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驰,张玫洁,苏妹英,邱铨[1](2021)在《金匮肾气丸治疗阳虚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金匮肾气丸对阳虚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阳虚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值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残余尿量以及前列腺体积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阳虚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有效降低其IPSS评分、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提高其最大尿流率,疾病症状得以显着改善,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杨晓华[2](2021)在《丹知青娥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的调控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群体高发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往往伴随一系列令人不堪烦扰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随年龄长肾气衰而发病率渐高,严重影响了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丹知青娥方(DZQE)由补骨脂、杜仲、丹参、知母四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肾阳、活血祛瘀、清热滋阴之功。本论文研究丹知青娥方是否具有抑制BPH、调节LUTS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去势后经皮下注射1:100的雌/雄激素诱导建立BPH大鼠模型,灌胃丹知青娥方提取物(1.35 g、2.7 g、5.4 g生药/kg),给药28天观察对大鼠BPH进程的影响。分离正常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用体外张力法检测丹知青娥方提取物对本底水平的以及KC1诱导的逼尿肌肌条的舒缩作用。用膀胱灌流法检测丹知青娥方提取物对大鼠排尿参数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知青娥方抑制BPH的潜在靶点,以动物模型样品和细胞(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细胞和前列腺间质WPMY-1细胞)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的候选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前列腺组织形态及前列腺指数(Prostateindex,PI)统计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Sham组)相比,去势后联合雌/雄激素诱导的模型组(BPH组)大鼠前列腺重量及PI显着增加。连续给药28天后,与BPH组相比,1.35 g/kg、2.7 g/kg、5.4 g/kg的DZQE均显着抑制大鼠PI。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DZQE明显缓解BPH大鼠前列腺上皮排列紊乱的状况,减少前列腺间质成分的增生。ELISA结果表明,DZQE显着升高BPH大鼠血清中睾酮(T)含量,降低血清中雌二醇/睾酮(E2/T)的比值,降低血清中双氢睾酮(DHT)含量。体外张力法检测发现DZQE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增大逼尿肌张力;并且可以抑制KC1引起的逼尿肌收缩,具有双向调节逼尿肌舒缩的作用。膀胱灌流法检测发现DZQE可以显着降低大鼠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与最大排尿压(MVP)。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102个DZQE活性成分与258个潜在的预测靶点;BPH相关疾病靶点642个;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86个,方中涉及BPH的活性成分92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ZQE抑制BPH涉及细胞增殖与凋亡、雌激素应答、MAPK级联、蛋白质磷酸化、老化、血管收缩、平滑肌收缩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DZQE抑制BPH可能通过雌激素、MAPK、HIF、ErbB、乙型肝炎、PI3K-Akt、前列腺癌等98条信号通路。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DZQE可以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BPH-1细胞和前列腺间质WPMY-1细胞的增殖;在雌激素信号通路方面,DZQE可以促进BPH大鼠前列腺组织中ERβ的表达,抑制BPH-1细胞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但对E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MAPK通路方面,DZQE对大鼠前列腺组织ERK的激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促进MAPK通路中p38总蛋白的表达。结论:丹知青娥方具有抑制BPH、调节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有关。
陈明豪[3](2021)在《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1年01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泌尿外科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与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各35例。治疗组予温针灸膀胱俞、中极穴辅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水道穴,治疗1天1次,2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连续1月。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前1天及治疗结束后当天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I-PSS评分、QOL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比较中,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评分比较中,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治疗组在减少I-PSS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在减少QOL评分上两组没有差异。3.残余尿、前列腺体积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残余尿量均较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残余尿量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前列腺体积较治疗组前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不能改善前列腺体积。4.中医症状积分评分比较:(1)总分:治疗后两组的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单项积分: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在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尿线情况的症状评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组间比较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2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21例),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临床安全性分析:现有试验条件下,未发现治疗中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温针灸膀胱俞、中极穴辅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水道穴能够减少I-P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残余尿量,且疗效优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但在减少QOL评分上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且两组均不能改善前列腺体积。2.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刘毅[4](2021)在《基于提壶揭盖法应用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设定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外科门诊及全院住院的且符合纳入标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给予宣通方治疗,对照组1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2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疗效观察的治疗周期为2个月。结果本研究一共入组85例,研究周期为2个月。治疗组入组35例采用宣通方治疗,对照组1入组25例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2入组25例采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治疗前,三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在改善患者IPSS评分上优于对照组1盐酸坦索罗辛组(P<0.05),其疗效与对照组2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相近(P>0.05);在改善患者QOL评分上,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优于对照组1盐酸坦索罗辛组(P<0.05),其疗效与对照组2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相近(P>0.05);在改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病情评分参考表分值方面,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1盐酸坦索罗辛组以及对照组2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组(P<0.05);但在改善彩超下前列腺体积大小方面,尚未发现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2个月后,体积大小有明显变化(P>0.05)。在安全性评估方面,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安全性更高,其治疗有效率可达88.6%(P<0.05)。结论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生活质量评分表、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以及病情评分参考表分值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代宇[5](2020)在《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50%的50岁及以上男性和80%的80岁及以上男性受到影响。温脾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乃治脾肾阳虚之经方。当归贝母苦参丸源自《金匮要略》,是治湿热精浊、白浊之要方。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之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为标本兼顾之组方。本研究欲阐明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是否可通过下调Rab27B调节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维持前列腺稳态,从而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方法:以丙酸睾酮诱导去势大鼠建立BPH动物模型,在体观察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血清,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GEO数据库基因芯片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情况。构建Rab27B敲减及过表达的稳转细胞系,收集其条件培养基来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以评估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用ELISA法检测IGF-1、EGF、TGF-β等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质膜上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AKT、mTORC1和MAPK等信号通路情况。结果:1.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可显着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显着降低前列腺大小、前列腺湿重以及前列腺指数(P<0.0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腺上皮细胞排列密集,腺腔内乳头状增生突出,腺体扭曲,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后腺上皮细胞排列趋于正常。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后前列腺腺体萎缩,腺体之间间距增大,平滑肌萎缩,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2.Rab27B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发展的关键基因。数据库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Rab27B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高表达约是正常组织的9倍。BPH患者的临床标本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相比于临近的正常组织,Rab27B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组织中高表达(P=0.0001)。3.Rab27B调控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在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中过表达Rab27B后,ELISA结果显示,IGF-1、EGF、TGF-β等生长因子分泌增多。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GF-1Rβ、EGFR、TGF-βRⅡ等受体的质膜表达增加,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通路AKT、mTORC1、MAPK等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4.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维持前列腺稳态。与模型组相比,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后,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Rab27B显着下调,且旁分泌信号紊乱情况得到显着改善。表现为IGF-1、EGF、TGF-β等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及受体的质膜表达下降,AKT、MAPK等通路传导活性降低。结论: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调节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维持前列腺稳态,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展。
黎慕夫[6](2020)在《芒针治疗肾虚湿热型精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肾虚湿热型精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芒针治疗与毫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比,探讨针刺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两种针刺方法的优劣,发掘芒针治疗的优势,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和针刺方案。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及毫针组。芒针组采用0.30×75mm规格芒针,取中极、水道、中脘、关元等穴予芒针深刺,穴位经酒精消毒后,依据患者腹部丰厚程度缓慢轻柔进针,进针深度约2.5-2.9寸,获得针感后轻柔缓慢退针,留针1-1.5寸。太冲、丰隆、阴陵泉等穴以0.25×40mm毫针直刺进针,太冲行提插泻法,丰隆、阴陵泉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毫针组取相同穴位,均予毫针直刺,中极、水道、中脘、关元、丰隆等穴位予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太冲穴予提插泻法,诸穴均于得气后留针。两组均每天针刺1次/日(除周日外),每次留针30分钟,计每周针刺6次,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一周及治疗第二周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QOL);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等,依据此进行疗效评价。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两组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探讨两组治疗手段的优点与不足,其中描述采用频数及百分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则采用t检验;不符合者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程、年龄、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经治疗后,毫针组总有效率73.3%,芒针组总有效率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对比IPSS积分减少,芒针组优于毫针组(P<0.01)。4.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QOL):两组患者治疗后QOL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且芒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且芒针组显着优于毫针组(P<0.01)。6.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后两组的SDS积分均有所降低降低(P<0.01),且芒针组疗效更显着(P<0.01)。7.IPSS总分严重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对中度重度患者均有疗效,且中度组中芒针积分较毫针组明显降低(P<0.05),而重度组中芒针积分较毫针组显着降低(P<0.01)。8.芒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毫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芒针与毫针治疗肾虚湿热型精癃病均有良好疗效,且芒针治疗该病的疗效更佳,在重度精癃病的治疗上优势更明显。2.两组治疗均能降低精癃病IPSS总积分,且芒针组在尿路梗阻症状上疗效显着。3.芒针治疗肾虚湿热型精癃病,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因患病后产生的抑郁心理。4.芒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小;操作简洁简单,费用低,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李梦皎[7](2020)在《基于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的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B 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进行研究,筛选差异表达蛋白,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 p,NC),另外24只进行造模。造模采用大鼠去势后连续21天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4mg·(kg·d)的方法,1次/d。NC组不行去势手术,仅行阴囊皮肤切开缝合术,术后连续21天皮下注射相等容量的无菌橄榄油液体,1次/d。造模21天后24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 group,M)、当归贝母苦参丸组(Dang gui-beimu-kushen Pill group,DBK)和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每组8只。NC组、M组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DBK组和PC组分别给予当归贝母苦参丸水煎液、保列治混悬液1ml/100g灌胃,1次/d。给药第21天处死,取大鼠前列组织及血清,观察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Prostatic index,PI)的变化,HE染色法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及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表达。采用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并按差异倍数>1.2(<0.83)且P<0.05筛选前列腺增生和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 tology,GO)注释和富集、京东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注释和富集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 n interaction,PPI)分析。结果:①与NC组相比,M组大鼠前列腺湿重以及PI均显着增大(P<0.05)。与M组相比,DBK组和PC组大鼠前列腺湿重以及PI均显着缩小(P<0.05)。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M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生改变。与M组比较,DBK组和PC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增生改变明显减轻或恢复正常。③大鼠血清中的性激素检测结果表示,与N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T、DH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DBK组和PC组的大鼠血清T、DHT水平显着降低(P<0.05)。④筛选出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1334个(上调567个,下调767个),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159个(上调116个,下调43个)。韦恩图分析表明有88个差异表达蛋白为前列腺增生和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共同差异蛋白,经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后有7个蛋白呈现回调趋势,即:G clm、Kng1、Ap3m1、Nrd1、Pitpnb、Atp5d 和 Tapbp。GO 富集分析表明前列腺增生和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功能体现在结合活性和酶活性方面,主要参与各种代谢和合成过程。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分子功能主要体现在结合活性方面,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通过对比分析KEGG富集到的前列腺增生和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的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靶标路径,表明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BPH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对黏着斑通路的调节实现的。差异表达蛋白的PPI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和通路与GO注释K EGG注释结果相一致。结论:①当归贝母苦参丸具有抑制大鼠BPH的作用,可显着降低BPH大鼠前列腺湿重和PI,有效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的组织形态,降低BPH大鼠体内T和DHT水平。②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大鼠BPH的机制可能与黏着斑通路和Gcl m、Kng1、Ap3m1、Nrd1、Pitpnb、Atp5d 和 Tapbp 等蛋白有关。
胡娅婷[8](2020)在《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和进行性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老年男性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因此,积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是非药物性、非化学性的一种疗法,方法简便易行,见效迅速,具有较强临床实用性。主要目的在于观察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与口服西药治疗的疗效对比,初步阐明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机理,为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与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就诊的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指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一天一次,一星期一个疗程,周六周日休息,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保列治)治疗,每天1次,每次1片,与或不与食物同服。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对主症主病起治疗作用的其他药物。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采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和中医症状积分数据。用SPSS22.0版本的软件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进行正态性检验,若P>0.1,则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反之用非参数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共72例(治疗组为36例,6例脱落;对照组为36例,6例脱落),经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温针灸疗法的总有效率为90%,口服西药疗法总有效率为80%,P=0.038<0.05,说明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上对I-PSS,QOL和中医症状积分方面均有疗效,且温针灸组的疗效优于口服保列治药。温针灸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上疗效显着,同时,温针灸疗法安全有效,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无毒副作用,可普及到临床中,作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有效手段之一。
白强民[9](2020)在《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4例。治疗组予前列通窍胶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照组予前列舒丸+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8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症状改善程度、IPSS、NIH-CPSI、膀胱残余尿、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前列腺液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等。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入选34例,对照组入选34例,治疗组治疗中途剔除4例,对照组治疗中途剔除4例,最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病例各30例。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效者9例,有效者18例,无效者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其中显效者有4例,有效者有18例,无效者有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中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3.33%,明显改善者有9例,轻度改善者16例,无改善者5例;对照组中患者症状改善率为73.33%,其中有明显改善者7例,轻度改善者15例,无改善者8例。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相当,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主症积分、中医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总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主症积分、中医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次症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NIH-CPSI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最大尿流率积分、前列腺液积分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前列腺体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对照组IPSS评分、NIH-CPSI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最大尿流率积分、前列腺液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前列腺体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但无显着差异(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NIH-CPS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NIH-CP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前列腺液积分、前列腺体积积分低于对照组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前列腺液积分、前列腺体积积分,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7.治疗中共有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相当(P>0.05)。结论: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综合疗效、NIH-CPSI总评分、最大尿流率、中医证候积分等几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沈晓笑[10](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联合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夜尿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独非那雄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夜尿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测量前列腺体积(Vp)、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Ru);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夜尿次数、IPSS评分、QOL评分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夜尿次数、IPSS评分、QO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p缩小,Qmax升高,Ru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p明显缩小,Qmax明显升高,Ru明显减少(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TSTO)和雌二醇(E2)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TSTO)和雌二醇(E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夜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二、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金匮肾气丸治疗阳虚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值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2)丹知青娥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丹知青娥方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丹知青娥方调节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及排尿功能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三 丹知青娥方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知青娥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潜在靶点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动物和细胞水平验证丹知青娥方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方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不良反应预案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指标 |
3.3 观察时间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 伦理学审批及受试者权益保护 |
6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分析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 |
3.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3 残余尿量比较 |
3.4 前列腺体积比较 |
4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4.1 两组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
4.2 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
5 临床疗效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1.1 概念 |
1.2 发病机制 |
1.3 西医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
2.1 概念及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中医治疗 |
3 研究所选治疗方法、穴位的机理探讨 |
3.1 温针灸的渊源与近现代发展 |
3.2 温针灸疗法选择依据 |
4 证型选择依据 |
5 选穴依据 |
6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7 药物选择依据 |
8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
8.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8.2 I-PSS评分、QOL评分结果分析 |
8.3 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结果分析 |
8.4 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
9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9.1 治疗疗程短 |
9.2 观察指标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提壶揭盖法应用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历代古籍文献对提壶揭盖法及癃闭(BPH)的认识和源流总结及当代中医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二章 Rab27B是BPH发展的关键基因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三章 Rab27B调控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四章 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附录1. HPLC梯度洗脱方案 |
附录2. GEO数据样本信息 |
附录3. R代码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芒针治疗肾虚湿热型精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相关指标 |
2.4 不良事件处理 |
2.5 疗效评定 |
2.6 统计学处理 |
3.研究结果 |
3.1 基线分析 |
3.2 治疗结果分析 |
3.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3.4 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中医对精癃病的认识 |
2.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西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4.针刺治疗精癃病的机制 |
5.芒针的认识与现代治疗 |
6.俞穴的选择 |
7.本研究疗效分析 |
8.针刺的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研究不足及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精癃病针刺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的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2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2.1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古代研究 |
2.2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现代研究 |
3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 |
3.1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
3.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大鼠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制备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丙酸睾丸酮诱导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对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
3.2 对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 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前列腺增生大鼠动物模型的复制 |
4.2 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
4.3 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
4.4 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大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制备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丙酸睾丸素诱导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 |
2.3 动物标本取材 |
2.4 基于label free的前列腺组织蛋白质组学分析实验流程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质及肽段含量分析 |
3.2 蛋白质鉴定 |
3.3 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增生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3.4 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增生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前列腺组织中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3.6 前列腺组织中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7 前列腺增生和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前列腺组织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 |
4 讨论 |
4.1 基于label free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 |
4.2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干预机制 |
5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
2.1 传统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传统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 |
3 总结与展望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不作疗效统计分析) |
1.6 技术路线 |
2 治疗方案 |
2.1 主要用具 |
2.2 具体方法 |
3 观测指标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注意事项 |
7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
8 研究结果 |
9 数据分析 |
10 安全性评价 |
11 讨论 |
11.1 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机理讨论 |
11.2 选穴依据讨论 |
12 小结 |
结论 |
1 文献研究 |
2 临床研究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说明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3 观察内容 |
2.4 疗效评定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
4 讨论 |
4.1 肾虚血瘀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根本发病因素 |
4.2 西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4.3 应用前列通窍胶囊的中医理论基础 |
4.4 组方分析 |
4.5 结果分析 |
4.6 特色与优势 |
5 结论 |
6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1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2 |
附录 |
附件1.国际前列腺症状与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 |
附件2.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标准NIH-CPSI |
附件3.尿流率检查 |
附件4.B超检查 |
附件5.前列腺液(EPS)常规检验结果 |
附件6.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
附件7.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分级计分标准 |
附件8.治疗效果登记表 |
附件9.不良事件观察表 |
附件10.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
致谢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前列腺体积和尿动力学改变 |
2.3 两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
2.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四、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匮肾气丸治疗阳虚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对照研究[J]. 徐志驰,张玫洁,苏妹英,邱铨.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3)
- [2]丹知青娥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的调控作用[D]. 杨晓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明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基于提壶揭盖法应用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毅.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 代宇.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6]芒针治疗肾虚湿热型精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黎慕夫.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的当归贝母苦参丸干预前列腺增生机制研究[D]. 李梦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 胡娅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白强民.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J]. 沈晓笑. 四川中医, 2018(02)