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退伍军人讲故事

志愿退伍军人讲故事

一、讲故事的志愿军老战士(论文文献综述)

安柏阳,陈玉博,付晓辉[1](2021)在《走近你 读懂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棺椁上除了一个编号,再无其他。“‘795’,你是谁?”当得知连队推荐自己参加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任务,身材高大的“00后”列兵武继洋在班长的一脸期待和战友的满眼羡慕中,参加了集训。入伍前,武继洋就读于一所高校的艺术专业。“又潮又

朱峣[2](2021)在《新世纪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研究》文中认为从1950年到202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侵略的动人事迹已有70年历史。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国内影视界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多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创作背景的影视作品登上荧幕。由吴京、张译等主演的电影《金刚川》在上映之初就获得了广泛关注,最终收获了破十亿的票房。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和平》、《英雄儿女》、《刀锋》等。这些作品对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事实进行了重现,尤其是珍贵的历史影像唤起了人们对七十年前发生在朝鲜的民族记忆。纪录片创作者充分利用历史影像,深度挖掘历史故事,合理使用影视技术,让观者在七十年后再一次通过影像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纪录片更广泛的进入大众视野。在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和树立“四个自信”的精神引领下,一批优秀的纪录片被搬上荧幕。特别是有关党史、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题材的高质量、紧贴重大历史时间节点的纪录片充分发挥公信力、传播力、推动力等媒介记忆的积极作用,通过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真实还原历史事件,激活社会历史事件的底层记忆,达到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形象的根本目的。本文研究的目标为分析新世纪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如何进行媒介记忆建构,旨在为纪录片更好的传播主流思想、树立国家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电影学、传播学、叙事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新世纪以来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作品为研究文本,系统研究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的媒介记忆建构内容与具体的构建方法。本文主要有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涵盖的内容有本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成果、方法、目的等。正文则由不同侧重点不同的章节构成,第一章首先明确了纪录片和媒介记忆的概念内涵,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如何建构媒介记忆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章从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建构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出发,探究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如何从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两个方面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全景还原,充分挖掘记忆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主要研究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媒介记忆的建构手法,笔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据实呈现、技术应用和传播要素三个方面对媒介记忆的建构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纪录片对于媒介记忆的建构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现有纪录片的媒介记忆建构效果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分析以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为代表的主旋律纪录片在选题、记忆建构和国家形象建构上的不足,并针对目前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王方[3](2021)在《《人民日报》对东北抗联的媒介记忆研究(1946-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抗日联军是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中坚力量,不仅为全国抗战的全面胜利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其抗争历程和精神对激发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历史代表过去,记忆则是关乎当前。近年随着媒介记忆研究的深入,以新闻媒体为中心的记忆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媒介记忆理论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人民日报》1946-2020年间对东北抗联的记忆建构情况。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清晰地了解官方媒体“记忆什么”、“谁在记忆”、“如何记忆”的记忆图景,探讨《人民日报》建构抗联记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包括五章。第一章绪论,从东北抗联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入手,评析媒介记忆、东北抗联和《人民日报》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其对本研究的指鉴价值,进而阐释本研究意义。第二章包括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信度的说明。第三章为研究发现,包括新闻文本、历时呈现、话语特征、记忆框架和建构因素等内容。第四章则是对东北抗联建构不足与策略的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整体内容进一步进行概括和凝练,提出研究现存的局限和未来展望。通过分析发现,在新闻文本上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在体裁上体现出多样与立体兼顾的记忆样态;第二,在版面上表现出重要话语空间与国际元素显现的记忆框架;第三,在篇幅上表现出深入完整与时效详尽兼具的记忆内容;第四,在图片应用上表现出永久固定场景实现定位的记忆叙事;第五,在新闻来源上体现出官媒合力与事件直接相关者补充的记忆角色。由年份、月份和主题的历时分析可知,东北抗联记忆呈现明显的“潜伏、遗忘与突显”趋势和集中于“整十”年份的周期报道。抗联记忆的唤醒集中在2月、7月、8月、9月,体现了重大事件触发性。主题的延转则说明历史记忆是一种基于现实权利、利益需要的“选择性建构”书写。在记忆话语特征上,表现出党政话语持续、国际话语凸显、英雄话语年深日久的记忆形象。在记忆框架上,《人民日报》建构抗联记忆包含纪念场所、纪念语境和纪念主体三个维度;同时媒介记忆的建构受社会情境、媒介事件和媒体属性三个因素影响。基于以上数据和文本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最终构建出“英雄”、“政党”和“普通人”为主的媒介记忆。实际上,东北抗联记忆的复兴是官方权力基于现实社会需要感知而参与建构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记忆建构的过程中存在记忆框架失衡难抵遗忘、记忆内容重复乏新意和记忆群体讲述不足的局限性。

李亚默[4](2021)在《让抗美援朝系列报道“活”起来——以丹东广播电视台《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各级媒体纷纷推出了纪念性的系列报道。丹东作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跨江城市,更应该大力宣传这一历史事件。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大型系列报道《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在详实史料的支撑下,进行了全景式报道,成为历史题材类新闻报道的成功范例。

王晓云[5](2021)在《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视角选择——以广州日报《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广州日报推出全媒体特别报道《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以抗美援朝精神为明线,以7大着名战役/战例为落点,以7位幸存老兵、7大历史文物为载体,生动诠释何为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

徐钧[6](2021)在《56年:镌刻着白衣战士精诚大爱的画卷——两所部队医院医护人员接力救治抗美援朝老兵李增胜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提示】有一种真情,像幽幽清泉默默流淌,滋润心田、时时温暖;有一种大爱,像漫展的画卷,镌刻精诚、启迪后人。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笔者不禁想起白衣战士半个多世纪以来接力救治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增胜的一段往事。李增胜是个孤儿,也是一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他躺在部队医院的病床上56年,经历17次大手术,累计特别护理1898天,被医生31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但一次次接近死神的他,又一次次地幸运逃脱,直到80岁病逝。在生命的非凡际遇中,76位与他无亲无故的白衣战士,恰如他生命中的"守护神",用朴素圣洁的医者大爱,续写他的生命壮歌。这隽永绵长的人间真情,伴随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编织成一幅镌刻着白衣战士精诚大爱的绚丽画卷……

管虎,侯克明[7](2020)在《“中国人不信神,但可以创造神迹”——《金刚川》导演管虎访谈》文中研究表明侯克明(以下简称"侯"):这次创作面临很大难度,其实创作最怕的就是有条条框框,而且是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但是我看完片子之后,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拍摄抗美援朝,并没有要求说必须拍金刚川,金刚川这个题材是你自己选的吧?管虎(以下简称"管"):对。首先从开始知道这件事是今年6月27日,到交工是10月17日,110天里包含写剧本,包含制作,所以当时我们还开玩笑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李宣良,梅世雄,徐扬,王琦,汪伟,邹明仲,张逸飞[8](2020)在《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文中认为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阔别祖国近七十载的英雄,终于回家了!2020年9月27日,从韩国仁川机场起飞的中国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机上搭载着11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这是第七批回国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兄弟们,你们终于回来了!"88岁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嗓音嘶哑,眼眶湿润,"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李宣良,梅世雄,徐扬,王琦[9](2020)在《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文中研究说明阔别祖国近七十载的英雄,终于回家了!2020年9月27日,从韩国仁川机场起飞的中国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机上搭载着11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这是第七批回国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兄弟们,你们终于回来了!"88岁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嗓音嘶哑,眼眶湿润,"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王海艳[10](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二、讲故事的志愿军老战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讲故事的志愿军老战士(论文提纲范文)

(1)走近你 读懂你(论文提纲范文)

棺椁上除了一个编号,再无其他。“‘795’,你是谁?”
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迎来春天
崇拜谁,就会学习谁;心里装着谁,就会追随谁

(2)新世纪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 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研究现状
        (二) 媒介记忆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
        一、纪录片概念
        二、抗美援朝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媒介记忆的理论概述
        一、媒介记忆的概念界定
        二、媒介记忆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章 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建构媒介记忆的内容
    第一节 历史事件中的个体表达
        一、见证者讲述亲历故事
        二、亲历人口述下的历史人物
    第二节 共同描述建构集体记忆
        一、多角度描述同一事件
        二、集体记忆的碎片缝合
        三、建构多元立体的真实历史
第三章 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建构媒介记忆的方法
    第一节 历史影像的据实呈现
        一、突出历史影像的文献性和证据性
        二、注重新证据的搜集整理
    第二节 CG特效等新技术的应用
        一、真实还原战争场景
        二、历史相片的动态化展现
    第三节 传播渠道和手段多样化
        一、传统的电视播出
        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第四章 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意义
    第一节 借助影像表现时代意义
        一、“文化自信”背景下的社会需要
        二、铭记历史强化历史观建设
        三、文化输出视域下的纪录片义务和责任
    第二节 媒介记忆塑造国家形象
        一、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
        二、解读历史人物精神塑造国家形象
    第三节 媒介记忆构建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
        一、爱国情怀构建国家认同
        二、优良制作树立文化自信
第五章 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思考
    第一节 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不足
        一、表现手段较为单一
        二、未形成较真实持久的记忆
        三、国家形象建构不够立体
    第二节 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展望
        一、重视纪录片的文献性
        二、注重新媒体传播效果
        三、努力塑造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结语
附表 新世纪中国大陆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人民日报》对东北抗联的媒介记忆研究(194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
        1.3.2 关于东北抗联的研究
        1.3.3 关于《人民日报》抗战报道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2.1 理论意义
        1.4.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问题
    2.3 研究方法
    2.4 信度检验
第三章 研究发现与结果
    3.1 东北抗联新闻文本呈现
        3.1.1 报道体裁:多样与立体兼顾的记忆样态
        3.1.2 报道版面:重要话语空间与国际元素显现的记忆框架
        3.1.3 报道篇幅:深入完整与时效详尽兼具的记忆内容
        3.1.4 图片应用:永久固定事件场景实现定位的记忆叙事
        3.1.5 新闻来源:官媒合力与事件直接相关者补充的记忆角色
    3.2 东北抗联历时呈现
        3.2.1 年份:“潜伏、遗忘与突显”之年度轨迹
        3.2.2 月度:重大事件月触发呈现
        3.2.3 主题历时变化:选择性建构的记忆书写
    3.3 东北抗联话语分析
        3.3.1 政党话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3.2 国际话语:国际政治功能凸显,从感激到担当的主动争取
        3.3.3 英雄话语:文化符号聚焦,从英雄时势到时势英雄的再现逻辑
    3.4 东北抗联记忆建构框架
        3.4.1 纪念场所:记忆承载者与爱国教育地
        3.4.2 纪念语境:欢腾的胜利时刻与溢出的历史话题
        3.4.3 纪念主体:政群共建的多样刻写与英雄为主的自我言说
    3.5 东北抗联记忆建构的影响因素
        3.5.1 社会情境
        3.5.2 媒介事件
        3.5.3 媒体属性
    小结
第四章 媒介记忆建构的不足与策略
    4.1 记忆框架:内容失衡难抵遗忘,应协调框架丰富抗联记忆
    4.2 记忆策略:重复书写缺乏新意,应挖掘抗联新颖记忆点
    4.3 记忆话语:顺位主体话语缺失,应丰富亲历、普通群体记忆讲述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样本编码表及操作化定义
    附录2:新闻报道样本统计表
致谢

(4)让抗美援朝系列报道“活”起来——以丹东广播电视台《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客观性既是原则也是法宝
    1.尊重历史 还原历史
    2.选取合适的采访对象
合理利用各类史料讲好英雄故事
    1.合理利用各类历史资料
    2.讲故事比抄资料更有意义
配发口述历史纪录片,让系列报道更有深度
凸显英雄形象,见人见事更要见精神

(5)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视角选择——以广州日报《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视角精确选取: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得到启发
视角统领全局:7个文物,7场战役,7位老兵,7支队伍,7种精神
小切口大视角:选择小而锐利的切入点

(6)56年:镌刻着白衣战士精诚大爱的画卷——两所部队医院医护人员接力救治抗美援朝老兵李增胜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阅读提示】
他是邱少云的战友
卧床15年后他再次站了起来
医院成了他无法割舍的家
爱心接力让他屡次化险为夷
身在病榻他却始终与亲情相伴
他走得突然而又平静安详

(8)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胜利之战“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精神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战胜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

(9)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正义之战
胜利之战
精神之战

(10)《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讲故事的志愿军老战士(论文参考文献)

  • [1]走近你 读懂你[N]. 安柏阳,陈玉博,付晓辉. 解放军报, 2021
  • [2]新世纪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研究[D]. 朱峣. 扬州大学, 2021(09)
  • [3]《人民日报》对东北抗联的媒介记忆研究(1946-2020)[D]. 王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让抗美援朝系列报道“活”起来——以丹东广播电视台《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为例[J]. 李亚默. 中国报业, 2021(05)
  • [5]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视角选择——以广州日报《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为例[J]. 王晓云. 青年记者, 2021(04)
  • [6]56年:镌刻着白衣战士精诚大爱的画卷——两所部队医院医护人员接力救治抗美援朝老兵李增胜的故事[J]. 徐钧. 解放军健康, 2021(01)
  • [7]“中国人不信神,但可以创造神迹”——《金刚川》导演管虎访谈[J]. 管虎,侯克明.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0(11)
  • [8]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J]. 李宣良,梅世雄,徐扬,王琦,汪伟,邹明仲,张逸飞. 台声, 2020(21)
  • [9]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写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J]. 李宣良,梅世雄,徐扬,王琦. 中华儿女, 2020(Z1)
  • [10]《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志愿退伍军人讲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