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平整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成波[1](2021)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断流及萎缩等不可逆转的水环境恶化问题,亟需重点研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及补偿机制,以促进该区域河流水生态健康的恢复。基流保障是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但目前为止对基于生态效益和可接受经济损失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基流保障补偿量、基流保障补偿机制及补偿资金分担量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 4种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模型;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机制。本文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本文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水力学及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维持河流水沙平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质净化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适宜生态流速;结合3个适宜生态流速确定1个可以同时满足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基于3个河流生态保护目标耦合生态流速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非汛期的耦合生态流速范围为[0.39,0.46 m/s]和汛期耦合生态流速底限值为0.80 m/s;2)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为[5.66,7.42 m3/s],汛期河道生态基流底限值为21.69 m3/s;3)2000~2015年生态基流平均保障率为28.95%,不能达到政府部门要求的90%保障率。(2)将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别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计算了河流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价值,并将两个价值加和,当其总价值达到最大值时,生态服务功能需水量即为河道生态基流:计算基流保障的农业经济损失,将其划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经济损失,并在基流保障经济损失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变化区间划分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河道生态基流临界值的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结合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农业损失概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将河流水资源划分为生态基流和经济用水,分别计算了经济用水效益和生态用水价值,以前者作为后者的机会成本,结合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以渭河干流宝鸡段枯水年为例,结果表明: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化、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损失概率及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分别为该段河流流量的35.02%、21.59%及33.83%。(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定义、内涵、计算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河流考核指标定量化构建了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并在分析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非汛期适宜河道生态基流底限为5.66 m3/s;2)基于投入成本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为2.69亿元;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0.95亿元;4)上述两个补偿量差异较大原因是人们对基流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和外部性效应,本文以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主,符合现阶段生活水平。(4)利用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过程中不同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辨明了其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结合5种补偿途径的优缺点明确了补偿途径的最佳补偿方案;在补偿主体分享基流价值和其总价值比例的基础上建立了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模型;结合补偿主、客体、最佳补偿方案、补偿量及补偿资金分担量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机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2010年非汛期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补偿主体分别为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及渭南市政府,补偿客体为受损农户和灌区管理局;2)现金、智力和项目补偿的3者组合是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3)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分别为70.81%、22.84%和6.35%(陕西省(包含西安市和渭南市)、宝鸡市和咸阳市);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分别为0.67、0.22及0.06亿元。
来春景[2](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城镇发展受到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瓶颈,大多城市通过对低丘缓坡、荒山沟壑等未利用地资源进行科学有序地开发,增加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削山头,填沟壑,平高差,建造人工小平原,将数条沟壑填平形成建设用地。填沟造地和削峁建塬后形成大面积、大厚度的人工填土层,由此产生的高填方建设场地沉降变形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等一系列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兰州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高填方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黄土的击实特性、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湿化特性。针对压实高填方黄土建设场地的沉降变形和高边坡的稳定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结论如下:1.以研究区填筑体的Q3黄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含水率和击实功的耦合作用,采用击实试验研究了Q3黄土的全击实特性,构建了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击实曲线模型,确定了全击实曲线的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固结压缩试验、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性、固结特性、次固结特性和渗透湿化特性。分析了压实黄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和硬化的非线性特性,构建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归一化方程。采用一维高压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变形和时效特性,分别构建了压缩应变与竖向应力和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实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计算方法。2.在研究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土体固结压缩过程和渗流过程中的相似比。以兰州Q3黄土为填筑材料,设计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考虑含水率、干密度和填筑高度对高填方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不同填筑高度的填筑体在超重力条件下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得到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与填筑高度的关系曲线,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计算与稳定时间的预测提供了方法。3.探讨了高填方原地基和填筑体沉降变形和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分析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压实黄土高填方的自由场地和沟谷场地在形成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原地基的不同处理方式,计算场地的沉降变形。考虑土体模量的应力相关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土体硬化模型对填筑场地变形进行计算,并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虑沟底宽度和侧岸坡度的影响,对高填方沟谷场地的沉降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沟谷效应对沉降变形的影响。4.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填料类别、填筑高度、坡比和斜坡地基等因素对高填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坡体的变形特性和潜在滑移面的特点。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坡前蓄水等条件,分析了水作用前后对高填方边坡坡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5.以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工程中对原地基处理、填筑体设计和施工、填方边坡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梁冉冉[3](2020)在《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精准平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管理水资源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诸多热点之一,土地精准平整在节水方面具有很大潜力。高质量的精准土地平整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农田微地表,使肥料更好的被利用吸收,而且可以使灌溉水更均匀的分布在农田内,有效改善灌溉质量,实现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基于对国内外GPS平地技术和激光平地技术学习的基础上,本文研发出一款以双天线北斗定位为基础的精准平地控制系统,该系统在粗平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土地平整度。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精准平地系统是传感器技术、空间技术、液压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融合,本文从研究平地机的姿态控制为出发点,对单缸平地机模型进行改善,研发出一款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高程和俯仰角可精确调节的双缸平地铲,构建了平地铲高程控制模型和俯仰角调节数学模型,根据平地铲结构特点设计了可以控制单个液压油缸伸缩的液压系统,自主研发了手动自动四路控制器,以平地系统的工作需求为基础,编写了精准平地控制软件。因GNSS双天线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误差小且稳定性好的特殊优势,可有效改善平地铲超调震荡问题,故本系统采用GNSS双天线为平地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在姿态调整控制方法方面,本文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对经典PID和模糊PID分别进行数字仿真对比,并进行结果分析,结论为:模糊PID在响应速度方面不仅更加快速,而且超调量比较小,有效改善平地铲超调震荡的问题,故本系统选用模糊PID作为调节方式。为检测精准平地系统可靠性和实际作业效果,设计了精准平地系统测试试验和试验田平整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双天线精准平地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快速的将土地高程差30cm以内的高程平整到10cm以内,有效的改善了农田的微地表环境,满足精准平地的工作要求。
张雪倩[4](2020)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西南丘陵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但受地形条件制约,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加之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较为尖锐。梯田建设是治理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激发农业生产潜力、实现耕地保土增产的主要措施,可有效改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条件。坡耕地治理与梯田建设均离不开农用地整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用地整治目标不断更新,而土地平整工程仍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基于多目标规划法,针对丘陵地区开展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可以为新时期我国丘陵地区国土综合整治和耕地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本文选取重庆市北碚区具有代表性的20°25°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中国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演变历程、乡村发展战略和土地整治工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估各阶段的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探索土地整治工程目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未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用地整治转型发展方向,并为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和参考;而后针对丘陵地区复杂地形,借助3S技术,构建试验区高精度DEM,并对试验区耕地进行梯田田块重划,为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再从土地平整工程内容与目标入手,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农用地平整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计算出相关指标的评价参数,用于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择优。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更新缓慢,滞后于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区域特色不突出,导致地方土地整治工程缺乏导向性和针对性。为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优化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梳理未来一段时期农用地整治目标,为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方向。(2)协同无人机与3S技术,对试验区进行像控点布设和影像采集,利用PixDmapper软件对影像点云进行高精度匹配与分类约束,可构建出试验区完整的地形地貌与高精度DEM。本实验高程中误差为0.03m,满足1:500数字高程模型成图精度一级要求,可用于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在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参考值的约束下,通过自然间断点法、等距分类法和几何区间分类法分别将试验区梯田重划为2阶和3阶,以各阶田块的平均高程作为梯田的设计高程,实现试验区高精度DEM的重构。(3)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采用德尔菲法选取田面平均宽度、田块规模变异系数、田间高差、试验区平均坡度、单位面积工程量、景观破碎度和形状指数作为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构建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经计算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07、0.12、0.30、0.17、0.26、0.06、0.02,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择优提供比较依据。测算评价参数,对评价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得到多目标规划下6个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0.35、0.30、0.55、0.66、0.47、0.64,自然间断点法划分的3阶梯田方案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土地整治相关的建设规范更新缓慢且区域特色不突出,本研究为土地整治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在3S技术支持下可实现丘陵地区高精度DEM的构建和梯田重划,为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明确土地平整工程的目标,构建多目标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体系,可实现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的择优。
刘宏磊[5](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梁其洋[6](2019)在《农田防护林路渠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由辅助制图向辅助设计方向发展,参数化设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建筑及城市规划领域。本文将参数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针对农林场景的特性提出适合农林工程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土地整治规划中的道路、灌溉渠道、防护林与周边环境中密切相连,基于单体工程的设计难以对整个场景进行综合设计。而借助3D GIS技术,设计人员不仅可以整合各种来源的真实地理数据快速设计出最优的规划方案,而且能够充分利用GIS的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本文主要从田间道路、灌溉渠道、防护林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为解决土地预分方案制定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化和二分查找法的地块分配算法。首先生成待分配地块的最小边界几何(Minimum Bounding Geometry,MBG),对MBG进行三角剖分;其次在地块内通过累加三角形的面积执行查找,接近合同面积时采用二分查找法进行微调;最后遍历项目区内所有地块直至生成土地预分配方案。通过对算法进行编程实现,以研究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从分配效率、精度和形状指数3个方面对结果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自动创建和动态调整土地分配方案的需求。(2)针对田间道路纵横交错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GIS数据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以矢量道路中心线为平面线形数据,以田间道路设计规范、规程为知识规则,实现田间道路的自动化建模。首先,对于弯曲的田间道路,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其次,从道路中心线提取交叉点,在交叉点处根据道路结构和参数采用中心线平移法生成交叉口模型;最后,基于地形编辑将道路网模型与地形进行无缝融合,最终建立地物一体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参数化建模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快速建立符合工程规范的三维田间道路网。(3)针对灌溉渠系断面多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的渠系三维建模方法。首先,以渠道三维中心线和横断面参数为基础,采用横断面放样法生成单体模型、中心线平移法生成渠道交叉口;其次,基于模型运算将上下级渠道组合在一起;最后,基于地形编辑将渠道模型与周围地形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了包含多种断面类型的渠系三维模型在真实坐标下的设计与展示,解决了渠道交叉、分支以及与地形分离的问题,取得了较高的土方量计算精度。实例分析表明,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基于真实的地理数据建立三维场景,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精度。(4)针对当前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难以自动建模和三维展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库的农田防护林自动配置方法。将道路、渠道、田块的布局所形成的约束条件构建成规则库,设计了带状或块状防护林的自动配置算法。通过构建植被模型库,实现了农田防护林随机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配置。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模型库和规则库建立防护林模型有利于提高防护林配置的规范性和效率,所建立的模型库和规则库可以满足重复利用的需求。
徐凡[7](2019)在《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矿山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内容之一。三门峡市所处豫西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敏感,矿山特别是铝土矿开采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具有区域典型代表性,开展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对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植被恢复重建以及减少入黄泥沙与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以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区和渑池县近黄河干流区域典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地貌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和3S与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资源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金水河小流域观测站与五花岭径流观测场实测数据、典型铝土矿区调查数据与土样实验分析数据、铝土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等数据资料,应用ArcGIS、Excel2010等软件,分析三门峡市铝土矿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变化及响应,探求三门峡市铝土矿区采矿过程及闭矿后水土流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提出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ArcMap10.2解译三门峡市资源3高分辨率影像并利用LocalSpace Viewer移动端APP现场复核对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析,选择崖底、鱼里、史家庄、瓦碴坡、七里沟-崤里、芦花岭、水泉洼、关家底8个典型铝土矿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项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降雨侵蚀力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不影响,均为区域背景值1100.1530MJ·mm/(hm2·h)和1;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及管理因子控制指标应不小于7.8863和0.2038,对抑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才能起到明显效果;采矿活动扰动后土壤容重从1.181.23g/cm3增大至1.271.50g/cm3、含水率从11.31%11.69%增大至12.30%15.90%、土壤孔隙率从55.43%59.04%减小到43.52%50.94%、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48%0.52%减小到0.08%0.29%,四项指标的变化均导致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增大。(2)通过对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4个典型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程度人为加剧开始于基础建设期,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20%;最大水土流失量产生于采矿服务期,占水土流失总量65%以上;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逐步减少,占水土流失的总量的15%25%。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和排土场,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最小;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露天采场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2.18%、73.48%和48.27%,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1.00%、40.89%、16.93%和47.49%,史家庄、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分别仅占水土流失总量的0.93%、0.74%和0.06%。(3)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斜坡防护、弃土(渣)拦挡、截排水、土地整治、植被重建和临时防护等关键防治技术:斜坡防护主要包括削坡开级和各类护坡,削坡开级能够有效地减小坡度坡长因子至控制指标7.8863,护坡可以改善下垫面条件、改变坡面汇水流路,两者结合构成坡面防治技术体系;弃土(渣)拦挡可有效保持再造堆积地貌坡脚稳定,局部减小地形因子,主要有永久拦挡和临时拦挡,是弃土(渣)防治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截排水具有防止降雨径流冲刷地表、有效降低水力侵蚀的作用,是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土地整治能保证土壤可蚀性因子在采矿活动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至原地貌水平,主要包括表土剥离收集利用和土地平整,是植被恢复重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植被重建是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矿山植被群落恢复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是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直观体现;临时防护是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期扰动区域采取非永久防护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避免二次污染等优势。(4)结合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技术体系,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和参考方案。
多玲花[8](2019)在《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时间内不会变化,煤炭资源的开采为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土地沉陷,中东部高潜水位地区的沉陷地中约有85%以上为耕地,尤其我国东部矿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高水位的煤炭生产基地,土地沉陷造成大面积积水,导致大面积耕地丧失正常耕作能力。据统计采矿沉陷区以每年7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因沉陷而造成的耕地损失将继续增加,使得我国本身就人多地少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复垦这部分因采煤沉陷而丧失耕地能力的耕地势在必行,而充填复垦技术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往的挖深垫浅、煤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等技术,因复垦效率低、充填材料短缺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污染等问题,难以解决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导致的矿地、矿农矛盾。利用采煤沉陷地距离黄河近的优势,用黄河泥沙进行充填复垦,既可以解决黄河渠道泥沙淤泥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充填材料短缺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工艺,指出了传统的不分条带单次充填工艺和分条带单次充填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的原理、优势及工艺;给出了条带间交替充填的时间衔接模型和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的数学概念模型;综合利用泥沙运动力学、土质学、土力学、流体力学、土壤学、农学等相关知识进行了室内和野外试验,给出了黄河泥沙在条带内的运动特性以及垂线和沿程分布规律,结合野外充填复垦试验,进行了黄河泥沙沉降固结时间计算,并借助流体力学(Fluent)进行了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数值模拟;进行室内强化排水模拟试验,以期优选出最佳的排水方式;进行了野外种植试验,通过连续监测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千粒重和复垦土壤剖面含水量、养分含量验证多次多层充填复垦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传统的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艺存在适用范围小和复垦土壤质量差的问题,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技术关键是解决土壤分层剥离和堆存、多次回填土壤与充填之间的耦合,其目的是实现在连续充填的条件下,构建高质量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如何实现连续充填是研究的重点,多次多层充填复垦的关键技术指的是实现连续充填的时间衔接、泥沙沉降固结和强化排水技术。(2)多次多层充填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连续充填,需要解决的是多次土壤回填和多次充填之间的耦合机制,本文以在黄河泥沙层中分别夹一层心土层和夹两层心土层的情况为例,给出了实现连续充填的时间模型和实现连续充填满足的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的数学概念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连续充填的关键问题。(3)充填泥沙沉降固结时间研究对于指导黄河泥沙充填以及实现连续充填,节约复垦时间和成本,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研究和野外充填复垦试验相结合,对泥沙沉降固结时间计算进行了探讨。①泥沙的粒径大小与泥沙的水力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泥沙粒径是影响其起动、止动、沉降和悬浮的重要的因素;分别列出了充填过程中条带内泥沙垂线和沿程分布规律、泥沙沉降率、泥沙淤积和泥沙固结的理论公式。②进行了野外充填复垦试验,计算充填过程中各计算段的水力参数和沉降量等,包括平均谢才系数、平均水力坡度、水流摩阻流速、恢复饱和系数、充填条带上下断面含沙量、沉降率、淤积体积和淤积厚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黄河泥沙的沉降厚度和试验数据基本一致。③通过排水固结时间计算知,固结系数为0.015656 m2/d,泥沙固结的时间因子Tv为0.575,本试验泥沙固结时间为9.18天。排水方式对于排水固结时间影响比较显着,合理的布设排水方式对于加速泥沙的排水固结具有重要的意义。④进行了黄河泥沙充填数值模拟,借助流体力学(Fluent)的欧拉模型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粗颗粒泥沙较细颗粒泥沙先沉降,符合泥沙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较好。(4)进行了强化排水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5种处理的复垦效果(排水含沙量、排水泥沙粒径、玻璃槽内充填层表层泥沙粒径)、充填第一层黄河泥沙后剖面各层含水量变化和充填第二层黄河泥沙后剖面各层含水量变化,优选最佳的强化排水方式。由试验结果分析知,土工布具有较好的拦沙效果,可以将泥沙拦截在玻璃槽内;絮凝剂有利于细颗粒泥沙的快速沉降,减少排出;暗管处理的排水效果较好。(5)通过野外种植试验验证条带交替多次多层充填复垦效果。通过对2016年6月小麦、2016年9月玉米、2017年6月小麦、2017年9月玉米和2018年6月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分析知,对于同样的土壤厚度,多次多层充填形成的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较“上土下沙”型的双层土壤剖面构型的千粒重和产量大。不同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对农作物千粒重和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充填的层数、各充填层的厚度和夹心土层的厚度均是影响复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某些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的千粒重和产量大于对照。相对于“上土下沙”型剖面,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有利于蓄持更多的水分,更易保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且夹层式土壤剖面构型有利于保持剖面全氮和速效钾。本文对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分析知,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复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由于野外充填复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未来可以进行野外充填排水方式的试验,进一步验证室内试验的结果,同时本文仅从农作物千粒重、产量和土壤剖面含水量、养分含量分析了充填复垦效果,.方法比较简单,未来可以从综合效益分析其复垦效果。
朱冬萌,任宏权,韩同顺,崔国庆[9](2017)在《土地平整设计可视化的实现》文中指出以千阳县千塬村未利用地开发项目为例,介绍了土地平整工程中设计可视化的实现。项目基于HTCAD平台,依据实测高程点及等高线,生成项目区的原始自然TIN模型,很好地模拟了原始地表的三维模型;之后根据梯田设计原则和实地具体情况确定设计标高并以此生成项目区设计TIN模型。设计者通过三维可视化环境,可对设计成果进行三维考察分析,确保了未利用地开发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最后详细介绍了方格网法的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为今后土地开发中梯田设计和土方量计算提供了参照。
舒锟,张瑞庆[10](2017)在《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在梳理土地整治项目中,会发现土地平整工程是起着核心作用而存在的,它直接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效果有着深远影响,投资收益等综合效益。本文从项目实际出发,以陕西省定边县北畔村土地开发项目区一典型田块土地平整为例对其原理与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为提升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效果,并为优化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达到提升土地整治项目整体综合效益的目的。
二、土地平整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平整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道生态基流定义 |
1.2.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
1.2.4.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机制 |
1.2.5. 河道生态基流管理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状况 |
2.1. 研究区域 |
2.2. 基础数据 |
2.2.1. 区域水资源量 |
2.2.2. 气候状况 |
2.2.3. 河流泥沙 |
2.2.4. 社会经济 |
2.2.5. 行业用水 |
2.2.6. 土地利用 |
2.2.7. 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
2.3. 宝鸡峡塬上灌区概况 |
2.4.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基于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3.1. 河流生态保护目标选择 |
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3.2.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
3.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
3.2.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
3.2.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3.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
3.3.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
3.3.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
3.3.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
3.3.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流速 |
3.3.5.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 |
3.3.6. 结果合理性分析 |
3.3.7. 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现状评价 |
3.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价值最大和可接受损失保障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
4.1.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
4.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
4.1.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
4.2. 不同类型经济用水效益计算方法 |
4.2.1. 工业用水效益 |
4.2.2.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 |
4.2.3. 其他经济用水效益 |
4.2.4. 不同经济用水的总效益 |
4.3. 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3.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4.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3.3. 渭河干流宝鸡段的河道生态基流 |
4.4.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4.1. 优先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农业经济损失评估 |
4.4.2.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4.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
4.5. 基于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5.1.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5.2.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及其价值的拟合曲线 |
4.5.3.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与农业灌溉用水的拟合曲线 |
4.5.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
4.6. 四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
5.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
5.1.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
5.1.2. 渭河干流宝鸡段适宜河道生态基流 |
5.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
5.2.1. 计算模型理论基础分析 |
5.2.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 |
5.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 |
5.3.1. 基于成本投入的农业补偿量 |
5.3.2.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 |
5.4. 本章小结 |
6.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6.1.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
6.1.1. 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
6.1.2.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主体分析 |
6.1.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客体分析 |
6.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
6.2.1. 生态补偿途径的划分 |
6.2.2. 基于生态补偿途径的补偿量计算模型 |
6.2.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
6.2.4. 渭河干流宝鸡段多种生态补偿方案 |
6.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方法 |
6.3.1. 不同层次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
6.3.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
6.3.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
6.3.4.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 |
6.4. 渭河干流宝鸡段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
6.4.1. 河流生态基流服务功能影响范围界定 |
6.4.2.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
6.4.3.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填方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实黄土工程性质的相关研究 |
1.2.2 高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相关研究 |
1.2.3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1.2.4 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的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内压实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2.1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1 研究区的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的地层岩性特征 |
2.1.3 研究区的气象与水文条件 |
2.1.4 兰州第四系黄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
2.2 黄土的压实特性 |
2.2.1 细粒土的压实机理 |
2.2.2 黄土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2.2.3 土体标准击实曲线的特征分析 |
2.2.4 黄土的全击实曲线 |
2.3 压实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2.3.1 压实黄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
2.3.2 压实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
2.3.3 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特性 |
2.4 压实黄土的压缩固结变形特性 |
2.4.1 高应力下侧限压缩特性分析 |
2.4.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的时间效应分析 |
2.4.3 压实黄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分析 |
2.5 压实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 |
2.6 压实黄土的渗透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 |
3.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3.1.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 |
3.1.2 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
3.2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 |
3.2.1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2.2 高填方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3.2.3 离心模型制作及参数 |
3.3 压实黄土填筑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 |
3.3.2 离心模型试验中填筑体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3 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量与填筑高度的关系 |
3.4 压实黄土离心模型试验沉降变形的时效特性 |
3.4.1 离心模型试验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
3.4.2 离心模型试验中加载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4.3 离心模型试验中稳定阶段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研究 |
4.1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控制 |
4.1.1 黄土高填方场地填筑过程与病害分析 |
4.1.2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 |
4.2 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计算 |
4.2.1 高填方场地原地基压缩沉降变形分析 |
4.2.2 高填方填筑体自身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 |
4.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4.3.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本构模型 |
4.3.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 高填方沟谷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的特点 |
5.1.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病害特征分析 |
5.1.2 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5.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1 边坡稳定性传统计算方法 |
5.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位移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
5.3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有限元模型 |
5.3.2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浸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5.4.2 考虑坡前蓄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兰州黄土高填方建设场地的工程实施 |
6.1 高填方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
6.2 研究区黄土高填方工程项目实施 |
6.2.1 黄土高填方底部天然地基的处理措施 |
6.2.2 黄土填筑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
6.2.3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 |
6.2.4 黄土高填方工程的防洪排水措施 |
6.3 研究区工程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编规程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3)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精准平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平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平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平地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平地机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精准平地系统总体设计 |
2.1 精准平地系统工作原理 |
2.2 精准平地系统总体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3 结构总体设计 |
2.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2.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2 GNSS姿态测量原理 |
2.4 姿态调整系统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精准平地系统的硬件研究 |
3.1 双缸平地铲 |
3.1.1 高程控制数学关系式 |
3.1.2 姿态调整数学关系式 |
3.2 液压系统 |
3.2.1 液压系统原理 |
3.2.2 电磁换向阀 |
3.2.3 双向节流阀 |
3.2.4 液压缸 |
3.2.5 液压泵 |
3.3 手动自动四路控制器 |
3.4 姿态调整控制方法 |
3.4.1 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 |
3.4.2 电液比例换向阀和液压缸数学模型 |
3.4.3 控制方法仿真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精准平地软件开发 |
4.1 精准平地软件需求分析 |
4.2 精准平地软件总体设计 |
4.3 地形测量与分析 |
4.4 精准平地软件 |
4.5 GNSS调试及数据解析 |
4.6 控制调试 |
4.7 平地作业及流程 |
4.8 记录图及作业效果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精准平地系统试验 |
5.1 试验设备 |
5.2 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精准平地系统的测试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方法 |
5.2.3 确定设计高程和实际高程之间的关系 |
5.2.4 确定实际俯仰角和标准俯仰角之间的关系 |
5.3 精准平地系统田间平地试验 |
5.3.1 试验过程 |
5.3.2 试验资料分析 |
5.4 平地作业质量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演变分析 |
2.1 农用地整治工程指导性文件与建设规范分析 |
2.2 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目标的阶段特征 |
2.3 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目标的区域特征 |
2.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用地整治需求分析 |
第3章 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
3.1 试验区选择与数据采集 |
3.2 试验区DEM构建 |
3.3 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方案设计 |
第4章 基于MOP的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
4.1 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
4.2 试验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评价参数测算 |
4.3 基于MOP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案择优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5)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1 基本概念 |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农田防护林路渠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学问题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的经费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田间道路三维建模 |
1.2.2 灌溉渠道三维建模 |
1.2.3 防护林三维建模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区概况 |
1.3.5 论文组织与安排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2.1 参数化建模 |
2.1.1 参数化的概念 |
2.1.2 参数化建模的过程 |
2.1.3 线性工程自动建模 |
2.2 二三维一体化 |
2.3 基于TIN交互的土方量计算 |
2.3.1 TIN模型 |
2.3.2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
2.4 研究的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1.1 文字资料 |
3.1.2 基础数据 |
3.1.3 外业测量数据 |
3.1.4 单体工程数据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数据拓扑处理 |
3.2.3 地块划分 |
3.2.4 土地平整与高程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田间道路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 |
4.1 田间道路工程参数设计 |
4.1.1 设计参数 |
4.1.2 建模方法 |
4.2 关键技术与算法 |
4.2.1 道路拟合 |
4.2.2 道路交叉口建模 |
4.2.3 道路与地形融合 |
4.3 应用实例 |
4.3.1 数据处理 |
4.3.2 算法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农田灌溉渠系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 |
5.1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5.1.1 技术路线 |
5.1.2 建模方法 |
5.2 关键技术与算法 |
5.2.1 同级渠道交叉 |
5.2.2 上下级渠道拼接 |
5.2.3 地物融合 |
5.3 系统应用验证 |
5.3.1 数据准备 |
5.3.2 三维渠道建模与土方量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TIN的工程量计算 |
6.1 土地整治工程的特点 |
6.2 算法设计 |
6.2.1 全填或全挖 |
6.2.2 半填半挖 |
6.3 精度分析 |
6.4 误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田防护林自动配置 |
7.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7.1.1 植被可视化方法 |
7.1.2 防护林配置的技术路线 |
7.2 农田防护林空间配置 |
7.2.1 防护林规划的配置规则 |
7.2.2 防护林配置算法 |
7.3 关键技术功能实现 |
7.3.1 模型表设计 |
7.3.2 模型库管理 |
7.3.3 模型的调用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水土流失特点研究现状 |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研究 |
1.3.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研究 |
1.3.3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
2 三门峡市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矿产资源 |
2.2.1 矿产资源概况 |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2.2.4 铝土矿分布情况 |
2.3 水土流失 |
2.3.1 水土流失现状 |
2.3.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2.3.3 水土流失的危害 |
2.4 三门峡市铝土矿所在区域水土流失概况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选取和计算 |
3.2.2 数据资料获取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 |
4.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 |
4.1.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采矿活动干扰下各影响因子水土流失响应 |
4.1.3 结论 |
4.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 |
4.2.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时间分布特征 |
4.2.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 |
4.2.3 结论 |
4.3 小结 |
5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
5.1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措施分类 |
5.2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1 露天采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2 地下开采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3 生活管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4 矿区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5 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6 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3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技术 |
5.3.1 斜坡防护技术 |
5.3.2 弃(土)渣拦挡技术 |
5.3.3 截排水技术 |
5.3.4 土地整治技术 |
5.3.5 植被重建技术 |
5.3.6 临时防护技术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采煤沉陷地现状 |
1.1.2 我国耕地现状 |
1.1.3 采煤沉陷地复垦现状 |
1.1.4 黄河泥沙淤积及利用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河泥沙复垦土地研究 |
1.2.2 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技术工艺研究 |
1.2.3 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工艺研究 |
1.2.4 充填泥沙排水固结研究 |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工艺 |
2.1 传统的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2.1.1 不分条带单次充填复垦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2.1.2 分条带交替式单次充填复垦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2.2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原理及工艺 |
2.2.1 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原理 |
2.2.2 分条带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工艺 |
2.3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 |
2.3.1 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技术介绍 |
2.3.2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交替充填的时间衔接模型和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模型 |
3.1 黄河泥沙连续性充填的时间衔接模型 |
3.1.1 黄河泥沙层中夹一层心土层时间衔接的概念模型 |
3.1.2 黄河泥沙层中夹两层心土层时间衔接的概念模型 |
3.2 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计算方法 |
3.2.1 黄河泥沙层中夹一层心土层的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计算方法 |
3.2.2 黄河泥沙层中夹两层心土层的同步交替充填条带数量计算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充填复垦泥沙沉降固结时间研究 |
4.1 不同粒径泥沙运动特性 |
4.1.1 起动与止动 |
4.1.2 沉降与悬浮 |
4.1.3 条带内泥沙淤积规律 |
4.2 条带内含沙量垂线分布 |
4.3 条带内含沙量沿程分布 |
4.4 条带内黄河泥沙沉降率 |
4.5 条带内黄河泥沙淤积 |
4.6 条带内黄河泥沙固结 |
4.6.1 压缩系数 |
4.6.2 固结度 |
4.6.3 固结系数 |
4.7 计算方法在野外充填复垦试验的应用 |
4.7.1 野外试验场位置 |
4.7.2 充填复垦的必要性 |
4.7.3 充填工艺基本介绍 |
4.7.4 黄河泥沙粒径测试试验 |
4.7.5 充填复垦过程中的参数 |
4.7.6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的水力参数、泥沙沉降率和淤积厚度 |
4.7.7 充填复垦排水固结时间计算 |
4.7.8 黄河泥沙充填数值模拟 |
4.8 本章小结 |
5 室内模拟强化排水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步骤 |
5.1.3 采样方法 |
5.1.4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排水方式的复垦效果分析 |
5.2.2 充填第一层黄河泥沙(0~20 cm)后含水量变化分析 |
5.2.3 充填第二层黄河泥沙(30~50 cm)后含水量变化分析 |
5.2.4 覆盖表层土壤(50~70 cm)后含水量变化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效果 |
6.1 多次多层充填复垦试验场地概况 |
6.2 试验场地小区布设 |
6.3 农作物测产和土壤样品采集 |
6.4 黄河泥沙多层充填复垦效果 |
6.4.1 农作物产量和千粒重 |
6.4.2 土壤剖面理化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原理与方法 |
1.1 原理 |
1.2 技术要求 |
1.3 基本方法 |
1.3.1 倒行子法 |
1.3.2 抽槽法 |
1.3.3 全铲法 |
2 平整中土方量的计算 |
2.1 方格网的相关测设 |
2.2 各方格点处的地面高程测量 |
2.3 计算方格网的平均高程 |
2.4 计算斜平面上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和填挖数 |
2.5 计算零点位置,画出填挖边界 |
2.6 计算填挖土方量 |
四、土地平整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D]. 成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 来春景.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双天线北斗定位的精准平地系统研究[D]. 梁冉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4]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研究[D]. 张雪倩. 西南大学, 2020(01)
- [5]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6]农田防护林路渠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D]. 梁其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D]. 徐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交替式多次多层充填复垦关键技术[D]. 多玲花.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土地平整设计可视化的实现[J]. 朱冬萌,任宏权,韩同顺,崔国庆. 测绘技术装备, 2017(03)
- [10]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J]. 舒锟,张瑞庆. 农业与技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