对吐丝量的影响 |
3.1.3 震动刺激幼虫吐丝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饥饿程度及取食时间对舞毒蛾1龄幼虫吐丝长度的影响 |
3.2.2 舞毒蛾1龄幼虫在不同时间强度刺激下的吐丝长度 |
3.2.3 不同饲养密度对吐丝量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4 舞毒蛾幼龄幼虫在风洞内的扩散距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和饲养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舞毒蛾1龄幼虫在不同风速和吐丝长度下的扩散距离 |
4.2.2 舞毒蛾1-3龄幼虫的特点及其扩散距离的差异显着性 |
4.2.3 影响舞毒蛾1龄幼虫扩散的因子与幼虫扩散距离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 结论与讨论 |
5 舞毒蛾1龄幼虫在野外的扩散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幼虫来源和试验工具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6 舞毒蛾标记回捕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成虫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回捕到的舞毒蛾数量 |
6.2.2 林间中的舞毒蛾种群动态 |
6.2.3 气象因素对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集效果的影响 |
6.3 结论与讨论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研究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蚤类幼虫分类研究档案的分类 |
2 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研究论文档案 |
3 蚤类幼虫科技档案的管理 |
(6)四川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蚤类及其寄生生活 |
2. 跳蚤与鼠疫的关系 |
2.1 鼠疫的简介 |
2.2 蚤类在鼠疫传播中的作用 |
2.3 蚤类传播鼠疫的机制 |
2.4 蚤类群落结构及动态 |
2.4.1 蚤类群落结构与鼠疫的关系 |
2.4.2 蚤类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 |
2.4.2.1 季节对蚤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2.4.2.2 宿主及其生境与蚤类群落结构的关系 |
3. 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 |
3.1 鼠疫菌的研究 |
3.2 动物间鼠疫流行的研究 |
3.3 蚤类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
1. 地理位置 |
2. 地形地貌 |
3. 气候概况 |
4. 土壤类型 |
5. 植被类型 |
6. 动物资源概况 |
第三章 巢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
1. 实验器材 |
2. 研究方法 |
2.1 巢蚤的分离和鉴定 |
2.2 数据分析 |
2.2.1 巢蚤指数和染蚤率动态分析 |
2.2.2 巢蚤群落结构 |
2.2.3 巢蚤群落相似性分析 |
2.2.4 主要数据分析软件 |
3. 实验结果 |
3.1 巢蚤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动态 |
3.2 巢蚤群落相似性 |
3.3 巢染蚤率、巢蚤指数及优势蚤类的种群动态 |
3.4 巢蚤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
4. 讨论 |
4.1 巢蚤群落的物种组成 |
4.2 巢蚤指数和优势蚤种的动态 |
4.3 巢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
第四章 体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
1. 实验器材 |
2. 研究方法 |
2.1 体蚤的分离和鉴定 |
2.2 数据分析 |
2.2.1 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动态分析 |
2.2.2 体蚤群落结构 |
2.2.3 体蚤群落相似性分析 |
2.2.4 主要数据分析软件 |
3. 实验结果 |
3.1 体蚤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动态 |
3.2 体蚤群落相似性 |
3.3 鼠体染蚤率及体蚤指数和优势蚤种动态 |
3.4 体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
4. 讨论 |
4.1 体蚤群落的物种组成 |
4.2 体蚤指数和优势蚤种的动态 |
4.3 巢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内蒙古蚤类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蚤类的新种记述 |
2 内蒙古蚤类分类区系研究 |
3 内蒙古蚤类幼虫形态与分类研究 |
4 内蒙古蚤类生态及鼠疫媒介意义 |
(9)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省小型兽类及寄生蚤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型兽类 |
1.1.1 食虫目 |
1.1.2 啮齿动物 |
1.2 蚤目 |
1.2.1 概况 |
1.2.2 蚤目形态特征 |
1.2.3 蚤目的起源及分类系统 |
1.3 DNA条形码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的选定 |
1.3.2 DNA条形码的工作流程及其优势 |
1.3.3 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
1.4 分子系统学和分子进化 |
1.4.1 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论点 |
1.4.2 分子谱系树的构建与检验 |
第二章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现场调查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区概况 |
2.1.2 生境组成 |
2.1.3 样地选择 |
2.1.4 捕获小兽 |
2.1.5 小型兽类分类鉴定 |
2.1.6 蚤类分类鉴定 |
2.2 结果 |
2.2.1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型兽类地区、年龄和性别组成 |
2.2.2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型兽类不同生境组成 |
2.2.3 寄生蚤采集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DNA条形码技术对青海海东地区小型兽类鉴定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1.3 DNA模板制备 |
3.1.4 PCR检测鉴定 |
3.1.5 PCR扩增产物 |
3.1.6 纯化与回收 |
3.1.7 测序 |
3.1.8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 结果 |
3.2.1 小型兽类COI基因部分序列数据描述 |
3.2.3 构建系统树 |
3.3 讨论 |
第四章 DNA条形码技术用于青海省海东地区蚤类鉴定研究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主要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1.3 DNA模板制备 |
4.1.4 PCR检测鉴定 |
4.1.5 扩增结果 |
4.1.6 克隆构建 |
4.1.7 测序 |
4.1.8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 |
4.2.1 蚤类COI基因部分序列数据描述 |
4.2.2 COI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4.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青海省现场采样点地理位置空间示意图 |
附录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中国蚤类幼虫分类研究Ⅲ.蚤目:细蚤科(论文参考文献)
- [1]3种蚤类幼虫触角与肛柱结构量度的测定和比较[J]. 崔耀仁,康东梅,郑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05)
- [2]新疆北疆边境地区蚤种的鉴定与病原检测[D]. 赵姗姗.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3]亚洲舞毒蛾的扩散能力研究[D]. 王志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内蒙古蚤类幼虫分类研究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分析[J]. 李宏茹,石杲.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05)
- [5]赤峰市鼠疫媒介蚤类及防治研究[J]. 朱建新,石杲.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04)
- [6]四川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D]. 杨创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13(07)
- [7]内蒙古蚤类研究概述[J]. 刘艳华,温海军,石杲. 医学动物防制, 2013(01)
- [8]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蚤类的研究[J]. 吴艳梅,石杲,李保荣,刘俊. 医学动物防制, 2011(04)
- [9]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省小型兽类及寄生蚤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 马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04)
- [10]内蒙古蚤目分类研究[J]. 刘艳华,石杲,刘俊.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